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教育案例
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教育案例在咱们学校,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他可算得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的“形象代言人”呢,这事儿还得从几个小故事说起。
一、诚信的小明——考场风波。
有一次考试,那可是一场重要的期中考啊。
小明前面坐着的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霸,学霸在做题的时候,不小心把试卷的一角弄歪了,这一歪可不得了,后面的一道选择题答案就这么若隐若现地被小明瞅见了。
小明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答案就像一个小恶魔在他耳边说:“看啊,这可是送分题,别人又不知道你看了。
”但是呢,小明可是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二字啊。
他赶紧把眼睛挪开,心里想着:“这可不行,靠偷看得到的分数不是自己的,我得做个诚实的人。
”考试结束后,有人问小明那道题有没有抄前面的答案,小明特骄傲地说:“我才不抄呢,我要靠自己的本事。
”他的诚实感染了周围的同学,从那以后,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也更明白了在考试中诚信的重要性。
二、友善的小明——帮助新同学。
咱们学校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红,小红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特别害羞,课间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小明看到这个情况,主动走过去,像个热情的小火球。
他对小红说:“嗨,小红,我叫小明,咱们一起出去玩吧。
”小红有点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可是小明可没放弃,他带着小红熟悉校园环境,告诉她哪里是图书馆,哪里有好玩的操场角落。
有一次上体育课,小红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小明二话不说,背着小红就往医务室跑。
一路上还不停地安慰小红:“别怕,有我在呢,很快就到医务室啦。
”在小明的带动下,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纷纷向小红伸出了友善的手。
大家都明白了友善待人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倡导的那样,友善能让班级这个小集体变得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三、敬业的小明——班级图书管理员。
小明在班级里还担任着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呢。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繁琐。
要把同学们捐来的书一本本登记好,还要按照类别摆放整齐,方便同学们借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案例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下是具体的案例:我们学校开设有趣味来袭活动,旨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家庭和睦、亲情的珍贵。
我们在活动中摆放了一个大型家庭树,供孩子们贴上自己家庭的照片和介绍。
孩子们从带着淡淡伤感的小伙伴们身上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不自觉地把这些情感带回了家。
这看似小小的活动让他们始终记在心底,流露出对家庭及亲情的尊重和追求。
我们学校还注重让孩子们理解“勤俭”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性。
在每个班级,我们都设置了海报展览区,展示有关“勤俭节约”方面的知识和案例。
学生们看到这些例子,明白了“勤俭”并不是节衣缩食、穷困潦倒,而是要学会节制消费,珍惜生活资源,更好地把握人生。
这种在生活场景中的学习,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勤俭的乐趣,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进行思想教育。
在团队建设活动中,我刻意让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得到提升。
例如在一次任务中,有个学生心情不稳定,而其他同学都努力地去安慰她。
这时候,我就引导大家聊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友情的重要性等话题。
这么一来,他们打开心扉,交流感受,更好地理解了彼此。
信任和理解建立在相互感受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在未来长远的生命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样的教育措施,使学生们一方面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从而促进其自身健康的成长,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 (2)
春风化雨在大学生活之中,宿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也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大学生在宿舍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情雨表。
宿舍成员每天朝夕相处,行为品质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暴露,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不仅不利于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将来的社会生活。
一、案例简介王诗宜(化名)为我院2012级历史专业的一名女生,来自内蒙古。
离家千里来到大学,对于崭新的大学生活也就格外地期待,当然希望能够有一个快乐的宿舍生活。
但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事情却未能如愿。
初入大学,王诗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开始便主动申请成为其宿舍的宿舍长,想要为宿舍作出一点贡献。
但却因为自己性格稍显懒散,对外界事物不太关心,责任感也不是太强,导致其宿舍消息滞后,也不能有效地组织其宿舍活动,因此宿舍其他成员意见纷纷,与王诗宜的矛盾渐生。
王诗宜其实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对其专业历史十分感兴趣,尤其是野史这一方面。
经常会与其室友进行交流,但因其了解的知识内容过于生僻,其室友都提不上兴趣,也没有作出了解,王诗宜便会常常以老师的姿态自居,对其室友指指点点,提出各种批评与意见,这也引得室友有些不满。
王诗宜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不太能照顾别人的情绪,往往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各室友之间还不是十分熟悉,但王同学却喜欢跟室友有着十分亲密的动作触碰,表现出十分亲昵的关系,使得其他人感到十分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对室友的一些习惯或行为,也是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作出评价。
譬如其有一个室友喜爱外出购物,王诗宜便对其大肆批评。
表现出十分鄙夷的态度。
这也就使得其室友对其十分不满,宿舍关系十分紧张。
加之王诗宜自身身体不是太好,因病导致平时口痰过多,其室友误以为其个人卫生方面有问题,因此其室友便对其意见不断,一起孤立了王诗宜同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案例分享与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案例分享与思考在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如何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享的方式,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案例一:全民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价值观在某中学的劳动教育中,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实践中,从而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自尊心,形成了崇尚劳动的态度。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逐渐树立了尊重劳动的观念,并在生活中主动参与到各种劳动中去。
在校园中,他们会自觉地分担一部分教师的劳动,帮助老师搬运教材、布置教室等;在家庭中,他们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关心家庭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学生们更加懂得和珍惜劳动,形成了一个和谐、友善的社区氛围。
