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合集下载

宁洱6.4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宁洱6.4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2 2 破 坏特 征 与分析 .
2. . 竖向地震作用破 坏较强 , 21 震源较浅
据本次地震 的现象 , 在地震到来 时 , 先是地 面垂直跳动 , 然后 是水平晃动 。这是 由于竖 向地 震先于 水平 向达到其 最大值 的原 因 , 区房子跳动 得很厉 害 , 灾 睡在 床上 的人 感觉被抛起 。说 明发 、 生 了抛掷现象 , 竖向地震 会对 以竖 向地 震为主要地震荷载 的结 构 物、 地震敏感的结构物以及高耸结构产生破坏 。 2. . 地基的震害影响 22 在一般场地和地基 情况 下, 地基 导致 的震害是 不 明显 的, 建 在基岩或较薄覆盖土 的震 害很轻 。地震 产生 的地裂缝 使得软 土 地基破坏 , 地面出现 裂缝 。地裂缝 的撕 拉与竖 向落差使得墙 体出
2 1 墙 体 的主要破 坏特征 .
1墙体斜裂缝。 )
水平地震作用使墙体产 生主拉应力剪切破坏 , 墙体在竖 向力 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 , 当其 主拉应 力超过墙 体抗 拉强度 时 , 产生 斜裂缝 , 一般 是墙体先 出现斜 向或交叉裂缝 , 进而墙体相对滑 移、
错位 、 碎 、 落 , 破 散 直到丧 失承受竖 向荷载 的能力而倒塌 , 常随 通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1 5期
20 0 8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I
V0 . 4 No 1 13 . 5
Ma. 2 0 y 08
・3 ・
文 章编 号 :096 2 (0 8 1 —0 30 1 0 —8 5 20 )500 —2
图 1 八 六 一地 质 队办 公 楼
图 2 人 民 医院 住 宅楼
分建筑物灾后安全鉴定资料 的取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如表 1 所示。

云南宁洱6.4级地震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分析

云南宁洱6.4级地震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分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 uilding Sc ience 第33卷 增刊2007年12月收稿日期282作者简介黄金胜(8),男,安徽巢湖人,硕士,主要从事结构加固改造方面的研究。

f j @63云南宁洱614级地震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分析黄金胜,陆 琨,陶 忠(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发生了里氏6.4级地震。

本文作者通过对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情况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此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关键词:宁洱;震害调查;传统民居;抗震措施中图分类号:T 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7)增刊-0096-05The ana lysis of r ura l r esi den ts of the trad iti ona l hou si n g dama ge i n 614ear thquake i n Y unnan Ni n g πerHUANG J ins heng,LU Kun,T AO Zhong(Facult y of C 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Kun m ing Unive rsity of Sc i ence and Technol ogy,Kun m ing 650224,China )Ab stra ct:June 3,2007in Yunnan N i ng πer a 6.4earthquake was taken p lace.Through t he l oca l investigati ng i n the rural residents of the traditi ona l h ousing damage,the write r analysis the reason and the cha rac 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 isaste r of this house,and point out the corres ponding measure in anti 2se is m ic .Key wor ds:Ning πe r;inve sti ga tion of t he earthquake damage;traditional house;anti 2se is m ic measure0 引 言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发生6.4级地震。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杨晓平;陈立春;马文涛;陈慧;周挚;李岩峰;谢英情;施伟华;常祖峰【期刊名称】《地震学报》【年(卷),期】2008(30)2【摘要】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方向上的长13.5 km、宽4 km的范围内.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km.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深度为3-12 km,优势深度为3-10 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总页数】11页(P165-175)【作者】杨晓平;陈立春;马文涛;陈慧;周挚;李岩峰;谢英情;施伟华;常祖峰【作者单位】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北京,100049,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相关文献】1.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中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研究——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 [J], 齐文华;吴琼;苏桂武;龚强;马方毅;王若嘉;陈征山2.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J], 谢英情;李岩峰;张建国;李西;刘娜3.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系统在2007年宁洱6.4级地震中的应用及发展 [J], 赵恒;周兰江;曹刻;李永强;龚强;曹筱璇4.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宁洱县城现代建筑典型震害分析 [J], 非明伦;周光全;卢永坤;龚宇;郭毅;张彬;马方毅;岳建鸿5.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异常特征分析 [J], 林洁萍;李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活动规律与震源机制解析

地震活动规律与震源机制解析

地震活动规律与震源机制解析地震是地球表面上最为突出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率和规模的变化牵动着人们的关注。

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以及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地震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活动的规律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地震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

这种聚集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活动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中,即所谓的地震带。

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其频繁的地震活动使该地区成为全球震源最多的地区之一。

此外,其他地区如马里亚纳海沟、阿尔卑斯山脉等也都有各自的地震带。

这种聚集性表明地震是受到地球板块运动的约束,地震活动与板块边界密切相关。

其次,地震活动还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在某个地区,地震的活动并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

