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一、发展历程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真正系统性地研究民族志传播学的学者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逐渐走上正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特别是在数字化传播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二、主要研究内容1.文化传播与认同认同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集体认知和情感归属。

在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研究中,认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学者们研究不同民族的认同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深入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2.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和文化的独特财富,而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促进不同民族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方式和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3.数字化传播与民族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传播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而民族文化在数字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备受关注。

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者们开始探讨数字化传播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推动民族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和发展。

三、面临的困难尽管我国民族志传播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各地区的民族志传播学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不够统一。

其次是研究资源的匮乏,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而目前相关资源的投入还不够充分。

最后是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一些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外部文化冲击和影响的危险,民族志传播学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四、展望与建议针对我国民族志传播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和建议。

首先是加强学科建设,形成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研究体系,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民族志传播学是以民族志学科为基础,以传播学理论和方法为支撑,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播规律和方式的一门新兴跨学科。

随着社会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传播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本文将对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推动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和发展。

一、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涵盖了民族志学科的理论体系和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民族志学科主要研究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族的传统和习俗、风土人情进行深入研究,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和传播特点的基础。

传播学理论则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模式、途径及其规律,以及传播的技术、形式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1.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地域性、语言性、历史性和文化性。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表现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

民族文化的传播还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这些特点决定了民族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2.民族志传播的途径和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统、书面传统、图像传统和行为传统。

口头传统主要通过口述、歌谣、谚语等方式传播;书面传统通过文字、经卷、文献等传播;图像传统主要通过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传播;行为传统主要通过礼仪、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等传播。

这些传播途径和形式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民族志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随着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给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传统的丧失。

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护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摘要: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得益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推动。

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

总体说来,民族志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民族志研究方法未来有何转变,目前还没有一下定论,不过一部“好”的民族志应该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应该通过描写田野工作环境,解说日常生活的意义,关注微观过程来暗示人类学者“曾身历其境”;其次,它应该通过对异乡他族的文化和语言进行跨越界限的翻译,显示民族志作者的语言功底,并表现他对土著文化的意义和主体性的掌握;第三,它应该赋予文化以整体观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传播民族志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1] 大概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

其中ethno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2] ;而graphy 是绘图、画像的意思,所以,Ethnography的意涵便是“人类画像”,并且是一种同一族群当中人们“方向或生活”画像。

也就是说,民族志研究是在描述一个种族或一个团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并解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过程。

研究者必须“长时间参与”或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搜集数据。

重视他们原本的真面目,叙述他们如何行动、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建构意义、如何加以诠释等问题。

其目的在发现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点和动机等,而且要从团体中的成员观点,来了解这些信念和价值如何发展和改变。

Wolcott分析民族志而发现民族志中心要素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作者使用描述并具有高层次的细节;2.作者非正式的叙说故事,宛如一个说书者;3.作者探究角色的文化事件及团体中的行为;4.作者描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5.全面的格式是描述的、分析的和解释的;6.文章包含问题。

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

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

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内容提要: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比较了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差异,重点介绍了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扎根理论的渊起、理论基础和研究程序。

表明扎根理论为质性研究的理论建构、为填平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之间的鸿沟提出了一整套程序与技巧。

最后指出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为传播研究的方法论和弱势群体眼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质性研究,建构理论,方法论;扎根理论,女性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素有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分野,在西方传播学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比较纯熟之际,国内对质性研究方法还比较陌生,一些引介性的研究,诸如大众传播质性研究方法,民族志传播学研究方法,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口传历史在传播学中的运用,等等,较多地出现在台湾学者之中。

提到质性研究,多数国内学者感到比较模糊,尤其对质性研究的理论建构更有等同于个案研究的认识。

本文拟从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旨在解决质性研究理论的扎根理论谈起,对其渊起、研究程序以及对传播研究的启示做一些耙梳和思考,旨在为传播学质性研究提供探索途径和思考方式。

一、质性研究及其特性由于社会的变迁,学科领域与学派、研究内涵与方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在内涵和理论方面,传播研究汲取了来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及哲学的部分精华,在研究方法方面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使得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多元性的方法同时并存在这个领域里。

与有一整套可供参照的研究程序的实证研究范式不同,质性研究包括更多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省思的、行动的、过程动态的、参与的特质。

