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的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1. 富营养化湖泊问题富营养化湖泊是指湖泊中富含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磷和氮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湖泊水体变得浑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其中,磷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的恶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等问题,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 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针对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沉积物磷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湖泊中沉积物内磷素的形态和有效性,达到控制湖泊中磷素迁移和释放的目的。
这种技术在治理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沉积物磷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基本原理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将容易被水体吸收的无机磷转化为难以迁移的有机磷,或者将磷固定在沉积物中,减少其在水体中的释放。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湖泊中磷的循环和释放,从而改善湖泊的水质。
4. 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例如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沉淀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等。
这些手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达到控制磷释放的目的。
结合湖泊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沉积物磷问题。
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结合其他治理手段,如水体循环调控、生态修复等,可以更全面地解决富营养化湖泊问题。
总结回顾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沉积物磷问题提出的有效技术手段。
通过改变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有效性,可以有效控制湖泊中磷的释放,改善水质环境。
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解决存在的挑战。
结合其他治理手段,可以更全面地解决富营养化湖泊问题,达到水质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目标。
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
第30卷 第1期2011年 1月环 境 化 学E NV I RONMENTAL C H E M I STRY V o.l 30,N o .1Janua ry 20112010年6月30日收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云南联合基金(U0833603)资助.**通讯联系人,Te:l 0871 *******;E ma i :l xjpan @kmu st .edu .cn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李 辉1 潘学军1** 史丽琼1 米 娟1 宋 迪1赵 磊2 刘晓海2 贺 彬2(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2.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研究中心,昆明,650034)摘 要 湖泊的内源氮磷污染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总结了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沉积物 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和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有效性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湖泊内源氮磷污染机理分析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技术提供参考.关键词 富营养化,内源氮磷,释放,生物有效性.大量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湖泊富营养化的特征性表现即藻类水华现象.藻类水华暴发会导致水体缺氧、鱼类死亡、产生异味及藻毒素释放等,给湖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40%左右的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而在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富营养化湖泊已占被调查湖泊数的77%[2].由此可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湖泊富营养化范围及程度最严重、面临问题最严峻的国家之一.Va llne tyne 及Stumm 等的分析研究表明,氮和磷是限制水生植物生产量最主要的营养元素[3],因此,氮磷在湖泊中水体及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及其迁移释放行为,对湖泊富营养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截污工程等措施的实施,外源性污染物已经相对有所控制[4];因此对内源氮磷污染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内源氮磷的赋存形态、迁移释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物有效性等内源氮磷污染机理方面的分析研究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从氮磷赋存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沉积物 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氮磷生物有效性等方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在内源氮磷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1 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氮磷在湖泊沉积物及水体中的形态分布,决定着沉积物是源还是汇.而水体中的氮磷形态分析相对简单,因此沉积物中的氮磷赋存形态分析尤为重要.1.1 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湖泊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含量及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和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前提[5].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一般将沉积物中的氮形态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且主要化学形态为有机态氮,可以占到70% 90%,主要以颗粒有机氮的形式进入沉积物中,无机氮所占比例相对较小[6].1.1.1 沉积物中的有机氮沉积物中有机氮主要是蛋白质、核酸、氨基酸和腐殖质四类,大部分是腐殖质[7].有机氮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其化学形态主要分为NH 3 N 、氨基酸氮、己糖氮、酸解未知氮(HUN )和非酸解氮[6].研究表明,氨基酸氮是有机氮的主要化学形态,约占有机氮的30% 60%;从氨基酸的组合特征纪念专辑稿件来看,以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及赖氨酸为主,约占氨基酸总量的70%以上[8].尽管有机氮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并不活跃,但是由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环 境 化 学30卷282使得有机氮依然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即沉积物中的有机态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氨基化作用逐步分解为简单的有机态氨基化合物,氨化作用释出的氨大部分与有机或无机酸结合成铵盐,或被植物吸收,或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1.1.2 沉积物中的无机氮沉积物中的无机氮可分为可交换态氮(E N)、固定态铵(F NH4)等.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氮(Exchangeab le N itrogen,EN)是沉积物 水界面发生氮的迁移释放最主要最活跃的氮形态,是参与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组分.可交换态氮主要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即NO2 N、NO3 N以及NH+4 N;其中的铵盐被称为可交换态铵,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铵是由于沉积物颗粒对水体中的NH+4进行可交换吸附,这类吸附是发生在颗粒物表面的离子交换反应.EN易于为藻类、水草等浮游植物这类初级生产者吸收,EN的减少会促进有机氮的矿化,从而提供湖泊再生产所需氮源[9].沉积物中的固定态铵则是指固定吸附于颗粒物质内部,进入晶格结构的NH+4 N,也称作非交换态铵.这是由于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层中的硅氧层之间发生同晶替代,产生负电荷,为使电性中和,这些负电荷吸引吸附在颗粒物质晶格之外的阳离子;而吸附在沉积物上的NH+4脱去水化膜进入晶格之中,就被固定下来[10].同时晶层收缩,这样NH+4因此固定态铵一般情况下很难通过离子交换等方式释放到水体中来,大量研究表明,固定态铵在沉积物总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De Lange等[11]研究指出在海洋和某些湖泊沉积物中固定态铵可达到总氮含量的10% 96%.所以说,固定态铵是湖泊沉积物中氮的重要储存库.1.1.3 沉积物中氮的连续分级浸取研究及其应用在上述氮的分类中,并没有具体体现出各类形态氮与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结合能力,因此仅仅通过分析沉积物中总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并不能准确解释有关氮在沉积物 水界面上发生的迁移释放行为.