这种规律可以从历史地震数据中进行分析,通过对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地震序列的特点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

例如,在某些地区,地震活动可能会表现出短期急剧增加的趋势,这被称为地震活动的“爆发期”。

这种时间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对地震活动的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制定。

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其机理。

地震的震源机制可以从物理和地质方面进行解析。

地震的震源一般位于地壳下的深部,其机制与地壳运动有关。

在大部分地震中,地震是由于板块间的应力积累超过了地壳强度引起的。

当应力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壳会发生破裂,导致地震的发生。

这种应力积累和释放的过程被称为地震地貌学。

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运动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震的预测和防灾减灾水平。

地震活动的规律和震源机制的解析是当前地震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分析和对地球物理和地质过程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和机理,提高地震的预测和防灾减灾能力。

然而,地震研究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如地震的观测精度、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波的传播途径及场地 条件等 因素有关 。因此 , 从场地 因素的角度 出发 , 从 覆盖土层 、 地 形地貌和地质
构 造 条 件 等 方 面对 造 成 强 震 动 记 录值 偏 大 的 原 因 进 行 了调 查 分 析 。 在 此 基 础 上 , 对 今 后 云 南 地 区地 震 动 研 究 场 地 影 响 的 考 虑 提 出 了一 些 思 路 和 建 议 。
记 录是 震源 特性 、 传 播路 径及 场地 条 件 的综合 体 现 。地震 动 幅值 的大 小 和震 级 的大 小 有 着直 接 的关 系 , 但 同时也 和地 震 波 的传 播 途径 及 场地 条 件 等 因素 有关 。强 地 震 动记 录与 震 害 调查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0 6修 回 日期 : 2 0 1 2 . - 0 9 05 - . 课题项 目: 地震行业科研专 项 “ 宁洱 6 . 4级地 震现 场综 合考 察 和研究 ( 2 0 0 8 0 8 0 6 1 ) ” 和 云南 省地 震局 青 年基 金课 题 ( 2 0 1 0 0 1 ) 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 张彦琪( 1 9 8 1~) , 男, 甘肃 人 , 工程 师 , 硕士 在读 , 主要 从事 地 震地 质 和 地震 灾 害损 失 评 估等 研 究 工作.
强震动台网》 剖子项 目《 云南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 在云南省建成 1 7 6个 固定 台站并投入
试运 行 。而 宁洱 M 6 . 4地 震正 好发 生在 强 震动 台站较 为 密 集 的地 区 , 在 震 中 四周 均 有 台站 分 布 。地震 发 生时 , 共有 2 1个强 震动 台站记 录 到 了此次 地震 的主震 记 录。这 一状 况改 变 了中 国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精定位卢显;周龙泉【期刊名称】《地震地质》【年(卷),期】2011(033)003【摘要】Five mobile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were set up by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main shock after the Ning'er M6. 4 earthquake on June 3 ,2007. In this paper,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of the Ning'er M6. 4 earthquake is relocated by u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method. The data are from the 5mobile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and the permanent Simao seismic st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ength of aftershock sequence is 40km and the width is 30km,concentrated obviously at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area between the Pu'er fault and the NNE-trending faults,with the majority occurring on the Pu'er fault around the main shock. The depths of aftershocks are from 2km to 12km,and the predominant distribution is in the depth of 8 ~ 10km. The mean depth is 7. 9km. The seismic fault dips to the northwest revealed from the profile parallel to this aftershock sequence,which is identical to the dip of the secondary fault of the NE-trending Menglian-Mojiang Fault in the earthquake area. There are more earthquakes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west segment than in the southeast segment,which is perhaps related to the underground medium and faults. The depth profile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s that the relocated earthquakes are mainlylocated near the Pu'er fault and the seismic ruptures dip to the southwest, consistent with the dip of the west branch of the Pu'er fault. In all, the fault strike showed by earthquake relocations matches well with the strike in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The main shock is in the top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and the aftershock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which shows that the faulting was complete in both NE and SW directions.%2007年6月3日在云南宁洱发生6.4级地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主震附近架设了5套流动数字地震台.利用这些地震台和思茅固定地震台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序列重新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宁洱地震序列的长度约为40km,宽度约为10km,明显集中在普洱断裂与NNE向断裂横断错移的构造部位,且大部分余震发生在主震附近的普洱断裂.余震序列的优势分布方向明显,震源深度分布从浅层2km至12km,大多数集中在8~ 10km优势分布范围内,平均深度为7.9km,并且平行于地震序列剖面显示的地震破裂活动沿NW向倾斜,与NE向孟连-墨江断裂带在震区的次级断层倾向一致.地震在密集区的NW段比SE段要多,可能与当地的地下介质或断裂有关.垂直于地震序列剖面显示定位后地震主要密集分布在普洱断裂附近,地震序列的破裂活动沿SW方向倾斜,与普洱西支断裂倾向一致.总之,精定位后的断层走向和震源机制解的走向吻合得非常好,主震位于余震序列上端,余震在主震下端较为对称地分布,说明断层朝SE方向和NW方向破裂比较充分.【总页数】8页(P560-567)【作者】卢显;周龙泉【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1【相关文献】1.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视应力研究 [J], 钱晓东;李琼;秦嘉政2.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及中短期地震学异常演化特征研究 [J], 刘丽芳;苏有锦;秦嘉政;付虹;李永莉3.2011年11月1日尼勒克、巩留Ms 6.0地震序列精定位研究 [J], 郑雪刚;马学军;赵鹏毕4.2021年云南双柏MS5.1地震序列的快速检测与精定位研究 [J], 廖诗荣;杨婷;张红才;范莉苹;秦敏;房立华5.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序列精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J], 张志朋;李君;冯兵;王文青;柴旭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洱6.4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宁洱6.4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11 砖 ( )木结构 建 筑 . 土
因为可 以就地 取材 ,造 价较 低 ,在 当地 经济 欠发 达 的农村 多采 用砖 木 结构或 土 木结 构 的
1中 国地 震 局地球 物 理研究 所 中央级 公 益性科 研 院所基 本 科研 业务 专项项 目 D B 6 1资助 。 QJ 0A0 [ 稿 日期】 20 —81 收 0 70—0 [ 作者 简介 】贺 秋梅 ,女 ,生 于 17 年 。在读 博士研 究 生 。主要研 究领 域 :地震 工程 。Ema: eim i6 2 . r 98 - i hqu e0 @16 o l cn
借鉴 的资料 。
1 各 类房屋 建筑震害特征
震 区房 屋按 结 构类 型可 分为砖 ( )木结 构 、砖混 结构 、钢 筋混 凝土 框架 结构 三 大类 。 土 分析 不 同建筑 的震 害对 于研 究如 何提 高建 筑 的抗 震性 能是 十分 有益 的 。下面 结合 典 型 的建 筑 分别介 绍 震害现 象 并对 其震 害特 征进 行初 步分 析 。
害现象和产生的原 因,并 总结 出了一些值得 借鉴的经验教训 。
关键词 :宁洱地震
震害调查
震 害现 象
月 吾 I J
20 0 7年 6月 3日云南 省普 洱市 宁洱 县发 生 Ms. 地震 。 观震 中位 于 宁洱县 宁洱 镇般 64级 宏 海 村至 同心 乡前 进村 一 带 ,基 于地 震 灾害 调查 结果 初 步确 定极 震 区烈度 为Ⅷ度 。这次 地震 震 源 深度 仅有 5m,且为近 城 市直 下型 地震 , 因此对城 市 的基础 设施和 生命 线工 程造 成较 严 重 k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3期
震灾 防御 技 术
T c n l g o r q a eDi a trP e e t n e h o o yf r Ea t u k s s r v n i h e o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宁洱县城现代建筑典型震害分析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宁洱县城现代建筑典型震害分析

