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

合集下载

传统书画的手工装裱工艺

传统书画的手工装裱工艺

传统书画的手工装裱工艺二、具体操作方法以40×60剪纸裱轴为例;1、托画心;裁42×62大的胶纸一张,案板铺上毡布,胶纸铺在案板上,将胶纸胶面向上,剪纸放到胶纸上,正面向上,上面铺上一张胶膜纸,用熨斗从一端至另一端排熨一遍。

取下胶膜纸查看剪纸是否粘好,没粘好的地方重复上述方法直到粘好为止。

然后将剪纸同胶膜一起揭下来,案板上铺上60×80的画心纸,把带胶膜的剪纸铺在画心纸上,上面铺上胶膜纸,用熨斗排熨一遍。

这样剪纸就粘到画心纸上,托心工作完成。

2、托色纸裁一块与色纸同大的胶纸,将胶纸铺在案板上,胶面向上,上面铺上色宣纸,(颜色根据剪纸色而定)。

用熨斗从一边排熨一遍,然后将纸翻过来从背面熨一遍,检查无气泡,完全粘和即可。

然后裁成3毫米的小条用镶画边用3、下料方心;将托好的花心方成40.4厘米×60.4厘米边条;将带胶锦绫裁成6厘米×61厘米=2条天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54厘米=1块地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36厘米=1块注意;锦绫花文的方向应当一顺。

天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5厘米=1条熨上胶纸地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13厘米=1条熨上胶纸复背纸;54厘米×152厘米=1张角袢;带胶锦绫裁成2厘米×18厘米=2条头剪成花签字条;用仿古宣裁成2厘米×25厘米=1条熨上胶纸天杆;截成52厘米长1根天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3×3厘米=2块地杆;纸地杆截成52厘米长地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成5×13厘米=2条距条;用托好胶纸的色纸裁成0.3厘米,总长650厘米4、镶活上复背;将复背纸铺在案板上,画心、边条、天头、地头、天窜纸、地窜纸按顺序排好,用熨斗熨烫一遍,然后整体翻转过来,从背面再排熨一遍,查看有无气泡,是否粘牢。

镶距条;再画的四周用带胶色纸距条镶一周,用熨斗烫上。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装裱材料。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绢、纸、布等。

绢质装裱适合用于重要的书画作品,可以保护作品不受潮湿的影响,同时也能展现出作品的高雅气质。

纸质装裱适合用于一些普通的书画作品,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易于加工。

布质装裱则适合用于一些大型的书画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的细节。

二、进行翻边处理在装裱之前,需要先对书画作品进行翻边处理。

翻边是指将作品的边缘折叠到背面,固定在装裱材料上,以增加装裱的牢固性。

翻边处理可以使用专业的翻边器具,也可以用手工完成。

在翻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作品的正面或背面损坏。

三、进行裱贴裱贴是将书画作品粘贴在装裱材料上的过程。

在进行裱贴之前,需要先将装裱材料铺平,将书画作品放在上面,然后使用特制的胶水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

裱贴的时候要注意胶水的均匀涂抹,以免出现起泡或胶水不牢固的情况。

另外,如果作品的纸张较薄,还可以在背面加贴一层纸板,增加装裱的稳固性。

四、进行边框装裱边框装裱是将裱贴好的书画作品放入边框中的过程。

边框有木制边框和金属边框两种。

木制边框通常用于装裱传统的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金属边框则适用于现代风格的书画作品,具有简洁、时尚的特点。

在进行边框装裱时,需要将书画作品放入边框的内部,并用胶水或背板固定住。

同时,还需要注意边框的大小和颜色要与作品相协调。

五、进行玻璃覆面玻璃覆面是保护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

玻璃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品受到灰尘、阳光等因素的侵蚀,同时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效果。

在进行玻璃覆面的时候,需要先将玻璃切割成适当的大小,然后放在装裱好的书画作品上方,再用胶水固定住。

选择透明度高、防紫外线的玻璃效果更好。

六、进行背板加固背板加固是保证装裱作品稳固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背板可以使用厚纸板或木板制作,尺寸要与边框相适应。

在进行背板加固时,需要将背板放在装裱作品的背面,并用胶水或背夹固定住。

背板加固可以增加装裱作品的稳定性,防止变形或受到外力的破坏。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书画装裱是为了保护和展示书画作品,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装裱材料有画框、画纸、画布、装裱纸等。

选材时要考虑作品的尺寸、风格和保存要求,以及装裱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准备装裱工具装裱书画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如切割刀、胶水、尺子、夹子等。

这些工具的选择要符合装裱材料的特点和个人的使用习惯。

同时,要保证工具的质量和锋利度,以确保装裱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清洁和修复作品在装裱之前,需要对书画作品进行清洁和修复。

首先,使用软毛刷或吹风机清除作品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然后,对于有损坏或破损的作品,可以使用修复纸或修补胶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注意使用无酸、无碱的修复材料,以免对作品造成进一步损害。

四、粘贴和固定作品将作品粘贴到装裱材料上是装裱的核心步骤之一。

首先,将装裱纸或画布铺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然后将作品放在上面并调整好位置。

使用胶水或胶带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注意要均匀涂抹胶水,并用夹子固定边缘,确保作品的牢固和平整。

五、装裱框架设计选择合适的装裱框架可以提升作品的观赏效果。

装裱框架的设计要考虑作品的风格、色彩和尺寸,以及装裱环境和个人喜好。

常见的装裱框架有木质框架、金属框架、塑料框架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框架材质和颜色。

六、装裱完成后的保护和展示装裱完成后,需要做好作品的保护和展示工作。

首先,要将作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其次,可以在作品表面涂抹保护膜或喷涂保护剂,以增强作品的耐久性和防尘性。

