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合集下载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007年5月底,由于太湖蓝藻暴发等原因,导致无锡市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对太湖水质的监测,实时了解水质变化情况,从而科学管理水体。

二.太湖流域概况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平方公里,太湖流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人间天堂”。

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流域内河道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分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两个部分。

上游主要为西部山丘区独立水系,有苕溪水系、南河水系及洮滆水系等;下游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主要有以黄浦江为主干的东部黄浦江水系(包括吴淞江)、北部沿江水系和南部沿杭州湾水系。

京杭运河穿越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太湖流域境内全长312km,起着水量调节和承转作用,也是流域的重要航道。

(一)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和气象太湖湖区面积319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湖滨陆地)。

平原区河网交织,水流流速缓慢。

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

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

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毫米。

2.水资源概况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7.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98立方米和727立方米。

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34亿立方米。

其中太湖的湖泊面积为24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38.11平方公里,湖泊长度68.55公里,平均宽度34.11公里,平均水深1.89米,总容蓄水量44.30亿立方米。

出入太湖河流228条,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苕溪、南溪和洮滆等;出湖河流有太浦河、瓜泾港、胥江等;人工调控河道主要有望虞河等。

3.太湖湖体水质整体情况根据江苏省环保部门统计数据,2009年,太湖湖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2mg/L,达到Ⅲ类;总磷平均浓度为0.083mg/L,属Ⅳ类;总氮平均浓度为2.64mg/L,劣于Ⅴ类。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摘要:苏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根据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

加快高质量发展以及《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苏州市政府已编制《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提出了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和文化六大体系的建设任务。

基于此,相城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以上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对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安排。

统筹兼顾,紧抓相城区水环境痛点,通过对规划文件和区域相关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多方面系统性研究着手,初步提出了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1、项目背景:江苏省部署1)2020年12月关于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建设的会议要求;2)2019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3)2020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地区相关规划文件1)《苏州市相城区分片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17~2035);2)《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国涵[2008]12号批复);3)《相城区防洪排涝与河网水系专项规划》(2017~2035年)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9月;4)《相城区污水规划修编》(2017-2030)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8年1月;2、基础资料:水资源配置基于本地区骨干水系排水特点和地形高程特征,相城区防洪形成“东排、北出、下泄、多点调蓄、众圩共保”的总体格局:东排阳澄湖:配合推进区域骨干河道永昌泾整治,以东西方向穿城而过的界泾河、冶长泾(渭泾塘)、永昌泾、北河泾、黄埭塘(蠡塘河)五条区级以上河道为东排骨干河道,区内洪涝水经内部河道汇集后由五条通道东排入阳澄湖。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一、污染源现状.........................................二、水质状况...........................................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一、事件发生过程.......................................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一、治污措施及成效.....................................二、主要经验...........................................三、主要问题和教训.....................................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第三节总体目标 ...........................................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二、近期目标...........................................三、远期目标...........................................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一、水源地建设.........................................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一、调整产业结构.......................................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优化城乡布局.......................................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一、城镇污水处理.......................................二、城乡垃圾处理.......................................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一、绿色农业工程.......................................二、畜禽养殖...........................................三、水产养殖........................................... 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二、岸线治理...........................................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四、科学清淤........................................... 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 .......................................一、倡导农业节水.......................................二、推进工业节水.......................................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五、完善执法体系....................................... 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二、生态保护带建设.....................................三、水体生态修复.......................................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 .......................................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二、河网清淤...........................................三、船舶污染控制.......................................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一、国家级站网建设.....................................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一、湿地保护与修复.....................................二、生态林建设.........................................三、湖泊清淤...........................................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 .......................................第二节总投资 ............................................一、总投资及构成.......................................二、筹资渠道...........................................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 .....................................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 .....................................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 ....................................... 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 .......................................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二、污染物量削减.......................................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 .......................................一、饮用水安全项目.....................................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六、生态修复项目.......................................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八、节水减污项目.......................................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第四章 重点项目 ------------------------------------------- 48
一、总体安排 -------------------------------------------------------------------------------------------48 三、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49 四、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 -----------------------------------------50 五、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51 六、生态修复项目 ---------------------------------------------------52 七、引排工程 -------------------------------------------------------53 八、河道(网)综合整治工程 -----------------------------------------54 九、节水减排项目 ---------------------------------------------------54 十、资源化利用项目 -------------------------------------------------55 十一、监测预警项目 -------------------------------------------------55 十二、科技攻关项目 -------------------------------------------------56
第三章 主要任务 ------------------------------------------- 26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 高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 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良好氛围。
03
方案编制内容和方法
编制内容
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小流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包括 水质、水量、生态等方面,分析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政策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政策保障。例如,制定税收优惠、土 地利用、生态补偿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同时,要加 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THANKS
谢谢划
根据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 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生 态修复措施等。
合理安排时间表
根据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表,确保各项措施 按计划有序推进。同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 应急处理和调整优化。
明确责任分工
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 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 沟通与协作。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方案编制要求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 • 方案编制内容和方法 • 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提升胥江小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 善,同时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综合整治 方案。
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胥江小流域的水环境面临 严峻的挑战,污染物排放、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 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工作势在必行。

