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常识
![公文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caca3db90d6c85ec3ac6ed.png)
1.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一般采用线装、钉装或胶粘的办法。
装订时,文件页码要折叠整齐,认真编排,注意不可错页漏页,以保持公文的完整。
凡有附件的公文,主件和附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末尾注明各附件的标题;如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的首页上注明文件的文号,与主件同时报送。
2.说明是对事物、事理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
在应用文章中使用较多。
当公文中叙述一件事,介绍环境和背景材料时往往用说明方式。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诠释说明(也叫“下定义”)、分类说明、数字说明、对比说明、类比说明、举例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等。
说明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科学。
注意通俗易懂,语言平实3.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从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分类,一是参阅性公文,二是承办性公文。
4. 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的文种是请示5. 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审批手续。
通用公文的制发又叫发文办理。
主要有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6. 公文有三种关系,既上行,平行,下行,一般的公文都是要逐级传递的,也就是说省-市-县(下行)或者县-市-省(上行),要加快公文传输可以越过中间的层级直接发给相应机关,但这必须是很特殊的才可以.另外,就算很特殊需要越级行文,也需要同时抄报中间被简略的机关.比如,省绕过市直接发文给县,可以不经过市但要抄送给市.但是越级行文有很强的约束性,要求很严格,不是可以随意的.所以单纯为了提高速度是不可以采取越级行文的.所谓的直接行文就是直接上下级的行文根本不存在加快公文传输的,跨级行文没有这种表述,其实是越级行文的误解.多级行文是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可以达到提高公文传输速度的目的.综上,答案是多级行文.7. 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领导人签发的日期8. 所有的公文中,(命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公文基础常识
![公文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17c48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9.png)
公文基础常识一、公文分类(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一)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的行文。
如报告、请示。
(二)平行文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如函。
(三)下行文上级机关向属下的机关行文。
如命令、决定、批复、通知、通告、通报。
二、15种公文文种(顺口溜:一命三通要报请批,二公二决当议函议)1.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3.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该文种适用于:影响比较久远的事,时间跨度长,人、财、物牵涉较多。
4.命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 1 —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该文种通常由国家或县级以上的行政机关发布。
5.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6.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7.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特点:①告知范围区域性;②内容专业性。
#分类:①制约性通告。
例,《XX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②内容专业性。
《XX关于办理燃气复核业务的通告》8.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该文种行文方向最多。
9.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该文种适用频率最高。
#分类:①批转性通知。
例,《转发XX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②发布性通知。
③知照指挥性通知。
例,《XX关于配合做好营商环境专项调研的通知》10.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 2 —知重要情况。
11.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不需要上级回复)#注意:请示属于呈阅性,不得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12.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f2b8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3.png)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一、前言公文是政府机关、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务活动时使用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法定性、约束性和证明性,对于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公文的基本常识,包括公文的定义、分类、要素、格式、语言规范等内容,以供参考使用。
二、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和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的正式文件。
公文包括公告、通知、函、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决议等形式。
三、公文的分类1. 根据用途不同,公文可分为内部公文和外部公文。
内部公文主要用于机关内部沟通和协调工作,外部公文则用于与外部单位或者个人交流职务和权责。
2. 根据内容不同,公文可分为行政公文和业务公文。
行政公文主要与行政管理相关,业务公文则与具体业务活动相关。
四、公文的要素1. 发文单位:指发出公文的机关、部门或者单位的全称或者简称。
2. 文种:指公文的种类,如通知、决定、指示等。
3.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4. 正文:公文的主体部份,阐述具体内容。
5. 来文字号:表明公文的呈送、发文日期和编号。
6. 呈批:对公文进行审批或者请示的单位。
7. 抄送:将公文副本发送给相关单位或者个人。
8. 附件:公文中附带的资料、文件或者说明。
五、公文的格式1. 公文的纸张大小普通为A4纸(210mm×297mm)。
2. 公文的字体普通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2pt)。
3. 公文的对齐方式普通采用分散对齐。
4. 公文的标题应居中罗列,字号较正文略大。
5. 公文的正文要求段落分明,适当缩进,首行空两格。
6. 公文的开头普通应写明发文单位、文件种类和标题。
7. 公文的结尾普通应标明发文单位、发文日期和文件编号。
六、公文的语言规范1. 公文的语言应准确、简炼、通顺,避免废话和冗长的修辞。
2. 公文的用词应规范、规范、准确,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和含糊不清的词汇。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802c0259eef8c75ebfb304.png)