最后,选择合适的展示位置和方式,如悬挂、摆放或存放在展柜中,以展示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结:书画装裱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通过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备专业的装裱工具、清洁和修复作品、粘贴和固定作品、设计装裱框架以及做好保护和展示工作,可以使书画作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延长其寿命并展现其艺术价值。

同时,装裱过程也是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一种尊重和呈现,需要用心对待,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步骤
书画装裱是指将书画作品进行保护和装饰性处理的过程,通过装裱可
以让书画作品更加美观,延长其保存时间。

下面是书画装裱的一般步骤:
1.选择适当的装裱材料:装裱材料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宣纸、纸板、硬纸板、画布等。

选择装裱材料时需要根据作品的性质、尺寸、用途等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2.准备装裱材料:根据作品的尺寸,将所选装裱材料剪裁成合适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装裱材料的大小要比作品的尺寸略大一些,以保证作品
能够完全覆盖在装裱材料上。

3.将作品固定在装裱材料上:将作品平放在装裱材料上,通过胶水、
胶带等将作品四周固定,确保作品稳固地贴附在装裱材料上。

4.贴边:可以选择贴上边框,提升作品的整体美观度。

首先需要将边
框剪裁成适当的尺寸,再将边框用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装裱材料的四周。

5.加固:为了保护作品不被折弯或变形,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加固。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支撑材料,比如硬纸板或者木板,将其固定在装裱材料
的背面。

6.挂钉:如果需要悬挂作品,可以在装裱材料的背面固定钩子或者挂钉,以方便悬挂。

7.清洁:装裱完成后,通过轻轻拍打或者用吸尘器吸尘等方法,清洁
作品的表面,确保作品的清洁。

总之,书画装裱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装裱可以保护作品免受
环境污染、风化变形等因素的侵害。

同时,装裱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
和装饰性,让作品更加悦目。

良好的装裱作业可以提高作品的陈列美感与欣赏价值,对于书画作品的藏品价值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装裱材料,准确的尺寸和正确的操作步骤都是非常重要的。

古旧书画装裱的工序

古旧书画装裱的工序

古旧书画装裱的工序国的书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书画装裱又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

揭裱古旧书画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艺过程。

必须经过“去脏污”、“揭画心”、“修补画心”和“全色”等四道工序。

才能达到恢复古书画的原貌。

下面简单介绍主要工序:一、制定修复方案1、针对书画的破旧情况,作者等一一记录,并制定操作步骤,如清洗方法,托补的措施等等。

2、裁剪画心以外的废旧布料。

3、如发现画心上存在蟑螂等动物排泄脏物,用裁刀或镊子等工具,细心地轻轻地剔除。

二去污常见的有水渍、陈油渍、油漆渍、墨渍、印泥油渍、铁锈渍、血渍、霉渍、泛铅和走油等污渍,可针对不同的污渍采取对症下药的具体去污措施。

去污的原则是:清水无法解决再选去污剂;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时,再慎用化学药品。

必须记住:滥用药品和漂白粉,会损伤画面,毁坏纸质纤维,加速老化,不利于长久收藏。

三揭画心揭去画心背面的背纸和托纸,其原则是干干净净地揭去,完完整整地护住画心,也是整个揭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其过程有润湿画心,通过揭、摩、搓的技巧来完成。

如属原画心托纸完整坚实的,则坚决保留,如有局部残破的就粘补即可。

四补画心补画心的质量要求是“修旧如旧”,主要通过配补料和补残缺来完成。

补料的选配原则是“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

”补残缺的方法有碎补、整补、斩补等。

须视画心残破情况而灵活运用。

五托画心托是集洗、揭、补三者工序之大成者,是很重要的工序,能起到恢复书画气韵的作用。

操作方法常用平托或复托两种。

画心托好后,上挑杆阴晾干,再湿水上墙。

根据画心残破的具体情况,还须揭除补料、搓浆、隐补和贴条子等措施。

六全色全色的目的是恢复画面的完整性。

通过平全和立全来完成。

在全色过程中,适当其分地给画心上胶矾水,然后接笔全色。

全色是用中国画的墨和颜料,补全画面残缺褪色的地方,如实地按照原作的笔法,补上墨和色。

书法爱好者如何手工装裱字画?

书法爱好者如何手工装裱字画?

书法爱好者如何手工装裱字画?
近段,有书法爱好者问我怎样装裱书法作品?现在我把书画装裱(初裱)九大步骤及其相关技术要领告诉各位朋友,希望大家能够用得上。

喜欢的就点个赞+转发吧。

1、把作品背面向上平摊在平坦的桌子上。

2、用刷子浸水往作品背面刷,别太用力,别太干,把作品刷平即可。

3、用报纸摊在作品上,把水吸去。

4、用水稀释糨糊,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

5、用另外的羊毛刷把稀释过的糨糊均匀的涂在作品背面,一定要涂均匀。

然后把作品周围的台子上多出来的糨糊檫干净。

6、取一张四周比作品都宽大约2厘米的宣纸,左手从一边开始放宣纸,右手拿刷子(要干的刷子)来回的刷并慢慢的放宣纸继续刷,直到宣纸完全贴牢作品。

{举个例子:我们放宣纸的时候是用左手拿着宣纸慢慢放,那么右手就上下的来回刷,并不断的往左移,刷好后可以盖上一层报纸继续刷,直到没有气泡为止。

7、这时候在多出来的2厘米的地方刷上糨糊,再另外准备两条宽5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宣纸,盖在作品一边的1/3处,这叫“烟囱”是让作品背面保持透气。

最后用小刀之类的东西挑开宣纸是一角,慢慢掀起。

注意作品要贴在宣纸上。

8、最后拿起裱好的作品,作品正面朝向自己,走到一面光滑的墙(板)旁边,离的越近越好,吹口气,就贴上墙了,用干的刷子在作品上竖刷一笔,横刷一笔,画米字型即可,最后把作品周围的2厘米往外面刷。

