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合集下载

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前景分析

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前景分析

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前景分析一、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

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

在疫情在国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均突破新高,反映出2021届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市场前景的担忧,而在疫情背景下留学渠道受到极大影响,叠加部分出国留学学生的归国潮,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1-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增长情况2011-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增长情况实际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部分制造业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的新增农民工数量就从983万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241万,而每年新增的应届本科生数量则从2012年的328万增加到2019年的434万,约为新增农民工数量的两倍。

根据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监测数据,2020年二季度末部分制造业岗位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其中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纺纱工、纺织染色工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岗位紧缺程度明显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2012-2019年新增农民工与清洁本科毕业生数量2012—2019年新增农民工与应届本科毕业生数量 983501 481 3δΓ 424399 103 412 434^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M 2华年力辨网 新增农民工数量(万人) ■当年本科毕业生数量(万人)二、毕业生求职期望行业出现这种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调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业 的资源错位。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当中,传统的 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激烈的转轨,且在国 内的产业结构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然而这些产业的工 作环境总体不佳,部分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导致人才吸引 力不强。

202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4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4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24年度高校就业实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高校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为90乐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24届高校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 探讨得出的比例推算,2024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探讨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 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高校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接着找寻 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打算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高校毕业生供应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是西部地区很难对高校生形成有 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变更。
综上状况所述,阳光高校生网给2024年高校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更,使得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 缓成为也许率事务。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 济结
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也许率事务。

关于2023年毕业生人数有多少

关于2023年毕业生人数有多少

关于2023年毕业生人数有多少2023年毕业生人数2023年,人数又再一次增至1158万大学生人数越多,意味着就业竞争越激烈,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毕竟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符合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就更少了。

近些年来,每年毕业季,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相比上一年,都会出现突飞猛进的上涨,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874万,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909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至1076万,2023年毕业生业生该如何选择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超500万,再次创历史新高。

而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同样是创历史新高。

单从报名人数来看,考研人数会更多一点,竞争应该是更为激烈。

但大家要考虑到,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会比国考公务员招录人数多。

所以从具体岗位数量来看,国考难度并不比考研难度低。

说到这,想要在两者之间取舍,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比如说有些学子读研的目的就是稳定就业,那么在能够稳定就业,且工作岗位很适合自己的情况下。

选择稳定就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至于研究生学历的获取,后续可以补上。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考取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可,既能有效解决研究生学历问题,也能够稳定就业。

大家都知道,现在就业难度是比较高的。

选择稳定就业,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如果对自身要求很高,所考虑的稳定就业方向,对学历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先读研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部分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只有本科学历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这些方式稳定就业,得到一份让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

可能有人会说,公务员不是可以在考上研究生时申请停薪留职,先读研究生吗?一般来说,主要是转正后的公务员才可以这么做。

而成为公务员的第一年,属于试用期,并不属于转正后的公务员。

想要一举两得,是不行的。

其实,对于动了稳定就业心思的学子而言,或许稳定就业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预想的研究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方向上,也不能有清晰的目标,那就稳定就业吧。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达1158万人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达1158万人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达1158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今年亦然。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如今,就业市场上既有新生力量,也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对于职场新生力量00后来说,他们的择业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

而针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从业人员,应依法加强相关的权益保护。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切实解决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关切,成了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要高质量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

”全国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告诉记者。

施卫东分析,现状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同时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求稳趋势在增加,部分毕业生过度向往“体制内”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招聘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深有体会,“我们这种一线制造业工厂,人才缺口一直存在。

特别是这几年,越来越不好招人。

一方面是因为纺织专业在大学里越来越冷门,年轻人更喜欢新兴的、前沿的专业;另一方面,工厂高温高湿等客观条件依然存在,确实比‘坐办公室’的岗位更艰苦,一些纺织专业的学生也会选择考研、考公,或转行就业”。

针对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全国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在会前专门进行了调研。

刘林指出,当前不少观点把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所培养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就业观不正、求安求稳等,“这种分析不无道理,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确实有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这是老问题了,但不是今年就业难的主因”。

北京2023届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双选会启动,毕业生人数约28.5万人

北京2023届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双选会启动,毕业生人数约28.5万人

北京2023届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双选会启动,毕业生人数约28.5万人北京2023届高校毕业生首场线下双选会启动12月29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就业向未来建功新时代”主题线下双选会。

这是“新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北京市教委所属市级就业市场为北京高校毕业生组织的首场线下招聘活动。

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2023届北京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预计将达到28.5万人。

