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第五章作业答案

离散数学第五章作业答案
解,用Dijkstra算法得
t
b
a
c
d
e
f
g
1
2
引入b
3
引入c
4
引入a
5
引入f
6
引入e
7
引入g
故b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为
b→a:ba,长度为4
b→c:bc,长度为1
b→d:bcegd,长度为9
b→e:bce,长度为5
b→f:bcf,长度为4
b→g:bceg,长度为7
5.20 解:
(1)画出项目网络图
5.1 设有向图D的度数列是2,2,3,3, 度列为0,0,2,3,试求D的出读列。
解:由于 ,故出度列为2,2,1,0.如图
5.5下面各无向图中有几个顶点?
(1)16条边,每个顶点都有2度顶点
(2)21条边,3个4度顶点,其余是3度顶点
(3)24条边,各顶点的度数相同的
解:设顶点个数为n,则有握手定理知:
(1)
(2)
(3)设顶点的度数为K,则nk=2*4=48且n,k均为正整数,
则① n=1,k=48 ⑥ n=8,k=6
② n=2,k=24 ⑦ n=12,k=4
③ n=3,k=16 ⑧ n=16,k=3
④ n=4,k=12⑨ n=24,k=2
⑤ n=6,k=8⑩n=48,k=1
5.11K4的生成子图中有几个非同构的自补图
解:由握手定理知2m=3n,又知2n-3=m则m=9,n=6
G不是唯一的,即使简单图也不唯一的如
5.18 有向图D在定义意义下长度为4的通路总数,并指出有多少条是回路,又有 到 通路。
解:由图 V4得D的邻接矩阵为
V1 则,

第5章 静电场作业答案

第5章 静电场作业答案

第五章 静电场作业1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1. 两点电荷间的距离为d 时, 其相互作用力为F . 当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2d 时, 其相互作用力变为(A) F 2 (B) F 4 (C) 2F (D) 4F[ D ]解:根据库仑定律122014d q q F d πε=12220144dq q F d πε= 24dd F F ∴=选D 2. 关于电场强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 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 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C) 场强方向可由FE q= 定出, 其中q 可正, 可负(D) 以上说法全不正确 [ C ]解:场强的定义为0FE q = ,即表示场强的大小又表示场强的方向,选C3.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 则在此正方体顶角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202πQ a ε (B) 203πQaε (C)20πQ a ε (D) 204πQa ε [ B ] 解:点电荷Q 距顶点的距离为2r a =则在顶点处场强的大小为203QE aπε== 选B 4.一个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 下列哪种情况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有变化?(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内a(C) 将中心处的点电荷在高斯面内移动(D) 缩小高斯面的半径 [ B ]解:根据高斯定理d iSq E S ε⋅=∑⎰,高斯面内的电荷变化,则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有变化。

选B二 填空题1.一长为L 、半径为R 的圆柱体,置于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中,圆柱体轴线与场强方向平行.则:(1) 穿过圆柱体左端面的E 通量为2R Επ-; (2) 穿过圆柱体右端面的E 通量为2R Επ;解:1)穿过左端面的电通量为21ΕS R ΕΦπ=⋅=-2)穿过右端面的电通量为21ΕS R ΕΦπ=⋅=2. 一个薄金属球壳,半径为1R ,带有电荷1q ,另一个与它同心的薄金属球壳,半径为2R )(12R R >,带有电荷2q 。

第5章经济评价方法作业答案

第5章经济评价方法作业答案

第5章经济评价方法作业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计算题1.为了更准确地控制和调节反应器的温度,提高产率。

有人建议采用一套自动控制调节设备。

该套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用为5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每年维修费为2000元。

采用此设备后,因产率提高,每年增加净收人为1万元。

设折现率为10%,试计算此项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及内部收益率。

解:2.某项目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方案A 应用一般技术,投资额为40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2000万元;方案B 应用先进技术,投资额为6500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

设折现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试用动态差额投资回收期法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并选择最佳方案。

