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染色技术.
细菌一般染色方法
细菌一般染色方法细菌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染色使细菌在显微镜下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
细菌染色通常分为简单染色、阴性染色和阳性染色三种方法。
一、简单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是最基础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是用一种染色剂来染色所有类型的细菌。
常用的染色剂有墨汁、甲基蓝、伊红等。
简单染色的步骤如下:1.取一片细菌涂片,将其干燥。
2.在涂片上滴加染色剂,覆盖整个片面。
3.将染色剂置于片上一分钟,用水冲洗。
4.用纸巾将涂片上的多余水份吸干。
5.镶片并观察。
简单染色可以使细菌呈现出斑点或条纹状,并能够区分一些基本形态和结构,但不能提供更多细菌信息。
二、阴性染色方法:阴性染色可使细菌显现为透明,而背景呈色的方法。
常用的阴性染色剂有阿里兹红、印度墨等。
阴性染色的步骤如下:1.将涂片上的细菌涂片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使其成薄层。
2.滴加阴性染色剂到涂片上,使其均匀覆盖涂片表面。
3.用水冲洗染色液,并用纸巾擦干涂片。
4.镶片并观察。
阴性染色使背景呈色,使细菌透明,从而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其形态特征。
三、阳性染色方法:阳性染色可以使细菌显现为有色的圆点或杆状,常用的阳性染色剂有甲基蓝、伊红等。
阳性染色的步骤如下:1.将涂片上的细菌涂片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
2.将染色剂滴加到涂片上,使其完全覆盖涂片。
3.置片5-1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染色剂。
4.用纸巾将涂片上的多余水份吸干。
5.镶片并观察。
阳性染色可以染色细菌,使其呈现有色的形态,便于观察和鉴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法、氢酒精酸快速染色法等。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经典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不同细菌细胞壁的染色性质来将其分为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
该方法使用革兰紫染色剂和碘液,以及酒精和碳酸盐条件溶液进行染色处理。
氢酒精酸快速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染色方法,将细菌用甲基蓝染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用酒精和酸性酒精进行洗涤和脱色,最后用伊红染色液着色。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将细菌分为两种主要类型: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
常用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染色是一种常见的颜色修饰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染料、生物化学等行业。
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的选择对于染色效果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
一、常用染色设备1.染色槽:染色槽是染色设备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一个容器,用于容纳染色液和待染物质。
染色槽的材质通常采用不锈钢、陶瓷或塑料,具有耐酸碱腐蚀的特性。
染色槽的尺寸和形状根据染色物质的大小和形态进行选择。
2.染色机:染色机是一种自动化染色设备,它能够对待染物质进行连续染色处理。
染色机通常包括染色槽、染色夹具、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
染色机能够实现高效、均匀的染色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3.染色罐:染色罐是染色设备中一种小型的染色槽,它通常用于对一些小样品的染色处理。
染色罐的材质通常是塑料或玻璃,具有耐腐蚀性和可视性。
4.染色机械臂:染色机械臂是一种用于将待染物质放入和取出染色槽的机械臂。
染色机械臂能够准确地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液的浓度,保证染色的均匀性。
5.染色炉:染色炉是一种用于将待染物质进行加热处理的设备。
染色炉能够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染料的渗透和固定,提高染色效果。
二、常用染色方法1.浸染法:浸染法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它将待染物质完全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染料能够充分渗透到物质内部,完成染色。
浸染法适用于各种纤维材料的染色。
2.喷涂法:喷涂法是一种通过喷涂染料溶液将染料均匀地喷射到待染物质表面的染色方法。
喷涂法能够实现染色的自动化和高效率,适用于纺织、印刷等行业。
3.印花法:印花法是一种将染料印在物质表面的染色方法,它通过铜版印刷技术或者丝网印刷技术将染料印在物质表面,形成图案。
印花法适用于纺织品、陶瓷等物质的染色。
4.滴染法:滴染法是一种通过滴管将染料溶液滴在待染物质上的染色方法。
滴染法适用于对小样品进行染色处理,能够实现高浓度染色和局部染色。
5.染色沉积法:染色沉积法是一种将染料通过电化学反应固定在物质表面的染色方法。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全总结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全总结特殊染色是病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用于染色并可视化细胞、组织或病理标本中特定的结构、细胞成分或病理损伤,从而帮助诊断人员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和病理变化程度。
特殊染色的种类繁多,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特殊染色进行全面总结。
一、银染色法银染色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待染物质与银盐结合,生成黑色或褐色沉淀,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化。
常见的银染色方法有:Reticulin(網狀纖維)染色、Gomori银染色、Grocott-Methenamine银染色。
二、PAS染色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染色)是一种常见的特殊染色技术,用于检测糖原以及其他多糖类物质。
通常使用的PAS染色是将待染物标本与过氧化铬酸溶液(Periodic Acid)处理后再使用Schiff试剂进行染色的方法。
PAS染色为酸性物质染成红色,大多为胞浆染色。
常见的应用包括鉴别肝细胞变性、神经纤维、肾小管等结构。