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李杰;周全;徐昕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17(048)012
【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4大特点,即"阶段深度要求"、"任务限定要求"、"措施布局要求"及"特色产业要求",并提出了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还需注意的选址不合理、治理方向偏离以及措施配置针对性不强等常见问题.针对该特点及问题,提出了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设计的相关建议,即做好前期策划,措施布局要形成体系,注重时效性和生态性等.
【总页数】4页(P15-17,54)
【作者】李杰;周全;徐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镇安县小木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探讨 [J], 宋小瑞
2.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J], 王禄维
3.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编制 [J], 丁小鹏
4.供水管网铺设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J], 陈勇
5.莱西市组织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三年实施方案 [J], 张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多目标的小流域污染控制方案及效果--以苏州胥江小流域为例

基于多目标的小流域污染控制方案及效果--以苏州胥江小流域为例

基于多目标的小流域污染控制方案及效果--以苏州胥江小流域为例佚名【摘要】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 boundary water quality, and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control section and the generalized drain outlet upstream , a model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discharge limit of pollutants of the Xujiang small basi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large -grid model of the Taihu Basin.The discharge limits of pollutants based on multiple control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goals were calculated.On the basis of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the discharge limits of pollutants of the basin , an integrated pollution control plan including the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total discharge of the pollutants and treating the rivers that are micro-polluted has been proposed .The effect of this plan in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was assessed.The results show (a) that the total discharge amount of COD was 153% more than the discharge limit, and the discharge amounts of NH 3-N and TP were, respectively, 73% and 236% more than the discharge limit, and (b)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all control sections met the requirements after the plan was carried out .% 在太湖流域大网模型基础上,根据设计水文条件、边界水质以及控制断面水质与其上游概化排污口污染源的响应关系,建立胥江小流域污染物限排总量3级串级模型。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更多0分享本页将有机会获得最新IPAD2及其它奖品.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4〕9号)、《湖南省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3〕68号)和《株洲市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以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为核心,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水生态安全,力争通过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满足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享受水环境”的迫切要求,在强化保护和发展中构建经济繁荣、水体清澈、生态平衡、人水和谐的格局,实现“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优美环境。

二、工作目标和步骤(一)工作目标根据《湖南省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按照“保证水量、优化水质、改善生态”的总目标,以“远近结合、分类实施、逐步推进”为原则,按三年一个周期开展三轮保护和治理行动。

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201x-201x年),“堵、治”并举,以堵为主。

主要任务是“堵源头”,通过工业污染控制、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源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到2015年,洣水及主要支流水质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Ⅱ类或优于Ⅱ类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重点工业企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生态系统逐步修复。

