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导师

合集下载

吴健雄与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规律的实验确证

吴健雄与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规律的实验确证

吴健雄与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规律的实验确证吕贤年袁孝金昊教授研究工作里最重要的是于1957年用B衰变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这项工作引起了大丧惊,是本世纪物理学大事之一,她的关于B衰变中矢量流的工作也是极重要的。

在B衰变的研究中她的多种贡献使得物理学界公认她是此方面当代第一人。

------ 杨振宁著夕I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30年代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因科学研究工作上的见识和成就,而贏得美国最负盛乞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和劳伦斯等人的髙度赏识。

随后,她在B衰变中的一系列工作,使她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世界权威,更由于她以精湛的实验确证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和向量流守恒的理论,而享有“中国居里夫人”之誉。

(—)1912年5月31 H,吴健雄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太仓县浏河镇。

童年时代,吴健雄是在父亲创办的浏河初级小学度过的。

吴健維幼年人格的成长和发展,无疑受到了她父亲最大的影响。

她成年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说那是一段“美好而又快乐的生活”。

1923年,11岁的吴健雄离开了童年生长的浏河镇来到苏州,开始进一步求知和成长的少年岁月。

吴健雄参加了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入学会考,在接近万人的考生中,以飲列第九的成绩,成为入学的200人中的一员。

在女子师范求学期间,尽管她在国学和文史方而有很好的天赋,在同学中也有许多志趣相近的好友,但是她慢慢由阅读和学习中认识了外而世界许多引人的新生事务。

欧州科学的发展,造成人类对宇宙认知的革命。

在法国发现放射性元素而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的传记,都深深吸引了她。

通过这些影响,逐渐塑成了她对物理科学的终生志趣。

1923年到1929年,昊健維在苏州女师接受了6年教疗,6年的知识学习和生活体验,使她由一个智识初萌的女童,弃化成一个有识见,专心泄志的少女。

1929年,她以最佳成绩,由苏州女师毕业。

并且获得保送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学习。

按照苏州女师规沱,师范毕业后必须教书一年,才能继续升学,但由于当时这一规左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吴健雄便听从父亲的建议,进入了上海的中国公学,成了胡适最得意的学生,使得在昊健雄的一生中,胡适成了继她父亲以后的又一位对其最有影响的人。

走进物理的圣殿

走进物理的圣殿

走进物理的圣殿作者:许彧祥郑天辰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4年第12期9月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们来到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采访陆建隆教授。

陆教授头发虽已泛白,但整个人却很精神,目光炯炯有神,和我们想象中的那些老教授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陆教授热情地把我们领进会议室,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一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自然对陆教授的童年生活很感兴趣。

于是采访一开始,我们就请陆教授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陆教授沉思片刻,说道:“小时候的故事很多,但令我印象较深的有两个:一个是我在小学的时候,很喜欢写写画画,但当时资源奇缺,别说写字笔,就连有个粉笔头也是很不容易的。

正好学校里有一个老师的儿子是我的同桌,我就会时常通过他得到一些粉笔。

回家后,我用这些粉笔到处写写画画,做些题目。

没想到多年后,我成为了一个经常要拿着粉笔的大学教师。

第二个则是在我高中时,那时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活、家务活要干。

所以当离高考还有一个学期时,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非常刻苦。

我记得有一次,村子里晚上放露天电影,起初我也打算和伙伴们一起去看这场难得的电影,但是想到高考在即,我还是默默地留在学校看书了。

”我们非常敬佩陆教授有这样一种坚忍的意志,并请教他这种意志的来源,陆教授笑了笑,坦言道:“我家里情况比较特殊,父亲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过世了,母亲独自带大我们兄弟三个,非常不容易。

那个时候,连能不能吃饱饭都成问题,特别是到了春荒时节,家里头往往就揭不开锅了,母亲只好去贷款、借粮。

那时农场的稻田里会有掉在地上的稻穗,她就会去捡那些稻穗。

往往有些稻穗都已经发芽了,但有总比没有好。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只有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我想这应该是支撑我学习的动力吧。

