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精编:第30题化学反应原理

合集下载

2019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9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l.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目在答题纸上相对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月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酸的是A.H2SO4B.CO2C.NaCl D.NaOH2.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A.B. C.D.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酒精B.蔗糖C.硝酸钾D.铜丝4.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A.C + H2O CO + H2B.H2 + CuO Cu + H2OC.Cl2 + H2O HCl + HClO D.SO3 + H2O==H2SO4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NaOH B.(NH4)2SO4C.Na2CO3D.NaCl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玻璃C.海水中的钠元素以单质存有D.氧化镁(熔点2800℃)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7.下列表示准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S2―的结构示意图: D.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8.下列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SO2B.BaSO4C.KCl D.CO2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氢能B .石油C .煤D .天然气1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能够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 .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C .氯化氢气体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能够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1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614表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B .甲醇(CH 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C .C 5H 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D .CH 3CH 2CH 2CH(CH 3)2的名称是2-甲基戊烷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2Z(g) △H= ―a kJ ·mol -1,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准确的是A .反应放出 a kJ 热量B .X 和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D .X 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 的逆反应速率13.下列离子方程式准确的是A .金属钠和水反应:Na + 2H 2O == Na + + 2OH ―+ H 2↑B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 2 +2OH―== SO 32- + H 2O C .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 SO 42- == BaSO 4↓D .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 3―+ Ca 2+ + 2OH ―== CaCO 3↓+ CO 32- + 2H 2O 14.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W 、Y 、X 三种元素的原于半径依次减小B .Z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 的高C .W 元素与氢元素可能会形成W2H6 D .Y 元素的单质能从NaZ 溶液中置换出Z 元素的单质15.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其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B .苯和乙烯都能使湟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栩同C .相同质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D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生成氯苯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16.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 .植物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C .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产生,说明淀粉未水解D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17.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效化学试卷第1页(共26页)化学试卷第2页(共26页)绝密★启用前 一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为A.2 : 3B.8 :3( )C.6 : 3D.3 : 2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 丁烷的球棍模型__--------- __--------------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号生考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名姓 -二二二二二二校学业毕此 一卷 一上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N-14 O-16 Na —23 Mg 24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 64Ba —137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1 .下列属于碱的是 A.C 2H 50H B . Na 2cO 3—2 .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硫酸钢B.食盐水多选、错选均不得分)C. Ca (OH”C .二氧化硅D. Cu 2(OH )2cO 3(D.醋酸C.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C答一题 一无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催化剂A 4NH 3+5C 2^=4NO 6H 2O . △D.B. 2N@SC3+ C 2^2Na 2SQC. 2Na 2C 2+2CQ^=2Na 2cC 3+ C 2 D . 2KI+C^^2KCl + l 2 5.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A. NH 4NC 3B. (NH 4)2SC 4C. KClD. K 2CC 36.反应8NH 3+3Cl 2 -N 2+6NH £l,被氧化的NH 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储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可用精密pH 试纸区分pH = 5.1和pH = 5.6的两种NH 4CI 溶液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 -
+
D .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 23. MgCO 3 和 CaCO 3 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 M = Ca 、 Mg ) : M ( g) + CO 3 ( g) ↑Δ H1 MCO 3( s)
2+ 2-
Δ H2 ———→ Δ H ———→
M ( g) + O ( g) + CO 2 ( g) ↓Δ H3 MO ( s) + CO 2( g)
+ -
... 的是
CO 2 增多、石灰石沉积 CO 2 溶解,沉积少 CO 3 浓度增大
-1 2-
CaCO 3( s) + H 2O( l) + CO 2( aq) ===Ca( HCO 3) 2( aq) NaOH 溶液。
-1
CO 2 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
-1 + 2-
20 mL 0.1 mol ・ L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 D . 1 mol N 2 和 3 mol H 2 反应达到平衡时 18.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分解为 N 2 和 H 2 的转化率为 10% 时,吸收热至
A .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CO 2 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B .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1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 . 1 mol CH 2 = CH 2 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6N A B . 500 mL 0.5 mol ・ L
-1
的 NaCl 溶液中微粒数大于
0.5N A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一个重要的考点,关于它的原理你都掌握了多少?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l .下列属于碱的是A .C 2H 5OHB .Na 2CO 3C .Ca (OH )2D .Cu 2(OH )2CO 32.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硫酸钡B .食盐水C .二氧化硅D .醋酸3.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 .B .C .D .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4NH 2+5O 2=======催化剂△4NO +6H 2O B .2Na 2SO 3+O 2===2Na 2SO 4C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D .2KI +Cl 2===2KCl +I 25.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A .NH 4NO 3B .(NH 4)2SO 4C .KClD .K 2CO 36.反应8NH 3+3Cl 2===N 2+6NH 4Cl ,被氧化的NH 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B .8∶3C .6∶3D .3∶2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H ••Cl ••••••O ••••••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昧,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 考前提升训练29 无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第30题)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 考前提升训练29 无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第30题)