一是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沿洣水乡镇及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污染;二是加强有色、化工、矿山、尾矿库、渣场等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削减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8年下降50%;三是有效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网箱养殖污染,加强河道采砂、运输船舶等污染治理工作;四是强化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涵养水源,优化水资源工程布局,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五是加快水库、山塘等工程建设,增强供水保障;六是推进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加强航道综合整治,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1)1.3 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 (3)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3)1.5 施工组织设计 (4)1.6 水土保持监测 (5)1.7 技术支持 (5)1.8 项目组织管理 (5)1.9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6)1.10 效益分析 (6)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8)2.1项目背景 (8)2.2项目建设必要性 (8)3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 (9)3.1项目区选择理由 (9)3.2项目区概况 (9)4 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 (17)4.1建设目标 (17)4.2建设任务及规模 (17)5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18)5.1布局原则 (18)5.2工程措施 (18)5.3水土保持林设计 (25)5.4封禁治理设计 (31)6 施工组织设计 (34)6.1 施工条件 (34)6.2 施工组织 (35)6.3 施工进度安排 (35)7 水土保持监理、监测与监督 (36)7.1 项目监理 (36)7.2 水土流失监测 (36)7.3 水土保持监督 (38)8 技术支持 (39)8.1 技术支持方案 (39)8.2 技术培训 (39)8.3 技术推广 (40)9 项目组织管理 (41)9.1 组织管理机构 (41)9.2 组织管理措施 (41)9.3 技术保障措施 (42)9.4 监督保证措施 (42)10 投资概算 (44)10.1 工程概况 (44)10.2 编制依据 (44)10.3 基础单价 (44)10.4 建筑工程单价编制 (45)10.5 独立费用 (45)10.6 编制成果 (46)10.7 资金筹措 (53)11 效益分析 (54)11.1 效益分析依据及原则、范围、期限 (54)11.2经济效益 (54)11.2生态效益 (56)11.3 社会效益 (57)12 结论 (58)12.1技术设计合理 (58)12.2 经济效益显著 (58)12.3有利于改善环境 (58)12.4 社会影响良好 (58)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根据(陕水规计发110号)文件要求,通过对后河小流域进行的野外调查、勘测,调查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和侵蚀强度,调查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种植模式及治理经验等,收集了相应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XX年编制完成了《***县***镇后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一、前言
胥江小流域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个小型流域,流域面积
大约为50平方公里。

由于城市化、农业生产、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胥江小流域的水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如水质差、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态系统受损等。

为了保护流域的水环境、提高生态效益,需要
对胥江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

本方案旨在对胥江小流域进行水环境
综合整治,并给出编制要求。

二、综合整治目标
1.水质达到Ⅴ类标准(GB3838-2002)要求,保障人民健康和生
态环境安全。

2.河岸景观优美,城市水系更加清新亮丽。

3.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先进、信息共享。

三、综合整治重点
1.水污染治理
对污染源进行排查,依法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管。

对于违法排放、逃避监管的企业和个人,要严格处罚。

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将进水水质提高到适宜的标准。

2.水生态修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395号建议的答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395号建议的答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395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20.04.30•【字号】冀环办字〔2020〕95号•【施行日期】2020.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395号建议的答复是否同意公开:是办理结果:A冀环办字〔2020〕95号苏雷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将马颊河冢北桥国控断面作为河北河南共同考核断面的建议”收悉。

我厅对所提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正如建议中所提到的,马颊河邯郸市大名境内无补水渠道,马颊河水源依赖上游河南段来水,靠自身汇水无法满足生态基流。

河南省南乐县在上游修建马颊河平邑节制闸及橡胶坝,对马颊河河水实施了截流,阻碍了水体正常流动,对我省完成国家地表水考核及省内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通报排名造成了不利影响。

您提出的建议客观分析了马颊河目前水环境的问题现状和产生原因,由此提出的将马颊河豫冀缓冲区重点的冢北桥国控断面作为河北河南共同考核断面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省多次就马颊河生态流量问题向生态环境部提出断面调整建议。

2020年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的通知》(环办监测〔2020〕3号),仍将马颊河冢北桥断面作为冀-鲁省界断面,责任城市为邯郸市,上游南乐水文站断面作为豫-冀省界断面,责任城市为河南省濮阳市。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就马颊河考核责任界定问题与生态环境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进一步支持,同时积极争取生态基流保障政策,协调上游定期开闸放水,保障马颊河河北段生态基流。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2020年4月30日领导人签发:赵军联系人及电话:张文聪************181****0911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落实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材料

