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 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观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 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观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11-11题---教育学范畴12-21题---心理学范畴辨析题2主要集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本每年2道题,教育心理学基本2道题。

普通心理学合计共出现4道辨析题,概率较小-----授课重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依照频率排序如下:第四章(10)->第一章(9)->第三章(4次)->第七章和第五章(2次)->第二章(2)->第八章(1次)实际中社会上对于教育的误解或者理解偏差的知识点是考试的常考点,大家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针对性的准备。

简答题3教育学每年几乎两道题,普通心理学范畴共涉及过6道题,所以常规考法基本集中于教育心理学范畴依照频率排序如下:第五章(7次)->第三章(6次)->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5次)->第一章=第二章(4次)教师资格改革风向和目标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促使其专业发展,对于的考试的动态需要联系联系第三章教学、第四章学习心理、第五章发展心理、第七章德育的知识体系。

材料分析题4教育学一道和教育心理学一道,普通心理学合计出现两道题,概率较小教育学:1.教学原则:启发性逢考必出;2.教学方法:只考过一次,常用方法;3.德育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材施教常考;4.德育方法:说服法逢考必出中学简答题40分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摩羯组内不择手段提高速度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咱当老师的都知道,要想拿下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这部分可不好对付。

特别是那些主观题,真能让人一个头两个大!不过别担心,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出了 34 道必背的主观题,咱们一起来瞅瞅!先来说说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到底是个啥?简单说,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你想想看,学校里老师教咱们知识,不就是有目的的嘛,为的就是让咱们以后能有出息,能在社会上立足。

这就好比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明,他一开始对学习可不上心,觉得读书没啥用。

我就跟他耐心地讲,学习能让他懂得更多道理,能掌握更多技能,以后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慢慢地,小明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再说说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反过来,教育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像咱们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就得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工厂参观,那里面全是高科技设备,操作的工人都得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教育要是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可就受影响啦!还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这也很重要。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说,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丰富,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推动政治经济的进步。

而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差,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就会影响当地的发展。

咱们再聊聊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这几个规律可得记牢。

就拿我班上的学生来说,有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般,到了初中突然就开窍了,成绩突飞猛进。

这就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特点不一样。

所以咱们当老师的,得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学,不能一刀切。

关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一个都不能少。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

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34题哎呀,要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注意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的 34 道题。

先来说说这第一题,关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到底是啥呢?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就说我有次去一个乡村小学调研,那学校条件挺艰苦的,但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热情特别高。

有个老师在简陋的教室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给孩子们比划着讲解数学题。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教育啊,它不是高大上的设备和华丽的言辞,而是老师那颗真心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碰撞出的火花。

这教育的本质呢,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再看第二题,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您想啊,现在科技发展多快呀,学校里的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就像我邻居家孩子的学校,都用上了那种能互动的电子白板,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反过来,教育也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比如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研发新技术啥的。

第三题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教育研讨会,专家就提到,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管理体制都不一样。

在咱们国家,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接下来,说说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朋友,非要自己爬上高高的滑梯,家长怎么劝都不听。

这其实就反映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所以教育要遵循这些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还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这可重要啦!比如说一个学校制定了总的教育目标,然后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又有自己具体的目标。

这就像盖房子,先有个大框架,然后一层一层地添砖加瓦。

课程的类型也得弄清楚。

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等,各有各的特点。

我曾经在一所学校看到,他们开设了一门很有意思的手工制作课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小物件,这就是活动课程的一种体现,能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综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一、辨析题:普通中学的任务在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

我国普通中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题干窄化了普通中学的任务,表述错误。

二、辨析题: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正确。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即多开端性)。

在实施德育时,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最后使学生的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三、辨析题:定势对知识迁移起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定势对知识迁移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作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辨析题:教师职业倦怠即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三方面表现: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情绪耗竭主要表现为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心理耗竭如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工作热情丧失仅仅是情绪耗竭的具体表现。

所以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五、辨析题:教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含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含解析

2023年上半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卷注意事项1.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准考证号码和科目代码。