本次双选会参会单位以央企国企为主,覆盖教育、金融、制造、建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和行业,提供教师、财务管理、法务管理、大数据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超5000个工作岗位。

为了方便不在京毕业生参会,线下双选会设立同期线上会场,毕业生可在线下会同一时间,通过“成功就业”微信公众号向参会单位投递简历。

11月至12月间,北京市教委所属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紧抓就业关键期、围绕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季“1+5”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季启动会暨校企对接大会;与72所高校联合举办线上招聘活动102场;联合天津市、河北省就业部门举办京津冀2023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5场;组织北京地区10余所高校赴重点企业访企拓岗;持续拓展全国就业渠道,开展外省市特色招聘活动5场和系列招才引智宣传工作;为30余家职场体验基地提供信息宣传和招聘服务。

服务季期间,各类招聘活动累计吸引12177家次用人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98.2万个,3.3万人次毕业生参与活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持续加大市场化就业渠道开拓力度,落实落细教育部2023届毕业生“万企进校园计划”,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立足市校两级就业市场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性格特点:为人友好、热情、善解人意、乐于 助人。
•典型职业: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咨询人 员、信访接待人员、福利人员)、服务行业人 员、医护人员等。
了解自己更适合做什么?-霍兰德人业互择法
企业型:(E)--对结果敏感
•性格特点:善辩、精力旺盛、独断、乐观、 自信、好交际、机敏、有支配愿望。 •典型职业: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 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 师。
了解自己更适合做什么?-霍兰德人业互择法
•艺术型:(A)--对过程敏感 •性格特点: 有创造性,非传统的,敏感,容易 情绪化,较冲动,不服从指挥。 •典型职业: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 师、建筑师、摄影家、)音乐方面(歌唱、作曲、 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了解自己更适合做什么?-霍兰德人业互择法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柱子是方的还是圆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简单讲就是如何过好四年的大学生活
•具体讲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以自己大学 毕业后所想为职业目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为 自己制定一系列的短期目标,并通过不断努力和调 整来实现的过程。
这节课要讨论的是

第一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
•典型职业:秘书、办公室人员、会计、 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 员、投资分析员。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
一、择业自卑心理与调适

首先,正确评价自己对有自卑感的人 其次,要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 再次,克服惧怕心理。
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暗示,

二、择业自负心理与调适
大学生对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
知彼
学校环境: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臵、学校提 供的各种软硬件设施以及各种资源(特别是 图书资源、实践资源) 社会环境: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各种政策法 律法规、职业的社会评价 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人为因素、区域因素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困惑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困惑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困惑及对策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原因,也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国家、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情况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难就业对策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

第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在社会就业岗位未相应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较大,专科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从整个社会的总体需求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供大于求,这就形成了一方面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争夺大战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

第三,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提高。

随着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下,就业竞争愈发明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

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第四,值得一提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1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

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第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1949年大学毕业生2.1万人;1978年大学毕业生16.5万人;1979年大学毕业生8.5万人;1980年大学毕业生14.7万人;1981年大学毕业生14万人;1982年大学毕业生45.7万人;1983年大学毕业生33.5万人;1906年大学毕业生28.7万人;1985年大学毕业生31.6万人;1986年大学毕业生39.3万人;1988年大学毕业生55.4万人; 1989年大学毕业生57.62万人; 1990年大学毕业生61.36万人; 1991年大学毕业生61.43万人; 1992年大学毕业生60.42万人; 1993年大学毕业生57.07万人; 1994年大学毕业生63.74万人; 1995年大学毕业生80.54万人; 1996年大学毕业生83.86万人; 1997年大学毕业生82.91万人;1999年大学毕业生84.76万人; 2000年大学毕业生94.98万人; 2001年大学毕业生103.63万人; 2002年大学毕业生133.73万人; 2003年大学毕业生187.75万人; 2004年大学毕业生239.1万人; 2005年大学毕业生306.8万人; 2006年大学毕业生377.47万人; 2007年大学毕业生447.79万人; 2008年大学毕业生512万人;2010年大学毕业生575.4万人; 2011年大学毕业生608.2万人; 2012年大学毕业生624.7万人; 2013年大学毕业生699万人; 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人; 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人; 2016年大学毕业生765万人; 2017年大学毕业生795万人; 2018年大学毕业生821万人; 2019年大学毕业生834万人;2021年大学毕业生909万人; 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人; 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

