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 第三版 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第4章
计算机导论 第三版 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第5章(2)

5.2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一、EXCEL 概述
Excel是目前最流行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是 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中文电子表格处理系统, 是中文版Office中的一个重要组件。使用它可以很 方便的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制作分析图 表;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
本节教学目标
2 单元格的格式化
2. 单元格数据的编辑 数据的清除与删除:数据的清除是针对单 元格中的内容,数据的删除针对的是单元格。 数据的移动与复制:使用剪贴板或使用鼠 标拖动的方法。
2 单元格的格式化
设置数字数据的格式:使用“开始”选项卡 “数字”组中的工具可以设置数字数据的格式。 设置数据的对齐方式:使用“开始”选项卡 “对齐”组中的工具可以设置数据的对齐格式。 设置单元格的边框与底纹: 打开“设置单元 格格式”对话框,利用“边框”与“填充”选 项卡可以设置单元格的边框与底纹。
1、 公 式
文本运算符:使用文本运算符“&”可以将文本连接起 来。如:“计算机” &“系统”。 算术运算符与比较运算符:进行算术运算与关系运算。
算术运算符 + * / ^ %
含义 加 减 乘 除
乘方 百分号
比较运算符 = < > >= <= <>
含义 等于 小于 大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不等于
true false
2 数据排序
排序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清单中的数据。 排序方式有升序排序与降序排序。
按单列进行排序。 按多列进行排序。
3 数据筛选
筛选是指在工作表中只显示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 筛选并不重排数据清单,而只是将不必显示的行 暂时隐藏。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考书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指定教材《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考书目《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高教社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版)(第三版)教学课件第4章 信息处理技术基础

4.1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4.数据的含义 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值,用来描述事物的特性、 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 就人类活动而言,常规意义下的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图 像等经编码后都被视为数据。
4.1.2信息处理与应用基本过程
信息处理过程与应用基本过程是: 信息获取 信息处理 辅助决策 信息交流与展示
4.4信息辅助决策
实例4.7 确定获得一等奖学金学生名单
任务描述:某班期末考试结束,学校要求按照学习成绩评选出 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学生。(注:一等奖学金的条件是,本学期各 门课程成绩均在85分以上。)
4.4信息辅助决策
实例4.8确定男子跳远成绩名次
任务描述:学校举行运动会,每项比赛只给前8名同学颁奖并 将成绩记录到班级总分中,男子跳远比赛结束后,请给出男子跳 远频奖名单。
a.图是平行线?还是……?
b. 是静的还是动的
信息筛选(Data Filter)是指对已有数据的有意识的过滤和挑选, 滤去不需要的数据,选出所需要的数据。
4.3 信息加工处理
(1)信息的鉴别方法 ①全面检验 ②多要素核查 ③权威佐证 ④相互检验
4.3 信息加工处理
(2)信息筛选的方法 ①需求取舍法 ②逐层筛选法 ③查重法 ④时序法 ⑤类比法 ⑥专家评估法
4.5信息交流与展示
4. 远程交流 远程交流是指可解释的信息由发送人传递到接收人的过程, 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IT)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信息交流活动。 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络传真、网络新闻发布、即时 通信(QQ、微信等)。
狭义的信息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 感情等现象。(传播学定义)。
广义的信息交流:以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 体(比如人、计算机、网络实体等等)之间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 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也称为信息传播。信息的交流方式主要有 当面交流、书面交流和远程交流。
《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专业导论》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引导课程,是所有后继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总体认知,其目的是认识软件工程及计算机学科的本质。
通过对软件工程及计算机学科的研究范畴和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阐述,使学生理解软件工程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以及信息化社会对软件工程及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步了解软件工程及计算机的专业和学科内涵,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专业导论》实验是课内实验,独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掌握windows、Office软件和internet网络使用,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
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系统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软件工程及计算机专业和学科的概貌及其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帮助学生系统、正确、概要地认知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和学科,了解并体会大学四年所要学习的主要专业知识内容及其关联关系,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
