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鸽悉学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精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刷题(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05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建议完成时间:2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______分钟)目录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点三分散系与胶体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23春·广东河源·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下列关于岭南文化所涉及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选项A B C D地方文化顺德木制龙舟 广州珐琅 梅州长乐烧酒茂名“岭南圣母”冼太夫人铜像【答案】A【解析】A.木制龙舟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B.珐琅是一种玻璃搪瓷,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B项错误;C.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D.铜像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材料,D项错误;故选:A。
2(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下列邮票内容所涉及的主要物质,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B C D工业合成乙烯生产橡胶侯氏制碱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答案】C【解析】A.乙烯是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是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D.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C。
3(2023秋·新疆巴音郭楞·高三八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生石灰、白磷、熟石灰B.空气、氮气、胆矾C.干冰、铁、氯化氢D.烧碱、液态氧、碘酒【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钙、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白磷为单质;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属于化合物,为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氮气为单质;胆矾是由铜、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干冰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铁为单质;氯化氢是由氢、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烧碱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态氧为单质;碘酒为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2版高考化学选考(山东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基础集训含解析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基础集训】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iO2、NO2属于酸性氧化物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①③⑤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答案 C2.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解释或说明正确的是( )信息解释或说明A氨气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气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泪”的主要成分是水C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指的是颜色是绿色的食品D 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是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及水等暖宝宝一贴即热,其中发生了原电池反应答案 D3.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
生产原理是Na2O+2CO Na2CO3+C(石墨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烯属于烯烃D.自然界中碳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答案 C二分散系4.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烟”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云”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酒”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中的“冰”答案 D5.“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A.产生了丁达尔效应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空气中的小液滴颗粒大小约为10-9~10-7m答案 D6.分别将6滴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①5mL20℃蒸馏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适量0.1mol·L-1的NaOH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章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十二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4·安徽卷)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解析:根据三聚氰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3H3N3O3,A错误;B.根据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知,三聚氰酸中只有极性键,B错误;C.根据三聚氰酸的组成可知其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D.NH3不属于碱,CO2不属于酸,所以该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C2.(双选)(2014·海南卷)对于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X4难水解B.SiX4是共价化合物C.NaX易水解D.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解析:SiX4易水解,但NaX中除NaF外,NaCl,NaBr,NaI都不水解;因为SiX4是共价化合物,通常为分子晶体,而NaX是离子化合物,是离子晶体,所以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
答案:BD3.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S)采取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锥形、sp3B.V形、sp2C.平面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sp2解析:SOCl2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1+3=4,S原子采取sp3杂化,由于孤电子对占据一个杂化轨道,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答案:A4.(2015·东北师大附中模拟)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与BF3都是三角锥形B.NH3与BF3都是极性分子C.NH3·BF3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NH3·BF3中,NH3提供孤电子对,BF3提供空轨道解析:NH3是三角锥形,而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B位于中心,因此,NH3是极性分子,但BF3是非极性分子,A、B都不对;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正好有1个空轨道,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而使它们都达到稳定结构,D正确;但H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C是错误的。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项复习真题仿真—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含解析)
202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真题试卷模拟——物质的结构与性质①和②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有关,易提供孤电子对。
则对于配合物①该晶体中,锌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已知空间利用率η=晶胞中含有原子的体积晶胞的体积r2cm,则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列出计算式即可)___________。
③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
若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则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___。
2.(2023·西藏拉萨·统考一模)Na、Cl、Cu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成盐元素,它们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两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常见的NaCl,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氯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
①Cl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图1所示晶胞中,与钠离子最近的钠离子共有_______个。
③在高压下,Na与Cl可产生新的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钠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④Na与Cl在某条件下还能形成一种团簇分子,分子结构如图3所示,氯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
该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