2.本试卷满分150分,共四种题型。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卷和答题卡出考场。

4.严禁折叠答题卡。

5.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反映的是()。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A.教育与文化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系2.“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明教师的行为具有(A.主体性B.创造性)。

D.示范C.间接性性3.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委会的形成D.共同的活动4.下列著作中,由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A.《教育论》)。

C.《教育漫话B.《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5.兵兵很想改掉上课爱说闲话的毛病,但上课时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又忍不住说起闲话来。

针对兵兵的情况,对他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B.道德情A.道德认识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对观察内容与步骤不作限定的教育观察属于(A 结构式观察)。

C.非结构式观B.参与性观察察D.非参与性观察7.学龄儿童易感染麻疹病毒。

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血液B 消化道C.呼吸道D.蚊虫叮咬)8.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好孩子”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

”贾老师所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B.行为矫A.积极暗示正C.认知改变D.情绪调控10.考试时,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答题速度或解题思路的策略属于()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1.在掌握动物”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又学习了椎动物”和无椎动物这两个概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育教学 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观题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育教学 知识与能力考试主观题

‎本原理概论‎报告名称: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指导‎作用学院:专业年级:联系人:任课教师:完成时间:成绩:年月日一、基本情况:、 ‎报告题内容摘要:‎‎‎‎考关键词:‎ 、 、人格塑造、指导一、 的 ‎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 义的‎实质及性质(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性质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堵塞根源‎在于它的一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的‎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解析:答案B,班级管理的计划是导向作用,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后续工作,总结是反思,为今后做准备。

2.我国古代教育家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论”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答案B,孟子提出了“仁有四心”,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3.学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S小学成立了十几个学生社团,开设了30多门兴趣活动课。

这一做法依据的是:()。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解析:答案C,十几个不同的社团,20多门兴趣活动课,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遵循了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顺序性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师不能“一刀切”;不平衡性要求抓住“关键期”。

4.学校教育作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个体成长起着()。

A.主导作用B.保障作用C.决定作用D.基础作用解析: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5.“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陶行知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解析:答案B,处处是楷模,体现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6.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反应离散趋势的统计量是()。

A.中数B.标准差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解析:答案B,在教育统计中,用于反应数据的离散趋势的量数包括标准差和方差。

小学教资主观题

小学教资主观题

小学教资笔试主观题(重点笔记)《综合素质》1.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③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①爱国手法——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小学教资科目二主观题(简答、材料分析题)

小学教资科目二主观题(简答、材料分析题)

小学科二简答题小学科二简答题共3道,每题10分,共30分。

注意事项:1.按条写,有条理,顺序可变2.言简意赅,不需长篇论述3.关键词和沾边的词都得分。

4.如果遇到没有背过的,不能空,也要条理清晰的写满。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请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够防守)(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二、教育的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体内两权一目的)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一政治功能(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一基本途径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4.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两传选新促文化)(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5.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主观题共 41 题1.教育的概念。

(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

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题技巧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题技巧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题技巧在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中,主观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作答,而是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要求。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和问题的指向性。

例如,如果题目中提到“结合实例”,那么在答题时就一定要给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原因”,那么就不能只简单地阐述现象。

二、构建答题框架在理解题目后,要迅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答题框架。

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答案,先给出一个总的观点或结论,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升华。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可以采用分点作答的方式,使答案更加清晰有条理。

三、运用所学知识主观题的答案往往需要运用所学的教育知识和理论。

在答题时,要准确回忆和运用相关的知识点,将其与题目中的情境相结合。

例如,在回答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时,可以提到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要出现概念混淆或遗漏重要内容的情况。

四、结合实际案例在答题过程中,适当结合实际案例能够使答案更加生动具体,也更有说服力。

可以列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或者引用一些教育界的经典案例。

比如,在阐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时,可以举例说明某个学生在接受良好教育后发生的积极变化。

五、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答题时,要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含混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语句要通顺流畅,语法要正确无误。

同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避免因书写潦草而导致扣分。

六、控制答题时间在考试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主观题都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作答。