大学历年招生人数

大学历年招生人数

大学历年招生人数199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0.89万,1991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1.99万,1992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75.15万,1993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2.4万,199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89.98万,199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2.59万,1996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6.58万,1997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0.04万,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60万,200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220万,2001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260万,2002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320万,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382万,200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420万,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04万,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人,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67万,200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99万(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29万人。

2010年全中国高校毕业大学生人数将达630万,十年来增加五倍。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60万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00万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6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204.93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96. 58万人1996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96. 58万人÷204.93万人=47.13%《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221.66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00.04万人1997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100.04万人÷221.66万人=45.13%《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251.78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08.36万人1998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108.36万人÷251.78万人=60.74%《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262.9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59.68万人1999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159.68万人÷262.91万人=60.74%《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301.5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220.61万人2000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220.61万人÷301.51万人=73.17%《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340.46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268.28万人2001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268.28万人÷340.46万人=78.80%《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383.76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320.50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320.50万人÷383.76万人=83.52%《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458.12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382.17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382.17万人÷458.12万人=83.42%《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546.9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447.34万人÷546.94万人=81.79%《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普通高招生676.70万人些学生2005年参加高考2005年3月1日北京娱乐信报(记者郑超)《教育部下发高招文件专业业好须减招或停招》:据悉今年全国高校本专科生计划招生475万人比去年增长8%左右2005年全国普通高毕业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比例:475万人÷676.70万人=70.19%《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普通高招生752.13万人些学生2006年参加高考2006年1月11日《市场报》(董宏亮)《今年全国计划招生530万》:记者从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了解今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初步安排530万人《199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89.98万人其招收本科生40.96万人招收专科生49.02万人本专科比例1:1.2(上年1:1.39)《199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2.59万人本、专科比例1:1.07(上年1:1.2) 《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96. 58万人其招收本科生50.53万人招收专科生46.09万人本专科招生比例1:0.91与上年1:0.07相比本科比重有所提高《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0.04万人其招收本科生57.97万人;招收专科生42.07万人本专科招生比例1:0.73与上年1:.091相比本科比重有所提高《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其招收本科生65.31万人招收专科生43.05万人本专科招生比例1:0.66与上年1:0.73相比本科比重提高1.05百分点《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其本科209.91万人高职(专科)237.43万人1995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89.5万人其毕业研究生3.4万人本专科毕业生80.3万人国家计划内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毕业生5.8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全国有280万高校毕业生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总数1665044名其研究生177003名占10.6%;本科生923519名占55.5%;专科生564522名占33.9%。

大学生就业难PPT课件

大学生就业难PPT课件
Page 17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5、开展技能培训,使大学生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 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 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域趋同.
Page 5
二、今年的就业形势分析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可供选择
2012年毕业生将是就业压 就业选择多元化 •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趋势增多

•大学生应征入伍
力加大与就业利好增多并 业
.
就业观念未调整,长期犹豫观望
盲目人才高消费,适者被阻门外
Page 8
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就业容量不大
日本1.25亿人 ——中小企业 484万个 美国3.05亿人 ——中小企业 250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023万个 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 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
中小企业难以举办与存活的原因: ⑴注册登记门槛高; ⑵审批时间长; ⑶各种收费多; ⑷贷款比较难
Page 9
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 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 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 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 “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 尽管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 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Page 13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45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00万人。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人。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2019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是834万同比增加14万人,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20届高校毕业生将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35万,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

我国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原因以上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其实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其实在2000年之前,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没有突破100万,但到了200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3.63万,在这之后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其实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以前能考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在1980年-1989年那段时间里,参加高考是需要先进行预考的,预考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那个时候大学生的含金量自然就比较高了。

近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近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小王过了一个暑假回到学校发现校园里考 各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海报铺天盖地,听同 学说这些证书对于增加就业的砝码、拓宽 就业的渠道有作用,他认为有道理,因是 小王决定行动,他先后报考了心理咨询师、 教师资格证、汽车驾驶证等。
a
14
还有我们的小赵、小钱、小孙、小李: 有的说如果让我重新读大学,我肯定、、、 有的说我觉得在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
a
1
近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3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212万 2004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280万 2005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340万 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410万 2007年以后将达到700万
a
2
a
3
a
4
a
5
我的一十七次跳槽!
a
6
a
34
不同目标的不同的要求
继续深造的具体要求; 外语言能力 专业知识 科研能力 直接就业的具体要求; 学业成绩 社会工作能力 职业意识 个人创业的具体要求; 资金、技术、人才、经验、市场
a
35
社会的宏观环境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出台 行业发展趋势和变化 人才市场的特点
8、售楼 900元 上班第一天培训到晚上8点, 第二天要到各小区,画地图。中国最大的房产 销售商真垃圾。
9、售楼 650元 刚创业,什么都没有的公司。 培训1天走人。
a
8
10、网络公司 800元 培训一天走人。培训时搞 得和传销一样,还要拍手。办公间一大堆人围在只 有几部电话的桌子前不知道做些什么。
5、医药销售代表 1200元 我最怕去医院,我
怕看到死人,和闻到地下a 一层太平间传来的冷气。 7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6.5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5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7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5.7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8.7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1.6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9.3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2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5.4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62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36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43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42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07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3.74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0.54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3.86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1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8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4.76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94.98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03.63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33.73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87.75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39.1万人。

