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合集下载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逐渐衰落,而新兴产业则会迅速崛起。

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兴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和制造业,则可能会遇到困境。

其次,区域内部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些地区具有特定的资源优势,比如煤炭资源的丰富或者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资源将会推动相关的产业发展。

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会促使一些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进行淘汰或者转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优化意味着提升产业结构的效率和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产业的总体效益。

通过合理调整各个产业的比重,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就业率和人民生活水平。

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新的产业也通常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可以提供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降低一些特定产业的单一依赖度,使得区域经济更加多元化和稳定,减轻经济风险带来的冲击。

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规划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

政府可以给予新兴产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从而推动其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转移,推动其转型升级。

其次,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可以培育新的高科技产业,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动力。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建设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优质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和优化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衡量产业结构演进水平或高度的标准。
2.相似性系数法
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区域(通常为产业结构高的区域)的产业结构为
参照标准,将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公式为:
=
σ
=1
2 2
σ
=1
(4.1)
A为被比较的区域,B为参照区域, 表示产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
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如制造业比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
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
=

=1 )/

2

=1 σ=1 )/
(4.11)
>1,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即波及效果
较强的产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2.关联产业
发展。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要通过新主
导产业替代和原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
的产业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所有
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LOGO
产业结构演变与 优化
PPT架构
1 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2 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3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4 案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5 案例二:产业转移使中西部获得发展机遇
1产业结构演变的基 本规律
1.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一演、进产有五业个和阶产段 业,如经下济图学所示:
挑战
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污染转移
配套设施未及时跟进
产业转移政策有待完善
《指导意见》要义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优良的“软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要求 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是做好承接工作的切实保障 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环节
LOGO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 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 产、教育、文化等新兴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1978~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案例二:产业转移使中西部获得发展新机遇
机遇 and 挑战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 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必然要求。



























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 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重 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 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 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各个产业在规模、结构和布局上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指通过调整和转变产业的组织形式、产品结构、空间布局等方式,使其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和制度环境、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等。

政策和制度环境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市场需求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引导因素,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资源禀赋是决定产业基础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布局。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一般呈现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演进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和工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而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

这种变化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体现。

首先,注重提升产业链价值。

通过聚焦和培育区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中高端产业链的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例如,在制造业中,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在服务业中,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产业联盟、跨界合作等方式,促进不同产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

再次,加强创新驱动和技术支撑。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2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3.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4 库茨涅兹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

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5 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年提出的。

他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该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6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7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区域产业结构、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第一节产业结构概念与分类(9种)常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产业功能分类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和中国统计部门的产业分类法。

一、基本概念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等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结构指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组合。

理解:第一,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第二,产业结构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即以某种标志将国民经济划分成若干个产业。

第三,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主要反映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程度和方式。

第四,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反映的是各类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情况,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产出在各产业间的分布情况,如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值、总产量和劳务、利税额在各产业间的分布。

二、产业结构分类(一)三次产业分类法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C.G.Clark)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而闻名,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又称为克拉克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包括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次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其它公益事业)和其它各项事业(其中带括号的,是在三个产业归属问题上有争议的行业)。

第一次产业是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是广义的工业;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

(二)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中项——小项——细项。

大、中、小、细共分四级,且各大、中、小、细项都有规定的统计编码。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⑥ 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 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 地位; 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 变性, 追求个性。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 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 其投资 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
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1983年计算机硬盘售价30万美元/G; 1995年,约208美元/G; 相当于1.25美元/G。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不能像第二产业那样实行 大机器生产,因此,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影响不如对第 二产业明显; 在工业化的前期、中期,第三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不 如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规模就业; 工业化后期,新型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 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
产业 19世纪90年代 GDP比重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 42.7 72 第二产业 21 13 第三产业 36.3 15
20世纪20年代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28.1
55 9.7 29 3 10.3
37.7
22 47.9 31 54.8 34.8
34.2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三)库兹涅茨等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在配第、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经 济学家库茨涅兹在深化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作了 进一步研究。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 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⑤ 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 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转换, 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 高 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 及。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著名西方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运用多国模式对 人均GDP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 照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 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 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人均GDP数量 特征。
20世纪50年代,科林·克拉克对此进一步研究。他收 集整理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了结论。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主要内容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 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 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 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 增加的格局。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学产习业重结点构 1.产业的分类
第二节 制2.造区业域在产区业域结发构展演过变程的中规的律地位变化 第三节 区域3.主区导域产主业导的产选业择的与选发择展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WORD第三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WORD第三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它包括三层含义: 1.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重要标准)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1、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2、在工业中,深加工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3、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一般性服务业比重呈现下降的态势。

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代表着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包含着前者。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开展的较晚,但这方面也不乏见解。

如有的学者就曾将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四个,即: 1. 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 2. 成长阶段;3. 成熟阶段; 4. 衰退阶段。

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把我国划分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 1. 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 种植业、林 业、牧业和 渔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业(包括采 掘业、制造业、 自来水、电力、 蒸汽、热水、 煤气)和建筑 业;
除第一、第二 产业外的其它 各业,它又可 分为两个部分: 流通部门和服 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 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 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 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 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 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 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 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 的首选产业。
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和制约下,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经 历三个阶段:
进口阶段 国内替代阶段 出口阶段
在对其产 品的需求 增加,而 国内生产 困难时, 靠进口满 足需求;
在国内生 国内生产 产该种产 条件日益 品的条件 改善,产 成熟后, 品生产成 以国内产 本降低, 品满足需 市场竞争 求,替代 力加强, 进口产品; 产品转而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 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 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系数为2.5左右;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 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 夫曼系数小于1。
一般讲,资本资料生产属于重工业,消费资料生 产属于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 比重增大
经济发展

