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引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念、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一、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实践与发现。
3.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
二、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疑问,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达到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2.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数学知识和概念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组织数学活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数学。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身临其境,达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充满轻松快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到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那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例如,讲圆的概念时,若问学生:“你的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圆形。
”若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做成别的形状不行吗?比方说三角形、四边形等。
”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
又问:那就做成椭圆吧?这时学生们议论开了:这样的车子前进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教师进一步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呢?”让学生回想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最终找到答案:因为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这样,以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显著提高了。
一、精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研究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往往也是学习主体激发出来的新想法或对该事物的疑点,是新知的生长点,是教学的起点。
但教学中会把握不住问题,主要表现在:(1)不提问题,直接给出新知;(2)无效提问次数过多;(3)提问形式呆板,不够巧妙。
这三种提问方式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积极思考,这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我们要立足于问题教学,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对旧知的深入研究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接受新知。
我们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对该事物的认知过程,学习主体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品质。
现在初中生所用的数学教科书,问题提出过程体现得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几个作用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几个作用数学实验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探究、思考数学问题,分析变化过程、猜想和归纳数学规律,然后进行验证及理论证明,最后获得知识与技能,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而且还要动脑,善于观察、想象、探究和发现,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运用数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数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
每节课开始的十几分钟,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时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结合教材内容,用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等式性质》一节时,用天平平衡的实验导入新课效果就很好。
因为数学课上安排天平的实验,学生感到很新奇,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地体验到等式性质。
另外,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演示趣味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如把折纸、剪纸活动引入《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折剪出一幅幅各式各样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教学变得轻松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数学实验有助于探索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现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头脑中的反应。
多数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用观察实验方法揭示和说明。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满足于定义、性质等方面的讲解,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和思考,在实验中观察、想象、猜测、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教学概念。
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数学实验: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
“实验教学”倡导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传统的价值观,教师的角色要彻底转换,学习方式要彻底改弦易辙。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实验,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的感性理解,能最大水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由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新大纲》明确提出:“在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实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实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实验是创新的桥梁,创新是知识最高级的创造性输出,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教育改革的新使命。
历来数学教学中,我们把数学应用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实验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很难对数学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作出客观的评价。
所以,我们每一个执教者都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实验,导入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
例如,在教学“理解分数”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经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能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所以能够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也能够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按照习惯的说法,上面两种情况都能够称为是一半。
生活中常会遇到分东西或物品不是整数的情况,在学生学过的数中除了上面的分数能够用来表示一半外,还能够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此时就要学习新的数——分数,分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这样,学生对学习分数有了一种强烈的需求和愿望,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有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
浅谈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
科学地教学操作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渝北区回兴中心小学—刘成菊“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
”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动手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烟云”,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
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实践的课题。
作为教师,大家知道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数学操作活动正是这样的一座联系具体到抽象之间的桥梁。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操作在数学课上往往占据着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也是广大教师已经认同的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因此,上好操作课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一、数学操作课的作用(一)动手操作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胡玉顺说,多动手就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
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的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
所以,动手操作学生受益匪浅。
(二)、数学操作活动中有学生必需学习的操作技能。
如学生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角的度数、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作图工具画几何图形等活动中的技能就是这种操作技能。
(三)、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感悟新知。
如:认识平均分的“分一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这样学生对平均分记忆深刻,比老师灌输强多了。
