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2024医院感染培训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26
19
不同区域环境清洁要求和方法
病房清洁要求
治疗室清洁要求
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清洁,包括地面、 桌面、窗台等,保持干燥,减少尘埃和微 生物的滋生。
治疗操作前后需进行清洁,确保环境整洁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清洁要求
清洁方法
手术前后需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确保 手术环境无菌。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按照从洁到污 的原则进行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氨基糖苷类
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对静止期细菌有较强作用,常用于 治疗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感染。
喹诺酮类
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 菌死亡,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12
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患者生理、病 理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需谨慎
联合用药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风险 ,需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2024/1/26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用药剂量和疗程。
注意用药时机和疗程
及时、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随 意停药或换药。
13
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加强耐药监测
定期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及时 发现并报告耐药菌株。
医疗机构应对工作人员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感染性病原体、 化学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暴露风险。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个人防护 用品、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等,以降低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编 辑、疫苗研发等,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和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免 疫水平。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 触患者等,减少感染风险。
传染病测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和 控制疫情。
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
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
传播方式
介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包 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 播等,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的防控
分类
感染性疾病可根据病原体种类、传播方式、发病部位等多种方式 进行分类,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可以是患者、带菌者、动物等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 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的人群对不同的感染性疾 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对症治疗
疼痛管理
对于感染引起的疼痛,采 用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疼 痛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退热处理
对于发热症状,采用解热 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帮 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热 感不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保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剂
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
实验室诊断方法
临床医学中2024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培训课件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日常防护行为指南
01
提供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日常防护建议,如佩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离等。
饮食与营养建议
02
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
感染风险。
心理调适与健康生活方式
03
探讨心理健康在感染性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提供心理调适方
法和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社区防控策略部署
01
02
03
04
血常规
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可判断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
尿常规
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可出 现异常。
生化检查
如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等,可辅助判断感染的存在和
活动性。
免疫学检查
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有助 于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如 HIV抗体检测用于艾滋病诊断
。
影像学诊断技术
感染性疾病分类
根据病原体类型、传播途径和感染部位等因素,感染性疾病可分 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等。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 食物和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他人。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不同人群对特定病原体的易感性存在 差异,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
临床医学中2024年感染性疾 病的诊断与防治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5
目
CONTENCT
录
• 感染性疾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技术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 预防控制措施及实践 • 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感染性疾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具有传 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陆平
操作规范目录
腹膜腔穿刺术 结核菌素试验 浅表淋巴结穿刺术 人工气腹 通气功能检查 雾化疗法 心包腔穿刺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抽气术 胸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废弃物的处理
操作规范
E:\等级医院评审材料\4.医疗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4.5.2.1\C3感染科操作规范
诊疗指南
E:\等级医院评审材料\4.医疗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4.5.2.1\C1\感染科诊疗指南
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激素类药物 抗菌药物 生物制品 血液制品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技术操作

第十九章感染性疾病科第一节医院内感染的防治[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1) 感染源:1) 有感染的患者、携带者或医院工作人员。
2) 环境中的病原体。
(2) 传播途经:1) 接触传播。
2) 血液传播。
3) 共同媒介物传播。
4) 呼吸道传播。
5) 消化道传播。
(3) 易感性:患者抵抗力低,免疫能力不健全,对院内条件致病菌易感性高,又由于接受多项诊疗操作,感染机会增大。
2.临床表现(1) 下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咯痰粘稠,发热,呼吸增快,肺部有湿罗音,可有发绀。
胸片和痰菌培养可确诊。
(2) 胃肠道感染:入院8小时后腹泻,稀便每天超过3次,连续超过2天以上。
(3) 尿路感染:住院后发生尿路感染症状和体征,尿培养>10/ml茵落或尿常规白细胞>10/HP.而入院时尿常规正常。
(4) 败血症:高热,中毒症状,血象高,血培养阳性。
(5) 侵入性诊疗技术的感染:1) 内镜感染。
2) 气管导管感染。
3) 静脉导管感染。
4) 输血感染。
5)透析后感染。
(6) 各种手术感染3.实验室检查:(1) 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 苗群失调的检测。
[治疗原则]1.合理应用抗生素。
(1) 抗生素的选择:最好根据药敏,但在没有药敏的情况下也可凭经验选择使用。
(2) 联合用药:尽量少用,指征:a.急性严重感染病因未明;b.严重混合感染。
2.原发病治疗及对症治疗。
[预防]1.建立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2.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
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监督执行。
3.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或局部暴发有控制措施。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系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和磺胺药、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物广泛用于临床,新品种也不断问世,在防治感染性疾病上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临床上滥用现象相当常见,导致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
本节着重讨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应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确立诊断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应尽一切努力分离出病原菌。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
疾病的传播方式
描述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如
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01
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阐述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疾病传播
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性。
03
疾病的影响范围
介绍感染性疾病对社会、经济和公共
卫生的广泛影响,强调防控的重要性。 02
公共卫生干预与防控
疾病预防控制
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
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类型。
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01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
02
飞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03
空气传播
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如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或气溶胶。
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措 施,如疫苗接种、疫情监测等。
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感染性疾病的认 识和防控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社会参与与协作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感染性疾病与全球健康
全球健康威胁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 威胁之一,对全球公共卫生造 成严重影响。
病情监测与护理
病情观察与 记录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症状和体征 变化,记录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护理措施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 施,如保持病房清 洁、消毒、隔离等, 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营养与心理 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 持和心理支持,增 强患者免疫力和治 疗信心,促进康复。
2024年度医院感染培训ppt课件

