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中的分离工程和清洁生产技术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881ea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2.png)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1. 引言1.1 制药工程的重要性制药工程是一门涉及医药制品生产的重要学科,它不仅仅是生产出药品,更重要的是确保药品具有高质量、高效力和安全性。
制药工程通过制药分离技术,可以将原料药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药品,从而满足人类对药物治疗的需求。
在制药工程中,不仅要考虑药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要考虑药品的稳定性和纯度,因此制药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药工程是医药行业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要求药品生产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安全卫生。
制药工程的重要性在于其创新性和前瞻性,需要不断地更新技术、提高质量,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制药分离技术作为制药工程的关键环节,对药品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制药工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制药分离技术的定义制药分离技术是指在制药工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将药物或化学物质与其他杂质或组分分离开来的一种技术。
这些分离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纯药物,去除有害物质,调节药物的浓度和纯度,从而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制药工程中,制药分离技术需要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例如传统的过滤、结晶、蒸馏等方法,以及现代的膜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等高级技术。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动着制药工程的发展,并有助于提高药物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
总的来说,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为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药物提供了关键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制药分离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制药工程的进步和药物疗效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传统的制药分离技术传统的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药物生产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传统的制药分离技术包括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如冷凝、蒸馏、结晶、洗涤、干燥等。
制药分离工程
![制药分离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faf194f121dd36a22d820c.png)
3) 发明新技术 A. 研发新型高效经济的分离技术 B. 推进各分离技术的杂交 C. 分离技术与发酵技术结合 D. 强化化学对分离技术的影响
4) 高效分离技术的工程化
5) 分离技术的环保化
参考书: 1. 《高等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淑芬主编 2.《生化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严希康主编 3.《生物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孙彦主编 4.《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毛忠贵主编 5.《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科学出版社, 辛秀兰主编 6.《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欧阳平凯主编
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了解,“回归自然” 使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天然植物药物,从而为中医药发挥其特长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中药原料的地域性、组成的复 杂性、复方配伍的多样性等,再加之生产工艺落后,缺乏科学的、 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及系统的量化指标,致使中药产品质量不稳
定,产品仍多是传统的丸、散、膏、丹类剂型,很难满足国际市
6. 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步骤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有一个基本框架,具有四个 基本的分离阶段: (1)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主要任务是去除发酵液中的固相物质,为后继过程提供澄清 或洁净的原料液体。过滤和离心分离是这方面的主要单元操作。
(2)初步纯化(或称产物的提取)
主要任务是提高产品的浓度和质量,蒸发、沉淀、萃取和吸附 是该阶段的典型操作。
化学合成药物
原料: 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
方法: 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称全合 成),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 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 过程(称半合成)。 目的产物: 预防、诊断、治疗制品,如磺 胺、扑热息痛、诺氟沙星等。
中药
第八章-制药工业清洁生产
![第八章-制药工业清洁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23738e22bcd126fff7050bf9.png)
第八章制药工业清洁生产第一节 制药工业概述制药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产业之一。
医药产品按其生产工艺或产品特点可分为无机制药、有机制约、中草药制药和口抗生素制药四大类。
无机制药大多数为无机盐类,少数为氧化物、个别单体或其它形式。
有机药物又可分为大然药物和合成药物。
中草药类药品分为中草药和中成药,一般采用天然动植物作原料。
抗生素的生产是以微生物发酵进行生物合成为主,少数也可用化学合成万法。
医药产品如按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是采用化学方法使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合成物。
生物制药按生物工程学科范围可分为以下4类:发酵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和酶工程制药。
