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超全)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52ee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6.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④犯罪不一定是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预防犯罪。
①②③:“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意思是罪孽的事情都是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不改正等到在监狱的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这启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错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排除;故本题选A。
2、良好的社会秩序()①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③给我们身体安全的保障④会消除不良风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本题考查对维护秩序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良好的秩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混乱,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让人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良好的秩序让人们享有人身自由,但不一定保障身体安全,故③错误;④:“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钱某与他人开玩笑,将自己呈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截图修改成阳性并发微信群,引发了恐慌。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钱某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
钱某的行为是()①一般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
①④:钱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说明钱某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受到行政处罚,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故①④选项说法正确;②③: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钱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是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故②③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八上)(部编版)
![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八上)(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bde8e8f78a6529657d532c.png)
备战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知识梳理总结(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是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处罚,既有纪律、法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的手段。
4.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5.维护和改进规则?维护:(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改进:(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6.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影响?)(1)对个人的影响: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2)对社会的影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梳理 归纳总结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梳理 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b754fad4d8d15abf234e2a.png)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梳理《遵守社会规则》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
因此,在承接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第二单元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第三课介绍了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第四课、第五课分别介绍了道德和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
教材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形成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了解社会规则,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维护和改进社会规则。
再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具体展开,提出要遵守社会规则,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这也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立意所在。
本单元的编写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例如,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进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不仅如此,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发展过程,他们虽然知道社会规则并了解社会规则需要遵守,但是又存在因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而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心中的“我”和实际表现的“我”不一致。
教材内容望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规则,积极促进自己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成为规则的崇尚者、遵守者、维护者和积极的改进者。
再有,随着八年级学生认识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扩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区别于小学阶段如何遵守的简单要求。
教材从“为什么遵守规则?是不是所有规则都反映人们的意愿?规则能不能改进”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规则的制定、规则的运行、规则的修订等角度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则,不仅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而且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单元立意后,我们需要清晰单元的整体架构。
从单元的整体架构可以看出,本单元包括三课,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5c2c6fb7360b4c2f3f641f.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正常运行为什么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6.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7.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8.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10.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是怎样划定自由的边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b3a0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5.png)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以下与“言必行、行必果”内涵相符的名言警句是()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
A:“言必行、行必果”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内涵都是启示我们要重视诚信,遵守承诺,故A选项说法正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启示我们要换位思考,故B选项不合题意;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表示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故C选项不合题意;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要启示我们要做到止于至善,行己有耻,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
2、歌曲《六尺巷》唱道:“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下列与该歌词主旨一致的有()①礼之用,和为贵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苟日新,日日新④人而无礼,焉以为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以礼待人的相关容。
①④:六尺的故事体现了宽容的美德,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交往的重要品质,是文明礼仪的要求,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体现宁静、节俭,②不符合题意;③: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3、2021年12月23日,河南省沈丘县谢某欢等4例阳性人员在流调人员调查时隐瞒相关情况,沈丘县公安局决定对谢某欢等4人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谢某欢等4人受到处罚告诉我们()①自由不是绝对的,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公民要自觉履行疫情防控的义务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①②③: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0b2d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0b.png)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框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劝导的技巧(P30方法与技能)①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③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