(四)、操作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工具中自己选择工具,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学生积极性高,并且各组都探究出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它们每个角都是直角,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
创新课堂1212016年 第7期创造。
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
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除了上述几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和挫折忍耐力,它们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因子。
我们只要根据心理学原理,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性、相关性及主要特征等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得到显著发展的。
参考文献:[1]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学习方式。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一直存在着传授性教育和体验性教育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
接受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育者系统的传授接受已有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亲身实践感受,通过质疑分析探讨,发现问题并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性。
然而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当前基础教育在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结合上仍有很多欠缺存在很大不足。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所提倡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很多老师出现一种偏见认为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相对立的,接受性学习是落后的、过时的,探究性学习是先进的、唯一的,致使教学走上了形式化道路。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机械化的教学观念,注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探究型教学计划,致力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应用分析引言:探究性教学指的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以合作讨论独立学习为基础,开展的探究型自主学习模式。
学生拥有足够的质疑、探究以及自我表达的空间,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探讨、个人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创新合理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探究性教学作为新型数学教学模式,逐渐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只有不断革新进步的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而在这一教学模式实现的过程中,教学手段也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的教导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探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多数学生不能自主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养成以及日后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一)巧妙运用数学设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应用数学设问,针对不同的数学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避免出现“是不是”“对不对”诸如此类效果较低的问题,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数学资源,根据数学实例提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数学实验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生全员参与
教 育的 本 质在 于 参 与 , 即充 分 调
算机 多媒 体 的某些 软件 ) 行 折纸 、 进
思 维过 程 。因而 , 学生一 知半 解 , 似懂
—
方 面可 以培 养学生 的科学精 神, 另一 摆 脱 了繁 重 的 、乏 味 的数学 演算 和数 值 计 算 ,促进 数学 同其 他学 科之 间的
非 懂 , 成 感 知与概 括 之 间 的思 维 断 方面也可以巩 固所 学知识。 造 层 。学 生 只 是 记着 教 师 讲 的公 式 、 性 5 数 学实验 有助 于学 生拓 展 知识
学 规 律
目的 。 因此 , 师 应 在 学 生 原 有知 识 教
学 生 主 动 进 行 观 察 、实 验 、猜 的 基 础 上 对 原 题 进 行 变 式 , 宽 学 拓
知 识和 计算机 技术 去 认识 问题 和解 决 测 、 证 、 理 与 交 流等 数 学 实 验 教 生 的思 维 , 验 推 使学 生 对 知 识 掌握 得 更牢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数 学实验 课 不直 接 学 活 动 是 一 种 让 学 生 经 历 知 识 探 究 固 , 能 融 会 贯 通 地 运 用 知 识 解 决 更 把现 成 的结论 教给 学 生 ,而是 根据 数 过 程 , 现 新知 识 、 信息 , 出新 问 发 新 提 实际 问 题 。 学 思想发 展脉 络 ,创造 问题情 境 ,充 题 , 决 新 问 题 的 创造 性 学 习。 师 6 数 学 实 验 教 学 有 助 于 调 动 学 解 教
数学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廖洪学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10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要求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让数学实验走进数学课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并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关于数学活动之基本理念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的理念从某个层次要求教师把数学实验教学带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对数学课来说尤其如此。
可以说,只有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只有深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并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如“随机事件”一课,要让学生学会判断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实验在数学教与学中的作用摘要:数学实验一般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实测与直观,让数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形的观念,并逐步对其适度抽象,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实验",进而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构成体系,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改造着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因此,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的物质实践方法,掌握数学研究的规律,培养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解决学科的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并检验和论证问题的结果.谈到做实验,一定容易联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等;谈到学数学,自然会联想到做数学题,题海战术几乎成为数学学科的代名词。
难道数学也可以做实验?“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
数学实验一般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实测与直观,让数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形的观念,并逐步对其适度抽象,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实验",进而体会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构成体系,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改造着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因此,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的物质实践方法,掌握数学研究的规律,培养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解决学科的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并检验和论证问题的结果.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的人文价值所在!“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形式。
抽象的道理很重要,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做数学式样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
数学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生的年龄 特点的。 在课堂 教学中引入数 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 其 正 确 的结 论 。这 样 ,学 生在 动 手 操作 中发 现 问题 ,提 现 问题、 出猜 想、 证猜想和创 造性 地解 决问题 的有效途 高 学 习数学 的兴趣 ,激发 创新 情感 。 提 验
径, 也是完 善学生认 知结 构 , 高学生数 学素 养 , 使其全 2 2 运 用 动 手 操 作 的 数 学 实 验 ,探 索 兴 趣 特 别 浓 厚 , 提 并 . 面认识数学两个侧 面的重 要途 径。 易激 发 心 灵 深 处 的 探 索 欲 望 , 更 有 利 于 开 发 智 力 ,锻
件 。 后 请 他 们 的 好 友 回答 该事 件 的 概 率 是 多 少 。 戏 对 三 棱 锥 不 同 摆 入 位 置 的 观 察 ,讨 论 后 作 出 正确 的 解 然 游
式 的实 验 教 学 方 式 , 堂 课 学生 抒 发 了 自己 对 集 体 的 热 释 : 三 棱 锥 的 三 视 图会 随 摆 入 位 置 的 不 同而 呈 现 多 种 整
2 1年4 00 月上 第 1期 ( 0 总第 16 ) 9期
2运用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 力 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
l 7— 9
广泛 的数 学活 动 经验 。新 的理 念 从 某 个层 次 要求 教 师 把 鼓 励 学 生大 胆 猜 想 此 性 质 在 椭 圆中 的一 般 形 态 ,由此 得
数学 实 验教 学 带 到课 堂 教 学 中去 ,通 过动 手 、动 口、动 到一 般 结论 。 脑 的实 践 ,来 弥 补课 堂 教 学 的不 足 ,增 进 学 生对 数 学 学 2 3 运用 动 手 操作 的 数学 实验 教 学 ,增 强 学生 的数 学应 .