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整理、统计资料程序或者分析资料获得结论的模式上,更关键的不同表现在各自认识世界的哲学层面上。

师从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经验主义大师休谟(D.Hume)和法国思想家孔德(Comte)的力主下,其认识论的侧重点在于以下方面: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如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被当成一种客体研究,而且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另外,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的感官能力是相同的,经由共同的感官经验可以保证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其研究目的是建立超越个人主观经验及信仰的客观知识,即无价值评价,不受个人因素(心理、态度、信仰、主观状态等)影响。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一、概述民族志传播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学研究路径,近年来在新闻传播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它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

民族志传播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民族志传播学起源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它强调从人的现象性行为出发,深入探究传播的功能和机制。

这种方法注重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观察和理解人们的传播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并反映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以人的现象性行为为研究中心的特点,使得民族志传播学在揭示传播现象的深层次含义和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理论层面,民族志传播学强调文化作为共享的意义体系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传播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

这种理解方式打破了传统传播学对传播功能的狭隘理解,将传播视为一种更为复杂、多维的社会现象。

民族志传播学也强调传播活动的文化特定性,即传播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并受到该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方法上,民族志传播学采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揭示传播现象的真相,还能为理论构建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

民族志传播学也注重从多学科视角进行综合研究,借鉴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传播现象。

民族志传播学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传播现象的理解,还能为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随着民族志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它将在传播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简述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文化与传播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作为人类精神与物质财富的集合体,是特定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信仰、知识、习俗以及艺术形式的总和。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中国民族志传播学是以传播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民族志传播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文对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究背景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背景主要是我国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和传播学的发展需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语言、习俗等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民族之间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民族志传播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传播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沟通问题,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成为了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研究方法民族志传播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对实际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传播理论的适用性。

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问卷、实地观察、访谈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情况、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从而揭示传播规律。

理论研究是通过对已有传播理论的梳理和整合,提出适合民族志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

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而深入探讨民族志传播规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三、研究成果我国民族志传播学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问卷等方法,揭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情况和传播方式。

研究者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有的民族更注重口头传统传播,有的民族更注重书面传播;研究者还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效果也存在差异,有的民族更容易受到传播影响,有的民族对传播信息保持一定的抵抗性。

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通过对已有传播理论的整合和创新,提出了适合民族志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

研究者提出了“文化接触理论”,通过对不同民族之间传播接触的机制和状况进行探讨,揭示了文化差异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背景主要是我国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和传播学的发展需求,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在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
民族志传播学是研究民族志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领域,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
于加深我们对于民族志文化的认识以及推动民族志传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
对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进行综述,概括其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三个方面。


传播媒介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民族志在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传播
情况,探讨不同媒介对民族志传播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媒体推动民族志传播事业的发展。

在传播内容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民族志的主题、体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
的民族志作品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民族志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传播
过程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传播者、接受者和传播环境等因素对民族志传播的影响,探讨
不同传播方式和策略对于民族志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民族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文献综述主要涵盖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三个方面的研
究内容,研究者通过研究不同媒体、内容和过程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
传播策略和方法,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对于加深我们对于民族志传播
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以及推动民族志传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的研究者能够
进一步深化研究,为我国民族志传播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读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

解读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

解读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摘要:本文从文化与传播的定义出发,以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结合而成的新学科民族志传播的角度分析,描述了文化增值,传播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等文化与传播互动的形式,并进而分析文化传播的产生和功能。

关键词:文化传播民族志传播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个对文化最简单的定义为: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符合体,这包含四层意思: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谓特质,有两方面含义:1.人类创造物的最小独立单位;2、特质是指人类创造物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四,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1]而传播的定义更为复杂,从观察水平或抽象性看,有的把传播定义为“把生命世界不相连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有的定义是“通过电话,电报、无线电,通讯员等手段传送消息,命令的手段”;从目的性看,有的定义为“在这些情景中信息提供者抱着影响后者行为的意图向接收者传输信息。

”,有的定义“这是一个把为一人或某人所垄断的变成为两人或更多的人共知的过程。

”;从规范性判断来看,有的定义为“传播是对一个思想或想法的口头交换”,有的定义为“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2]文化是人类群体的产物,必须是要通过传播才能成为人类群体共有的文化,而传播的媒介有了人的参与,必将成为文化的构成。