各形态氮与沉积物的结合能力强弱,对于评价各形态氮对沉积物 水界面氮循环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学者[12 19]对大量海洋以及湖泊的沉积物中氮进行连续分级浸取,采用不同的浸取剂,来划分不同形态氮与沉积物结合能力大小,将沉积物中的氮分类为不同结合态,测得不同结合态氮的丰度,由此解释分析并推测沉积物 水界面的氮循环过程.吴丰昌等[12]1996年对云贵高原4个湖泊(云南泸沽湖、洱海,贵州百花湖、阿哈湖)等湖泊沉积物进行研究,基于土壤学中的土壤理化分析将沉积物中氮形态进行简单的分级,是国内沉积物中氮连续分级浸取研究的开始.将沉积物氮的结合态分为可溶性NH+4 N,NO3 N、可交换态NH+4 N,NO3 N、有效态氮和残渣态氮,有效态氮指无机的矿物态氮和部分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无机氮,残渣态氮主要是有机氮.这一方法开创了水体沉积物中氮分级浸取的先河,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根据浸取剂得出各形态氮的化学结合能力.马红波[13]等2002年根据Ruttenberg[20]1992年提出的沉积物中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方法,加以改进,将沉积物中氮分为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可转化态氮根据浸取剂提取能力的强弱来决定浸取出来的氮与沉积物结合的牢固程度;依次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 EF N)、碳酸盐结合态氮(CF N)、铁锰氧化态氮(I M OF 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 N).非转化态氮通过总氮与可转化态氮差减得到.这一方法在进行下一步提取之前,用蒸馏水洗涤沉积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一级提取氮重吸附于沉积物,但是实验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各级提取剂的提取效率.马红波等打开了沉积物中氮连续分级提取研究的新领域,表征了各形态氮的相应化学结合能力.之后的研究者对沉积物中氮进行连续分级提取时,多数都是沿用这一方法,或进行一些小的改进.如吕晓霞等[14]对北黄海、戴纪翠等[15]对胶州湾、王圣瑞等[16]对五里湖等湖泊沉积物及海洋沉积物中氮的研究,均是直接使用其方法或者稍微加以改进.王圣瑞等[16]2007年对五里湖、月湖、东太湖、贡湖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氮进行连续分级提取.其采用的方法与马红波等基本一致,但只研究了沉积物中的可转化态氮,并将其依次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 E F N)、弱酸浸取态氮(WAEF N)、强碱浸取态氮(SAEF N)、强氧化剂浸取态氮(SOEF N).I EF N是4种可转化态氮形态中与沉积物结合能力最弱的赋存形态,因此也是参与沉积物 水界面1期李辉等: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283氮迁移释放最活跃的形态;WAEF N与沉积物的结合能力略高,相当于碳酸盐的结合能力;SAEF N的结合能力相当于铁锰氧化物的结合能力,稍高于WAEF N;SOEF N主要是有机形态氮,也称可转化有机氮,是最难浸取的可转化形态[14 16].王圣瑞法[16]与马红波法[13]区别在于第一步提取,采用的是1m ol L-1KC l溶液,而马红波法中采用的是1m o l L-1M g C l2溶液进行浸取.由于沉积物吸附NH+4生成固定态铵所需静电力与K+进入沉积物粘土矿物层中的硅氧层晶格所需的静电力来源相同,因此KC l溶液可能会具有更好的提取效率.基于这一点,一些研究者认可了王圣瑞的方法,且KC l提取性质稳定,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21],后续对沉积物中氮进行连续分级提取时,多采用王圣瑞法.如何桐等[17]对大亚湾表层沉积物氮形态的研究、郑国侠等[18]对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氮形态的研究等.钟立香等[19]2009年对吴丰昌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连续分级浸取方法,该法的特点是并不着重于各形态氮与沉积物结合力强弱,而是依据对释放影响的程度依次分为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残渣态氮(RN).该法中F N是将间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m g L-1)换算成为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浓度(m g kg-1),这主要是基于沉积物 水界面氮循环主要通过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交换来实现这一点考虑;EN则主要是针对沉积物中有机质矿化生成的NH+4,NH+4在FN和E N之间不断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分配,故EN是沉积物中较活跃的氮形态;酸解态氮可鉴别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氨基酸态氮(AAN)、氨基糖态氮(ASN)、氨态氮(AN)以及一些未鉴别的含氮化合物(UN);RN主要是有机环态.表1列出了沉积物中氮连续分级浸取方法的发展历程.表1 沉积物中氮的连续分级提取研究Table1 R esearch on t he nitrogen sequential frac ti on ex tracti on i n sedi m ents研究者浸取方法氮分级形态应用对象参考文献沉积物高速离心,0.4 m滤膜过滤可溶性氨氮、硝氮吴丰昌等(1996)40mL20%NaO H溶液,经0.45 m过滤,测滤液中可交换性氨氮、硝氮可交换性氨氮、硝氮云南泸沽湖、洱海;[12]上一步沉淀物使用碱解蒸馏法测定有效态氮有效态氮贵州百花湖、元素分析仪测定沉积物中总氮,并与上述三形态氮进行差减残渣态氮阿哈湖1m ol L-1M gC l2溶液离子交换态氮HAC N a AC(p H=5)溶液碳酸盐结合态氮马红波等(2003)0.1m ol L-1Na OH溶液铁锰氧化态氮渤海湾[13]K2S2O8(碱性)溶液(0.24mo l L-1N a OH, K2S2O820g L-1)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总氮与上述四种可转化态差减非转化态氮1m ol L-1KC l溶液离子交换态氮五里湖HAC N a AC(p H=5)溶液弱酸浸取态氮月湖王圣瑞等(2007)0.1m ol L-1Na OH溶液强碱浸取态氮东太湖[16] K2S2O8(碱性)溶液(0.24mo l L-1N a OH,K2S2O820g L-1)强氧化剂浸取态氮贡湖沉积物高速离心,过0.45 m滤膜游离态氮钟立香等(2009)2mo l L-1KC l溶液,振荡2h可交换态氮巢湖[19] 6mo l L-1HC l溶液,120 ,酸解24h酸解态氮浓硫酸,加速剂催化残渣态氮1.1.4 沉积物中氮形态分布特征沉积物中氮主要以有机态存在.Ke m p等[22]对Ontar i o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研究表明,有机氮含量约占总氮的92%,何桐等[17]对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形态研究表明,有机氮约占沉积物中总氮的77 32%.沉积物中无机氮由可交换态氮和固定态铵构成,可交换态氮是湖泊初级生产力的直接氮源,固定态铵(F NH4)则是其潜在氮源[9].王圣瑞等[9]、王雨春等[5]研究表明,F NH4是无机氮中的主要形态,环 境 化 学30卷284EN也占有一定的比例;E N中的主要形态是NH+4 N(74.61% 85.85%),这是因为沉积物 水界面大量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其次是NO3 N(13.93% 25.15%),NO2 N含量很低(0.17% 0.27%);而三者之间在不同环境和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硝化反硝化作用实现相互转化,这主要与沉积物自身性质(例如含有机质的多少)、沉积物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微生物多少、温度等)有关[6].EN占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的比例大约在10% 40%[8,13,17],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的主要存在形态为SOEF N[13 14,17 18],这显然与沉积物中有机态氮占总氮比例有关.吕晓霞等[14]在北黄海的研究表明,SOEF N在沉积物垂直分布上,一般呈现出在表层0 3c m迅速降低的趋势;同样,I EF N在0 3c m 范围内自上而下逐渐降低,自次表层(0 6c m)以下,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表层含氧区.一般而言,SOEF N是沉积物中可转化态的绝对优势形态,I EF是可转化无机态氮的绝对优势形态[23].WAEF N、SAEF N占可转化态氮的比例极小[13],两者大小依据沉积物环境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沉积物氮形态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吕晓霞等[8]对黄海沉积物氮粒度结构进行研究表明,不同形态氮在不同粒度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相同,不同形态氮绝对含量随沉积物粒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可能是因为粗粒度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分解速率常数比细粒度沉积物中的高一个数量级,是中粒度沉积物中的2倍;这也是SOEF N的含量随粒度大小变化最为明显的原因,因为SOEF N的主要形态是有机氮.尽管三种可转化无机氮的绝对含量随着沉积物粒度减小而增大,但是由于SOEF N的增幅太大,这三种可转化态无机氮的相对含量都有所降低.吕晓霞等[23]指出,细粒级沉积物对氮循环的贡献可能最大.而这一点与王圣瑞等[16]对云贵高原四湖泊研究结果一致.1.2 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一般而言,沉积物中的磷可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无机磷又分为可溶性无机磷和难溶性无机磷.可溶性无机磷包括钙结合态磷(Ca P)、铁结合态磷(Fe P)、铝结合态磷(A l P)等,难溶性磷主要是闭蓄态磷酸盐,这部分磷被包裹在铁铝氧化物膜内.1.2.1 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浸取研究与沉积物中氮不同,由于湖泊富营养化一般是磷控制,所以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提取研究较多[20,24 29].1957年,Chang和Jackson[24]根据土壤学中相应的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磷分为不稳性磷(Labile P, LP)、Fe P、Ca P、可还原水溶性磷(RSP)、惰性磷(Refractory P).这一方法主要关注于沉积物中的无机态磷,对沉积物中磷化合物的化学形态进行分类,从而便于研究沉积物 水界面磷的迁移释放机制,也有助于解释环境因素(例如钙铝铁、DO、p H、Eh等)对沉积物 水界面磷迁移释放的影响.后续许多研究者只是针对C J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而在磷形态分级的思想上与C J法一致.