5、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2ea504ed630b1c59eeb5ea.png)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一、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什么是社会管理秩序?社会管理秩序是专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
三、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有了社会秩序,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四、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五、常见的社会规则类型有哪些?常见的社会规则类型有:道德、纪律、法律等。
六、社会规则有哪些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
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对违反规则的人应如何处罚,同时,还有强制性措施和非强制性手段保证规则的遵守。
第2课时遵守规则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
二、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1)、遵守道德、纪律和法律。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三、如何促进规则遵守?(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
别人的监督、提醒、奖惩等约束,有利于我们遵守规则。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https://img.taocdn.com/s3/m/40a5aa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一、概括本单元主要围绕“遵守社会规则”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种类、意义以及违反社会规则的后果等内容。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便在考试和学习中更好地应对相关考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为后续详细学习打下基础。
1. 阐述本单元的重要性和意义本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在整个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和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个学生个体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个体与社会紧密相连,遵循社会规则不仅是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其次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并内化道德和法律双重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通过探讨和解析社会规则,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续深入学习道德、法律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考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强调遵守社会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遵守社会规则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要前提,对于个人而言,遵循社会规则能够确保我们的行为和决策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标准,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守规则能够保护个人的权益,使我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能够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遵守规则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更好的社会公民。
在社会层面上,遵守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规则的普遍遵守能够确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当大多数人都遵守规则时,社会的运行将更加高效,资源分配将更加公平。
同时遵守规则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遵守社会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本考点梳理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本考点梳理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e85341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4.png)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 (1)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 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 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7.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 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 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8.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P30~31) (1)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 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 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考点精讲
返回考点清单 返回栏目导航
★5.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P27~28)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 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 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高频考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4921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非常快,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
同时,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中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亟须加强规范治理。
加强网络乱象治理,需要()A.强化公序良俗这一最刚性社会规则B.把法律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C.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D.发挥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教化作用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合理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
C:观察漫画“清朗”行动,面对网络乱象,要展开清理工作,可见加强网络乱象治理,需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故C正确;A: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法律是最刚性社会规则,故A错误;B: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B错误;D:要发挥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教化作用,故D错误;故本题选C。
2、七年级学生小峰在放学路上遭到了几个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小峰设想了以下四种办法,你认为最可取的是()A.花钱免灾,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他们,免得招来更大的麻烦B.想办法联合放学的“哥们儿”狠狠教训一下他们C.先拖住他们,然后找家人把他们抓起来,让他们的家长带钱来领人D.高声呼喊,求得周围人帮助,逃脱后尽快报案答案:D本题考查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在放学路上遭到了几个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如高声呼喊,求得周围人帮助,逃脱后尽快报案,故D正确;A:选项的做法会纵容其犯罪,故排除A;B:选项的做法是以暴制暴,会导致更多的违法行为,故排除B;C:选项的做法不恰当,不能抓住别人,故排除C;故本题选D。
3、《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干预信息呈现;不得利用算法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汇总大全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b21d2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6.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要求的是()①小张:我自觉遵守学校制度,从不迟到早退②小钟:每次做完核酸检测,我都会向医务人员道谢③小华:不管什么事我都实话实说,从不说谎④小郝:车多时我能红灯停绿灯行,否则视情况而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遵守规则的表现。
①②:小张自觉遵守学校制度,从不迟到早退;小钟每次做完核酸检测都会向医务人员道谢的做法都是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①②说法正确;③:有时会需要善意的谎言,还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③说法错误;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下列名言中,体现“礼”的重要性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敬人者,人恒敬之C.尺有所长,寸有所短D.不学礼,无以立答案:D本题考查对礼的认识和把握。