制药工业的特点是:产品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涉及的化学反应复杂;所用原材料繁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原材料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或是有毒有害物质;除原材料引起的污染问题外,其工艺环节收率不高(一般只有30%左右,有时甚至更低,有时因为染菌等问题整个生产周期的料液将会废弃),这样,往往是几吨、几十吨甚至是上百吨的原材料才制造出1吨成品,因此造成的废液、废气、废渣相当惊人,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
有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由于对环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现已经逐渐放弃了高消耗、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成为原材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虽然能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为国家赚取一定的外汇。
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极度污染,破坏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清洁生产,强化原辅材料的代替,改革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各工艺环节的收率,实现材料、物质的综合利用、物料的闭路循环,加强科学管理将污染排放减至最低,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草药制药的清洁生产中国已经查明的中药资源已达一万二千八百零七种,居世界之首,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
医药行业清洁生产案例
![医药行业清洁生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b1a451f76c66137ee0619fc.png)
现有工艺资源浪费严重,淀粉、纤维素未回收利用
黄姜破碎—发酵—酸解—水解物—皂素提取
黄姜皂素传统生产工艺——酸水解法
其他, 皂甙, 3~5% 1~2%
淀 粉,10~13%
成熟的处理工艺即可实现经济可行的达标排放 • 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完成利税5.625亿元。
第十章 医药行业
案例68.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等产品专利技术与清洁 工艺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等产品专利技 术与清洁工艺
--医药行业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案例
技术来源: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 示范单位: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
浆料浓缩 减少酸用量 酸解废酸液循环利用 有效解决了传统酸解工艺 酸用量大、残酸高的问题
关键装备2:淀粉分离及精制装置
传统工艺无此过程; 实现淀粉、纤维素资 源的有效利用; 有效解决了传统酸解 工艺COD产生量大的问 题
卧螺离心机
多级旋流站
示范工程项目简介
关键装备3:水解物机械化在线原位洗涤装置
(二)技术工艺及创新点
本次推广的专利技术都属于改进生产工 艺,工艺流程不变,只是改变了配制方法和 检验方法,另外由于产品为药品,工艺流程 全部按药典实施,无法更改。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冻干粉针剂,工艺流程如 下:
15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曲可芦丁注射液同属小容 量注射剂,流程图如下: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主要技术及创新点 为: 将原工艺在辅料中加入金属络合离子 ,改为先溶解辅料,在原料溶液中直接 加入金属络合离子,再将辅料溶液加入 原料溶液中。整个过程采用充氮配制。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友好技术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友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bb1e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png)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友好技术制药工程作为现代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制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制药行业迫切需要引入环境友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制药工程中,环境友好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绿色合成方法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传统的药物合成路线可能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有毒试剂,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
而绿色合成则致力于选择更环保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以降低化学合成过程中的污染。
例如,采用水相反应代替有机溶剂反应,或者使用生物催化剂如酶来促进化学反应,这些方法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另外,清洁生产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包括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物料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污染源和浪费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采用先进的分离和纯化技术,提高产品的收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能源的使用;以及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环境污染。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环境友好技术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如焚烧和填埋,不仅会造成二次污染,还浪费了资源。
而现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膜分离技术和等离子体技术等逐渐得到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如利用厌氧菌处理制药废水,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
膜分离技术则可以对废水和废气进行高效的分离和净化,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等离子体技术则能够快速分解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为制药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是制药工程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手段。
制药分离工程PPT课件
