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4、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偏低 ) 5. 滴定至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外挂着的半滴 未滴入(偏高) 6. 滴定速度太快,发现时指示剂已变色 (偏高)
锥形瓶
7、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
洗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NaOH溶液( 偏高 )
8、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溶液( 无影响)
与量筒相区别
(5)测液方法:放液度量
5.主要仪器及试剂: 酸式(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P49)
6. 滴定步骤
1、检漏: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液 2、水洗:滴定管和锥形瓶 3、润洗: 3-5mL液体,2-3次 注意:不能润洗锥形瓶 4、加液: 液面位于“0”刻度以上2 ~ 3 cm处 5、排气、调液、读数(体积估读到0.01mL) 6、取液、加指示剂 7、滴定: 左手--- 控制活塞开关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点
4.滴定管的构造(P50) ---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液体。
(1)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盛放酸性、中性及强氧化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橡胶活塞(用于盛放碱性、中性溶液)
(3)刻度:有“0”刻度,且“0”刻度在上端
(4)读数:必须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0.01 mL)
8、溶液pH的突变
讨论: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
以0.100 mol·L-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HCl溶液 (1)滴定前: HCl溶液pH=1
(2)滴定开始至恰好完全反应前: 当滴入NaOH溶液19.98 mL(即剩余HCl溶液0.02 mL)时
c(H+)=( 0.100 mol·L-1×0.02 mL)/( 20.00 mL + 19.98 mL) =5×10-5 mol·L-1,即 pH=4.3

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或确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是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原理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经过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滴定实验中,通过向酸或碱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称为滴定液),当反应达到等量点时,滴定液的酸碱浓度与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摩尔数相等。

因此,通过测定滴定液加入的体积,可以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好滴定管、容量瓶、移液枪等实验仪器。

b. 配制好标准溶液,注意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已知且较为稳定。

c. 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实验仪器,并将滴定管的内壁润湿。

2. 调整滴定液的浓度a. 选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通过计算可以得知滴定液所需的体积。

b. 使用移液枪将标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常为酸碱指示剂)。

c.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滴定液。

3. 开始滴定实验a.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通常使用容量瓶准确配制,加入滴定瓶中。

b. 使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同时留意反应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c. 当颜色变化明显,接近等量点时,减小滴定液的滴加速度,以免过量。

d. 当颜色变化达到最终转变,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

4. 计算结果a. 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b.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注意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消耗的体积,避免误差。

2. 滴定液和待测溶液在滴定过程中要充分混合,避免局部反应过快或过慢。

3.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及时停止滴定,避免过量。

4. 实验仪器要彻底清洗干净,并确保滴定管内壁润湿,以提高滴定的准确性。

5. 注意安全,避免皮肤接触滴定液和待测溶液,避免误吞入。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实验用品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锥形瓶: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 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注意事项:①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②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④读数时,要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的最低点读取溶液的体积。

(6)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及待测碱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计算。

(7)滴定曲线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02误差分析(1)原理,VB是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cB的大小取决于VA的大小,VA大则cB大,VA小则cB 小。

(2)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步骤VA cB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变无影响取液量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滴定1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2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3 酸式滴定管中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变大偏高4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变大偏高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读数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变小偏低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变大偏高两次滴定所消耗酸液的体积相差太大无法判断。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1】及注意事项用已知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中和滴定的装置见右图示。

把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注入事先已用该盐酸溶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轻轻转动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

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把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该溶液润洗过的碱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

在管下放一洁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加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呈粉红色。

然后,把锥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同时右手顺时针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随着盐酸逐滴加入,锥形瓶里OH-浓度逐渐减小。

最后,当看到加入1滴盐酸时,溶液褪成无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变回红色说明反应恰好进行完全。

停止滴定,准确记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盐酸的体积。

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操作应重复二至三次,并求出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

然后根据有关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具体计量关系为C(A)*V(A)=C(B)*V(B),其中A(Acid)为酸,B(Base)为碱。

【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一摇瓶时,应微动腕关节,使溶液像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但是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二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让液体自行流下。

三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变化。

开始时应边摇边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为宜),但是不要形成水流。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滴定是一种常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准确确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其中,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滴定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反应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反应基于酸组分和碱组分在一定条件下的快速反应,通过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滴定反应,可以确定两者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比。

在酸碱中和滴定反应中,酸溶液通常用酸性指示剂进行指示,当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溶液反应到化学计量比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时,滴定液的体积就能确定待测液体中酸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管和滴定管钳,并用洗涤液清洗干净。