关于落实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材料
5、及时汇总征求意见。从征求的修改意见来看,各镇乡、单位大多都很重视,积极性较高,有的镇乡党委书记 还亲自打电话到我们整治办询问项目的编报情况,与我们编制人员进行沟通衔接,认真核对和修改完善编制内容。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但是,也还有个别乡镇和 单位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逾期不报方案,逾期不报征求意见,修改意见还要三番五次的催,影响了实施方案的进 一步修改。
3、建立小流域综合整治考核、问责体系,确保整治工作逗硬实施。建立《XX县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考 核办法》、《XX县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办法》。
4、多渠道筹集落实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县级相关部门要以小流域整治为重点, 包装项目向上争取,同时简化项目推进程序。
5、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确保整治工作家喻户晓,营造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
3、相关部门配合力度和对上争取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根据征求的意见进一步按照因地制宜、可行性强的原则修改完善小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组织审议,确保 整治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2、各成员单位应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立小流域综合整治机构,确保整治工作有领导负责,有人具体落实,制定工作推进方案 并组织实施。
一、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1、深入调研,掌握基础。按照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指示,县环保局成立专门调查小组从今年2月初开始,历时 1个月,分成3个调查小组组织开展县境内主要小流域水环境的污染调查,主要针对流域两岸的生活污染源、畜禽养殖 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源、工业及小作坊污染源等污染源现状开展调查,形成了《全县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3)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6)一、污染源现状 (6)二、水质状况 (13)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 (22)一、事件发生过程 (22)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 (23)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24)一、治污措施及成效 (24)二、主要经验 (32)三、主要问题和教训 (34)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37)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38)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8)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 (39)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39)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1)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一、指导思想 (41)二、基本原则 (41)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 (44)第三节总体目标 (45)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46)二、近期目标 (46)三、远期目标 (47)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 (49)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 (49)一、水源地建设 (50)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50)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50)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 (51)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 (51)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 (51)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 (52)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 (52)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 (53)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 (53)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54)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 (55)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55)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56)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 (58)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59)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 (59)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60)一、调整产业结构 (60)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65)三、优化城乡布局 (66)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67)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 (67)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68)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 (68)一、城镇污水处理 (69)二、城乡垃圾处理 (70)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71)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71)一、绿色农业工程 (72)二、畜禽养殖 (73)三、水产养殖 (73)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 (73)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 (74)二、岸线治理 (74)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 (75)四、科学清淤 (75)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76)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 (76)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 (76)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77)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 (77)一、倡导农业节水 (77)二、推进工业节水 (78)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78)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 (79)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79)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 (80)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81)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82)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82)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 (82)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83)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 (83)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 (83)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 (85)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 (85)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 (86)五、完善执法体系 (86)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 (88)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88)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 (89)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89)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 (90)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 (90)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91)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 (91)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92)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 (92)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 (93)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 (94)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94)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 (94)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 (95)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95)一、种植业治理项目 (95)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 (97)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 (99)四、乡村清洁工程 (100)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100)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 (101)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 (101)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 (101)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 (102)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 (102)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103)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103)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 (103)二、生态保护带建设 (106)三、水体生态修复 (107)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108)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109)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 (109)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 (109)二、河网清淤 (110)三、船舶污染控制 (111)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112)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 (112)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 (112)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 (112)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113)一、国家级站网建设 (113)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114)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116)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 (116)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 (117)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 (117)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118)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 (121)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 (121)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 (122)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 (122)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 (122)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 (123)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123)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123)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124)一、种植业治理项目 (124)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 (125)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 (126)四、乡村清洁工程 (126)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127)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 (127)一、湿地保护与修复 (127)二、生态林建设 (127)三、湖泊清淤 (127)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 (128)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128)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 (129)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 (129)第二节总投资 (130)一、总投资及构成 (130)二、筹资渠道 (131)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 (134)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 (137)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 (141)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142)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 (142)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142)二、污染物量削减 (143)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 (144)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 (146)一、饮用水安全项目 (146)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 (147)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 (147)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148)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 (148)六、生态修复项目 (148)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 (149)八、节水减污项目 (149)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 (149)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149)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150)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150)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 (150)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51)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1)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 (151)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52)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 (153)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153)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 (157)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 (158)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 (159)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160)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 (162)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 (163)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 (164)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164)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胥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方案