![制药分离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a870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2.png)
细胞破碎——有效成分流出(热效应) • 优点:无温差、迅速、热效率高 • 局限:热稳定物质、吸水性好才可用,选择性差(都溶出) • 要求:被提物适当粉碎、适当溶剂、浓度差、适当搅拌
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抗生素、氨基酸和植
物次生代谢产物也获得很大发展。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
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
•
物理萃取: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
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
化学萃取: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
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
稀释剂:化学萃取中通常用煤油、己烷、四氯化碳和苯等有机
溶剂溶解萃取剂,改善萃取相的物理性质,此时的有机溶剂称为稀释
剂。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⑵红霉素萃取 :红霉素是碱性电解质,在乙酸戊酯和pH 9.8的水相 之间分配系数为44.7,而水相pH 降至5.5时,分配系数降至14.4。
• ⑶红霉素反萃取:可通过调节pH 值实现。红霉素在pH9.4的水相中用 醋酸戊酯萃取,而反萃取用pH5.0的水溶液。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a288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d.png)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是指在化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和效果。
绿色化工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合成技术:绿色合成技术旨在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提高化工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绿色合成技术包括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溶剂,优化反应条件,选择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等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废物转化为有用产品的目标。
2. 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技术是指通过循环再利用、回收和再生,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经济技术主要包括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废物气体和废水的处理可以通过生物降解、生物滤池和膜分离等技术进行,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化工过程中,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控制条件,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改进工艺设计、优化反应条件、减少废物和化学品使用等。
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和选择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可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4. 绿色能源技术:绿色能源技术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清洁能源,在化工过程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
绿色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燃气、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使用太阳能热能进行化工反应加热,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碳排放。
5. 绿色产品技术:绿色产品技术是指设计和制造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绿色产品技术包括选择环境友好的原材料、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等。
在塑料制造中,可以选择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制药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
![制药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f377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e.png)
制药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原料药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晶、干燥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许多分离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对制药分离工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分离原理、分离技术、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制药分离工程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一、分离原理1. 传质基本原理在分离工程中,传质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相(气、液、固)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
传质基本原理包括扩散、对流、吸附、分配等过程。
2. 分离原理分离原理是指根据物质在不同相中的性质进行分离的原理。
例如,萃取是利用两种不同溶剂对物质的不同溶解度进行分离;结晶是利用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浓度变化的原理进行分离。
3. 平衡分离原理平衡分离原理是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分配相对稳定,不易再发生变化的原理。
在制药分离工程中,需要根据平衡分离原理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二、分离技术1. 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溶剂,使有机成分转移到有机相,而部分或全部杂质则留在水相中的技术。
在制药分离工程中,萃取技术可以用于提取天然产物、分离分析等方面。
2. 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指通过溶液中溶剂浓度的变化,使溶解度超过饱和度,溶质析出结晶过程。
在制药分离工程中,结晶技术常用于药物的纯化与固化。
3. 蒸馏技术蒸馏技术是一种利用溶液物质在液相与气相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升华凝结、再冷凝回收的技术手段,实现液体中组分的分离。
在制药分离工程中,蒸馏技术常用于溶剂回收、水蒸气蒸馏分离等方面。
