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要求学生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材内容及分析】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部分的教学,以读图为主: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

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概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进一步观察它、熟悉它,更好地认识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师:同学们,你能在图上分辨出这些地理事物吗?[展示]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海峡。

二、读图分析,提高能力,合作探讨[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讨论]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得地球更像水球。

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

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读图]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大洲与大洋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拟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殊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熟悉地球外表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过程和根本观点,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争论的话题,组织争论,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学问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

由于有了地球学问的和图学问,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叙述三局部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

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局部,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详细化。

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消失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拟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学问。

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

2。

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水道、海峡)3。

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比照。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局部,以读图为主: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分。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预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众多概念的理解、众多地名的记忆四、教具预备地球仪、“世界地形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及以它为底图的各大洲轮廓剪成的图片,并为每张同学桌上预备一个小地球仪。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方法读图启发式、叙述法、讲解法、争论法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内容教法、学法、目的导入新课1、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2、他为什么说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名叫“水球”?把同学的留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同学学习地理的爱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观看地球仪和“世界海陆分布图”1、海陆面积哪个较大?2、比例也许是多少?让同学进一步加深“水球”的印象,为后面的争论作铺垫争论1、加加林说得有没有道理?2、是否应当把“地球”改为“水球”?开放性地争论,鼓舞同学乐观参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阅读人类探究地球面貌的历程放在争论后阅读,更能使同学理解“地球”名称的来源,激励他们去探究人类未知的领域观看地球仪1、地球上海陆分布是否匀称?2、联系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的“旧知”,看哪个半球陆地大些?3、通过地球仪演示归纳:任一半球,海洋陆地通过观看,分析海陆分布大势,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力量读图1、指导同学读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讲解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的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大洲=大陆+四周岛屿2、出示“世界地形图”,让同学找出其中的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图2.5(景观图)。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言致辞、自我鉴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self-evaluation,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掌握其分布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第一册2.多媒体课件3.地球仪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洲和大洋的了解。

(二)新课讲解1.大洲(1)介绍世界上的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讲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特点。

(3)通过地图,让学生找出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加深对大洲分布的认识。

2.大洋(1)介绍世界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讲解各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3)通过地图,让学生找出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加深对大洋分布的认识。

3.大洲和大洋的相互关系(1)讲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苏伊士运河等。

(2)引导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如地理气候、生物多样性等。

(三)案例分析1.以亚洲和大西洋为例,让学生分析亚洲和大西洋的地理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特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地理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图分析、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掌握其分布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课后,通过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讲解过程中语速过快,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节奏。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理要素,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学习和掌握地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

3.了解各大陆的特点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基本构造。

2.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

3.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地球基本构造、大洲和大洋的概念理解难度较大。

2.学生对于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特点了解有限,需要针对性教学。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采用趣味性十足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可以利用VR和AR技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探索地球大陆和大洋的奥秘。

同时,引入问题式教学,问学生们“什么是大洲和大洋?”,“大洲和大洋有哪些?”。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讲解此环节需要进行相对详细的讲解,对于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各大洲的文化背景等进行说明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展示幻灯片的方式,配合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3.课堂互动在讲解过程之后,可以组织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采用“走遍世界”游戏,让学生到各大洲进行文化和地理探索,了解各大洲的特点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互动作业针对性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可以布置写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可以采用PPT展示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本单元的主要课程内容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包括地球基本构造、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等。

2.VR和AR技术利用VR和AR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陆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

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

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

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

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篇1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内容点析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掌握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格局。

因此,教材以“地球?水球?”为题,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2.教材以“地球?水球?”为标题,其目的并不是让同学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更不是说地球起错了名称或要给地球改名,而是为了激发同学的爱好,并通过同学争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熟悉。

3.加加林是原苏联的一名宇航员,也是世界第一名航天员。

1961年4月12日,他驾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飞行,使人类从太空观看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他的诞生地改为加加林地区;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教材以加加林本人提出地球是一个水球的论点,使同学感觉更加真实,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有乐观性。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其次章4.关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教材正文主要说明白两点:一是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二是海陆分布的特点(即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5.本节活动1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争论。

老师应鼓舞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至于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的问题,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风光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风光积大于陆地面积。