解:63.7)1.01lg()1.0000,000,25000,000,5lg()000,000,5lg()1lg()lg(lg 1/2>=+⨯--=+⋅∆-∆-∆=i i I C C P 故投资较少的方案1合适。

3.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分别投资1500万元和22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为银行贷款,年利率8%。

项目寿命周期估计为20年,开始生产的第一年即达到设计能力1.65万吨/年,总成本费用2250万元,增值税率为l4%(设已经扣除进项税部分)。

产品售价为2500元/吨,项目流动资金750万元。

如果项目的全部注册资金为150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解: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500×(1.08)2 + 2200×1.08 + 750 = 5199.6(万元)正常年份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税金=2500×1.65×(1-14%)-2250=1297.5(万元)正常年份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2500×1.65-2250=1875(万元)投资利润率=1297.5÷5199.6×100%=24.6%投资利税率=1875÷5199.6×100%=36.1%资本金利润率=1297.5÷1500×100%=86.5%4.购买某台设备需8000元,若每年净收益为1260元.忽略设备残值,试求:(1)若使用8年后报废,其内部收益率为多少?5.(2)若希望内部收益率为10%,则该设备至少应使用多少年才值得购买?解:4. 购买某台设备需8000元,若每年净收益为1260元.忽略设备残值,试求:(1)若使用8年后报废,其内部收益率为多少?(2)若希望内部收益率为10%,则该设备至少应使用多少年才值得购买?采购费用8000年净收益1260预计内部收益率10%年数发生金额现值0-8000¥-8,000.00¥-8,000.0011260¥1,145.45¥-6,854.5521260¥1,041.32¥-5,813.2231260¥946.66¥-4,866.5741260¥860.60¥-4,005.9751260¥782.36¥-3,223.6161260¥711.24¥-2,512.3771260¥646.58¥-1,865.7981260¥587.80¥-1,277.9991260¥534.36¥-743.63101260¥485.78¥-257.85111260¥441.62¥183.78内部收益率 5.44%(1)由上表可知,内部收益率为5.44%;(2)若希望内部收益率为10%,至少应使用11年。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第五章细胞因子一. 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2.集落刺激因子(CSF)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1.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5E.IL-102.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3E.IL-63.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属于细胞因子的物质是()A.植物血凝素B.干扰素C.调理素D.乙型溶素E.胸腺素5.产生IL-2的细胞是()A.Mφ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6.IL-1的功能不包括()A.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B.介导炎症反应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D.抑制NK细胞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7.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A.IL-2B.IL-4C.IL-6D.IL-8E.IL-12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IL-1B.IL-2C.IL-4D.IL-5E.IL-6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细胞因子是()A.IFN-αB.G-CSFC.IFN-γD.TNFE.IL-2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D.细胞毒效应E.特异性结合抗原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E、具有抗原特异性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B、增强CTL作用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4.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D、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具有抗病毒作用5.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I型超敏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6.目前用于治疗各种血细胞低下症的CK是()A、M-CSFB、GM-CSFC、G-CSFD、IL-1E、EPO7.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免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MHC-I类分子限制作用C、促进炎症引发恶液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8.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多效性B、协同性C、多向性D、特异性E、旁泌性四.B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A.IL-5B.IL-4C.IFN-γD.TNF-αE.IL-81.可促进人类IgE类抗体转换的是()2.可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转化的是()A.细胞因子的多效性B.细胞因子的重叠性C.细胞因子的拮抗性D.细胞因子的协同性E.细胞因子的特异性3.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为4.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为5.一种细胞因子能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A.SCFB.IFN-γC.11-2D.11-4E.IL-106.可促进IgE生成的细胞因子是7.促进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细胞因子是8.具有抗病毒感染功能的细胞因子是五.问答题1、CK具有哪些主要类型?2、CK有哪些共同特点。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B、 84HC、 42HD、 22H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A、保护现场B、保护PCC、找到中断入口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4、MCS-51中断源有( A )A、 5个B、 2个C、 3个D、6个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B、 T0,T1C、 T1,串行接口D、 INT0,T0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B、 INT0C、 T1D、T0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B、 0013HC、 0023HD、 0033H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B、 2个C、 3个D、0个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 相对论习题5-1 观察者A 测得与他相对静止的XOY 平面上一个圆的面积是12cm 2,另一观察者B 相对A 以0.8C(C 为真空中光速)平行于XOY 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B 测得这一图形为一椭圆,面积是多少(椭圆面积S=πab ,a 、b 为长短半轴).5-2 一宇宙飞船固有长度,m 900=L 相对地面以v=0.8c 匀速度在一观测站上空飞过,则观测站测得飞船船身通过观测站时间间隔是多少?宇航员测得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隔是多少?解:设地面为S 系,飞船为S ′系,则观测站测飞船长度为2201c L L υ-=.所以,观测站时间间隔是s 1025.28.018.090172220-⨯=-=-==cc L Lt υυυ∆ 宇航员在S ′系测得船身通过的时间是00τυ=='L t ∆,宇航员观察S 系中的钟是以-v 在运动,所以宇航员测得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隔是s 1025.217220-⨯=-==cL t υυγτ∆5-3 半人马星座α星是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地球为 m 。

