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共44页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共44页
精品课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教案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凸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 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对清朝政权、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段。

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涌现出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政治方面的变革和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与外国列强的斗争。

这引发了对传统政治制度的质疑,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于1911年在南京推翻了清朝统治,确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和国。

这场革命变革了中国政治版图,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经济方面的变革与革命运动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世纪末,中国经济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传统的农业经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开始呼吁变革经济。

其中最突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它为中国近代历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了巨大冲击。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彻底颠覆了封建土地制度,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领域的变革与革命运动也是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方面。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迅速兴起,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新文化运动呼吁自由、民主、科学和新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这场运动的核心人物有陈独秀、鲁迅等,他们通过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社会思想的传播,唤起了人民对于社会变革的意识。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发展,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结起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革命运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变革与运动为改变传统社会秩序、追求民主平等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们的推动力量无疑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2)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2)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编辑者:王冰鸿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高中清末时期知识点总结

高中清末时期知识点总结

高中清末时期知识点总结清末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高中清末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清末政治变革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国与英国、法国进行的一场不平等条约战争。

战争起因是中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求而引进鸦片,引起了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宣布禁烟,结果却遭到英国的强硬打压。

英军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南方城市广州,英军占领了马尼拉居民区,中国政府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军宣布建立了长沙天京,逐步攻占了长沙、武汉等地。

慈禧太后联合英、法、美、俄、荷等国外大势力,集结30万军队进攻太平军,太平军战败,太平军主力最后残余,下落不明。

3.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这次变法在清朝皇帝光绪时期,由慈禧太后下令实施。

变法的宗旨是要振兴中国,试图通过变法来解救满清王朝的危机,然而由于改革方向的偏颇和满足共和派的诉求,导致了慈禧太后的决定收回变法。

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权力重新掌握在手中,光绪帝被软禁起来。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

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彻底改革和反抗腐朽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胜利后,宣布成立国民政府,清朝皇帝退位,中国的封建君主制正式结束。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共和制度的历史阶段。

二、清末经济变化1. 开埠通商开埠通商是指中国向西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签定不平等条约进行贸易的一种政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广州、厦门、宁波等城市,传统的对外贸易体制被打破。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
天朝田亩制度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建国方案
资政新篇
——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2、 内容:
(1)具体内容: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3、意义:
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也体现了太平天国从土地问题入手,要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各方面全面改造社会,具有革命性。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违 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想,再加上战争正 在进行,这个制度根本没有全面实行。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 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 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有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
继续和扩大”,你认为呢?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占北方大量领土 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
公使驻京;长江各口岸航行 权;到内地传教、经商、游 历等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一、近代前期历史发展概况(1840-1919年)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天国运动(1840年-19世纪60年代),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

1840年,蓄谋已久的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和清军的爱国将领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腐败的清政府最终屈膝投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先进的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开始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迅速加剧,汇聚成的社会矛盾的大爆发,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大对抗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阶段。

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扩张,企图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汇总表格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汇总表格
③受共产国际影响,博古、李德、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第一次独立自主 ,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长征结束后,革命中心转移到北方,面对中日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共产党制定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转向合作抗日
⑤1948年9月至l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国民政府军主力
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北平和谈失败,中共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①内战、美国商品涌入、官僚资本垄断、苛捐杂税增加、滥发纸币等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②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改,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选修2内容)
⑦1926年,国民政府,革命势力很快发展到流域,基本结束北洋军阀统治
⑧1927年,“四一二政变”与“七一五政变”相继发生,国民大革命失败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②大城市开始设立广播电台
③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
①后新文化运动以马克思主义宣传为主流,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准备思想基础
①随着外国经济势力遍及沿海并深入内地,中外贸易出现入超
②洋务派发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起步”,甲午战败宣告富强愿望破产
③受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出现,由此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④外国开始将铁路、电话、电报引入中国,清政府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修筑铁路。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轮船公司
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1919—
1927年
中国共
产党创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内容概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国势衰微,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1851年-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鸦片战争时期,在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重点讲解】考点1:鸦片战争前中英状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有何不同?19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1)政治上,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

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却日趋腐朽,大清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2)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厂”。

而中国仍旧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尽管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淹没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

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军事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实力强大,为了适应海外扩张及掠夺的需要,英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而当时大清国的军备水平极低,战斗力极差。

(4)文化上,英国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冲破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树立了讲求现世幸福,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进取精神。

中国史丨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汇总

中国史丨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汇总

中国史丨古代/近代/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汇总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北京条约》 1860年 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 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国在香 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 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 约》规定的边界
2、结果及影响
结 果 : 南 京 条 约 及 附 件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割地对中国有 什么危害?
赔款加重谁的 负担?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⑤附件内容: 通商是不是平 等互利的?