这样一副画基本就平了。

9、若干天后,等画干了用小刀把墙上的画割下来就好了,裁剪完毕,裱画也结束了。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

书画装裱自学教程
书画装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技巧,通过装裱可以提升书画作品的价值和观赏效果。

本教程将为大家介绍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各位自学书画装裱。

第一步,准备材料。

书画装裱需要用到画框、装裱纸、支撑板、胶水、刀子等工具。

可以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装裱纸。

装裱纸的选择要根据书画作品的特点来确定,可以选择颜色、质地和纹路等方面与作品相协调的装裱纸。

第三步,裁剪装裱纸。

根据画框的尺寸,将装裱纸裁剪成与画框相适应的大小,注意保留一定的边缘空白,以便后续的固定和调整。

第四步,固定画作。

将书画作品平放在支撑板上,使用胶水或胶带将作品固定在支撑板上,确保作品平整不松动。

第五步,贴上装裱纸。

将裁剪好的装裱纸轻轻盖在书画作品上,注意调整好位置,确保裁剪出的装裱纸与作品完美贴合。

第六步,固定装裱纸。

使用胶水或胶带将装裱纸固定在支撑板上,注意要均匀地固定,避免出现皱褶或松动的情况。

第七步,安装画框。

将装裱好的书画作品放入画框中,使用夹
子或固定装置将画框紧密地封闭起来,确保作品不会晃动或受到外界的损坏。

第八步,检查调整。

装裱完成后,仔细检查作品的平整度和固定程度,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微调和修正,确保作品的完美呈现。

以上就是书画装裱的基本自学教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实践中,这些步骤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祝愿各位在书画装裱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书画装裱步骤和要领(精)

书画装裱步骤和要领(精)

书画装裱课程步骤及要领:1、做浆糊:第一步:洗粉。

将面粉和水混合,反复糅合至细腻、无颗粒状态后加水进行洗粉,洗至剩下面筋为止,用漏网过滤后倒入桶中待沉淀。

第二步:烧浆。

将沉淀后已经发硬的浆糊加明矾水后捣烂至浆糊状,然后倒入开水搅拌至糊状。

(水要烧开,倒入过程中先多后少,水的量不能过多,将搅拌后的棍子抽出后倒入适量的水,防止干裂。

2、托画心 (使用稀浆托。

同时需要托好两张五尺的宣纸做边用。

3、托仿凌纸 (托两张,用稠浆,托 1.5的绫三张,四周打上薄浆糊,托 2米的花绫,用于包边。

4、裁:使用的工具为:密度板、直尺、三角板、锥子、美工刀。

步骤:首先将上次课堂上托好的五尺整张的宣纸下墙,对折两下后用尺子量出 6毫米的宽度,用锥子打孔,方便对齐,然后裁出 6毫米宽的窄边,用于包边用。

其次,根据画心的大小计算天和地所需要的宽度,两边为 7厘米,天地宽度则为画心的宽度加上七厘米, 长度为裱后画幅的长度减去画心的长度然后分别占 60%和 40%。

最后,裁画心、两边和天地。

(1裁画心的时候先将尺子放平整裁好一边, 然后对折打孔, 对齐后裁另外一边。

画心的上下两边用直尺和三角板对齐后再裁。

(2天地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好以后依次裁好。

裁的时候注意,天地的宽度都需要加上两边 7厘米的宽度。

5、镶嵌: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为:隔板、稠浆和小棕刷。

步骤:首先将裁好的画心朝下,调好稠浆放于隔板上,用棕刷在画心边缘上打上两毫米宽度的浆糊, 将裁好的 6毫米宽的边粘上, 粘边的宽度为 2毫米, 预留在外的部分宽度为 4毫米,并将多余的包边减掉。

其次,将 7厘米的边再粘到上面的包边上,粘的时候注意需要与画心保持两毫米的宽度。

将多余的边减掉。

最后,粘好天和地,注意事项与上相同。

6、包边:(材料:花绫步骤:(1将托好的花绫裁成 8毫米的宽度。

(2在已镶嵌好的画幅的两边包上花绫边。

(画幅上的粘边约 2毫米, 相隔一小时左右用锥子在包边上划出约 4毫米的细线,折起,打上稠浆,用棕刷迅速翻边,包好。

书画装裱全过程

书画装裱全过程

书画装裱全过程
1。

托裱的1将画心反铺在干净的画案上,并在画心背面喷洒细水花,让画心润潮展平2在画心背面刷上稀浆水3刷浆要均匀4将托纸卷成圆筒。

托纸一般用单层宣纸,比画心略宽5左手拿纸,右手用棕刷自上而下排刷6逐渐向前排刷8把托纸排实9上完托纸后,在托纸四边口上刷上浆水10起件时,用右手食指与母指拿棕刷,中指与食指夹住上右角,左手夹住左角提起。

. 11近墙板垂直摆正后贴住上端左右角,然后封固四周12封固后在画心喷些细水花,防止画心比边口先干发生绷裂2 镶活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砑裝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书画装裱的基本程序

书画装裱的基本程序

书画装裱的基本程序书画装裱工艺,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致、复杂的过程,特别是裱文物,手细、心细、耐心、功底必不可少。

书画作品,是作者在一层的宣纸写上字或者画,完成后也就一层宣纸,称为画心。

宣纸是软而皱的,所以只适宜收藏而不适宜观赏。

要使之成为便于悬壁或手翻的立轴、横幅、手绢或者册页,就需要装裱。

装裱用的主要材料也还是宣纸,其次是镶料。

其实也就是把一层宣纸的作品再紧密粘上几层宣纸,形成有一定厚度的、而且镶有一些装饰材料的典雅观赏品。

装裱镶料简介:宣纸、绫、锦,以前还有仿绫纸(现在已经不太被采用,因为档次偏低的)关键之处:是要熟悉宣纸的特性,试想想,水打湿后的宣纸用手拿是不是很容易烂?装裱人就是要练到掀湿的宣纸就想常人掀布一样,掀来掀去不会烂!也就是要正确操控宣纸的湿度,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用力均匀。