应该注意到本课程家学时对专业知识的介绍是系统性,但概要性的。
要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可激发探究欲望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
所以,为了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课程的教学也应尽量以问答学生心中对专业学科及相关知识的疑问,探究式地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2.理解信息化社会对软件工程及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3.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程体系。
4.掌握和理解软件工程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5.理解与软件及计算机有关的职业规范及法律法规。
6.通过实验课初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计算机、信息与信息社会、专业与学科)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内容: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树立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计算机应用基础s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操作练习
1. 设有二进制序列10010010, 把它理解为二进制数和BCD码 对应的十进制数分别是多少。 2. 检查自己使用计算机中硬 盘及U盘容量大小,以及已用 空间大小、剩余空间大小。
24/6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4.4.1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
5. 人工智能
7/6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2 数制
4.2.1 进位计数制 4.2.2 计算机为什么要用二进制 4.2.3 常见的进位计数制 4.2.4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4.2.5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4.2.6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8/6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2.1 进位计数制
30/6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4.6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计算机)
3/64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1.2 计算机的特点
1. 运算快
2. 计算精度高
3. 通用性强
4. 具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5.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4/64
6.可靠性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1.3 计算机的分类
4.4.2 软件系统的组成
4.4.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4.4.4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4.4.5 计算机指令
25/64
4.4.6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第4章
4.4.1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3、4章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习题一、选择题1. A2. A3. D4. A5. AB6. C7.D8.C9.D 10. D11.ABCD 12.B 13.A 14.A二、简答题1.简述程序的概念。
答:一个程序就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或者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又称面向机器的语言,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固有的语言,是CPU唯一能够真正不经过翻译而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相比而言,其他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以后才能在CPU上执行。
由于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机器指令不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很快引入了便于记忆、易于阅读和理解、由英文单词或其缩写符号表示的指令,称为汇编指令,又称符号指令或助记符。
利用汇编指令编写得到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
通过引入汇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即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如何从一台计算机方便地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利用意义比较直观的各种“单词”和“公式”,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
高级语言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高级语言把很多硬件上复杂费解的概念抽象化了,从而使得程序员可以绕开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无需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
3. 简述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
程序设计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分析,充分理解问题,明确原始数据、解题要求、需要输出的数据及形式等。
(2)设计算法算法是解题的过程。
首先集中精力于算法的总体规划,然后逐层降低问题的抽象性,逐步充实细节,直到最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成可用程序语句表达的算法。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过程。
(3)编码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过程称为编码。
计算机导论 第三版 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第3章