三、 Masson三色染色法Masson三色染色法是一种多彩染色方法,通过染色剂的组合可染出细胞核、胶原纤维和细胞质等不同组织成分。
Masson三色染色方法包括酸性区域以绿色染色显示胶原纤维,细胞核以黑色或暗蓝色染色显示,胞质以红色染色显示。
该染色法在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等病变的检测中应用广泛。
四、Mallory三色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和Masson三色染色法类似,可以用于显示胶原纤维、细胞核和胞质等组织成分。
其区别在于Mallory三色染色法标本在染色前需用盐酸处理,使染色剂更易于沉积在纤维上,能更清晰地显示组织纤维结构。
五、Giemsa染色Giemsa染色通常用于血液和骨髓涂片的染色,并可以显示细胞核、染色质和胞质等成分。
Giemsa染色法有多种方法,如Giemsa-Eosin染色法、Giemsa-Wright染色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六、von Kossa染色法von Kossa染色法用于检测组织中的钙盐沉积,如血管壁的钙化、尿路结石等。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和工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各种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1.染料染色:染料染色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染料是一种可溶于水或溶剂的有色化合物,通常由有机合成得到。
染料染色适用于各种材料,如纺织品、纸张、皮革等。
染料染色的优点是色彩鲜艳、染色均匀,并且染色过程简单方便。
2.染色质染色:染色质染色是用希望染色质的颜料染色,常用于生物学实验中。
染色质是一种存在于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通过染色质染色可以观察和研究染色质的变化和分布。
常见的染色剂有吉姆萨染料、吉姆萨绿、DAPI等。
3.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常用于检测蛋白质分布和定位的方法。
它基于免疫反应原理,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酶、荧光物质或金粒等标记结合,使特定蛋白质在组织切片或细胞中显示出颜色或荧光。
免疫组化染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病理学诊断和新药开发等领域。
4.电镀染色:电镀染色是一种将金属基材表面镀上一层具有颜色的金属膜的方法。
电镀染色可以改变金属基材的外观和增加表面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电镀染色方法有阳极氧化染色和阳离子染色等。
5.实验室染色:实验室染色是一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标记方法,常用于细胞和组织的观察和研究。
实验室染色使用特定的染料或标记物,如荧光染料、酶染色剂等,可以使目标细胞或组织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和分析。
6.化学反应染色:化学反应染色是通过染色剂与待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得到颜色变化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反应染色方法有铁氰化钾染色法、酚酞试剂染色法等。
化学反应染色主要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等领域。
7.DNA染色:DNA染色是将DNA分子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DNA 染色可以通过荧光染料、酶染色剂和银染法等方法实现。
DNA染色在基因检测、DNA分子分析和遗传学研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总之,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材料、细胞、组织、分子等的观察和研究,而且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五种细胞染色技术
1、酸性品红: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於水,略溶於酒精(0。
3%)。
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
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於水和酒精,遇酸呈蓝色。
它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
它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
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成红色。
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
刚果红可以跟苏木静作二重染色,也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於它能溶於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3、甲基蓝: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於水和酒精。
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
它跟伊红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
甲基蓝极易氧化,因此用它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固绿: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於水(溶解度为4%)和酒精(溶解度为9%)。
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5。
苯胺蓝:是一种混合酸性染料,平常所用很难有一定的标准。
此染料一般很难溶於水,也不易溶於酒精(1.5%)。
植物制片中可与番红合用,作为组织染色;也可作藻类植物染色。
因为这种染料的成分很不一致,染色效果不易掌握。
6、苏丹Ⅲ: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不溶解於水,呈红色粉末状,易溶於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0。
15%)。
常用70%酒精中的饱和溶液。
苏丹Ⅲ是脂肪染色剂。
7、苏丹Ⅳ:苏丹Ⅳ是弱酸性染料,也是很好的染脂肪染料,现在多用以代替苏丹Ⅲ,可染树脂、乳汁管、蜡质以及角质等结构,也可使叶绿体染成暗红色。
病理制片技术――常用特殊染色
病理制片技术――常用特殊染色1.第一步准备工作:配制六胺银染液,将10%硝酸银2.5ml倒入干净的染色缸内,加入2%硼砂5ml,液体呈乳白色,再加入3%乌洛托品40ml,染液逐渐呈透明状。
2.第二步染色过程:事先把温箱调至60℃备用,切片经脱蜡至水,用1%过碘酸氧化10 min,水洗,然后切片放人六胺银染液放置60℃温箱1 h,染真菌时间要相对短一些,一般情况下肉眼看到染液变色,切片呈棕色时从温箱取出染色缸,倒掉染液,自来水冲洗1min,用0.25%氯化金调色1 min,水洗后,用3%硫代硫酸钠染5 min,水洗,用苏木精染液浅染,水洗、分化、冲水返蓝,伊红染10 s,最后经脱水、透明、封固。