托——我们的方言叫小裱。

这是装裱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功夫,托的手法也贯穿了装裱过程的始末。

“托”也就是把一层宣纸粘合到画心或绫、锦等镶料背面,托的效果是背面的托纸与画心或镶料粘合平整,无缝无褶,使画心和镶料不再那么软而皱,托完之后厚度增加从而硬衬一点。

托的工具主要是排笔和棕刷,托的时候将画心平铺在大、平、光滑的台面上,用排笔刷上湿的浆糊水,再在上面盖一层宣纸,用棕刷把上面那层宣纸刷平与下面一层宣纸贴合并确保不烂不褶,然后再贴到墙上自然晾干。

托的过程嘛,无从一一说得清楚,实践过后自有感觉。

镶——托好的画心从墙上取下来时,已经平整、清晰了,接着进行裁边,镶上渠条和镶料,整个过程是手工贴的,做的人一定要心细、手巧,镶的过程全凭目测,渠条边的粗细是否合适、均匀,全看手艺人。

镶的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的尺寸镶好渠条、边、天头、地头与隔书、惊燕,镶好后已经形成了完整装裱作品的雏形。

覆背——我们当地的方言叫大裱。

镶好的作品其实是两层宣纸,那么还差了两层。

覆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2+2的再次粘合过程,即两层加两层变成四层。

同样是要翻来覆去地摆弄宣纸,不停地刷浆、粘合再用棕刷紧固振平,然后上墙晾干。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书画装裱是将绘画或书法作品进行保护和修饰,使其更加美观和持久的过程。

以下是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
1. 准备材料:首先,您需要准备好装裱所需的材料,包括框架(木质或金属)、背板、画纸、胶水或胶带、剪刀、长尺、定钉、钳子等。

2. 准备画框:将画框打开,取出里面的玻璃或亚克力板,确保画框内部干净整洁。

3. 修整画纸:根据画作的尺寸,将画纸修整至适合画框大小,并确保四边均匀对齐。

4. 确定画作位置:将修整好的画纸放入画框中,根据画作的内容和构图,确定画作在画框中的位置。

可以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和调整。

5. 固定画作:将画纸的四角用胶水或胶带固定在背板的四个角落。

6. 清洁玻璃或亚克力板:使用玻璃清洁剂或水和洗涤剂混合液清洁玻璃或亚克力板,确保其干净透明,没有污渍或指纹。

7. 安装玻璃或亚克力板:将清洁好的玻璃或亚克力板放置在画纸上方,轻轻压紧,确保其与画纸之间没有气泡或杂质。

8. 关上画框:将画框的外框轻轻压紧,确保画作被完全封装在画框内。

9. 固定背板和画框:使用钳子或定钉将背板固定在画框的背部,确保画框牢固稳固。

10. 检查并清理:仔细检查装裱后的画作,确保没有杂质、毛发或指纹,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擦拭布清理。

以上是书画装裱的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耐心和细致地进行,以确保画作的保护和展示效果。

书法装裱的技巧

书法装裱的技巧

书法装裱的技巧
书法装裱的技巧如下:
1.测量字画大小。

根据测量结果裁剪适合的装裱板和装裱纸,装裱板应比字画略大一些,装裱纸应比装裱板大出2-3厘米。

2.固定字画。

将裁剪好的装裱板放在桌子上,用装裱胶均匀地涂抹在装裱板上,然后将字画放在装裱板上,注意字画应放在中心位置,同时要保证字画的边缘与装裱板的边缘平行,再用手轻轻按压字画,使其与装裱板牢固粘合。

3.包裹装裱纸。

将装裱纸铺在桌子上,将装裱板和字画放在装裱纸的中央,然后将装裱纸的四个角向中心折叠,接着用修边刀修剪装裱纸的边缘,使其与装裱板的边缘保持一致。

4.制作外框。

根据字画的大小和装裱纸的颜色,选择合适的外框材料,注意外框材料的长度应比装裱板的长度大出2-3厘米。

完成装裱。

将字画放入外框中,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其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最后用钩子或绳子将装裱好的字画挂在墙上或展示架上。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一)书画装裱工艺是以其独有的工艺造型、操作手法和选材用料而成为装潢学科中的一门根基很深的传统艺术。

由于气候、风俗、环境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因素,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各方所特有的不同艺术风格。

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不可变动的教条。

不论是在传统的品式、技法和工序,还是在配色、用料和规格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新的东西就可以用宋代替那些无法适应今天这个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的旧东西。

但是传统的东西,有许多精华之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书画装裱工艺的工序在其制作的程序上,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可细分出许多小的程序。

如果将这些小的程序连接起来,大约有近三十道大小不同的制作工序。

比如:第一部分的定型备料大工序中,就包括制浆、托复褙、审画定品式和定配色、托染绫绢等。

第二部分画心上浆托纸平心,则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画心润性、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第三部分的画心方裁和下料,包括画心的下墙,画心的取正方裁,镶嵌材料的合理量裁。

第四部分的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和定型,其中就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地头、卷边或沿边、折夹口、贴夹口纸、粘护口判和上钉角等。

第五部分的复画上褙,包括配复褙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褙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

第六部分的最后完成包括活件的下墙,打蜡砑光、剪边、装天地的杆轴,拴纲结带。

以上的每一道大小工序,都有其不同的操作技法和用途。

由于每个装裱师的经验和平法都有其各自习惯和特点,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技法。

本章所要介绍的内容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实用技法。

第一节托的技法托的技法在整个工艺中的使用是最为广泛,也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同工序所需上浆技法的基础。