会丢失。ROM中一般存放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 (3)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简称CMOS)
用来存储计算机系统每次开机时所需重要信息。
内存
存储系统的结构
三级存储系统结构图:
C
Cache
输
出
数据流
设
备
控制流
计算机硬件组成
输出设备
主机 外设
外存设备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外设
输入设备 网络设备
计算机硬件组成
CPU
主
机
主板
微
机
内存
硬
件
外存储器
外
部
输入设备
设
备
输出设备
网络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存储器
3.2 系统单元
系统主板
又称母板或底板,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通 信网络。系统单元的每个元器件都是通过系统主 板与系统单元进行通信。主板是整个计算机内部 结构的基础,CPU、内存、各种接口卡和外部设 备都靠主板来协调工作。如果主板性能不好,与 其相连接部件的性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主板是机箱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电路板,电 脑中的芯片(CPU)、内存、显示卡、声卡等配 件都是通过插槽安装在主板上的。
主板的性能指标
(1)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 (2)对内存的支持 (3)对显示卡的支持 (4)对硬盘与光驱的支持 (5)扩展性能与外围接口 (6)BIOS技术
微处理器
在微机中CPU(中央处理器)被称为 微处理器(MPU)
基本组成: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 (控制器和运算器)
计算机科学导论(瞿中-习题答案)--第三版

1964 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 119 机研制成功(如图 1.4 所示), 平均浮点运算速度达到 5 万次/每秒。 (3)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 1965 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 乙机,共用 2 万多支晶体管,3 万多 支二极管)。对 109 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 109 丙机,为用户运行了 15 年,有效算题时 间 10 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 同时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 108 机、108 乙机(DJS-6)、121 机(DJS-21)和 320 机(DJS-6), 并在 738 厂等五家工厂生产。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 1965 年 2 月成功推出了 441B 晶体管计 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 40 多台。
1
4. 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向前发展。 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多种逻辑芯片,组装出大型、巨型计算机,使运算速度向每 秒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及更高速度发展,存储容量向百兆、千兆字节发展,巨型机的出现,推 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集 成在一个很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等超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直接结果,并使计算机很快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现在很多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 技术、电子仿生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能进行知识处理、自动编程、测试和排错,以 及用自然语言、图形、声音和各种文字进行输入和输出。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目标是打破计算 机现有的体系结构,使得计算机能够具有像人那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已经实现的非传 统计算技术有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是超导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或 DNA 计算机等。 2. 简述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 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当冯·诺依曼开创性地提出并 着手设计 EDVAC 时,正在美国 Princeton 大学工作的华罗庚教授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并经常与 他讨论有关学术问题。1952 年,全国大学院系进行调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 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 算机科研小组。1956 年,在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华罗庚教授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2.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 我国从 1957 年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 年 8 月 1 日该机研制成功,可以表演 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 子计算机。该机在 738 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 103 型计算机(即 DJS-1 型),共生产 38 台。 1958 年 5 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 机)研制(如图 1.2 所示),以前苏联 当时正在研制的 БЭСМ-II 计算机为蓝本, 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 中科院计算所、 四机部、 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 738 厂密切配合,于 1959 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 在研制 104 机同时, 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于 1960 年 4 月研制成功一台 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即 107 机