另外,当时我的自尊心也格外强,因为家里的环境不如别人,所以想在其他方面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比别人优秀。

”二在陆教授刻苦的学习生涯中,有三位老师对他影响很大。

陆教授小时候就读于武进县高家村小学,整个学校只有四个年级和三四位老师。

中国声学领域的大科学家

中国声学领域的大科学家

汪德昭 [ 返回 ]汪德昭(1904-1998),江苏省灌云县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国防水声奠基人、曾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

汪德昭同志1928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4年6月赴法国巴黎大学朗之成实验室任研究生,194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法进行科学研究。

1956年底回国,先后担任中科院器材局局长,原子能研究所同位素分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七室主任,主管水声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1964年组建声学所并出任首任所长,1957年被增补为中科院学部委员,是《理论物理丛书》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振动、波、声学分部主编,《中国科技史料》主编,《科技导报》顾问编委。

他是法国物理学会和声学学会会员,英国《低频振动与噪声学报》编委,联合国教科文组长前总干事姆博(A.M'bow)教授组织的知名科学家小组成员。

欧美同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留法同学会理事长。

他是全国人大一、二、三、四届代表,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6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汪德昭同志发表了主要学术论文50多篇,同学生合作出版了第一部《水声学》专著"文化大革命"期间,声学所被撤销,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仍积极参与水声物理与水声工程的研究。

他满怀发展我国声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向邓小平同志写报告,建议恢复声学所。

根据中共中央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他提出改革方案,使声学所科研工作很快走向正轨,科技成果硕果累累,1979年,声学所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浅海声场"研究进入国际前列,内波是浅海声场的前沿课题,也取得重大成果。

汪德昭同志曾荣获法国声学学会最高奖章、中国物理学会荣誉证书及奖章、巴黎市政府荣誉奖章、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法国总统颁发的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等多种重要科学奖励,1968年以来瑞典科学院还曾三次请他推荐诺贝尔奖候选人。

南京大学江静教授简介

南京大学江静教授简介

江静,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南京大学校访问学者,江苏省“双创计划”特聘专家。

江教授是材料物理专家,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长
期从事研究工作,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开拓性的科学成果。

江教授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就,曾获得美国军方科学院颁发的“杰出研究奖”,以及新加坡国
立大学发表的“杰出贡献奖”。

江教授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突出成果,曾多次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研究论文,其中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收录的文章超过百篇,获得国际上广泛关注
与认可,并被多家国际知名杂志邀请担任编委。

江教授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国家杂志《科学》、《物理学进展》等杂志评为“年度科学进展”,并被列入《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会报告》。

江教授曾多次赴美国、欧洲及亚洲各国进行学术访问,并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
表报告,与国际同行共同交流和探讨研究成果。

江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并带领课题组在太阳能电池、纳米生物传感器、碳纳米管薄膜
等方面进行研究。

南京大学2016关于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公示

南京大学2016关于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公示

备注 备注
5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路通
6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俞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
61
李文中
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
62
王林章
论)
63
软件工程
陈振宇
64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王先彦
65
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占文凤
66
地理学(资源环境遥感)
10
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孙宁华
11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张骁
12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徐小林
13
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程德俊
14
工商管理(会计学)
林树
序号
学 科、专 业
申请增列博士生 导师的姓名
15
法学(经济法学)
曾洋
16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张洪
17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情报学)
杨建林
18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情报学)
南京大学 2016 关于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公示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拟增列张红军等 72 名教授(副教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根据《南京 大学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征询意见(征询意见期为一个 月)。
研年六月十六日
序号
学 科、专 业
申请增列博士生 导师的姓名
材料物理与化学
30
天文学
31
化学(有机化学)
32
化学(有机化学)
33
化学(物理化学)
34
生物学(植物学)