4. 结合物理化学分离技术结合物理化学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在不同相中的特性差异,通过物理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中包括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分离、膜分离等。
三、设备选型1. 萃取设备在萃取工程中,可以使用液液萃取、固液萃取等设备。
典型的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槽、浸提设备等。
2. 结晶设备在结晶工程中,可以使用搅拌结晶槽、冷凝结晶槽、真空挥发结晶槽等设备。
天津农学院分离工程名词解释
![天津农学院分离工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65e5f5102de2bd9605886f.png)
名词解释生物分离工程:又称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是指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生物原料成为产品的技术。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凝聚:指在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桥架作用,使胶粒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溶剂萃取:把目标物质从第一个液相中依靠更强大的溶解力抽提到第二个液相中的过程。
分离因素(分离系数):若在同一体系中有两种溶质A和B,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分配常数分别为K A、K B,则分离系数β的定义为:β=K A/K B乳化:一种液体(分散相)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的现象。
液固萃取:又称浸取或提取,是一种分离和富集某些天然产物、生化试剂和添加剂的有效手段。
由于溶剂渗入固体试样内部是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液固萃取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连续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以超临界流体作萃取剂,利用它对溶质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的特性,将其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到超临界流体中,然后通过降压或升温析出产物的分离过程。
双水相:当两种聚合物或一种聚合物与一种无机盐溶于同一溶剂时,由于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无机盐之间的不相容性,当他们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分成不互溶的两相。
反胶团: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自发形成的极性头朝内而非极性头朝外的内含微小水滴的聚集体膜:膜在一种流体相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
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一部分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及靠近膜表面区域的浓度越来越高,造成从膜表面到本体溶液之间产生浓度梯度,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要点概括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9a90f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b.png)
1.制药工业包括: 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中药制药;2.三大药源: 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与中药构成人类防病、治病旳三大药源。
3、原料药旳生产包括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 将基本旳原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反应或提取而获得具有目旳药物成分旳混合物。
②、第二阶段, 常称为生产旳下游过程, 重要是采用合适旳分离技术, 将反应产物或中草药粗品中旳药物或分纯化成为药物原则旳原料药。
分离操作一般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4、萃取属于传质过程 , 浸取是中药有效成分旳提取中最常用旳。
浸取操作旳三种基本形式: 单级浸取, 多级错流浸取, 多级逆流浸取。
5、中药材中所含旳成分: 有效成分 , 辅助成分 , 无效成分 , 组织物6.浸取旳目旳: 选择合适旳溶剂和措施, 充足浸出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 尽量减少或除去无效成分。
对中药材旳浸取过程: 湿润、渗透、解吸、溶解及扩散、置换。
7、浸取溶剂选择旳原则:①、对溶质旳溶解度足够大, 以节省溶剂用量。
②、与溶剂之间有足够大旳沸点差, 以便于采用蒸馏等措施回收运用。
③、溶质在记录中旳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
④、价廉易得, 无毒, 腐蚀性小。
8、浸取辅助剂旳作用:①、提高浸取溶剂旳浸取效能。
②、增长浸取成分在溶剂中旳溶解度。
③、增长制品旳稳定性。
④、除去或减少某些杂质。
9、浸取过程旳影响原因:①、药材旳粒度。
②、浸取旳温度。
③、溶剂旳用量及提取次数。
④、浸取旳时间。
⑤、浓度差。
⑥、溶剂旳PH值。
⑦、浸取旳压力。
10、浸出旳措施: 浸渍、煎煮、渗漉, 水蒸汽蒸馏。
11.超声波协助浸取, 基本作用机理: 热学机理、机械机理、空化作用。
12、超声波旳空化作用:大能量旳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 当液体处在稀疏状态时, 液体将会被扯破成诸多小旳空穴, 这些空穴一瞬间闭合, 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旳瞬间压力, 即称为空化效应。
微波协助浸取特点:浸取速度快、溶剂消耗量小。
局限性:只合用于对热稳定旳产物, 规定被处理旳物料具有良好旳吸水性。
制药分离工程 (1)
![制药分离工程 (1)](https://img.taocdn.com/s3/m/ebf720f80066f5335b812102.png)
第五节 制药分离过程技术发展趋势
一、基础理论研究
• 对分离技术共同规律的探索。 • 研究非理想溶液中溶质与添加物料之间的选择性分离机理,
以及各物理因子对其的影响效应,研制高选择性的分离剂。 • 研究界面区的结构、控制界面现象和探求界面现象对传质机
一、各工序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因工序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影响作用,应作好工序间的衔接工 作,对影响工艺流程整体纯化效果的加工条件进行优化。
上一工序
保证工艺处理条件和产物的
质量适于加工要求
后一工序
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二、收率与纯度之间的平衡
成品 加工
无菌过滤 超滤 冷冻干燥 喷雾干燥 结晶
第二节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一、选择工艺技术的总体原则
1. 采用步骤数量少
提高各个步骤的回收率;减少回收流程所需的步骤
2. 采用步骤的次序要相对合理
初步纯化时,对于不同特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 纯化步骤。
二、选择工艺时应考察的主要工业生产参数
1. 产品规格 2. 生产规模 3. 进料组成 4. 产品 的形式 5. 产品的稳定性 6. 危害性 7. 废水 8. 分批或连续过程
1.2 制药分离工艺技术的选择
1.3 分离纯化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工艺优化 1.4 制药分离过程的环境保护、职业卫生