计算机导论教材课件ch04

机网络,人们把这种网络形态称为Internet(互联网络)。
2.Internet的发展 从1996年起世界各国陆续启动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及其关键 技术的研究,与现在使用的互联网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具有以下
基本术语: 带宽(Bandwidth):网络数据传输容量(bits/秒,bps ) 结点(Node):连接到网络上的任何设备 客户机(Client):请求并使用其他结点可用资源的结点 ,如文件服务器、打印机服务器、通信服务器、Web服务 器、数据库服务器。 服务器(Server):允许其他结点共享自己资源的结点 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中结点之间的活动进行控制与协调 的系统软件 分布处理(Distributed processing):分散在不同结点 、可以被共享的协同计算能力 主机:通常是指一个大型的中心计算机,或Internet上 具有固定IP地址的结点。
保护套
一些实际使用中的光纤
微波通信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 距离:50 -100 km
微波传送塔
地球
卫星通信
22,300 公里
1.使用转发器接收和转发 2.与地面站相对位置固定 3.使用3个卫星可覆盖全球
地球
4.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 广域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络、环形 网络、总线形网络、树形网络、网状形网络 和混合形网络。 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第5章 计算机应用软件(1)-计算机导论(第3版)-黄国兴-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导论 本章学习内容
5 应用软件概念、分类
5.1 office 组件之一 word应用
5.2 office 组件之二 excel应用
5.3 office 组件之三 ppt应用
重点 难点
计算机导论 5 应用软件概念、分类
应用软件:需要系统软件的支持、解决实际问题、面向用 户的软件。
通常一台计算机中安装的应用软件越多,意味着可以解 决的问题越多 应用软件分类:
计算机导论 二、输入与编辑 输入表格
输入表格4行7列,最后可以合并单元格
半径
1.720×106m
表面积
3.8×1015m2
自转周期
平均密度 轨道偏心率
逃逸速度
3.34±0.3
黄白交角
『0.0k)
5。09’ 早晨 102
探月费用
¥13亿
中午
夜晚
平均温度
360
150
计算机导论 一、新建文档、页面设置
在对文档进行编辑之前,需新建文档、页面设置。
➢ 每次启动Word都会建立一个新文档,并命名 为“文档1”。 ➢ 单击“Office按钮”的“新建”命令。 ➢ 单击“快速启动工具栏”上的“新建”命令。
计算机导论 二、输入与编辑 输入文本
1、在输入一行容纳不下的较长的文本时,Word2007会在 行末自动完成换行; 2、只有在开始一个新的自然段时才需要按回车键。按回 车键标志着一个段落的结束。
办公类软件:Office 、WPS等 图像处理类软件: Photoshop、 CorelDRAW等 信息管理类:工资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 娱乐类软件:视频、音频播放器,游戏等。 专家系统:远程医疗、医学专家等。 监控类软件………………….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第3版)

2015年7月24日,《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第3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第3版)》主要内容包括计算学科专业名称的演变及培养的侧重点,学科 知识体与核心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构建,计算思维与计算机科学导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学科中的 抽象、理论和设计3个学科形态,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社会问题与专业实践,学科若干 问题的探讨与学科未来教育的展望,以及10个与课程讲授内容相呼应的实验等。
作者简介
董荣胜,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思维及应用研究室主任、教授、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 “计算机科学导论”负责人。研究领域:大规模图数据的管理;无线自组性能及安全;计算思维的结构。
谢谢观看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 (第3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学资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第3版)》是由董荣胜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7月24日出版的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导论”“大学计算机”或“计 算思维导论”等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教师、科技人员和其他对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考。
二、该书第3版与前两版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增加课程实验内容,解决长期困扰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实验内容 与讲授内容严重脱节的问题。该书作者给出“导论课程的实验要充分反映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让学生在实验的 过程中加深对学科基础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面向学科求解问题的思维能力”的 实验教学理念,研制用于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理解的简易实验平台,引入简单易学的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Raptor, 设计能够快速熟悉实验环境的“热身实验”,降低算法设计和系统设计的难度,为解决“导论”课程中实验与课 堂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现的途径,帮助学生将的重点尽快放在基于学科核心概念基础上的 问题解决、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的理解上。
计算机导论 第三版 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第5章(3)

7教学案例:新年贺卡
7 教学案例:新年贺卡
知识点: 1.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与保存; 2.演示文稿中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 3.演示文稿中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4.演示文稿中艺术字的使用方法; 5.演示文稿中图片的使用方法及图片作为背景的设置方法; 6.演示文稿中声音的设置.