(2)Cu、NH3、Cl可以形成[Cu(NH3)4]Cl2。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Cu(NH3)4]2+中提供空轨道的是__________,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金属铜采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Cu晶胞的边长为a pm,其晶胞及相关结构如图甲、乙、丙所示:①铜晶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g·cm-3。
②根据图丙求出铜原子的半径r=_______pm。
(4)镍白铜(铜镍合金)常用作海洋工程应用材料。
某镍白铜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5]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一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练 结构与性质综合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练57 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1.[2019·全国卷Ⅰ][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__________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__________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20·四川南充适应性考试]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4O10、BaCuSi2O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 n+,n=_____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 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_____元素。
高三新课标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精品(化学)doc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8~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09上海)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 C.2.(09福建)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 C.3.(08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答案 B解析镁与钠不在同一主族,其化学性质不相似,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Na2O2;乙烯和丙烯为同系物,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性质应相似;CO2和SiO2分别为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因此物理性质不相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硬度大,而C60为分子晶体,硬度较小。
只有B正确。
4.(08江苏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 D解析A中浓H2SO4是吸水而浓HCl易挥发,故原理不同;B项中氯水中HClO表现强氧化性,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C项中漂白粉变质是先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HClO,HClO 又分解才失效,而水玻璃(Na2SiO3)与空气中CO2反应后即失效,原理不同,故错误;D项中都是加成反应,原理相同。
5.(08北京理综8)下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答案 D解析本题可以用反例举证法解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一、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由①元素组成,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②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③化合态。
⒉微观上:质子、中子、④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⑤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二.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2.树状分类法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地说,是根据被分类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的类别间的关系及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来定义的,如下图: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有机物,又是弱电解质的是()A.乙醇钠B.氨水C.乙酸D.蔗糖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①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①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①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①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①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电解质溶液导电、煤的气化、石油的裂解、烧碱的潮解都是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或形成4.地球形成初期,大气中CO2含量较高,随着矿化反应的进行,其含量不断降低,迄今为止,仍在缓慢发生(图1)。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引入酸、碱辅助完成这一过程(图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矿化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B.图中“酸”“碱”“盐”分别指HCl、NH3·H2O、NH4ClC.地球形成初期因CO2浓度较高,该矿化反应速率比现在快D.实验室引入“酸”和“碱”起到了加速反应的作用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氯气的液化B.由海水生产氯化镁C.乙烯生产聚乙烯D.由煤焦油得到苯、甲苯制硝酸苯、TNT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时兴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
已知: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就是石墨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石墨烯像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物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纳米管具有丁达尔效应解析:选C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墨烯是单质,属于无机物,错误;C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项,碳纳米管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分散系,错误。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选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3.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锌修饰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可一步转化为乙酸。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 A.有机物B.共价化合物C.电解质D.离子化合物解析:选B CH4、CO2和CH3COOH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解析:选C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含解析)物质的定义由宇宙的定义对时辰的取值范围加以t≤r/c的限制,并疏忽时间增量后给出宇宙的瞬时形状,下面是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温习专题训练,希望对考生提高效果有协助。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C.醋D.卤水答案 B解析 A项氨水显碱性,腐蚀玻璃;C项醋只要酸性,无强氧化性;D项卤水主要成份为MgCl2溶液;依据题述信息,可知〝强水〞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四个选项只要硝酸契合,应选B。
2.食品枯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枯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枯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枯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枯燥剂解析硅胶、植物纤维均是无毒、无味、无腐蚀性,所以可用作枯燥剂,A、D项正确;无水CaCl2具有吸水作用,而CaCl2·6H2O无吸水作用,不可用作枯燥剂,C项错误;P2O5+3H2O===2H3PO4,而H3PO4既有酸性又有腐蚀性,因此P2O5不可用作食品枯燥剂,B项正确。
3.中华民族有着光芒绚烂的发明史,以下发明发明不触及化学反响的是()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解析CuSO4·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一定发作化学反响,A项不契合题意。
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一定发作了化学反响,B项不契合题意。
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进程发作了复杂的化学反响,C项不契合题意。
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状发作了变化,属于物理进程,不触及化学反响,D项契合题意。
4.以下进程没有发作化学反响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肃清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同密封包装解析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应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作化学变化,A正确;用热碱水肃清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由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作水解反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将催熟水果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同密封包装,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2024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练习)(解析版)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模拟精练+真题演练)最新模拟精炼1(2023·西藏拉萨·统考一模)我国有着雄浑醇厚的青铜(铜锡合金)文化,包括冶炼、铸造、雕刻和造型纹饰等一系列的技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锡合金有固定熔点,属于纯净物B.青铜的冶炼、铸造、雕刻均为化学变化C.调整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不会影响青铜性能D.古代冶炼铜的方法包括湿法炼铜、火法炼铜【答案】D【解析】A.铜锡合金中铜、锡比例不同时熔点有所不同,属于混合物,A错误;B.青铜的冶炼、铸造、雕刻,铸造、雕刻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调整青铜中铜、锡的比例可以影响青铜的熔点、硬度等,C错误;D.古代冶炼铜的方法包括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火法炼铜:Cu2S+O2=Δ2Cu+SO2,D正确;故选D。
