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研究性学习在日本盛行,研究性学习被称为综合学习。
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在原来的“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个板块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板块,并在2002年首次把综合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中,以综合学习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学校和学习者的自主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美国学校教育中,研究性学习一般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开展。
学生所用的教材比较贴近自然生活,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运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这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
(2)“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它改变了短促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长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3)“以独立研究卫中心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要求自律性要很强,学习环境主要来自家庭,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和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都有很多的研究和阐述,各国家逐渐意识到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一般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课程的理论较多。
现阶段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并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大部分只是在理论知识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很少。
教研活动的国内外现状(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指教师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探索、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活动。
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内外教研活动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教研活动的现状1. 国内教研活动现状(1)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我国教研活动形式丰富,主要包括:听课评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教师培训等。
这些形式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2)教研活动的参与主体广泛我国教研活动的参与主体包括:教师、教研员、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等。
其中,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教研员和校长等教育管理者对教研活动起到指导和协调作用。
(3)教研活动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教研活动在城乡、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地区教研活动相对较多,农村地区教研活动相对较少;东部沿海地区教研活动相对较多,中西部地区教研活动相对较少。
2. 国外教研活动现状(1)美国美国教研活动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如教学研讨、专业发展学校、教师学习社区等。
美国教研活动强调团队合作,注重教师间的交流与分享。
(2)英国英国教研活动以学校为本,强调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同伴互助、教学观察、反思性实践等。
英国教研活动注重教师的专业自主,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
(3)日本日本教研活动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教研活动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教研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
日本教研活动注重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倡教师发挥团队精神。
三、国内外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部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未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 教研活动参与度不高一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导致教研活动效果不佳。
3. 教研活动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教研活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教研活动的效果。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doc资料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现状在西方,研究性学习的根源可以追随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它步步紧逼的探问方式。
但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只是形式上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色彩,并没有严格的探究意义。
真正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诞生的是20世纪以来,美国几名教育专家对学习理论的探讨。
如: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施瓦布的“探究性教学思想”等,他们关于教学实践的思想是研究性学习丰富的思想源泉。
目前,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践行的途径也有差异,但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 (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
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是在广大中小学进行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有的学者认为回顾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大体经历了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活动和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阶段。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doc资料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现状在西方,研究性学习的根源可以追随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它步步紧逼的探问方式。
但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只是形式上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色彩,并没有严格的探究意义。
真正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诞生的是20世纪以来,美国几名教育专家对学习理论的探讨。
如: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施瓦布的“探究性教学思想”等,他们关于教学实践的思想是研究性学习丰富的思想源泉。
目前,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践行的途径也有差异,但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 (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
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是在广大中小学进行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有的学者认为回顾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大体经历了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活动和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阶段。
研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学是一种将学术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研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研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学课程设计、研学实践效果评估、研学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
例如,在研学课程设计方面,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任务型”、“问题型”和“项目型”等不同类型的研学课程模式;在研学实践效果评估方面,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考察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科知识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变化。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和社区的教育活动中。
国外研究主要关注研学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例如,在研学理论框架方面,国外研究者提出了“经验学习”、“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等不同的理论模式;在研学实践模式方面,国外的研学活动形式多样,如户外拓展训练、文化考察、志愿服务等;在研学效果评估方面,国外研究者多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术成就、社会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变化。
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研学的定义、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认为研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研学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效果,以推动研学教育的发展和应用。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研究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深入推进。
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和趋势。
首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在国内,随着开放的推进,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内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国外,科研领域的竞争激烈,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高校不断崛起,牵引着科研的发展方向。
其次,面对全球性挑战,国内外研究趋势转向合作和共享。
在科技领域,许多研究问题变得复杂而庞大,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解决。
因此,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学者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和共享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中显著,也在应用研究和创新中得到充分体现。
再次,国内外研究正在朝着实用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在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者更加重视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价值。
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国内外研究正在朝着强化实用性、加强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方向努力。
