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等六个阶段
2.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纯种发酵)和(混合)发酵。
3.微生物培养(发酵)方式,可以分为(分批培养)(发酵),(连续培养)(发酵),补料分批培养(发酵)三种类型。
4.(发酵工程)是连接生物技术上下游过程的重要枢纽;(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一个主要途径。
5.发酵工程发展史可分为三个发酵技术阶段:在1910以前为(自然)发酵技术阶段;深层培养生产青霉素属于(近代)发酵技术阶段;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
第二章
1.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
2.在培养基中掺入可溶性淀粉、酪素或CaCO3可以分别用于检测菌株产(淀粉)酶、产(蛋白)酶或产(酸)能力的大小。
3.(自然选育)是指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未经人工诱变或杂交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分离和纯化,择优选取微生物菌种的方法。
4.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育种、(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而进行的诱变育种称为(杂交育种)。
5.由于自发突变的作用而引起某些优良特性变弱或消失的现象称(菌种衰退)。
6.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沙土管、(液体石蜡)、真空冷冻等保藏法等。
7.(自然选育)方法简单易行,但获得优良菌种的几率小,一般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8.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稀释法)、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方法。
9.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10.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与(工业单位)获取。
11.从自然界(获得目的菌的)分离和筛选微生物菌种,一般分为采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初筛和复筛)等步骤。
12.(透明圈)法在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养成分,造成浑浊、不透明的培养基背景,所筛选的菌落周围就会形成透明圈。
13.(变色圈)法在底物平板中加入指示剂或显色剂,使所需微生物能被快速鉴别出来。
14.(生长圈)法将待检菌涂布于含工具菌并缺少工具菌营养物的平板上培养,若能合成平板工具菌所需的营养物,在该菌株的菌落周围工具菌便会形成一个混浊的生长圈。
15.(富集培养):是根据微生物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将样品加到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目的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数量上占了一定的优势,从中可有效分离目的菌株。
第三章
1.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核酸,多糖,脂肪酸,维生素等,是各种不同种生物所共有的(初级代谢产物)。
2.抗生素、生长刺激素、维生素、色素、毒素、生物碱是由特定物种在特定阶段产生,且受环境影响很大的(次级代谢产物)。
12.发酵动力学主要内容为(细胞生长)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及产物形成动力学。
13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调节(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的三种方式。
第四章
1.实验室中配制固体培养基要加(0.2%~0.7%)琼脂或5~12 %明胶等剂,(1~2 %)培养基的琼脂用量则为半固体
2.天然的(孢子)培养基主要有:麸皮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大米培养基、玉米碎屑培养基等。
3.(种子)培养基有供菌体大量繁殖的营养基质,营养成分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能维持稳定的(pH),最后一级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最好能较接近(发酵)培养基。
4.(发酵)培养基常用分批补料的方式来满足生长和合成两阶段不同的代谢需求。
5.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中必包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五大营养要素,还根据需要添加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6.工业上常用(葡萄糖)为淀粉水解糖,但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指标。
第五章
1.(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灭菌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2.经5~7分钟后受紫外线照射的空气,才能使氧气产生(臭氧)。因此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后计时。
3.30w的紫外线灯管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时间为(25~30)分钟
4.培养基湿热灭菌以杀死热阻大的(芽孢杆菌)为指标。
5.空气中的微生物以(细菌和细菌芽胞)较多。
第六章
1.产孢子能力强及孢子发芽繁殖快的菌种采用(固体)培养;(细菌)、酵母菌应采用液体摇瓶培养。
2.种子培养基营养成分要适当丰富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含量要高。
3.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基成分,(种龄)与接种量,(温度),湿度,pH值,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和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4.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每次发酵罐的投料提供(数量相当)的(代谢旺盛)的种子。
5.生产上采用微生物能承受的(稍高)温度繁殖,可减少杂菌污染,减少降温能耗。
第八章
1.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有(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
2.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等几种热。
3.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碳酸钙法、(氨水或液氨)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
4.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
5.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有(需)氧)发酵;(厌氧)发酵两大类。
6.发酵产物的浓缩和纯化前一般先要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然后才能提取,精制等相关操作。
7.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
8.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培养皿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
9.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如下:(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
第九章
1.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
2.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
3.不同菌种发酵污染的杂菌不同,如放线菌最适pH为7左右,因此染(细菌)为多;霉菌生长pH 为5左右,因此染(酵母菌)为多。
4.按染菌时间不同,可分为:(种子培养)期染菌、发酵前期染菌、发酵中期染菌、发酵后期染菌四个阶段。
第十章
1.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
2.黄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3.格瓦斯是一种盛行于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含(1%左右)低度酒精的饮料。
4.(半干黄酒或称加饭酒)酒质厚浓,风味优良。是黄酒中的上品。我国大多数出口酒,均属此种类型。5.黄酒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酿酒用的大米,包括(糯米)、粳米和籼米。
6.一般落缸后,经(36~ 48 h),饭粒软化,香气扑鼻;此时酿窝已成熟,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麦曲和水,俗称(冲缸)。
7.黄酒发酵成熟酒醅中的酒液和糟粕的分离操作称为(压滤或压榨)。
8.压榨设备过去长期采用杠杆式的古老(木榨);现多采用板框式气膜压滤机,能达到酒液澄清、糟粕干、时间短的要求。
二.选择题
第一章
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
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
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2.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 (A )
A 产业化
B 商品化
C 社会化
D 安全化
3.通气搅拌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进步的(C )
A第一个转折期 B 第二个转折期
C 第三个转折期
D 第四个转折期
4.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 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
B 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C 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
D 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