确保滴定管的内壁干净,无残留物。

2. 使用容量瓶分别配制好酸溶液和碱溶液,并标明浓度。

3. 取一个已知浓度的酸溶液,加入少量酸性指示剂。

4. 用滴定管量取已知浓度的碱溶液,利用滴定管钳固定滴定管,将滴定液滴入酸溶液中。

5. 在滴定液滴入过程中,注意用玻璃棒搅拌酸溶液,使反应更加均匀。

6. 滴定液加入过程中酸性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当颜色变化明显时,表示滴定反应接近终点。

7. 记录滴定液滴入酸溶液的体积,该体积即为酸溶液所需的滴定液体积。

8. 重复实验步骤4-7,直至滴定反应的体积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相近。

9. 根据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酸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1. 实验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酸碱溶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准备好适当的废液容器,将废液处理妥当。

3. 在滴定反应过程中,滴定液要逐滴加入,并注意控制速度,以免滴液过多导致误差。

4. 在滴定前要进行试验室室温调节,确保实验环境稳定。

5. 确保实验器材干净,以免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

6.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细致,以便后续计算溶液的浓度。

7. 实验完成后,对实验器材进行彻底清洗,并将废液处理妥当。

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口诀: 强酸滴定甲基橙 强碱滴定用酚酞 量取液体常用仪器: 量筒滴定管 量筒: 粗量仪,10mL量筒最小分刻度为0.1mL 读数精确到0.1mL,无.“O”刻度
4.仪器 锥形瓶
滴定管夹
定碱

管式





烧杯
铁架台
.
.
Hale Waihona Puke ①0刻度在上。②最大刻度值 不在最下面。
③最小分度为 0.01ml
③酸式滴定管: (不能盛放显 碱液溶液)
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所测精盐的碘含量是 __2_0___mg/kg
.
.
( 偏低 )
.
思维拓展
例1 化学探究小组用H2C2O4(草酸)溶液
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I、取20.00mL0.250mol/L H2C2O4标准溶
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
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反应方程式
为(未配平):
KMnO4+H2C2O4+H2SO4→K2SO4+MnS
.
中和滴定曲线
PH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值突跃范围发生明显的改变, 则就 能以极1小2 的误差指示出滴定终点的到达。
10

8

6


4
2
10
20
30
40 加入NaOH(ml)
如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突跃范围发生明
显的改变, 误差很大吗. ?
5.滴定的误差分析:
已知
决定误差原因:

C(标)×V(标) 数
④碱式滴定管:

酸碱溶液的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溶液的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溶液的中和滴定方法酸碱溶液的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酸碱性质、测定酸碱的浓度等。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可以被使用,不同的滴定试剂也可以被选用。

本文将会介绍酸碱溶液的中和滴定方法及实验步骤。

一、实验器材和试剂1. 玻璃容器:滴定瓶、量筒、容量瓶等2. 酸碱指示剂:酚酞、溴酚蓝、苯酚胺等3. 滴定试剂: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4. 蒸馏水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 保证实验器皿洁净无色。

必要时可以使用稀硫酸或盐酸与漂白粉混合的溶液清洗玻璃器皿,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 准备好酸碱指示剂溶液。

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根据不同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选择合适的使用浓度。

将指示剂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指示剂溶液。

2. 开始滴定实验(1) 测量滴定试剂体积使用容量瓶或量筒准确测量出一定体积的滴定试剂。

例如,可以用测量出25mL的硫酸(H2SO4)。

(2) 转移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放入滴定瓶中。

(3) 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根据选择的酸碱指示剂,向滴定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溶液。

(4) 开始滴定逐滴将滴定试剂加入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滴定瓶。

每滴加入滴定试剂后,停下加液操作,轻轻摇晃滴定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5) 终点判定当溶液颜色变化快速、明显时,达到滴定终点。

可以通过变色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6) 记录滴定试剂的用量记录下滴定试剂加入的体积,以便后续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需要缓慢、平稳地滴加滴定试剂。

过快或过慢的加液速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搅拌滴定瓶时,需要注意力度要适中,并不断调整搅拌的速度和力度,使滴定液与被滴定溶液充分混合。

3.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的pH值和颜色变化范围来确定。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适用于不同pH范围的溶液。

4. 酸碱溶液中和滴定时,需要使用干净的试剂、容器和仪器。

杂质的存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1]

