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写作复习
影视文学创作重点

蒙太奇思维:电影剧作者运用蒙太奇思维得以将一个电影剧本构筑起来。
电影艺术家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
蒙太奇思维的表现是创造“第三种意义”。
蒙太奇思维的实质是电影的形象化能力。
文学剧本:用文字描述,表达未来影片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未来影片的基础和框架。
它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是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
影视剧本的写作特点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蒙太奇思维。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
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他一个形式。
题材:广义上作为创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方面。
狭义是构成影视作品内容的因素。
即所描写的具体事务是从客观生活中来的。
悬置:是指在冲突和危机正在迫近的一刻,突然打断动作,让观众自己想像剧作者所省略了的危机。
叙事则进入另外一系列事件的讲述,然后再回过头来交待前面的危机或者干脆直接呈现它的结果。
延宕:在悬念发展的主要关头,将悬念拉长,用各种方法拖延揭秘时刻的到来。
造成观众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揭秘的欲望。
戏剧性结构: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非戏剧性结构:“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悬念: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关系地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引起观众的注意。
总悬念:一部影视剧中贯穿剧情始终并蕴含和激发剧情中主要冲突和对抗悬念。
分悬念:剧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并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
类型人物:1.性格相对单一、固定和平面化。
2.容易辨认,容易被观众所记忆。
3.性格指向性的明确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同4.便于创作者把握和使用。
性格人物:1.性格人物有“深度”,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
2.性格的立体“深度”,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随着剧情的变化逐渐生成和变化的。
电视片写作期末复习

电视片写作期末复习一填空(10分/10题)1.电视写作的特征:电视写作主要是指电视片整体创作中与语言相关的内容。
①电视文案的写作具有非独立性特征。
②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具有相对不完整性。
③电视写作较少带有作者个性表达的色彩,服务于不同类型电视片的规范。
2.电视片构成的基本要素:叙事因素、造型因素、抒情因素3.视听语言的叙事总是会有明显的时间推移,也往往伴随着空间变化。
情节化是叙事因素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手法。
4.“上帝视点式”叙事模式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般采用泛第一人称或第三人叙述。
对于布局宏大、人物众多、故事线索复杂的电视片特别适用,如政论片、大型历史文献片。
5.“人物视点式”叙事模式是近年来纪实类电视片较为倾向的叙事模式。
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自述,也可以借助人物的书信和日记来充当叙事者。
6.在电视片中,单个画面是最小的表意单元,也是最基本的造型因素。
7.画面造型的要素:构图、光效、色彩、影调。
8.构图的主要因素包括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四部分。
9.光效通过光的性质(自然、人工)、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等因素对观众的视觉基本感受造成不同的影响。
10.电视片创作中,照明条件、拍摄角度、景别变化以及其它技术手段的运用都直接影响到不同的影调产生。
11.抒情因素大量使用的是“画面+解说+音乐”的创作模式。
12.音乐常被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情调和抒发感情,并为片中的段落提供相应的速度和节奏。
13.选题策划的首要考虑因素:电视台播出需要、其他社会机构的需要、创作者自身的需要。
14.解说词的叙事功能:①在新闻性或故事性较强的电视片中,解说词的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交代环境、补充画面背景、介绍叙事元素(5W+1H)。
②在人物片中,解说词的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介绍人物的出身、身份、经历以及人物活动的背景,有时还可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解说词还可整合画面传达的不完整叙事。
④在一些新闻性较强的电视片中,解说词还担负叙述编导活动的作用。
影视剧本写作考试试题