摘要 :2 0 0 7年 6月 3日云南 宁洱 发生 6 . 4级地震 。对 宁洱县城 区的砖混结构 、框架 结构 、底层框架结构及 空旷房
屋等共 1 5幢建筑 的典型震害进行 了分 析。结果表 明 ,造成建 筑物破坏较重 的主要原 因有 :① 地基不 均匀沉陷 ; ② 设计不合 理 ;③ 设防烈度低 ;④ 施工 质量差 ,砂浆标号低 ;⑤ 沉降缝不规范 ;⑥ 震 害累积效应 ;⑦孤立 山
30 6




3 0卷
1 m宽沉降缝 。房 屋进深 5 0c . m,开间 3 4m。 9 . 7 外走 道 层 高 3 . m,2 体 ,底层 设计 砂浆 标 号 为 2 4墙
5 0,2~ 4层 为 2 5,条 形 基 础 ,平 顶 现浇 混 凝 土 屋盖 ,平 、立 面设计 比较 规则 。震 害现象 :底层 两 端 山墙 外 倾 ,第 一 间 中纵 墙 有 x型 剪 切 裂缝 ,其
此次 地震 灾 区涉 及 宁洱镇 城 区和思 茅镇 城 区 ,宁洱
镇城 区是 宁洱县 县城 ,思 茅镇 城 区是 普 洱市 和思 茅
区政府 驻地 ,二 者分别 是 宁洱 县和普 洱 市 、思 茅 区 的政治 、经 济和 文化 中心 ,辖 区 内框 架 、砖混 结构
1 砖混结构房屋典 型震 害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4期




V0. 3 1 0. No.4
0c 一 2 t 007
20 0 7年 1 0月
J OURN AL F SEI O SM OLOGI CAL RESEA RCH
20 0 7年 宁洱 6 . 4级地 震 宁 洱县 城 现 代 建筑 典 型震 害分 析 术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横波分裂研究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横波分裂研究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横波分裂研究?おふ?要:通过研究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余震序列的三分向记录,为探索横波分裂现象以及上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提供依据,并发现快速S波偏振有两个优势方向,分别为NW140°和NW150°,这与宁洱地区的主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