NaOH滴定HAc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量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NaOH溶液(标准液)、未知浓度的HAc
(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10)
四、实验步骤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3、量取:用酸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HAc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
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溶液不变色。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NaOH,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1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氢氧化钠后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醋酸恰好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3次。

(三)数据处理
注意:取三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四)误差分析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3、读数带来的误差
如:标准液读数时
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PPT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PPT课件

22
(4)溶液变色因局部过量而实际未达终点,立即读数会造成 V(KMnO4)减小,故结果偏低。
答案:(1)把游码拨回零处 镊子 (2)酸式 滴入一滴酸 性 KMnO4 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26W7 mol·L-1 (4)偏低
23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13
名师点拨: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略多加了几滴,一般不 影响实验结果。NaOH 与 CH3COOH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 CH3COONa 溶液呈碱性,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在 pH 约为 3.1~4.4 中,当用甲基橙指示滴定终点时,还未完全反应,使 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C
应用________拨动游码。
(2)若将 W g Na2C2O4 配成 100 mL 标准溶液,移取 20.00 mL 置于锥形瓶中,则酸性 KMnO4 溶液应装在 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达到终
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

4

□H2O2

□H

□Mn2 + + □H2O +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 填“酸
式 ” 或 “ 碱 式 ”) 滴 定 管 中 。 滴 定 到 达 终 点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溶液中的酸或碱的浓度。

其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滴定法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从滴定的原理、所需仪器材料、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滴定的原理滴定法是利用试剂溶液与待测溶液之间定量反应的方法。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通常选择一种强酸与一种强碱进行滴定,通过化学计量的方法反应到等量点,并以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作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在滴定的过程中,待测溶液滴定进入滴定瓶中的容量管中,逐滴加入滴定溶液。

一开始,溶液的pH值较低(酸性溶液);当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中的碱性物质逐渐中和至中和点时,pH值会急剧上升,直到接近中和点的时候,pH值才会迅速变化。

中和点的确定,可以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判断,如表达为溶液从颜色A变为颜色B。

二、实验所需仪器材料1. 三角漏斗和滴定瓶:用于滴定溶液的添加和混合。

2. 瓶塞:用于密封滴定瓶,防止溶液挥发。

3. 平底容量瓶:用于配制酸碱溶液的容器。

4. 量筒:用于溶液的容量测量。

5. 支架、夹子和滴定管:用于支撑和固定三角漏斗。

6. 钢化玻璃白板:用于记录滴定的数据。

7. 酸性或碱性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的酸或碱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根据实验需求,使用平底容量瓶配制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并用量筒测量取样。

2. 装置滴定装置:将三角漏斗放在支架上,固定好。

将滴定管插入三角漏斗,确保不漏液。

3. 添加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指示剂的种类,将适量指示剂滴入容量管中。

4. 开始滴定:用滴定管将待测溶液滴定入容量管中,每滴一次仔细搅拌。

直至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 记录数据:滴定过程中记录滴定液滴入的次数,并进行数据整理。

6. 重复实验:如需提高实验准确性,可重复实验数次,并取平均值。

四、数据处理1. 计算滴定液的浓度: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滴入的次数,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滴定液的浓度(mol/L)=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每次滴定的体积(L)2. 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根据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领域。

一、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以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定液)滴定到待测溶液中,滴定液与待测溶液按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例发生中和反应。

根据中和反应的终点指示剂的变色,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室器材:酸碱溶液、滴定管、滴定管架、比色皿、酸碱指示剂、计量容器等。

2. 通过计量容器准确量取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3. 在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滴定液。

4. 逐滴滴定滴定液到待测溶液中,同时轻轻搅拌比色皿。

5. 滴定过程中,观察滴定液的颜色变化,当滴定液的颜色变化明显时,停止滴定。

6. 记录滴定液的用量,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用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三、实验应用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以用于分析饮用水中的酸碱度,了解水质的酸碱性,进而判断水的适用性。

2. 在医药工业中,常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来确定药物中的酸碱度,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比如测定土壤pH值,判断土壤的酸碱性,并据此调整土壤的施肥和种植方案。

4. 在食品工业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和饮料中的酸碱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5.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在环境保护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测定废水中的酸碱度,判断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该实验可以准确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使用合适的指示剂和精确的仪器设备,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滴定法确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实验器材与试剂:1. 装有酸碱溶液的滴定管2. 手指或调节阀控制流速的滴定管3. 化学平衡器4. 分散剂5. 指示剂(酚酞溶液)6. 测量容器7. pH试纸8. 手套和护目镜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一种通过滴定液添加到待定溶液中,使用指示剂来判断中和点的实验方法。