D:根据所学知识,“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故D说法正确;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A不符合题意;B:“敬人者,人恒敬之”表达的是尊重他人,B不符合题意;C:“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表达的是欣赏他人,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某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不讲诚信,为降低生产成本,购进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土坑”酸菜用于生产。
2022年4月,该公司受到停产和主要责任人罚款200万元的处罚。
这说明()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任何失信行为都是违法的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④企业要发展就不能讲诚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本题考查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④:材料通过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行为,从反面向我们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发展就不能不讲诚信,故①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②:不讲诚信的行为如果触犯了法律则属于违法行为,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教材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079b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与社会
会
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秩序的
规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
关系
则
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社会规则与秩序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与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 社 自 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 会 由 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规 的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则 关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 系 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 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9.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做法) 10.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要性) 1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 会文明、国家兴旺。(重要性) 12.做诚实守信的人,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 信记录。(做法)
含义 表现
尊重他人 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尊重他人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 修养的外在表现。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 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原因/重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要性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 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 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 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规则与秩序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 积 原 要制定 极 因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改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 进 和完善 规 (1)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则做 (2)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 法 会发展的要求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重点知识归纳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38fa6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9.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如图告诉我们()A.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B.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C.相互尊重促进社会和谐D.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答案:C本题考查尊重的重要性。
C:漫画表述了一声谢谢使所有的疲惫都化解,这说明了相互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漫画没有表述交友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错误,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排除;D:错误,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排除;故本题选C。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时时会感受到规则的存在。
在学校,班规校纪约束着我们的行动;在社会,道德法律约束着我们;就是在家里,我们也会受到家规的约束。
各种规则的存在,因为()A.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刑罚处罚B.规则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中C.维护秩序靠规则D.政府制定不了学校和家庭的规则答案:C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C: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时时感受到规则的存在,各种规则的存在,是因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制序的存在,故C 说法正确;A:不遵守规则不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A错误;B:不是各种规则存在的原因,排除B;D:政府可以制定学校和家庭的一些规则,D错误;故本题选C。
3、2022年3·15晚会,央视曝光了老坛酸菜包内幕。
老坛酸菜包竟然是在肮脏的生产环境和超标的防腐剂中腌制而来,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维权的途径有()①协商或和解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和途径。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当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故①②③④正确;故本题选A。
4、北京市公安局重拳打击制售侵权假冒冬奥会吉祥物行为,于2022年1月初彻底摧毁了一条生产、销售侵权假冒吉祥物玩偶的犯罪链条。
该制假售假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答案:B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7b9fd2733687e21ae45a953.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社会秩序的内容?1、管理秩序2、生产秩序3、交通秩序4、公共场所秩序二、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三、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种类:1、道德2、纪律3、法律4、风俗四、社会规则的作用(意义)?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实现。
五、自由与规则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六、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七、维护规则的要求?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八、劝导的技巧:有礼、有理、有节九、改进规则的原因?做法?原因: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社会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做法:1、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2、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重要性)?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
怎样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要求:①尊重他人人格;①对所有人一视同仁;①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易混淆知识点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易混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9917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3.png)
河南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先看病,先拿药,后支付。
”北京某区推出信用医疗服务,市民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在一定额度内,免除挂号、检查、检验、取药等多环节的排队缴费流程,实现医疗付费“零排队”。
市民在医疗场景下的守信、失信记录会上传至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信用医疗服务的实施()①方便市民就医,增进社会互信②说明企业诚信经营才能够赢得客户③引导市民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④表明恪守诚信与保护隐私是对立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①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题干中,信用医疗服务的实施方便市民就医,增进社会互信,引导市民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故①③正确;②:材料未涉及企业诚信经营才能够赢得客户,故排除②;④:恪守诚信与保护隐私不是对立的,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2、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出低年龄、低学历的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的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
