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元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描写新春喜庆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同时寄托了作者执政变法、强国富民的抱负。
诗句中“新”字成了本诗的诗眼,诗人所写春节情景都在叙述“新年新气象”。
本课教学着重让学生在文本体验中,了解春节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显现的画面感兴趣,但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元日》。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中的情感。
3.收集和积累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元日》。
教学难点: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感悟传统,喜迎“新”春1.游戏导入“闯古诗宫格”游戏导入,需要从九个字中找到一句诗,敢来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眠不觉晓;春风花草香)学生寻找诗句共同点。
师:春,万物复苏。
在这个季节里,有一个中国人最注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王安石的《元日》。
2.趣解诗题师:“元”字下面像什么?(课件出示甲骨文)无论汉字如何变迁,上面这一横都没有变化,表示人的头部,所以“元”的本义就是“人头”。
由此引申出两个意思,那元日的意思是什么?(生会借助汉字字义、借助注释理解“元日”的意思。
)师:元日,一元复始,一起走进王安石笔下描绘的元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古诗、汉字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字寻根,让学生一开始就沉浸在祖先创造文字的智慧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
】二、初探古诗,读出“新”韵律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共读古诗(1)代表读:读准屠苏、瞳瞳、旧符三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本科生字新词。
2. 了解诗局所描绘欢天喜地,热热闹闹节日景象。
3. 了解诗人及写作思想。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放视频,谈春节,回忆去年春节场景。
2.引入新课,解题。
(元的含义,元日的意思)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认清字音,辨识字形。
2.读词语,学生字,范写“爆”。
3.将词语送入诗中齐读。
三、精读理解1.再读诗句,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交流词语含义,“屠苏”“新桃”“旧符”教师帮组理解。
3.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带入古诗,再读。
过度:听你们读一句句诗,我仿佛看到一幅幅图画。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那幅图画,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四、说诗意,促理解1.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放鞭炮、喝屠苏、迎红日、换桃符)。
2.过渡:一句诗一幅图像,一首诗连起就是一串美好的图画。
3.指名(整体)说诗意。
4.师总结。
(相机指读板书)5.再读,读流利,读通顺基础上,读出节奏,停顿,把握诗的韵味。
过渡:同学们读的喜气洋洋,你从元日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说一说?相机板书:欢乐祥和五、读议诗文1.你从哪句中感受到欢乐祥和气氛,指名读。
2.除,除去。
师:除去了,又迎来了。
3.暖,师:暖,真是人暖,心暖,天地暖,神州一边暖洋洋。
4.从总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5.想象练习。
过渡:深深祝福,代表人们对来年的祝福,也说明人们对来年充满希望。
6.齐读(将欢乐祥和融入文中)师:诗中有画,画中有境,境中有情。
身为丞相的王安石走在大街上会想些什么?六、了解诗人1.师:王安石在写着首诗时正在推行改革,他一心想改变国家的面貌。
(我们来了解一下)2.看诗人背景资料,师:通过改革,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让我们带上这种“豪情壮志”再读这首诗。
七、拓展王安石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流传至今。
师总结:几百年前的诗句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依然流光溢彩,诗中简短的语言,蕴含丰富内容。
9古诗三首 元日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9古诗三首元日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元日》一.教学分析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
《元日》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诗描写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前两句紧扣题目,写出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后两句紧接着上两句的欢乐气氛,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政治革新的思想感情。
本诗就是通过春节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作为古诗三首的首篇,通过《元日》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想象画面等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为后两首古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背诵积累了不少古诗,能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词大意。
由于古今文化习俗的差异,学生还不能完全入情入境地体会古人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心情,以及诗人借诗表达自己除旧布新、远大抱负的思想感情。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古诗写作背景,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运用自主识字、反馈指导等方法,学会“爆、屠、符”三个生字,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热闹的节日气氛,体会诗人坚持改革的壮志豪情。
3.3.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悟中达情等方式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悟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爆竹”“屠苏”等词语把握诗意,想象画面,感受诗句中渲染的热闹的节日气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2.难点:(1)感受诗中表达的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2)通过多种方式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古诗的魅力,做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
-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完成课后练习。
7.课后作业:布置与《元日》相关的创意写作或绘画作业,鼓励学生表达对节日的个性化理解。
四、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元日》这首古诗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春节的传统习俗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春节的体验,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古诗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诗句中的生字词和意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遇到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我尝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来解释“爆竹”和“一岁除”等难点,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朗读体验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和情感。看到他们积极参与,我深感欣慰。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元日》。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句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解释诗句意义。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元日》中的春节习俗和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了解诗句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韵律美和词语的生动形象。对于难点部分,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和“一岁除”,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元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元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节日的习俗,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元日》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三首元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意,感悟作者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节日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古诗三首元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析诗意,感悟传统文化。
4. 交流分享:各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分享,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解答疑难。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诗意: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传统文化: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背诵《古诗三首元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总计:约8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考考你:
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我们沉浸在这喜庆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
拓展延伸:
《元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过春节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画面,咱们中华民族除了春节以外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哪些风俗呢?