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终点即是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处,即pH值等于7。

在滴定时,加入酸碱指示剂可以使溶液在中和点发生颜色变化,辅助判断中和终点。

实验步骤:1. 实验前,确保所有器材都干净无杂质,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差。

2.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酸或碱溶液,并计算出其浓度。

3. 将酸碱滴定管置于化学平衡器中,利用分散剂清洗滴定管表面,确保液体的一致分散。

4. 将指示剂(酚酞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将其搅拌均匀。

5. 开始滴定:利用滴定管滴加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在滴定过程中,要搅拌待定溶液以保证反应的均匀进行。

同时,注意滴定液的滴加速度,以避免加入过多导致误差。

6. 在滴定过程中,观察待定溶液的颜色变化,当颜色由红色(酸性)转变为无色(中性)时,为中和点。

此时记录已滴加的滴定液体积。

7. 通过已滴加的滴定液体积以及酸或碱溶液的浓度,计算出待定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假设待定溶液为盐酸,已知浓度为0.10mol/L。

滴定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滴定示意图:[这里插入滴定示意图]滴定结果:滴定前待定溶液颜色: 透明滴定后待定溶液颜色: 无色实验计算:根据滴定过程中已滴加的滴定液体积与浓度的关系,计算出待定溶液的浓度。

假设滴定液体积为V滴定液,酸的浓度为C酸,则根据目前的实验条件可得出以下关系式:C酸 × V酸 = C滴定 × V滴定假设滴定液体积为20ml,则有:0.10mol/L × V酸 = 0.10mol/L × 20ml解方程得到:V酸 = 20ml因此,待定溶液的浓度为0.10mol/L。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实质:H + +OH -= H2O(2)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n (H +)=n (OH -) 当元数相同的酸和碱反应时(如NaOH 和HCl ):碱碱酸酸V c V c =x 元酸和y 元碱恰好发生中和时:c 酸 , V 酸 , c 碱 , V 碱的关系式:碱碱酸酸V yc V xc = 例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 H 2SO 4:c NaOH V NaOH =2c H2SO4 V H2SO4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仪器 说明量筒 粗量仪,10mL 量筒最小分刻度为0.1mL 、 读数精确到0.1mL ,无“0”刻度 移液管 精量仪,读数精确到0.01mL 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试液(中和滴定时用来量取待测液) 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上有刻度线,标明了最大体积和使用温度 滴定管用于测定标准液或待测液的准确体积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 酸式滴定管含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含橡皮套加玻璃珠(控制流速)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酸式滴定管,用来放酸、Br 2、KMnO 4、等,不能盛放碱液、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性物质或无氧化性的物质,不能盛放酸性强氧化剂溶液碱式酸为未知液 碱为未知液酸碱碱酸V V xc c =碱酸酸碱V V xc c =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程有25mL、50mL精确度: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锥形瓶用作中和反应容器,盛装待测液容量瓶用于配制标准液铁架台、滴定管夹固定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三、试剂:(1)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2)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2.方法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混合过程中 滴加酸(或碱)的量 为横坐标,以 溶液pH 为纵坐标绘出 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例如:以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HCl溶液为例,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对于“酸 碱恰好完全中和时”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顔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顔色由橙色到黄色
[例1] (2012·福州高二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 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 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 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 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 中放入20.00 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 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 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 位置,记下读数。
c(H+)=cOHV- 酸·V碱或 c(OH-)=cHV+碱·V 酸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仪器及使用
(1)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如图a 如图b
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锥形瓶
(2)滴定管的使用: ①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 管活塞 是否漏水 。 ②润洗:在加入反应液之前, 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遍。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②水洗
③润洗
④装液
⑤记录初读数
⑥取待生明显 变化
⑨记录末读数 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滴定操作:
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 接液体,锥形瓶下面垫上一张白纸。滴定过程 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 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铁滴酸
架定式
台管滴
、夹定
白 纸
、 烧
管 、
杯碱
、式
锥滴
形定
瓶管
、、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8