3.图示结果:基底膜与毛细血管间质性物质、真菌呈棕黑色,核呈蓝色。
4.注葸事项(1)掌握染色温度和时间,如60℃染1 h,80℃染30~40 min。
(2)真菌类染色时间相对要短,染色时间过长,切片染色过深,可用分色剂处理。
二、黏液卡红染色1.第一步准备工作:配制黏卡染液,将称好的胭脂1 g、氢氧化铝1 g倒入瓶内,加入50%L醇100 rnl混合摇匀,再加入氯化铝0.5g,水浴加温逐渐煮沸并搅动液体,使其充分溶解(注意染液容易外溅),数分钟后,染液由红色变成透明深紫红色,冷却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再加入50%乙醇至原量,过滤,放人冰箱备用。
2.第二步染色方法:染液使用时原液与蒸馏水比例为1:4稀释.切片厚5 um,脱蜡至水,经苏木精染色2 min、水洗、分化、返蓝后进人黏卡液染色2 h以上,染液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但要适当延长染色时间.切片水洗后,脱水、透明、封固。
3.图示结果:黏液为红色,胞核为蓝色.4.注意事项(1)染液使用时比例为1份黏卡原液,4份蒸馏水。
(2)用酶消化对照染色特异性很大,消化时间为20 min。
(3)配制黏卡染液时要防止液体溅出。
三、石碳酸品红染色1.第一步准备工作(1)配制盐基性品红饱和液:盐基性品红溶于乙醇内。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用于给纺织品、皮革、纸张等材料上色。
通过染色可以改变材料的颜色、增加美观性,并且可以单一或多种颜色的组合来满足各种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浸染法浸染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通常用于染色液体量较大的纺织品。
该方法的步骤是:首先,将待染物料完全浸泡在染色液中,确保液体包裹所有的纤维。
然后,通过加热、搅拌等方法促进染料与纤维的充分接触,达到染色效果。
浸染法适用于各种纱线、织物、纤维等材料,染色效果饱满、均匀。
2.悬浮染色法悬浮染色法是使用悬浮液悬浮颜料颗粒,并通过材料的吸附和沉积来完成染色过程。
首先将颜料颗粒悬浮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形成颜料悬浮液。
然后将待染材料浸泡在悬浮液中,染色液通过材料表面的吸附和微细孔隙的滞留,使颜料颗粒沉积在材料上。
该方法适用于皮革、纸张等材料的染色,染色效果均匀,且能够实现多种颜色的组合。
3.组合染色法组合染色法是将不同颜色的染料分别染色在不同的区域,形成花纹或图案。
这种染色方法通常需要在染色过程中控制染料的扩散和固定,以确保颜色不相互渗透或混合。
组合染色法适用于织物、纺织品等材料,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花纹效果,可以按照设计师的要求进行自由创作。
4.印花法印花法是使用特制的印花模板将染料印在材料上,形成花纹或图案。
首先,将染料印在模板上,再将模板和材料相互接触,通过压力或其他方法使染料转移到材料表面。
印花法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皮革等材料的染色,染色效果清晰、鲜艳,能够实现复杂的花纹。
5.气相染色法气相染色法是一种将染料以气态的方式转移到材料表面的染色方法。
首先,将染料在特定条件下加热并转变为气体,然后将待染材料置于染色室中,通过材料的孔隙和吸附等作用将染料从气体中吸附到材料上。
气相染色法适用于纤维、薄膜等材料的染色,具有染色均匀,颜色鲜艳的优点。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染色方法时,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染色效果的要求以及工艺的条件来进行合理选择。
常用细菌染色技术
三、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固定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革兰氏阳性菌,用符号“G+”或“GP” (Gram’s Positive)表示。 革兰氏阴性菌,用符号“G¯”或“GN” (Gram’s Negative)表示。
四、影响因素
1.操作:
涂片的厚薄,不宜过厚 染色时间的把握,尤其是脱色时间,脱色不宜过度 固定过程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避免过热使菌体变性而影
抗酸染色的意义: 用以鉴别抗酸菌(如结核杆菌和麻风 杆菌)和非抗酸菌。
荧光染色法
一、原理
抗酸杆菌用荧光燃料Auramine O(金胺O)染色后,用
含有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镜检查,将会发出闪亮的橘黄色。
标本涂布不能过厚,影响染色效果。 体液标本应浓缩集菌后取沉渣涂片。
普通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是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之一。此染色法是由丹麦细菌学 家 Christian Gram氏于1882~1884年发明的,至今已逾百 年,仍在广泛使用,是细菌学中最为经典的染色方法。
一、原理
体液标本:取标本10ml,3000rpm,离心30min,取沉渣涂片。 大小、厚度同痰涂片。
脑脊液:将脑脊液离心或甩片集菌后涂片备用。 大便:取粘液便或者血便少量均匀涂布玻片,不可过厚。
标本处理注意事项
标本应以打圈的方式反复涂抹均匀,避免标本涂布不均影响结果判读, 或使染色不均造成阴阳不定。
细菌经结晶紫初染染成蓝色。G+菌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且肽 聚糖为空间网状结构,再经乙醇脱水,网状结构更为致密,染料 复合物不易从细胞内漏出,仍为蓝色。而G-菌细胞壁脂类含量多, 肽聚糖层数少,且肽聚糖为平面片层结构,易被乙醇溶解,使细 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泄漏,细菌被脱色为无 色,再经石炭酸复红稀释液复染成红色。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总结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总结一、结缔组织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橘红色:髓鞘、红细胞Masson三色染色法绿色: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蓝褐色:胞核三联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黑色:网状纤维绿色:弹性纤维淡黄色:肌肉、红细胞二、胶原纤维染色法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鲜红色:胶原纤维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蓝褐色:胞核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绿色:细胞核黄色:其他三、网状纤维染色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黑色:网状纤维红色: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胶原纤维淡红色:细胞质(伊红复染)四、弹性纤维染色Gomori醛复红染色法*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紫红色:弹性纤维橘黄色:背景五、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蓝绿色:弹性纤维红色:胶原纤维淡黄色:背景六、肌肉组织染色△横纹肌组织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玫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HBFP)红色:缺氧心肌、红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正常心肌蓝色:细胞核Poley显示缺氧心肌染色法红色:缺氧心肌紫色:胞核绿色:其他组织1七、糖类染色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法红色:糖原及其他PAS反应阳性物质蓝色:细胞核八、黏液物质(黏多糖)染色Mowry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红色:中性黏液物质蓝色:酸性黏液物质紫红色:混合性黏液物质阿尔辛蓝(爱先蓝,PH 