案例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在某小学的课堂教育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通过讲解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等方式,使学生们明白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校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去。
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地,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中国的独立解放历史,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先烈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育,学生们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回到学校后,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庆祝国庆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思考与建议: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首先,教育实践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核心作用,要充当好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榜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开展“榕树计划”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榕树计划”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色,结合实际和师范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榕树计划”,把大学生当作一棵幼小的榕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浇灌,并努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成长为成材之树,惠及社会。
这种让大学生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与传授者于一身的宣传教育模式,在当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用社会主义价值观雨露浇灌幼小“榕苗”。
XX党委深深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十八大以来,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林北平任组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让“榕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雨露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一是营造宣传教育浓厚氛围。
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平台,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近年来,共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橱窗6期,专题黑板报2期,在校园内主干道悬挂横幅56条,向师生诠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组织培训。
邀请校外知名专家省委党校副校长包亚宁教授、王和平教授等到校做专题报告12场,组织学生参加专题培训班学习30余次,发放学习资料200余份,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发挥课堂教育作用。
我校自2012年起,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开课,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每年新增设公选课,真正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四是典型引路。
通过国家先进教师郭力华、道德模范陈新、优秀学生张九精、无偿献血模范郑媛等先进典型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案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案例
介绍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键任务,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案例。
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某乡村小学。
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和家长组成的思想汇报团队,开展了以下工作: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思想汇报团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教师培训计划。
该计划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旨在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开设课题研讨班
思想汇报团队定期组织课题研讨班,邀请内外部专家和学者授课和交流。
这些课题研讨班主要包括“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维护班级和谐稳定”等。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学校通过组织“红领巾宣誓仪式”、“五四青年节主题班会”等庄重的仪式,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深刻领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汇报团队还组织了“社会主义好孩子”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中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风范。
加强家校合作
思想汇报团队在学校成立了家长工作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家长提供指导与支持。
结论
通过思想汇报团队的努力,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育出大批社会主义好公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了力量。
该案例给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可以借鉴和运用于其他学校的实践中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案例
选课走班背景下的公民意识教育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二(3)德育导师段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实现了全面选课走班,全面选课走班之后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学生上课没有了单一的教室,我们保留的行政班,学生聚合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非常有限,我们的行政班德育导师必须探索一条全新的德育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高屋建瓴得做了顶层设计,尤其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角度明确了目标和要求。
我们就以此为指导,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抓手在班级开展导育工作。
一旦定位班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我们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公民是社会的主人,是一切方面的生活的参与者,那么每一位同学也理所当然是社会的主人班级的主人。
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从细节做起,如果没有落实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就先以班级为平台重新架构班级组织。
在高一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入高二我们班对班级组织形式进行了改进和整合。
新的班级组织形式以一种新的理念为指导,那就是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建设者,在既定的形式下大家各司其职,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班级的工作不是管理的需要而是每位同学成长的需要。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建立了三套班子,首先是常规的行政班长带领包括纪律卫生体育等委员组成一套班子,然后是团支书带领宣传文娱等委员组成一套班子,另外我们设了专门的学习班长,学习班长率领六个学习委员,每个学习委员分管一组同学的学习工作。
行政班长总负责日常事务,团支书主管班级导育课及各项活动,学习班长抓学习。
我们称之为三驾马车式的班级组织形式,在这个形式下班级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的“责任区”。
