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拳24式之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化太极拳24式之弊端(2)
孙文华(老师) 2009-12-31起势之弊端
简化太极拳24式的“起势”也有弊端,主要是对太极拳中起势的描述,有关书均没有交待清楚。
现以中国武术院审定的各式简化太极拳举例:
吴式“两腿屈膝松胯半蹲,同时,两手屈臂,下按至胯旁,手心向上,指尖向前”。
杨式“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慢慢向下按至大腿外侧,掌指向前,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太极拳竞赛套路》书中记录:“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简化太极拳挂图》(国家体育总局编)文中记录:“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怎样教好简化太极拳》文中记录:“同时随屈膝下蹲,两臂慢慢下落,两掌轻轻下按至与腹部同高,展掌舒指,两肩松沉,两肘微下垂与膝相对;落臂按掌须与出膝下蹲协调一致。”《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书中记录:“两掌下按是手心朝下,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按到两手与腹同高时,须展掌、舒指。”按书中图示,两手置在胃口处,并不是小腹处。
《太极拳运动》书中写到:“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真是众说纷纭,莫可衷是,究竟两手置于何处为准据?使人如坠五里雾中。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气血周经,阴阳气脉流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互相谐调,乃有精神饱满。
根据太极拳的原则,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上体保持正直”就是上体不动。“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这些动作怎么可能做出来呢?一动无有不动,上体不可能保持正直,两臂下落时必然有含胸吸腹劲力体现出来,上身保持正直与下蹲相对应的身姿相对,意味着上体不动的情况下下蹲,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意味着上体不动的情况下蹲,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实际上在做下蹲的动作时,必须有悬顶吸腹,含胸拔背的动作。所以“上体保持正直”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是讲“曲中求直”。
两掌下按,腕低于肘时已经做不到两肘下垂,下垂意味着腕高于肘。其腕低于肘时,下垂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是脱臼有病。
就前胸而论,两乳相齐的中正点为膻中,膻中上下为胸为肺,左为心宫。右谓玄宫。这里“玄”不是指玄武的玄,而是指玄虚的玄,指玄虚、玄空。左为心,右为肺。“黑虎掏心”并不是真正的打心宫心脏,而实质是指打胃部。青龙为肝,脾胃为黄婆。胃的下边才是腹,腹的下边是神阙,神阙下为丹田。神阙以下有膀胱、小肠。常人认为的腹,是由腰以下。腰以上是胃,腰以下是腹。那么究竟两掌下落落在哪个部位上为标准,任何太极拳的书中都没做交待。而传统宗风认为,置于膻中为佳。“气会膻中”这四个字已经交待清楚了。人身之气血交会在“膻中”这个部位,是医家之定论的常识。明确地说,根据武通于医的道理,拳家不懂医家之生理常识是害人无穷的。实际上练习者通常上元亏损,这是客观事实,辩证而论,双手可以稍微再向下偏移,以肺之下胃之上为好。
又如“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手心向下”(简化太极拳挂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至两手高与肩平,两臂自然伸直(不要用力挺直),距离与肩同宽,两肘微下垂(肘尖不要外撇),两肩松沉,两手手心向下,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怎样教好练好简化太极拳》)。以上都讲到“两手臂平伸”,这是不对的。传统是以《太极拳论》为原则。太极拳经典讲“曲中求直”,太极拳起势应该是阳气升腾所至。两臂不要以伸直为度,伸直影响气脉流通,应该“曲中求直”。为什么这样做,是根据身体结构原理,以尽浑元之象(前后为长圆,左右
为扁圆)。吊腕而起,是以腕打出击,向下落时,两掌骨向下砸。这是传统宗风的切腕,五指轮张向下砸。
“两臂抬平”的动作分析
太极拳运动要求呼吸“细、柔、深、长”,动作要缓慢,才有益于动作和气脉行经内外相调。因为(人是直立的,不可能手足共动)人手三阳气脉先动,故要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人手足分为十二经:六阴六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阳之经脉在手臂的外部。抬平为准,过高则阳亢,过低则不足。与肩同宽,两手臂窄宽于肩,胸间气脉皆不得宣通,窄则蔽之,宽则过之。同时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都会因动作异殊,影响产生流度多少而久之出现失去准度。简化太极拳24式,是根据传统太极拳缩减的,故应使其动作更利于经脉循环。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即是“高与肩平”。注意,两臂平举时,切忌伸得过直。一是过直大臂小臂不能放松,不松则不灵活,有碍於气脉行经。二是过于直,正面观之胸腹全露,失于防范。这类错误,传统称之为“大敞门”,是说胸腹露空,便於对方进击。拳经又有“中节不明,全身是空”的说法。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即是大臂小臂平举,不包括手。从关节上分,是肩肘腕这三节关系,以肩为抬臂之轴,肘要微弯,腕上抬时两手相随。“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猫行,猫的前爪腕步以下是松的,小腿前举,而爪做搭拉状。是手心虚含,手指向下垂悬,指尖微微内操,如提拿球状。手随两臂上时即做抓球状,随两臂抬平而呈提拿球状。这是古人造意“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五指虚扣,举动虚灵。大臂小臂之间肘微变,要“内无其心,外无其象”。身心中唯一团元气,这样利于养心养性。
两臂抬平而后,从上向下做投影,出现的俯视图,两臂不是两条直线,而是相对的两条弧线(即象括号一样)。这样能在松驰中利於经脉循环。从技法上也可以“顾住三前”。一是减少胸腹的暴露部分,二是对方在进击肘,我稍有转腰,即可随“抬臂”封住对方进击之手。旧传“抬臂”时小臂、腕可上崩击对方,因手三阳化力自然藏有威猛之势,双吊球也是“采在十指”的技法,同时可以用拿闭、分筋、挫骨等法应敌。此势为“太极双吊球”式。
动作中,两臂向前平举,有人误将手指伸,指尖向前。而且从主视投影图中的照片看到指尖向上,掌心向前。按传统宗风而言,还是遵照太极双吊球的手式为好。因为太极拳是“体用一焉”的操演锻炼法,拳诀有“练时情中有,用时形内含”的语句。告诉学人说练拳的时候,是怎样的练法,同时懂得用法。一旦遇敌手施技出手,形态中自然含有技击的运化。若以双手掌心向下前方,指尖向前,那么则会让对方施以“采”法,挫伤自己手指,不但失去反击时机,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处境。就循经而言,指尖向前也使阴阳气脉失之平和,手指伸平,反而不能放松灵活,手指向上弹打所用的反背抄掌,也显得无力。
弧形运动和“球体”体现的分析
在太极拳二十四式完整行功中离不开弧形运动和球形的体现,甚至抱球的动作在行功过程中则反复出现多次。那么太极拳与球的关系是怎样的相关呢?动作中所抱的球是称作太极球还是什么?这已经成为每个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而又说不清的内容。
太极拳的书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如《简化太极拳》1973年2月第1版,1985年5月第7次印刷发行本,在第一节“初学太极拳的注意事项中”这样介绍: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个体育项目,是一种较好的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手段。经常打太极拳,能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保持充沛的精力,以便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般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因此,要求打太极拳时做到:精神贯注,上下相随,虚实分明,连贯圆活,速度均匀,动作运行路线处处带有弧形,整套练习起来,好象行云流水,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