文化与传播构成了互动的关系。

文化和传播都是连结人们社会交往的中介,又是社会结构的联系环节,文化与传播结合起来称之为文化传播,传统的西欧的文化传播观念认为,文化传播是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社会,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区域,是文化向外传递、扩散而超出其产生地区的一种流动现象传统的学者认为,传播是一个普遍通用的信息传递过程,和文化无关。

然而,随着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结合产生的民族志传播学的产生后,文化与传播成为一个互相影响的产物。

民族志传播学的创始人是德尔*海默思,海默思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与传播现象1964年,在《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的一期特刊上,海默思第一次提出“民族志传播学”这一术语--------[3]海默思对民族志传播学的任务和内容做出非常明确的概括“简言之,民族志传播包含了两大特征。

民族志传播学文献综述

民族志传播学文献综述

民族志传播学文献综述‎摘要:民族志与传播‎研究结合带来了传播学‎的转向。

本文结合前人‎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传‎播学相关问题的所得成‎果进行分析,呈现了民‎族志方法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在传播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在传播研究日益“本‎土化”的今天,以开阔‎的眼光研究传播学,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传播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志;特点;传播‎学;评价一、“民‎族志”方法的由来。

‎民族志,也译作文化志‎,主要指人类学家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作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以“长时间参与”或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搜集数据,通过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这些民族志描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此文化的基本概念‎。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创造的“‎参与观察法”是民族志‎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

‎民族志最初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马林诺夫‎斯基把民族志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由该方‎法取得的特殊的文本形‎式,格尔兹则把民族志‎发展成为一种用“深描‎”方法对文化进行阐释‎的地方性知识。

总的‎来说,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整体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志一般采用全‎貌式的描述方式,对研‎究对象的社会组织、亲‎属制度、物质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神‎话艺术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分析,并阐述其‎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是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是以集体的形象出现,‎以描述群体的共同特点‎或族群性为主。

第二,‎以小见大。

这是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特点也是其‎目标,“以小见大”从‎村落研究中窥见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总体概‎貌。

马林诺夫斯基曾说‎“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

第三,深入‎事务内部的研究。

如同‎人类学家在使用“民族‎志”做法所强调的那样‎,“居住在土著的茅屋‎里”,尽可能完全地融‎入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去感知研究对‎象的那些“实际生活的‎不可测度方面”。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1.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信息的传递、接收、处理和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在广义上,传播可以定义为:- 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或群体通过使用共享的符号系统交换信息、思想和情感。

- 一种建立共识、共享意义和文化传承的手段。

传播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 消息(Message):传播的内容,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 传播者(Sender/Encoder):发起传播的个人或团体,负责将信息编码以便传递。

- 接收者(Receiver/Decoder):接收并解码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 通道(Channel):信息传递的媒介或途径,如空气、纸张、电子信号等。

- 反馈(Feedback):接收者对信息的回应,有助于传播者评估传播效果。

1.2 传播的分类传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类型:- 按照传播范围: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

- 按照传播方向: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多向传播。

- 按照传播内容:信息传播、教育传播、娱乐传播、广告传播。

- 按照传播媒介: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1.3 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序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观念形成:传播者内部产生传播的动机和目的。

- 信息编码:传播者将观念或信息转化为可以传递的符号形式。

- 信息发送:通过选定的通道将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出去。

- 信息接收:接收者通过感官接收到信息。

- 信息解码:接收者将接收到的符号信息还原为可以理解的意义。

- 信息理解:接收者对信息的意义进行解释和思考。

- 反馈:接收者向传播者提供信息接收和理解的情况,完成传播的循环。

1.4 传播的系统结构传播的系统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模型:- 信源(Source):信息的起点,负责信息的产生和编码。

- 编码器(Encoder):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播的信号或符号。

民族志研究

民族志研究

2016/11/21民族志根据文化人类学的传统看法,民族志既可指涉一种特殊的学术研究方法,又可指涉运用这种方法而取得的研究成果—-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

一.定义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

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

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民族志是20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所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者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深入到某些特殊群体的文化中去,从其内部着手,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整体描述与分析。