一般来说,对于分值较高的题目,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和组织答案;对于分值较低的题目,则要简洁明了地回答,避免浪费过多时间。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原则?A.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B. 因材施教C. 教学相长D. 知识传授答案:B解析: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学原则之一,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 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是什么?A.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B.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D. 文化课程和技能课程答案:A解析: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活动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

这两种课程类型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共同构成了小学课程体系。

3.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自主学习C. 课堂讨论D. 教学评价答案:A解析: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讲授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4.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评价?A. 课堂提问B. 学习成绩C. 教学计划D. 教学目标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学习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反映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B. 小组合作C. 教学设计D. 教学评价答案:A解析: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计划。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学原则。

答案: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可接受性、因材施教等。

2. 请简述教学方法。

答案: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总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总结一、教育基础1.近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2.行动研究的步骤3.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4.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7.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9.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2.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3.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具体内容14.教师劳动的特点15.教师职业素养包括哪些16.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17.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区别18.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9.简述教师反思的步骤20.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1.简述知识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22.简述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23.简述课程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都有哪些24.简述课程实施结构25.简述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26.简述新课改的学生观27.简述新课改的教师观28.简述新课改的教学观29.简述新课改的师生观30.简述新课改的评价观二、学生指导1.简述注意的功能2.简述注意的品质3.简述记忆的品质4.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5.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6.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7.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9.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10.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11.简述内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2.简述外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3.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4.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6.简述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17.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及其教育意义18.简述程序教学的做法(基本原则)19.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20.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21.简述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的构成2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2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24.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观包括的四个要素25.简述知识概括的方法(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26.简述操作技能形成过程27.简述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28.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29.简述我国学者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30.简述操作技能训练要求31.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32.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33.简述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3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阶段3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6.简述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37.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38.简述长善救失原则的要求39.简述贯彻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原则的要求40.简述说服教育法要注意的要求41.简述运用榜样法要注意的要求4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43.简述美育的内容44.简述美育的任务45.简述美育的策略和方法三、班级管理1.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2.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6.简述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四、教学1.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5.贯彻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6.简述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8.简述导入设计的要求9.提问设计的要求有哪些10.课堂小结的要求11.板书设计的要求12.布置作业的要求。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答案参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一、简答题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参考答案】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口诀:了解集体、学生评定、协调总结、个别活动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参考答案】(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口诀:备(备课)上(上课)作业(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来辅导(课外辅导),学生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差不了3.简述小学教学德育原则3.【参考答案】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口诀:向导至尊,正因积致4.简述小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原则4.【参考答案】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口诀:冯巩找因量,循思理直发5.简述近代教育变化特点5.【参考答案】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出现了双轨制、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口诀:公义世法双制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6.【参考答案】(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舆公主社会化7.请简述教学四条基本规律7.【参考答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口诀:掌间传教8.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特点8.【参考答案】(1)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信赖,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尊敬与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模拟题答案解析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模拟题答案解析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模拟题答案解析除了当老师要用到,还能怎么用? 大学期间,相信你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然而这些人真打算未来当老师吗?其实未必,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模拟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模拟题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参考答案】(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⑤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②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2.简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④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二、辨析题1.中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在发展,注意的品质发展较差。

1.【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

中学生的注意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有意注意在学习、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无意注意进一步得到深化并达到成人水平。

注意品质不断改善,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注意广度接近成人,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综上,题干不符合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表述错误。

2.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2.【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正确。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具体地讲: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1.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2015下】(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

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8.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015上】(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9.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0.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1.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2.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3.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2014上】(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5.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6.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17.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8.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

19.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013下】(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分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23.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老师角色有哪些(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4.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5.简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

(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3)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较适宜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26.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主体性和示范性;(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和间接性;(6)系统性。

27.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28.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1)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4)文化知识,指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29.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0.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2015下】《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1)师德为先。

(2)学生为本。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3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学生为本”。

【2016上】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3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35.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

36.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下】(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37.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2013上】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

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针对问题给出的相应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第二章学生指导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38.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2015下】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2) 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统一的整体。

(3) 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