2(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蒸馏水B.硫酸铜溶液C.淀粉溶液D.Fe(OH)3胶体【答案】B【解析】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选;B.硫酸铜溶液是分散系,但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选;C.淀粉是大分子,该分散系实际上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不选;D.氢氧化铁胶体是分散系,且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故选B。
3(2023·山东日照·校联考二模)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可用于静电除尘B.利用皂化反应可处理泄漏的汽油C.氰化钠NaCN剧毒,不慎泄漏,可用铁粉处理 D.青瓷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其色调主要与铁元素有关【答案】D【解析】A.胶体不带电,胶体中胶粒带电,可用于静电除尘,A错误;B.汽油主要为烃类物质,不是酯类,不发生皂化反应,B错误;C.铁单质不和氰化钠反应,故氰化钠泄露不能用铁粉处理,C错误;D.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D正确;故选D。
(湖南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含解析)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分散系解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情分析高考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的考查多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及传统文化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的能力备考指导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了解化学知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相关的最新科技成果中的应用,学会提炼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
要掌握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和区分方法。
对于相似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应注意对比分析,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其异同点,提防概念混淆【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20届天津七校联考期中,2)下列材料或物质的应用与其对应的性质完全相符合的是( )A.Mg-Al合金用来制飞机壳——合金熔点低B.葡萄酒中含SO2——SO2有漂白性C.SiO2用来制作光导纤维——SiO2有耐酸性D.食品盒中常放一小袋Fe粉——Fe粉具有还原性答案 D2.(2020届河南郑州一中期中,3)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l2均能导电③芒硝的风化、浓硝酸久置变黄均为化学变化④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⑤C60、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⑥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⑦盐酸、亚硫酸、氯气分别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 B3.(2018湖南岳阳一中月考,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因为发生了碘的升华现象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答案 B4.(2018福建莆田二检,7)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精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识别分子、原子和离子(包括原子团)。
2.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2019北京理综,6 易化学与传统文化★★★分散系1.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
2.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
易★☆☆分析解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在高考中考查的难度较小,旨在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涉及的内容主要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点。
分散系属于低频考点,多在“一题多点”题目中出现,考查的内容多为溶液、浊液及胶体的辨析。
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与传统文化、化学史相结合进行考查是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
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9北京朝阳期中,1)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下列垃圾归类合理的是( )A B C D可再生废纸废矿泉水瓶废铁皮废易拉罐答案B2.(2019北京昌平期末,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浓硫酸——腐蚀品B.甲烷——易燃液体C.KMnO4——氧化剂D.Na——遇湿易燃物品答案B3.(2018北京海淀期中,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答案A4.(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答案B考点二分散系5.(2019北京海淀期中,4)氯化钠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
2022版高考化学选考(山东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专题检测含解析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专题检测时间:40分钟分值:5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利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相似C.光导纤维和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答案A本题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生活生产用途等必备知识,体现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均可与盐酸发生反应,A项正确;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属于物理变化,臭氧漂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脱色,二者原理不同,B项错误;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汽车点火产生的高温环境使空气中N2与O2化合生成NO,汽油的不充分燃烧将造成有毒气体CO的产生,D项错误。
审题指导要注意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对比,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的对比。
的是( )2.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说法错误..A.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强氧化性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就可以获得NaCl、Br2和Mg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高锰酸钾溶液、“84消毒液”、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故能用于杀菌消毒,A项正确;Mg比较活泼,作原电池负极,起到了保护内胆的作用,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Br-,转化为Br2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
3.《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物理小识》中说:“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B.青矾宜密闭保存,防止氧化变质C.青矾燃烧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D.“青矾厂气”可能是CO和CO2答案D“青矾”是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FeSO4·7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3↑+SO2↑+14H2O。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真题演练第1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命题分析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转化在高考题中主要是以选择题型考查,是每年高考选择题中的高频考点。
本讲内容在高考题中慢慢演化成以生产、生活、科技和传统文化等的描述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推断、物质变更的分析和推断以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等,题目往往较简洁,越是简洁的题目越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高考多考一分,就会多一份胜利的希望。
真题演练1.(2024·新课标,7,6分)化学在文物的探讨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自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解析]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属于自然高分子,A正确;羟基磷灰石是牙齿釉质层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B正确;熟石膏的成分是2CaSO4·H2O,Ca(OH)2的俗称是熟石灰,C错误;铁红是指Fe2O3,D正确。