一般认为,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创造的“参与观察法”是民族志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研究对象就既存民族志的实际内容看,民族志考察的对象类型,范围比固定化的“民族”远为宽泛而多变.20世纪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民族志的对象是指广义上的“社会共同体”,而非“民族"。

民族志中的“民族"实际上不再指民族(尤其是近代定义中的民族),而是观察者主动选择的方法论单元。

三.代表人物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台湾翻译为马林诺斯基,1884年—1942年)发迹于英国的波兰人类学家,他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建构以客观民族志记载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的方式,并开创最早的社会人类学课程,故有人称他为“民族志之父”。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典范地展示现代田野工作与民族志方法.四.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从作者的异地经历的参与深度和讲述心态来看,民族志的演进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

中国史籍《春秋。

左传》中的“蛮夷"传(偏重纪实的)、《山海经》中描写远方异族的文字(偏重想象的).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被推崇为最早的民族志作者,他的著作《史记》除讲了希波战争外,还记载了许多传说、地理、人种志等内容。

中世纪的东方旅行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是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民族志的代表.第二个时代是专业性的、科学性的《人类学笔记和问询》《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第三个时代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萌发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在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观察者进入对象世界的深度、在文本中留给对象作为主体的空间以及对读者的心态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别。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作者:蔡骐常燕荣内容提要: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它被导入传播研究中后,对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本文在详述该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学派关于文化与传播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该学派把文化视为共享的意义体系为传播研究所提供的新视野,同时也展示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此外,本文还对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

民族志传播学(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德尔·海默思(Dell Hymes)被誉为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开创性研究(1964,1972)奠定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以后,格里·菲利普森(Gerry Philipsen)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所进行的研究(1975,1986,1992)把民族志传播学真正地导入到传播研究中来。

更为可贵的是,他培养了诸多出色的弟子,他们在该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为传播学界所瞩目。

这些弟子中较为知名的有查尔斯·布雷思韦特(Charles Braithwaite)、多纳尔·卡布(Donal Carbaugh)、克里斯汀·菲奇(Kristine Fitch)以及塔马·卡却(Tamar Katriel)。

这些弟子目前多执教于美国著名学府,正在培养着该学派的第四代传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所有社会及人文科学时,在民族志传播学中也发生了一次所谓的后现代批判转折(a postmodern critical turn),这导致了在该学派内部形成了两个分支,即海默思传统的民族志传播学和批判民族志(critical ethnography)。

批判民族志的代表性学者有康克古德(Conquergood, D.)、康都(Kondo, D)及罗萨都(Rosaldo,M. E.)等。

“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民族志

“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民族志

“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摘要]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通行做法,在国外传播研究中,最近20多年来不断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中文传播研究文献中有少量介绍介绍民族志的文章,但采用民族志进行传播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

基于研学过程中对此进行过的尝试,归结了对民族志本身的理论内涵以及在操作层面上的某些问题的一些理解。

并在对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耙梳的同时,结合个人研学体会,顺便对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民族志传播研究实践话语Abstract: ethnography is an usual method of culture anthropology research. In foreign research, many scholars have taking attempt inthis area for recent 20 years. There are a few articles introduced ethnography in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ocumentaries, but few research is used the method of ethnography. I have concerned a little during my research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mature experience. Besides, during the attempting, I also found some immature understanding to the theory connotation and operation issues. The thesis tried to have discussed to empirical issues as the same timeas combing the relevant issues on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Keywords: Ethnograp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mpirical Language“民族志”(ethnography)源于文化人类学中对异民族文化的考察时创造出的一种方法类型。

民族志方法的研究内容分析

民族志方法的研究内容分析

民族志方法的研究内容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传播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只重视量化研究逐渐转变到对质化研究的关注上。

这是由于传播学的几大先驱,如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等多出身于社会学、心理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因此,早期的传播研究大多采用的是量化研究取向,并且这也构成了美国传播研究的主流。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与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传播,而意义是很难单纯通过量化来进行研究的,再加上文化研究思潮在全球的拓展,于是传播的质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族志方法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传播研究的。

为了了解民族志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民族志”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检索范围为新闻传播学科四大核心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共获得论文33篇,除去其中不是用民族志方法进行研究的7篇,共有26篇可以进行分析研究。