提升训练29 无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第30题)1.(2018·金华十校模拟)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均有重要应用。

(1)工业上采用高温热分解H2S的方法制取H2,在膜反应器中分离出H2,发生的反应为2H2S(g)2H2(g)+S2(g) ΔH已知:①H2S(g)H2(g)+S(g) ΔH1②2S(g)S2(g) ΔH2则ΔH=(用含ΔH1、ΔH2的式子表示)。

(2)在容积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的分解:2H2S(g)2H2(g)+S2(g)。

H2S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 mol,实验过程中测得H2S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

曲线a表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H2S的转化率。

图1①反应2H2S (g)2H2(g)+S2(g)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判断并说理由:。

②随着H2S分解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逐渐靠近,其原因是。

③在985 ℃时,该反应经过5 s达到平衡,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在图2中画出985 ℃时,0~6 s体系中S2(g)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 图3(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H2S废气,吸收后所得溶液进行电解(装置如图3所示),在阳极区可生成,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式:。

2.研究NO x、CO2的吸收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1②CO2(g)+3H2(g)CH3OH (l)+H2O (l) ΔH2③H2O(g)H2O(l) ΔH3求25 ℃、101 kPa下,2 mol CH3OH(l)完全燃烧的ΔH=(用含ΔH1、ΔH2、ΔH3的式子表示)。

(2)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O2、6 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 (l)+H2O (l) ΔH2①已知反应的ΔH2<0,则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反应原理的多角度应用 ——浙江选考试题第30题的分析