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
清明节: 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等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等
重阳节: 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小结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热情。放鞭炮,喝美酒,迎红日,换上春联过大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珍惜合家团圆的时光,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吧!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古诗三首《元日》
难点名称
知晓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要走进诗人的内心,就要感受诗中的情感,借助古诗中的关键字词,细细品味、揣摩诗中的意蕴,与诗人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
“一岁”: 一年
“除”: 过去
3.学习第二句诗: 春风送暖入屠苏。
注释:“屠苏”: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共3课时).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千门万户”在这里是泛指家家户户。
“千门万户曈曈日”这句诗中写的是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呢?这句诗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4.这首诗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有什么作用?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
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5.全文释义:爆竹声中一岁除,—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品读诗句了解诗词含义了解诗中出现的事物。
理解诗句含义。
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体会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含义。
整体阅读古诗,找出整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了解全诗含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纷纷:形容多。
断魂:伤心到了极点(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清明时节的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路上的行人满怀悲愁和伤感。
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过渡:在春雨纷纷,诗人心中倍感伤感的时候,诗人想怎样做呢?3.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打听,询问。
酒家:酒店。
杏花村:杏花林中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1)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向人打听哪里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2)第一句诗怎样理解?春雨、行人品读诗句。
了解诗句中词的意思。
了解诗句含义。
找出诗中描写的事物,体会其作用。
理解诗中单个字词的含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屠苏”这个词语,会写“符”字。
2.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背诵古诗,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背诵并默写古诗《元日》,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设疑揭题,理解诗题1.解疑:为什么把正月初一叫作“元日”?2.交流:你知道家乡在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活动吗?3.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情。
(课件出示王安石简介)(一)初读古诗,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读。
(1)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结合生字表或工具书,自由朗读《元日》,把不流畅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正音。
强调“屠苏”“曈曈”的读音。
(3)班级内交流、评价。
教师范读。
(4)指名读。
(重点检查“爆、屠、换、符”等字的读音)(5)推荐一名同学展示读。
(二)读出节奏。
(1)古诗很有节奏感。
你能尝试一边打节拍一边读古诗吗?(2)学生练习读。
(3)教师指名读,师生点评。
(课件出示古诗的朗读节奏)课件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组内打节拍齐读《元日》。
(三)了解大意。
(1)圈出习俗。
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人写了哪些春节习俗,试着圈出来。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3)学生交流探究。
①理解“一岁除”。
(除:除去,逝去)②理解“屠苏”。
(了解“屠苏酒”,课件出示有关屠苏酒的资料)③理解“暖”字。
喝了屠苏酒,有什么感受?是什么滋味?二.读出美好,想象画面1.创设意境,想象画面。
(1)读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创设意境,引导想象。
(3)学生描述诗的画面。
2.指导朗读,体会意境。
(1)再读《元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
(2)学生圈画交流。
“暖”既指春风暖,也说明心情暖暖的;“曈曈”是指灿烂的阳光,表达了愉快的心情;“新”指新的事物替换旧的事物,心情愉快。
(3)说说诗人写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诗意理解: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欣赏《元日》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化: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板书设计1. 《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背景:北宋时期4. 诗意:描绘春节的喜庆氛围,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5. 意象:爆竹、屠苏、桃符等。
6. 情感:喜悦、祝福、期待。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元日》,默写《元日》。
2. 选做题:查找王安石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赏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元日》的背诵和默写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意和诗人的理解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档共计约800字,未达到2000字的要求。
如需进一步扩充,可以在每个部分增加更多的细节和深入分析,例如在“教学内容”部分增加对王安石时代背景的详细介绍,在“教学过程”部分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在“作业设计”部分增加更多的拓展阅读材料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课题:《元日》元日教材分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思路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
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稿第【1】篇〗《元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元日》,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与教学策略、说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说教材。
《元日》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本课教学着重让学生在文本体验中,了解春节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元日》这首诗描写新春喜庆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同时寄托了作者执政变法、强国富民的抱负,充满欢快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诗句中“新”字成了本诗的诗眼,诗人所写春节情景都在叙述“新年新气象”。