横波分裂延迟时间能够动态反映地下应力场的变化趋势,且较大余震发生之前延迟时间出现大幅度上升。

?す丶?词:横波分裂;裂隙各向异性;延迟时间;宁洱地震?ぶ型挤掷嗪牛?P3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1)01-0042-05?お?0 引言??随着三分向数字化记录地震台网的投入使用以及地震预报工作的开展,在地壳以及上地幔中由岩石各向异性引起的S波分裂已被广泛地观测到。

在构造应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地下介质实际上是表现为各向异性的,这种介质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之一就是横波在其中传播时会发生分裂现象。

分裂后的两列偏振波以不同的速度沿平行或垂直于裂隙面的方向传播,先到达的称为快波,后到达的称为慢波,快、慢波的到达时间之差为横波分裂延迟时间。

快波的偏振方向与主压应力场的方向有关,而慢波的延迟时间与裂隙密度、纵横比以及水的含量有关,因此对横波分裂参数的提取和分析研究对于探索地下应力场的分布、地质构造、地下裂隙的排列、介质方位各向异性以及地震预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序列主要沿无量山断裂带呈NW向分布,在宏观震中区还有多条NNE和NNW向近似共轭的次级断裂带。

考虑到宁洱地区历史上中强地震的重复性以及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深入了解该地区地下介质的分布特点以及追踪地下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对地震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选取??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县发生??M????S6.4地震,截止到12月3日共记录到2级以上地震573次,其中2.0~2.9级地震515次,3.0~3.9级地震52次,4.0~4.9级地震4次,最大余震为5.1级。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张彦琪;崔建文;施伟华;李世成;李正光【摘要】There are more than twenty strong motion stations in Yunnan regional network (China Digital Strong Motion Network) recorded ground motion of Ning'er earthquake with Ms6. 4 which were built during "Tenth five plan".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acceleration、 peak velocity and intensity, intensive region of VI degree and nearby sta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real earthquake disaster phenomena. The amplitude of ground mo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gnitude but also affected by transmission route and site condition. They analyzed causes of strong motion records oversized through overlying soil、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and tectonic structure condition. They also provide suggestion for future site effect of ground motion research in Yunnan.%“十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云南区域台网有20多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到宁洱6.4级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实地考察得到的Ⅵ度以上烈度区内或者其附近的4个强震台站,从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与烈度的对应关系来看,与实际震害现象反映出的烈度有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地震动幅值的大小和震级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和地震波的传播途径及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从场地因素的角度出发,从覆盖土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等方面对造成强震动记录值偏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云南地区地震动研究场地影响的考虑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期刊名称】《内陆地震》【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9页(P45-53)【关键词】宁洱地震;强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场地因素【作者】张彦琪;崔建文;施伟华;李世成;李正光【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007年6月3日5时34分56.6秒,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MS6.4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位置为23.0°N,101.1°E。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根据 震源 机制 解和 野外 断层 滑动 资料 反演 构造 应 力张量 研 究 ,滇 西南 现代 构 造应力 场具 有复 杂性
特 征 :整 个 滇 西 南压 应 力 场优 势 方 位 是 N E N N— E 或 S W—S 向 ,应力 结 构 以走 滑 型 为 主 ② ( 富 S W 谢
大 震 的记 载 ,但 中强 地 震 、尤 其 6级 地 震 发 生 频 繁 。宁洱 地震 发 生之 前 ,该 地 震 带 已发 生 过 l 0次 61 68级破 坏性 地 震 ( 玉 平 等 ,2 0 ) . . 毛 0 3 ,震 中 均 位于 无量 山断裂 带 的 N 向普文 、普 洱 、磨 黑 3 W 个 分支 断裂 与 N E向断裂 带 的交 切部位 。其 中 以普
作 、研 究 数 据 的查 询 和 提 取 、研 究 对 象 的叠 加 及 统 计 分 析 等 ,均 采 用 MaSS p I、Malf 软 件 进 pno等
行处理。
l 发震 构 造 背 景
11 概 况 .
峨东侧 ,极震区烈度达Ⅷ度 。 本次地 震 发生在 云南 7个 主要地 震带 之一 的思 茅— 普洱 地震 带上 。该地 震带 历史 上没有 7级 以上