反应原理的多角度应用 ——浙江选考试题第30题的分析

反应原理的多角度应用——浙江选考试题第30题的分析胡华【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7(000)013【总页数】3页(P110-112)【作者】胡华【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汤溪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第30题题型比较新,这类试题既需要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又需要结合化学理论知识;试题通过具体物质的制取或物质的应用,分析图象变化曲线,多角度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为此笔者作如下试题分析.例1 (2017年浙江省4月选考) 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请回答:(1) 已知:2Al2O3(s)=4Al(g)+3O2(g)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________.(2) 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合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为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反应Ⅰ CO2(g)+4H2(g)CH4(g)+2H2O(g) ΔH4.反应Ⅱ CO2(g)+H2(g)CO(g)+H2O(g) ΔH5.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 ΔH4小于零;B 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C 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D 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② 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 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a、V表示).③ 350℃时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时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 据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1) 通过观察3个已知方程式,用Al2O3合成AlN的方程式为根据复合判据ΔG=ΔH-TΔS,由于ΔH>0,ΔS>0,只有高温时ΔG<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2) 由图1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看出,350℃之前是没有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之后是CO2的平衡转化率,温度升高转化率降低,说明反应Ⅰ为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从图2可以看出温度对产物(产物的选择性)有影响,选项B正确;相同条件下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从1∶4改变为1∶3,前者CO2的转化率高,选项D错误.答案为C、D.根据图1可知,3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0.8,根据“3段式”进行计算代入求平衡常数.350℃时达到平衡,反应为放热反应,400℃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甲烷的量减少.答案(1) Al2O3(s)+3C(s)+N2(g)=2Al(g)+3CO(g)+2AlN(s) ΔH=+1 026k J·mol-1; 高温. (2) ① CD; ② 625V2/a2; ③ 见图4.(3) CO2+6H2O+8e-=CH4+8OH-.本题的命题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考查了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反应自发条件判断、平衡常数计算、结合图象解答平衡移动相关问题和利用平衡移动原理画图、电解电极方程式.这类题目不仅考查的知识容量大,而且对考生的能力和考场上的心理状态有较高要求.例2 (2016年浙江省10月选考) 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1) 已知:900 K时,4HCl(g)+O2(g)2Cl2(g)+2H2O(g),反应自发.① 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② 900 K时,体积比为4∶1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的曲线如图5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l05~4.5×105 Pa范围内,HCl 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2) 已知: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 ΔH1=-102 kJ·mol-1.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 ΔH2=-422 kJ·mol-1.① 写出在溶液中NaClO分解生成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 用过量的冷NaOH溶液吸收氯气,制得NaClO溶液(不含NaClO3),此时ClO-的浓度为c0 mol·L-1;加热时NaClO转化为NaClO3,测得t时刻溶液中ClO-浓度为ct mol·L-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Cl-浓度的表达式c(Cl-)=__mol·L-1(用c0、ct表示).③ 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2步进行:Ⅰ.Ⅱ.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_____.(3)电解NaClO3水溶液可制备NaClO4.在电解过程中由于阴极上吸附氢气,会使电解电压升高,电解效率下降.为抑制氢气的产生,可选择合适的物质(不引入杂质),写出该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1) ①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混乱度减小的反应,为熵减反应,即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ΔG=ΔH-TΔS可知ΔH<0,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减小,由于反应历程不变,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应比相同压强(p)的转化率小,所以可得曲线如图6所示.(2) ①根据盖斯定律,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溶液中c(Cl-)=c(ClO-)=c0 mol·L-1,根据题意,由于NaClO转化为NaCl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就相当于参加NaClO转化为NaClO3反应的ClO-浓度减小,只有(c0-ct) mol·L-1的ClO-参加反应,产生的Cl-的浓度为mol·L-1,所以t时刻,溶液中Cl-的浓度为③我们知道在常温下,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易生成NaClO,这说明,决定生成的是反应Ⅰ,反应Ⅰ在常温下很难进行,因为反应的活化能高,而在温度较低时,活化分子百分数低,有效碰撞次数少,反应速率小,不利于ClO-向转化.(3) 在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得到电子;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分析题意,实际上题目暗示的信息:在电解NaClO3水溶液制备NaClO4的过程中,依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溶液中的H+移向阴极,在阴极上得电子产生氢气(H2),溶液中的移向阳极,首先是OH-在阳极上失电子产生氧气,然后在阳极被氧气氧化,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由于加入合适的物质(不引入杂质),抑制了阴极产生氢气,所以,该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应为(注意:如果不抑制阴极上氢气的产生,则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应为).答案(1) ① 放热反应,ΔS<0且反应自发. ② 见图5.(2) ① 3NaClO(aq)=2NaCl(aq)+NaClO3(aq) ΔH=-116 kJ·mol-1(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② c0+或.③ 反应Ⅰ的活化能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不利于ClO-向转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本题以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命题立意,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与计算、化学反应碰撞理论、电解原理等多个知识,同时涉及了图表分析与作图、数据分析与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等,既结合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联系了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全面考查知识,多角度考查能力.总之,这类试题考查内容全方位,区分度高,能着力提升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对陌生题的敏感性,集中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考场上需要有个好的心理调节,做到不慌不忙、静心读题、注意隐意、思考领悟、取舍迁移、新旧联系、清晰书写、规范表达,只有充满信心,才能考出佳绩.。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2019 年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前绝密★考试结束2019 年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30 分,用分为部分,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出。

考生注意:【加试题】标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l.下列属于碱的是A .C2H5OH B.Na2CO3 C.Ca( OH) 2 D.Cu2(OH) 2CO32.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硫酸钡B.食盐水C.二氧化硅D.醋酸3.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 .B.C.D.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催化剂A .4NH 2+5O2=======4NO+6H2O B.2Na2SO3+O2===2Na2SO4△C.2Na2O2+2CO2===2Na2CO3+O2 D.2KI +Cl 2===2KCl +I 25.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A .NH4NO3 B.( NH4) 2SO4 C.KCl D.K2CO36.反应8NH3+3Cl2===N2+6NH 4Cl,被氧化的NH 3 与被还原的Cl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 3 B.8∶ 3 C.6∶ 3 D.3∶ 2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H ?Cl? ??O?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 2 D.原子核内有8 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第1 页2019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 .可用精密 pH 试纸区分 pH =5.1 和 pH =5.6 的两种 NH 4Cl 溶液C .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D .根据燃烧产生的气昧,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O 2 和 16O 2互为同位素B .正己烷和 2, 2- 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 .C 60 和 C 70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 .H 2NCH 2COOCH 3和 CH 3CH 2NO 2 是同分异构体 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 80 mL 氯气、 20 mL 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 .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 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 .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 .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 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化学联考试卷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化学联考试卷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化学联考试卷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1、(2019年03月宁波适应)(1)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是生产氢气的有效方法之一。