这也为创新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国内外研究对科研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科研成果可能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国内外研究越来越注重科研伦理,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遵守科学道德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确保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研究过程。
同时,研究也应该服务于社会的需求,关注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科研工作者们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算法研究、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我国在基因编辑、干细胞研究和人工智能诊断等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此外,我国还在新能源、环境保护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国外的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在科研领域一直处于世界前沿地位。
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研究机构在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发现。
在人文社科领域,欧洲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中心。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绿色能源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资源。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领域,我国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某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另外,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培养。
总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各有所长。
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我国在某些领域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加强与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1、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
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
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
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
德国现代教育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
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
[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
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研究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等。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探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国内的科研机构不断壮大,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增加。
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同时,大学也发挥着重要的研究引领作用,各个学科领域都在积极推进研究工作。
此外,政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学科建设仍然不够全面和均衡,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其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研究成果往往难以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此外,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也亟待加强,要注重对创新能力和原创性的评价,避免过分偏重论文数量等指标。
接下来,我们来看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的科研工作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例如,在美国,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机构及大学实力雄厚,各个领域都有一流的研究人员和实验装备。
欧洲一些国家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
而亚洲的一些国家在信息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取得了迅猛发展。
国外的科研工作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然而,国外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是竞争激烈,优秀的研究人员往往争夺有限的科研资源。
其次是科研的伦理和安全等问题,例如科学研究中的数据造假和科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等。
此外,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如何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
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进步。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国的研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内外研究现状是指当前各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取向,对于了解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不同领域进行简析,以期能够对研究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国外研究机构如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英国的医学研究委员会(MRC)等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癌症治疗、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疗法等。
而国内的医学科研机构也在传统中医药研究和肿瘤治疗方面有所突破,如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等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二、信息技术领域在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十分活跃。
国外的研究机构如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领域有着世界领先的水平,而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也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三、环境工程领域在环境工程领域,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备受关注。
国外的环境工程研究机构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环境保护组织等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的环保部和国家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也在环境治理和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也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不同领域都展现出了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相信未来各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第二篇示例: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跨国合作的加强,研究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形势介绍
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形势介绍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引起了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
研究性学习首先指的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布鲁纳、施瓦布等人倡导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思想。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式学习的弊端。
它主张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学习”的特征。
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还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它可以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专题研究学习”,更需要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各国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表明,在当前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将来所需的每一种知识和技能,必须在具备阅读、数学、科学等方面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将比学会事实(learn to know)更为重要。
教育正在逐渐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从强调记忆背诵,转变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会从外在世界取得信息、解决问题,并且将问题与课本里的基础知识相结合,通过探究学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与此相应,必须以探究为中心重新构建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2000年,由OECD(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国内外、市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1. 国内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育研究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我国在教育研究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未来人才。
2.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非常广泛,涉及到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方面。
目前国内的教育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 教学方法: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传统的讲授法、实践教学法以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等。
- 教育管理:研究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 教育技术:研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
3. 研究成果与应用国内在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领域,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
这些成果已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1. 国外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国际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因此国外的教育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国外的教育研究现状,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2. 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国外的教育研究同样涵盖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
目前国外的教育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理论:国外在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哲学等领域。
- 教学方法:国外教育研究注重实践与案例分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教育管理:国外注重教育机构的管理与领导力,推动学校管理与教师管理的现代化。