设有一宇宙飞船,以v =0.999c 的速度飞行,飞船往返一次需多少时间?如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往返一次的时间又为多少?解:在地面上观测飞船往返一次的时间为s 1087.2999.0103.42816⨯=⨯⨯=ct ∆;16103.4⨯在飞船上观测距离缩短,测得时间为s 1028.1999.0999.01103.47216⨯=-⨯='ct ∆;或运动的钟测得s 1028.1999.01999.0103.47216⨯=-⨯='ct ∆.5-4 观测者甲和乙分别静止于两个惯性参照系K 和K ′中,甲测得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4S,而乙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5S,求:(1) K ′相对于K 的运动速度;(2) 乙测得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距离.解:(1)设两事件的时空坐标见下表事件1 事件2 K 系 ),(11t x ),(21t x K ′系),(11t x '' ),(22t x '' 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222/1/)/(c t c x t t υυγ-=-='∆∆∆∆解上式得 c c t t c 6.0)54(1)(122=-='-=∆∆υ. (2)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2c x t t '+'=∆∆∆υγ解之得 m 109105)56.014()(882212⨯-=⨯⨯--='-='-'='υγc t tx x x ∆∆∆5-5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x 1=6×104m,t 1=2×10-4s ,以及x 2=12×104m, t 2=1×10-4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解:(1)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0)/(2=-='c x t t ∆∆∆υγ解之得 m/s 105.110310610)1(10388448⨯-=⨯⨯⨯⨯-⨯⨯==-c x t c ∆∆υ (2)由)(t x x '+'=υγ得x t x x '='+'=∆∆∆∆γυγ)(所以 m 102.55.01106/)(424⨯=-⨯=='+'='γυγx t x x ∆∆∆∆5-6 长度01m =l 的米尺静止于S ′系中,与x '轴的夹角o 30'=θ,S ′系相对S 系沿x 轴运动,在S 系中观测者测得米尺与x 轴夹角为o45=θ. 试求:(1)S ′系和S 系的相对运动速度.(2)S 系中测得的米尺长度.解:(1)由教材p152例题5.3有θγθ'=tan tan 得 c c 816.0)tan tan (12='-=θθυ (2)在x 方向尺会缩短,即m 5.0tan tan cos tan tan 0=''=''='=θθθθθγl x x x ;y 方向没运动,长度不变,即m 5.0sin 0='='=θl y y 。

微观经济第五章作业(附答案)

微观经济第五章作业(附答案)