卞维豪: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卞维豪: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2014年5月·综合 科学中国人 49 科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卞维豪正是一位关注星空的年轻人!1991年于南师大物理系攻读物理教育、1995年免试攻读南师大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攻读天体物理博士学位、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双目望远镜(L B T)高访。

从物理教育到理论物理再到天体物理,这是卞维豪求学治学的历程,也是一个青年追寻科学理想的道路。

“天文学与物理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通常认为就是天体物理学了。

天体物理是利用物理规律来诠释天文现象,发现新的物理。

正由于此,一些研究理论物理的人,转向天体物理研究。

”卞维豪这样解释自己专业方向的转变。

卞维豪:仰望星空的年轻人本刊记者 王海涛领军人才首批培养人选、201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以及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

作为天体物理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卞维豪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更乐于将自己的科研经验与后辈们分享。

他认为利用公共数据库加强天文研究十分重要,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天文数据的开放性,海量天文专业数据可以方便获得,但由于国内天文设备的缺乏,利用公共的专业天文数据库开展天体物理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这也将为国内天文设备、数据库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如ADS、arxiv、SDSS、HST等数据库。

他还强调增强英语能力,加强天体物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必不可少。

天文交流中,英语是通用语言,能看懂文献、听明白报告、说明白自己的看法,在天文交流中至关重要。

这样才能抓住国际天文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前沿问题。

他说,天体物理研究,无论在数据库使用中还是在模型构建、科学计算与模拟中,都需要较好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以及较好的数理基础。

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名单

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名单

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名单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在这所学府中,有着众多的优秀教授,其中二级教授更是代表着学校的最高学术水平。

下面,我们将按照学科类别,为大家介绍南京大学的二级教授名单。

文学与艺术类南京大学文学与艺术类二级教授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唐婉、李商隐、李煜、李清照等。

这些教授在文学、艺术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理学类南京大学理学类二级教授有:陈景润、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钱学森、吴文俊、邵逸夫等。

这些教授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工学类南京大学工学类二级教授有:钱学森、邵逸夫、李四光、李国豪、李国杰、李国庆、李彦宏等。

这些教授在工程、计算机、电子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医学类南京大学医学类二级教授有:屠呦呦、陈凯先、李时中、李兰娟、张伯礼、王辰等。

这些教授在医学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级教授有:钱穆、胡适、梁漱溟、陈寅恪、严复、李约瑟、李泽厚、李学勤等。

这些教授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就是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名单的介绍,这些教授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卓越的成就,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南京大学的骄傲,更是中国学术界的瑰宝。

龚昌德教授简历 - 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

龚昌德教授简历 - 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

龚昌德教授简历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3年9月至1955年1月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

1955年1月以后至今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1978 – 1981 年任副教授, 1981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1993 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94年至今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强关联电子系,超导物理,低维物理,光与低维固体相互作用,介观物理等。

主持项目和获奖情况:1978年因“超导物理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因“超导体临界温度”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984年获得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5年主持国家基金项目“低维系统相变及元激发研究”;1987年主持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量子超细微粒的物理研究”1988年所著“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获得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0年因“光与低维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因“低维系统中的相变元激发”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任理论物理攀登项目“九十年代理论物理重大前沿课题”专家组成员,强关联电子系统子课题组组长;1993年主持国家“863”超导项目中基础研究部分;1996年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7年因“凝聚态物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1998年合作项目“介观环的持续电流及其电子输运性质”被广东省科技委列为1998年广东省重大科技研究成果。

曾任学术职务:1982年被推选为全国凝聚态理论及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1985年起历任二、三、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1986年受聘为李政道中国高科技中心首批特别成员;1986年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1987年受聘为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协联教授;1990年任国家教委首届“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2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委员;1992年受聘为国际核心期刊“J. Low. Temp. Phys.” 编委;1993年任国家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1995-1999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任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任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访问教授位置。