2.5)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或淡然:强硫酸化黏液物质红色:胞核阿尔辛蓝(爱先蓝,PH 1.0)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非硫酸化酸性黏液物质红色:胞核(如复染)九、黑色素染色Masson-Fontana黑色素银浸染色法黑色:黑色素及嗜银细胞颗粒红色:胶原纤维浅黄色:背景Lillie硫酸亚铁染色法暗绿色:黑色素浅绿或不着色:背景黄色:肌纤维和背景十、含铁血黄素染色亚铁氰化钾法(Perls blue普鲁士蓝显示三价铁)蓝色:含铁血黄素浅红色:其他组织十一、胆色素染色三氯醋酸染色法绿色:胆色素红色和黄色:其他(复染)十二、脂褐素染色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法(非特异性)暗蓝色:脂褐素醛品红法(现配现用)深紫色:脂褐素浅黄色:背景十三、脱色素染色通常用来鉴定是否有黑色素存在,3张连续石蜡切片,1张HE,1黑色素染色,1张氧化漂白脱色素十四、纤维蛋白染色Lendrum等MSB染色法*本法的MSB指马休黄猩红蓝法红色:纤维蛋白紫色:陈旧性纤维蛋白蓝色:细胞核黄色:红细胞Gram甲紫染色法蓝黑色:纤维蛋白红色:背景十五、淀粉样物质染色刚果红染色法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Jurgens甲紫染色法红色或紫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十六、真菌染色2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真菌均被着色黑褐色:菌丝和孢子红色:细胞核淡绿色:背景高碘酸复红染色法紫红色:真菌浅黄色:红细胞十七、细菌染色一般细菌革兰氏染色(Gram碱性复红结晶紫染色法)蓝色:革兰阳性菌红色:革兰阴性菌红色:细胞核抗酸杆菌Ziehl-Neelsen抗酸杆菌染色法红色:抗酸杆菌灰蓝色:背景胃幽门螺杆菌Warthin-Starry胃幽门螺杆菌染色法棕黑色或黑色:胃幽门螺杆菌淡黄色:背景十八、螺旋体染色硝酸银染色法黑色或棕黑色: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淡黄至淡棕色:背景Ryu碳酸钠碱性复红法红色:螺旋体十九、病毒包涵体染色荧光桃红-酒石黄法亮红色:病毒包涵体蓝褐色:细胞核黄色:背景二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染色Shikata地衣红染色法(现配现用)棕色:HBsAg阳性醛复红改良染色法紫色:HBsAg阳性红色:结缔组织黄色:红细胞及基质维多利亚蓝染色法蓝绿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物质红色:细胞核二十一、神经组织染色△神经细胞尼氏体染色方法缓冲亚甲蓝法蓝色:尼氏小体及核仁△神经纤维的染色方法Holmes神经纤维染色黑色:神经纤维灰紫色:背景Bielschowsky神经纤维染色黑色:神经纤维紫色:背景Von Braunmubl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染色黑色: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浅灰色:背景Eager退变神经纤维染色黑色:退变神经纤维浅棕色:背景△神经髓鞘的染色方法Weigert-Pal髓鞘染色蓝黑色:髓鞘淡灰色:背景Weil髓鞘染色(石蜡切片理想)蓝黑色:髓鞘淡灰色:背景Kultshitzky髓鞘染色蓝黑色:髓鞘淡黄色:背景3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蓝色:髓鞘紫色:核仁、尼氏体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深红色:神经髓鞘绿色:轴索、间质不着色:脱髓鞘纤维Marchi退变髓鞘染色方法黑色:退变髓鞘浅棕色:背景△神经胶质细胞染色方法Cajal星形细胞染色紫黑色:原浆性及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Weil及Davenport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黑色: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黄棕色:背景二十二、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亲银反应Lillie-Masson二胺银反应法黑色:亲银颗粒细胞红色:细胞核淡灰黄色:背景Gomori-Burtner六胺银法黑色:亲银细胞浅红色:背景△嗜银反应De Grandi改良硝酸银反应法棕黑色:嗜银细胞颗粒红色:细胞核碱性重氮反应法橘红色至红色:嗜银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黄色:胞质二十三、嗜铬细胞染色Giemsa改良染色法红色至紫红色:嗜铬细胞蓝色:皮质细胞粉红色:红细胞Wiesel染色法黄绿色:嗜铬细胞质红色:细胞核蓝色:其他二十四、肥大细胞染色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紫红色:肥大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醛复红法深紫色:肥大细胞颗粒橘黄色:红细胞黄色:其他组织二十五、DNA染色酸水解—无色品红法紫红色:DNA绿色:细胞质、其他成分甲基绿—派洛宁法紫红色:细胞质和核仁内RNA 绿色或绿蓝色:核内DNA二十六、脂肪染色苏丹法橘红色:中性脂肪蓝色:细胞核油红O染色法深橙红色:中性脂肪蓝色:细胞核4。
组织学染色类型
组织学染色类型
1、HE染色也叫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是病理科切片染色技术中
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
HE染色法也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
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
HE染色利用苏木素和
伊红分别显示胞核和胞浆,可以区分出一般细胞的形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鉴别组织、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是诊断良恶性疾病的最基本的染色方法。
2、免疫组化染色。
是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
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的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辅助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预后预测等重要的病理学染色技术。