例如H ie ltjes等[26]将沉积物中磷分为LP、Fe/A l P、Ca P;Psenner[27]将沉积物中磷分为水溶性磷(H2O P)、可还原水溶性磷(RSP)、Fe/A l P、Ca P和惰性P;Go lter m an等[30]将沉积物中磷分为Fe P、Ca P、酸可溶性有机磷(ASOP)、残余有机磷(ROP).国内金相灿等[7]的方法与C J法一脉相承,欧盟推荐发展方法(S MT法)[29]在选取浸取剂时的思路也与C J法一致.这两类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方法[31 36].金相灿法是对C J法中连续提取法的改进,将磷的形态分为LP、A l P、Fe P、C a P、OP和Org P等6种形态.NH4C l提取LP,中性NH4F提取铝结合态磷,N a OH提取铁结合态磷,稀硫酸提取钙结合态磷,还原络合提取闭蓄磷.该法每级磷形态的释放活性有明显不同,LP很容易释放;铝结合态磷和铁结合磷在氧化还原环境改变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可溶解性磷,进入上覆水体,具有很强的释放活性,也称为活性磷,它们是内源负荷的重要来源;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则很难被分解参与短时相的磷循环.因为各级释放活性的差异,使用该法可以得到湖泊沉积物中可释放磷的丰度,以便进行沉积物 水界面的释放模型的建立,预测湖泊富营养化状况.SMT法[29]是由欧盟推荐发展的方法,该方法将磷形态划分为总磷(TP)、无机磷(I P)、有机磷(OP)、非磷灰岩磷(N on apatite I norgan ic Phosphorus,NA I P)及磷灰岩磷(Apatite Phosphor us,AP).该法分为三步:(1)将冷干沉积物450 煅烧3h,残渣用3.5m ol L-1HC l浸取,测其SRP(溶解态活性磷),得到TP;(2)将冷干沉积物用1m ol L-1HC l浸取测其SRP,得到I P,其残渣煅烧后用1m o l L-1H C l浸取1期李辉等: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285测其SRP,得到OP;(3)将冷干沉积物用1m ol L-1Na OH浸取测其SRP,取其残渣加入1m ol L-1H C l测其SRP,得到AP,再取其上清液加入3.5m ol L-1HC l测其SRP,得到NA I P.其中每一步的冷干沉积物样品质量均为0.2g.SMT法提取的步骤并非连续的,因此该法可同时进行各个形态的测定,能大量节省时间;其次,该方法在提取各形态磷时具有统一性,都是通过HC l来提取上清液中的SRP,各测定结果之间具有可对比性;此方法实验所需的试剂均为常用试剂,提高了方法的适用性及普遍性.W illia m s等[25]提出的方法并没有遵循C J法分级思路,该法更多的是从沉积物中磷的矿物形态上来来进行区分,将沉积物磷分为磷灰岩磷(AP),非磷灰岩磷(NAP)以及有机磷.这样的分级方法更为简单,着重点在于磷的矿物性和来源.部分学者也沿用了这一思想,例如Ruttenber g[20]提出的SEDEX提取法,将沉积物分为可交换性磷、碳酸氟磷灰岩盐(CF AP)、氟磷灰岩磷(FAP)、有机磷等,这两种方法现多用于海洋和河口沉积物中磷的分级研究.Ruttenber g法[20]考虑到了每一级提取的磷可能重吸附于残余沉积物,因此,在每级提取之前都用M gC l2溶液和H2O分别洗涤沉积物;但是该方法提取剂效率不高[37].实际上,S MT[29]法尽管在选用提取剂时思路与C J法相同,但分类也是来源于W illia m s等[25]的方法.表2列出了几种重要的磷分级提取方法.表2 几种重要的沉积物中磷分级提取方法Tab l e2 I m portant m ethods o f phospho rus frac ti on ex tracti on i n sedi m ents研究者提取剂分级形态参考文献1m ol L-1NH4C l不稳性磷0.5m ol L-1NH4F,pH=8.2铝结合态磷Chang&J ackson(1957)0.1m ol L-1N a OH铁结合态磷[24]0.5m ol L-1HC l钙结合态磷CBD可还原性水溶性磷Na OH惰性磷CBD非磷灰岩磷W illia m s等(1976)0.1m ol L-1N a OH[25]0.5m ol L-1HC l磷灰岩磷1m ol L-1N H4C l水溶性磷0.5m ol L-1NH4F,中性铝结合态磷金相灿等(1990)0.1m ol L-1N a OH铁结合态磷[7]0.5m ol L-1H2SO4钙结合态磷CBD闭蓄态铁/铝磷1m ol L-1M g C l2,p H=8可交换性磷CBD碳酸氟磷灰岩Ru ttenberg(1992)Na AC/N a H CO3,p H=4氟磷灰岩,钙磷[20]1m ol L-1HC l氟磷灰岩磷550 灰化,1m ol L-1HC l有机磷1m ol L-1H C l C a P1m ol L-1Na OH Fe/A l PPardo等(2004) 3.5m ol L-1HC l有机磷[29]无机磷1.2.2 沉积物中磷分级浸取应用以及分布特征研究金相灿等[38 39]采用SMT法对长江中下游7个浅水湖泊、太湖东北部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的研究、M o turi等[40]采用Ruttenber g的SEDEX法对印度德里工业区的排水沟渠中的沉积物磷的研究、章婷曦等[41]采用S MT法对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中磷的研究都表明,沉积物中的磷主要形态是无机磷,而污染沉积物中的Fe/A l P明显升高,相对清洁沉积物中的Fe/A l P含量则相对较低,这说明沉286环 境 化 学30卷积物污染主要使Fe/A l P的含量增加,而Ca P或A cet P含量则变化不大,这可能是因为C a P是本地自生,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而Fe/A l P含量则与人类活动有较强相关性.这说明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会有较大区别,而Ka iserli等[42]采用轻微修改的Psenner[27]的分级方法,在北希腊两个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泊(Lakes Vo l v i&K or onia)中的研究结果印证了这一点.磷在沉积物垂向上分布规律较为复杂[33,41],这主要与湖泊生态条件、污染物排放程度以及沉积条件有关.Ruttenberg[20]研究结果表明,各形态磷在沉积物柱状上的分布呈现 沉降 降解 堆积 三阶段特征,这反映了早期成岩作用的结果.可交换性磷(Ex P)的垂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随深度增加Ex P含量降低,Fe P在次表层以上(表层至10 15c m深)的垂直变化,主要是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电位随深度加深而降低,导致Fe P释放的缘故;在次表层以下的深层由于有机磷的释放,会导致Fe P含量上升.Cho i 等[43]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沉积物粒度是影响不同形态磷分布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不同沉积物粒度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以及有机质等,因此对沉积物吸附和释放磷酸盐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44].梁海清等[44]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磷主要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存在,有机磷的分布与沉积物粒度密切相关,而有机磷主要分布在细粒度沉积物中.1.2.3 沉积物中磷分级浸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尽管对于沉积物中磷分级浸取研究众多,但是由于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易变性和复杂性,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套通用的沉积物磷分级分离的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得不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分级浸取,工作量非常繁重.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寻找更有效的、选择性专一的浸取剂,同时对方法的研究不仅仅考虑化学形态上的分类准确度,还应兼顾操作上的便利程度以及分级形态之间的可比性2 沉积物 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研究各种来源的营养盐进入湖泊,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逐渐沉积到湖底,当湖泊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又释放出来进入水中,并延续湖泊的富营养化[7].沉积物 水界面的氮磷迁移扩散不仅受沉积物对营养盐的吸附解吸的影响,还与各种理化参数有关.因此研究沉积物 水界面的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对湖泊富营养化预测以及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2.1 沉积物 水界面氮释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沉积物 水界面的氮释放行为研究多集中在对NH+4 N、NO3 N、NO2 N等形态氮的扩散转移通量的研究[12,45 47],氮扩散通量即是指氮的(自湖水)输入通量与输出(至湖水)通量之间的差值.计算沉积物 水界面的氮扩散通量,需要研究其主要界面扩散过程.宋金明等[45]指出,水 沉积物界面上存在固体颗粒的沉积和水相间颗粒孔隙的侵入,这一平流过程与界面上下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转移过程,是化学物质通过沉积物 水界面质量转移的两个主要过程.而这与B l a ckburn等认为水体中氮含量的急剧增加是由间隙水与上覆水之间的交换引起的这一结果相似[48].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沉积物 水界面氮迁移释放的主要机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氮矿化生成NO-3、NH+4等无机态氮扩散进入上覆水体,增加水体中氮含量;同时,上覆水体中的NO-3也可扩散至沉积物厌氧层,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被还原为N2和N2O等气体形态,并逸散至大气层中,降低水体中的氮含量[49].因此,目前的有些研究针对沉积物 水界面的反硝化速率进行[49 50].Con ley等[51]对波罗的海F i n land湾沉积物 水界面的NO-3、NO-2、NH+4三种形态氮的扩散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H+4、NO-3为氮界面交换的主要组分,且NH+4变化范围最大,而NO-2扩散通量很小,仅为0.1 2.45 m o l N m-2 h-1;这与Bola lek等[52]利用F ick s第一定律计算的Puck湾沉积物 水界面氨氮扩散通量规律一致,后者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氨氮总是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释放,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刘素美等[53]对渤海莱州湾的模拟实验也表明NH+4主要由沉积物向水体净扩散且变化范围较大.Nedw ell等[54]和Tri m m er等[55]利用培养箱对英国Great Ouse河口沉积物 水界面的NO-3、NO-2、NH+4的扩散通量逐月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是NO-3的汇、是NH+4的源,而NO-2扩散通量极小.综述可知,沉积物 水界面氮的主要扩散组分是NH+4、NO-3,而NO-2扩散量很小;NH+4变化范围较大,且沉积物。