要想掌握这一技法并不难,关键是根据不同的画心,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并能充分地发挥这种托的技法,以达到在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托的技法,根据需要也就形成了如下几种托法:一般的托法、飞托法、复托法、综合托法。

速成书画装裱技法

速成书画装裱技法

速成书画装裱技法一、装裱前的准备。

装裱书画之前啊,咱们得先把工具啥的都准备好。

像裁纸刀,这可是个重要的家伙事儿,要锋利一点的,这样裁纸的时候才能又快又整齐。

还有排笔,就跟小刷子似的,用来刷浆糊。

说到浆糊,这浆糊可不能随便弄,得自己做点讲究的。

一般是用面粉加水慢慢熬,熬的时候得不停地搅拌,可不能让它糊锅了,熬到那种黏黏糊糊,但是又没有面疙瘩的状态就最好了。

另外,还得有个大案板,能把书画和装裱用的纸都铺开的那种。

二、书画的检查与处理。

拿到一幅书画,先得仔细瞅瞅。

看看有没有破损的地方,如果有小破损,咱可以先简单修补一下。

要是有灰尘呢,就用那种软软的小毛刷轻轻扫掉,可别太用力了,不然容易把画弄坏。

有些书画可能因为保存的原因有点皱巴巴的,这时候就可以用喷壶稍微喷点水,让它湿润一下,然后再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按压,把它弄平整点。

三、托心。

这托心可是装裱里挺关键的一步呢。

先在案板上铺上一层宣纸,然后用排笔均匀地刷上浆糊。

刷浆糊的时候就跟画画似的,得让浆糊铺满整个宣纸,但又不能太厚,太厚了干了之后容易起皱。

接着把书画小心地放在刷了浆糊的宣纸上,要对得整整齐齐的。

然后再拿一张宣纸盖在书画上面,再用排笔轻轻刷一刷,让书画和两层宣纸紧紧地粘在一起。

这时候啊,就得小心点了,不能让书画移位了。

四、镶边。

托心完成之后呢,就该给书画镶边了。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绫绢来做边。

先把绫绢裁成合适的宽度,然后在绫绢的背面刷上浆糊,再把它贴在书画的四周。

贴的时候要注意把边贴得直直的,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就不好看了。

如果是比较大的书画,可能还得在绫绢和书画之间再垫一层纸,这样会让整个装裱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五、覆背。

覆背就是在书画的背面再贴上一层纸。

这层纸可以选择厚一点的宣纸。

同样的,先在纸上刷好浆糊,然后把书画小心地翻过来,贴在刷了浆糊的纸上。

贴好之后,要用棕刷在背面用力刷一刷,把里面的气泡都赶出去,让纸和书画紧紧贴合。

这一步可费力气了,但是得认真做,不然有气泡的话,时间长了书画可能会受损。

[转载]快速干裱字画技术

[转载]快速干裱字画技术

[转载]快速干裱字画技术一、干裱的基本工具:装裱台(平整光滑的案面上盖一层上绒布或手巾即成)、微膜(即0.01mm以下的农用微也薄膜,简称粘料)、自动调温电熨斗(以500W,底平整为宜)、裁刀、裁板、界尺、针锥等。

二、下裱的基本程序:书画装裱有三种过程,即:托、裱、装、托,是装裱的第一道工序,出是关键性的工序,为裱的基础。

简言之,两层以上材料的粘合谓之托,具体讲,是指画芯与纸的粘合、纸与纸的粘合、绫绢与纸的粘合;裱是指将已托好的画芯方裁后,在其周围用菱、绢、绵或仿绫纸等材料镶钳起来并且覆背加厚的工艺过程;装,是指对已覆盖,剔废边会的裱件安装杆轴的工艺过程。

书画装裱的基本工序如下图所示:托画芯方裁画芯备料处理画芯托纸镶钳四裁转边覆盖剔废边做夹口托料纸打裁镶料装配杆轴系毕缝扎带三、具体操作:须按照装裱程序逐项依次操作,分别介绍如下:⑴备课:配备粘料、宣纸、仿绫纸、绫绢、天杆、地轴、轴头帽、丝缝、扎带。

⑵处理画芯和托纸:(预处理)即把画芯(空白画芯或品件画芯)和所用托纸分别用电熨斗高温度把其熨平,勿留绉折,如果纸料很平整,也可不加熨斗预处理。

⑶托画芯:将托纸置于案上,覆一层粘料,再将画芯放于其上,然后用升温(中高温)的电熨斗仔细从容地从一头熨向另一头,之后再翻转过来,熨烫底面,如此反复进行数次,直至熨平粘牢,无气泡、无皱折为止。

⑷方裁画芯:将托好的画芯四边裁齐,使呈长方形。

长裁方法是先用界尺将有题款的一边裁齐,然后对折过来,使这一齐边的首尾对正,再用针锥在不齐(与齐边相对)的一边首尾重合部扎孔,之后伸展开,用尺对准针孔标记裁齐。

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两个不齐的边裁齐。

方裁这一过程尤为重要。

⑸托仿绫纸:也叫托镶料。

是托纸放于案覆一层粘料,再把仿绫置于其上,然后再托画芯的方法将其托成。

⑹打裁镶料:就是用于画芯色相协调的镶料设计打裁画芯四周配料的过程,画芯上面的部分叫“一头”,左右的两边叫“边料”,“天头”、“地头”的比例为6:4,边料的宽度一般为3—5cm。

字画装裱工艺流程

字画装裱工艺流程

字画装裱工艺流程字画装裱工艺是将书法、绘画等作品进行保护、修复和装饰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字画装裱工艺流程。