3、PAS染色。
又称过碘酸-雪夫染色,糖原染色。
一般用来显示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糖原和其他多糖物质。
4、巴氏染色。
是脱落细胞染色中最好的染色方法。
纺织工艺:布料染色技巧讲解
纺织工艺:布料染色技巧讲解
1. 引言
布料染色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加工技术,它能为布料增添色彩和美感。
本文将介绍布料染色的基本原理、常用染色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 布料染色的基本原理
在开始介绍染色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布料染色的基本原理。
布料的颜色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在纤维制造过程中添加颜料或者在成品布料上进行后处理。
3. 常见的布料染色方法
3.1 湿法染色
湿法染色是最常见的布料染色方法之一,其中包括以下几种:
•单独浸泡法:将布料放入预先调制好的染液中浸泡,达到需要的颜色后取出。
•细节揉捻法:通过在特定部位揉捏或打结,以实现花样或图案效果。
•梳棉球贴纱法:在织造前就使用棉球或类似物质贴附于线头上,在织造过程中形成反复间隔着纱线缺失应有纹理。
3.2 干法染色
干法染色主要用于烘干和蒸汽环境下的染色,常见方法有:
•熔融染料法:将悬浊剂或熔点较低的颜料应用于布料上,通过加热使其熔化,然后冷却固化。
•染料喷涂法:使用喷涂设备将染料直接喷洒在布面上,然后经过相应的热处理使其定型。
4. 布料染色注意事项
在进行布料染色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选择合适的染料和助剂以确保所需的颜色效果和色彩牢度。
•控制好温度、浸泡时间等工艺参数,以避免过度染色或不足染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花样或图案时,必须精确控制设计和操作步骤。
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布料染色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希望这些信息
能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布料染色技巧的指导,并帮助您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微生物的染色方法是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将细菌、真菌、原虫等微生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研究。
染色方法能够使微生物结构和特征更加清晰可见,便于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研究。
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常规染色是最基本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常用的常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李斯特氏染色和孢子染色等。
其中,革兰氏染色是最常用的常规染色方法之一。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包括将微生物样品涂在玻璃片上,加热固定,然后依次经过靛基紫、碘酒、酒精和脱色液的染色处理,最后用苏木精红染色,过脱色液和背景脱色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革兰氏染色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是微生物鉴定中重要的基础染色方法。
特殊染色是根据微生物的特殊结构和特征进行染色的方法,常用的有抗酸染色、肉眼观察的染色和木纹酸染色等。
抗酸染色常见的有抗酸快速染色法和冷抗酸染色法。
抗酸染色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特殊染色方法,适用于结核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需要染色的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的步骤有固定、染色液处理、脱色液处理等,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利用特异性抗体和荧光染料标记来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免疫荧光染色的步骤包括样品处理、抗原检测、抗体处理、荧光染料标记等。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染色的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的强度和颜色,以此来判断微生物的存在与数量。
除了上述常用的染色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染色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F I S H)染色、电子显微镜染色等。
荧光原位杂交染色是一种特异性的D N A或RN A测序方法,通过标记了荧光探针的原位杂交来检测微生物中特定的基因序列。
电子显微镜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电子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金属薄膜染色或重金属染色使微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高对比度的图像。
总结来说,微生物的染色方法有多种,包括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血涂片的常用染色方法
血涂片的常用染色方法血涂片的染色方法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它通过染色剂的作用,使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从而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
本文将介绍血涂片染色的常用方法。
一、尤氏涂片染色法尤氏涂片染色法是血涂片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首先,将待染物涂布在玻璃片上,然后滴加尤氏染液,使其完全覆盖待染细胞。
然后将玻璃片轻轻晃动,使染液均匀分布,然后放置10-15分钟。
随后,用蒸馏水洗净杂质,待玻璃片干燥后,就可以观察染色效果了。
二、吉姆萨涂片染色法吉姆萨涂片染色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血涂片染色方法。
操作步骤与尤氏染色类似,首先涂布待染物,然后滴加吉姆萨染液,均匀分布后放置10分钟。
之后,用蒸馏水冲洗去除杂质,使染液清洁。
最后,晾干玻璃片后即可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偏心涂片偏心涂片是一种染色方法,适用于血液细胞计数和形态学观察。
首先取一滴新鲜的血液,放在玻璃片上,并用另一片玻璃片迅速稀释成适当浓度。
然后,将玻璃片倾斜45度角,一端接触滴液的一侧,另一端则呈现一个斜纹,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涂片。