近一年的实践走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班级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们的公民意识教育就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了。
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育活动进行的,而我们的导育工作也逐渐形成了课程化,常态化,网络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三感”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 存感恩心,行感恩事,做感恩人
“三感”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存感恩心,行感恩事,做感恩人自2008年开始持续开展“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感动校园”(简称“三感”)主题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将感恩教育作为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典型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格,在校园内营造感恩氛围,教育在校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成为校园文化中一大特色亮点活动。
一、全面动员,精心策划,营造感恩教育文化氛围学校专门成立“三感”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工作实施,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校学工部部长、校宣传部部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
同时,各学院成立院级“三感”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强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
每年的“三感”教育活动,从年初开始到年底结束。
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全面实施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在全校营造感恩教育文化氛围。
在宣传发动阶段,主要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上一届“感恩之星”典型事迹,用感恩事迹感染、教育学生。
同时,各学院结合本院学生实际,重点围绕1-2个主题,制定本学院的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宣传;在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主题班团会、征文竞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5月会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9月会组织以“感谢老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10月底,各学院将发现、挖掘本院范围内感恩教育的活动典型,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上报学校。
11月,学校经过公示、评审等环节,最终确立学校的“感恩之星”;总结表彰阶段一般在12月份进行,在学院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感恩之星”和感恩教育优秀组织单位,为“感恩之星”致颁奖词并颁奖。
同时,以网络、校报、校广播台、宣传橱窗等为阵地,对感恩教育树立的“感恩之星”及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感恩之星的感人事迹和崇高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行走的课堂——一发现美、体悟美,传播美实践
行走的课堂:发现美、感悟美、传播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三进”工程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从学校顶层制度设计到运行,业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开拓创新,精心设计了“行走的课堂”教学体验模式。
涤荡了大学生的心灵,武装了大学生的精神。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围绕不同的教学主题,设计不同的实践体验模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就是要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传递与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的直接体验相统一的过程。
为此,以教材体系为依托,根据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主题。
(一)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教育方面,我们设计了“行走故土”的体验模式。
开展“家乡之最”为主题的爱国、爱家教育,学生利用各种小型假期,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人文、地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在行走故土的过程中,去发现家乡风情美、文化美、建筑美和现代社会发展美,去传播现代美、技术美、生态美和科技美,为实现家乡发展的天蓝水清的和谐美,建言献计、添砖加瓦。
在行走体验结束后,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如新闻传播系学生提交DV拍摄、情景剧表演、典型人物、事迹采访等实践作品,艺术绘画系提交“用我笔,画我乡,用我心,美我家”的绘画作品展等,统计系学生可以提交问卷调查等体验作品,其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展示家乡美、人情美、发展美、祖国美,传递了正能量,播撒爱之音。
指导教师联合学工部、宣传部,从学生作品选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美誉度、知名度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名优特产和先进发展典型,组织学生作品展览和交流汇报会。
通过我行、我思、我做等一系列活动,使大学生在行走中,体验中、交流中,客观辩证地分析乡情、国情,世情和人情,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关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我们开展了“争做知恩、感恩、记恩、报恩的文明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以“爱”作为行走体验的教育内容,实现爱国、爱家、爱人和爱己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
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培育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凤山镇前锋中心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小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小学,作为孩子的启蒙阶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有效地培育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前锋中心学校概况前锋中心学校位于凤城西南面距离凤城5.6公里,是六年制中心校,服务范围包括前锋、大有、象塘、后山四个村委会,共61个村民小组,2497户,10196多人口,下辖前锋完小、群兴小学、棕园完小、大有完小、稻香完小、象塘小学、翁箐小学、凤平完小8个校点,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586(含学前班166人)人,有在岗教职工66人。
近年来,我校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文盲率为0,学校占地面积为1899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32.4 平方米;现校舍建筑面积为4715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达到了8 平方米,有图书19520册,生均33.3册,达到了每班一间教室,前锋完小拥有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图书室、教室里都安装电子白板。
学校围绕“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努力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善于思辨,勇于创新的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和求知的乐园”作为学校教育具体目标,以“人本化管理”为学校管理理念,“勤则成”为校训,打造“一笔一划写好字,一言一行学做人”的校风、“勤奋、求真、自主、合作”的学风和“我与孩子同学习,学生和我共发展”的教风。
高校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