影视剧本写作考试试题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制作公司的编剧,老板给你下发了一份考试试题,要求你根据以下情景和要求,写出一份影视剧本的开头部分。
情景设定: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阳光小镇”的乡村小镇上,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生活安宁祥和。
然而,最近小镇上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离奇怪事,一些村民纷纷表示自己在夜晚看到了一个穿着黑衣、戴着墨镜的神秘人物出现在村庄附近,并在凌晨悄悄离开。
有的人甚至称这个神秘人物还拥有超能力,能够预知未来。
村民们对此感到胆战心惊,开始传言这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又一场的骗局。
要求:1. 请描述开篇的背景及人物设定,吸引观众的视线。
2. 通过对话或者行动来展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请巧妙描绘神秘人物出现的场景,并让读者感受到紧张和神秘的氛围。
4. 不限定表现形式,可以适当增加场景描述、情节安排等内容来增加故事的魅力。
故事正文:在阳光小镇的一个清晨,晨曦洒在青山绿水之间,小镇弥漫着淡淡的麦香,村民们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
镇长黄大伯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常年在小镇为村民们排忧解难。
镇子里另一个颇有心计的人物是村姑婆婆,她做事机敏,善于打听镇上的八卦。
正是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镇里的一位中年妇女小红匆匆忙忙地跑来找到黄大伯,满脸惊恐地说:“黄大伯,昨天晚上我家院子里竟然看到了一个神秘人物,他身穿黑袍,戴着墨镜,一双眼睛透出绿光!”黄大伯听后愕然不已,但他仍然淡定地安抚小红,称这可能只是村民们的恐慌心理。
在另一处,村姑婆婆前去调查此事,她心想或许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八卦。
远处的村口,一位少年小伙看到了神秘人物的身影,他急忙追赶,但神秘人物却化作一道闪电消失在黎明前的暗影中。
整个小镇一时间传言四起,有人信以为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镇上的闹剧。
而神秘人物的出现,却让这个对生活充满了期待的小镇笼罩在一层神秘的氛围之中。
(以下省略...)。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影视制作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了电影、电视剧、动画等众多的影视作品制作。
在影视制作的每个环节中都涉及到不同的知识体系,如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制作等。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员,必须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概念1. 影视作品的定义及分类。
2. 影视剧本的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
3. 影视作品中的基本构图和画面语言。
二、影视制作流程1. 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责。
2. 影视制作中的预算和资金筹备。
3. 角色构建和演员选拔。
三、电影制作1.电影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电影制作的流程和技术。
3.电影剪辑和后期制作。
四、电视剧制作1. 电视剧的特点和制作流程。
2. 电视剧导演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3. 电视剧编剧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五、动画制作1. 动画的定义和分类。
2. 动画制作的流程和技术。
3. 动画片的声音制作和配音技巧。
六、影视技术1. 摄影技术和用光方法。
2. 影视特效技术和制作方法。
3. 影视音效技术和录音技巧。
七、市场营销1. 影视作品的市场分析和排片调度。
2. 影视推广的策略和渠道。
3. 影视作品的票房和收视率的计算方法和行情分析。
以上内容仅是影视制作基础期末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员的学生来说,必须认真复习这些知识点,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影视制作过程中。
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累积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相信通过认真复习以上内容,大家一定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
影视剧本创作复习题

影视剧本创作复习题一、影视剧本的概念和特点影视剧本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蓝图,它用文字描述了故事的情节、人物、对话、场景等要素,为影视拍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影视剧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视觉性影视剧本主要通过画面和动作来讲述故事,因此需要具备强烈的视觉感,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相应的画面。
这就要求编剧在创作时,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场景、人物和动作,使剧本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2、动作性影视作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来推动剧情发展的,因此影视剧本中的人物要有明确的动作和目的。
动作不仅包括身体的动作,还包括心理的动作和情感的变化。
编剧要通过精心设计人物的动作,使剧情紧凑、富有张力。
3、对话性对话是影视剧本中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好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情境,既要自然流畅,又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时空性影视剧本中的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编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使剧情的发展符合逻辑,同时也要注意营造出独特的时空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影视剧本的结构1、开端开端是影视剧本的开头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
开端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营造紧张氛围、展现独特的场景等方式来吸引观众。
2、发展发展部分是剧本的主体,它展现了故事的逐步展开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不断升级。
在这一部分,编剧要通过合理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使故事的发展具有逻辑性和吸引力。
3、高潮高潮是剧本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最激烈、人物命运最关键的时刻。
高潮部分要能够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感受到强烈的紧张和刺激。
4、结局结局是剧本的收尾部分,它要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总结和交代,使观众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结局可以是开放式的,留给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也可以是封闭式的,让故事有一个明确的结局。
三、影视剧本的人物塑造1、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是人物的核心特征,它决定了人物的行为和命运。
《影视文学写作》独家整理复习资料.doc

《影视文学写作》复习资料1、剧本诞生于1920年代有声片出现以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齊说过“有声电影诞生后,电影剧本就自动跃居首耍位置”。
2、写作者的基木类型:常规型(职业型)、天马行空型(灵感型)。
3、写作者的基本素养:(1)丰厚的生活积累(2)敏锐的感受力(3)饱满的情感(4)丰富的想象力(5)穿透生活的理解力(6)驳杂的知识(7)娴熟的写作技巧4、如何提窈自身素养和技能:(1)大fi阅读文学作品,以此来熟悉各种类型故事,寻找想象的感觉(2)大量分析影视(剧本)作品,以此来熟悉它们在塑造人物、结构剧情上的技巧,了解类型故事常用的桥段,同吋也避免重犯某些影八犯过的错误(3)勤夼动笔写作,以此积累资料,训练£)身的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己把握素材、结构成篇的能力。
(4)精心打磨修改自己的作品,训练自己对葙本规律的学握、对技巧的熟悉与灵活使用能力。
5、剧本是III画面讲述出來的一个故事。
6、剧本最重耍的特征:赋予视听表现力的怙节设置,简洁准确的语言。
7、屮国知名编剧:高满堂:《闯关东》、《天人地人》、《北风那个吹》于.正:《宮锁心玉》、《美人心计》王朔:《动物凶猛》、《梦想照亮现实》刘籐云:《一地鸡毛》、《手机》、《温故1942》、《一句顶一万句》芦苇:《霸王别姬》、《活着》、《秦颂》、《阁雅的故事》严歌苓:《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幸福来敲门》、《铁梨花》王海鸽:《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牵手》1999笫一次出现笫三者王宛平:《金婚》、《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中国婚姻题材金牌编剧石钟山:《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幸福像花样灿烂》六六:《王贵与安娜》、《双而胶》、《蜗店》、《心水》、《浮世绘》邹静之:《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夜宴》、《一代宗师》、《赤壁》海岩:《便衣警察》、《玉观音》剧本的思维特点:用电影的思维模式展开剧情构思8、人物耍有:(1)具体可感的外形(2)鲜明的个性(3)个人的价位观(4)某种驱使他行动的欲望9、时间维度:任何事件需要在时间上冇一定的延展虽。
影视写作复习