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32921L L L Q -+=。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边际产量L MP 函数;(2)分别计算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最大值;(3)证明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解:(1) 根据32921L L L TP L -+=可得:2921L L L TP AP L L -+== 231821L L dQdTP MP L L -+==(2)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即 0318212=-+L L解得 7=L (1-=L 不合题意)代入24592132=-+=L L L TP L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2921L L AP L -+=L AP dLd L 29-= 令 0=L AP dLd 即 029=-L 得 5.4=L(5.4=L 也可用L L MP AP =,即 2231821921L L L L -+=-+求得)又因为 02<-=⎪⎭⎫ ⎝⎛L AP dL d dL d 所以5.4=L 为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代入 2921L L AP L -+= 得平均产量AP L 的最大值为41.25 。

同样,对于231821L L MP L -+= L MP dLd L 618-= 令 0=L MP dLd 即 0618=-L 得 3=L又因为 06<-=⎪⎭⎫ ⎝⎛L MP dL d dL d 所以3=L 为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将3=L 代入231821L L MP L -+=得到边际产量MP L 的最大值为48。

(3)证明:从(2)中可知:当5.4=L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为41.25而当5.4=L 时,劳动的边际产量25.41318212=-+=L L MP L所以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2、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 )与产出(Q )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2X -23X ,当X 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解:TP=1000X+10002X -23X MP=1000+2000X-62X AP=1000+1000X-22X X=200 MP=161000 AP= 121000X=300 MP=61000 AP= 121000X=400 MP= -159000 AP= 81000MP= AP, X=250MP=0,1000+2000X-62X =0,610060001000+=X =334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X =250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334因此,X=200处于第一阶段,X=300处于第二阶段;X=400处于第三阶段。

第五章作业答案

第五章作业答案

二 选择题
1 D
2 A
3 CE 4 B 5 D
6 D 7 B
11 A
8 B
9 AB 10 A
三. 填空 1. 缩聚反应中是以(1) 反应程度 来衡量聚合的进行 情况,主要原因是(2) 缩聚反应的本质是官能团之 间的反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才能形成大分子 。 线型缩聚反应机理具有逐步和平衡两个特点,其中逐步 是指(3) 大分子逐步形成 ,平衡是指(4) 缩聚 反应存在可逆平衡 。 2. 尼龙1010的合成分为1010盐的配制和缩聚两阶段, 1010盐不溶于水,尼龙1010盐的熔点为194℃,缩聚反应 在240-250℃下进行,故该反应自始至终属于(5)熔融 缩聚,其聚合反应式为(6) 3. 合成环氧树脂的单体是(7)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 方便起见,常以(8)环氧 值来表示其分子量的大小, 其定义为100克树脂中所含的以摩尔计的环氧基团。环氧 树脂的预聚物属于具有特定活性端基或侧基的结构比较 清楚的热固性聚合物。故也称为(9) 结构 预聚物。
合的进行情况,主要原因是(16)缩聚反应是官能团之间的反
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了才能形成大分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 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进行端基封锁)
7.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 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20 (20)。 8.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21);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预测及控制(22)所 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23) 9.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_溶液缩聚 (24)、 固相缩聚 (25)、 界面缩聚 (26)等四种。 10、合成涤纶聚酯的单体主要为(27)对苯二甲酸(28)乙二 醇。 11、运用酯交换法合成涤纶聚酯的步骤为甲酯化(29)、__ 酯交换(30)、终缩聚(31)。 12、涤纶的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2),它是 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33)经 线性缩聚 (34)聚合制 得的。工业上生产涤纶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先使对苯二甲酸 甲酯化(35)、然后酯交换(36),最后缩聚。

第五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规律与教育作业答案(1)

第五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规律与教育作业答案(1)

《心理学》课后作业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五章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规律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们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D)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行为反应D.生理唤醒2.刘老师发现,上课铃响后,学生们会自觉停止聊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拿出上课所需要的课本进行阅读。

这体现了学生们的意志具有(A )。

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性3.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C )。

A.自制性B.果断性C.坚韧性D.目的性4.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

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A)。

A.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况是(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6.学生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的心态体现的是( A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7.科学家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进行试验。

在一次试验中,爆炸空前猛烈,浓烈烟雾冲天,诺贝尔从烟雾中冲出,满脸鲜血淋漓,但他却发疯似地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这种情绪状态属于(B)。