6
反应终点
范 围
4
2
10
20
30
40 加入NaOH(ml)
12 10 8 6 4 2
中和滴定曲线
pH
酚酞 7
颜色突变范围
0 10 20 30 40 V(NaOH)mL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7 甲基橙
4.4
颜色突变范围
0 10 20 30 40 V(NaOH)mL
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中 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2.学习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
3.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领域的 重要作用。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2、酸碱中和滴定: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物质的 量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酸(或碱) 来推算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b、常用规格:25mL、50mL c、最小分刻度:0.1mL ,读数精确到 0.01mL (精量仪可估读一位,粗量仪不能估读)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那么关于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_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 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三、数据记录与处理四、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四酸碱中和滴定一、实验目的1、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练习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3、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二、实验原理: H +OH =H2O1、利用酸碱反应,使溶液的pH会发生突然变化,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改变,从而用已知溶液和体积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2、酚酞遇碱显红色3、甲基橙遇酸显橙色,遇碱显红色三、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1、仪器:500mL试剂瓶 2 个、洗瓶 1 个、 250mL锥形瓶 3 个、 500mL烧杯 2 个、 20mL量筒 1 个、 100mL量筒 1 个、 50mL量筒 1 个、 50mL酸式滴定管 1 个、 50mL碱式滴定管 1 个、玻璃棒2、药品 2mol/L NaOH 溶液、 2mol/L HCl 溶液、酚酞、甲基橙、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①将 15mL2mol/L HCl 溶液倒入 285mL蒸馏水中配制成 L HCl 溶液,存放在 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②将 25mL 2mol/L NaOH 溶液倒入 475mL蒸馏水中配制成L NaOH溶液,存放在500mL塑料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2、滴定操作练习:①取清洗干净的酸碱滴定管各一支,用配好的HCl、NaOH溶液分别将管内壁润洗3 次后,分别装满L HCl、L NaOH溶液,分别将两管液面调节至零刻度线或略低于零刻度线②取清洗干净的 250mL锥形瓶 1 个,从碱式滴定管里放出约 10mL的 L NaOH溶液,加入约 10mL蒸馏水后滴入 2~ 3 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瓶内溶液呈黄色)。

用 LHCl 溶液滴定,同时不断摇动锥形瓶。

当最后一滴 HCl 溶液滴入锥形瓶后,锥形瓶内液体由黄色变为橙色,且 30s 内不恢复原色即停止滴定。

③另取一清洗干净的250mL锥形瓶一个,从酸式滴定管里放出约10mL L 的 HCl溶液,加入约 10mL蒸馏水后滴入 1~2 滴酚酞溶液(此时瓶内溶液呈无色)。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方案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方案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

咱就是想知道酸和碱到底啥时候能正好中和,就像两个人配合得刚刚好那种感觉。

通过这个实验呢,还能算出酸或者碱的浓度到底是多少。

二、实验原理。

简单来说呢,酸和碱碰到一起会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就像酸和碱是两个对头,碰到一起就互相“抵消”了。

当它们正好完全反应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是固定的。

咱们用已知浓度的酸(或者碱)去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者酸),通过消耗的体积就能算出未知浓度啦。

比如说,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Cl + NaOH = NaCl + H₂O,1个盐酸分子和1个氢氧化钠分子正好完全反应,这个比例关系很重要哦。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

酸式滴定管(如果是用酸来滴定碱就用这个,它的开关像个小玻璃活塞,可别把它拧坏咯)、碱式滴定管(要是用碱滴定酸就用这个,它下面的开关是个小橡胶管,里面还有个玻璃球,捏的时候要小心,不然碱液可能会喷出来呢)、锥形瓶(就是那个底部尖尖,肚子圆圆的瓶子,像个小酒壶似的)、铁架台(用来固定滴定管的,让它稳稳当当的)、滴定管夹(把滴定管紧紧夹在铁架台上的小夹子)。

2. 药品。

已知浓度的盐酸(或者其他酸),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其他碱),酚酞指示剂(这可是个小信号员,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反应差不多了)。

四、实验步骤。

1. 滴定管的准备。

先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有没有漏水。

怎么检查呢?把滴定管装满水,然后把开关关上,放一会儿看看有没有水滴下来。

要是漏水的话,酸式滴定管就得看看活塞那里是不是没密封好,碱式滴定管就得看看橡胶管和玻璃球那里是不是有问题。

2. 锥形瓶的准备。

把锥形瓶洗干净,用蒸馏水冲洗个两三遍就行,不用润洗哦。

然后用移液管或者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比如说20.00毫升,这个读数可得准确,眼睛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的未知浓度的碱液放到锥形瓶里。