8 作业-个人简历
二、 美化及放映演示文稿
美化及放映演示文稿
1、幻灯片格式化 2、设置幻灯片外观 3、放映演示文稿
美化及放映演示文稿
幻(灯1)片主的题外观:主果背利演题。主具景用示:通母P讲题体:背P幻布为 母文义过版样操景t0保 版母通灯局稿主:7式作来持 分版提过片。主题应方改幻 为、供更的在题可灯 :备用法变的片 幻改注版插是以“于:。风 灯母幻式入母一快幻通格 片版版灯:新组速一 母。灯过”片幻致 版其格而功片“和 、中的灯式轻能后设布 标最来版片选松局 题常,计设式时项地相 母用主”计同 版的可,,设题选, (是以通包置的项提演幻更过括整高示灯背卡改选编文片颜个景中辑稿母所择色演样单效的版选“、示率第,式击幻新字,一文它还“可张控灯建体稿可背以幻制片幻和的以景通灯的的灯效格过片是”)除、标 (2)背景 式的组预填具。样中设充体式题 形 设 的的、片。具操置幻 式库“背纹体备灯 打”若作中背景理操片 印注弹要方单景颜或作幻以 出出更法击:外 来灯样色图可的 的片菜改:某式。案通所 格的单已通一”若等过有 式格中有过主“幻 ,式按要,的幻视灯 备。“题钮为可图片 注命灯设样,幻在”的 母令片计式选格 版从灯弹即的”图项式 主弹片出卡; 要可版选标出应的中讲提确式项,的用菜“义供定,卡即演母演菜其单幻可示版讲中可单他中文用者灯在的将中背选稿于备片““该视控注选景择的开主图主制使择如“”幻用新始题题渐设P工灯的版””应P变置具片空t式选组用组以间中讲以的义及
《计算机导论(第三版)》-第4章 计算机运算与编码基础

4.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r进制数
十进制整数 t 转换为 r 进制整数: t = a n a 1 a 0 ( r ) 。 转换规则为除 r 取余法: 由 r 进制整数按位展开公式的以下变形 除 取余法 式
t = a n a1 a 0 ( r ) = a n r n + + a1 r + a 0
= ((((0 + an )r + an1 )r + + a2 )r + a1 )r + a0
作业与上机实验:
作业: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作在书上; 三问答题1,2,3作在作业本上。 上机实验: 第13章练习并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要求速度达到每分钟输入15——20个汉字。
4.3 信息编码
4.3.1 字符的ASCII码
在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通常用ASCII码“美国 标准信息交换码”。 (1) 每个字符的二进制编码为7位,故共含2^7=128 种不同 字符的编码。 (2)表内有33种控制码,位于表的左首两列和右下角 位置上。 (3)其余95个字符为可打印或可显示字符,包括英文 大小写字母共52个,0~9的数字共10个和 其他标点 符号、运算符号等共33个。 (4)通常一个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即8个bit),其 最高位为“0”。 返回本节
例 4-7
)2
解: ( 70 C . A ) 16 =
0111 0000 1100 . 1010 7 0 C A = (11100001100.101)2
8.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与十六进制
注意到,因而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与十六进制有 以下简明的转换规则.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数的转换规则:以小数点为 中心,分别向左、向右每三位分成一组,首尾组不足 三位时首尾用“0 ”补足,将每组二进制数根据表4-1 转换成一位八进制数码。 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转换规则:以小数点 为中心,分别向左、向右每四位分成一组,首尾组不 足四位时首尾用“0 ”补足,将每组二进制数根据表 4-2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计算机文献

算机系教学参考书目1.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陈维兴林小茶2. 《线性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3. 《物理学(电学中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4.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吴伟民严蔚敏等5.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明德6.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赵子江等编著7. 《Visual Basil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栋编8. 《信息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成章主编许洪杰邹显春副主编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魏宗舒等编10. 《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汤子赢哲凤屏汤小丹11.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李华君主编12. 《编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吕映芝张素琴蒋维杜编13. 《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论与课件制作技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杨民东14. 《Delphi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刘瑞新编15.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刘瑞新、卢晓飞等16. 《JAVA2实用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耿祥义张跃平编著王克宏主审17. 《网络程序设计―ASP(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蔡翠平主编尚俊杰编著18. 《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19. 《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左孝凌等编20. 《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21. 《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编22. 《数据库原理及其Visual FoxPro 数据库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忠孝编23. 《实用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郑人杰编2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克农编2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拴科编26.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爱英编27. 《单片机基础》北航出版社李广弟.。