高校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案例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某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组织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前往当地的贫困山区,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和心理关爱。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真正含义。
他们不仅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还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决心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案例二:校园文化节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高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
文化节期间,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旨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造力,同时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文化节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
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
案例三:社会实践活动某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分组前往当地的社区和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和服务活动。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增强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高校在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案例对于高校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案例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出将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进入课堂,沁入心灵,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取得良好效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积极借鉴。
二、基本做法1、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深入挖掘丰厚文化资源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设有山东省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建设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和古籍整理研究所,把突出齐鲁文化特色以及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出版专著100多部,发表论文400余篇,逐渐发展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人文学术重镇。
学校依托齐鲁文化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启动了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工程,深入挖掘文化世家优良的家风、家学、家训、家规等历史文化资源,探求著名历史人物成长的家族文化因素,为当代新型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历史借鉴,在全国尚属首次。
《书系》出版后,在全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正版进行了报道。
目前学校正在论证调研,准备再对32个重要文化家族进行挖掘梳理。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从2007年开始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教学体系,系统开设孔子与论语、中华诗词之美、中国古代史学家的人生与思想等传统文化课程112门,近万名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上博古览今、陶冶情操。
各学科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注重挖掘专业课程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立文脉,长精神,将专业发展与文化内涵滋养有机结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是一些典型案例,展示了人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
一、教育领域1.某小学的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讲解经典作品和文学名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理念。
2.某高中的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如环保宣传、扶贫帮困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二、医疗领域1.某医院的医生积极履行医者仁心的职责,无论贫富贵贱,对每位患者都以同样的专业态度和耐心对待,尽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2.某药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出一系列价格合理的救命药物,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共同富裕和保障民生。
三、环境保护领域1.某环保机构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组织志愿者清理垃圾、种植绿化,倡导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2.某企业提倡绿色生产理念,不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积极开展环保科研,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公共安全领域1.某公安机关警察勇于执法,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
2.某消防队员在火灾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被困群众,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精神。
五、文化传媒领域1.某电视台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电视剧和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某出版社注重出版优质图书,挖掘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著作,努力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六、社区建设领域1.某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环境整治等,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德心和奉献精神。
2.某物业公司积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小区安全管理,严禁违规行为,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家庭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分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和引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个案例,介绍如何通过具体教育活动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案例名称: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活动背景该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某中学校长的倡导下,于2018年春季学期开展的。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活动流程与内容1. 活动策划:学校组织教师团队,策划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为社区老人提供义务打扫卫生、送温暖等;为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和陪伴等;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等。