静置片约20分钟后,用尤氏染液染色,然后冲洗并晾干后观察。
四、格里芬-斯旺涂片染色法格里芬-斯旺涂片染色法也常用于血涂片染色,尤其适用于染色胶原纤维和核酸。
操作方法为将待染物与格里芬-斯旺A液混合,制成一个湿的涂片。
然后,将格里芬-斯旺B液滴于涂片上,并用滤纸渗透干,最后观察染色效果。
五、格朗-古达染色法格朗-古达染色法用于观察白细胞和细菌。
操作方法为先将带菌纸蘸入患者血液中,然后迅速涂布在玻璃片上。
待玻璃片干燥后,将其放入格朗-古达染液中静置15分钟。
之后,用蒸馏水洗净杂质,待干燥后可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血涂片的染色方法有很多,尤氏涂片染色、吉姆萨涂片染色、偏心涂片、格里芬-斯旺涂片染色法和格朗-古达染色法是其中常用的几种。
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
1. Wright-Giemsa染色法:Wright-Giemsa染色法是最常用的血液细胞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将混合的Wright染料和Giemsa染料使用石蜡预染、去色、上染的过程进行染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同时染色红细胞和各种白细胞,使它们的细胞器染色对比明显,从而判断细胞类型和形态。
Wright-Giemsa染色法可以显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2.厌氧消退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用于鉴定和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染色过程包括混合厌氧蓝染料和消退染料,与细胞成分反应,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反应得到相关信息。
3.肌酸肌酸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是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染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出淡红色或深红色。
肌酸-肌酸染色法可用于研究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4.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也是一种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它是将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并与红细胞反应,使红细胞呈现出红色到紫红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的数量。
5.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鼠标血尔珠是一种用于鼠标血细胞染色的颜料。
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通过与血细胞结合,使细胞膜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和计数鼠标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之,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Giemsa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鼠标血尔珠染色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血细胞的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实验染色技术
微生物实验染色技术
微生物实验常用的染色技术有:
1. 革兰氏染色:用于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 肥达氏染色:用于观察细菌胞壁结构,对不同菌种有区分性。
染色后革兰氏阳性菌染色成黑色,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
3. 石蜡包埋:用于制备细胞切片,方便观察细胞结构。
4. 原生质染色:用于观察微生物细胞内部结构,比如核、质粒等。
可用甲苯染液或尼格氏染液染色。
5. 酸性染色:利用染料与细胞核染色质亲合性及电性相异之特性强烈的反应染色。
常用的有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用于观察细胞核。
6. 碱性染色:利用染料与细胞质内基质颗粒亲合性及电性相异之特性强烈反应染色。
常用的有甲苯绿染液、甲苯蓝染液,用于观察细胞质。
传统染色分类
传统染色分类传统染色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通过染料将纤维材料上色,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传统染色技术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分类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染色分类。
1. 酿染类酿染是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染色技术,主要使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进行染色。
常见的酿染植物包括蓝靛、蓝莓、茜草等。
这些植物含有丰富的天然染料,经过提取和加工后,可以用于染色。
酿染技术在古代非常普遍,尤其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2. 纳米染色类纳米染色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染色的方法。
通过将纳米颗粒与纤维材料进行结合,可以实现更加均匀和持久的染色效果。
纳米染料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可以提高染色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纳米染色技术在纺织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各种颜色和图案的染色效果。
3. 雕花染色类雕花染色是一种将花纹或图案直接刻在纤维材料上的染色技术。
常见的雕花染色方式包括绣花、雕刻和印花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纤维材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纹理,增加了纺织品的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雕花染色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刻画、上色和定型等。
4. 蜡染类蜡染是一种通过蜡的阻隔作用,在纤维材料上形成图案或花纹的染色技术。
常见的蜡染方式包括热蜡染、冷蜡染和蚕蜡染等。
蜡染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多彩的图案效果,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蜡染也是一种手工艺品制作技术,需要经过熔蜡、刻画、染色和脱蜡等步骤。