及生产安全 1.5 制药分离过程技术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 1. 了解制药分离过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掌握选 择制药分离工艺和技术的一般原则。
• 2. 学习产品高度纯化的工艺技术,掌握其原理和 特点及适用范围。
三、技术经济性考虑
• 纯化工艺总体成本与纯化产物的价值必然影响纯化工艺 路线的设计。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40d3dfbf242336c1eb95ea8.png)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的管理、设计、建设、生产、科研等工作中参照采用;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制药工业(包括兽药。
(三鼓励制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制药企业数量。
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四要防止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鼓励制药工业园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改、扩建制药企业选址应符合当地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域的方位,确定适宜的厂址。
(五限制大宗低附加值、难以完成污染治理目标的原料药生产项目,防止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提升原料药深加工水平, 开发下游产品, 延伸产品链,鼓励发展新型高端制剂产品。
(六应对制药工业产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残留药物活性成份、恶臭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 、抗生素菌渣等污染物进行重点防治。
(七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应遵循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源头控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倡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的处置应考虑生物安全性因素。
(八制药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二、清洁生产(一鼓励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 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
(二鼓励在生产中减少含氮物质的使用。
(三鼓励采用动态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提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液膜法、膜分离、大孔树脂吸附、多效浓缩、真空带式干燥、微波干燥、喷雾干燥等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和干燥技术。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2f5d1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0.png)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的工艺研究及工程设计、制药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涵盖工具性知识、人文及管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生产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熟悉国家关于医药行业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保等方面的法规。
了解制药工程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
具有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
较强的分析思维和想象能力,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艰苦奋斗、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本标准以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具备药学基本知识、掌握制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制药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e8bd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1.png)
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绿色化工技术是指通过创新和改进传统的化工生产技术和流程,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的一类技术。
它是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1. 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绿色化工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优化工艺和改进设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实现化工生产的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
通过改进反应的操作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2. 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是绿色化工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它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采用废物制成新产品的再生利用技术,如废油的再生利用和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等。
还可以利用废弃物中的有价值成分,如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等。
3. 绿色催化技术:绿色催化技术是将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反应中,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绿色催化技术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采用非金属催化剂替代有毒的金属催化剂,在某些反应中可以达到相似的催化效果。
利用生物催化剂(如酶)也是一种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
4. 绿色分离技术:绿色分离技术是指采用环境友好的分离方法,如逆流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膜分离等,实现化工工程中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这些技术具有能耗低、废物产生少、操作简便等特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提纯化合物,而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浓缩液体混合物。