南京大学讲座文档

南京大学讲座文档

李俊,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学博导,由于一篇由同学记录的《李俊老师语录》和数次授课风趣能侃的帖子上了小百合校园网十大而成为南大网络名人,他本人在南大礼堂两次自编自演相声获得好评后自称为“科学相声大师”,并以此名在国内著名的“科学网”和“新浪网”开博并将自己的相声和讲课视频在网上公开。

开学后,李老师发的“什么是纯理科生?”的帖子被南大网友“围观”上十大。

以下是我们对李老师的访谈实录。

引言:自从20多年前博士毕业,在南大任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海外的华人就能得诺贝尔科学奖?大陆为什么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日本却培养出了不会说英语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归结为“钱学森问题”:2005年,当钱老躺在病床上看到《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加州理工的文章,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多次跟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这个问题。

通过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大家原创历程的追踪,对日本科学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路程的考察,对我自己与同龄海外留学已达世界领先水平的学者之间差距的反思,我找到了“钱学森问题”的答案。

1、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思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学产生于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此中文翻译有重大失误,原文为Renaissance,英语解释为re-birth of culture,即文化重生)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标志人物是哥白尼、伽里略、笛卡尔,而集大成者就是牛顿。

至今我国仍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中医代表了我国悠久的科学传统。

这是对科学的误解,也是我们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首要原因。

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是有严格的定义的,科学思维,或者说科学体系,可以提出假说,但是要可以验证。

不能验证的体系都不是科学体系。

而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出现科学的思维,这就是著名的“以牛顿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李约瑟问题”。

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不朽的传奇

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不朽的传奇

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不朽的传奇作者:邓璐谢至伦余越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视野版》2012年第09期院士简介都有为,1936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磁性以及与自旋相关的输运性质。

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7月,南京连日来潮湿闷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心中的热情与激动。

采访院士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实在是一个太遥远的梦想,然而今天,在幸运女神的眷顾下,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次与院士进行面对面接触与交流的机会。

初到南京大学,我们就立刻感受到了这所历史名校百年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

今天我们采访的对象——都有为院士,是我国磁学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笼罩在都院士身上的光环太过耀眼,我们感觉兴奋的同时,也难免有些忐忑。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都院士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敲开都院士办公室的门,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和蔼的老人正是都院士。

都院士虽然年过70,但依然精神矍铄。

他笑着给我们安排座位,最后自己才坐下。

趁这个功夫,我们仔细地打量着都院士:岁月在都爷爷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头发已经有些稀疏,一副大大的眼镜架在鼻梁上……再看看都院士的办公室,只见墙上挂着两幅字和一幅水墨画,桌上有几盆繁盛的盆景,显得都院士的生活格外优雅。

落座下来,都院士便询问我们几个小记者的年龄,然后给我们讲起了他年轻时的趣事。

“当初和我挤在一张床上的同学,如今相见都是老头子了,光阴似箭啊!”都院士轻松诙谐的话语,立即驱散了我们内心些许的忐忑,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了话题,办公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计划书【模板】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计划书【模板】
1、课题摘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3、已经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4、已经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
5已经取得的成果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二、拟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2、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简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或方案
四、申请者承诺
申请人保证上述内容的真实性。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
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计划书
申 请 人 :
申请人所在单位 :
报考专业:
研究方向 :
报考导师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制表
二O二O年十月
填表说明
一、本表作为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试审核之用,务必实事求是填写,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3份报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二、填写本表栏目时,如需要可加附页。
三、本表所有信息必须全部填写,不存在的内容一律填“无”。