5. 浸染类浸染是一种将纤维材料浸泡在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技术。
浸染通常适用于纤维材料较长的织物,如丝绸和棉布等。
浸染技术可以实现均匀和深入的染色效果,使纤维材料呈现出柔和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
浸染过程中需要注意染料的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传统染色技术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工艺和审美观念,也为现代纺织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化学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化学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技术,通过化学反应使被染物质与染料结合,达到染色的目的。
其原理是染料分子与被染物质分子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
化学染色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固定:将待染物质固定在载玻片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热固定、乙醇固定和甲醛固定等。
2.脱水:将固定的样品通过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乙醇溶液,使样品中的水分逐渐被乙醇取代,最终脱水至无水状态。
3.透明化:将脱水的样品通过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透明剂(如二甲苯、苯酚等)溶液,使样品透明。
4.染色:将透明的样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染料分子与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染色产物。
5.洗涤:将染色后的样品用适当的缓冲溶液或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去除多余的染料和杂质。
6.脱水:将洗涤后的样品通过一系列浓度逐渐减少的乙醇溶液,使样品中的透明
剂逐渐被乙醇取代。
7.透明化:将脱水后的样品通过一系列浓度逐渐减少的透明剂溶液,使样品恢复透明。
8.封片:将处理好的样品覆盖一层封片剂,并用玻片覆盖,以保护样品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以上是一般化学染色的步骤,不同染色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此外,染色的具体条件(如染料种类、染色时间、温度等)也会根据样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染色,可以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病变过程。
根据染色原理和目的的不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有多种分类。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是: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巴氏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福尔根染色。
二、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1.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色是用于显示细胞内蛋白质和核糖体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天青、伊红、酸性品红等染料的吉姆萨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和核糖体呈现紫红色或蓝紫色。
吉姆萨染色在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瑞氏染色瑞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颗粒物质的染色方法,如细胞内酶、核酸等。
该方法使用含有伊红和天青染料的瑞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颗粒物质呈现蓝紫色或红色。
瑞氏染色常用于病理学和血液学中的骨髓涂片检查。
3.巴氏染色巴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糖原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丹III 或苏丹IV染料的巴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糖原呈现红色或橙色。
巴氏染色在妇科和肿瘤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常用于检查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糖原含量。
4.苏木素-伊红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木素和伊红染料的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质呈现红色或橘黄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病理学中广泛用于组织切片的诊断。
5.福尔根染色福尔根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DNA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品红和苦味酸的福尔根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DNA呈现蓝色。
福尔根染色在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中常用作显示肿瘤细胞的DNA含量。
三、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病变过程。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实验操作和试剂选择等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染色标记法
染色标记法简介染色标记法(Staining and labeling method)是一种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
通过使用染色剂或标记物,可以对细胞、组织或分子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分析。
染色标记法广泛应用于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蛋白质定位等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染色剂的选择在染色标记法中,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荧光染料、酶联染料和核酸染料等。
1.荧光染料:荧光染料具有较高的亮度和稳定性,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样品。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DAPI、FITC、TRITC等。