2. 活动宣传:学校将活动信息通过班级通知、校园宣传栏等方式传达给全体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 志愿报名与分组:学校设立了志愿者招募点,并邀请学生报名参与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志愿服务小组。
4. 实施活动:每个志愿服务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到指定的地点展开活动。
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备指导老师,并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活动总结与评价: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和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并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活动成果与影响1.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如友爱、诚信、团结等价值观得到了强化。
3. 提高综合素质: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关怀,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4. 传递社会正能量: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对受助者有益,也能为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激发更多人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四、反思与展望1. 持续推进:学校应该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常态化工作,每学期或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在教育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解读两个案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影响。
案例一: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某城市的一所中学,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如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开展环保宣传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乐于助人的价值观。
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和困难,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们深刻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具体含义,加深了对这些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们不仅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培养了一系列实践能力,如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
这些全面的素质培养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案例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某大学为了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落后、农民工的权益问题等。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与相关部门和群体进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们深入思考困扰社会发展的问题,激发了他们对社会改革的热情,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提供了实践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眼界和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学生们通过观察、实践、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将这种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带入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影响十分明显。
通过案例一和案例二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3)
XX实验学校“诵读国学经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提出要在全社会当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最强的群体,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
XX实验学校以“国学经典诵读”“国学武术操”等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打造“阳光校园、书香校园、成功校园”,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茁壮成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诵读国学,感悟经典。
市实验学校以“三个倡导”为根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方案》,分段开展诵读,即: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笠翁对韵》;五六年级《唐诗宋词》;七八年级四大名著。
“小朋友,跟我念”。
这是市实验学校中国经典诵读的六字真言。
在学校由老师教读,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集体背诵前一天学习的篇目,然后由语文老师提出当天的诵读内容(根据不同年级情况,每天背8—20字左右)。
在家由家长领读或播放VCD光盘,开展亲子阅读,巩固当天所学内容,从而做到循序渐进,让孩子每天都能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起孩子读书的兴趣。
“只要熟读,不求读懂”。
这是愉快诵读的理念。
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不着意讲解,运用多种形式的读——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让学生读中水到渠成、熟读成诵。
老师、家长要做到“只奖励,不强求”、“只表扬,不批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自然就能对内容有所领悟。
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经典诵读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
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诚信友善的品质。
二、武动国学,传承经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树标杆、立榜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树标杆、立榜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内开发育人资源,每年在春秋两个学期分别开展“同舟共济共筑梦想——辅导员定西支教报告会”和“同舟领航追求卓越——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定向面对大一新生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树标杆、立榜样,以鲜活生动的身边人、身边事感动和教育学生,切实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调动情感、激发行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树身边标杆,朋辈教育励志青春。
“同舟领航追求卓越——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遴选各院系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校园活动、班级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挖掘每位优秀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分别冠之以“学习标兵”、“科创能手”、“志愿明星”、“自强之星”、“班团先锋”、“校园达人”的闪亮标签,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尽情分享在同济校园学习、生活、创造、奉献的点滴感悟,把同济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每一位聆听报告的大学生。