A.心境B.激情C.理智感D.应激8.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时,他们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全部的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该情绪状态为( C)。

生物药物分析第五章作业答案

生物药物分析第五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酶分析法要求的条件是1/79A.待测物质应是酶的底物B.待测物质是酶的抑制剂C.待测物质是活化剂D.待测物质是酶底物复合物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底物复合物是酶与底物相结合产生的中间产物。

所以答案为D。

2、酶终点法测量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哪类物质的含量来获得2/79A.产物的含量B.底物复合物的含量C.底物残余量D.物的产量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终点法的原理: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反应,使待测物质发生转化,然后测定产物产量或底物产量或底物残余量,通过定量分析,从而明确待测物质的含量。

所以答案为B。

3、下列不属于终点法进行药物分析的注意事项是3/79A.反应产物的促进性B.酶促反应的平衡性C.反应液中加入的酶量和酶促反应时间D.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采用终点法进行生物药物分析的注意事项:(1)酶对底物的特异性;(2)酶促反应的平衡性;(3)反应液中加入的酶量和酶促反应时间;(4)反应产物的抑制。

所以答案为A。

4、下列属于酶免疫测定法中常用的标记物是4/79A.胰蛋白酶B.甲状腺素C.辣根过氧化物酶D.H2O2-邻联甲苯胺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在酶免疫测定法中最常用的标记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

所以答案为C。

5、单酶反应测定法无须测量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5/79A.底物B.产物C.辅酶D.中间产物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单酶反应定量法需测量底物减少量、产物增加量和辅酶变化量。

所以答案为D。

6、还原性辅酶I和还原性辅酶II的特征性吸收峰为6/79A.360nmC.340nmD.260nm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还原型辅酶I(NADH)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在340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所以答案为C。

7、下列不可用作酶指示剂的是7/79A.NADB.NADPC.氧化型色素DD.氧化型色素H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除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类被广泛用作指示剂以外,还有些酶可用作指示剂。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作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作业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H。

2. 对中断进行查询时,查询的中断标志位共有、_ _、、_ 和_ 、_ _ 六个中断标志位。

3.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A) 定时中断(B) 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C) 外部串行中断(D) 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顺序响应。

()(B) 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

()(C) 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

()(D) 同级中断不能嵌套。

()5.在一般情况下8051单片机允许同级中断嵌套。

()6.各中断源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否能任意设定? ()7.89C51单片机五个中断源中优先级是高的是外部中断0,优先级是低的是串行口中断。

()8.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申请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中的()中。

(A)TMOD (B)TCON/SCON (C)IE (D)IP9. 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A)98H (B)84H (C)42 (D)22H10.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负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11.什么是中断?其主要功能是什么?12. 什么是中断源?MCS-51有哪些中断源?各有什么特点?13. 什么是中断嵌套?14.中断服务子程序与普通子程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5. 中断请求撤除的有哪三种方式?16.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有哪三大作用?17. 把教材的P82页的图4.24改为中断实现,用负跳变方式,中断0(INT0)显示“L2”,中断1(INT1)显示“H3”。

(可参考第四章的电子教案中的例子)18.第5章课后作业第9题。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答案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3)H。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printf("一行字符中字母#和a出现的次数分别是%d,%d\n ",num1,num2);
}
6、从键盘输入一个正整数,统计该数的位数,如输入1234,输出4,输入0,输出1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n,m,num=0;
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
}
ave=sum/num2;
printf("负数个数num1=%d,正数的平均值ave=%.2f\n",num1,ave);
}
2、sum=2+5+8+11+14+…,输入正整数n,求sum的前n项和。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n,sum=0;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char ch;
int num1=0,num2=0;
printf("请输入一行字符:\n");
while((ch=getchar())!='\n')
{
if(ch=='#') num1++;
if(ch=='a') num2++;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x,y,z,num=0;
for(x=1;x<=9;x++)