02
医院感染诊断与监测
2024/2/2
7
诊断标准及流程
2024/2/2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 查等综合判断,确定医院感染的 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 、确认和处理等流程,确保及时 准确诊断。
8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 法,对医院感染进行全面监测。
2024/2/2
15
操作中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01
误区提示
2024/2/2
02
03
04
避免过度依赖消毒灭菌剂,忽 视物理方法的运用。
不要将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混 合在一起进行消毒灭菌。
避免在消毒灭菌过程中造成二 次污染。
16
04
手卫生与隔离技术实 践指南
2024/2/2
17
手卫生设施配置要求
01
02
空气隔离
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 肺结核、水痘等。需采取负压
病房、空气净化等措施。
2024/2/2
飞沫隔离
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 流感、百日咳等。需采取佩戴 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
接触隔离
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需采取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措施。
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 霍乱、鼠疫等。需采取严格消
2024/2/2
头孢菌素类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 素酶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 尿生殖道等感染。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 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 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套讲座【共81张PPT】

宜选
第二代或第三 代头孢菌素单 用或联合氨基 糖苷类
可选
氟喹诺酮类, β -内酰胺类+抑制 剂,氨曲南、碳青 酶烯类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宜选
哌拉西林、头 孢他啶,头孢 哌酮、环丙沙 星等氟喹诺酮 类、联合氨基 糖苷类
可选
具有抗铜绿假单 胞菌作用的β- 内酰胺类+酶抑 制剂或碳青酶烯 类+氨基糖苷类
氧
菌
MSSA
宜选
克林霉素600mg静脉注 射,q6-8h;或甲硝唑 合用克林霉素
宜选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可选
第一代或第二 代头孢菌素, 林可霉素,克 林霉素
MRSA
宜选 万古(去甲万古) 霉素、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可选
磷霉素,利福 平,复方磺胺 甲噁唑与万古 (去甲万古) 霉素联用,不 宜单用
不 动 杆 菌 素
氨卞西林/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 酸,氨卞西林或阿 莫西林+甲硝唑
肺炎链球菌
PSSP
PRSP
宜选 青霉素 可选 氨卞西林,阿莫西林
宜选 头孢噻膴 可选
呼吸喹诺酮
溶 血
肠
性
杆
链
菌
球
科
菌
细
菌
宜选
青霉素G或青 霉素V
可选
氨卞(阿莫)西林,第 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 素
宜选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 素±氨基糖苷类
用。
3. 医院以外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患者,多有厌氧菌感染;但医院内吸入性肺炎可能涉 及多种微生物,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故尽可能选择 针对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六、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
针对性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平
操作规范目录
腹膜腔穿刺术 结核菌素试验 浅表淋巴结穿刺术 人工气腹 通气功能检查 雾化疗法 心包腔穿刺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抽气术 胸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废弃物的处理
操作规范
E:\等级医院评审材料\4.医疗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4.5.2.1\C3感染科操作规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疗指南
E:\等级医院评审材料\4.医疗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5.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4.5.2.1\C1\感染科诊疗指南
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激素类药物 抗菌药物 生物制品 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