所在学校
A.985 院校□
B.211 院校□
C.其他院校□
所在学科
A.国家级重点学科□
B.省 重 点 学 科□
所学专业
英语水平考试成绩
攻读硕士学位起止年限
起于
止于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联系电话
常用:
电子信箱
备用:
一、硕士期间已开展的研究工作:
申请人签名 :
年 月 日
五、报考导师意见
报考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六、学院招生审核意见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授 课 计 划 及 课 表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授 课 计 划 及 课 表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专业二年级(13)级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仙林)
授课计划及课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程名称
1、体育(四) 2、物理实验(三) 3、数学物理方法 4、理论力学 5、计算物理 6、大学生物学 7、模拟电路实验 8、数字电路 9、统计物理
课程 学 类型 分

1

3

4

3

2

4

2

3

3
统计物理
仙 2-301
9----10 节
物理实验
实验楼乙 302;303; 304;305;丙 311; 312;313;314;315
模拟电路实验
实 验 楼 402 ; 405 ; 413 ; 415;420
12-2
注:本学期上课起讫时间:自 3 月 2 日至 6 月 21 日(共 16.0 周)










大学生物学


1----2 节
仙 1-207
3----4 节
5----6 节
. 7-----8

数字电路 仙 1-319
大学生物学 仙 1-207
理论力 学 1,2 班
仙 2-505
理论力 学 3.4 班
仙 2-305
数学物 理方法 1-4 班 仙 2-122
数学物 理方法 5 班 仙 2-301
复习及考试起讫时间:自 6 月 22 日至 7 月 5 日(共 2.0 周)
周学时
合班上课
合 计
讲 课

苗再新简介

苗再新简介

苗再新简介苗再新,男,195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南京大学“钟山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优秀学者”等职。

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

教育背景1970年,苗再新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74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1年,苗再新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同年,苗再新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担任助理教授。

学术成果苗再新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是国际上著名的密码学家之一。

他曾经担任多个著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 Security等。

他还曾担任国际密码学会议(Crypto、Eurocrypt、Asiacrypt等)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并多次担任国际密码学会议的特邀报告人。

苗再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他曾经获得了各种奖励和荣誉,包括国际密码学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国际密码学会议的最佳学生论文奖、国际信息隐私保护会议的最佳论文奖等。

他还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资助,并多次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专家。

苗再新在国际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On the Security of Public Key Protocols》、《Efficient Signature Schemes Based on Birational Permutations》、《Efficient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without Random Oracles》等。

南大物理系就业前景

南大物理系就业前景

南大物理系就业前景南京大学物理系是国内一流的物理学院之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因此,南大物理系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以下是对该专业就业前景的进一步分析:1. 科研机构:南大物理系的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中有着广泛的就业机会。

例如,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 Jiao Tong 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都是南大物理系毕业生就业的理想选择。

而且,南大物理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这有助于毕业生在科研领域中立足。

2. 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南大物理系的毕业生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受到了热捧。

毕业生可在光电子、半导体、通信技术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南京是国内一线城市,也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供南大物理系毕业生选择。

3. 教育行业:南大物理系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毕业生在教育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在中学任教,或者在大学中从事教师或研究员的职业。

同时,南大物理系也为毕业生提供教育培训等相关课程,提高他们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4. 国企和大型企业:南大物理系的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入国营企业或大型企业,从事技术研发、产品优化、项目管理等职位。

这些企业通常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物理系毕业生发展的理想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南大物理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与其自身素质和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物理专业需要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能,同时,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重要。

南大物理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毕业生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

总之,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毕业生有机会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教育行业、国企和大型企业等各个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

然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确保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南大物理系的学生应该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人大考研-理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清明