《基础写作教程》知识要点:1.绪论: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写作与工具与“说”与思的关系;写作的完整过程;写作的特点;网络写作的特征;写作的功能与作用;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正负影响。
2.主体因素:主体的含义;引发写作的起因;主体在聚材、构思表达、修改中的主宰作用;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影响写作主体的重要因素。
3.客体因素:写作客体的含义、属性、类型、地位与作用;材料与题材;聚材的方式;选择题材应把好的对应关系;如何选择写作题材;实现主客一体化应遵循的原则;网上取材的方式;网络空间把握写作客体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4.受体因素:受体的含义;受体意识的作用与表现形式;受体的心理特征;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方式与要素。
5.载体因素:载体的概念;文章体式的含义、特点、意义、作用;文章内部结构的类型;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的要素、人称、方法、要求;描写的要素、对象、分类、视点、人称、方法、要求;说明的要素、对象、中心、要求;议论的要素、要求;抒情的方式;积极修辞、消积修辞;语体的含义与类别。
6.写作过程(上):观察的概念、类别、方法;调查的含义、方式、基本思路;调查问卷编制的方法;阅读的含义、策略和与写作的关系;回忆的概念、方法;体验的含义与独特性;想象的概念、特性、要素;想象的方式;整合的含义;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的一般方法。
7.写作过程(下):立意的含义与途径;提炼的概念、方法;选材的含义、类型;选材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构思的概念、特征;实用写作、文学写作、网络写作构思的程序;赋形的含义;表达的概念与注意的问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的操作方法;修改的含义;反馈的影响、作用、应对;如何对待吸收诸问题;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
8.诗歌:诗歌的特征、作用、分类和审美特征;灵感的含义。
9.小说:小说的含义、特点、分类、三要素、创作流程、审美特征;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结构主义、寻根派、荒诞派、存在主义。
影视编导复习

1、国内电视节目缺乏精品的原因?、国内电视节目缺乏精品的原因?第一,创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创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电视是综合艺术,电视是综合艺术,电视是综合艺术,要靠摄制组的全体成员齐心合力,要靠摄制组的全体成员齐心合力,要靠摄制组的全体成员齐心合力,共共同完成,需要很好的团队意识。
电视是杂家艺术,需要灵性、悟性、韧性和较强的综合素养。
第二,视听语言无新意,技巧手法陈旧落套。
创作人员应根据时代、观众心理的变化,对电视节目的形式和表现形态有所创新和不断翻新。
要想出精品,需要创作人员多做巧构思、妙创意。
寻找不到恰当的物质外壳,寻找不到恰当的物质外壳,没有新意的视听语言,没有新意的视听语言,没有新意的视听语言,陈旧的表述技巧和手法,陈旧的表述技巧和手法,陈旧的表述技巧和手法,再好的再好的构思与创意,也只能包裹在粗糙、低劣的形式中。
构思与创意,也只能包裹在粗糙、低劣的形式中。
第三,内容空泛单薄,思想苍白无力,有的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主要表现在回避现实、脱离现实与粉饰现实上。
回避现实的表现:砖历史、寻古董。
帝王将相、皇后嫔妃、太监宫女、神仙妖怪、才子佳人、侠客帮主、绿林好汉等纷纷粉墨登场。
女、神仙妖怪、才子佳人、侠客帮主、绿林好汉等纷纷粉墨登场。
脱离现实的表现为:拔高生活,不切实际。
务农的,人人进小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经商的,个个款爷,花天酒地,汽车代步;酒地,汽车代步; 从政的,个个廉洁奉公,为民作主,鞠躬尽瘁。
粉饰现实的表现:天下太平,生活富裕,欢声笑语,幸福祥和,和谐美满。
太平,生活富裕,欢声笑语,幸福祥和,和谐美满。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样的作品,脱离实际,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怎能成为精品作品,脱离实际,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怎能成为精品第四,题材单调雷同,大同小异。
第四,题材单调雷同,大同小异。
精品不一定有卖点,有卖点的不一定是精品。
精品尽管一时不被人看重或理解,但它最终总会被人发现,成为经典,被人珍视和传颂。
影视剧本写作考试试题