一、关于民族志民族志(ethnography),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20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创立,起初源于文化人类学家对异民族文化的考察。

一般认为,马林诺夫斯基所创造的”参与观察法”是这一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人类学家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作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以”长时间参与”或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搜集数据,通过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这些民族志描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此文化的基本概念。

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的民族志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民族志被导入新闻传播研究中后,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民族志传播学有着自己的显着特征”:(1)传播实践而不是语言形式是其研究的中心。

(2)在自然语境下的传播实践才是其分析的对象。

新闻传播学方法论研究_论_民族志_方法论

新闻传播学方法论研究_论_民族志_方法论

大 众 文 艺79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自20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创立,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

新闻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民族志被导入新闻传播研究中后,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民族志”方法论及代表人物民族志,也译作文化志,主要指人类学家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作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以“长时间参与”或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搜集数据,通过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这些民族志描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此文化的基本概念。

一般认为,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创造的“参与观察法”是民族志方法体系的核心内容。

民族志最初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马林诺夫斯基把民族志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由该方法取得的特殊的文本形式,格尔兹则把民族志发展成为一种用“深描”方法对文化进行阐释的地方性知识。

目前,由于民族志重视研究对象的社会行为及其与整个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所以其被广泛地运用到其他学科,而民族志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对新闻传播研究产生了很大的促进和影响。

二、“民族志”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一直存在着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传统。

早期的新闻传播研究大多采用的是量化研究,然而随着新闻传播学研究自身的深入与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传播,而意义是很难单纯通过量化来进行研究的。

再加上文化研究思潮在全球的蔓延,使得新闻传播的质化研究愈发受到重视,民族志方法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引入到了新闻传播的研究中来。

从民族志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细分领域的影响上来说,首先,民族志在人际传播中的影响,是产生了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民族志传播学,其关注的对象是语言社区中的人际传播。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等。

而在进行民族志研究时,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成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就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民族志研究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自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群体中,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

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更加直接地接触到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从而获取更加真实和全面的研究数据。

其次,民族志研究方法中还包括文献调查。

文献调查是指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史料、档案等资料来获取研究对象相关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等,为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

此外,民族志研究方法中还包括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联系和规律性。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最后,民族志研究方法中还包括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和推断。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客观地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综上所述,民族志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

在进行民族志研究时,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获取更加真实、全面的研究数据,从而为研究成果的质量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传媒形态与传播学:基于民族志的研究

传媒形态与传播学:基于民族志的研究

传媒形态与传播学:基于民族志的研究摘要:传媒形态与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传媒现象的学科,通过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传媒形态的特点、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以及影响等。

文章先探讨了传媒形态的定义和演变,接着探讨了民族志在传播学中的作用以及影响。

进一步以藏传佛教为例,从媒介形态、文化交流、影响等角度,分析了藏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对传媒形态与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传媒形态、传播学、民族志、藏传佛教、文化交流前言传媒形态与传播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中传媒现象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传媒形态也在不断演变,传媒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也随之不同。

而民族志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可以为传媒形态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

本文将从民族志的角度出发,探讨传媒形态的演变和影响,并以藏传佛教为例,分析它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媒介形式的定义与演变传媒形态是指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形式,主要包括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传统的形式是书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到了19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使书籍出版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0世纪逐渐出现了报刊、广播、电视等新的传媒形态,直到21世纪,网络媒体成为了传媒形态的新亮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变革,传媒形态的演变也在不断加速。

例如,印刷技术的提高和发达,使得书籍出版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甚至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出版和自出版;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达信息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由此可见,传媒形态的演变始终贯穿着科技与社会的互动。

民族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影响民族志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而文化与传媒形态密不可分。

因此,在传播学中,民族志的角色尤为重要。

首先,民族志可以为传播学提供理论支撑。

传播学大都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传媒传播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个体行为,民族志则在研究中兼备了定性和定量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作者:蔡骐常燕荣内容提要: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它被导入传播研究中后,对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本文在详述该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学派关于文化与传播的相关理论,揭示了该学派把文化视为共享的意义体系为传播研究所提供的新视野,同时也展示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此外,本文还对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