第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要求(1、积累常用汉字,会认会写;2、能够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教材特点(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2、课后题层次丰富,重视积累与拓展),以及单元训练要点(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首古诗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读“屠苏”,会写“旧符”。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看图、查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古诗感悟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简单描述古人过春节的习俗,联系自己过春节的过程与感受,能说出这首古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这首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能运用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看图、查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古诗感悟诗情。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2个生字,会写“符”这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同时能够进行背诵。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1.出示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对单元学习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吗?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们,图片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些节日?中国传统的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呢?为什么?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三首诗,就是和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的。
2.板书诗题,解释题意。
过渡:我们首先要一起来学习的,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请大家读一读注释,“元日”指哪一天?(农历正月初一。
)它和“元旦”有什么不同?(一为农历,一为公历。
)这首诗写的就是古代的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3.师生交流讨论对诗人王安石的了解,教师给出课件进行补充。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屠、苏”两个生字及“曈”字的准确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诗歌的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通、读熟,读出一定的节奏美。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2.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生字(符、屠、苏),指导“符”字的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字的基本架构。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重点。
(3)学生临写三遍,教师巡视检查,并及时辅正。
(4)同桌合作,一人用会写字组词,一人听写。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质疑引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元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元日》,识别并解释其中的新词,如“屠苏”、“新桃换旧符”等,了解作者王安石及其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时代背景,理解《元日》作为宋代元旦(今称春节)的庆祝诗。
2. 词语解析:详细解释诗中的生僻词汇,如“屠苏”(一种古代的酒)、“新桃换旧符”(古代的一种风俗)等。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
4. 文化拓展:介绍中国古代春节的传统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背诵《元日》,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诗的主旨。
2. 难点:对诗中复杂意象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资料和春节习俗的视频。
- 课文材料:学生课本、诗歌打印稿等。
- 艺术材料:用于板书设计和学生创作活动的彩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节庆祝活动的视频,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王安石及其时代背景,引出《元日》的主题。
3. 词语解析:通过互动问答,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诗句解析:带领学生逐句阅读,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6. 文化拓展: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加深学生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8.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节诗歌或画作,展示并分享。
板书设计- 诗歌标题《元日》居中。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元日》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元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全新的热闹景象,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
诗人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既表现出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也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选编意图:本首诗作为本单元第一课中的第一首,应指导学生细致学习。
它既承担着“指导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后两首古诗的学习上由扶到放”的作用,又承载着“引导学生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使命。
二、设计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
在本课三首古诗的教学中,我尝试打破以往古诗教学的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以《元日》为例,指导学生细致学习,本课后面的第二、第三首诗则可以让学生运用学法、自主学习、汇报学习成果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教师只需在旁进行点拨指导。
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理解感悟、多层次的吟诵,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情感连接点,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三、学情分析:《元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读通读顺并不难,重点是里面一些词汇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收集资料等方法来进行理解,对于此阶段孩子来说,借助注释已经基本掌握,而收集资料是本课,乃至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一项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想象画面则是学习古诗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和知识起点,结合现代过年时的风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古诗。
四、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符”。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一、教学内容古诗《古诗三首元日》二、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2.熟悉诗歌的语音、音韵、韵律等基本要素;3.掌握关于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2.掌握古诗的基本语音、音韵、韵律;3.掌握有关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2.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
五、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三年级下册;2.水果、糖果、灯笼、喜字等元日相关物品。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点燃小盆景和蜡烛,营造节日氛围;2.出示《古诗三首元日》原文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诗歌的内容,梳理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第二步:朗读诗歌1.教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以感受诗歌韵律和语调。
第三步:理解诗歌意境1.提问: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表现在哪些语句和词语中?2.集体探讨,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3.学生自己想象和表达诗歌意境,以图片、文字、表演等形式呈现。
第四步:分析古诗语音、音韵和韵律1.指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口形、声调和抑扬顿挫;2.分析古诗的韵律和句式,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感。
第五步:学习元日相关知识和习俗1.放映有关元日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元日相关知识和习俗;2.分工合作制作元日相关物品,如灯笼、喜字等。
第六步:课堂展示1.展示学生制作的元日相关物品;2.比赛选出最佳表演或作品。
七、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着重强调古诗的基本语音、音韵和韵律;3.梳理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八、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三首元日》;2.制作一份元日相关物品并拍照上传班级相册;3.了解更多元日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元日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元日》,使学生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元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元日》。