胥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方案

胥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上海市徐汇区胥江路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街道,在历史上有“上海第一街”的美誉,是上海市的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压力的增大,胥江路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包括路面破损、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急需进行改造提升工程,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目标本次胥江路改造提升工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老街,提升胥江路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修复和改造路面,提升道路质量和通行能力;2. 优化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行效率;3. 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品质;4. 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历史遗迹;5. 提高居民和游客的满意度。

三、改造提升方案1. 路面修复和改造胥江路路面现状存在不少破损和塌陷问题,给行车和行人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本次改造提升工程将对胥江路进行路面修复和改造,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重新铺设路面。

在保留原有路面的基础上,进行重新铺设,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路面材料,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重新设置排水系统。

优化路面排水系统,改善雨水排放能力,避免积水现象,提高道路通行条件。

(3)美化路面标线。

采用清晰明确的标线设计,提高交通安全系数,引导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

2. 交通设施优化为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本次改造提升工程将对胥江路的交通设施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增设交通信号灯。

在必要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和行人顺利通行,减少交通拥堵。

(2)改善路口交通布局。

优化路口设计,增加转向车道和行人过街设施,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3)设置公交候车亭。

在胥江路设立公交候车亭,方便乘客候车,提升公交出行体验。

3. 环境景观美化为提升胥江路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改善居民和游客的视觉享受,本次改造提升工程将对胥江路的环境景观进行美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绿化增加。

在胥江路两侧和中央分隔带增加绿化植被,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

太湖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007年5月底,由于太湖蓝藻暴发等原因,导致无锡市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对太湖水质的监测,实时了解水质变化情况,从而科学管理水体。

二.太湖流域概况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平方公里,太湖流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人间天堂”。

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流域内河道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分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两个部分。

上游主要为西部山丘区独立水系,有苕溪水系、南河水系及洮滆水系等;下游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主要有以黄浦江为主干的东部黄浦江水系(包括吴淞江)、北部沿江水系和南部沿杭州湾水系。

京杭运河穿越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太湖流域境内全长312km,起着水量调节和承转作用,也是流域的重要航道。

(一)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和气象太湖湖区面积319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湖滨陆地)。

平原区河网交织,水流流速缓慢。

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

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

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毫米。

2.水资源概况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7.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98立方米和727立方米。

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34亿立方米。

其中太湖的湖泊面积为24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38.11平方公里,湖泊长度68.55公里,平均宽度34.11公里,平均水深1.89米,总容蓄水量44.30亿立方米。

出入太湖河流228条,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苕溪、南溪和洮滆等;出湖河流有太浦河、瓜泾港、胥江等;人工调控河道主要有望虞河等。

3.太湖湖体水质整体情况根据江苏省环保部门统计数据,2009年,太湖湖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2mg/L,达到Ⅲ类;总磷平均浓度为0.083mg/L,属Ⅳ类;总氮平均浓度为2.64mg/L,劣于Ⅴ类。

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方案

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方案

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苏州河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减少、河岸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

为了保护苏州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水质,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制定了以下生态治理实施方案。

二、水体环境治理措施1. 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对苏州河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质指标。

2. 设置水生植物养护带,采用植物吸收和阻截物质的方法,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对苏州河道的监测,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并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三、河岸生态修复措施1. 修复苏州河岸带,保护河岸植被,增加河岸植被覆盖面积,减轻水土流失。

2. 种植湿地植物,提供湿地栖息地和食源,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

3. 建设河岸绿地,增加人工湿地面积,提供休闲活动场所,促进市民对环境的关注。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1. 加强苏州河道的生态监测,建立生物监测站点,进行长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状况和变化趋势。