3. 加指示剂。

在锥形瓶里的碱液中加入2 3滴酚酞指示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酸式滴定用的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 用的是橡皮管。(思考为什么?) (2)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往下标,下面一部分 没有读数,因此使用时不能放到刻度以下。 (3)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碱式 滴定管不盛放酸溶液或会腐蚀橡胶的溶液 (如强氧化性的溶液)。 (4)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比量筒精 确;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 的读数
11.7
12.5
问题1:滴定终点消耗碱多少? PH等于多少? 问题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PH 发生怎样改变? 问题3:如果以NaOH加入量为横坐标,以PH值变化为纵坐标,绘制 中和滴定曲线
数据处理 画出曲线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0 10
pH
12 10 8 6 4 2 20 VNaOH(mL) 0 10
n(H+)=n(OH-)
即:c (酸) V(酸) a = c (碱) V(碱) b
[课堂练习] 用0.1100mol/L的HCl溶 液滴定23.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滴定完成时,用去 HCl 溶液 29.00mL 。 通过中和滴定测得 NaOH 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 HCl + 1mol c(HCl)•V[HCl(aq)]

强酸滴定强碱
强碱滴定强酸
甲基橙由红 酚酞由无色
总结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值突跃范围发 生明显的改变,则就能以极小的误差指示出 滴定终点的到达.
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盐酸 甲基橙作指示剂,当颜色由红色变成黄色时看加入的体积 酚酞作指示剂,当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时看加入的体积
C AV A CB VB
知C(A)量取VB,读出VA, 即可求出C(B)
4、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量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完 全(即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主要仪器及使用
(一)滴定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酸碱滴定管的结构
玻璃活塞
橡胶管 玻璃球
问题探究
讨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盐酸 加入 NaOH 0.00 (ml)
18.00 19.68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23.00
溶液 PH值
1.0
2.3
3.3
4.3
7.0
9.7
10.7
2、使用方法 检漏→ 洗涤→ 装液→ 调零 (二)锥形瓶 用于酸碱的中和反应,不得用待装液润洗, 但有水不影响结果。 → 滴定
△终点的判断(即指示剂的选择):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NaOH + HCl = NaCl + H 2O
C标.V标= C待.V待
1.准备阶段: ①检查是否漏水 ②水洗 ③润洗 ⑥取待测液
c(NaOH)=
NaOH = NaCl+ H2O 1mol c(NaOH)•V[NaOH(aq)]
c( HCl ) V [ HCl (aq)] 1m ol V [ NaOH (aq)] 1m ol
0.1100 mol / L 0.02900 L = =0.1400mol/L 0.02300 L
④装液
2.滴定阶段:
⑤记录初读数
⑦加指示剂
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 变化
⑨记录末读数
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滴定操作:
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 液体,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 锥形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 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 达终点。
PH 12 10 8 6 4 2

酞 颜色突变范围
7
0
10
203040VNaOH)mL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6 4 2
7 甲基橙
颜色突变范围
4.4
0
10
20
30
40
V(NaOH)mL
常见指示剂 甲基红 酚酞 甲基橙 石 蕊
橙 6.2黄 红 4.4 —— 粉红 无色 8.2 ——10.0红 橙色 红 3.1 —— 4.4 黄 红 5.0 ——— 8.0 蓝 色 甲基橙由黄 酚酞由红 橙 无色 橙 粉红
滴定管与量筒区别
量取液体常用仪器:量筒、滴定管
量筒:粗量仪,10mL量筒最小分刻度为 0.1mL
读数精确到 0.1mL ,无“0”刻度
滴定管
标有温度、容积、“0”刻度在最高点
常用规格:25mL、50mL
0.1mL ,读数精确到 0.01mL 最小分刻度:
(精量仪可估读一位,粗量仪不能估读)
pH
12 10 pH 8 值 突 6 变 4 2 20 VNaOH(mL) 0 10 20
VNaOH(mL)
曲线归一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8 6 4 2 40 加入NaOH(ml) 反应终点 突 变 范 围
10
20
30
问:如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值突跃范围发生明显 的改变,误差很大吗?
中和滴定曲线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2、酸碱中和滴定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物质的 量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酸(或碱) 来推算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3、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指示剂的选择
以用0.1mol/L的NaOH 滴定0.1mol/L的HCl 为例:(已知lg2=0.3 lg5=0.7)
(1)取20mL的HCl,当加入20mL的NaOH
就能恰好中和pH= 7 (2) 若多加半滴NaOH(体积为0.02mL) 溶液的pH= 9.7 (3)若少加半滴NaOH溶液的pH=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