△CH 3OH(g)+H2O(g)CO2(g)+3H2(g)H该反应包括如下两个过程:Ⅰ.甲醇分解:CH 3OH(g)CO(g)+2H2(g)△1HHⅡ.水蒸气变换:CO(g)+H 2O(g)CO2(g)+H2(g)△2P)代替物质的量浓度(B c)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BK),甲醇分解与水蒸气变换反应P K随温度变化见下表P反应398K498K598K698K798K898K 甲醇分解0.50185.89939.5 1.8×105 1.6×1069.3×106水蒸气变换1577137.528.149.339 4.180 2.276(1)398K时,CH 3OH(g)+H2O(g)CO2(g)+3H2(g)的P K=。

(2)△H0(填“>”、“=”或“<”)(3)下列关于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398K时,水蒸气变换反应的△S等于零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CH3OH和H2O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催化重整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D.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的速率大于反应II的速率,说明反应I的活化能更高(4)某研究小组对催化重整反应温度(T)与水醇比(水与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用S/M表示)进行优化,得到图(a)、(b)。

①结合图(a)分析温度、水醇比与甲醇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②结合图(b)分析,当水醇比一定,随着温度升高,平衡体系中CO含量增大,请分析原因。

③图(c)是将图(a)、图(b)组合形成的平面图,图中实线代表甲醇平衡转化率,虚线代表CO 的物质的量分数。

请在图(c)中用阴影画出最优化的反应条件区域:(二)雾霾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NO、CO,其中NO可通过“化学一电解”法进行处理。

2019年11月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选考试题与答案

2019年11月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选考试题与答案

2019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 .Na 2OB .Ca (OH )2C .HClOD .K 2CO 3 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A .B .C .D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镁B .酒精C .硫酸铜D .食盐水 4.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A .牛奶B .蔗糖溶液C .泥浆水D .氢氧化铁胶体 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甲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 .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C .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 .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7.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FeCl 3+Cu===CuCl 2+2FeCl 2B .2HClO=====光照2HCl +O 2↑C .CO +CuO===△CO 2+CuD .2Mg +CO 2=====点燃2MgO +C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 =C =O C .CH 4的球棍模型D .乙醛的官能团-CHO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A .NaOHB .Na 2CO 3C .NaClD .NH 310.下列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合理的是A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和CO 2B .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C .用Ba (OH )2溶液鉴别NH 4Cl 、(NH 4)2SO 4和K 2SO 4D .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溴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8O 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B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C .CH 3COOH 和CH 3COOCH 3互为同系物8 8 +17 2D .C 6H 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SiO 2+2OH ‾===SiO 2ˉ3+H 2OB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O 2ˉ3+Ba (OH )2===BaCO 3↓+2OH ‾ C .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2++O 2+4H +===4Fe 3++2H 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2OH ‾===ClO ‾+Cl ‾+H 2O13.Q 、X 、Y 和Z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完整版)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l .下列属于碱的是A .C 2H 5OHB .Na 2CO 3C .Ca (OH )2D .Cu 2(OH )2CO 32.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硫酸钡B .食盐水C .二氧化硅D .醋酸3.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 .B .C .D .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4NH 2+5O 2=======催化剂△4NO +6H 2O B .2Na 2SO 3+O 2===2Na 2SO 4C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D .2KI +Cl 2===2KCl +I 25.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A .NH 4NO 3B .(NH 4)2SO 4C .KClD .K 2CO 36.反应8NH 3+3Cl 2===N 2+6NH 4Cl ,被氧化的NH 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B .8∶3C .6∶3D .3∶2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H ••Cl ••••••O ••••••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 .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昧,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完整版)【浙江选考】2019届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精编:第30题化学反应原理

(完整版)【浙江选考】2019届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精编:第30题化学反应原理

30.化学反应原理1.(一)以四甲基氯化铵[(CH3)4NCl]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装置如图1所示。