2. 限制非法捕捞和乱倒垃圾行为,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河道中的水生生物。

3. 持续开展生物栖息地保护工作,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提供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五、宣传教育工作1. 开展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工作。

2. 举办生态主题讲座和展览,向市民传递环保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3.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传播生态治理成果和经验,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

六、项目实施和监测评估1. 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建立苏州河道生态治理项目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生态治理措施。

3. 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高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实施方案旨在恢复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共同推动苏州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胥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胥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展 与生 态安 全 的矛 盾将 更 加 突 出。在 此 背 景下 , 利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胥 江流域 是 苏州 市 重 点 治理 的流 域 , 为 推进 胥 江流 域水环 境综合 整 治 工 作 , 促 使胥 江流 域水 环 境 质量得 到根本 改 善 , 实 现整 治 地 区 经 济 , 社会 , 环境 协调发 展 , 苏州 市 环保 局 编 制 了 《 胥 江小 流域 水 环 境综合 整治方 案 》 。整 治 范 围 为胥 江 与木 光 河 流 域
基金项 目: 2 0 1 0年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部 科 学 技 术 项 目( 编号 2 0 1 0 -
R 2 — 1 3 , 2 0 1 0 一 R 2 - 3 0 )
核 心腹 地 , 在 我 国区 域经 济 发 展 中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用 。然而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随着 经 济 全 球 化 、 整体
城 市化 和工业 化 的快 速 推 进 , 该 地 区 的经 济 社会 的 可持 续 发展正 面 临严 峻 挑 战 , 突 出表 现 在 土 地 资源 已严重 不足 、 水 质性 缺 水 日趋 严 峻 、 生 态 环 境 不 堪 重 负等 。 因此 , 随着 城 市 化 加 速 , 如 何 协 调 区域 发
例、 香 农 多样 性 指 数 、 香 农 均 匀度 指 数 、 蔓 延度 指数 与 水 质相 关性 明显 。
【 关键 词 】 胥 江流 域 ; G I S技 术 ;土地 利 用 结构 ;景 观格 局 ; 水 质
【 中囤分类号J X 2 2 / P 9 6 3
【 文献标识码 】 A
城 市化过 程不 仅 表 现 为 城市 人 口聚 集 、 非农 产 业 聚集 和人们 生 活方 式 的变 革 , 更是 一 种 城 市 景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总体要求(修订稿)一、目的和范围1、为推进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使胥江小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实现整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特提出编制《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总体要求。

2、整治范围为胥江与木光河流域及相关周边地区,面积约218km2,重点整治区域包括胥口枢纽到京杭运河胥江段以及木光河到下淹湖段,涉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光福镇,吴中区胥口镇、木渎镇,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和横塘街道(竹园路以南的部分地区)。

3、总体目标:胥江至浒光运河段内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标准,区域内其它河流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4、整治期限:重点整治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全面整治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基准年:2010年5、阶段目标及任务:第一阶段(重点整治)目标:改善整治范围内水体的水质,由目前的V类及劣V类水质提升到IV类,内河消除恶臭并基本达到V类水质要求。

任务:提出重点整治阶段的整治方案,确定整治范围,包括该阶段需要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等,确保达到第一阶段的整治目标。

第二阶段(全面整治)目标:整治范围内水体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功能区划要求,胥江及木光河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其它河流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任务:全面实施整治方案,通过考核验收。

二、编制单位的确定及编制时间要求1、编制单位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2、方案的编制时间要求:自签定合同之日起,90天内提交方案文本。

三、方案编制的要求和原则总体要求:通过方案的编制,要能充分反映出胥江小流域水环境整治方案编制的目的、任务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时限、技术路线、目标指标、污染源源强、污染预测、重点治污和生态项目、可达性分析、对策措施等,以便对胥江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总体原则:对改善胥江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措施针对性要强、要实用。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要求胥江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广阔,经济发展快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水环境问题。

为了提高胥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需要制定综合整治方案。

本文对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编制要求进行探讨。

一、整治目标整治方案应制定清晰明确的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给出达成目标的时间节点和评价指标等。