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和沉积物磷释放的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和沉积物磷释放的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磷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之一,同时也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盐。
长寿湖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是一个重要的淡水湖泊,也是该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然而,长期排放污染物和过量施肥等因素影响下,湖泊水体磷污染日益严重,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探究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和沉积物磷释放规律,对于湖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
通过对长寿湖中不同部位水样和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不同季节内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探究长寿湖中磷形态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
(2)沉积物磷释放的模拟研究。
通过长寿湖沉积物的采集和实验室模拟,研究沉积物磷释放的规律及其对湖泊水体中磷污染的影响。
同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3.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长寿湖中磷污染的现状和趋势,为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模拟研究,可以探究长寿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和模拟方法,为湖泊管理和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操作包括:(1)现场采集长寿湖不同部位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2)实验室测定样品中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3)使用模型对长寿湖沉积物磷释放进行模拟研究;(4)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5.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了解长寿湖中磷污染的现状和趋势,揭示长寿湖中磷形态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沉积物磷释放的规律。
同时,能够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模拟结果的可信度。
预计研究结果能够为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以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为题,本文将对该研究进行探讨和分析。
引言:沉积物是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磷是一种关键的养分元素。
了解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对于磷循环和水体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连续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将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不同的形态,进一步研究其来源、转化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介绍化学连续提取法的原理和步骤,并探讨其在沉积物中磷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一、化学连续提取法的原理化学连续提取法是通过逐步提取样品中的不同形态的磷,根据提取液的性质和顺序来划分磷的形态。
常用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包括Schwertmann-Weeks法、Hedley法和Olsen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提取液的性质,如pH值、络合剂和还原剂的使用等,将沉积物中的磷分为可溶性磷、铁锰结合磷、有机磷和余渣磷等形态。
二、化学连续提取法的步骤化学连续提取法的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提取液的制备、提取过程和提取液中磷形态的测定。
首先,需要将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干燥、研磨和筛分等预处理工作,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然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提取液,并进行浓度的调整和pH值的控制。
接下来,将样品与提取液进行充分的摇动或振荡提取,以使磷在不同的提取液中转化和分离。
最后,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或液相色谱法等,测定不同提取液中的磷含量。
三、化学连续提取法在沉积物中磷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转化过程,从而揭示磷的来源、迁移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不同提取液中的磷含量和比例,可以判断沉积物中磷的活动性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可溶性磷主要来自于水体中的溶解态磷和沉降颗粒物中的可溶性磷,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具有直接影响;铁锰结合磷主要与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结合,对磷的吸附和释放起到重要作用;有机磷主要来自于藻类和植物的死亡和分解,是沉积物中的重要磷形态。
沉积物磷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沉积物磷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者:张奇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指出了磷是多数淡水湖泊的营养控制性因子,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体释放会对水体中磷含量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形态的磷有着不同的释放强度,而且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
对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P5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35041 引言沉积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三大环境要素之一,通常是勃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1]。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随地表径流、降水等进入湖泊,经过一段时期积累,逐步埋藏形成沉积物[2],因此沉积物营养物质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是了解和研究区域营养物质沉积历史和环境变迁的一种重要依据[3]。
沉积物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汇”和“源”[4],当外源营养物质不断注入湖泊,营养盐在湖泊沉积物中逐步积累,使沉积物成为了上覆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汇”[5]。
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被沉积物吸附的营养物质能通过解析、溶解等作用返回上覆水体,会对湖泊水质恶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此时沉积物便成为上覆水体营养物质的“源”[6]。
磷是绝大多数淡水湖泊的营养控制性因子[7],沉积物中的磷,特别是“活性”的含磷组分的再生活化,可能导致沉积物向水体的磷释放,形成湖泊系统磷负荷的重要内源[8],因此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分析研究有助于认识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磷的交换机制和沉积物内源磷负荷机制[9],也是了解水体沉积物磷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10]。
因此笔者总结了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找到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为沉积物磷形态的相关研究提出些许展望。
2 沉积物磷形态提取方法沉积物中磷以无机磷(IP)及有机磷(OP)两大类形式存在,其中无机磷的存在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易交换态或弱吸附态磷、铝结合磷、铁结合磷、钙结合磷[11];OP由于分离和鉴定困难,许多学者将有机磷看作一个形态[12],实际上有机磷又可以分为糖类磷酸盐、核苷酸、腐殖质和富里酸部分、磷酸酯、膦酸盐[13],不同形态IP 和OP的释放机制,稳定性及生物有效性差异甚远[14]。
湖泊富营养化与氮磷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与氮磷循环的相关性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物质过剩的现象,特别是氮磷元素。
这一现象会导致水体中生物生长的过度,进而破坏湖泊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深入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以及氮磷元素在其循环中的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
氮磷元素是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它们在肥料和污水中含量较高。
当这些污染物进入湖泊时,它们会加速湖泊中藻类和植物的生长,形成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生物无法存活,最终引发湖泊富营养化。
氮磷循环是湖泊富营养化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氮循环包括氮化、硝化和脱氮过程。
氮化指的是将氨氮转化为氨基酸,而硝化则是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这两个过程可以提供藻类和植物所需的氮源。