报告会每年秋季学期举办两场,覆盖所有大一新生,2013年秋季优秀大学生报告团的成员,有见证车队辉煌、为实现汽车之梦、学业有成的“学习标兵”夏轶群;怀悬壶济世梦、以细节谱写科技创新之歌的“科创能手”祁小龙;建设志愿社团、在赠人玫瑰同时收获感动的“志愿明星”姚远;身处陌生环境却能力争上游的“自强之星”古丽美热;心系班级建设、用热心成就班级先进集体的“班团先锋”武念铎;投身学生工作、怀感恩之心学习工作双赢的“校园达人”齐梦瑶等,其中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祁小龙还当选2013年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站在讲台上的不是明星大腕,也不是同学们“可望不可及”的大师、泰斗,而是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学长学姐,配合VCR视频的使用,报告团成员以可知可感的身边事,亲切鲜活的90后话语,把他们的所感、所悟、所得分享给低年级的同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把握自己的青春年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 (3)
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家校合作关爱学生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锻炼和培养自身能力最重要的阵地,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应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影响。
本文运用学生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家校合作应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案例回顾李某,女生,2010年入校,高考第一志愿录取到本校本科专业。
因该生有文艺特长,擅长钢琴和唱歌,所以入校第一年来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学习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责任感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可是第一学期期末考,李某成绩不理想,挂科2门。
步入大一下学期开学时,班级改选班委,该生落选了,情绪低落,期中考试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作为班主任,我也明显感觉了她的变化。
我先找到同班级的班委了解情况。
同学们普遍反映李某自改选班委落选以来,情绪不高,按时上课的情况越来越少,对班级和同学的事也漠不关心,经常一个人愣神发呆,任课老师也反映该生上课经常迟到或者不到,并且上课精力不集中,常常显露出非常疲倦的神情。
我首先通过班委做该生思想工作,在学习和态度上给她提出改正的建议,但是效果不明显。
随后,我通过入学时填的“学生登记表”,联系到该生的父母,了解到该生已把她自己近期的情况告知父母了,因从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突然到大学相对自由的生活,觉得自由时间太多,无法适应,不知道如何利用,觉得恐慌,而且对于班委的工作责任心强,过于追求完美,反而致使该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但是该生父母年龄已大,平时工作忙,与该生沟通少,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沟,总是交流中发生争执,所以很多问题一直积压在李某心里,越积越多,造成心理负担。
二、案例解析了解清楚李某的情况和变化,我首先从思想上帮助该生转变她原有一些偏执的想法。
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赵李某聊天,加李某QQ的方式与李某同学聊天,耐心地与她交流。
在和李某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该生是一个责任感非常强的学生,在担任文艺委员期间,筹备迎新晚会时,她力求做到事事完美,尽自己的全力组织好表演节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讲堂”进班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工作案例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案例综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但大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西方势力对中国社会的渗透不断加强。
现今的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多元化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财富的增加,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近年来,“小悦悦事件”带给人们的冲击还历历在目,“问题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也让我们深思,这一切是否都表明我们当今的社会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人们不禁思考:我们的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通过道德建设来激浊扬清就迫在眉睫,“道德讲堂”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时应景产生了。
百年大计,德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德育在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所占有的地位和重要性。
社会不良道德现象也在冲击着高校领域,近年来,刘海洋事件、学术问题、学历造假等,都在拷问着我们高校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传统的思政教育是以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为主要形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如何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自身,更能从内心打动他们,或者如何让学生自发的进行自我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案例解析】一、案例思路与理念道德力量是城市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为了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道德力量,中央文明办决定在全国推广“道德讲堂”,其目的就是通过“道德讲堂”这个载体,让老百姓有一个地方交流,有小矛盾能够化解,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讲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这些故事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所以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从而为社会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探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路子新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来凝神聚气、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道德讲堂”是为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为践行核心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素质创设的崭新载体,是为引领社会主流,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时代标杆,是为实现人文关怀,建设精神家园提供有效平台。
2013年,我院首先在老师中间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老师们自己讲述身边的感人事例,起到学习模范、学习先进的作用。
“道德讲堂”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老师深受感动,敬岗爱业精神在老师心中得到提高。
于是学校领导进一步思考,能否把这种活动引入班级,带动学生找到身边的精神榜样呢?经学校研究,从2014年下半年起,决定在我校开展“班级道德讲堂”系列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营造“学榜样,讲道德,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使之成为引领广大学生持续提升道德素养的有效平台。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设定活动方案,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各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小组,确定本班活动主题,选出讲堂主持人、稿件撰写人、事例宣讲员、多媒体编辑等人员进行活动开展。
校团委对各班同学进行动员、组织、培训,通过看视频、读报刊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然后制定好学校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模板,让学生在模板指导之下,挖掘身边感人事例,对本班同学进行宣传教育。
“道德讲堂”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必须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惑,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