(1)收集到(CH3)4NOH的区域是(填a、b、c或d)。

(2)写出电池总反应。

(二)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mol-1CH3COOH(l)+C2H5OH(l)CH3COOC2H5(l)+H2O(l)ΔH=-2.7kJ·已知纯物质和相关恒沸混合物的常压沸点如下表:纯物质沸点/℃恒沸混合物(质量分数)沸点/℃乙醇78.3 乙酸乙酯(0.92)+水(0.08) 70.4乙酸117.9 乙酸乙酯(0.69)+乙醇(0.31) 71.8乙酸乙酯77.1 乙酸乙酯(0.83)+乙醇(0.08)+水(0.09) 70.2请完成:(1)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体系中硫酸有催化作用B.因为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ΔS等于零C.因为反应的△H接近于零,所以温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大D.因为反应前后都是液态物质,所以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

若按化学方程式中乙酸和乙醇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投料,则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y=;若乙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相应平衡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2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3)工业上多采用乙酸过量的方法,将合成塔中乙酸、乙醇和硫酸混合液加热至110℃左右发生酯化反应并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到70~71℃,开始从塔顶出料。

控制乙酸过量的作用有。

(4)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2C2H5OH(g)CH3COOC2H5(g)+2H2(g)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体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3所示。

关于该方法,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反应温度不宜超过300℃B.增大体系压强,有利于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是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D.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乙醚、乙烯等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2.(一)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10H18)→四氢萘(C10H12)→萘(C10H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D. 2.3 g Na 与 O2 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 0.1NA 和 0.2NA 之间
20.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下列解析 在
不正确的是
()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 CO2 增多、石灰石沉积 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 CO2 溶解,沉积少
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 80 mL 氯气、20 mL 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
绿色
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 3 mL 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苯和氯气生成 C6H6Cl6 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 CH2CH2Br2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 CH3Cl D.硫酸作催化剂, CH3CO18OCH2CH3 水解所锝乙醇分子中有 18 O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 g)+I(2 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
B.可用精密 pH 试纸区分 pH=5.1 和 pH=5.6 的两种 NH4Cl 溶液
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
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昧,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O2 和 16 O3 互为同位素 B.正己烷和 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 C60 和 C70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 H2 NCH2COOCH3 和 CH3CH2 NO2 是同分异构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化学反应原理1.(一)以四甲基氯化铵[(CH 3)4NCl]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CH 3)4NOH],装置如图1所示。

(1) 收集到(CH 3)4NOH 的区域是 (填a 、b 、c 或d)。

(2) 写出电池总反应 。

(二)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CH 3COOH(l)+C 2H 5OH(l) CH 3COOC 2H 5(l)+H 2O(l) ΔH =-2.7 kJ·mol -1已知纯物质和相关恒沸混合物的常压沸点如下表:纯物质 沸点/℃ 恒沸混合物(质量分数)沸点/℃ 乙醇 78.3 乙酸乙酯(0.92)+水(0.08)70.4 乙酸 117.9 乙酸乙酯(0.69)+乙醇(0.31)71.8 乙酸乙酯 77.1 乙酸乙酯(0.83)+乙醇(0.08) +水(0.09)70.2请完成:(1)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反应体系中硫酸有催化作用B .因为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ΔS 等于零C .因为反应的△H 接近于零,所以温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大D .因为反应前后都是液态物质,所以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 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0。

若按化学方程式中乙酸和乙醇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投料,则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y = ;若乙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 1,相应平衡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请在图2中绘制x 随n 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3) 工业上多采用乙酸过量的方法,将合成塔中乙酸、乙醇和硫酸混合液加热至110℃左右发生酯化反应并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到70~71℃,开始从塔顶出料。

控制乙酸过量的作用有 。

(4) 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2C 2H 5OH(g) CH 3COOC 2H 5(g)+2H 2(g) 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体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3所示。

关于该方法,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反应温度不宜超过300℃B .增大体系压强,有利于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C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是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D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乙醚、乙烯等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2.(一) 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 10H 18)→四氢萘(C 10H 12)→萘(C 10H 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

已知:C 10H 18(l)C 10H 12(l)+3H 2(g) △H 1 ,C 10H 12(l)C 10H 8(l)+2H 2(g) △H 2△H 1>△H 2>0;C 10H 18→C 10H 12的活化能为E a 1,C 10H 12→C 10H 8的活化能为E a 2,十氢萘的常压沸点为192℃;在192℃,液态十氢萘的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约为9%。

请回答:(1) 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D .低温高压(2) 研究表明,将适量十氢萘置于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升高温度带来高压,该条件下也可显著释氢, 理由是 。