民族志传播学(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德尔·海默思(Dell Hymes)被誉为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开创性研究(1964,1972)奠定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以后,格里·菲利普森(Gerry Philipsen)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所进行的研究(1975,1986,1992)把民族志传播学真正地导入到传播研究中来。

更为可贵的是,他培养了诸多出色的弟子,他们在该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为传播学界所瞩目。

这些弟子中较为知名的有查尔斯·布雷思韦特(Charles Braithwaite)、多纳尔·卡布(Donal Carbaugh)、克里斯汀·菲奇(Kristine Fitch)以及塔马·卡却(Tamar Katriel)。

这些弟子目前多执教于美国著名学府,正在培养着该学派的第四代传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所有社会及人文科学时,在民族志传播学中也发生了一次所谓的后现代批判转折(a postmodern critical turn),这导致了在该学派内部形成了两个分支,即海默思传统的民族志传播学和批判民族志(critical ethnography)。

批判民族志的代表性学者有康克古德(Conquergood, D.)、康都(Kondo, D)及罗萨都(Rosaldo,M. E.)等。

此外,一些文化研究学者如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及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也部分采用了批判民族志方法。

本文将对民族志传播学这一传播学新领域作一番历史性的考察,在介绍其代表性人物及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关于传播与文化的理论观点及与之相对应的调查研究方法。

我们还将详细比较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的异同,并揭示民族志传播对传播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民族志传播学的形成我们知道,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都把语言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语言学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法结构、词汇及语音等,揭示语言发展的普遍性模式。

而关注于语言研究的那部分人类学家,他们研究的往往是一个特定区域的语言模式,并且这些区域还大多是一些偏远的原始部落。

但这两类学者的共性是多把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独立存在来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到它们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而社会语言学家则与他们不同,正如他们的名称所揭示的那样,他们是把语言作为社会中的语言来考察,认为语言脱离了它所存在的语境很难产生什么意义。

因此,他们重点审视语言使用(如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称呼语等)与社会角色(如年龄、阶级、种族及性别等)、具体背景(如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地域特征等)以及历史背景(如历史时段、历史事件等)之间的相关性,可以说,把语言置于以上各种语境中来进行研究成了社会语言学家的目标。

然而,上述各派学者都无法解释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一个群体中,语言是人们之间最重要的传播手段,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可以借助于语言来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并进而增加他们对这一群体的归属感?正是从解决这个问题入手,民族志传播学找到了自身的突破口及理论发展方向。

民族志传播学的先行者是著名学者德尔·海默思。

海默思1927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1955年在美国的印弟安那大学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以后他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一流学府。

目前海默思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海默思很早就开始关注语言与传播现象,他曾对美国西海岸的印安弟人进行过深入的田野调查。

1964年,在《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的一期特刊上,海默思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志传播学”这一术语,这期特刊上同时还刊登了戈夫曼(Erving Goffman)及甘柏兹(John Gumperz)等著名学者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

海默思指出,当时已存在的诸如“民族志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及“社会语言学”(socioliguistics)等名称已经无法表达这一新领域的全部内涵,于是提出了“民族志传播学”这一新名称。

当然,理论还必须落实到可以操作的层面上,海默思首先对民族志传播学的任务和内容做了非常明确的概括,“简言之,民族志传播学包含了两大特征……首先,……它让我们注意到需要新鲜的第一手资料,需要直接考察语言在情境背景中的使用,以揭示适合于语言活动的模式,这些模式在单独的对语法、对人格、对宗教、对亲属关系及其他类似物的研究中是无法被揭示的。

……其次,……它必须把一个社区(community)作为语境(context),把传播习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这样,任何特定的传播渠道及符码(code)的使用都是作为社区成员所依赖的共享资源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的。

(Hymes,1964:2-3)从海默思对民族志传播学的定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该学科的以下特征:1、传播实践而不是语言形式是其研究的中心;2、在自然语境下的传播实践才是其分析的对象;3、传播实践是具有一定模式的;4、模式化了的传播实践是社区成员所依赖的共享资源的一部分。