2.(2024·全国甲卷,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解析]苯甲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项错误;丁达尔效应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B项正确;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的有色成分生成无色物质,与SO2的氧化性无关,C项错误;维生素C可用作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D项错误。
[易错警示] 抗氧化剂本身应具有还原性,可消耗氧气,从而使被疼惜物质不被氧化。
3.(2024·辽宁卷,1,3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觉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解析]脂肪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嫦娥石”含酸根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属于无机盐,B正确;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耐腐蚀,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船州斜盒市鸽悉学校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分散系解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2.了解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考情分析高考考查本专题内容时多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现等,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备考指导关注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注意分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等的关系,掌握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化学信息的能力【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除水垢、纯碱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碳纤维、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可燃冰是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CH4·H2OD.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为物理变化答案A2.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解释或说明正确的是( )信息解释或说明A 氨气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汽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泪”的主要成分是水C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指的是颜色是绿色的食品D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是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及水等。
暖宝宝一贴即热,其中发生了原电池反应答案D考点二分散系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大量PM2.5,所以此时的空气一定属于气溶胶B.因淀粉和纤维素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所以淀粉和纤维素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C.因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为Fe3+,且能形成胶体,所以在水中加入K2FeO4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除去悬浮物D.因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医疗上常用无水乙醇杀菌消毒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B.明矾水解时产生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其原理与卤水点豆腐相似答案 D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记载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因为加热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成HgS晶体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铜),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答案 A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1.(济宁微山质量监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组成上来说,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氧化物是指含氧化合物C.酸和碱中都含氧元素D.不含杂质的盐酸是纯净物答案A2.(济宁微山质量监测,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CO2、S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B3.(临清一中月考,4)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 )物质类别分类依据A 酸电离时能否产生氢离子B 碱性氧化物是否属于金属氧化物C 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D 强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答案D应用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2019济宁二模,7)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B.汉代烧制岀“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的“杓”含Fe2O3D.港珠澳大桥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D2.(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处理后可形成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B.“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合成中将原子充分利用,转化为新的原子D.加酶洗衣粉不适合洗涤羊毛织品上的污渍答案 D3.(2019德州二模,7)开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C.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O2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 C【五年高考】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9课标Ⅰ,7,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2.(2019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答案A3.(2019课标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4.(2019天津理综,1,6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答案D5.(2019浙江4月选考,1,2分)下列属于碱的是( )A.C2H5OHB.Na2CO3C.Ca(OH)2D.Cu2(OH)2CO3答案C6.(2018课标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7.(2018天津理综,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考点二分散系8.(2019浙江4月选考,24,2分)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作氧化剂,每生成1 mol[Fe(OH)SO4]n消耗6nmol KClO3B.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增大C.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D.在相同条件下,Fe3+比[Fe(OH)]2+的水解能力更强答案A9.(2015安徽理综,9,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氧化物答案C10.(2014重庆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5 ℃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D9.(2014福建理综,8,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8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答案B2.(2017课标Ⅱ,7,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考点二分散系3.(2013四川理综,2,6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D4.(2012四川理综,6,6分)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答案D【三年模拟】时间:20分钟分值: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青岛二中期末,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和从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A2.(日照一中高三期中,1)化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将于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重要部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B.刚刚启用的北京大兴机场建设过程中用到的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C.第五套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的油墨中所含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D.七十年国庆阅兵式上喷涂在坦克和装甲车上的聚氨酯伪装涂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A3.(省实验中学高三二诊,2)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下列对物质的用途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用途解释A H2O2消毒剂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B H2SO4干燥剂浓H2SO4有脱水性C Fe3O4红色涂料Fe3O4是一种红色氧化物D SiO2计算机芯片SiO2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答案A4.(青岛高三期中,2)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