然而,氮化和硝化过程也会产生过量的氮,进而造成水体中氮的积累。
脱氮过程则是将水体中的氮还原为气体形式,从而减少氮的含量。
与氮循环不同,磷循环主要涉及到磷的吸附和释放过程。
磷是湖泊中限制生物生长的关键营养物质之一。
它主要通过沉积物进入湖泊,并与悬浮颗粒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
然而,湖泊底部的缺氧环境能够导致这些不溶性磷酸盐释放,进而使水体中的磷含量增加。
此外,沉水植物和藻类的落叶也会导致磷释放,从而加剧湖泊富营养化。
在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控制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一个重要的控制因子是氮磷比。
研究表明,当水体中的氮磷比小于16∶1时,湖泊更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这是因为氮磷比低于这个阈值时,氮成为限制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从而刺激过度的藻类生长。
此外,湖泊富营养化还会对水质产生一系列影响。
高浓度的藻类和悬浮颗粒会降低水质的透明度,影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存。
湖泊水体中的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进而干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对恢复湖泊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湖泊总磷超标的原因及对策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湖泊总磷超标的原因及对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湖泊总磷超标的原因及对策,并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湖泊总磷超标现象日益严重,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超标原因,并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湖泊总磷超标原因、湖泊总磷超标对策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旨在为读者提供整体框架和背景信息。
1.3 目的本文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从多角度深入探究湖泊总磷超标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其次是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应对湖泊总磷超标问题。
通过合理利用水体管理、农田管理和蓝藻治理等措施,我们希望能够减少湖泊总磷浓度并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最后,通过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建议,旨在为未来湖泊水质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文“1. 引言”部分的内容,在此部分中,我们已经概述了文章的目的、结构以及整体框架,并强调了探讨湖泊总磷超标原因和对策的重要性。
2. 湖泊总磷超标原因:湖泊总磷超标是指湖泊水体中总磷浓度高于环境质量标准或正常水域平衡范围的情况。
总磷是湖泊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盐,但过高的总磷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问题。
湖泊总磷超标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其他可能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湖泊总磷超标有一定影响,如岩层含有高浓度的磷元素,在风化侵蚀过程中会释放出来,进入湖泊水体。
同时,内源性再循环过程也是一种自然原因。
湖泊底部沉积物中富含有机物和肥料残留物,部分富含磷的底泥被氧化后重新溶解至水体中。
2.2 人为因素:人为活动是导致湖泊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排放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化肥、农药使用和养殖业废弃物都会导致水体中磷的浓度升高。
此外,城市排污和工业废水排放也是重要的人为原因。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可能污染湖泊的磷源。
太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与释放风险评估
太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与释放风险评估太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其水质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太湖的水体中,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其高浓度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蓝藻水华等问题。
因此,研究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以及释放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首先,太湖表层沉积物是水中磷的重要吸附介质之一。
通过吸附磷,表层沉积物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固定磷的作用,减少其在水体中的存在。
磷的吸附容量与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反应动力学等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太湖表层沉积物具有较高的磷吸附容量,可以吸附大量的磷,从而减少其在水体中的浓度。
这对于改善太湖的水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吸附磷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例如,湖泊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水体pH值以及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磷的吸附程度。
此外,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以及颗粒的粒径分布等也会对磷的吸附产生影响。
因此,在评估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释放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当水体中的磷浓度低于沉积物中的磷含量时,沉积物可能会释放磷,进一步增加水体中的磷浓度。
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恶化。
因此,及时评估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磷释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与释放风险评估对于改善太湖的水质状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研究太湖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湖磷污染的来源和传输途径,并为制定有效的水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及时评估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地减轻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程度,保护太湖的生态系统。
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与释放风险评估是研究太湖水质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太湖区域面广,水体复杂多变,对磷的环境行为和沉积物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并为太湖的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底泥磷释放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湖塘底泥磷的释放姓名:学号:班级:组别:指导教师: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⑴了解湖泊底泥磷释放的过程;⑵观察湖泊各采样点所采集的底泥的形态特征;⑶熟练掌握湖泊底泥的最大释磷量的计算;⑷熟悉总磷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1.2实验原理城市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各种来源的营养盐进入湖泊,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逐渐沉积到湖底,当湖泊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又释放出来进入水中,成为湖泊营养盐的内负荷,并延续湖泊的富营养化,因此,控制内负荷对于湖泊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天然水和废(污)水中,磷主要以各种磷酸盐和有机磷化合物(如磷脂等)的形式存在,也存在与腐殖质颗粒和水生生物中。
本实验主要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10号湖塘水中底泥磷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溶解性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磷钼杂多酸,再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磷钼蓝),于波长700nm处测量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方法测定范围为0.01~0.6mg/L,适用水样类型包括地表水、废(污)水。
1.3实验仪器(1) 烘干机(2) DSX-90恒速数显电动搅拌机(3) 搅拌棒(4) PHS-3C pH计(5) JPB-607溶解氧仪(6) JJ300、AB104-N电子天平(7)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8) 10mm比色皿(9) 高速离心机(10) WXJ-Ⅲ微波消解仪(11) 消解罐2.实验内容2.1实验方案设计湖塘底泥的磷主要为正磷酸盐,但也含有其它价态的磷酸盐,底泥中还含有各种有机物和悬浮物,因此本次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对底泥进行搅拌使磷释放;进而进行离心,取得上清液;再进行微波消解,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磷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的磷;接下来是定容显色;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时间段的磷的吸光度,得出磷释放量。
湖底沉积物有机磷的释放.