公文实务篇第一部分公文写作第一章公文基本常识一、公文的概念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公文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它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公文的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称为机关)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二、公文的种类公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主要分类情况如下表:分类标准类别备注按公文内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程度对外公开文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可以直接对国内外公开发布限国内公开文件:内容虽不涉及国家秘密,但其内容不宜或不必向国外公布内部使用文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不宜对社会公开,只限在本系统或本机关内部使用秘密文件:其内容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利益遭受损害我国的三级涉密文件机密文件: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绝密文件:内容含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按对处理时限的要求平件:没有特殊时间要求,按常规处理的文件加急件: 内容重要、紧急而需要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特急件: 内容非常重要并特别紧急,需立即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按行文方向上行文: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和请示。
下行文: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比如函、议案。
按公文来源收文:本机关收到上级、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所制发的文件。
发文:本机关拟制并向外发送的文件。
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就具体公文而言,往往有兼并或相互转化的现象三、公文的效用公文的效用就是指公文的实际效力和功用。
公文有两个方面的效用,第一是现行执行效用,也就是公文对受文者以及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有关行为的强制影响;第二是历史效用,是指公文在记录和印证历史事实方面的权威性作用和影响。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3647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9.png)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公文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公文要求言简意赅,排除歧义,表达的信息明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内容。
2、规范性:公文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标题、主体、落款、签章等内容,要求统一、规范。
3、权威性: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单位的正式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要求语言严谨、内容可靠。
4、规范用语: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口头化和方言化,注重用词精准、得体。
5、书写工整:公文要求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6、内容真实:公文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会对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7、逻辑严密:公文应当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是公文的开端,一般包括标题、行文时间、发文单位、主题等内容。
前言部分要求简洁明了,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2、正文部分: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呈请、批示、决定等不同类型的文书内容。
要求结构严谨,内容真实。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日期等信息。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1、在公文写作中,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口头用语和方言用语,要求用词精准、得体。
2、公文应力求简练明了,排除歧义,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3、公文撰写中应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提高公文的阅读流畅度。
4、公文中日期、单位、人名、地名等要写到位,不得有错别字、漏字、重字等错误,确保公文的书写工整。
5、在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公文格式的规范,包括行文模式、标题、正文、落款等格式的统一。
6、公文写作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自然,语言得体,突出公文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7、公文撰写时应注意审慎,了解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尊重法律法规,不得超越职权,确保公文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公文基础知识培训
![公文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c60d2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b.png)
标题写作技巧
01
02
03
准确概括公文内容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 文的主旨,避免过于冗长 或含糊不清。
突出重点
在标题中突出公文的核心 内容,使读者能够快速理 解公文的主要意图。
使用规范用语
标题应使用规范、正式的 语言表达,避免口语化或 使用不当的措辞。
正文写作技巧
结构清晰
正文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内容,分段明确,条理清 晰。
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公文的种类包括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纪要 等。
公文的格式包括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其中眉首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 字号、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等;主体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 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等;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和印发日期等 。
报告实例分析
01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 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公文 。
02
例如:某县政府向市政府汇报的 关于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详细介绍了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 和取得的成效。
请示实例分析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例如:某市教育局向市政府请示关于增加教育经费的请示, 请求批准增加本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公文基础知识培训
目 录
• 公文概述 • 公文写作技巧 • 公文处理流程 • 公文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 公文实例分析
公文概述
01
公文的定义与特点
公文是组织或个人在 公务活动中使用的书 面交流工具,具有法 律效力。
公文是传达政策、发 布命令、处理事务的 重要手段。
公文的特点包括规范 性、权威性、实用性、 法定性等。