5. 绿色合成技术:绿色合成技术是指通过新型合成方法和催化剂,实现化学品的高选择性和高产率合成。
绿色合成技术可以减少有毒废物和副产物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超声波辅助合成和酶催化等技术可以提高合成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6. 绿色溶剂技术:绿色溶剂技术是指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进行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
关于制药工程分离技术的研究
![关于制药工程分离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c56d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f.p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18《华东科技》关于制药工程分离技术的研究滕孝义(湖南正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各行业领域技术水平也在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国民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制药工程的发展也随之越来越严谨,而药品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制药分离技术的应用。
本文对此进行深度研究,并展望制药分离技术的研究发展动向。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药技术;分离技术1 制药工程中药品特性分析 现目前在国际制药领域,制药工程项目的进步动力一直都是先进技术的研发,通过现有的科学技术和资金的帮助下,工程项目的成功研发会给制药单位带来非常良好的利益,以至于可以让相关的单位把更多的资金给到新的药品研发,最终有一套完成良性循环,并且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
而在制药分离方面,主要是对一些合成的药物进行拆分,然后结合相关的技术再重新进行组合,以至于得到更精确的来达到药品本身的质量,掌握制药工程分离技术,必须了解药品本身的性质,包含化学、物理、工程学等方面的特性,只有这样,相关的技术人员才能对药品本身的机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才能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
2 制药分离技术分析 一般而言,制药工程面临的物质存在状态主要有四种:气相、液相、固相和超临界流体相。
原始的分离技术最主要有固液分离技术、液-液萃取分离技术、固体浸取技术以及膜分离技术等等,另外,在萃取技术当中还有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双水相萃取等新型分离技术。
以下是其分离技术分析: 2.1 固液分离技术 固液分离技术按照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液体会很容易受到影响、固体物质在里面是流动的状态,其中有浮选、重力下沉等技术应用;还有一种是固体和液体跟第一种恰恰相反,有过滤、深层过滤等操作。
显而易见,第一种与固体物质和液体之间的密度有关系;后面这种的前提是有过滤介质。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ebe7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4.png)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资源紧缺的现状,清洁生产技术在各个工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其清洁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的概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代谢途径,可以合成各种化学物质、药物和生物材料。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具有以下优势:高效、环保、可再生等。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原理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作用,通过代谢途径将废弃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生物产物。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微生物选材:根据生产目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株,可以是细菌、酵母菌或真菌等。
2.发酵培养条件控制:通过调节温度、pH值、营养物质浓度等因素,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3.废弃物转化:利用微生物的酶系统和代谢途径,将废弃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生物产物。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添加适当的底物和辅助材料。
4.分离和纯化:通过各种分离技术,将所需的生物产物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纯化。
5.废物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将废物中有价值的物质回收利用。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生物制药:利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技术,可以大规模合成各种药物和生物制剂。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纯度,还能减少使用化学合成方法产生的污染物。
2.生物燃料:将廉价的生物质进行发酵,并转化为生物乙醇或生物气体作为替代石油资源的燃料。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解决能源危机。
3.生物塑料:通过微生物工程发酵工业技术,合成生物基的塑料原料,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减少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fe5d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1.png)
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在制药工程领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制药工程是一个涉及到药品生产和制造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被使用,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环境保护的挑战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药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这会产生一系列的有机废物和废水。
这些废物和废水中可能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其次,制药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往往来自于自然资源,如植物药材。
过度采集和使用这些资源可能会造成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此外,制药工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也会导致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了解决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废物的减少和低碳排放。