影视剧本写作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影视剧本的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对白2、影视剧本中,人物塑造的核心是()A 外貌描写B 心理描写C 动作描写D 性格刻画3、情节发展的动力通常来自于()A 人物的欲望和冲突B 环境的变化C 偶然的事件D 作者的安排4、在剧本中,场景的转换通常通过()来实现。
A 空行B 注明“转场”C 角色的行动D 时间的提示5、以下哪种对白更能推动剧情发展?()A 日常闲聊B 幽默调侃C 揭示关键信息D 无关紧要的争吵6、影视剧本的结构类型不包括()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C 环形结构D 混乱结构7、为了增强剧本的视觉效果,应该()A 多描写心理活动B 多使用形容词C 多设计独特的画面D 减少动作描写8、剧本中冲突的作用是()A 增加戏剧性B 让角色更轻松C 使剧情平淡D 没有实际作用9、以下哪个不是剧本开头常见的方式?()A 从高潮开始B 平铺直叙C 留下悬念D 冗长的背景介绍10、好的剧本结尾应该()A 突然结束B 留下疑问C 圆满解决所有问题D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影视剧本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讲述故事的。
2、人物的__________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
3、情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4、剧本中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场景描写要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服务。
6、故事的__________是剧本的灵魂。
7、冲突分为__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__冲突。
8、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法。
9、剧本的节奏要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把握。
10、影视剧本的主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影视文学期末复习提纲

影视文学期末复习提纲1、为什么说影视文学剧本是影视的基础?答:影视文学剧本是摄制电影或电视剧的基础和蓝图。
它是在进入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阶段之前,人们需要根据影视思维特点对故事情节、场景和人物进行文字描述的蓝本。
影视剧本在影视制作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影视剧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美国学者温斯顿将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概括为写作、导演和剪辑三个阶段。
从中也足以看出影视文学剧本之于电影和电视剧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影视剧本也是影视研究者分析影视剧作品的一个重要基点。
影视剧本对于影视剧创作过程的研究意义重大。
美国学者李·R·波布克在谈到电影剧本时指出:电影艺术是牢固地安放在一个方形的底座上的,可以说是高耸在一个四边形——电影剧本、导演、摄影和剪辑的基础上。
艺术上最成功的影片是这四个元素都同样强有力的影片。
大多数影片都是从把一个初步的意图变成剧本开始的,这个剧本对影片的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研究影片——考察随便哪一部影片,最好是从考察它的剧本开始。
2、如何看待电影发展过程中对编剧和电影剧本的轻视现象?答:这与电影急于摆脱文学、戏剧的依赖,竭力获得“第七艺术”的独立性愿望有关;也与电影对视听艺术手段的探索与成就有关。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艺术和工业,视听造型与叙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同时也作为电影极具张力的两个端点而存在。
3、影视文学剧本的语言与通常所说的文学语言的差别在哪里?答: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必须在十分熟悉影视的视听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即要求剧作家以影像或者声音化的方式进行创作,使人能够清楚地“看到”或者“听到”剧本中的一切,并用笔将其传递给导演、摄影师、剪辑师以及观众。
4、剧本的两大要素:影像(摄影机运动、镜头景别、镜头内部的结构、色彩、照明光线等)和声音(人声、音乐以及各种音响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剧本内部前后影像之间的关系、声音之间的前后关系以及影像和声音这两者的关系。
影视创作知识点总结高中

影视创作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简介影视创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编剧、导演、摄影、音乐、美术等。
影视创作是一门具有很高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学科,它对于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念、引导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习者来说,影视创作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对影视创作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希望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二、影视创作的基本步骤1. 故事构思故事构思是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故事构思是影视创作成功的基石。
编剧需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性、生活的思考,找到一个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的故事题材。
故事构思需要考虑到主题性、节奏感、情节的连贯性等方面。
2. 剧本创作剧本是影视创作的核心,是对故事构思的具体呈现。
剧本的创作需要考虑到场景的设置、对话的写作、角色塑造等方面。
编剧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将想象力转化为观众能够感受到的故事情节。
3. 导演构思导演会在接到剧本后进行导演构思,包括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对场景的布置,对节奏感的把握等方面。
导演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视觉感受,将剧本中的文字形象转化为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形象。
4. 摄影设计摄影设计是影视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摄影设计师需要通过自己对光影、色彩、构图的理解,将导演的构思转化为镜头语言,用画面的美感和表现力来诠释故事情节。
5. 美术设计美术设计是影视创作中对场景、道具、服装等的设计与呈现。
美术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和对时代、人物的刻画,用场景、道具和服装来塑造影视作品中的视觉形象。
6. 音乐配乐音乐配乐对于影视作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音乐可以通过声音的表达,增添影视作品的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
配乐需要考虑到音乐与画面的协调性、与剧情的搭配等方面。
7. 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是指对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最终呈现出观众看到的影视作品。
后期剪辑需要考虑到对画面的剪辑,对声音的处理、特效的制作等方面。
影视编导艺术复习指南:剧本创作与导演构思