浅谈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力。 思源于疑 , 积极的思维活动源于发现 和解 决问题 。 在数学实
通常 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 出概念 , 学生加 以记忆 , 但学生 验教学 中, 要 善于提 出启发性 问题 或质 疑性 问题 , 给学生创造 良 往往对 其本质属性理解不 够 , 一知 半解 , 更别提 运用了 。列夫托 好 的思维 氛 围 , 引导学 生进 行分析 、 比较 、 联想、 推理 等思 维活 尔斯 泰 曾说 : “ 知识 , 只有当它靠积极 的思维得来 , 而不是凭记忆 动 。
【 案例 1 】 锥体 体积 公式 的推导 , 可 以有 下面 三种实 验活 动 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 跑道的线宽、 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 标准, 当跑步项 目 终 点位 置确定时 , 其起 点位置如何确 定?相应 方式 1 : 让学生在 等底等高 的锥 体 、 柱体的壳体 中装入沙 子 的每跑道的前 伸数 怎样确定? 标枪 、 铅球 、 铁饼场地怎样画? 相应
方式 3 : 用计算机 演示把柱体 分成三个体 积相等 的锥体 , 从 问题的能力 , 使I 他们 的思维能 力更有深 刻性和批 判性 。 而得到 : 锥体的体积为等底 等高 的柱体体 积的 1 /3 。 通过 以上几 种方式的实验 ,学生对锥体体积公式 的概念有
了更深 的理解 。 2 通过数学 实验, 培 养学生抽 象概 括的能力
4 数 学 实 验教 学 , 培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 的重要手段之 一 。仅靠 教师讲 、 学 生背 , 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俗话说 :
“ 看百遍 , 不如做一遍 ” 。因些增加 学生动手操作机会 , 培养学生
浅谈开展数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开展数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作者:韩淑明来源:《文理导航》2015年第2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开展数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实验课;教学;重要性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知识的发展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教师应大胆设计实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为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让数学实验课进入课堂,但是,现实的教学现状使我们的教师对数学实验课认识不足,缺乏经验。
1.数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尽管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实验是有必要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去做的很少,几乎说是空白,那又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呢?根据现实教学条件及自身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没有经验和时间去考虑;三是没有必要的教学实验设施。
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压力过大是一个客观原因。
当然,这种压力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来自整个应试教育的环境。
如果教师身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要他们从素质教育出发,考虑数学实验的形式,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不能把原因完全归于客观,更何况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教育环境或多或少有所变化。
所以,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两点:(1)对数学实验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的确数学实验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多。
但是,适当的做一些实验,对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大。
而且,适当的实验能提高教学的深度,加深学习并非一件坏事。
更何况在实际的教学进度中,每到期末考试前总有一段时间复习。
因此,教师在一学期内挤出两三节课来让学生做实验,是不会影响教学进度的,所以说,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主要原因还是对数学实验的认识不足。
2.数学教师缺乏数学实验的教学经验,这是目前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
现实状况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想上数学实验课,但却不知道如何上,因为长期以来,只有物理,化学.生物有实验课,数学是不必做实验的。
数学实验期末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讲解对于2018年高考地理的复习中地图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下是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讲解,请大家认真学习。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
易受地形影响。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
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
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经济和社会条件(腹地、城市)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航空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①点线面结合②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电子通信的发展①利用电话、电报②利用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
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的应用①开展电子商务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③举行电子会议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数学实验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强调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实验的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实验通常以有趣的活动或游戏形式呈现,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实践能力:数学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理解:通过数学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感受数学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创新思维:数学实验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尝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二、数学实验的实践
设计合适的实验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数学实验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搭建积木、拼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空间几何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为了保障数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等。
组织有效的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结合课堂教学:数学实验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引入数学实验,以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学实验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例谈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例谈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者:李大荣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3年第12期说起实验教学,一般的人都会迅速地想到数学以外的物理或者化学学科,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紧紧联系着实验,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今天,我们谈的却不是物理与化学,而是看似只需做题而不需实验的数学学科.数学需要创造,有时还需要必要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就会在不经意间生成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和成果.数学课堂虽不如语文课堂那样文采飞扬、诗情画意,但是也有它独有的魅力,那就是鲜明的严谨性和无限的创造性.新课程改革到今天,要求我们必须要摒弃过去旧的、呆板、滞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将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必要时,也可以搞搞动手实验操作和实践体验,这样会从兴趣、需求、效果方面收到奇效.