2. 课型:新授课。
3. 教学内容:《元日》诗意讲解、朗读指导、诗句赏析、课后作业布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元日》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春节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句:教师示范朗读《元日》,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学生跟读,体会诗句的韵味。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
4. 体会情感: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5. 赏析诗句:教师挑选诗句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如“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6.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元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同时,搜集其他有关春节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元日》2.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诗意:描绘春节的喜庆氛围,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4. 赏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元日》,体会诗句的韵味。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知识目标】1.复习课本中已学过的古诗《静夜思》。
2.了解元日的习俗和传统。
3.学习新词汇:雕饰、欣欣向荣、狂欢、共庆、喜庆、锣鼓喧天。
4.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
【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并通过表演和朗读等形式,体验和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
2.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2.通过分析古诗《元日》的内容及背景,让学生领悟“岁月如梭”的残酷现实,珍惜时间,抓住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元日》古诗的意思及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让学生学会体验古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3.让学生通过写作,理解和领悟“元旦”的习俗和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温习已经学过的课本古诗《静夜思》。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它。
2.问:“你们喜欢哪些节日呢?它们主要有哪些习俗呢?”让学生谈一谈它们的特点。
3.出示《元日》古诗,让学生看它的标题,并询问“元日”一词的意思。
4.引出问题:“古人的元日是如何过的呢?”二、讲授(10分钟)1.教师对古诗的字词和意义进行全面讲解。
2.解释“雕饰”的意思。
教师向学生问:“你们家里有没有在元旦这天增添新装饰品的习惯?”3.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归纳出这首古诗主要表达的 sentiment 。
三、练习(25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发给的资料了解元日的起源、传统习俗等知识。
并在班上进行分享。
2.学生对古诗《元日》的了解,以生活实际出发,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3.讲解“锣鼓喧天”的意思,翻译“共庆”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完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元日”的欢乐氛围。
四、总结(5分钟)1.让具体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朗读,并引导课堂上班级走到操场上一起欢度元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第【1】篇〗《元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
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
]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
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
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
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生自己连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
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
(出示这些关键
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
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
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小组内说,指名说。
三、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1.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
(指名读)
2.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
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1.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
2.谁“暖”?
(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
(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
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五、诵经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
指名诵读。
六、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
(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
1.在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与春节有关的事物。
(爆竹、春风、屠苏酒、桃符)
2.你还知道哪些与春节有关的词语?(可以是2个字,也可以3个字、4个字,可以是描写景物的,可以是春节习俗的,也可以是表达心情的)
3.师课件出示与春节有关的词语。
生齐读。
4.骆宾王,同学们认识吗?他是一个天才,7岁就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名叫——《鹅》,一起背背。
5.同学们今天才10岁,你也可以成为诗人,成为比骆宾王还要厉害的诗人,有没有信心?
6.出示《元日》,仔细观察,这首诗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第一、二、四句末尾的字在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尾字韵母相同,叫做押韵,读起来有韵味。
)(二)学习写作自已的诗
过渡:象《元日》这首诗一样,一共4句,每句7个字或者5个字,在1、2、4句的末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可以称的上是诗了。
1.出示诗例:王安石围绕春节写下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也来围绕春节写一写与王安石不同的诗吧。
你可以在诗中叙述春节的习俗,讲述春节的故事,也可以表达春节的心情,怎么写呢?方法就藏在这首诗中。
(出示一首诗,引导学生读、议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
今日课堂写古诗,掌握方法非难事。
精炼押韵字数同,不信你来试一试。
2.指导学写:万事开头难,先来试试写好第一句。
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可供你使用借鉴。
想想怎样用凝练的语言用上其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5个字或7个字的诗句。
如:爆竹。
爆竹什么特点?(响)爆竹怎么响?(爆竹声声响)7个字的(爆竹声声震天响)
春节。
(春节真热闹)(新春佳节真热闹)
写好第一句了,下面按照诗的要求去完成剩下的3句。
3.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4.学生朗读自已写的诗,教师机评改、鼓励。
七、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一)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
1.生长童趣: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2.推荐古诗经典。
(出示古代诗写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朗读,并选一首讲一讲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你都知道这些节日的故事、风俗、以及人们过节时的心情吗?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去写写这些节日的诗。
愿意吗?写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
和老师、家长探讨,也可贴到教室的墙报栏内与大家分享。
附
板书设计:
元日
暖
故事风俗心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