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讲身边事,学生讲自己事”为主要内容,用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
2、可请宣讲员、先进典型上“道德讲堂”为学生讲先进事迹,或请家长、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
3、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
4、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和中华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我院学生班级“道德讲堂”,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设计多样化宣讲形式,使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一)案例设计1、我听:以讲座报告,听凡人道德故事,悟模范优秀品质。
2、我看:以演绎展示、学习发现等形式,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3、我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形式,讲学生自己和身边的道德故事,展示道德智慧,传播道德力量。
4、我议:以辩论讨论、总结点评等形式,评议身边好人故事,挖掘精神实质,不断升华自身道德境界。
5、我选:以学生评选、菜单式宣讲等形式,由学生评选先进人物;师生选择每一次宣讲的人物、主题和时间等。
6、我行:以实践转化、提升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在认知、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二)案例实施1、“道德讲堂”的主要流程:(1)唱一首歌曲。
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第一步骤,组织全体人员同唱一首道德歌曲。
曲目可以是“感恩的心”等优秀传统歌曲。
(2)看一个短片。
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个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
(3)读一段经典。
组织全体人员诵读一段中华经典语录、名人格言等。
(4)讲一个故事。
宣讲员或学生讲一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智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
(5)做一番评议。
发动每个学生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开展一次活动。
围绕本次“道德讲堂”主题,开展相关活动一次,精神动力转化为实践活动。
活动流程仅供各班同学参考,各班可以根据本班需求进行调整。
2、学院整体推进步骤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规划准备阶段(2014年9月)。
深入细致地做好动员部署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校团委对学生干部做好班级“道德讲堂”培训工作。
(2)建设运行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各年级各班按照计划,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3)评比小结阶段(2015年1月)。
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班级“道德讲堂”工作进行评比、小结,并推出优秀案例在全校范围展示。
(三)工作实效与经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往往重教学而轻教育,流于生硬的灌输和强制的说教,考察方式也多是以知识体系为评价标准,导致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知识化、评价单一化、方法简单化,忽视了学生主体性。
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取向应当从以方法、手段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
班级“道德讲堂”的开展,就是让高校道德教育向以人为本转化的重要契机。
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各班活动学生全程参与策划,同学们选取能够感动自己的歌曲、视频短片,寻找自己身边的道德模范,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自我进行道德教育,形式新颖,易于接受。
在有些班级,同学们甚至自己排话剧、演小品、拍视频,创造力让老师们惊讶。
很多班级“道德讲堂”在谈感悟环节,同学们自己把自己感动的泣不成声,教育效果明显。
学校最后以年级段为单位对各班道德讲堂开展情况进行评比,评出活动优秀班级在全校进行公开展示,本次活动先后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
最终,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主题的班级“道德讲堂”活动,整整持续开展一个学期,先后举办30多期,共2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全校学生自上而下掀起一股找模范、学模范的热潮,真正将“德”育到学生们心中。
【案例点评】一、案例典型特征1、有强烈持久的传承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老生带新生,先进同学带后进同学,将道德的高标准要求融入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学生的精神风貌、待人接物、学习热情等都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良好传承。
2、可操作的实践性强,收到道德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院的道德讲堂教育活动紧密联系我院不同专业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快速发展汇聚了正能量!3、可复制性强,能实现可持续的开展。
我院学生是三年制在校学习,在新生入学伊始就将道德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中,先由学院安排优秀思政工作者负责专题宣讲,后续由各系党总支、专业班级辅导员、班两委负责日常的宣传,并在本专业中的不同年级实现了代代传承。
4、教育载体多样性,源于“道德讲堂”,又向堂外延伸。
以道德讲堂为主阵地,向学院党校、读书社、各系分党校、团校、社团组织、党章学习小组拓展,有网络在线学习、移动端APP、集中讨论与讲座、校内外的实践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与教育,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向校园的每个角度延伸,真正实现潜移默化的内在教育。
5、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不但包括德育内容,也包含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主讲教师包括了学院各级党政、系部负责人,也主动邀请校外专家到校举办讲座。
二、案例推广价值1、高校是学生迈向社会前的中转站,具有学生群体集中、便于教育的特点。
高校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与方案,上至党委、下至班级甚至宿舍都有相关的学生自治组织,都可以将道德教育贯穿其中。
2、学院有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架构体系和机制。
大学生道德教育即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心理、生理方面的教育,它是有别于大学生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的教育。
大学生教育的模式、课程设臵应该有别于中小学校的教育,不能只注重于文化教育,而应该更全面地涵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甚至生理教育等素质教育。
3、班级“道德讲堂”贴近学生实际,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以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将道德价值内化,在主体内部生成自觉的道德观念并能够自觉地发展和传播道德意识和规范。
三、思考与建议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道德环境。
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术气息、思想氛围对在校的大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又极其深远的影响,相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讲,这些属于高校道德教育的隐形资源。
在学生课余活动中、日常生活里有机地融汇笃学感恩的校风、严谨诚信的学风、团结和谐的班风。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学生以策划者、参与者的“主人”身份,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触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由自主产生的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树立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