总体目标:实现胥江小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1.水质目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水质标准,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污染。

2.水量目标:维护水环境生态平衡,保证干流水量,防止河床淤积和干枯现象。

3.生态目标:重点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水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

4.景观目标:优化河岸线和水系景观,营造水文化氛围,促进旅游业发展。

二、整治内容整治方案应对胥江小流域的水环境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整治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水源保护:制定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2.水污染防治: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加强环评和环境监测,推进污染源减排和治理,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3.水生态修复:对严重破坏的湿地和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水文化建设:建设水文化公园、滨水公园等场所,推动水文化景观建设,增强水文化氛围。

5.防洪排涝:加强河道治理,对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进行特别防洪排涝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社会参与:强化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环境整治,构建互动共治机制。

三、实施机制及保障措施整治方案应制定健全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为实现整治目标提供保障。

1.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管理机制,划定水资源保护区和敏感区,强化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总体要求(修订稿)一、目的和范围1、为推进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使胥江小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实现整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特提出编制《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总体要求。

2、整治范围为胥江与木光河流域及相关周边地区,面积约218km2,重点整治区域包括胥口枢纽到京杭运河胥江段以及木光河到下淹湖段,涉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光福镇,吴中区胥口镇、木渎镇,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和横塘街道(竹园路以南的部分地区)。

3、总体目标:胥江至浒光运河段内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标准,区域内其它河流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4、整治期限:重点整治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全面整治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基准年:2010年5、阶段目标及任务:第一阶段(重点整治)目标:改善整治范围内水体的水质,由目前的V类及劣V类水质提升到IV类,内河消除恶臭并基本达到V类水质要求。

任务:提出重点整治阶段的整治方案,确定整治范围,包括该阶段需要完成的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等,确保达到第一阶段的整治目标。

第二阶段(全面整治)目标:整治范围内水体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功能区划要求,胥江及木光河水质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其它河流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任务:全面实施整治方案,通过考核验收。

二、编制单位的确定及编制时间要求1、编制单位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2、方案的编制时间要求:自签定合同之日起,90天内提交方案文本。

三、方案编制的要求和原则总体要求:通过方案的编制,要能充分反映出胥江小流域水环境整治方案编制的目的、任务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时限、技术路线、目标指标、污染源源强、污染预测、重点治污和生态项目、可达性分析、对策措施等,以便对胥江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总体原则:对改善胥江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措施针对性要强、要实用。

所涉的任务可分解、项目可操作、目标可实现。

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如下:1、整治区域基本情况调查胥江小流域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与资源环境等背景情况,分析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资源能源消耗。

评价研究区域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区域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

2、整治区域总体规划基本情况调查区域内总体规划的情况,包括发展定位、产业定位、建设规模、土地利用、功能区划等内容;调查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区域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胥江水环境的影响。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对整治区域内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主要包括污染源调查、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水文、水质、底泥)、水污染物入河总量调查评价、流域水生生态结构(各类水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及近期变化)调查、水体营养状态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治理的现状调查及成果分析等。

污染源调查应充分利用苏州污染源普查的成果,水环境和生态现状调查评价应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已有的常规例行监测资料,在此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调查和监测。

根据调查成果,分析治理区域水质变化的历史趋势,治理区域及周边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和污染问题,评价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环境风险,阐述推进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水污染负荷预测与治理目标结合整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随社会、经济、产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主要包括水污染负荷增长与污染物平衡预测、水污染趋势预测等,并对预测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

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本次治理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其指标体系。

5、水环境容量分析根据胥江及相关周边地区的环境目标、资源、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情况,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所推荐的预测模型、规划技术方法和分析方法,计算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水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允许环境容量)。

结合目标年规划区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结果,计算各功能区主要水污染物的削减量。

6、整治方案工业污染治理:根据整治区域内工业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现状,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和整治要求,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向;综合考虑工业污染治理现状、治理要求和经济、技术可行性,根据总量削减要求,提出具体可行的胥江小流域工业污染治理方案。

生活污染治理:调查整治区域内乡镇生活污染源分布和处理现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胥江小流域水质造成的污染。