人大考研-理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清明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理学院物理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清明凝聚态物性实验研究(点击次数:16507)张清明基本信息职称:教授办公地点:理工楼704室电子邮箱:qmzhang@电话:0086-10-62517767传真:0086-10-62517887教育经历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南京大学、物理系硕士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工作经历1997年07月至2000年02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和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2000年03月至2004年10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和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04年10月至2008年02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和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2000年10月至2002年01月德国Walther-Meissner低温研究所,洪堡学者2005年07月至2008年02月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2008年02月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高温超导体和强关联电子系统的电子拉曼散射研究低维和阻挫磁性系统的量子磁性和磁激发过渡金属多铁材料中的自旋晶格耦合问题科研基金2001年01月—2003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999年10月—2004年10月科技部超导973项目子课题2003年05月—2005年0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2006年01月—2010年12月科技部过渡金属量子调控973项目子课题2005年09月-2010年09月科技部超导973项目子课题2006年01月-2008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代表论著1.T.L.Xia,D.Hou,S.C.Zhao,A.M.Zhang,G.F.Chen,J.L.Luo,N.L.Wang,J.H.Wei,Z.Y.LuandQ.M.Zhan g*Ramanphononsinalpha-FeTeandFeSe0.3Te0.7singlecrystalsPhys.Rev.B79,140510(R)(2009)(Ra pidCommun.).2.《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机制研究——实验与理论》,韩汝珊主编闻海虎、向涛副主编,ISBN978-7-03-024685-1,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张清明*,“拉曼散射在高温超导中的应用”,P217-2333.W.Z.Hu,Q.M.Zhang,andN.L.WangOpticalandRamanspectroscopystudiesonFe-basedsu perconductorsPhysicaC469,545-558(2009)(Invitedreviewarticle).4.S.C.Zhao,D.Hou,Y.Wu,T.L.Xia ,A.M.Zhang,G..F.Chen,J.L.Luo,N.L.Wang,J.H.Wei,Z.Y.Lu,Q.M.Zhang*Ramanspectrainiron-based quaternaryCeO1-xFxFeAsandLaO1-xFxFeAsSupercond.Sci.Technol.22(2009)015017.5.Y.Wu,M. An,R.Xiong,J.Shi,andQ.M.Zhang*RamanScatteringspectrainthenormalphaseof2H-NbSe2J.Phys.D :AppliedPhysics41(17);20086.QingmingZhang*,MingAn,ShikuiYuan,YongWu,DongWu,JianlinL uo,NanlinWang,WeiBao,andYeningWangPhys.Rev.B77,045110(2008)Phononsofteningandforbidd enmodeinNa0.5CoO2observedbyRamanscattering7.M.An,S.K.Yuan,Y.Wu,Q.M.Zhang*,X.G.Luo, andX.H.ChenPhys.Rev.B76,024305(2007)RamanspectraofamisfitlayeredCa3Co4O9singlecrystal8.S.K.Yuan,M.An,Y.Wu,andQ.M.Zhang*,X.G.LuoandX.H.ChenJ.Appl.Phys.101,113527(2007)Ra man-scatteringstudyofmisfit-layered…Bi,Pb-Sr-Co-Osinglecrystal9.TassiniL.,VenturiniF.,ZhangQ. M.,HacklR.,FujitaT.andKikugawa.N.Phys.Rev.Lett.95,117002(2005)DynamicalPropertiesofCharg edStripesinLa2-xSrCuO410.ZhangQ.M.*,X.N.Ying,M.GuandY.N.WangEurophys.LettVol.70(2),2 32(2005)PossibleStripeFluctuationsinLa2-x-yNdySrxCuO4atRoomTemperatureObservedby63CuNQRSpec troscopy11.VenturiniF.,ZhangQ.-M.,HacklR.,LucarelliA.,LupiS.,OrtolaniM.,CalvaniP.,KikugawaN .,andFujitaT.Phys.Rev.B66,060502(RapidCommunications)(2002)Ramanscatteringversusinfraredc onductivity:Evidenceforone-dimensionalconductioninLa2-xSrxCuO412.ZhangQ.M.*,WangY.N.,L iA.,QiuQ.,XuX.S.,FengY.,andZhouL.EuroPhys.Letters(1999)47(1),104.Acousticattenuationstudyonthenormal-statepseudogapinunderdopedYBa2Cu3O7-d13.ZhangQ.M. *,ShaoH.M.,HuangY.N.,ShenH.M.,WangY.N.SolidStateCommun.(1997)101,133Internalfrictionandlatticeanomaliesofsingle-phaseHg-122314.ZhangQ.M.*,ShaoH.M.,HuangY.N., ChenQ.,ShenH.M.,WangY.N.PhysicaC(1997)271,11Elasticanomaliesinsingle-phaseHgBa2Ca2Cu3O8+d15.ZhangQ.M.*,HuangY.N.,ShenH.M.,YanF., GuG.,DuY.W.,WangY.N.Appl.Phys.Lett(1995)67,3417ThephasetransitionandtransportpropertiesofSr0.56C60O1.5返回↑。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