湖底沉积物中有机磷的释放一、引言P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在水环境中的重要性很好去理解,近些年,有机磷化合物作为有活性的磷的一种形态,其重要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机磷化合物,易被视为是难降解的磷的一部分,而现在已知的其所含有的许多不稳定的种类可能在水体磷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多数水环境中,沉积物在磷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储存了一大部分从水体沉淀下来的P,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
暂时储存的P最终会被水体吸收。
在一些磷输入量大且易于沉淀的地方,底泥的磷循环可能会大于河流表体。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有机磷化合物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有着很大贡献,因此,研究控制底泥磷释放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关于无机磷化合物的研究已被提出,然而关于特定的有机磷化合物的成岩作用及潜在的迁移性方面的研究却很缺乏。
因此研究影响底泥有机磷迁移运动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这些机制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监测,一些具体数据通过实验室的控制实验来获取。
实验室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底泥磷的释放,可以得知磷的潜在的迁移量,但是无法辨别是哪种形态的P释放。
磷核磁共振波谱(31P NMR)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有机磷化合物,因此被用来检测哪种形式的磷在试验中从底泥中消失或减少了。
通过操纵P释放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对在不同条件下哪种有机磷可以短期或长期存储在底泥里。
利用31P NMR技术,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磷化合物在不同氧水平下的迁移性,因为氧化还原条件是底泥P迁移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内部负荷。
另外,我们也对微生物种群进行了调查,因为就像氧化还原条件一样,微生物活动也很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P的运动转化。
这些过程确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细菌在还原条件下P的释放,这个过程在缺氧条件下可能会引起很大部分P释放出来。
此外,细菌通过其所含电子受体接受电子来利用和分解有机质的事实,这说明氧化还原作用起到关键作用,也反映了微生物的活性。
温度是影响底泥生物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底泥负荷随季节性而变化就可以证明此观点,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了矿化现象。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过程及其产生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过程及其产生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磷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是磷的过量输入和堆积在水体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此外,磷还会通过沉积物中的磷酸盐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相互作用形成磷/Si复合物,难以被水体生物直接利用。
然而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循环和释放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
在湖泊沉积物中,研究表明存在磷化氢,这种有毒气体的释放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对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过程及其产生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湖泊生态环境的认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湖泊环保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二、研究内容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规律:通过野外实验,建立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规律模型,探究磷化氢的释放量与因素之间的关系。
2. 磷化氢的生成机制:分析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生成机制,探究影响磷化氢生成的关键因素,如有机物的种类、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况等。
3. 磷化氢的控制技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控制技术和策略,为湖泊环保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方法1. 野外实验:在不同湖泊沉积物中设置磷化氢释放采样装置,采集磷化氢的释放数据,建立释放规律模型。
2. 室内实验:利用湖泊沉积物,通过不同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或通过添加不同化合物来模拟湖泊中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探究磷化氢的生成机制。
3. 数据处理: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如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
四、预期成果1.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规律和释放量的预测模型。
2.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生成机制的探究,为湖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3. 基于研究成果,提出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控制策略和技术,为湖泊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所探讨的内容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研究方法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本研究将采用不同湖泊沉积物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和引入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的达成。
湖泊沉积物内源磷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
(.ae e aoa r o o ui ot l n eo re e s, aj gU ie i , aj g20 9 , hn ; 2S ho o ni n e t 1 t yL brt y f l t nC nr dR suc ue N ni nvr t N ni 10 3 C ia . ol f vr m na S tK o P l o oa R n sy n c E o l
t dm nssea dt a mn m bu ddp op o s )slbe h shrstt h sh rsi np op o s n a im popo s h s ie tir t l iu o n e hshr ( ,o l p op o ,o l op ou, hshr dcl u hsh r ee l e o u u x u u ap o r u a 了湖泊 内源磷以磷化氢形态的释放问题 。结果表明 , 湖泊沉积物中的磷主要 以铁磷和钙磷形态存
在。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含量与总磷 、 溶解态磷 、 铁磷 、 钙磷 、 铝磷呈显著相关 , 与有机磷 、 闭蓄态磷 、 交换态磷相关性不显著 , 明在 表
沉积物各种形态磷转化为磷化氢的机制 中, 无机磷最有可能 为磷化氢形成 的前体物 , 磷化氢可能作为富营养化湖泊 中磷 的生物地 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 , 参与沉积物磷的释放过程 。
S in e a d E gn e n , o t h n ie i f e h o o y G a g h u 5 0 4 , i a 3T eAr h tc u a D sg n s a c n t ce c n n i e r g S u h C ia Unv r t o c n l g , u n z o 1 6 0 Ch n ; . h c i t r l e in a d Re e r h I si i s y T e -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中国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质中的氮、磷等养分物质浓度过高,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水产资源减少,水质恶化,甚至造成水生态系统崩溃的现象。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方面,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是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氮、磷等养分物质的大量输入,其中磷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湖泊水体中的循环和去除对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湖泊水体中的磷主要来自于底泥和外源输入,磷的去除需要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端控制三个环节入手。
源头控制主要是通过限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减少外源输入;过程控制主要是通过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的截流、过滤和沉淀;终端控制主要是通过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底泥的处理,使湖泊水体中的磷浓度降低。
针对不同湖泊类型和治理目标,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如沉淀沟、人工湿地等。
二是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不仅要降低水质中的养分浓度,还需要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实现湖泊水质的持续改善。
为此,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如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湖泊环境容量恢复等。
三是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作用,促进湖泊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和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湖泊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
随着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菱角、藻类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湖泊水体中的养分物质,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通过生物转化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使富营养化水体得到净化。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治理措施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及污染治理措施进展摘要: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与人类生产密切相关,在流域自然物质循环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泊提供了多种功能,例如防洪、清洁水、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养护、提供生物、水、航运和休闲旅行。
它们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平衡含水量、减少洪峰、地下水供应、气候调节等。
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在过去50年里,湖泊的发展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增加而增加,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在下降。
面对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湖泊营养丰富、蓝藻的出现、大型水生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食物结构的简化,从而对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关键词:湖泊水体;磷污染;治理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
磷元素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去除湖泊中磷元素的主要形态-磷酸盐对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意义重大。
目前常用的除磷技术有化学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和吸附法。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药剂与磷酸盐形成沉淀达到除磷的目的,除磷效果容易受到水体pH的影响且药剂费用较高;生物处理法容易受到水体中COD影响;吸附法是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等过程将水体中的磷转移到固体材料中达到除磷功效,其工艺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改性粘土、改性生物炭等在国内外除磷案例中应用较为广泛。
天然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矿物,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而被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
1湖泊水体磷的赋存形态水中磷的存在形态影响其生物活性和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深入了解磷的形态和含量分布有助于探讨磷在水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水体的磷浓度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沉淀、自净过程,而是受湖泊内外磷收支平衡、湖泊沉积物交换平衡、水体生物吸收、分解平衡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水中磷的存在形式可以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区分。
化学药剂处理湖泊沉积物磷污染的实验研究
( . c o l f C e c l n n i n na g neig, in h nU ies y, h n 4 0 5 , hn ; 1 S h o h mia d E vr metl o a o En iern J a g a nvri Wu a 3 0 6 C ia t
2 0 06
化学药剂处理湖泊沉积物磷污染的实验研究
陈 王焰 。万 昆 春华 , 新 ,
(. 汉大 学化 学与环 境工程 学院 。 汉 40 5 ;. 国地质 大 学环 境 学 院 , 汉 4 0 7 ) 1江 武 30 62 中 武 30 4
摘 要 :试 验 了氢氧化钙 、 硫酸铝 、 硝酸钙 、 硫酸亚铁对 抑制湖泊沉 积物 向水 体释放 磷的 有效性 . 剂投 加量 分别 药
te tn s e tro h s h r sf r2 a s i n e f 1 :1 1 :2 a d e c s ie Th e u t h w r ai g wa twa e fp o p o u o 4 d y n ma n ro , n x e sv . e r s ls s o t a x r d cin rto fp o p o u r 6 2 , 1 7 , O 3 a d 9 . ,e p c iey b tt eef c h tma e u to aiso h s h r sa e8 . 9 . 9 . n 3 1 r s e t l , u h fe t v
更加突出, 内源 污染 可能成 为 主要 的污染 源 。
4 [ 。 5 幻
磷通 常 是 湖泊 富 营 养化 的 限制 性 营 养盐 , 研 本
究 以武汉 东湖沉 积 物 为对 象 , 验 在施 加化 学 药剂 试
富营养水体沉积物磷素释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为湖 泊水 体 中 内源 磷 的重要 来源 , 对水 体 的营养 水平 有 着 不可 忽 视 的影 响 . 因此 , 研 究 控制 磷 素 释 放 的
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有 重要 意 义.