一、选材字画装裱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如木框、镜面、布纹纸等。

先挑选适合的材料,确保装裱效果的质量。

二、定尺寸根据字画的大小和要求,确定装裱的尺寸和比例。

使用切割机或锯木工具将木框等材料按照尺寸切割成相应的长度和宽度。

三、修整将字画展开平整,用刀具修整字画四周的边缘,确保整洁无毛刺。

修整后还需要清理字画表面的脏污和尘埃。

四、护理在字画的背面涂上适量的特殊护理药水,以保护字画纸张不易受潮、变黄和变脆。

护理药水需要均匀涂抹,并让其保持干燥。

五、上背板将字画背面的背板放置在展开的字画上,用钉子或背板夹将其固定在字画四周,保证字画和背板紧密结合。

六、上布纹纸将准备好的布纹纸铺在字画展开的表面上,用刮刀将布纹纸从中心逐渐向四周进行贴附,确保表面平整无波纹。

七、裱贴将字画平放在桌面上,将上背板和布纹纸固定在字画后面的木框上,用背板夹将其紧密压紧,保证字画和木框紧密结合。

八、磨边用砂纸或磨边机将装裱后的字画四周边缘进行磨光处理,使其更加平整和光滑。

九、清洁用软毛刷轻轻刷去字画上的灰尘和杂质,以确保字画的清洁和美观。

十、上双面胶在装裱后的字画四周边缘贴上双面胶,以固定字画在相框或墙面上。

双面胶需要均匀贴在字画的四个角落和中心位置。

十一、包装将装裱后的字画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字画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字画装裱工艺流程是一个繁琐但重要的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

只有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装裱,才能保护好字画,并将其展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书画装裱入门教程

书画装裱入门教程

制作浆糊步骤如下1,和面,将面粉加适量冷水,和起来,揉成硬面〔就像吃擀面用的面团〕2,洗面,另外用盆,加适量清水。

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去。

就像洗衣服一样洗面团。

由于面粉里的淀粉溶于水,会被洗在水里,而蛋白质不溶于水最后洗成面筋。

这个过程和做面皮的是一样的。

你可以去看看做面皮的人是怎么洗的。

3,沉淀,往洗好的面汤里添凉水。

然后放置一段时间。

淀粉沉淀后,把上面的黄水倒掉。

再添水,再沉淀,直到水变清,倒掉后剩下稠稠的淀粉糊。

4,冲糊,用适量的开水,直接冲入沉淀好的淀粉糊中。

边冲边搅。

要顺一个方向搅拌。

看到淀粉糊变成稀稀的透明糊状,能拉起长长的丝,这样浆糊就做好了。

放凉后就可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几个步骤都好办。

最关键的是后面冲糊这一部,用少量的淀粉糊多试几次。

慢慢就能把握住了。

如果你真的想学裱画,我建议你投入少之又小的本钱去试试:1.购置一把钟形的中号棕扫,价钱约20--25元。

2.购置一把羊毛排笔扫,20头的为佳,毛长7~8厘米,价钱约20元左右。

3.购置20张四尺四川夹江县出的低挡宣纸。

一张90cm方形的台,一处家里能让你在墙壁贴纸而又不影响美观的墙壁。

那我就要恭喜你了,你有可能会成为裱画师了。

(除非你不继续学)浆糊的煮法:初学裱画者选购面粉只要最低价值的面粉即可,购置一斤面粉回来,倒一半入大碗内,参加清水,搞拌和面,水分应适量,过软时参加面粉再搞拌,形成一面粉山状。

另取一面盆直径40cm 左右装入清水,右手捏面团一小块拿着放入水中捏洗,直至成面筋状,拿起离水将面筋放入另一只大碗内(可煮熟作菜吃)。

待全部面粉捏去面筋后,面盆内的清水己成面粉水,面粉水经沉淀之后呈浅黄色,每天要更换水,约三至七次变清后,即可以试煮浆糊了。

煮浆糊的步骤:先用木板制作一搞浆捧如船浆状,选用家中一大口锅一个洗净油污。

倒入面粉水,参加清水少量,明火烧煮,搞浆捧顺时针转动搞拌, 随着温度升高,浆水受热而成浓糊状,以有气泡出现为准,过一分钟即熟(量多适当延时)。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形制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形制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形制装裱是装饰书画类的一门特殊技艺。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

装裱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

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

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

按形制可分立轴、对幅、条屏、通景屏、镜片、册页、横披、手卷。

一、立轴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中堂”。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宣和)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主要用于竖式构图,画幅的上下左右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词作诗赞赏,中间部分称“画芯”,上有“诗塘”、“天头”,下是地脚。

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

初始“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饰。

“画芯”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

一色装宋式(宣和)装二、对幅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联、画芯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

画,称为“画对”;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

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

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

三、条屏、通景屏条屏画芯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其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8条、12条的。

通景屏则由若干条尺寸相同、同空连贯的字或者画,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并排挂在一起。

四、镜片镜片亦称镜芯,是托裱后的画芯,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芯。

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一)书画装裱工艺是以其独有的工艺造型、操作手法和选材用料而成为装潢学科中的一门根基很深的传统艺术。

由于气候、风俗、环境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因素,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各方所特有的不同艺术风格。

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不可变动的教条。

不论是在传统的品式、技法和工序,还是在配色、用料和规格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新的东西就可以用宋代替那些无法适应今天这个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的旧东西。

但是传统的东西,有许多精华之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书画装裱工艺的工序在其制作的程序上,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可细分出许多小的程序。

如果将这些小的程序连接起来,大约有近三十道大小不同的制作工序。

比如:第一部分的定型备料大工序中,就包括制浆、托复褙、审画定品式和定配色、托染绫绢等。

第二部分画心上浆托纸平心,则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画心润性、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第三部分的画心方裁和下料,包括画心的下墙,画心的取正方裁,镶嵌材料的合理量裁。