一、数学实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谁都知道,一个人如果不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做某件事的话,就很难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青春年少的他们,对许多事物充满兴趣,他们有成人难以理解的猎奇心.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数学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改变直角三角形的大小,让学生观察相应的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有何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勾股定理.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构造图形的方法对该定理给予证明.这样能把勾股定理的精华之处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其中的规律,体会其中的艰苦,尝试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兴趣.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数学实验可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数学探究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极富生活味道的思考题,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用抽象甚至有些枯燥的语言解说,继而进行死板的反复训练,效果肯定不太理想.相反,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变一种方式,试着用具体的典型性操作实验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那学生肯定会被悉数“激活”.例如,在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实验要求:1.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略)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2.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并利用计算器探求它的小数部分.第一个操作很容易,学生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学生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点出概念“无理数”.第二个操作就有点困难,教师应作适当提示,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到:事实上,2=1.414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三、数学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概念和理论过于抽象,教师可将其变为某种直观的东西来呈现,帮助学生领会核心内容.例如,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教师就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话,则如何剪.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迅速给出解决方案: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能分割.通过剪纸这一直观抽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数学实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数学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比如眼、手、口,特别是开动脑筋,训练思维.动眼看,动手做,动口念,动脑想,效果自然会更好.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任意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引导体会要使两个三角形相同的必要条件,如角或者边的关系,辨识至少需要哪些条件就可以保证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即全等).给学生一段时间相互探究,让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总结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五、数学实验可推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利用数学实验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用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要求一个学生设计一个隧道,使通行的车辆限高为3米,限宽为1.6米.问如何设计?此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方案,如隧道是半圆形、抛物线形、半椭圆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学生可以分小组确定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总之,数学教学要俯下身子,贴近生活,走近学生,以实效和高效为原则,尊重知识生成的规律,服务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期待通过数学实验的教学,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责任编辑黄春香)。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标“四基”之一,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是新的学习活动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要阵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做中学,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活动经验。
匈牙利大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学习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对于学生来讲,只有动手操作、体验积累数学经验,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和探索,通过各种动手活动,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数学,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计算题算理的理解枯燥无味,单凭单调的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堂上,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反复动手操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十几减九退位减时,我让学生操作小棒,九根不够减,所以从一捆10根中减去9根,还剩1根再和原来的几根合在一起就算出了结果。
然后借助计数器,个位不够减,可先用十位上的1个十减,还剩下1根,再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
学生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算理。
二、学中思,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
如果不对获得概念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数学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
如果学生在抽象出概念后能对思路进行检验和自我评价,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从而可以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
长此以往,学生便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而这便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实验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主要作用:1.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实验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数学概念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促进概念理解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地理解数学原理。
例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3. 培养实践能力数学实验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要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还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合作意识数学实验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种合作不仅能提高实验的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提升应用能力数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通过实验计算家庭用电量、设计简单的建筑模型等,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语总之,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引入和推广数学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数学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实验学习兴趣数学规律创新思维应用意识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更为数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无限广泛的前景。
