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什么是品德: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品德。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内容和社会风尚。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⑴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⑵道德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⑶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的心理结构;
㈠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㈡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㈢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的克服困难去完成预订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他是调解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㈣道德行为:人的道德认识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现、来说明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
品德结构中的各种心理成分是有机联系而不是分割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可以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
第二节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㈠道德概念的理解:如同认识范围内概念的发展一样,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㈡道德判断(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即依靠他人的评价为标准)逐步发展到
自律(即以自己独立的内在的评价为标准)。
2、从效果到动机: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的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
达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
3、由片面到全面: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
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
二、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㈠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
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㈡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1、坚持性的的发展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坚持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且不稳定。
2、自制力的发展小学儿童的自制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
一、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攻击
攻击是一种本能反应,攻击行为主要是模仿的结果。(如何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见P151)
2、撒谎
撒谎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有时候儿童表现为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
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儿童撒谎最为常见的原因。儿童爱撒谎也与期望获得重视有关。通过夸大事实,用吹牛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如何对待儿童撒谎见P153)
3、逃学与离家出走
逃学与离家出走是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
从客观上来说。造成离家出走的原因有两个:①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如羞辱、责骂乃至体罚。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伤而出走;②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伙中用极具诱惑力或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出走还和个性心理有关。
(如何防止和对待儿童逃学或离家出走见P154)
第三节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一、说理法(培养小学儿童品德的主要方法)
说理法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善恶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到水平的方法。
遵循以下原则:㈠说理要科学㈡说理要尊重儿童㈢排除意义障碍
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二是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
二、效仿法(榜样引导法)
效仿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仿效,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
(一)模仿学习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在能否抗拒外界各种诱惑,而人们对诱惑的抗拒是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进行学习和改变的。
(二)为儿童提供榜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榜样只有可敬,才具有权威性。
榜样只有可信,才具有真实性
榜样只有可亲,才具有感染力
三、强化法(行为强化法)
如果每当儿童做出一个合乎规范的行为就收到成人的夸奖,而每当儿童做出一个不合规定的行为就遭到成人的否定,那么通过不断的强化,儿童就逐步理解行为的好坏,并相应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强化手段培养预期的行为结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有一个目标
(二)制定小步子
(三)及时“反馈”
(四)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
表扬与批评的效果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
1、学生的经验
2、表扬与批评运用的频率。
3、学生对表扬与批评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4、施教者的权威性程度
5、学生的性别因素
对惩罚的运用与理解:
应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2)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作用。但运用惩罚适应注意:(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
(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苏霍姆林斯基在使用惩罚时善于运用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