- 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着重于数字化教育、智能化教学、上线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
3. 研究成果与应用国外在教育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不断涌现。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向进行撰写:在国内外科研领域,研究现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现状。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学术研究者和科技创新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国内研究现状是指我国学者在各个学科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科研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国内科研的蓬勃发展。
在科学、医学、工程、社会科学等领域,我国学者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并为国内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而国外研究现状则指的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国外研究成果对我国学者和科技创新机构的影响日益增加。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在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也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不同视角和思路。
因此,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掌握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于拓宽研究思路、改进实验设计、提升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旨在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简析,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把握科研发展动态的视角,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概述,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简要描述本文的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分为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两个部分。
其中,国内研究现状部分将详细讨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并列举几个重要的研究要点。
而国外研究现状部分将介绍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的几个重要要点进行论述。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本课题成为了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本课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他们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产业效率、创新技术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
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本课题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更早,并且研究成果更为丰富。
在理论研究方面,一些国外学者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推进跨国合作等方面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国外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对本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本国的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发展趋势分析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未来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融合: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如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
未来,该课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2. 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将成为本课题的研究趋势之一。
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本课题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国际合作与交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跨领域性。
未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成为推动本课题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国学者和机构可以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国际会议等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研究生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开题报告之前,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其不足之处,以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研究现状1.1 学术研究成果国内在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会议论文等。
这些成果涵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各个层面,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国内,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本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热点和趋势当前,国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二是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三是社交网络和信息传播,四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
这些热点和趋势反映了国内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二、国外研究现状2.1 学术研究成果国外在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样丰富多样。
许多国外的学者在相关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国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非常先进。
例如,美国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出色。
这些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对象。
2.3 研究热点和趋势国外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与国内有一定的重叠,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美国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欧洲在社交网络和信息传播方面的研究更为突出。
了解这些热点和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外研究的发展动态。
三、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3.1 缺乏综合性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都存在着过于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综合性研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相结合,以期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开题报告 国内外研究现状
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研究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和论证的过程。
在开题报告中,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关于所选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国内,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着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以教育领域为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等方面。
在教育改革方面,一些学者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
在教育评估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估,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估方法和理论。
在教育技术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技术模式和工具。
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参考。
国外的研究水平在很多领域都非常先进,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以医学领域为例,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药研发、疾病治疗和医疗技术等方面。
在新药研发方面,国外的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
在疾病治疗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案和技术。
在医疗技术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医疗技术和工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和分析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教育领域的比较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的比较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新药研发和医疗技术的应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金融市场改革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内学者在各个领域都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外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全球化、金融市场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外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也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主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深,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教研活动研究现状
摘要: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教研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当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教研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讨、实践探索和经验交流等活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研活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内外教研活动研究现状(一)国外教研活动研究现状1. 教研活动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国外学者对教研活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研活动理论体系。
例如,美国学者约翰逊(Johnson)提出了“协同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英国学者伯恩斯坦(Bernstein)提出了“教师文化”理论,关注教师文化对教研活动的影响。
2.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国外教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教师工作坊、教学观摩、案例研讨、行动研究等。