第四部分的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和定型,其中就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地头、卷边或沿边、折夹口、贴夹口纸、粘护口判和上钉角等。

第五部分的复画上褙,包括配复褙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褙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

第六部分的最后完成包括活件的下墙,打蜡砑光、剪边、装天地的杆轴,拴纲结带。

以上的每一道大小工序,都有其不同的操作技法和用途。

由于每个装裱师的经验和平法都有其各自习惯和特点,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技法。

本章所要介绍的内容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实用技法。

第一节托的技法托的技法在整个工艺中的使用是最为广泛,也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同工序所需上浆技法的基础。

要想掌握这一技法并不难,关键是根据不同的画心,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并能充分地发挥这种托的技法,以达到在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托的技法,根据需要也就形成了如下几种托法:一般的托法、飞托法、复托法、综合托法。

这几种托法的区分就在于湿托、半湿托、干托等的技法不同。

一、一般的托法这种托法即全湿托的技法,是整个托的技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

基本程序是将浆水直接上于画心,再托上命纸,然后上墙绷干的。

也称其为“直托”,象托双合纸,局条纸托尾纸等,包括托绫绢都是使用全湿直托的技法。

主要区分在用浆和行刷上的不同,托画心是整个工艺工序中的基础,在装裱的成形中也是首道工序。

程序如下:准备工序:先调配好托画心用的六级浆水,置于右手案头上待用,然后配好托纸,要根据画心纸的大小尺寸、薄厚和纸纹,来选定命纸的用纸和裁切尺寸,如画心的纸薄,配的命纸应厚一些,可选用单宣或净皮纸,如画心的纸厚,配的命纸则需薄一些,最好是选用较薄的棉连纸。

因托好的画心,在于后所要求的厚度,应达到托好的绫料厚度,以相等最为适宜。

命纸的尺寸在配裁时,要大于画心的尺寸,因为画心的纸在上浆后,会因为吸入水分之后,而有所伸涨,加之托好后的上墙,还需要刷浆口,下墙时还会有些伤耗,所以要求在配裁命纸时,命纸要比画心纸的四边各大出l 至2公分。

如画心的纸过宽或过长时.往往一张四尺纸或六尺纸都不够尺寸的话,可以由一张多或是几张托纸来拼接。

但是所用的纸要求是一样的,纹路要求统一地拼接,不能有横有竖。

在接缝处要尽量避开画面上的主要部分及人物的头部,拼接的搭接口不可过宽,越窄越好,但又不能有漏缝处。

另外注意在托好后或在上墙时,还要用一张干的纸放在接口处,用排刷重刷几下,将接缝处的过湿水分尽量吸去一些,因接缝处的厚度要比两侧及其它地方厚一些,其湿度也就大一些,故不能与薄的地方同时绷干,不然会造成画心的无端进裂。

如果画心纸是横纹路,命纸则应用竖纹去配。

但有点就是托纸不能在上纸前事先接好,否则在上托纸时不宜平服,会在接口处的两侧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皱褶,应随托随着接。

还应在上浆前将画心纸和命纸上的砂石、草棍等杂物剔除干净。

托纸和浆水备好之后,先将排笔的笔锋浸入浆水中稍泡一会儿,便拿笔润透柔顺。

再将排刷的锋丝稍沾清水,使棕丝在湿润后变得有柔性,再甩净锋丝中的净水。

然后打上一盆清水,用毛巾将案面擦洗干净,即可开始工艺的操作了。

润纸上浆:画心在上浆前,要先查看一下墨与色的浓淡与否,试一试有无掉色跑墨的现象,看看纸的薄厚和纸性,首先计划好如何上浆,使用何种行刷技法,才能达到防止跑墨或跑色现象的出现。