这样,民族志传播学对其调查研究者则意味着:1、必须通过广泛的田野工作来直接观察以搜集资料;2、传播实践应该置于特定的语言社区中来进行考察;3、揭示传播实践所隐含的模式是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指导民族志传播学的实践,海默思还提出了一个SPEAKING框架,用来考察和分析一个语言社区所采用的语言模式。

SPEAKING是由八个英语词汇的首字母组合而成,而这八个词是海默思归纳出来的调查研究者在从事民族志传播学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八个方面。

它们是:1、背景(S,setting),包括物质的和心理的;2、人物(P,people),指的是参与者;3、目的(E,ends);4、行动次序(A,act sequences);5、基调(K,key);6、工具(I,instrumentality),指传播渠道;7、规范(N,norms),包括行动规范和解释规范;8、类型(G,genre),指传播的种类。

(Hymes,1964,1972)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志传播学而言,传播实践还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如交际场景、交际事件及交际行为等,比如,在一次作为交际场景的婚礼上,可能会发生一桩作为交际事件的两个朋友之间的谈话,而在这次谈话中,说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都构成一个具体的交际行为。

民族志传播学则把所有这些层面的传播实践都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视野中的传播理论与方法民族志传播学由海默思提出后,通过菲利普森的一系列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光大与发展。

菲利普森197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传播研究的博士学位,以后一直致力于民族志传播学的发展,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传播教授。

菲利普森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确立了传播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是通过一种文化途径来对传播进行研究,并且这种文化途径还有别于文化研究学派对传播的研究方法。

(关于这点我们在后文中还将详细论述。

)那么,民族志传播学对传播实践进行研究的理论主张又是什么呢?传播研究的民族志视野主张在文化与传播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其中任何一方的考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另外一方,传播实践也因此具有其独特性。

(Philipsen,1989:258)这也就是说,传播实践不能脱离其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研究。

菲利普森在对芝加哥南部一个叫做Teamsterville的工人阶级语言社区进行长期的考察后发现,那儿的人在进行说服他人的传播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最重要的传播手段——谈话——并不是在所有的场景或语言社区中都会起同等的作用,或者具备同等的价值。

比如在该语言社区,普通成年男子相互之间多通过谈话来进行沟通、理解与说服,因为他们之间的地位相近。

不过,对于那些地位低于他们的人,如妇女、孩子以及一些从贫困地区来的经济地位不如他们的人,他们则较少采用谈话方式来进行说服,相反,他们更多地是通过一些动作之类的非语言传播方式来传递信息或命令。

而对于那些地位高于他们的人,如自己的上司或从一些富裕地区来的经济地位高的人,他们也同样很少直接通过谈话来进行说服,较多的是通过第三者来传递相关的说服信息。

该研究说明,同样的传播实践在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群体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说明传播实践所具有的独特性。

(Philipsen,1975,1986,1992)除此之外,菲利普森还指出,任何语言社区的传播实践都是模式化了的或者说系统的,它们受制于一些行为规范和解释规范。

这也就是说,一方面,所有的传播行为是具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对这些行为的意义的解释也同样是模式化了的。

这些行为规范及意义包括:1、如何更有效地行动及什么是有效的传播(作为人的规范及其成因);2、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互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社会互动的规范及其成因);3、怎样影响及改变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策略性行为的规范及其成因)。

(Philipsen,1989:263-4)如果说模式化了的传播实践会受到规范的制约,那么,这些规范及其意义究竟都是些什么?人们又怎样来学习它们?菲利普森认为,这些规范及其意义构成了一个作为支撑基础的意义体系,它使得传播实践不论是对其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来说变得可以理解。

它们都是符码(code),这些语言符码也就是文化。

这样,文化对该派学者而言,就是其共享的资源,如规范、符号及其意义。

(Philipsen,1989,1997)这种与通常我们所熟悉的文化概念迥然有别的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该派所有理论主张的基础。

在菲利普森看来,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以往的规范正是通过互动代代相传。

自然,它们也会发生变迁,会被一些日常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规范取代。

这样一来,文化既影响着传播实践,同时它也受到传播实践的影响。

(Philipsen,1992:8)菲利普森还进一步指出,所有这些规范及其意义(即文化)都会出现在人们的传播实践中,尤其是他们的交谈中,这样一来,这些规范及意义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而且我们还能通过一些具体场景的传播实践如交谈等,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