这些形式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教研活动评价体系科学化国外教研活动评价体系较为科学,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
(二)国内教研活动研究现状1. 教研活动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研活动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活动理论体系。
例如,学者们提出了“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概念,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涵。
2. 教研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国内教研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教研活动模式,如“一课三磨”、“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等。
这些形式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教研活动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教研活动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
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的探究
育领域普及 。但仍有一 大批重点高校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 性人才 进行 了有益 的探 索与改革 。如 : 清华大学创建 的本科研究性教学 体系、 中国科技大学 的大学生创新 活动 , 华 中科 技大学 的电工 电 子科技 创新 , 南京大学 的基 础物理课 程和教学试点 , 上海第二 医 科大学 的以问题 为引 导的教学模式 等等 , 这些尝试都取得了显著
中图分 类-  ̄ 一 - : G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0 3 . 1 0 0
研究性学 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提高学生 自主学 习能力 的 有效 学习方式 。世界各 国教育改革都 在倡 导学生 自主探索 , 将进 行研究性 学习作为重要 的切入点之一 。
1 我国基础教 育研 究性学习 1 . 1 中小学研究性 学习 “ 研究性 学习 ” 作为我 国基 础教 育改革 的一种 尝试是从上 海 开始 的 。1 9 9 9 年初 , 上海教 育科学 研究 院正式 提 出后 来受到 广
泛关 注 的“ 研究性 学 习” 。从 2 0 0 1 年6 月开始 , 教 育部 要求实 施 《 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 , 明确要求从小学至高 中设 置综合 实践 活动必修 课 , 主要包括 : 研究性 学习 、 信息技术 教育 、 劳动与技术 教育 以及 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 等 。强调 学生学 习科 学研究 的方 法, 增 强探究 和创新意识 , 发展综 合运用 知识 的能力 。增进学校 与社会 的密切联系 , 培养学 生的社会 责任感 。 1 . 2 高 中研 究性学习 2 0 0 0 年2 月, 教 育部 印发 的《 全日 制 普通高级 中学课 程计划 f 试验修订稿) 》 中, 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并对其本 质特征 、 学 习内容 、 学习方式 、 学习目 标 等做 出明确 、 简要说 明。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从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中 选取专 门课题或 主题 , 通过 自主学习和 主动探究 , 掌握基本 的科 学方法 ,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 获得直接经验 , 提高学生 解决 实际 问题 的能力 。这标 志着 我 国在研究 性学 习方 面的发展走 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
德国现代教育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
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
[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
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的报告,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方法。
[1]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在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这是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前提。
他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此外,探究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教育学家撒奇曼和加涅。
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萨奇曼(J.R.S uchman)注重实践,主张“探究方法的训练”模式;加涅在“探究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构成学习的前提条件。
[4]在教育国际化的竞争面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尽管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而且,课程本身也是完全相同的,但研究、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如,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等多种模式。
[5]无论哪种模式都是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美国学者对“平行课程”的研究中,也表明了类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
其他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各国也把类似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如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
[5]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
[6]2.发展阶段自建国以来,国家基础教育始终强调课外活动,各地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学习的研究和实验。
在学术理论方面,《教育研究》杂志于1987年第11期发表了题为《论中学物理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论文,《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也于1989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文章,这就说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我国一些教师所接受并实施运用。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陕西省于1981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诱思探究教学”试验;广东顺德于1982年开始的“以试验为基础的引导探索”研究等等。
[2] 3.独立阶段1998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开始普及,全国各地都在实践上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积极的探索。
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不约而同地在活动课板块中增加了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大同中学的“STS”和“知识论”课程上海市西中学的“告中自研式活动课程”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中小课题研究”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同时,一些学校还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与生活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研究型课程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如:上海市七宝中学开发了“角色体验”研究型课程;上海市大同中学开发了“专题研究”的研究型课程;浙江省瑞安中学开发的“社会调查”研究型课程等。
目前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仍然围绕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其中在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价值、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均基本达成共识,并且与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一致。
但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定位等方面却观点不一。
即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含义的解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1]三、我国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我国的教学改革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看,我国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尚属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
许多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对研究性学习含义理解混乱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与“正常学习”相对的一种“另类”学习,是外加的,从属的,非正式的,应该在课外进行,忽视了“研究性学习”向其它课程渗透其课程理念的使命;此外,有的老师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使其成为少数尖子生的“阳春白雪”,挫伤了大批学生的积极性。
2.研究性学习缺乏本土理论指导研究性学习这一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在各个学校的初期改革中对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由于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托,最重要的是没有适应本校特点的校本教材,这样就使得教师在实践中表示茫然,学校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形成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师讲课内容随意性大,每个人依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来授课,以致教学效果良莠不齐。
3.缺乏对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分析与策略思考虽然我国已有研究者对研究性学习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杨明生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但只提出了少数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挖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7]总之,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层面阶段,仅有少数学校进行了实践探索,就课程实施模式及教师在选题、课题的实施和结题中的作用做了经验总结和论述。
还有一些教师利用学科特点,提出了学科基础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但这些研究仍然无法将教学改革深入和微观,这给各学校在具体操作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参考文献1.张荣.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10,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2.刘金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性学习课程整合的研究.13,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3.丁浩.研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操作模式的研究.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
4.丁卫东.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10,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5.刘云贵.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1-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 5年3月。
6.卢贵元.金昌市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7.杨明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49-52,教育发展研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