第5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

第5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

第5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作业答案1.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3 )①完全相关关系②复相关关系③直线相关关系④没有相关关系2.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2 )①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②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③两者都是正相关④两者都是负相关3.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2 )①-∞<r<+∞②-1≤r≤+1③-I<r<1 ④0≤r≤+1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x 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4 )①r=O.②r=1 ③r=-1 ④IrI=1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1 )①前者无须确定,后者需要确定②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③两者均需确定④两者都无需确定6.—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2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④三个以上7.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 1 )①完全相关②微弱相关③无线性相关④高度相关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O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1 )①增加70元②减少70元③增加80元④减少80元9.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1,3 )①y=-40-1.6x r=0.89 (说明:正相关,x前面的系数应该为正值)②y=-5-3.8x r=-0.94③y=36-2.4x r=0.96④y=-36+3.8x r=0.9810.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1 )①r=b*σx/σy ②r=b*③r=b* ④r=b*11.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1 )①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②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③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④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2.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1 )①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②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③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13.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y=O,则表明( 1 )①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相等②回归值等于Y 、③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和为零④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14.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1 )。

第5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5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5 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1.对文法G[S]S→a|∧|(T)T→T,S|S(1) 给出(a,(a,a))和(((a,a),∧,(a)),a)的最左推导。

(2) 对文法G,进行改写,然后对每个非终结符写出不带回溯的递归子程序。

(3) 经改写后的文法是否是LL(1)的?给出它的预测分析表。

(4) 给出输入串(a,a)#的分析过程,并说明该串是否为G 的句子。

答案:(1) 对(a,(a,a)的最左推导为:S=>(T)=> (T,S)=> (S,S)=> (a,S)=> (a,(T))=> (a,(T,S))=> (a,(S,S))=> (a,(a,S))=> (a,(a,a)) 对(((a,a),∧,(a)),a) 的最左推导为:S => (T)=> (T,S)=> (S,S)=> ((T),S)=> ((T,S),S)=> ((T,S,S),S)=> ((S,S,S),S)=> (((T),S,S),S) => (((T,S),S,S),S)=> (((S,S),S,S),S)=> (((a,S),S,S),S)=> (((a,a),S,S),S)=> (((a,a),∧,S),S) => (((a,a),∧,(T)),S)=> (((a,a),∧,(S)),S) => (((a,a),∧,(a)),S)=> (((a,a),∧,(a)),a)(2) 改写文法为:S→a|∧|(T)T→S NN→,S N| ε非终结符FIRST 集FOLLOW 集S {a,∧,(} {#,,,)}T {a,∧,(} {)}N {,,ε} {)}对左部为S 的产生式可知:Select(S→a)∩Select(S→∧)∩Select(S→(T))={a}∩{∧}∩{(}= φ对左部为N 的产生式可知:FIRST (,S N)={,}FIRST (ε)={ε}FOLLOW (N)={)}由于SELECT(N →, S N)∩SELECT(N →ε) ={,}∩ { )}= φ所以文法是LL(1)的。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3.给定一个单位立方体,一个顶点在(0,0,0),相对的另一个顶点在(1,1,1),过这两个顶点连接一条直线,将单位立方体绕该直线旋转θ角,试导出变换矩阵。

解答:需进行以下复合变换:⑴绕Z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T1= 2/20 00 1 00 0 1⑵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2= 0 1 0 030 300 0 0 1⑶绕X轴旋转θ角,变换矩阵为:1 0 0 0T3= 0 cosθs i nθ00 -sinθc o sθ00 0 0 1⑷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4= 0 1 0 030 300 0 0 1⑸绕Z 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 T5= 2/20 0 0 0 1 00 0 0 1 故最后的变换矩阵为: T=T1T2T3T4T5=1/32/3co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3s i n 1/3c o s θθ-- 0 1/33sin 1/3cos θθ-- 1/32/3c o 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01/33sin 1/3cos θ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2/3c o s θ+ 00 0 0 1 6.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正等轴测和正二测图。