行文错误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1d23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1.png)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导言:公文是指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所撰写的正式文件。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处理和撰写公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文基本常识,希望能对大家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公文的概念和分类1.1 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于内外部交流与组织调控的正式文书。
1.2 公文的分类公文按照用途和功能可分为:公报、公告、公函、公告、公告、公告、公告等。
二、公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1 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由各种基本要素组成,包括:标题、主送、抬头、、附件、署名和日期等。
2.2 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按照标题、和附件的顺序排列。
其中,标题精炼扼要地概括了公文的内容,是公文的主体部分,附件是对的补充说明或支持证据。
三、公文的写作原则和技巧3.1 公文的写作原则准确性原则:公文要求内容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词语和歧义的表达方式。
正式性原则:公文要体现一定的正式性,符合规范和格式要求。
简洁性原则:公文要力求简明扼要,避免重复、啰嗦的表达方式。
性原则:公文结尾部分要有合适的,强调主要观点,给读者带来清晰的印象。
3.2 公文的写作技巧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词汇。
注意段落的分隔,使文章结构清晰易读。
遵循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
应用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清晰有力。
四、公文的修改与校对4.1 公文的修改公文写作完成后,应进行修改,主要包括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公文的校对校对是在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道关卡,主要目的是检查公文的拼写、标点、格式等方面是否正确。
五、公文的存档和保管公文的存档和保管是确保公文长期保存和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存档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分类、编号和归档等方面的事项。
六、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6.1 注意语言的规范在公文写作中,应遵循语言规范,注意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等。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240d8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3.png)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送、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本文件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的单位被上级列为副本,被下级列为副本。
抄报纸和抄的单位名称列在文末,也就是公文最后一页的最下面。
为了整洁美观,文末的抄送单位、打印机关、打印时间一般用两行隔开,主题词打印在第一行,文号打印在第二行。
八、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xxxxxx(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
公文常识
![公文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eacf0abb68a98271fefa12.png)
公文处理1.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2.殷墟甲骨刻词是最早的公文。
尚书是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文章总集。
3.公文写作是代机关立言。
4.公文的作者是机关、组织、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以个人名义发文,在个人名字前面都应冠以机关的名称和职务。
5.公文分类:根据来源: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
行文关系: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秘密程度: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6.公文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规范性、公布性文件侧重于说明的方式。
工作报告、会议纪要侧重于叙述的方式。
调查报告则需同时兼用三种表达方式。
7.公文行文方式:逐级行文:直接对自己所属的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行文。
多级行文:向自己以上或以下的多个机关行文,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
直达行文:上级领导直接把文件发到基层机关的行文。
公文的文面构成:(眉首、主体、版记)*眉首部分1、 公文份数序号一般6位,前面用0补齐。
绝密、机密应标明份数序号。
2、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格式: 机密★长期、机密★ 按20年认定。
3、 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
(绝密、机密级的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4、 紧急公文:特急、急件。
紧急电报:特提、特急、加急、平急5、 发文机关标示(文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组成。
联合发文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用联署机关名称。
6、 发文字号:国办发〔2005〕1号(括号要注意、序号不加0)。
一件公文只有一个发文字号,联合行文时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7、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示签发人的姓名。
*主体部分1、 公文标题: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文种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A、上级领导对下级发出的公文,其所属的下级机关都有负责贯彻执的责任。
下行公文一般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B、下级机关向上级发出的请示报告等上行文,一般情况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
C、直接向社会公布的公文主送机关可不写。
公文处理基本常识
![公文处理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baa91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f.png)
公文处理基本常识以下是 9 条关于公文处理基本常识的内容:1. 咱可别小瞧公文格式啊。
比如说,报告和通知那格式能一样吗?就像不同风格的衣服,你总不能穿睡衣去参加正式会议吧!写公文也是同理,格式要规范准确哦。
比如抬头怎么写、落款放哪儿,都得搞清楚。
2. 公文的语言那可得严谨呀!不能说些模糊不清的话,就像你给别人指路,不能说“大概在那边吧”。
要用准确、明确的词语,让人一看就明白啥意思,“张局长,这里明确写着要您签字才行”。
3. 审核公文得仔细认真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要是一份重要公文有错别字或者逻辑混乱,那多丢人啊!就如同一件精心制作的衣服有个破洞一样,得好好检查检查再发出去,“小李,你再把这份公文检查一遍呀”。
4. 公文的行文规则要遵守啊!不能随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好像走路得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不能乱闯红灯。
不然会出大乱子的,“记住啦,上行文可不能写成下行文的套路”。
5. 传递公文要及时,可别慢悠悠的。
这可关系到工作效率呢,难道你想事情都耽误了才把公文送到吗?那不得被骂呀!“赶紧的,把这份紧急公文送过去”。
6. 公文的保密工作太重要啦!有些公文可是机密啊,不能随便泄露。
就像你家的宝贝不能随便给别人看一样,得好好守住,“这个可不能对外说啊”。
7. 电子公文也要重视呀!别以为在电脑上处理就可以马虎,它也是公文啊。
就像线上会议也是会议,不能随便对待,“小王,电子公文也要按规矩来呀”。
8. 理解公文的意图可不能含糊啊!你得明白写这份公文到底要干啥,不然怎么执行呢?这就好比你不知道目的地,怎么出发啊,“大家要先把公文意图搞清楚再行动啊”。