影视编导艺术复习指南:剧本创作与导演构思
一、剧本创作
电影的核心是一个好故事,而好的剧本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基石。
影视剧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对白设置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剧本创作要点:
•故事情节设计:剧本的故事情节要有起承转合,引人入胜。
主线和分支线索的设计要合理,避免故弄玄虚或过于平庸。
•人物塑造:角色形象是剧本生动性的关键,每个角色应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发展轨迹。
同时,要避免角色塑造过于刻板或单一。
•对白设置:对白是角色的内心和故事情节的表达工具,要求真实自然,不做过多的解释或铺垫。
二、导演构思
导演在拍摄电影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需要对整个影片的视觉呈现和故事表达有清晰的构思。
以下是一些导演构思的关键要点:
•镜头设计:导演通过镜头语言来诠释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不同的镜头搭配和运用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视觉风格: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视觉风格,通过构图、色彩等元素的运用来打造独特的影片视觉风格。
•节奏控制:导演需要控制影片的节奏,通过剪辑和音乐来营造氛围和情绪,使整部影片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三、总结
剧本创作和导演构思是影视编导艺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才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希望以上提到的要点能够帮助影视编导学习者更好地复习和实践,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以上仅是对影视编导艺术复习指南中剧本创作与导演构思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各位学习者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在影视编导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影视画面创作复习提纲

影视画面创作复习提纲1、热开场与镜头设计的关系是什麽?答:热开场强调镜头画面的变化和节奏的紧凑。
通过画面效果对人物动作的强化;通过画面连接的结构性制造画面的冲击力量,能有效地从视觉效果吸引观众,起到迅速把观众的兴趣调动起来的作用。
2、如何理解全剧由高潮看统一性?答:全剧要由高潮看统一性。
意味着动作和主题的结合。
“动作的必然性和主题的统一性其实是同一样东西”的两个方面,如果在动作顶点,还不能充分揭示主题,说明镜头结构设计有问题。
电影的动作结构是一个严密的动作体系,一切因素的配臵要在高潮中得到检验。
因为全剧“每一个细节,都是由画面动作所趋向的“结尾”所决定的。
3、如何理解:“全景取其势,近景取其质”?答:由于景别的特点和作用:全景造势、交代环境特点,利用景别营造影片的气氛;近景强化质,质就是戏剧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质感,强化人物的情感交流的细节。
近景是电影叙事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叙事电影大约有占80%以上的画面是近景系列的镜头。
景别是创作人员对电影表述强烈的主观态度的具体体现。
景别的变化,不仅是叙事,而且充满了感情色彩。
所以景别不管是画面空间的表述,还是画面细节的展现,景别都是最直接的视觉创造元素,人物关系也自然会在景别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4、摄影师如何理解对环境的营造?答:1、摄影师创造的“环境”,是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戏剧元素和造型元素。
它的存在不仅能表达叙事本体、也可以表达叙事本体的存在空间。
2、摄影师对“环境”的营造,还可以对剧情和人物情感的存在和演进起到气氛的烘托作用;对人物命运的发展起到暗示的作用。
摄影师营造的环境既是真实的,也是典型的,还是有寓意的。
3、在电影实际创作中,“环境”的构成不仅是背景、陪体,更重要的是人物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位臵。
它能具体地交代展示环境关系及场景中的人物关系。
从人物的地位、位臵到背景景物的构成;从景物纵深透视到立体空间布局,从形式结构到画面美感的构成,都可以在画面环境的结构中找到。
影视创作知识点总结大全

影视创作知识点总结大全影视创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从故事构思到剧本创作,从导演技巧到演员表演,从摄影技术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技能。
影视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影视创作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故事构思与剧本创作1. 故事构思故事构思是影视创作的第一步,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基础。
好的故事构思能够吸引观众,并成为影视作品的灵魂。
故事构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角色设定:故事的主要角色需要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
(2)情节设计:故事的情节需要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主题表达:故事需要有深刻的主题,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2. 剧本创作剧本是故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影视创作的核心。
剧本创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构设计:剧本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情节线索。
(2)对话语言:剧本的对话语言需要符合角色设定和情节要求。
(3)场景描述:剧本需要有精彩的场景描述,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二、导演技巧1. 视觉语言导演是影视创作的灵魂,视觉语言是导演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视觉语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镜头运用:不同的镜头角度和运动方式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2)画面构图:画面构图需要考虑到人物位置、背景环境等因素。
(3)光影效果:光影效果能够增强画面的艺术感和情感表达。
2. 演员指导导演需要对演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将角色塑造的更加完整。
演员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掌握表演的技巧,包括情绪表达、身体语言等。
(2)角色理解:演员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团队合作:演员需要和其他创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影视创作。
三、摄影技术1. 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影视创作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决定影片画面的质量。
摄影构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三分构图:画面要有明确的主题和主体,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
影视文学复习题