《计算机科学导论》大纲

计算机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学时:80学时/5学分,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24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类先修课程:无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全程教学内容的导引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构建的实质是寻求一种统一的思想来认知计算学科,并对计算学科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描述,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应用。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入门课程,介绍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中有关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专业知识的知识点以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人文等知识,力求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使读者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求实现以下理念:(1) 以国际国内教学研究成果为指导,涵盖CCC2002中对“计算机导论”所要求的知识点并注意反映近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2) 除了知识的介绍外,对学科的研究范畴及学习方法也作了介绍,力求在大学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己的活动和体会,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特别是从网络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4) 体现对学生有关人文方面的要求,介绍了社会对IT技术人员的要求,对学生的择业和就业进行初步指导。
(5) 每个章节中都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图灵奖获得者或有关IT 知识的介绍,力图用领域中大师的辉煌成果激励学生并使他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
四、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概述(4学时)1. 计算的起源2. 计算的起源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4. 计算学科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7. 社会信息化的挑战8. 计算机产业(二)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6学时)1. 数值数据2. 非数值数据3. 数据的机器编码4.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5.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6. 存储系统的结构7. 输入输出系统8. 多核技术9. 高性能计算机10.并行计算机11.分布式系统(三)程序设计语言(4学时)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2. 声明和类型3. 类型系统4. 编译原理5. 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四)程序设计基础(2学时)1. 程序设计基础2. 程序设计方法3. 基本数据结构4. 事件驱动程序设计(五)算法与复杂性(4学时)1. 算法分析基础2. 常用算法介绍3. 算法描述工具4. 算法的评价5. 算法设计策略6. 分布式算法7. 可计算性理论基础8. NP问题9. 自动机理论10.加密算法11.几何算法12.并行算法(六)信息管理(4学时)1. 模型与信息系统2. 数据库系统概述3. 关系数据库4.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5. 关系数据库设计6. 数据库管理7.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8. 数据库新发展(七)软件工程(4学时)1. 软件工程概述2. 软件开发模型3. 软件开发方法4. 软件质量评价和保证5. 质量度量模型6. 软件复杂性7. 软件项目管理8. 软件可靠性9. 软件评审10.容错软件技术11.软件工程环境(八)操作系统(4学时)1. 操作系统概念2. 操作系统的发展3. 操作系统原理4. 操作系统的分类5. 操作系统的功能6.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7. 并发性8. 调度与分派9. 安全与保护10.文件系统11.容错12.系统性能评价13.主流操作系统简介14.操作系统的新发展(九)网络计算(4学时)1. 通信与组网2. 计算机网络3. Internet和TCP/IP协议4. 网络管理5. 移动通信与无线上网6. 网络安全机制7. 网格计算(十)图形学和可视化(2学时)1. 图形学基本概念2. 图形系统3. 可视化4. 图形用户界面5. 图像通信6. 几何建模7. 计算机动画8. 虚拟现实(十一)人机交互(2学时)1. 人机交互2. 多媒体技术(十二)离散结构(2学时)1. 离散结构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2. 数理逻辑3. 集合论4. 代数结构5. 图论6. 离散概率(十三)数值计算科学(2学时)1. 高性能计算2. 数值分析3. 运筹学4. 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十四)智能系统(2学时)1. 人工智能系统2. 知识表示及推理3. 搜索技术4. 自然语言处理5. 智能计算6. 机器学习(十五)社会和职业问题(2学时)1. 计算的社会背景2. 计算机与道德3.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风险与责任4. 知识产权5. 隐私与公民自由6. 计算机犯罪7. 团队合作8. 哲学框架(十六)讲座(4)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解。
[计算机导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第3版)][董卫军] 第4章 规模数据的有效管理
![[计算机导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第3版)][董卫军] 第4章 规模数据的有效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fc0c3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d.png)
给定类型的记 录的全部具体 值的集合
是具有特定联系的多种 类型的记录的集合
是处理和存储信 息的基本单位, 是关于一个实体 的数据总和
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 也叫元素、基本项、