同上类似,只是变换矩阵改为T 正等=0.70700.40800.70700.4080000.816001-⎡⎤⎢⎥--⎢⎥⎢⎥⎢⎥⎣⎦和T 正二=⎥⎥⎥⎥⎦⎤⎢⎢⎢⎢⎣⎡---1000943.0000312.00354.00118.00935.07.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斜等测和斜二测投影图。

同上类似,变换矩阵改为:T 斜等=⎥⎥⎥⎥⎦⎤⎢⎢⎢⎢⎣⎡-1001000707.00707.00001T斜二=⎥⎥⎥⎥⎦⎤⎢⎢⎢⎢⎣⎡-1001000354.00354.000018.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立体一点、二点和三点透视图。

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习题解答第5章 习题与答案5-1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3cos6π(t + 0.01x ) (SI) ,则 [ ](A) 其振幅为3 m (B) 其周期为s 31 (C) 其波速为10 m/s (D) 波沿x 轴正向传播 [答案:B]5-2 一平面简谐波,波速u =5m · s -1. t = 3 s 时波形曲线如题5-2图所示. 则x =0处的振动方程为[ ](A)y =2×10-2cos(πt /2-π/2) ( S I ) . (B) y =2×10-2cos(πt +π ) ( S I ) . (C) y =2×10-2cos(πt /2+π/2) ( S I ) . (D) y =2×10-2cos(πt -3π/2)( SI ) . [答案:A]5-3 如题5-3图所示,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λ/4(λ为波长), s 1ux y (10· · · · · · · 0 5 1122- PSS题5-2图题5-3图的位相比s 2的位相超前π/2 ,在s 1、s 2的连线上, s 1外侧各点(例如P 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位相差是[ ](A) 0 . (B) π . (C) π /2 . (D) 3π/2 . [答案:B]5-4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42(2cos[10.0π+-π=x t y (SI),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如题5-5图中的哪一个? [ ] [答案:B]5-5 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题5-5图所示.则该时刻 [ ]题5-4图-(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B 点静止不动(C) C 点向下运动(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答案:D]5-6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如题5-6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答案:A]5-7 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T /4时的波形曲线如题5-7图所示.若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且此题各点振动的初相取-π 到π 之间的值,则 [ ] (A) O 点的初相为0=φωS A O ′ωSA ωωSAO ′(A)(B)(C)(D)S题5-5图题5-6图(B) 1点的初相为π-=211φ(C) 2点的初相为π=2φ(D) 3点的初相为π-=213φ[答案:D]5-8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答案:B]5-9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 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题5-7图其能量逐渐减小. [答案:D]5-10 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__________,波长是_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__,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0 ROL SR->CX
PC+1->PC DST0 PC+1->PC DST1 PC ->MAR DST2 M->MDR->RA PC+1 ->PC BX->RB PC+1 ->PC RA+RB->RBL RBL->RA DI->RB
DST3 DST4 DST5 DST6
P201习题5.9: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给出控制执行下述 MOV指令的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4)MOV 1C26H[BX][DI],0F28H
Hale Waihona Puke SRC0 PC ->MAR SRC1 M->MDR->RA
PC+1 ->PC SRC2 SI->RB PC+1 ->PC SRC3 RA+RB->MAR
P201习题5.10: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给出控制执行下述双 操作数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2)SUB CX,1234H[SI] SRC4 M->MDR->RB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RB, 1->T0(CLK), 1->EXC(CLK) SR-IBUS,IBUS-RA, T+1(CLK) SUBC,ALU-IBUS,WE,W-B 1->T0(CLK), 1->FI(1->INT)(CLK)