第四章 产业结构

第四章  产业结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二元: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一元: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
基本理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或接近于零,从而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只要城市支付的工资 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劳动力就会为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由于现代工业的利润储蓄和投资 倾向高于农业,所以吸收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的劳动 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到同一水平为止。
扬州大学商学院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示意图
扬州大学商学院
(四)认识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这两种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 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平衡增长理论 更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更符合实际国 情;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阶段,有了较牢 固的工业化基础,资本的积累也较为丰富时,平衡 增长理论就更多地被应用,以使国民经济能够得到 长期、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雁行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同时开 发发展模式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导入期
进口替代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口期
雁行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日本、 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 以日本为例,从1956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 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 等一大批新型企业(“导入期”)。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 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最终 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出口 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投入
0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创新平台建设
02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器,为创新创业提供良
好的环境和条件。
知识产权保护
0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
用。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
资源整合与共享
02
03
传统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的 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 高市场竞争力。
淘汰落后产能
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 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为新 兴产业的发展腾出资源和 市场空间。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产业 集聚等方式,形成产业集 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整 体素质和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将逐步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 色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比重提升
服务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成为 主导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将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0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01
服务业崛起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未来 服务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 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成为经 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区域协同发展
未来区域产业结构将更加注 重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资源 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区域 整体竞争力。
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 业政策,引导企业向高技术、
推动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亚当· 斯密
1776年,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各国按照绝对成本的高 低进行国际分工就会使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 使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
配第和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8 2019/1/28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20世纪30~40年)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结构 产业结构 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 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的内容,产业结构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及 其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 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 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 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 形成产业关联理论。
6 2019/1/28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经济系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1.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科经济分析的对象,大体经历了从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产业分析的 漫长过程。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到宏观经济理 论的形成、再到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这一演进过程: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 理论-产业经济理论
罗 斯 托
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认为在经 济发展中要重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 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 两个阶段,如何在落后国家的传统社会里,尽早实现经济“起飞”,是 罗斯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 - 克拉克定理主要内容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 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 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 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 增加的格局。
23 42.4 40 42.3 54.9
1960~1965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就业比重
1995年
GDP比重
就业比重
2
5.8
38
32.8
60
61.4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思 路
? 三次产业结构如何变化? 为什么变化? 启示?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农业经济受自然力作用大,生产效率提高缓慢,技术进 步困难; 农产品收入弹性低,相对较低的市场价格使得利润率低, 创造财富的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弱; 农业投资存在明显的“报酬递减”规律,农业在 GDP 中 的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进步对农业的作用始终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 土地的有限性,使得农业劳动力不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 整个国民收入中
>
第二产业劳动力 全部劳动力
(上升的速度)
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三)库兹涅茨等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第三,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
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
整个国民收入中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三次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的不同, 决定 了它们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不
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三次
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大机器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技术,最直接地实 现技术创新,并且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技术 进步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导致工业品成本不断下降,生 产效率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 GDP 增 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力降低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能力。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③ 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
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 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 主体, 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这就是所 谓的重化工业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区域 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 性阶段。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思 路
? 三次产业结构如何变化? 为什么变化? 启示?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著 作中指出,制造业比农业,且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 的收入。在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之间收入上的相对差异, 就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20 世纪 50 年代,科林·克拉克对此进一步研究。他收 集整理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了结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⑥ 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 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 地位; 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 变性, 追求个性。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 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 其投资 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
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弹性在数学意义上是两个变量变化率之极限的比率,即 dy/y dx/x 该比值叫做变量y对变量x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1,富有弹性 弹性系数<1,缺乏弹性,变量x对变量y的变化影响不大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 加率与人均收入增加率之间的比值,即
准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3
400--800
560--1120
2120--4230
工业化中级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4
800--1500
1120--2100
4230--7940
工业化高级阶段
-3600
2100--3360 3360--5040
7940--12700 12700--19050
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
产业 19世纪90年代 GDP比重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 42.7 72 第二产业 21 13 第三产业 36.3 15
20世纪20年代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28.1
55 9.7 29 3 10.3
37.7
22 47.9 31 54.8 34.8
34.2
后工业化社会 现代化社会
后工业化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① 传统社会阶段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绝大部分人口从事 农业, 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
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
平都比较落后。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① 两大部类分类法 ②农轻重的分类 ③三次产业分类 ④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⑤产业功能分类法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一)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l940年,在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 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 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产业劳动力
全部劳动力
(上升的速度)
持续上升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库兹涅兹法则的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的是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 库兹涅兹法则: 1.解释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2.研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各自的贡献及其变化 的规律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收入弹性差异 产业结构变化 收入弹性变化
各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如何变化?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技 术 进 步 降低成本 规模经营 经 济 发 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
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⑤ 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 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转换, 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 高
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 及。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1983年计算机硬盘售价30万美元/G; 1995年,约208美元/G; 相当于1.25美元/G。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不能像第二产业那样实行 大机器生产,因此,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影响不如对第 二产业明显; 在工业化的前期、中期,第三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不 如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大规模就业; 工业化后期,新型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 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三)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参照各国情况来看,基本遵循了库兹涅兹法则与配 第—克拉克定理 。
第二节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 一、 重工业化过程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 业为主转换。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 获得,因此通常称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 制造业是产业链长且前后关联度高的产业。任何机械 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重 工业发展初期主导产业是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 业,到后期则主要是机械工业,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工业。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
阶 段 1 2 人均GDP(美 元,1964年) 100--200 200--400 人均GDP(美 元,1970年) 140--280 280--560 人均GDP(美 元,1995年) 530--1060 1060--2120 发展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 描 述
某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该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 人均GDP的增加率
收入弹性系数<1,则人们在新增收入中用于该买该产品的比重在下降 收入弹性系数>1,则在新增收入里有较大比例用于购买该产品。
第一节 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