字段等 第9页
(3)数据库及其特点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对现实世界有用信 息的抽取、加工和处理,并按一定格式长期存储在 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描述同类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主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第15页
联系: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 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 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 联系,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3类。
4
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硬件:只有卡片、纸带、磁带等,没有可以直接访
问、直接存取的外部存取设备。
➢软件:没有操作系统,也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
➢数据由程序自行携带:数据与程序不能独立,数据
不能长期保存。
5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 代中期,操作系统的出现 标志着数据管理步入一个 新的阶段 。
关系:在关系模型中,基本数据结构被限制为二维表格。 因此,数据在用户观点下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 每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
第26页
元组:表中的行。一行为一个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 的一个记录值。 属性:表中的列,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属性值相当 于记录中的数据项或者字段值。 候选关键字: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 组合。 主关键字:选择作为元组区分标志的侯选关键字。 外关键字: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并不是该关 系的关键字,但它们是另外一个关系的关键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续)
二、 Windows操作系统 遵照用户对操作更方便、直接和灵活的要求,
Microsoft公司推出了一种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新颖的操 作系统,称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 作系统是一系列基于图形界面、多任务操作系统,用户通 过窗口直接使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
3、 桌面的组成
2.快捷方式
通常,桌面上还放置有一些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 标,可以是应用程序安装时,由安装程序自动建立的,也 可以是用户为方便应用程序的使用而手工建立的。它实际 上是指向用于启动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一 条链接路径,而并非对象本身。快捷方式图标的左下侧带 有一个斜向上的箭头。
知识回顾
运算器
CPU
寄存器 控制器
主机
硬件
内存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算
外部设备
外 存:软、硬盘、光盘、闪存
机
网络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系
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
统
系统软件
语言处理程序:C、Pascal、VB等
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续)
Windows的发展历史
1990年
Windows 3.0
1992年
Windows 3.1
1995年
Windows 3.2
1993年 1995年
Windows NT(32位) Windows 95 (32位)
1998年
Windows 98 (32位)
2000年
Windows 2000 (32位)
常见鼠标的指针含义
2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键盘的使用
在Windows系统中,利用键盘也可以完成对 Windows系统的输入操作,如用键盘输入命令或需保存 的文件名等。此外,Windows还定义了一些特殊按键和 快捷键,使用它们及其组合键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日常操 作。特别是在没有鼠标或鼠标不方便用的情况下,了解并 掌握键盘键的使用非常必要。
4.1 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由0和1构成的代码)
汇编语言(英文缩写的助记符) 高级语言
件直 操接 作对
硬
采用比较接近人们习惯的自然语言 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即不受具体机器指令的约束) 面向算法编写程序
汇编程序的工作过程
汇编语言翻译器
汇编源程序 源程序
汇编
机器语言程序 目标程序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
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续)
3.UNIX Unix 系统于1969年问世,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
分时操作系统。最初Unix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的Bell实验室为DEC公司的小型机PDP-11开发的操作系统。 后来,又凭其性能的完善和良好的可移植性,经过不断的 发展、演变,并广泛地应用在小型机、超级小型机甚至大 型计算机上。从此Unix名扬世界,众多的用户在不同档次 的计算机上争先恐后地使用它。
2001年
Windows XP (32位)
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续)
2、 Windows的主要特点 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 丰富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 多任务的操作 与Internet的完美结合 即插即用的硬件管理 …………
WINDOWS系统小知识
历史上最大的软件工程: 如果把软件的代码比喻成砖头,那么软 件工程师就好象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样,他们一砖一瓦地 用程序代码建起了的软件的城堡——那就是软件工程,其中的佼 佼者如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开发可以称之为人类历史上 最大规模的软件工程——其核心开发人员达到2500人之多, 很 难想象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才优势,WINDOWS2000也不会取得 成功,单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从开发到推出之日历时长达 四年。