这警示青少年应()A.积极见义勇为B.寻求法律援助C.坚持严格执法D.加强自我防范答案:D本题考查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认识和把握。
D:依据题文描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期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其警示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故D说法正确;AB:“积极见义勇为”、“寻求法律援助”与题意不符,题意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故AB错误;C:“坚持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的职权,青少年无权执法,故C错误;故本题选D。
3、“放学后,路上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等候,上车后不抢座、不打闹,做到文明乘车。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汇总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da093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2.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答案:D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A错误;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属于勤俭节约,B错误;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属于关爱他人,C错误;D:季布一诺体现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我们融人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体现了遵守诺言,诚实守信,D正确;故本题选D。
2、《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树导向、立规矩、定红线,为不文明行为设立了规则边界。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社会处处有规则,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B.条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生活C.条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限制了人们的自由D.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答案:C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ABD:《盘锦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树导向、立规矩、定红线,为不文明行为设立了规则边界,说明社会处处有规则,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条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生活,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条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保障了人们的自由,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国家博物馆内有一份特殊的藏品——51把钥匙,它们承载着社区严医生与51户患者的暖心承诺。
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无人照料,就干脆把钥匙交给他,方便他随时上门。
26年来,他累计上门服务5万余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钥匙医生”。
这说明()①信任不能凭空而来,真诚待人才能赢得信任②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能形成良好人际关系③勇担责任,诚心诚意为民服务,能完善信用体系④以信为本,能够增加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该题考查诚信。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笔记重点大全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笔记重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135fe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6.png)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网信部门明确指出,将重点整治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
反对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①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学习网络技术,攻击网暴者的电脑③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④学会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尊重他人、文明有礼。
③④:反对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学会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人,③④正确;①: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不是青少年应该做的,排除①;②:攻击网暴者的电脑是违法行为,②错误;故本题选D。
2、“各位邻居,今天吾儿结婚,宾朋将至,电梯可能频繁往返21楼,给诸位带来不便还请见谅!特备喜糖共沾喜气,诚邀大家一起庆祝!”,近日,一张贴在电梯出入口的告示火了,新郎父亲的这一举动获得住户的好评,纷纷点赞,恭贺!这启示我们()①尊重他人应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②相互尊重有利于减少摩擦,化解纠纷,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③文明礼貌体现国家的形象,我们应自觉加强自己的文明修养④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②④:新郎父亲的这一举动获得住户的好评,纷纷点赞,恭贺!这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应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互尊重有利于减少摩擦,化解纠纷,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所以①②④正确;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③排除;故本题选B。
3、央视3·15晚会后,湖南插旗菜业的“老坛酸菜”让消费者谈虎色变,卫生程度堪称恶劣,防腐剂更是严重超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标的食品,如有违背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陈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执勤交警依法处以30元罚款。
据此判断,陈某()A.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B.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C.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D.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答案:B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B:闯红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行政法律,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罚款属于承担行政责任。
故B正确;AC:材料未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故排除AC;D:材料未涉及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故排除D;故本题选B。
2、中学生刘某在校门口看见两个陌生人在拖拽同班的同学,而那个同学一边挣扎一边喊着:放开我,我不认识你们。
你认为刘某的正确做法是()A.赶快去报警,并喊来其他同学的家长拦住他们B.冲上去抓住坏人,伸张正义C.把头转过去,看一看远处的风景D.赶快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拿主意答案:A本题考查对善用法律的知识和把握。
A: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易受不法侵害,因此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面对暴力行为,要学会机智灵活的斗争。
题文材料中刘某的正确做法是及时告诉老师、家长,并赶快报警,故A说法正确;B: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与不法分子作斗争要讲究智斗,B不符合题意;C:既纵容对方又纵容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C不符合题意;D:做法欠妥,等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以后,不法分子已经作案,受害者已经遭殃,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下边是某校“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活动方案,其中存在错误需要修改的版块是()A.找不同B.排雷行动C.法律零距离D.亮剑行动答案:D本题考查违法犯罪。
ABC:这三个观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面对违法犯罪,中学生既要勇敢,也要机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钱某与他人开玩笑,将自己呈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截图修改成阳性并发微信群,引发了恐慌。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钱某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
钱某的行为是()①一般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
①④:钱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说明钱某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受到行政处罚,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故①④选项说法正确;②③: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钱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是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故②③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答案:B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