步 细分 为保 山 、景谷 、勐腊 3 次级 块体 。 宁洱 个 中 ,其边 界 断裂 可 发生 ≥7 . 震 ,内部 断 裂 以 0地
震 区位 于保 山一 普 洱块 体 的次级 块体— — 景谷块 体
发 生 中强地震 为 主 。
宁洱地震 引 发 的震 害现 象非 常丰 富 ,尤 其是地 表形变 带 的地 震地 质灾 害 ,具有种 类 多 、变 形强度 大 的特 点 ,震 害的断层 效应 也很 明显 。 因此 分析 研 究此次 地震 的发震 构造 及其 特征 ,对认 识滇 西南 的 地震 构造 活动及 震害 分布 规律 ,探索 长期地 震 预测 具有一 定 的科学 意义 。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监测与研究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监测与研究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监测与研究
利用宁洱地震现场流动台网监测资料进行精确定位,结合云南区域测震台网地震波资料,给出了宁洱地震主、余震的震源参数,分析讨论了宁洱地震的震源过程.研究显示,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为NW向断裂,主破裂走向约N50°W,倾向WS,倾角约80°,断层*质为走滑型.断层破裂长度约为30km,宽度约5km,破裂面深2~12km,断层走向与宏观等震线长轴方向基本一致.震源参数研究表明,宁洱震区地震矩范围为1012~1018N·m,震源破裂半径为300~3500m,应力降为0.0044~14MPa.高应力降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4~10km深度范围内,表明该深度区是宁洱地震的主要活动区域.地震应力降随时间逐渐衰减,表明宁洱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

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应急行动及灾害特征

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应急行动及灾害特征

医疗等问题 。 同时 , 迅速组成国务 院工作组 赴灾区协助做好应急处置等工作¨ 。 j 6 3日上午 , 月 云南省 委副书记、省长 秦光荣 , 副省长孔垂柱等率云南省有关部 门 迅速赶到 宁洱县 地震 重灾 区 , 调查 了解 灾 情, 指导抗震救灾 , 求继续组织干部深入 要 灾区, 进村人户 , 明灾情 , 查 查危排危 ,了 解地震灾害损失情况 ; 要认真做好伤员救治 和抢救工作 , 整合各县 的医疗资源 , 及时进 行救助 ; 要迅速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和灾民安 置工作 , 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分发到灾 民, 落 实 好灾 民的吃 饭 、喝水 、睡 觉 和 医疗 卫 生 保








20 0 7薤
普洱市委 、 政府和宁洱县委、 政府震后 立 即启动应急预案 , 成立抗震救 灾指挥部 ,
组等 9 个工作组和地震灾害救援队迅速有序 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J 。
13 1 震情 趋 势判 断工作 ..
迅速抽调医疗队赶赴一线救治伤员 , 派出多 个工作组分别深入重灾 区指导帮助救灾 , 组
织发放抗灾 救灾物 资 , 移居住 危 房 的群 转 众, 妥善安 置受灾群众 , 进一 步核查灾情 ,
分析了宁洱地区存在的地震活动和前兆 异常和震区的地震序列 , 研究震 区的地质构
尽 量减 少 损失 ,减少 伤 亡 ;加 强领 导 和协 调
工作 , 省政府组建“ 3 宁洱地震抗震救灾 6・ ” 指挥部 ,由孔垂柱副省长担任指挥 长, 统一 指挥领导 , 并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 , 部署抗 震救灾工作 ; 省、 市、 县各级各部 门和武警、 驻滇部队要协同配合 , 互相支持 。 J
云 南 宁 洱 6 4级 地震 应 急 行 动及 灾 害 特征 木 .

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

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 uilding Sc ience 第33卷 增刊2007年12月收稿日期:2007208215作者简介:谭冠平(1981-),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木结构抗震与加固、工程抗震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85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3M ,5M );云南省建设厅“地震安全工程”资助基金8@63宁洱 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谭冠平,陶 忠,潘 文,杨晓东,白 羽(昆明理工大学建工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2007年6月3日5时34分,在宁洱县发生了M 6.4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本文介绍了砖混结构的典型破坏现象与破坏特征,对其震害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在恢复重建中采取相关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震害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T 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7)增刊-0026-05C haracter isti cs and ana lysis of ea r thqua ke d is a ster s for ma sonr y str ucture housi n g to the N i n g πer M 6.4ear thquakeT AN Guanping,T AO Zhong,P AN W en,Y AN G Xiaodong,BA I Yu(T he Faculty of A rchitectural Enginee ri ng,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 y,Kun m ing 650224,China )Ab stra ct:A str ong ea rt hquake of M6.4occurred in Ning πe r county a t 5:34,June,3,2007,brought huge dis a ste r t o t he l oca l.In this paper,the destructi on and cha racte ristics of seis m i c disa ste rs for ma s onry struc tures have been intr oduced,and the destructiv e has been ana lyzed .Finally,so me corresponding proposa ls are p r oposed for post 2disaster reconstruction .Key wor ds:ma s onry structure;de struc tive cha racte ristic;seis m ic dis a ster ana lysis1 概 况北京时间2007年6月3日5时34分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经10111°、北纬2310°)发生了614级地震。

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地震背景在2018年2月17日,Yunnan省宁洱县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该地震导致24人死亡,163人受伤,并且损坏了许多房屋。