30
1、 启动和退出
退出Windows系统
使用完计算机后,需要正确退出Windows系统来 关闭计算机,否则可能会造成未保存的数据丢失、临 时文件的驻留或正在运行的程序被破坏,甚至有可能 会造成象硬盘损坏或启动文件缺损这样的致命错误, 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如果未退出Windows系统 就关闭计算机电源,系统将认为这是非正常关机,在 下次开机启动Windows系统时,会自动执行磁盘扫描 程序进行检查和修复。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层次的软件, 用于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程序集合,如: 操作系统、汇编程序、编译程序等都是系统软件,系统 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应用领域问题而编制的 应用程序,如:财务管理软件、银行系统、交通管理
系统等都是应用软件。
Windows的使用方法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准备知识
计算机软件(computer software)指计算机 系统中除硬件以外的所有事物,一般包括计算机 程序、程序说明以及其他资料等。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计算机用 户是通过软件来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的,一般计算 机软件可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
应
办公软件
Office wps …
用
软
件
各类信 息管理
系统
财务管理软件、银行 系统、学籍管理等
为解决特定 应用领域问 题而编制的 各类应用程
序
几个基本概念
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的命令。 计算机语言:同计算机“交谈”的语言。 程序:有序指令的集合,程序是用语言编写的。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 语言 。
3、 桌面的组成
1.系统文件夹
系统文件夹是Windows系统使用的文件夹, Windows系统成功安装后会自动建立这些系统 文件夹,它们不能被删除、更名,由Windows 系统来维护。Windows 2000的系统文件夹有: 我的电脑、回收站、网上邻居等。要打开系统文 件夹,只要用鼠标左键双击系统文件夹图标即可。
DOS曾经是IBM PC微型计算机及其兼容机上的主流操 作系统,风靡一时,虽然现在DOS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 但处于Windows9x下,DOS仍然举足轻重,要真正用好 Window9x,就需要全面了解DOS。
MS-DOS的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磁盘文件管理
(2) 输入输出管理
(3) 命令处理
软件
实用程序: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等
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包、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章学习目标
理解系统软件的概念及功能
了解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主要知识点
系统软件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4.4 Windows的基本操作
启动和退出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桌面的组成 窗口及其操作 资源管理器 控制面版
1 、 启动和退出
启动Windows系统
只要正确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那么 打开计算机电源后,便会进入自检状态。稍后, Windows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并显示登录对话框,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单击登录对话框中的“确 定”按钮,稍等片刻后便会显示如图所示的屏幕, 整个屏幕被称为Windows的桌面。
操作系统的功能
资源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 管理和文件管理。 人—机交互功能:计算机的界面是否“友好”, 与操作系统人一机交互功能的完善与否密切相关。
操作系统的分类
•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按其优先级轮流占用CPU和处部设备
等资源。
• 分时操作系统: 把CPU的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分别
游戏 编译器
MIS
。。。
命令解释器
网络,数据库
操作系统
机器语言 微程序
物理设备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图
一般用户
软
应用软件
高级应用型
件
系
支撑软件
管理型
统
系统软件
硬件 系统
硬件系统
系 统 软 件
软 件 系 统
语言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 工具、支撑软件
汇编语言翻译系统 高级语言翻译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工具软件
电脑工具软件就是指在使用电脑进行工作和 学习时经常使用的软件。
特点:
占用空间小。一般只有几兆字节到几十兆字节,安装后占用磁盘 空间较小。 功能单一。每个工具软件都是为了满足电脑用户某类特定需求设 计的,因此其功能单一。 可免费使用。大部分工具软件用户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到本地电 脑上使。 使用方便。 更新较快。
3、 桌面的组成
1)建立快捷方式
在“我的电脑”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右侧窗口中, 单击要为其创建快捷方式的项目(如文件、程序、文件夹、打印机); 然后在“文件”菜单上,单击“创建快捷方式”;最后将快捷方式用 鼠标左键拖放到桌面上。
编译程序
高级语言源程序
源程序
编译
目标程序 目标程序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解释系统
源程序 原始数据
解释程序 解释
结果
4.2 操作系统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缩写成OS)是现 代计算机系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统一地管 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 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易于操作的 工作环境,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 机。
2.3.3 桌面的组成
1.系统文件夹 桌面组成
2.快捷方式 3.任务栏
37
3、 桌面的组成
(1)我的电脑
“我的电脑”用于管理PC机能够使用的所有磁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