B:题干表述了小林的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可见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散播谣言,扰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A:旷课逃学属于不良行为,不符合题意;CD:殴打他人,致其重伤,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均属于犯罪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6、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超过两成的交通事故是因闯红灯引起的。
小陈同学放学后着急回家,闯红灯导致一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侧翻,驾驶员受轻伤。
此事件中小陈同学的行为属于()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分类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依据题文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小陈同学闯红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依据“小陈同学闯红灯导致一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侧翻,驾驶员受轻伤”的描述,小陈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①②说法正确;③④:依据题意描述,小陈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小陈的行为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故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
7、“先看病,先拿药,后支付。
”北京某区推出信用医疗服务,市民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在一定额度内,免除挂号、检查、检验、取药等多环节的排队缴费流程,实现医疗付费“零排队”。
市民在医疗场景下的守信、失信记录会上传至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信用医疗服务的实施()①方便市民就医,增进社会互信②说明企业诚信经营才能够赢得客户③引导市民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④表明恪守诚信与保护隐私是对立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①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题干中,信用医疗服务的实施方便市民就医,增进社会互信,引导市民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故①③正确;②:材料未涉及企业诚信经营才能够赢得客户,故排除②;④:恪守诚信与保护隐私不是对立的,故排除④;故本题选B。
8、在郑州一辆B1路公交车上来了一位穿着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
车厢很空,有很多座位,但是他没有坐下,而是很娴熟的把手里的一个白色袋子放在空地上垫着席地坐下。
车长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哥说我们干的脏活,身上太脏,怕把座位弄脏了。
这位农民工的行为()A.有自知之明,明白自身身份B.自卑,胆量小的表现C.换位思考,是尊重他人的表现D.言语文明,态度谦和的表现答案:C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C:农民工怕弄脏座位,选择坐在地上,是尊重他人,懂得换位思考的体现,故C说法正确;ABD:题干中农民工的行为是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体现,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农民工的行为与言语文明无关,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每年的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这是一个温馨的节日。
我们需要做的很简单,只要向遇到的人发出真挚的问候,或者传递一个甜美的微笑,就会把快乐带给整个世界。
这是因为()①和气的态度能避免竞争②文明礼貌能使人际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③只要举止文明,就可以广交朋友④语言文明会使人感到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要文明有礼的原因②④:题文中真挚的问候,甜美的微笑会把快乐带给整个世界,体现了文明有礼能为人际关系增色,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②④符合题意;①:能避免竞争的说法太绝对,①表述错误;③: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D。
10、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任某因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4 万元,成为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
对这一案件理解不正确...的是()A.罚金属于刑罚处罚中的主刑B.任某应该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答案:A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法不可违。
BCD:任某因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4万元,这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任某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B、C、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A:罚金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1、金秋十月,风和日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十一假期,尽管疫情还在持续,还是有很多的人走出家门,景区聚集,餐馆聚集。
口罩扫码,距离间隔,都成了形式。
因此,对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对此,你认为( )A.疫情秩序要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好不容易放假了,出门游玩无可厚非C.人们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则D.维护好疫情防控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答案:C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C:题干表述了很多人景区聚集,餐馆聚集。
口罩扫码,距离间隔,都成了形式。
这对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所以人们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则。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疫情的秩序靠疫情规则来维持,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
A说法中有“强制命令”不合适;B:出门游玩也要遵守规则,B错误;D:人们的道德素养提高,有利于维护疫情秩序,D错误;故本题选C。
12、大学毕业生小胡为了应聘心仪的工作,花重金找专人对自己的履历进行“美化”:学校学生会优秀干部、某竞赛优秀选手、某职场成熟经验……看着“美化”后的履历,小胡惊喜之余感到难以置信。
下列对小胡这一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美化履历无可厚非B.善意的谎言利于求职,今后再努力也不迟C.诚信乃立身之本,构建文明社会人人有责D.美化履历事关犯罪,知法犯法实属不妥答案:C本题考查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AC:美化履历的行为是缺乏诚信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诚信乃立身之本,构建文明社会人人有责,A说法错误,C 说法正确;B:修改履历的行为不属于善意的谎言,B说法错误;D:美化履历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3、文学家哈伯特说过: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下列选项与其观点一致的是()A.诚信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B.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C.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生命的意义在于讲信用答案:A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A:分析题文,依据所学可知,“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说明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故A正确;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故D错误;故本题选A。
14、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
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
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
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从中得到的启发是()A.要为人正直,乐于助人B.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C.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D.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答案:B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
B:“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的故事说明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B说法正确;ACD:说法没有体现出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应排除;故本题选B。
15、对以下古文的理解对应合理的是()①不学礼,无以立——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本题考查文明有礼,正确认识自己,诚信,尊重他人的知识点。
①:不学礼,无以立,意为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旨在说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无直接关系,①选项错误;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说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选项正确;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③选项错误;④:敬人者,人恒敬之,意为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说明了尊敬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做到尊重他人,④正确;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