2 富营养 水 体 沉 积 物磷 素释 放 机 理
2 . 1 沉 积物 中磷 的循环 机理 磷 属 于沉 积型循 环 物质 , 主要 通过 岩石 风化 和沉 积物 的分 解转 变为 可利 用 的营养 物质 ] , 导致 水体 富 营养 化 的关键 为沉 积物 中 的磷素 释放 至上 覆 水 中 , 因此 本 文 主要 阐述 沉 积物 中磷 的循 环 机 理. 磷在 水一 沉 积物 之 间存 在着 交换 作用 , 其 循环 存在 于岩 石 、 沉 积物 和 水 中. 沉 积 物 和水 之 间存 在 着 一种 吸收 和 释放 的
上 湖泊 的富 营养化 受磷 素控 制 , 只有 1 0 是 受氮 素控 制 的 ] . 水体 中磷 的来 源 可分 为外 源 磷 和 内源磷 . 目 前发 现 除 了来 自于化肥 的使 用 、 农 田灌溉 、 工业 废水及 生 活 污水 排 放 的外 源 磷外 , 沉积 物 中磷素 的 释放 成
1 概 述
目前 , 世 界上 淡水 湖泊 蓝藻 水华 发生 的频 率与严 重 程度都 呈 现迅猛 的增 长趋 势 , 发生 的地 点遍 布全球 各 地l 】 j . 最近 的调 查表 明 , 亚太地 区 5 4 的 湖 泊 富 营养 化 , 欧洲、 非洲、 北 美 洲 和南 美 洲 的 比例 分 别 是 5 3 、 2 8 、 4 8 和4 1 , 我 国则是 6 0 ] , 其 中杭州 西湖 和京 杭大 运河 均属 典型 富营养 化 水体 . 国际上 公认 的发生 富营 养化磷 的预警质 量 浓度 为 0 . 0 2 mg / I . 对 藻类 生长来 讲 , p ( T N) ( 总 氮 ): p ( T P ) ( 总磷 ) > 2 O: 1时 , 表 现 为磷不 足 ; <1 3: 1时 , 表现 为氮 不足 . 据经 济合 作 与发展 组织 ( OE C D) 调查 , 世 界上 8 0 以
湖泊内源性氮磷释放
湖泊内源氮磷迁移释放姓名(XXXX单位,籍贯邮编)摘要湖泊的内源氮磷污染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一大难题。
本文总结了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行为,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湖泊内源氮磷污染机理分析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富营养化内源氮磷迁移释放前言大量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富营养化一词原用于描述植物营养物浓度增加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但富营养化很难严格定义,因为任何一个水体的营养性质描述常常是相对于以前的情况,而且每个水体对营养盐相应存在差异。
湖泊富营养化的特征性表现即藻类水华现象。
藻类水华暴发会导致水体缺氧、鱼类死亡、产生异味及藻毒素释放等,给湖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
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40%左右的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而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富营养化湖泊已占被调查湖泊的77%[2]。
由此可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湖泊富营养化范围及程度最严重、面临问题最严峻的国家之一。
有关分析研究表明,氮和磷是限制水生植物生产量最主要的营养元素。
水体中氮磷浓度过高,导致湖泊由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清洁型—草型稳态退化为浮游植物为主的浑浊型—藻类稳态,使得藻类水华频发[3]。
因此,氮磷在湖泊中水体及沉积物中迁移释放行为,对湖泊富营养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截污工程等措施的实施,外源性污染物已经相对有所控制[4],因此对内源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水体中氮磷含量的测定,是了解湖泊水质情况的基本方法,故也有了许多对测定方法的研究。
本文总结国内外学者在内源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和测定方法的研究,以期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1 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研究各种来源的营养盐进入湖泊,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逐渐沉积湖底,当湖泊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又释放出来进入水体中,并延续湖泊的富营养化[5]。
磷的研究
摘要:磷是水体浮游藻类生长和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控制因子之一,磷在表层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特性对于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以水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和磷的形态赋存特征,以及pH、扰动等环境条件对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以此探究了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在磷营养限制性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各形态无机磷包括Cl-P,生物可利用磷在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
pH对内源P释Ca-P、Res-P、Al-P+Fe-P、NH4放的影响实验发现沉积物磷释放量整体表现出: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中性条件。
在中性条件下,沉积物中的磷相对比较稳定,不易释放到水体中。
与中性条件相比,在酸性条件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量因钙磷溶解有所增加;而在碱性条件下,因铁磷交换作用,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释放量较大。
扰动对沉积物中的TP的释放具有较大的影响,TP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均存在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扰动导致的沉积物的再悬浮并不会明显改变上覆水的酸碱环境,但是会促进易溶性阳离子的释放。
关键词:水体;表层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富营养化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湖泊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量降低,加速水体老化,使水体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受到阻碍、破坏。
有关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和水华爆发机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湖泊上覆水–沉积物界面营养盐,特别是营养限制因子——磷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从外部输入湖泊中的磷以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混合物进入水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或通过吸附、沉积作用转移到沉积物中,沉积物成为湖泊中重要的磷蓄积库,进入沉积物的磷不只是简单堆积,当温度、溶解氧、风浪扰动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宜时,沉积物中的磷进入沉积物间隙水中,进而通过扩散作用到上覆水体重新参加循环,因此,磷成为水体浮游藻类生长和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最重要控制因子之一,在富营养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 (Soils), 2004, 36 (1): 12~15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的研究进展 高 丽 杨 浩 周健民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摘 要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也是湖泊内源性P的主要来源。
沉积物中部分固定的P 可通过分解或溶解作用而释放磷酸盐到沉积物间隙水中,然后通过扩散作用或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而释放到上覆水体中。
本文就目前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因素及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释放;间隙水扩散;释放机制中图分类号 X524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也是湖泊内源性P的主要来源。
不少湖泊调查资料表明,当入湖营养盐减少或完全截污后,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作用仍会使水质继续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甚至出现“水华”[1、2]。
P是造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关键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3],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对水体的营养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P的释放行为对于湖泊水质的治理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是水体和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和输送的重要途径,对于浅水湖泊而言,来自各种途径的营养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释放作用,其中一部分沉积于湖泊底部,成为湖体营养物的内负荷。
在一定条件下,由于风力和湖流引起湖泊底部沉积物的扰动使沉积物处于再悬浮状态,这种再悬浮状态会强烈的影响P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再分配,部分营养元素可从沉积物中向上层水体释放,使水体营养负荷增加[4]。
P在沉积物-水界面循环受溶解释放以及间隙水扩散两个过程的控制。