简单的检查方法是用手指稍沾水,在墨或颜色较浓重的地方稍微湿润一下,若无墨色晕出的色迹或掉色,便可上浆托纸。

上浆前,要将画心的正面向下铺在桌面上,先用排笔的笔锋略沾浆水,在画心的纸背上依次轻轻地虚刷,使纸湿润均匀,让其纸性先放开,向四周舒展平服。

注意在润纸时,墨色浓重的地方不要过多的上水。

如发现有跑黑或色的地方,应立即用干纸在上面按住,将水分吸干,尚可挽救。

待心纸湿润后,将画心揭起来轻轻地抖一下,再平放回原处,这叫化水润纸。

然后将排笔蘸浆水,准备上浆。

蘸浆水时,要先将盆内的浆水搅拌均匀,以防浆液沉淀,使水中缺少粘性。

蘸浆后,先将笔毛在浆盆边沿上刮一下,再在案面上将笔毛调理整齐,然后使用侧锋或锋头的局部,在画心纸背中间或右侧先刷上一笔,以将画心固定在案面上。

根据画心伸展情况,运用全锋横刷或局部小刷的技法,从定位处落笔,向四边有次序地、笔笔相接,将浆水均匀地刷于心纸之上。

随后,调整好笔锋,再重新刷一遍,赶出气泡,将画心刷平,服贴在案面上。

要求是,纸面上不能有重叠、皱褶、破裂、跑墨、晕色和笔毛等。

因此,在行刷上浆的同时,左手应配合右手,随着排笔的所到之处和纸面上的情况,不断轻轻地抖动心纸,调整好,使吸贴在案面上和有皱褶的地方舒展开,这样便于上浆刷子。

凡行刷到墨色浓重的地方,不可用力,要虚或轻刷,更不能反复地重刷,不然本可不跑墨的地方也会被赶刷出来。

但又不能漏刷。

画心在上浆刷平以后,对着逆光仔细地检查一下,发亮的地方是刷到了,不亮的地方是没刷到或刷得太薄了,应重新补刷。

如是墨色浓重的地方,在补刷时,要向墨色的里边行刷,利用锋尖部分即可。

不要向空白处行刷,以防将墨色刷出。

补刷后,将纸面上的笔毛等杂物用针锥或镊子清除干净,没有问题了,方虚刷润湿的手法可进行下一步工序上托纸。

上托纸可分为上平、排实两步进行。

如何上好托纸,也是这一工序的关键问题。

因托纸是干性的,在同上浆的画心相接触以后,遇湿纸性会施放。

由于收缩伸展不一,在赶排上纸时,会排出许多皱褶来。

因此,要求在上纸时,双手配合要协调,动作要干净利落,上纸行刷要轻而稳,刷刷相接要快而又不能有遗漏。

排纸时,要稍加力,以排平排实为止。

再有,因画心的规格尺寸,有大有小,或长或短,则上纸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罩面上法,适用于小幅画心或是特大幅画心由两人操作的裱件;一种是稍长一些画心的卷纸随展上法。

这两种上纸方法都是工艺中最基本、最主要和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法。

1.直接罩面上法指的是将托纸直接对正上浆的画心罩在上面,然后用排刷平纸上好。

方法很简单;右手执握排刷的上部,然后手心向上,用中指和无名指将托纸的右下角夹在排刷的刷身下面,所夹的纸角成托画心90°直角,左手拿捏住托纸的左下角或中间的边部,两手向外抻,将托纸端起绷平,轻轻抖动托纸,掀过画心,从画心的上方开始向下拉纸,边拉边对齐画心的上边和右侧两角或两上角,然后虚落托纸,先不接触面,对好下角和四边。

如果四条边和四个角都对齐丁,先用排刷将托纸按下,向外行刷,使托纸的右下角先刷上作为定位点。

然后向上顺右边开始行刷上纸,左手要把托纸稍微抬起,离开浆面并拉平,随着排刷在纸背上运行的情况,随着松纸下落。

在排刷的上纸时,刷刷相接要快,不能漏刷,更不能用力过猛过重。

先轻上托纸,可选用“1”字刷法或“八”字刷法及“个”字刷法等。

刷纸时,左手松纸不能过早或太慢,过早容易排刷出许多褶皱,而太慢则易刷破画心,并且要避免反复揭器重排。

托纸上好后,要将画心和托纸一起轻轻地揭起来,再舒展地放回原处,然后将已上好的托纸再重新排实一遍,其作用是将画心和托纸相粘合的更实,排的更平展,使纸性能充分舒展开。

在重新排纸时,要将排刷的刷身掌握成直立,右手要执握在刷身的侧部,用垂直刷锋的底平部接触纸背,以不将托纸搓破或起纸毛为准,使其粘实、平整。

注意,过湿的地方,可垫上一张干纸吸湿,并在干纸的上面排纸。

排纸时,左手也要随着排刷的运动,不断地掀动和松纸,使其达到平服地被排实,刷在案面上,然后在进行下一步。

上浆口绷墙晾干:当画心托好排平之后,还需要上墙绷平晾干。

这是完成此工序的最后一部,而且也是关键的一个程序。

不过,往往被人忽视了,认为前两次完成了就算大功告成了。

实质不然,往往因为浆口过宽,在揭起时会将画心损伤太多;或因浆口过窄或浆口的粘度不粘,造成浆口粘不牢或绷开,便画心的收缩不能统一侖不平整;另外在绷贴时,如手法不对,会使画心贴得不乎服而造成画心的变形、不规矩等。

正确的方法是:用上浆的排笔在浆盆内稍蘸浆水,在案面上将笔锋调理乎顺,刷浆口时,要将排笔直立或是略向外倾斜,用锋尖顺着画心的边口,侧刷出不到l公分宽的贴边浆口,四条边都是如此,在刷到左下角的时候,要留出2公分的一个小口不刷浆子,以备在下墙揭起画心时,便于伸入起子,行话称“起子口”。

刷浆口的方法浆口刷得宁厚勿薄,更不能有漏刷不到的地方。

浆口刷好之后,下一步需进行的便是上墙绷贴平整的操作技巧了。

需上墙时,右手执握排刷的上部,左手先轻轻地揭起画心的右下角或右上角,再将排刷伸进画心的下面,先用中指和无名指在画心的纸背上将画心的一角轻夹在刷身上,所夹的角成90度,然后再用排刷的锋口将画心轻轻地揭挑起来,而左手马上用食指和中指横着夹住画心的另一角,配合右手的动作,将画心完全地挑揭起来,离开案面,切记不能用力猛掀或拉抻,应向上方揭起,待画心完全离开案面时,双手要将画心夹牢拎起来,慢慢移到贴画板墙前,不要迎着风走,最好是侧身或是倒着走。

在贴画时,双手要将画心的顶边,稍用力绷平,先按在贴板面上,左手先轻轻地按住左上角,以防画心脱落,然后右手再用排刷将右上角的上浆口与贴板面刷实粘牢,刷时排刷要向外倾斜,从里向外刷出,不可触及画心中的墨色部位,先将画心的上边粘好,从右至左,把浆口封牢,接下来两手分别将画心的下角轻轻抖动一下,使画心能平展地下垂服贴,但不要用力太大,不然会将贴好的画心上边浆口抖开,使画心掉下来。

在粘贴两侧的浆口时,刷法同上口一样,同样不能触及画心,可先将画心两边的中间粘上,再粘贴上下的浆口,或是直接从上开始向下行刷粘好浆口。

最后再粘贴底边。

在刷贴浆口时,要注意几条边与画面是否千直,不可有夹皱;如画心由于上浆过多而太湿的话,还应吹一些空气于画心同贴板之内,使其不要与贴板相吸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