宁波
上海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英人可在通商口 岸租地建屋。
协定关税对中国有 什么影响?
广州
福州 厦门
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前 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革命任务
独立自主的 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地主阶级—农民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阶级
反封建
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 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者逐步控制 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主权部分丧失,但在形式上 保留了中国的政府。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丧 失独立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资本主 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半封建”: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 资本主义。表现为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相勾 结,继续维持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以封建地主经济为 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同时,中国的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资本主 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

高中历史:晚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高中历史:晚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高中历史:晚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文化—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第1 页共1 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题7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题7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

课题7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课程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严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过程: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2)评价。

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性:它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1859年):(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3)评价。

①进步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没能实施。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教案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和文化教案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教学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领导禁烟的林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问题设计: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真的是由于中国禁烟引发的吗?英国发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林则领导的虎门销烟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

3、经过
讲述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可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演示英军进攻路线图;讲述清军守将海龄率军杀敌的英勇事迹,显示中国军民的抵抗精神。

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条约》
割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5、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政治、经济带来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
二、战火再燃
问题设计:英国已经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 ——I860)
教学过程实施。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时段划分:晚清(1840——1912)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19世纪60年代)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体现为“半殖民地”特征,由于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政治:1840.6—1842.8,鸦片战争。

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北伐西征、1856天京变乱、1864天京陷落)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经济民生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总体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

由于他们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上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我就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1、鸦片战争前的形势。

战前形势鸦片战争前,清朝的统治已腐朽没落,经济上民生凋敝,许多地区的流民饿殍载道,军事上军备废弛,武器装备非常落后,为数不多的炮台年久失修,形同虚设,无力抵御外来侵略。

清朝的武官在思想上,陈腐的程朱理学,使人们只知纲常名教,沉湎于科举,思想文化非常落后。

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则在迅速发展,1840年,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外扩张,拥有大量的殖民地。

法、美、俄、德等国同样也都向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英国对闭关锁国的中国实行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鸦片本是从罂粟浆液中提炼而成的药材,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将鸦片特别调制,使其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然后由商人大量运往中国,让中国人吸食。

鸦片贸易给英国带来了暴利,一箱鸦片的利润率,最高时可达924%。

依靠鸦片贸易,英国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而给中国则带来了严重危害。

首先,鸦片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1821到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

第二,鸦片输入使清朝吏治更加腐败,官员利用鸦片走私和禁烟缉私牟取暴利。

第三,鸦片输入造成工商业的萧条和衰落。

因种植罂粟的利益数倍于种植小麦,十倍于种稻,因此大片良田被改种罂粟。

第四,吸食鸦片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鸦片含有大量毒素,长期吸食者精枯骨立,无复人形,丧失谋生和育子能力,不少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

2、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魏源。

龚自珍对清朝统治的腐朽黑暗极为痛恨,为此他大力倡言变法改革,认为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他又主张以武力抵抗外国侵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开始、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又拥有百倍于 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 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失败原因: 具体: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
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制度上的差距,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
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两次鸦片战争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 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 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强大);加之战争 环境,所以没有真正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没有能够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 基础 作用
全盛时期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 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 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关税协定
(后又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建立租界的特权)
《天津条约》: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自由航行
5.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200万两
《北京条约》: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北 伐
结果:孤军深入,力量悬殊 最终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为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
造了条件。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 结果:胜利 征 意义: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 国进入全盛时期。
目的:断绝清政府财源
东 结果:打垮江北、江南大营 征 意义:解除了天京被围的局
(3) 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主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 矛盾激化的产物
2.准备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b.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3.爆发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永安建制 初 步 建 立 了 政 权
2.定都天京
(中国处于 出超地位)
年代 输出的商品 总 值
1781------1790
1781-------1793
茶叶、生 丝、药材
呢绒、棉 布、棉花
仅茶叶一项:
9600万银 元
总 值:
1600多万元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贩烟与禁烟)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3、目的(宗旨): 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评价
5、《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1)进步性——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 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空想性、落后性 绝对平均主义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 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具有落后性;
讨论: 该制度能不能真正实行?
不能,因为:
客观方面:
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分田方案。
主观方面:
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 料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
本无法实施。
•时间:1859 •作者:干王洪仁玕 •内容:从政治、经济、文教、 外交等方面学习西方 •性质:资本主义色彩
•评价:
先进性: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 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面 ,巩固了天京。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思考:联系史实,分析太平天国失败 的原因及其启示?
(1)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等级制度、天京变乱等)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产品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消灭私有制)
业(发展私有制)
农民阶级支持,有 没有得到农民支持 广泛的群众基础。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能付诸实行。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 现出哪些新的时代特征?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3.北伐、东征、 西征
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兴起与发展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 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 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1852年)
东王杨秀清
(1853年)
南王冯云山 翼王石达开
三、太平天国运动全盛
作业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 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 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 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没有做到 (局限)
革命思想:利用宗教发动群众,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 思想 革命纲领:所提出的革命纲领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没能实施 阶级局限:天京事变反映了农民阶级缺乏政治远见, 不能居安思危,革命性不够彻底,这是农民阶级局限 性的典型表现 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任务
探索结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中国革命不能走农民战争的道路
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 你能谈谈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 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吗?
做到
没有做到
做到 (作用)
➢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革命纲领:所提出的革命纲领表明了太平天国运动 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人向西方 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历史影响:掀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
半封建社会: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②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100余万平方千米领土。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司法主权
其他权益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对比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割香港岛给英国 五口通商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俄占北方大量领土
共增开11个通商口岸
贸易主权
关税协定
司法主权
领事裁判权
其他权益
片面最惠国待遇;通 商口岸租地建房居住

公使驻京;长江各口岸航行 权;到内地传教、经商、游
历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花的程度加深。
半殖民地: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 形态。
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 屈辱史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 斗争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家庭纺织业
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⑦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直接原因 列强借口提出“修约” 未能如愿
2.经过
开始:1856年秋,英军炮轰广州城 1858年夏攻占大沽、进逼天津
,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 天津条约》
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侵 入北京,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 《北京条约》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二.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
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原因:都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
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内容:通商口岸增多;割地、赔款增多;外国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起止时间 发起国家 起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如前所述
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