一、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1952年并人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首届毕业生,母亲张明璋毕业于上海启明女子中学,大哥李宏道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商科,二哥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学畜牧兽医学系,大弟李达道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航空工程系,二弟李学道和小妹李雅芸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

-],曾就读于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附中和抗战时期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内迁江西组建的赣州联合中学,因战乱连小学和中学毕业的正式文凭都未取得,1943年夏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当时浙江大学本部已从广西宜山县迁至贵州遵义老城,文学院、工学院及师范文科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理科设在湄潭县,一年级新生在湄潭永兴镇上课)。

在永兴镇上大学一年级[师从享有“中国雷达之父”美誉的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1907--1983)教授]。

1944年夏他因翻车事故受伤休学半年,同年11月日军侵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办,1945年年初他辗转进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学习(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1946年9月获政府经费资助和朱光亚(1924.12.25—201 1.02.26)一起作为吴大猷教授[wuDayou,1907.09.29—2000.03.04,被誉为“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的随行研究生赴美。

李政道以大二学历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因无大学毕业文凭刚开始时是非正式生),1948年春通过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被录取,1950年年初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博士论文《白矮星内的氢含量(Hydrogen content ofwhitedwa矿stars)》的答辩(利用新的星体结构稳定性证明白矮星内的氢含量不大于l%,从而说明白矮星只能是恒星演化的终点。

同时证明白矮星的能量并非是其内部核反应的结果,并首次正确地计算出简并物质的电导率。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生平简介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生平简介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生平简介严济慈简介:严济慈1901.1.23-1996.11.2,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

浙浙江东阳人。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及名誉主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著名校友、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一。

其实上面的严济慈简介并不能完全的包括严济慈先生光辉的一生,严济慈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简单的文字无法完全传达出严济慈先生贡献。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我国光学仪器研究和光学研究方面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他在钱临照的协助下开展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影响的研究,在一年之后1932年发表了打一份这方面的论文《静压力对照相乳胶剂感光性之影响》。

弥补了当时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理论研究。

严济慈的一生有他参与主持发表的论文共有53篇,有11篇是他在法国工作时发表的,其余42篇都在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时发表的。

他的论文分别在《中国物理学报》《法国科学院周刊》等国内外知名重要学术上刊发,1986年国家科学出版社汇总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严济慈还著有初中到大学10余种数学.物理教科书,他在1992年分别给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写信陈述要重点支持建设好一批科学技术大学的重要。

他的信得到了江泽民等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这是严济慈推动创办精品大学的重要举措。

严济慈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其在抗战爆发之后不是选择留在国外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在抗战爆发之后历尽艰辛的回到了危难中的祖国,并且为抗战做出了自己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和教育家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堪称是一位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的爱国人士。