6.图2.4水陆半球是依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但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大全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大全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大全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大全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够在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3)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能力目标: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eq avs4al(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在各种地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eq avs4al(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各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相对位置。

eq avs4al(?教学设计) (设计者:)eq x(教) eq x(学) eq x(过) eq x(程) eq x(设) eq x(计)eq avs4al(●导入新课)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个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原苏联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

”研究显示:水星无水,地球少地。

是不是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呢?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包括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篇1】新年伊始,又是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成绩,我根据七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课建设工作。

使每位受教育者做的自己”的“多彩教育”核心价值观,落实“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多彩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彩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构建多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与学方式,生成开放的、独具二七标识的“多彩课堂文化”,努力实现“多彩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能够查找出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

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第二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讲授新课]一、地球?水球?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

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教案通常是在课前就要准备好的。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洲和大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洲和大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海峡。

2.能够准确在地图上填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说出七大洲的轮廓、面积顺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七大洲的分布图,提高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的分析,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征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难点】七大洲空间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陆地与海洋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七大洲四大洋。

环节二:新课教学1.概念教师PPT展示书本32页图2.5,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在图中找出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生总结】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比如我们台湾同胞把我们同胞称作大陆同胞,我们在亚欧大陆。

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像祖国台湾岛,海南岛等,还有钓鱼岛。

(北美洲的格林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峡是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

2.七大洲(1)教师PPT展示图2.6《大洲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并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②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师生总结】①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按面积大小顺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各大洲的轮廓形状: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②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优秀1(一)教学目标:一、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二、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3、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三、情感目标:1、培养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的全求意识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二)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三)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能力的.培养(四)学情分析: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表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大洲、大洋的名称可通过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并。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地球。

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初三;呢?学生活动: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二、新课教学1、教学内容:称为地球的原因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我们通常叫地球习惯,但是就有人偏诊认为叫“水球”才合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颜色,思考并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

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洋与陆地1.海陆的分布2.大陆与大洲3.洋与海二、海陆的形成1.大陆漂移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过程[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

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

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

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学生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准确填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绘制简单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树立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特征。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2、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和相对位置关系。

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比较归纳法引导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形状、位置等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其地理特征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提问学生: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表面主要由什么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出地球表面主要由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陆地组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洲和大洋。

2、讲授新课(1)海陆分布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面积的比例,得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陆地和海洋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情况,总结出海陆分布的特点。

(2)七大洲展示“七大洲轮廓图”,依次介绍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

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

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

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

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洲和大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分界线。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分界线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比较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地球?水球?”的小问题以及图片引出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一)海陆分布
1、出示地球立体图和平面图,让学生直观比较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大小,
点出71%和29%以及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这组数据,让学生快速记住。

2、依次出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图,让学生明确海陆分布的不均匀。

(1)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附近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附近却是一块陆地。

(2)东西半球比较,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3、出示相关的概念图,依次解释大陆、岛屿、群岛、半岛、海峡、洋和海的概
念,并利用世界地形图进行相关的举例,让学生有理解。

(二)七大洲
1、先介绍概念并知道有七大洲
2、出示基本轮廓图,让学生识记(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抓住主要的
特点),2分钟以后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名称。

3、出示立体图简单清晰的看七大洲的分布,
4、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识别七大洲。

让学生根据图记忆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教给
学生记忆的方法:找参照物亚洲,亚洲的西边欧洲、西南面非洲、南面大洋洲、东北面北美洲)3分钟以后检测。

5、观察,并回答问题
(1)点出赤道,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学生分别观察北半球和南半球有哪几个大洲。

注意赤道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岛屿,所以亚洲并不完全在北半球,大洋洲也并不完全在南半球
(2)点出160°E经线,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分别观察东西半球分布有哪几个大洲。

注意亚洲在西半球的一小部分,还有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在西半球。

(3)将东西半球的图变化一下,让学生观察并填写大洲的名称。

(三)大洲分界线
1、出示世界地形图,和同学们一起找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
(先看大图找到这两个大洲,然后根据两大洲的基本轮廓找到交界部分,根据洲界的图例找到分界线的名称)
2、让学生根据我们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到世界地形图中去找其他大洲的分
界线: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

填表
3、师生共同找对答案,学生在图中识记。

4、在整体图中检测,然后出示局部图让学生识别、记忆
5、出示亚欧非三洲的分界线图,检测学生识记的情况。

(四)四大洋
1、出示四大洋的分布图
2、学生识记四大洋和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教给学生识记的技巧,比如亚洲东临
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幅图,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的识记将图画在脑子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