地震发生原因在地球上,板块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表面被不断的推动和拉扯着。

当板块之间的摩擦发生了变化时,将会释放出能量,导致地震。

在宁洱地震中,造成地震的主要是横断山-滇池纵向断裂和嵩明断裂。

这两个断裂相交于宁洱县和思茅市。

这次地震是在横断山-滇池纵向断裂带的东北部局部区域发生的。

建筑结构分析该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都说明了这个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但是,由于该地区属于地震带,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是需要提高的。

地震中,房屋的稳定性和地震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因此,建筑物的结构对于抵御地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是一种常见的抗震设备,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建筑物在地震中崩塌。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横断山-滇池纵向断裂是亚洲大陆东部边缘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地缘构造的分界带,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裂谷体系之一。

该断裂带的活跃性和地震危险性在多次地震事件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地质构造有助于我们的抗震设计和建筑结构的改善。

研究地下岩石的分布和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地震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结论总的来说,宁洱6.4级地震的发生是与横断山-滇池纵向断裂和嵩明断裂带相关的。

地震对于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但是该地区属于地震带,需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地质构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未来的地震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云南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云南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云南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
伍圣喜;吴从晓;韩家军;张超;周云
【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
【年(卷),期】2007(002)003
【摘要】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情况,介绍了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造成的砖混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归纳总结了这类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分析了其破坏原因,并对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总页数】5页(P285-289)
【作者】伍圣喜;吴从晓;韩家军;张超;周云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
州,5100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
【相关文献】
1.云南宁洱6.4级地震村镇民居震害分析 [J], 潘兴庆;陶忠;潘文;杨晓东
2.云南宁洱6.4级地震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分析 [J], 黄金胜;陆琨;陶忠
3.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 [J], 谭冠平;陶忠;潘文;杨晓东;白羽
4.云南宁洱6.4级地震某教学楼的震害分析 [J], 魏昶帆;赵宝生;唐勇
5.宁洱
6.4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J], 贺秋梅;李方杰;吕红山;鄢家全;李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洱MS6.4地震的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

宁洱MS6.4地震的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

宁洱MS6.4地震的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
施伟华;李世成;李正光;张彦琪;崔建文
【期刊名称】《地震研究》
【年(卷),期】2010(33)4
【摘要】介绍了记录到的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较大主震加速度并且位于Ⅵ度及其以上烈度区内或附近的4个观测台强震动记录的各项参数、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现场震害调查方法及结果,确定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并将其与按照最大峰值加速度确定的烈度做对比.最后分析了这4个强震台的记录与实际现场调查的烈度的差异,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总页数】8页(P337-344)
【作者】施伟华;李世成;李正光;张彦琪;崔建文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利用宁洱地震强震记录分析场地响应 [J], 王赟赟;钱进;崔建文;黄建华
2.用强震动观测资料估算2007年宁洱Ms6.4地震震源参数 [J], 崔建文;卢大伟;高东;李世成
3.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 [J], 崔建文;李正光;赵云旭
4.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J], 张彦琪;崔建文;施伟华;李
世成;李正光
5.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
6.4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初步分析 [J], 李文倩; 朱皓清; 何金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发震构造初析(一)

宁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发震构造初析(一)