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用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运用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
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
例如:1、 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 ,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2、 将这张纸按图2-12的方法(图略)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3、 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
你的猜想符合实际问题吗?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型号白纸。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
实验结果:问题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
解决问题2时,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三、通过数学实验,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现实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例如:人教版九上24.1.4《圆周角》一节的教学中,就可以这样设计: 师:足球运动风靡世界,我们班同学喜欢踢足球吗?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足球比赛场上,甲、乙两名队员互相配合向对方球门MN 进攻,当甲带球冲到A 点时,乙已跟随冲到B 点。
此时甲是自已直接射门好,还是迅速将球传给乙射门好呢(如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为背景,用FLASH 设计动画效果,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兴趣,营造好探究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中起好了步,开好了头.师:(此时教师再给出问题)在这个实际情境中,出现∠MBN ,它是不是圆心角?它A有什么特征?(学生看到这个情境,顿时兴趣高涨,非要解开这个谜底不可.) 生1:我认为让甲射门好。
生2;让乙射门,因为乙距离球门近.……………此时我顺势打断学生的回答,说道:要想解开这个谜底,就先来学习圆周角的概念及圆周角定理,懂得了这些知识,才能回答这个谜底。
学生通过探究、观察、猜想,在合作探索中,学生最终得出了概念和定理.打开《几何画板》,画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进行实验.(1)测算AOB 和ACB 的度数。
拖运点C 在圆周上运动,观察ACB 的变化及与AOB 的关系;(2)改变AOB 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看(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在证明时,很多学生都画出了图2进行证明.此时继续用实验引导,让点C 在圆周上反复运动,学生观察、思考ACB 与AOB 还有其他的位置情况吗?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图2仅仅是ACB 与AOB 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图3和图4一般情况,需要对此进行证明,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结论才是可信的.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合情推理、直觉猜想得到的结论是数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数学不能仅靠猜想来行事,验证猜想是科学思想以及方法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是对数学实验成果与否的“鉴定”。
《几何画板》成为一种有利的实验探究工具,学生经历了“实验发现——归纳猜想——证明结论”整个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了分类、化归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四、通过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好奇心。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越来越弱,越来越顺着老师讲课的思维CAB 图2O A图4BCOAB OC图3BO AC 图1 68.80=∠ACB m 68.80=∠AOB m想问题,思维中的“偏差”越来越少,思维的亮点也越来越少。
而实验教学恰恰是提供学生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生思维“偏差”的契机,恰当引导,有时实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把一个等腰直角ABC ∆沿斜边上的中线CD (裁剪线)剪一刀,把分割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四边形BCD A /,如示意图(1)(以下有画图要求的,工具不限,不必写画法和证明)(1)猜一猜:四边形BCD A /一定是,(2)试一试:按上述的裁剪方法,请你拼一个与图(1)不同的四边形,并在图(2)中画出示意图。
【探究】在等腰直角ABC ∆中,请你沿一条中位线(裁剪线)剪一刀,把分割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特殊四边形。
(1)想一想:你能拼得的特殊四边形分别是;(写出两种)(2)画一画:请分别在图(3)、图(4)中画出你拼得的这两个特殊四边形的示意图。
【拓广】在等腰直角ABC ∆中,请你沿一条与中线、中位线不同的裁剪线剪一刀,把分割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特殊四边形。
(1)变一变:你确定的裁剪线是 ,(写出一种)拼得的特殊四边形是 。
(2)拼一拼,请在图(5)中画出你拼得的这个特殊四边形的示意图。
[解析]这道题目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通过操作实践,探究了三角形,四边形的中线、中位线相关知识,体现了中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思想。
【尝试】①平行四边形; ②如图(1)所示。
【探究】①平行四边形、矩形或者等腰梯形。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好奇心,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越来越弱,越来越顺着老师讲课的思维想问题,思维中的“偏差”越来越少,思维的亮点也越来越少.而实验教学恰恰是提供'(1)'DBA'学生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生思维“偏差”的契机,恰当引导,有时实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这道题目深化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了中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思想。
五、利用数学实验教学,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
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后,我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节内容编了这样一组应用题,作为拓展训练:1、在校运会1500m长跑运动场上,起跑5分钟后,甲运动员比乙运动员多跑了一圈(假设本校操场一圈为200 m),假设两人的速度不变,甲比乙早多少时间到达终点?此时乙离终点还有多少米?2、在3000m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乙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运动员甲的速度是乙的5倍,现在甲在乙的前方50米处,问:几分钟后甲乙两人相遇?他们会第二次相遇吗?4全程比赛中他们一共有几次相遇?表面上题目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题型,学生根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分析出实际上是“追及”题型的应用题。
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却并不多,通过实验,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做一做,可以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由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更有利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对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解》林光来,浙江教育网。
3、《新理念下数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及优化策略初探》,李莉,中学学科网。
4、《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探索》胡敬民、林金云5、《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曹一鸣 2003.9襄阳市中小学校教师实验教学论文评选申报表单位:老河口市袁书堂中学2014年10 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