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制药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制药工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物和废水的产生。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从而减少废物的生成。
其次,可以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来实现废物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可以加强对原材料来源的管理,推广可持续采购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同时,制药工程企业还可以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例如采用高效能源设备和可再生能源。
五、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制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
案例:某制药企业引入清洁生产技术某制药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清洁生产技术,以减少废物和废水的产生,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业中的分离工程和清洁生产技术化学工程是精细化工、制药工业等化工类生产过程的技术基础。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原料的净化、产品的精制、提纯、溶液的浓缩、混合物的分离等内容,例如精馏、萃制药工业中的分离工程和清洁生产技术化学工程是精细化工、制药工业等化工类生产过程的技术基础。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原料的净化、产品的精制、提纯、溶液的浓缩、混合物的分离等内容,例如精馏、萃取、结晶、吸附等单元操作。
它在精细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的主要因素。
九十年代以前,精细化工及制药工业生产规模较小,重点在新产品的开发,一个新产品投人市场,利润很高,因此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不是十分重视。
企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产品的开发上,主要研究有机合成的工艺条件和路线,缺乏化学工程的基本研究,各种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基本上类似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搬家”,工程技术与装备十分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人Wm,新产品的仿制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自行开发一个新产品投人和风险巨大,而现有产品竞争十分激烈。
因此各个企业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以减少物耗、能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分离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废液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去采用末端治理的生化处理,投资和操作费用都很高,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而这些污染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错位”,如加以合理的回收、利用,将会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各种溶媒的回收,高浓度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配合低浓度污水的生化处理,形成一种清洁生产技术是当前生产发展的新趋势。
一.精馏技术的进展精馏技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在特殊精馏、真空精馏以及精馏设备和操作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十分适用于精细化工和制药工业。
1.特殊精馏由于对精细化工产品纯度要求的提高,许多难分离物料(例如沸点相近的组分、有共沸组成的组分等)用普通精馏很难分离,因此特殊精馏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萃取精馏萃取精馏的原理是在被分离体系中加人第三组元,称为分离剂,从而增加被分离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使被分离物系易于分离的一种精馏方法。
分离剂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萃取精馏的关键是分离剂的选择,清华大学分离工程研究室采用UNIFAC等热力学方法,开发形成了分离剂的分子设计软件,对各种难分离体系的分离剂的比较、选择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验室建立了一整套测试分离剂的选择度等性能的实验手段,以便对分离剂进行筛选和开发。
采用萃取精馏对烯烃和烷烃的分离、芳烃和非芳烃的分离、醉和醋的分离、酸和水的分离等等都进行了工艺研究和工业应用,证明萃取精馏可实现难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可以提高产品质盆、降低能耗。
2)加盐萃取精馏取、结晶、吸附等单元操作。
它在精细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的主要因素。
九十年代以前,精细化工及制药工业生产规模较小,重点在新产品的开发,一个新产品投人市场,利润很高,因此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不是十分重视。
企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产品的开发上,主要研究有机合成的工艺条件和路线,缺乏化学工程的基本研究,各种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基本上类似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搬家”,工程技术与装备十分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人Wm,新产品的仿制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自行开发一个新产品投人和风险巨大,而现有产品竞争十分激烈。
因此各个企业都在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以减少物耗、能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分离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废液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去采用末端治理的生化处理,投资和操作费用都很高,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而这些污染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错位”,如加以合理的回收、利用,将会变废为宝,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各种溶媒的回收,高浓度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配合低浓度污水的生化处理,形成一种清洁生产技术是当前生产发展的新趋势。