影视文学复习题影视文学复习题影视文学是一门融合了电影和文学的学科,它探讨了电影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艺术表达中的独特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影视文学相关的复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影视文学的定义是什么?影视文学是一门研究电影和文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2. 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有哪些共同点?电影和文学都是通过故事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它们都使用了类似的叙事结构,包括引子、冲突、高潮和结局。
此外,它们都使用了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元素来构建故事。
3. 电影和文学在艺术表达中有哪些差异?电影和文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它们的媒介形式。
电影是通过图像、声音和动作来传达故事,而文学则是通过文字来传达故事。
此外,电影还可以利用镜头、音效和剪辑等技术手段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4. 影视文学中的适应性改编是什么意思?适应性改编是指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制作人需要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和主题转化为适合电影表达的形式。
适应性改编是一种艺术创作,既要保留原著的精神,又要适应电影的语言和结构。
5. 影视文学中的互文性是什么概念?互文性是指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互引用、对话和影响的现象。
在影视文学中,电影可以通过引用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或主题来增强故事的内涵。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电影的影响来获得更广泛的读者。
6. 影视文学中的视听效果对故事的表达有何影响?视听效果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它可以通过图像、音效和音乐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中。
同时,视听效果也可以通过符号和隐喻等手法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7. 影视文学中的主题是什么意思?主题是作品中所探讨的核心思想或价值观。
在影视文学中,主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发展和视听效果来传达。
主题可以是关于人性、社会问题或历史事件等各种议题,它们可以启发观众深入思考和反思。
影视创作复习资料

艺术是模仿;不同的艺术形式采取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
一部影视剧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道具、剪辑等合作制作而成,而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
虽然是文字的,剧本是拍摄影视作品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
电影更多的是和色彩、构图、情绪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和逻辑联系影视剧本的第一个写作特点:叙事和造型的结合。
写作影视剧本首先要考虑到影视的视觉造型性。
戏剧塑造人物靠富有性格特征的语言影视中的人物塑造需要造型动作和人物造型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时空上。
“新小说”派主将,玛格利特-杜拉【广岛之恋】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好处不仅在于它可以决定凡是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而且确立了一个原则:使得荧幕的造型表现成为电影剧作者在用文字表现时最重要的思考形式。
电影的思维就是声音和画面的思维。
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光靠声音是不能造成空间感的。
一个完全无声的空间-----在我们的感觉上永远不会是很具体、很真实的;我们觉得它是没有重量的、非物质的,因为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视像。
默片-----伟大的哑巴无声电影时期如何通过视觉形象来创造出音响的幻觉。
电影在刚刚得到声音的时候,导致了过于依赖声音的倾向,因此早期的有声片又被称作是:”会话电影“绘画运用在空间中的形状和颜色诗运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
绘画属于空间艺术,诗属于时间艺术。
影视中时间的压缩。
现实时间在影视剧中有时被拉长或延伸,只有当需要突出、夸张、强调渲染某一事物或思绪时才被运用。
造成电影时空的手法:1、光影的变化2、季节的变化3、景色的变化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来表现时间时间随着空间的变化而流动,空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化。
最普通的造成“时间距离”的手法,在剧作中常被运用在两条故事线索的平行发展中,交叉出现,既可以省略掉这两条故事线索中的带过程性的东西,又可以造成时间感。
电影因时空结构的变化而造成的不同电影模式可以分两类:一是,时空顺序式结构;一是,时空交叉式结构电影时空观念:1、电影新时空的出现于蒙太奇的运用有直接关系;2、电影的心理时空,使电影的表现力突破了外部叙事的功能,进入人的精神,情绪,潜意识思维活动领域。
《影视创作理论与实践》总复习