全国普通高考60年(1952-2012)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史上最全)

全国普通高考60年(1952-2012)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史上最全)

全国普通高考60年(1952-2012)及历年录取人数一览(史上最全)一、全国普通高考60年(1952-2012)历年录取人数一览1952年,报考人数:7.3万人,高校招生数6.64万人,录取比例 91(%)1953年,报考人数:9.0万人,高校招生数7.0万人,录取比例 77(%)1954年,报考人数:13.4万人,高校招生数9.38万人,录取比例 70(%)1955年,报考人数:17.7万人,高校招生数9.8万人,录取比例 60(%)1956年,报考人数:35.0万人,高校招生数18.5万人,录取比例 48(%)1957年,高中毕业生人数:19.4万人,高校招生数10.6万人,录取比例54.6(%),报考人数:25.2万人,录取比例 42 (%),1958年,高中毕业生人数:21.9万人,高校招生数26.5万人,录取比例121.0 (%)1959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0.0万人,高校招生数27.4万人,录取比例 91.3 (%),报考人数:33.3万人,录取比例 81(%),1960年,高中毕业生人数:29.0万人,高校招生数32.3万人,录取比例 111.4 (%)1961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7.9万人,高校招生数16.9万人,录取比例44.6(%),报考人数:21.4万人,录取比例 80(%),1962年,高中毕业生人数:44.1万人,高校招生数10.7万人,录取比例 24.3 (%)1963年,高中毕业生人数:43.3万人,高校招生数13.3万人,录取比例 30.7 (%),报考人数:53.1万人,录取比例 25 (%)1964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6.7万人,高校招生数14.7万人,录取比例 40.1 (%)。

报考人数:44.9万人,录取比例 34 (%)1965年,高中毕业生人数:36.0万人,高校招生数16.4万人,录取比例45.6(%)1966年至1969年,推迟高考,大专院校没有招生。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据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据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据历年大学毕业生数量;2004年280万毕业生,05年333万,06年413万,07年495万,08年559万,09年610万,10年631万。

2010年本科加上硕士的数量会在100万以上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保守的估算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会超过600万人。

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

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

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有媒体调查报道称,2007年可能有六成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

2008年有550万。

(预计2009年将与2008年基本持平)据抽样调查结果,2006年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签约的大学生占60%,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还没找到工作的占25%。

也就是还有还有40%(约165万)人待业,这批人加上2007年的495万应届生,2007年就将有660万大学生需要找工作,创下历史新高。

而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市场提供的职位中,有意要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总共也就只能给大学生提供不到三百万的职位,约为该年毕业生的五成。

此外,还有二十多万的中专毕业生,已在2005年突破百万大关的研究生,还有博硕生,几千万大军将共同竞争上岗。

为此,有专家预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比上年增加37所。

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

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

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6个。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PPT课件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PPT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2018年毕业季已经结束,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本年度约820 多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将 近有15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更是激烈异常。这不 仅关系到毕业生本身的生活和发展,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目光,未毕业的 学生、即将报考的学生都希望能从就业数据中找到可以给自己提供参考价 值的内容。
人数(万 人)
611 630
660 680 699 722
749 765
795
820
2018年毕业季已经结束,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本年 度约820多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 往届毕业生,将近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8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60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人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人。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迅速增长。

2019年,据
统计,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871.2万人。

让我
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0年,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约为340万人。

当时,中国
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大学生毕业人数开始逐年增长。

到200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增加到480万人左右。

这一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需求。

在之后的几年中,中国政府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和高考录取政策的改革都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

到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630万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通过开设在线教育课程和远程教育项目,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

这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此,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迅速增长。

到201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达到751.2万人。

这一年,中国继续加大了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推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到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再次刷新了纪录,达到了871.2万人。

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

然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总之,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经历了迅速增长的历程。

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巨大成就,也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就业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