ADDC,ALU-IBUS,IBUS-MAR, 1->T0(CLK), 1->SRC(CLK) SRC0 MAR->SR MAR-IBUS, IBUS-SR,T+1(CLK) SRC1 PC ->MAR PC-IBUS, IBUS-MAR, T+1(CLK) SRC2 M->MDR->RBL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RBL PC+1 ->PC PC+1 ,IBUS-PC, T+1(CLK) SRC3 SR->MAR SR-IBUS, IBUS-MAR PC+1 ->PC PC+1 ,IBUS-PC, 1->T0(CLK), 1->EXC(CLK) EXC0 RBL->MDR RBL-IBUS,I-DBUS,BUS-MDR, T+1(CLK) EXC1 MDR->M MAR-ABUS, MDR-DBUS,MWR,W-B, 1->T0(CLK), 1->FI(1->INT)(CLK)
EXC0 SR->RA EXC1 RA-RB->CX
P201习题5.11: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给出控制执行下述移 位指令的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3)ROL CX,1 FI0 FI1 DST0 DST1
PC->MAR M->MDR->IR PC+1->PC PC+1->PC CX ->SR PC-IBUS, IBUS-MAR, T+1(CLK)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IR PC+1 ,IBUS-PC, 1->T0(CLK), 1->DST(CLK) PC+1 ,IBUS-PC, T+1(CLK) RE, W-B,R-IBUS, IBUS-SR, 1->T0(CLK), 1->EXC(CLK) ROLC,W-B,SR-IBUS,WE, 1->T0(CLK), 1->FI(1->INT)(CLK)
CHAP5习题课: 中央处理器
主要内容: 模型机结构:P150图,综合运用 指令格式 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P201习题5.8: 给出模型机中下列机器指令的目标代码:
(3)MOV 16H[DI],CX
解: OPCODE d W MOD REG R/M 位移量低 100010 0 1 01 001 101 00010110 •89 4D 16H
P201习题5.8: 给出模型机中下列机器指令的目标代码:
(5)SUB CX,[BX]
解: OPCODE d W MOD REG R/M 001010 1 1 00 001 111 •2B 0FH
P201习题5.8: 给出模型机中下列机器指令的目标代码:
(8)XOR AX,5678H
解1 : OPCODE W 立即数低 立即数高 0011010 1 01111000 01010110 •35 78 56H
PC->MAR M->MDR->IR PC-IBUS, IBUS-MAR, T+1(CLK)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IR PC+1 ,IBUS-PC, 1->T0(CLK), 1->DST(CLK) PC+1 ,IBUS-PC, T+1(CLK) PC-IBUS, IBUS-MAR, T+1(CLK)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RA PC+1 ,IBUS-PC, T+1(CLK) RE, W-B,R-IBUS, IBUS-RB PC+1 ,IBUS-PC, T+1(CLK) ADDC,ALU-IBUS,IBUS-RBL,T+1(CLK) RBL-IBUS,IBUS-RA,T+1(CLK) RE, W-B,R-IBUS, IBUS-RB, T+1(CLK)
P201习题5.8: 给出模型机中下列机器指令的目标代码:
(8)XOR AX,5678H
解2 : OPCODE W MOD REG R/M 1000000 1 11 110 000 •81 F0 78 56H
立即数低
01111000
立即数高
01010110
P201习题5.9: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给出控制执行下述 MOV指令的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4)MOV 1C26H[BX][DI],0F28H FI0 FI1
DST7 RA+RB->MAR
P201习题5.10: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给出控制执行下述双 操作数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指令流程及微操作控制信号: (2)SUB CX,1234H[SI] FI0 FI1 DST0 DST1
PC->MAR M->MDR->IR PC+1->PC PC+1->PC CX ->SR PC-IBUS, IBUS-MAR, T+1(CLK)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IR PC+1 ,IBUS-PC, 1->T0(CLK), 1->DST(CLK) PC+1 ,IBUS-PC, T+1(CLK) RE, W-B,R-IBUS, IBUS-SR, 1->T0(CLK), 1->SRC(CLK) PC-IBUS, IBUS-MAR, T+1(CLK) MAR-ABUS, MRD, W-B, I-DBUS, BUS-MDR, MDR-IBUS,IBUS-RA PC+1 ,IBUS-PC, T+1(CLK) RE, W-B,R-IBUS, IBUS-RB PC+1 ,IBUS-PC, T+1(CLK) ADDC,ALU-IBUS,IBUS-MAR,T+1(CL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