1.按照写作活动的构成要素:为什么写——动力要素;写什么——对象要素;谁来写——写作主体要素;怎样写——方法要素;写成什么——作品要素;写给谁看——受者要素2.“生活物象——主体心象——艺术形象”这是艺术创作的三个步骤,而最重要的是完成从“生活物象”到“主体心象”的转化。
3.影视写作的自身特征包括:折服于“注意力经济”的写作;服务于“银屏”的写作;类型化的写作;4.影视写作的方法要素包括语言符号的运用、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等。
5.常见的写作方法有:悬念、照应、联想、衬托、对比、白描、细描、烘托、渲染等。
6.读者、观者、听者一般都称为“接受主体”,简称“受者”。
7.改编的素材处理方式可概括为: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三种。
8.文学和影视的写作在语言形态上、在表现形态上、在叙事形态上等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9.写作时,心目中要有人和景的造型以及人和景的运动、摆布。
10.影视构思的定位包括:创作主体的定位;创作构思的目标定位;11.标新立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视角新、内容新、是包装新。
12.影视文本语言的特性包括:前期性、转换性、共生性13.视听语言具有综合性、丰富性、时空性等特点;14.影视语言形式包括:视听语言、蒙太奇语言、造型语言;15.电视剧可以用平行、交叉、重复等蒙太奇手段结构情节。
16.影视写作注重直接的感知和视听冲击;17.影视文本的作者在写作中应将文字思维和视听思维结合起来。
18.影视作品本体的构思包括对素材的挖掘和提炼、对形式的把握和对题材的不断改造。
19.影视剧本的转换性表现在:文稿最终都要转换为其他的形式如语音、影像、字幕、音乐等才得以呈现。
20.影视作品构思中题材的处理:题材类型化的构思;题材物质化的构思;题材可操作性的构思;21.影视文本的共生性表现在要与其他手段如图像、音乐、音响、字幕等共同构成一个表达的系统。
在共生中发挥它的表达功能。
22.情节诸要素:戏剧性、悬念、条件、线索;23.电影的线索安排应注意情节的因果性,设计电影情节的进展还应注意横向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教程》知识要点:1.绪论: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写作与工具与“说”与思的关系;写作的完整过程;写作的特点;网络写作的特征;写作的功能与作用;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正负影响。
2.主体因素:主体的含义;引发写作的起因;主体在聚材、构思表达、修改中的主宰作用;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影响写作主体的重要因素。
3.客体因素:写作客体的含义、属性、类型、地位与作用;材料与题材;聚材的方式;选择题材应把好的对应关系;如何选择写作题材;实现主客一体化应遵循的原则;网上取材的方式;网络空间把握写作客体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4.受体因素:受体的含义;受体意识的作用与表现形式;受体的心理特征;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方式与要素。
5.载体因素:载体的概念;文章体式的含义、特点、意义、作用;文章内部结构的类型;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的要素、人称、方法、要求;描写的要素、对象、分类、视点、人称、方法、要求;说明的要素、对象、中心、要求;议论的要素、要求;抒情的方式;积极修辞、消积修辞;语体的含义与类别。
6.写作过程(上):观察的概念、类别、方法;调查的含义、方式、基本思路;调查问卷编制的方法;阅读的含义、策略和与写作的关系;回忆的概念、方法;体验的含义与独特性;想象的概念、特性、要素;想象的方式;整合的含义;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的一般方法。
7.写作过程(下):立意的含义与途径;提炼的概念、方法;选材的含义、类型;选材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构思的概念、特征;实用写作、文学写作、网络写作构思的程序;赋形的含义;表达的概念与注意的问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的操作方法;修改的含义;反馈的影响、作用、应对;如何对待吸收诸问题;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
8.诗歌:诗歌的特征、作用、分类和审美特征;灵感的含义。
9.小说:小说的含义、特点、分类、三要素、创作流程、审美特征;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结构主义、寻根派、荒诞派、存在主义。
10.散文:散文的概念、分类、特点、审美特征、写作方法;杂文的含义、特点和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1.新闻:新闻的定义、类别、价值和写作原则;深度报导的定义;倒金字塔结构的概念;消息中的五大要素;导语的概念;报告文学的含义与产生的时代背景。
12.戏剧(文学):戏剧的含义、特点、要素和三一律原则;戏剧文学的概含、种类、特征、写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悲剧、喜剧、正剧的含义、特征;潜台词的定义与作用;戏剧小品的特点与写作要点。
13 .影视文学:影视文学的概念、分类、审美特征;蒙太奇的定义、类型。
期末考试题型与分值一、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各1分)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六、作文:40分基础写作复习指导一、填空题:着重掌握一至七章(所圈划)知识要点。
二、选择题:着重掌握一至十三章(所圈划)知识要点。
三、判断题:着重掌握一至十三章(所圈划)知识要点。
四、名词解释:着重掌握——1、倒金字塔结构2、意识流3、蒙太奇4、深度报道5、文章体式6、语体7、写作客体8、灵感五、简答题着重掌握——1、想象的方式、2、写作主体在认识写作客体(即主客一体化)应遵循的原则3、阅读策略4、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5、写作主体在认识写作客写作活动的特点6、影响写作活动的主体因素7、写作观察的特定内涵8、文章修改的作用等基本内容六、写作题:(供料作文)请以“xxx”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 .立意自定; 2 .文体自选;3 .题目自拟;4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5 .结构完整。
6 .文面整洁;7 .书写工整。
基础写作训练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1.根据观察的心态和目的,观察可分为:()、科学观察、艺术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准科学(亚艺术)观察。
2.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有的放失、善于质疑和()。
3.体验是指作者的情感、思想与客观生活相碰撞之后所形成的独特的()。
4.想象的方式一般划分为象形想象、象征想象、类比想象和()四个类别。
5.根据写作时不同的运思方式,确立主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感悟,主题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二是(),主题来自于作者对所得的材料的分析、归纳与提升。
6.所谓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是指“前写作”、“显写作”和(“”)。
7.评论文一般包括社会短评、()和学术短评。
8.()将写作客体分为: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对象化的精神产品、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9.网上取材的方式包括:搜索、浏览、()、储存、交流(聊谈)。
10.文章体式具有()、流变性、综合性的特点。
11.狭义的写作通常是指()的写作。