下面讲一下严济慈在昆产军需仪器的故事。

《研究型教学20年》其人其书及渊源

《研究型教学20年》其人其书及渊源

作 为第一 本研 究型教学 的专著 , 希望 可 以推动交流 和 学术批 评 。 本书描述 了在南京
大学 、 清华大学 实施研 究型教学 的理 念 、 过程 、 举措和 效果 。 理 论 阐述清 晰 , 观 点鲜
明; 实践过程描述 详实, 可操作性 强 , 可 作为教育 、 教学改革 的案例供广大教师 、 教
的讨 论 。 ” 此 后 , 全 国各地 请他介绍 经 验络 绎不 绝 , 我们 很 是 关注 。 对 卢教授报 告 中
的教育理 念 、 课 程 论文选题和 精 品习题 的 内容感 到很惊奇 。 虽 然每次报 告都很受欢迎 ,
但 限于 时 间 , 每次披露的往往只 能是数十年教学经 验 的 “ 冰 山一 角 ” , 况 且 还 有无数
理 系请他来做介绍 。 这 样人 才培 养和 教学两 个方面 的交流就交叉 进 行 了。 2 0 0 3 年底 在
清 华 大学举 办 了 “ 全 国研 究 型教学 高级研 讨班 ” , 在三 天 时 间里 卢德馨教授作 了 系列
报 告 , 会 议 纪 要记 述 说 : “ 每次报 告 都使与会老 师们 受到极 大 的震撼 , 并 引发 了热烈
意公 开 , 他经 常在报 告后提供动辄上 百 兆 的素 材 , 经 常 出现报 告后众 多代表 带 了移动
硬盘 在会场 上 排 队等着拷 贝资料 的景 象 。
作 为 出版 社 能够为一 线教师保护 知 识产权 略尽 绵薄深 感欣慰 , 我们 希望 所有原创 的
作 品能够 正 式 出版 , 这也 是 我们 组 稿 的又 一 动 机 。
《研 究 型 教 学 2 O年 》
其人 其书及渊源
出版社 : 清华大 掌出版社
I S BN:
9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中子物理,高能物理,核医学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中子核数据评价,ATLAS高能物理重大国际合作。
一、纳米结构中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1) 量子点的库仑阻塞和量子输运理论;(2) 单电子晶体管理论;(3) 分子磁体的宏观量子隧穿效应;(4) 自旋电子学理论。二、低维无序系统理论:(1) 低维无序系统Anderson局域化理论;(2) 金属-绝缘体相变和标度理论。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中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子课题。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子点和单电子晶体管的电子性质研究》。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性颗粒磁矩宏观量子隧穿的研究》。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自旋输运理论中自旋流的产生及其检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4034);(2)可控量子结构的制备及其电荷与自旋调控特性研究(国家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6CB921803)
导师姓名
熊诗杰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教授
博导/硕导
博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有限温有限密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及相变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1077506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温高密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10935001
导师姓名
许昌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安晋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强关联电子系;非常规超导电性;(自旋)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超冷原子物理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加973重大研究计划1项"量子调控".
导师姓名
李明哲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导师姓名
宗红石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教授
博导/硕导
博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在非微扰量子场论及其在有限温度有限密度量子色动力学的应用方面开展过一些有特色的工作。目前正积极参与有关宇宙学,特别是暗能量方面的研究。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目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
理论原子核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不稳定原子核的衰变,对称能以及中能原子核碰撞理论。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
导师姓名
赵经武
专业名称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硕导
是பைடு நூலகம்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宇宙学。研究方向:1)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研究;2)宇宙微波背景辐射;3)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与引力扰动。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导师姓名
孙为民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硕导
硕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目前研究方向:应用QCD的Dyson-Schwinger方程方法研究有限密有限温强相互作用物质的性质和相变
物理学院
导师姓名
任中洲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教授
博导/硕导
博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理论核物理,量子混沌: 用非相对论和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远离 Beta 稳定线奇特核性质,新发现的超重元素性质等;研究量子系统的可积与不可积问题,量子混沌现象和经典对应,量子力学的新进展,新问题等。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的基金项目;正申请教育部的基金和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导师姓名
王伯根
专业名称
理论物理
职 称
教授
博导/硕导
博导
是否院士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多年来致力于用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从事量子输运问题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低维半导体介观系统电子及热输运问题的理论研究(b)介观系统中参数量子泵问题的理论研究(c) 自旋电子学中与自旋相关的输运问题及自旋量子器件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