1 P的释放 沉积物P的释放涉及到的过程有解吸附、分解、配位体交换以及酶水解作用。
当沉积物中P以可溶无机P形式存在时,可通过扩散、风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生物扰动以及平流(如气体沸腾)等方式进入上覆水体[5]。
影响沉积物P释放的因子很多,现概括如下:1.1 沉积物中P含量和形态沉积物中P的结合态及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控制沉积物P迁移和释放的一个主要因子,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P释放的一个热点。
P释放量是由不同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决定的。
控制沉积物P迁移(释放和形态转化)的环境参数的相对重要性首先取决于沉积物中P的化学形态[6]。
沉积物释P量的多少并不与沉积物中的总P量成比例关系,释放进入间隙水中的P大部分是无机可溶性P[7、8]。
在厌氧释放过程中,存在着有机P向无机P转化,Fe-P、Al-P向Ca-P、O-P转化的趋势,沉积物中总P浓度不断减少,就是P形态迁移转化动态平衡的结果[9]。
1.2 沉积物组成 非石灰性湖泊沉积物中Fe、P、TOC含量高于石灰性沉积物,前者在好氧状态下P释放受铁氧化物吸附作用的抑制。
在石灰性湖泊沉积物中,Ca2+浓度是影响沉积物释P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不同pH下磷灰石的溶解平衡影响着湖泊水体中P的含量。
沉积物中释放的P与Fe-P关系密切相关,曾有人提出用沉积物中P:Fe比例作为表层沉积物P释放能力的一个参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10]。
此外沉积物中硫酸盐含量、P矿物的类型也是控制P释放的极其重要的变量[11]。
在氧化条件下红磷铁矿是稳定存在的;而在还原条件下尤其在酸性环境中,大量P和Fe从矿物中溶解出来。
在Fe为主的系统中,氧化条件下Fe2+和Fe3+的羟磷灰石是最稳定的矿物形式,而在还原条件下蓝铁矿是主要的存在形式[12]。
1.3 环境因子 1.3.1 氧化还原电位 对非石灰性湖泊沉积物而言,P释放对表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非常敏感。
当表层沉积物Eh较高时(>350mv),Fe3+与磷酸盐结合成不溶的磷酸铁,可第1期高丽等: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的研究进展13溶性P也被氢氧化铁吸附而逐渐沉降;而当Eh较低时(<200mv)有助于Fe3+向Fe2+转化,使Fe及被吸附的磷酸盐转变成溶解态而析出,且不溶的氢氧化铁转化成可溶的氢氧化亚铁,沉积物P释放量增加[13]。
与氧化还原电位有关的因子(如电子接受体O2、NO3-、SO42-)均影响着沉积物中P的释放[14、15]。
底层水体中溶解氧含量(DO)对沉积物P的释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厌氧状态可大大促进P在沉积物的迁移和释放,而在好氧状态下释放速率远小于厌氧释放速率[16]。
另外浅水湖泊中高的硝酸盐浓度可使Fe处于氧化状态从而对沉积物P释放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17]。
1.3.2 生物活性 微生物活动有利于沉积物中P向水体释放。
细菌分解的直接结果是加快了溶解氧的消耗,同时微生物作用可把沉积物中有机态P 转化、分解成无机态P,把不溶性P转化成可溶性P。
藻类对沉积物P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藻类生长的越多,P就释放的越多;反过来,沉积物中P的释放又进一步促进藻的生长,两者有相互促进的关系[18、19]。
1.3.3 pH值 对非石灰性湖泊沉积物而言,pH 在中性范围时,沉积物释P量最小;而升高或降低pH值释P量成倍的增大,溶解P总的释放量与pH 值呈抛物线(或U型)相关[17、20]。
在pH值较低时,沉积物释P以溶解作用为主;而在高pH值时,体系中OH-可与无定形Fe-Al胶合体中的磷酸根发生交换,沉积物中P释放量的增加是水合氧化物负电荷数量的增加以及OH-和H2PO4-竞争吸附点位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5、21]。
在石灰性湖泊沉积物中,提高上覆水的pH值,可使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增加,这是方解石吸收和共沉淀的结果。
1.3.4 扰动对浅水湖泊来说扰动是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反应的重要物理因素。
动态条件下P从沉积物的释放量远大于静态条件的释放量[22、23]。
扰动使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增加沉积物颗粒的反应界面并促进沉积物中P的释放,同时加速了沉积物间隙水中P的扩散,这一效应直至释放与沉积吸附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对浅水系统而言,表层沉积物的悬浮深度大约是10cm。
1.3.5 温度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物释P。
沉积物P的释放因季节而变化,在冬天释放量很低,在夏天达到最大值[24、25]。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生物体的活动,促进生物扰动、矿化作用和厌氧转化等过程,导致间隙水耗氧使表层沉积物呈还原状态,促使Fe3+还原为Fe2+,加速磷酸盐的释放。
2 间隙水中P的扩散 通常P释放时,首先进入的是沉积物的间隙水,进而向上层水土界面和上覆水混合扩散。
这部分磷酸盐可以滞留在沉积物中,也可脱逸到上覆水体中被浮游植物吸收而重新被利用。
沉积物间隙水中P 向上覆水体的交换通量除了和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有关外,还取决于以下两个过程:(1)沉积物底部间隙水由于浓度梯度而引起的扩散。
(2)沉积物表层的氧化还原行为。
2.1 浓度梯度引起的扩散作用 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P的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带中,有一层完全没有结晶的Fe的氢氧化物,这些氢氧化物对P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导致间隙水中P的含量偏低。
到一定深度时,环境由氧化转变为还原条件,由于Fe的氢氧化物的还原作用,使可溶性P克服了沉积物的吸附而溶入间隙水中。
一般来讲,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溶解P(DRP)的浓度梯度越大,则间隙水与上覆水体的交换通量越大。
最近的研究表明,沉积物间隙水DRP的浓度梯度不能很好反映P的交换通量,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26]。
根据间隙水扩散模型,以DRP浓度梯度所计算出的P交换通量与实际测定结果并不一致,对不同湖泊沉积物的研究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27、28]。
由此可见很好地了解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化学行为以及与磷酸盐交换通量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2 沉积物表层的氧化还原行为 沉积物表层几厘米的氧化还原能力对P的化学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提出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化学条件在控制P的流量时中比总溶解P的浓度梯度更重要。
在好氧体系中,沉积物氧化层的吸附和沉淀作用控制P的交换,而不是还原层的扩散作用[29]。
沉积物的氧化表层吸附影响着沉积物向间隙水的磷酸盐的通量,因此有人提出氧化表层是磷酸盐的一个“限制带”。
沉积物中P短时期的滞留和释放通常认为是由氧化还原电位决定的。
当氧化表层出现时,大量的磷酸根通过铁氧化物的吸附而滞留在沉积物中;然而当氧化层很薄或不存在时,从有机质或铁氧化物还原释放出的P就可释放到上覆水14 土壤第36卷体中。
3 沉积物P释放机制 3.1 生物释放 生物释放大致有以下3条途径:细菌释放、大型水生植物的释放和底栖生物的消化道释放。
沉积物中细菌引起的P的释放是沉积物释P的一重要机制,细菌分解可使沉积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矿化释放多磷酸盐,并且细菌能把不溶性P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进而向水体释放[30]。
大型水生植物不仅可由茎叶的分泌作用将P释放到水中,而且在死亡后的分解过程中可把P释入上覆水体。
3.2 物理释放 P自沉积物的物理释放主要有2条途径。
(1) 由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体间溶解P的浓度梯度所产生的扩散作用;(2) 由于风吹、波浪等扰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而产生的P释放[27]。
3.3化学释放 对非石灰性沉积物而言,厌氧条件下Fe-P矿物的还原是沉积物释P的经典理论。
沉积物-水界面P 的扩散量主要由Fe3+控制,PO43-与之吸附形成固体FeOOH-PO4化合物,有机成份也可形成一部分PO43-吸附的三价铁化合物。
当下层水处于厌氧状态时,沉积物Eh降低,这些三价铁化合物溶解,Fe2+和PO43-释放到上覆水中[31]。
最近又提出了沉积物中自由硫化物的大量存在,硬水体系中方解石的形成都可能是引起P释放的机制[32]。
好气条件下沉积物也可因化学作用释放磷酸盐,P的氧化物的释放既因沉积物有机P的矿化作用,又因由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的结合松弛的磷酸盐的解吸作用所引起。
湖泊沉积物P的释放受到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控制,以上3种释放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在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一过程可能占主导地位来控制沉积物P的释放。
4 控制沉积物向水体释放P的几点建议 4.1 控制外源性有机质的输入 外源有机质含量的急剧增加,可导致沉积物表层的氧化层变的还原,使沉积物不稳定的P库活化,P的释放量增加。
控制外源有机质的输入,这样才能减少由于扩散和再悬浮作用引起的沉积物释P的量。
4.2 Al的加入可提高沉积物的固P能力 向湖水中添加Al、Fe、Ca等试剂及其盐类是提高湖泊沉积物固P能力的化学途径。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加入Al盐的效果最好,治理效应维持时间最长。
研究发现随着施Al量的增加,沉积物释放P 的量呈线形递减[33]。
通过向湖水加入Al来控制湖水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实施和验证。
4.3 生物性措施 生物性措施是指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P、N 元素进行代谢活动这一自然过程达到去除水体中P 等营养物质目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