宁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发震构造初析(一)汪晓;赵国泽;汤吉;肖骑彬;陈小斌;王继军;蔡军涛【期刊名称】《地震地质》【年(卷),期】2008(30)2【摘要】在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区进行了宽频带(1 000~1/4096Hz)大地电磁观测,采用了远参考道技术和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及区域电性结构方向,采用非线性共扼梯度(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实测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了与实测曲线拟合程度较高的反演模型.从二维解释结果可以看出: 横向上,以12号测点为界,明显地划分为2个不同的电性分区,推测存在具一定延伸的断裂构造. 纵向上,30km深度以上大致可分为4个电性层: 1)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层(Mz-Cz),厚约1km.2)古生代沉积层(Pz),厚约5km.3)壳内高导层(HCL).4)中、下地壳(MLC).其中壳内高导层埋深在12号点左右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在12-13号点下高导层顶部存在壳内的滑脱构造.宁洱地震震源深度为5km,文中所推测的滑脱构造位于这一层位上. 认为该滑脱构造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总页数】9页(P516-524)【作者】汪晓;赵国泽;汤吉;肖骑彬;陈小斌;王继军;蔡军涛【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相关文献】1.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区地质构造和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J], 徐杰;高战武;孙建宝;宋长青2.1954年甘肃民勤7级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地震构造环境研究 [J], 赵凌强;詹艳;王庆良;孙翔宇;杨皓;陈小斌3.安徽霍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和发震构造特征 [J], 崔腾发; 陈小斌; 詹艳; 赵凌强; 刘钟尹4.四川盆地南部地震区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背景 [J], 张岳桥5.1884年云南宁洱6地震补充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J], 谢虹;雷中生;袁道阳;苏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宁洱 6. 4 级主震 和 5. 1 级余震震源机制解 T a b . 1 F o c a l 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m a i n s h o c ka n dt h ea f t e r s h o c k s
节面 Ⅰ 地震 走向 /( ° ) 140 138 146 148 147 157 倾角 /( ° ) 86 57 63 32 80 79 滑动角 /( ° ) 175 140 156 157 169 157 走向 /( ° ) 232 252 247 250 238 12 节面 Ⅱ 倾角 /( ° ) 86 58 69 83 79 67 滑动角 /( ° ) 24 40 29 59 10 62 方位 /( ° ) 4 15 15 5 193 201 P 轴 仰角 /( ° ) 14 0 4 31 1 24 方位 /( ° ) 99 105 108 129 102 108 T 轴 仰角 /( ° ) 20 50 35 43 15 8 方位 /( ° ) 242 285 280 254 285 0 B 轴 仰角 /( ° ) 65 40 54 31 75 64 精度 备注 本文格点尝试法结果 U S G S 矩张量解 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解 本文格点尝试法结果 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解 本文振幅比解
2 中小余震震源机制解
致力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的地震学家 , 给出了多种小震震源机制的求解方法 。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K i s s l i n g e r 等 ( 1981)提出利用 P 波和 S V 波振幅比资 料 , 采用 地壳均匀 介质模型 , 以射线 出射角分布作介质非均匀校正情况下 测定小震震 源参数的方 法 。 之后 , 梁 尚鸿等 ( 1984 )以点源 位错震源模型 , 采用 层状介质中地震 体波广义透 射系数的快速算法 , 由计算 P g 波和 S g 波综合地震 图得到最大振幅 , 然 后通过最大振幅 比值与观测 资料拟合的方式来测定 震源机制解参 数 。 许忠淮 ( 1979) 、 华祥文 ( 1989 )在区域构造基本一致的 情况下 , 用更多的分 散的中小地震联 合计算区域 小震综合节面解 。 S n o k e( 1989)也一直致力于用
主。 M . 1 余震结果与主震相似 , 由 P 波初动求得 S5 的结果是 N W向节面倾滑分量较大 。 依据此次地震 宏观烈度最内等震线长轴方 向及序列震中优 势分 布方向等 , 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是 N W向破裂 面, 在 N N E 向以水 平作用为 主的压应 力作用下 , 以右旋走滑为主 。
第 3期
付 虹等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255
图 2 走向滑动类型震源机制的平均解 ( a )和应力 P 轴 ( b ) 、 B 轴 ( c )和 T 轴 ( d )的轴角域分布 F i g . 2 A v e r a g es o l u t i o no f s t r i k e s l i pf o c a l m e c h a n i s m( a )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t r e s s a x i s a z i m u t ho f Pa x i s( b ) , Ba x i s( c ) , Ta x i s( d ) 加 5% 的矛盾比得到的全部解的 P 、 B 、 T 轴分布 ( 图 2b , 2c , 2d ) , 可见它们 相当集中 , 表明平均 解的质量相当高 。 第二类震源机制 解的地震的错动 性质为正倾 滑动类 型 。 其 主 压 应力 P轴 接近 直 立 , 方 位为 76 ° , 仰角 为 77° 。 而 主张 应 力 T 轴为水平 ( 图 3a ) 。 第三类只有 6 个地震 , 错动性质为逆倾滑动 类型 ( 图 3b ) 。 主压应力 P 轴接近水平 , 主张应力 T 轴接近直立 , 方位为近 321° , 仰角为 68° 。 走滑错动 类型地震共有 31 个 , 约占 57. 4%, 这显示了序列余 震以走滑错动为 主的特征 。 以上 分析显示 , 地震序列中有相当 多的震源机制 解结 果与主震的解一致或相似 , 构成了主要类型 。 我们将全部解求平 均值得到 : 全 部解的平 均 机制解节面 Ⅰ 走向为 129° , 倾角为 81° , 滑动角为 176° , 具有右旋走向滑动错动性质 ( 图 4a ) 。 节面 Ⅱ走向为 219° , 倾角为 86° , 滑动角为 9 ° , 具有左 旋走向滑动错动性质 。 主压应力 P 轴方位为 354° , 仰角为 4° , 呈水 平 状态 。 主张 应力 T 轴 方位 为 84° , 仰角为 9° , 也呈水平状态 。 中等应力轴 B 直 立 。 最低矛盾比为 18%, 加 5% 的矛盾比得到的全 部解的 P 、 B 、 T 轴分 布 ( 图 4b , 4c , 4d ) , 可见 它们相当集中 , 表明平均解的质量相当高 , 与图 2 比较 , 仅有细微差别 。
( 云南省地震局 , 昆明 650041)