12.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通常包括采集、构思、表达、()等环节。
13.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不外乎缘情而作、因事而作、()。
14.写作客体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历史性的属性。
15.在聚材意义上认识客体,其基本的方式有()、调查、阅读(检索)。
16.(),即十四行诗,是流传于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由两节四行,两节三行组成。
17.一般来说,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六大要素。
18.从反映论的角度讲,描写可分为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和生理反映描写。
19.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章,一般由论题、论点、()和结论四个要素构成。
20.文章修辞大致分为()和积极修辞两大类。
21.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要全面、形象地反映生活,就要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
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环境。
22.文章体式是被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和格式这三方面总体要求的概括。
23.()是戏剧文学中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矛盾冲突的最主要手段。
24.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就是()。
25.新诗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
26. 据考证,散文这个概念,我国最早见于宋代罗大经的(《》)。
27. 我国古代“散文”是与()相对而言的。
28. 诗人创作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能使思路豁然开朗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也是诗人形象思维从量到质的突变所产生的一种创造力是()。
29. 只要是诗,就应当把()放在第一位。
30. 诗歌中押韵的字,往往是诗行最末尾的一个字,因此这个字也被称作()。
31. 表现一个民族创世的传说和英雄斗争的历史,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的诗歌是( )。
32. ( )是小说情节艺术引人入胜的最主要因素。
33. ( )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形象体系的核心。
34. 小说是一种( )的文学体裁。
35 . 短篇小说的开头常见写法有险境法、()和对比法。
36. ()是戏剧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也是表现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根37. ()是戏剧文学中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矛盾冲突的最主要手段。
38. 戏剧中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就是()。
39.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本是南宋时的南戏剧本(《》)40. 称赞、褒扬、赞美先进的事物为基调的杂文是()。
41. 以揭露批判假恶丑的东西,批评和反对种种缺点及错误为基调的杂文是()。
42. 报告文学绝大多数采用第()人称写作。
43.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文体,它属于()的范畴。
44.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主要是指其()。
45. 论文提纲有单句式提纲和()。
46. 注释方式主要有夹注、()和尾注。
47.推翻前人定论是()学术论文的体现之一。
48. ()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他认为艺术是从属于政治的,是为政治服务的,一切时代的艺术都是“政治艺术”。
49. 写作活动质量高低甚至成败,归根到底是由写作主体的思维和()所决定的。
50.意大利美学家()认为,对于艺术创作(包括写作),最重要的是“思”。
51.写作活动具有()、综合性、个体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52. 写作具有增强记忆、()和促进思维深化的作用。
53.《美学拾穗集》和《谈美书简》的作者是()。
54.现代高科技对写作具有正面和()影响。
55. 通用论文格式为标题、作者、()、本论、结论、注释。
56.提炼的方法一是(),二是联系法,三是反推法。
57.语体包括科学语体、法律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和网络语体。
58.调查问卷应符合便于回答、()、可经受检验和经历实践检验的原则。
59.()将记忆分为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和词汇记忆。
60.《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作者为()。
61.抒情历来有直抒胸臆和()之分,有的教材也称之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62.抒情最难的是感情()。
63.在《且介亭杂文》中,作者()提出了“杭哟杭哟”派的观点,即文学产生于劳动。
64.《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65.《诗品》的作者是()。
另一部《诗品》的作者是钟嵘。
参考答案:1. 实用观察2.勤做笔记3. 心理感受4.推测想象5.提炼6.后写作7.文艺短评8. 卡尔·波普尔9. 下载 10.规范性11.作家12.修改13.授命而作14.对象性15.观察16.商籁体17.事件18.触觉描写19 .论据20.消极修辞 21.社会22 .结构23 .台词24.戏剧冲突25.白话诗26. 《鹤林玉露》27.骈文28.灵感29.抒情30.韵脚31.史诗32.悬念33.人物34.叙事性35.突转法 36.对话37.台词38.戏剧冲突39. 《张协状元》40.赞颂性杂文41.批判性杂文42.三43.文学44.形象性45.摘要式提纲46.脚48.普列汉诺夫49.表达能力50.克罗齐1.人文性52.检验思维53.朱光潜54.负面55.绪论56.筛选法57.事务语体58.易于操作59.布兰斯基60.康德61.借景抒情62.适度63.鲁迅64.刘勰65.司空图基础写作训练二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 .写作活动质量的高低乃至成败,归根到底是由写作主体的()所决定的。
A、思维B、表达能力C、表达技巧D、思维和表达能力2 .下面不属于写作活动特点的是()A 、人文性B、综合性C、个体性D、群体性3 .现代高科技对写作具有()影响。
A、积极影响B、消极影响C、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D、没有影响4 .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一语出自于()。
A、老舍B、鲁迅C、巴金D、莫言5 . “人禀七情,应斯万物,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一语出自于《文心雕龙》,其作者是()。
A、刘勰B、李渔 C.、司空图D、司马迁6 . 《羊脂球》是()的代表作。
A、果戈理B、莫泊桑C、列夫托尔斯泰D、法捷耶夫7 .下面不属于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是()A、情感与情绪B、责任与道义C、素质与人格D、性格与嗜好8 .在写作活动中,写作者所面对的世界(对象)可以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