一.精馏技术的进展精馏技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在特殊精馏、真空精馏以及精馏设备和操作方普通萃取精馏一般存在溶剂比较大的缺陷,导致能耗较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分离剂的效果。
加盐萃取精馏是利用盐效应原理,在溶剂中加盐形成新的具有更高分离效率的分离剂。
它吸取了熔盐精馏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提高了溶剂的分离效率,减少了溶剂比,同时又保留了萃取精馏中溶剂是液体,易于循环操作的优势,克服了熔盐精馏中固体盐回收困难的缺点,一方面提高了分离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
例如加盐萃取精馏制取无水乙醇工艺,与国外最先进的萃取精馏工艺相比,溶剂比由5: 1降为1:1,理论板数减少为1/3,生产的无水乙醇中水含量小于2%o,达到优级品的标准。
该技术已经在国内许多精细化工厂和制药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曾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和日内瓦发明奖。
加盐萃取精馏技术也曾成功地应用于叔丁醇的提纯、异丙醇的回收,以及稀盐酸的回收等方面。
3)反应精馏反应精馏是将反应与精馏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可逆反应来提高分离剂的分离效率,形成反应萃取精馏;另一方面利用精馏分离移去生成物,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例如催化醋化反应精馏。
①反应萃取精馏对某些有机物的脱水,设计一个可逆反应(A + DEAD + K0),首先采用精馏方法将水除去,反应向右转移,形成无水的AD分离剂,当分离剂遇到有机物中的水分时,反应向左进行,将水去除。
因此这种方法对水的分离效率很高,可制备高纯的丙酮、丁酮、四氢峡喃、乙睛及毗吮等产品。
②催化醋化反应精馏把反应与精馏相结合,利用精馏分离脱水来促进醋化反应的转化率。
过去醋化反应往往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导致设备腐蚀严重,并带来废酸的污染,醋化反应的转化率也不高,我们采用一种固体酸催化剂解决了反应条件与精馏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催化醋化反应精馏的新技术,醋化转化率高,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节能新工艺。
2.真空精馏1)高效真空精馏对某些高沸点热敏物质的分离,工业上往往采用真空精馏的方法。
因为热敏性物质受热时容易分解、自聚而变质。
因此精馏时塔釜温度不宜过高、停留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求使用高效低阻的塔内件。
针对其特点,我们设计了降膜蒸发器、快速闪蒸的蒸发釜,以及高效复合填料和分批精馏的优化操作方法,提高了减压精馏的分离效率和产品的收率。
2)汽化与冷凝结合的真空精馏装置真空精馏存在着分离效率和塔内阻力之间的矛盾,一般的真空精馏为了得到好的分离效果就必须使用较高的填料层或较多的塔板数,必然导致塔内阻力增加,塔釜温度提高,不利于热敏物质的分离;而分子精馏由于靠高真空下的分子运动力进行分离,作为一种短程精馏,它的阻力小,但由于所需条件苛刻、设备结构复杂,妨碍了它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我们开发的汽化和冷凝相结合的真空精馏设备采用了热分离的原理,实现一种相变的传质过程,它由冷凝部件和汽化部件组成,基本没有阻力,每米设备具有相当于十块理论板的分离效率,已成功地应用于VE的提纯(产品浓度大于99.5%,收率大于90%)及单碳脂肪醉的分离。
3)新型抽真空设备—液体喷射泵一般生产中所使用的抽真空设备多为机械真空泵,它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真空泵油很容易被污染,需经常更换,另外,由于某些物料具有腐蚀性,真空泵的阀片很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给生产带来不便,如果使用蒸汽喷射泵,则可避免上述问题,但又会造成大量的蒸汽消耗,引起能耗上升,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目前在许多制药厂和精细化工厂中广泛使用水喷射泵这一抽真空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当夏天水温高时,水喷射泵的真空度受到限制,而且有机物料溶于水中,水需要经常更换,造成大量有机废水,污染严重。
我们采用在水中加人某些添加剂的方法,使水的蒸汽压下降,可以提高水喷射泵的真空度,有利于生产,同时由于添加剂的影响,减少了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形成有机相,可加以分离回收,减少了污水的排放。
3.精馏设备与操作方法1)新型塔板为了提高精馏塔的生产能力,我们开发了斜孔塔板系列的新型塔板,与普通的浮阀塔盘和筛板塔盘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生产能力大,在相同条件下,处理能力比浮阀、筛板塔盘提高30-50 % ;②塔板效率高,斜孔塔板效率等于或稍高于浮阀塔盘;③阻力小,只相当于浮阀塔盘的2/3;④结构简单,不易堵塞。
2)新型填料为了改善填料内部的汽液分布,提高分离效率,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填料,它由垂直的拉网波纹填料和水平的PFG填料(一种水平波纹填料)组成,每隔一定的填料高度放置两层交错排列的PM填料,它起到改善填料内部汽液分布的作用(相当于填料塔内的再分布器),同时使液体由膜状流动分散为滴状,促进了汽液传质,提高了分离效率,整塔填料层无需设置再分布器,与最先进的苏尔寿填料相比,分离效率提高15一20%.3)操作优化国内对间歇精馏的优化操作已作了许多研究,出现了分批精馏技术,使整个塔始终处于全回流的最好分离效率下操作,既可以缩短精馏时间,提高塔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减少了中间馏分,减少了物料损耗,提高了精馏效率。
对某些间歇精馏的溶媒回收塔,由于没有提馏段,存在塔顶产品质量与收率的矛盾,为了保证质t.塔釜废液中往往带有很高浓度的溶媒,造成物料损耗和环境污染,如对操作进行适当改动,则可一塔两用,使溶媒回收率提高,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二.苹取技术的进展液一液萃取是利用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分配系数01)的原理,通过液一液两相接触而实现传质分离的技术。
一般在常温下进行,无需汽化,避免了高温,对某些热敏性生物产品的分离十分有利,同时也很节能。
萃取技术的分离效果取决于萃取剂的选择,此外,萃取剂的回收、损耗和污染也是萃取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所在。
1.新型萃取设备目前在精细化工和制药工业生产中液一液萃取设备通常采用搅拌萃取槽,操作由混合与没清两个阶段组成。
虽然设备简单,但存在许多缺陷。
首先该过程为一次平衡,萃取率低;其次,溶剂用盆非常大,它依靠自然沉降,分相差、易夹带,造成产物与溶剂的损失,另外,由于使用这种设备通常为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高效的多级逆流萃取塔,例如转盘塔、展动筛板塔、脉冲筛板塔,利用外加能t促进传质,使分离效果提高,并且可以实现连续操作。
此外,离心萃取器是一种新型单级高效萃取设备,它利用高速混合和离心力分离,分相好,特别适用两相密度差较小的体系,设备体积小,单级效率高,还可应用于洗涤,分相等方面。
2.加盐萃取与分相分离技术1)加盐萃取技术在部分互溶的水相与有机相的萃取过程中,在体系中加人一些添加剂可以扩大两相区,提高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形成了加盐萃取的新技术,例如对醋酸、水的分离,可以就采用加盐萃取与共沸精馏的联合过程,分离剂既是萃取剂又是共沸剂,先经过加盐萃取去除大t水,减轻了共沸精馏的负担,起到了节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