摘要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得到宁洱地震 序列的主震 、 5. 1 级强余 震和 52 个余震震源 机制解 。 分析 表明 , 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呈 N W 走向 , 倾角陡立 。 在接近水平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 , 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错动 性质 。 主震 、 强余震和众多的余震都发生在同一发震断裂上 。 大量的余震震 源机制解结果与主震一致 , 是地震序 列的主要破裂类型 , 但还存在与主要类型不一致的倾向滑 动类型 , 这可能与余震破裂起始点的微构造控制作用有 关 , 但是它们呈水平向的应力轴与主震的主应力轴一致 。 N W 向断层作 右旋走向错动 , 滑动 断层推挤的 象限都是 逆冲类型的余震 , 而拉张的象限都是正断层类型的地震 。 宁洱地震 序列的震源机制和周围 4 次 5 级以上 地震的震 源机制相同 , 表明震源区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完 全一致 , 宁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 。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宁洱地震序列 ;应力场 中图分类号 :P 315. 3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000 -0666( 2009) 03 -0253 -05
*收稿日期 : 2008 -03 -03. 基金项目 :云南省人才培引办 ( 2006P Y01 -39) 和中国地震局 2009年度震情跟踪合同制工作 2009010105 项目共同资助 .
254


研 究
32 卷
果分别见表 1 和图 1。 表 1 中还给出了美国地质调 查局 ( U S G S )的矩张量解和哈佛大学的矩心矩张 量解参数 。 由表 1 可以看出 , 主震的 3 个结果都比 较相似 , 而哈佛大学 的矩心矩张量解 与本文的结 果更为接近 。 主震发震应力场为近 S N 向 , 压应力 以水平作 用为主 , N W 向 节面以右 旋走滑 错动为
第 32 卷 第 3 期 2009 年 7 月
J O U R N A LO FS E I S M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o l . 32, N o . 3 J u l . , 2009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付 虹 , 王绍晋 , 龙晓帆 , 刘丽芳 , 邬成栋
主震
A
余震
B
P 波、 S V 波、 S H 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 机制解的研究 , 并于 2001 年在 I A S P E I 百年计划的 时候将计算程序 向全球作了推广 , 这使利用 区域 地震台网的资料来测定大量 小地震的震源机 制解 成为了现实 。 本文中笔者采用梁尚鸿等 ( 1984)的方 法求 解宁洱地震的中 小余震序列的震 源机制 。 经 计算 图 1 用 P 波初动求得的 M . 4 主震 ( a ) S6 和 M . 1 最大余震 ( b )震源机制解 S5 F i g . 1 F o c a l m e c h a n i s mo f M 4m a i n s h o c k( a ) S6. a n dM . 1a f t e r s h o c k( b )b y P w a v e f i r s t m o t i o n S5 共得到 2007 年 6 月 3 日至 11 月 15 日地震序列中 共 52 个 M . 8 ~ 4. 3 余震的震源 机制解 。 依 据各 L2 震源机制解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 , 笔者把这 54 个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为若干类 , 得到的同一类解 , 采用 许忠 淮 ( 1979 )提供 的格点 尝试计 算软件 , 计算出平均机制解 , 同时给出最低矛盾比加 5%的 全部 P 、 T 、 B轴投影 , 以 便考查 平均解 的质量 。 54 个解被分为 3 类 , 走向滑动类型和主 震基本一 致的有 31 个解 , 占 57. 4 %, 超过一半 ; 正断层类 型有 17 个解 , 占 31. 5%, 接近 1 /3 ; 逆 冲断层类 型有 6 个解 , 占 11. 1%, 数目最少 。 第一类解包含的地震最多 , 包括 6. 4 级主震和 5. 1 级余震 。 地震为走滑类型 。 此类平均震源机制 解节 面 Ⅰ 走 向 为 129° , 倾 角 为 77° , 滑动 角为 175° , 属于右旋走向滑动错动性质 ;节面 Ⅱ走向为 221° , 倾角为 86° , 滑动角为 13 ° , 属于左旋 走向 滑动错动性质 ;主压应力 P 轴方位为 354° , 仰角 为 6° , 呈水平状态 。 主张应力 T 轴方位 86° , 仰角 12° , 也呈水平状态 。 中等应力轴 B 直立 。 图 2a 是 其图解 。 此类平均机制解最低矛盾比仅为 5 %, 再
1 主震和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
震源机制解 可以反映震源 的力学和动力 学特 征 , 是对强震序列 震源和震 区应力场 、 震源破 裂 过程以及发震构造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 。 地震序列中 , 包括主震和余震 在内的每一个 地震 都表现出自身的 特点 , 反映出 序列发展过程 中某 一特定时刻 、 某一 特定位置 的震源特 征信息 。 每 一个地震的震源 机制解既反映了 个体的特征 , 又 是序列整体特征 中不可或缺的部 分 。 通过分 析了 解序列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段地震的震源特征信息 , 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强震序列 的震源破裂过程 和震 源应力场时空特征 。 笔者利用昆 明数字地震台 网记录到的清 晰可 靠的 P 波初动符号 , 采用初动符号格点尝试 法求 解得到主震和 M . 1 最大余震的 震源机制解 , 结 S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