(3) 温度335℃,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高压液态十氢萘(1.00 mol )催化脱氢实验,测得C 10H 12和C 10H 8的产率x 1和x 2(以物质的量分数计)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40.10.20.30.40.5产率 x时间/h 26810121416图1(8,0.374)(8,0.027)x 1(C 10H 12)x 2(C 10H 8)①在8 h时,反应体系内氢气的量为 mol(忽略其他副反应)。

②x1显著低于x2的原因是。

③在图2中绘制“C10H18→C10H12→C10H8”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

(二) 科学家发现,以H2O和N2为原料,熔融NaOH-KOH为电解质,纳米Fe2O3作催化剂,在250℃和常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

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和2Fe+3H2O+N2=2NH3+Fe2O3。

3.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

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

请回答:(1) 已知:2Al2O3(s)= 4Al(g) +3O2(g) ΔH1=3351 kJ·molˉ12C(s)+O2(g)= 2CO(g) ΔH2=-221 kJ·molˉ1 2Al(g)+N2(g)= 2AlN(s) ΔH3=-318 kJ·molˉ1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2) 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ΔH4,反应Ⅱ.CO2(g)+H2(g)CO(g)+H2O(g)ΔH5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4小于零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② 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 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用a、V表示)③ 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 据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

4.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 已知:900 K时,4HCl(g)+O2(g)2Cl2(g)+2H2O(g),反应自发。

①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900 K时,体积比为4 :l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l05~4.5×105 Pa范围内,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 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2) 已知:Cl2(g) + 2NaOH(aq) =NaCl(aq) + NaClO(aq) + H2O(l) △H l = -102 kJ·molˉ13Cl2(g) + 6NaOH(aq) = 5NaCl(aq) + NaClO3(aq) + 3H2O(1) △H2 = -422 kJ·molˉ1①写出在溶液中NaClO分解生成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用过量的冷NaOH溶液吸收氯气,制得NaClO溶液(不含NaClO3),此时ClOˉ的浓度为c0 mol·Lˉ1;加热时NaClO转化为NaClO3,测得t时刻溶液中ClOˉ浓度为c t mol·Lˉ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Clˉ浓度的表达式;c(Clˉ)= mol·L-1 (用c0、c t表示)。

③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I. 2ClOˉ = ClO2ˉ+ Clˉ II. ClO2ˉ + ClOˉ = ClO3ˉ+ Clˉ常温下,反应II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

(3)电解NaClO3水溶液可制备NaClO4。

在电解过程中由于阴极上吸附氢气,会使电解电压升高,电解效率下降。

为抑制氢气的产生,可选择合适的物质(不引入杂质),写出该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

5.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以Fe为催化剂,0.6 mol氮气和1.8 mol氢气在恒温、容积恒定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氨气,20 min后达到平衡,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①在第2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增大至2 L并保持恒容,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2%。

请画出从第25 min起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该反应体系未达到平衡时,催化剂对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 ①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强还原性,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N2H4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常数K1≈1.0×10-6,则0.01 mol·L-1 N2H4水溶液的pH等于(忽略N2H4的二级电离和H2O的电离)。

③已知298K和101kPa条件下:N2(g) + 3H2(g)=2NH3(g) ΔH1, 2H2(g) + O2(g)=2H2O(l) ΔH2,2H2(g) + O2(g)=2H2O(g) ΔH3, 4NH3(g) + O2(g)=2N2H4(l) + 2H2O(l) ΔH4则N2H4(l)的标准燃烧热ΔH=。

(3)科学家改进了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如虚框所示),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提高N2O4/H2O的质量比和O2的用量,能制备出高浓度的硝酸。

实际操作中,应控制N2O4/H2O质量比高于5.11,对此请给出合理解释。

6.由某精矿石(MCO3·ZCO3)可以制备单质M,制备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甲醇,取该矿石样品1.84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0.96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其中m(M)︰m(Z) =3︰5,请回答:(1) 该矿石的化学式为。

(2) ①以该矿石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为原料,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仅得到单质M和一种含氧酸盐(只含Z、Si和O元素,且Z和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单质M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MCl2得到。

不能用电解MCl2溶液的方法制备M的理由是。

(3) 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反应1:CO2(g)+H2(g)CO(g)+H2O(g) △H1反应2:CO(g)+2H2(g)CH3OH(g) △H2反应3:CO2(g)+3H2(g)CH3OH(g)+H2O(g) △H3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则△H2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4) 在温度T1时,使体积比为3︰1的H2和CO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

T1温度下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不改变其他条件,假定t时刻迅速降温到T2,一段时间后体系重新达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