2.酶联染料:酶联染料可以与特定抗体结合,并通过酶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常用的酶联染料有HRP(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P(碱性磷酸酶)等。
3.核酸染料:核酸染料可用于DNA和RNA的检测和定量。
常用的核酸染料有Ethidium Bromide、SYBR Green等。
选择染色剂时需要考虑实验目的、样品类型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确保染色剂的选择与实验要求相匹配。
染色标记方法在染色标记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染色法、间接染色法和原位杂交法。
1.直接染色法:直接染色法是指将染料直接与待测物质进行反应,形成可见的颜色或荧光信号。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大部分实验需求。
例如,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可以直接将抗体与荧光标记物结合,观察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分布情况。
2.间接染色法:间接染色法是指通过两步反应来完成标记过程。
首先使用一种特异性抗体结合到待测物质上,然后再使用带有荧光或酶联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间接染色法可以增强信号强度并提高灵敏度,适用于信号较弱的实验。
例如,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可以使用一抗与目标蛋白结合,然后使用带有荧光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3.原位杂交法:原位杂交法用于检测DNA或RNA的特定序列。
通过将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进行杂交反应,可以观察到目标序列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原位杂交法在基因表达研究和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固定 涂面朝上,通过火焰2~3次。
4.染色 在涂片薄膜上滴加结晶紫染液,使之 覆盖2分钟。
5.水洗 斜置载玻片,用洗瓶小水流沿玻片边 缘冲洗,直至水呈无色为止。
6.干燥 室温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干。
(二)革兰氏染色 7. 媒染 加媒染剂碘液使之覆盖1min,水洗,吸水纸吸干
食品微生物技术
实训项目教程
适合专业(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
教师:万国福
行动领域 任务二 微生物形态镜检观察 任务三 玻片制作
任务四 常用染色技术 任务五 菌落形态观察
任务四 常用染色技术
一、目的 1、学习微生物的染色技术,掌握微
生物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2、学习油镜的操作。
二、染色原理和油镜的工作原理
1.油镜工作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100),故镜头焦距短,直径
小,但所需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标本片透过的光线是从玻 片进入空 气,再进入镜头。由于玻璃和空气的介质密度不 同,有些光会因折射或 反射而 不能进入镜头, 物象就显 现不清。 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 所损失,须在油镜与玻片 之间加入折射率和玻璃 (n=1.52)相仿的香柏油 (n=1.515)。故而称之为 “油镜”。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的结构和组成的不同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所有的细 菌都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 -碘的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力。用乙醇脱色处 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G+细菌的细胞壁主 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 乙醇脱色时使细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 ,使得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 经洗脱和复染仍然保持初染剂的蓝紫色。G-细菌则不同,由 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 ,类脂被乙醇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 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 复染剂的颜色。
三.实验器材 1.显微镜、香柏油、接种环、酒精灯等 2.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沙黄染液 3.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四.实验内容
(一) 单染色
1.涂片 取一块载玻片,用记号笔划分出两区 域并做上记号,在两区域中央各滴半滴无菌水,用 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法分别取两种菌种在左右两滴水 中,和匀后涂成薄膜。
。 8. 脱色 滴加95% 乙醇数滴使之覆盖16S,立即水洗,吸干 。
9. 复染 用沙黄(番红)液复染 2min,水洗,吸干。
(二) 镜检 先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找到要观察的样品
区域后,用转换器将物镜转到空挡,在样品区域 滴加香柏油,再将油镜慢慢转到工作位置浸入油 中。若不清晰,慢慢转动微调直至清楚。
2.单染色法
微生物不但个体微小,且无色半透明。要 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必须染上颜色 。微生物 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等一类两性电解质: 在酸性溶液中结合质子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 给出质子而带负电。等电点一般在pH=2~5。 所以,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微生物 细胞通常带负电荷。碱性染料在电离时,染色 部分是带正电荷的,容易与带负电荷的菌体结 合使之着色。经染色后的菌体细胞与背景形成 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
油镜用完后,用镜头纸沾取乙醇-乙醚混合液 檫拭油镜头。再用干的檫镜纸檫干镜头。
Hale Waihona Puke 五.实验结果 观察两种细菌的形态和颜色,绘出油镜
下细菌形态图,说明革兰氏染色的结果。
阴性
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