结合本次整治要求和水环境功能目标,提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方案,包括污水截流方案,污水厂处理整改方案等;根据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针对胥江小流域农村水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方案。

农业面源治理:调查研究整治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围网养殖业布局和污染现状,分析该地区农业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胥江小流域水体污染的贡献。

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生态农业设想,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重点包括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等。

河道治理:根据胥江及相关周边地区水系及主要出入河道的水量、水质及污染源调查结果,确定需治理的河道。

根据河道的污染现状和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结合河道功能定位和水环境功能目标,确定不同河道的治理深度(重点治理和一般治理)和治理方案。

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根据胥江小流域整治规划目标,结合胥江小流域的污染现状,提出具体的生态建设方案。

同时,借鉴国内外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根据胥江小流域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特点,以改善胥江小流域水体水质、优化水体水生生态结构为基本目标,提出生态放养等具体工程、管理、技术对策和措施,建立水体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7、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确定胥江小流域的区域环境管理新体系,包括区域开发活动管理、项目审批与可能出现问题的环境对策,满足现代环境管理需要。

以木渎地区为重点,督促胥江小流域相关区、镇的环境监管工作,加强对治理地区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查和环境执法。

明确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建设水平,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重点加强治理区域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环境宣教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8、治理项目与投资预算按照国家关于工程、管理经费的预算方法或参照已建同类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工程和管理项目的经费预算,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等。

9、保障措施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等措施,明确经费筹措渠道。

规划目标、指标、项目和投资均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0、可达性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论述规划目标的可达性;从总量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的可行性论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从各项治理措施与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论述规划目标的可达性;从环境投资合理性和投资水平分析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从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提高论述目标的可达性。

四、预期提交方案成果形式1、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送审文本和技术文本。

2、相关附件(附后)。

3、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成果的深度,原则上按照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参考提纲》相关要求的成果深度。

此外,根据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增加必要的相关图纸、图片和说明。

成果内容必须符合本编制总体要求,确保实现本次方案编制工作的目标。

附件1、方案文本规划文本内容详实、文字简练、层次清楚。

报告应对区域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系统全面,数据详实充分,结论合理,方案可行。

同时,对突出的环境问题应设立专题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附件2、方案附图①遥感影像图指直观反映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最新遥感影像图。

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③区域城市环境基础设施GIS定位图④区域各类污染源GIS定位图⑤环境监测点(断面)位置图⑥环境功能分区图⑦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⑧环境质量规划图图中应反映规划实施后环境质量状况。

⑨饮用水水源和引水工程保护图4.2.2 附图编制的技术要求①附图的比例尺由治理区域的面积确定,一般应为1/5000~1/10000。

②底图应能反映规划涉及到的各主要因素,治理区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底图中应包括水系、给排水系统、道路网、电力基础设施、居民区、行政区域界线等要素。

③附图应采用地图学常用方法表示。

附件3、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方案编制应根据调查和所收集的资料,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区位特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区域水环境现状等进行分析,找出现有的和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其它有关规划,预测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确定规划目标和规划重点。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任务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时限、目标、技术路线、方案重点;治理区域概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生态与资源环境、治理地区总体规划概况;污染源调查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水污染物入河总量调查评价、水体富营养状态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胥江保护和治理现状调查及成果分析;水污染负荷增长与污染物平衡预测、水污染趋势预测、水环境治理目标、水环境容量分析、预测方法及模式、水环境容量计算、水污染物削减量、总体方案合理性分析;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经费概算、政策保障规划、保障措施、可达性分析、工作安排、组织领导、工作分工、经费预算、主要成果、时间进度。

附件4、已有资料1、苏州市污染源普查资料2、水环境常规例行监测资料3、胥江小流域相关资料附件5、胥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范围整治范围为胥江与木光河流域及相关周边地区,面积约218km2,重点整治区域包括胥口枢纽到京杭运河胥江段以及木光河到下淹湖段,涉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光福镇,吴中区胥口镇、木渎镇、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和横塘街道(竹园路以南的部分地区),整治范围详见附图一。

附图1 整治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