9. 公文处理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啊!时代在变化,公文要求也在变,你不学习怎么行呢?不想被淘汰吧!就像手机得不断更新系统,我们也要不断进步才行,“都要多学习公文处理的新知识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公文处理无小事,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了解公文的基本常识
![了解公文的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0056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a.png)
了解公文的基本常识公文是一种以办理公务为主的文书,其形成和使用的目的是满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记载事物、表达意志、交流信息、联系工作和处理各种事务等活动的需要,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公文的含义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行使管理职权、处理公务活动而使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文通常也被人们称为法定公文,2012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是这样表述的:“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条例》规定公文种类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广义的公文泛指处理公务的所有文书,除《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种类外,还包括公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应用文书,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等。
本书内容涉及公文种类及具体写作时,采用广义的公文界定,并根据需要适当归类,以方便学习和使用。
不论是狭义的公文,还是广义的公文,作为公文,都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由法定作者制发;二是必须按规范体式制发;三是必须按法定程序制发;四是必须为公务活动制发。
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称为公文处理工作,即人们日常习称的“三办”之办文。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公文”、“文件”、“文书”是三个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在内容上都反映社会活动,在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体式。
其不同之处在于:文书是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在内的各种文字材料的总称,是个集合体。
公文是文书中的一大类别,是文书中除私人文书之外的所有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的通称,其外延比文书窄。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9371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8.png)
公文基本常识一、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是为了传达信息、规范行为、明确权责而制定的一种特殊文书。
它具有以下基本要素:⒈文种:公文分为不同的文种,包括公告、通知、批复、决定、指示等。
在书写公文时,要明确文种,以便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中传达的信息。
⒉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中内容,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件的主题,并做好文件的分类归档。
⒊发文机关:发文机关是指制定和发布公文的组织或机构,包括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发文机关应在文件中明确列出,以显示文件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⒋发文日期:公文的发文日期是指文件制定或发布的具体日期,应准确记录,以便在需要时确定文件的时效性和先后顺序。
⒌正文:公文的正文部分是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核心内容,要求行文清晰、准确。
正文应包括以下各部分:1) 引言或前言:引言部分对文件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使读者能够理解文件的起因和出台的目的。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对问题的阐述、决策的原因和依据等。
主体部分应言简意赅、条理清晰。
3) 结论或建议:结论或建议部分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的总结和提出。
结论或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4) 结尾:结尾部分是对文件的总结和致辞,可以表达感谢、希望或期望等。
结尾应简短、精炼。
⒍签名:公文应有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以确定公文的有效性和责任归属。
⒎附件:公文可以有附件,附件是对公文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和补充的材料。
附件的名称应简明扼要、内容具体。
二、公文的格式要求公文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格式要求:⒈字体:公文的字体应为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⒉格式:公文应为A4纸张,纸张要整洁无污点,并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⒊页面设置:公文的页面设置要求上下左右边距一致,一般为⑸4厘米。
⒋段落格式:公文的段落前应空一行,段前段后的行距一般为⑸倍。
⒌标题格式:公文的标题应居中,并使用加粗字体。
⒍行文格式:公文的正文一般为全文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一般公文常识
![一般公文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a15e67ddccda38376baf8f.png)
1.公文的性质是什么?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公文的性质是具有法定效力。
法定效力,按字面理解就是法律规定的效力。
既然是法律规定的效力,也就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效力。
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这就要求:第一,公文的制发机关必须具有法律地位,是依法批准成立的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了从国务院直到乡政府的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
第二,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具有法定效力,企事业单位的公文是否也具有法定效力呢?应该说凡是依法批准成立的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也具有法定效力,不过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效力不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具有执法效力,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不具有.但仍有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效力。
2.公文的作用是什么々公文的作用定义为“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
这是第一次把公文的作用提高到“依法行政”的高度来认识。
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依法行使管理职能,进行各种公务活动,而公文则是其重要的工具,是具有法定效力的凭证。
把公文的作用提高到依法行政的高度,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公文处理工作中的体现。
3.为什么要划分文种?第一,文种是公文行文方向和内容取向的标志。
例如文种是“请示”,便能知道行文方向是上行文,内容取向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第二,不同的文种其适用范围、写作要求、发送范围和处理要求是不一样的,标明文种,有利于公文的办理。
第三,便于公文立卷、归档和查询。
因此,凡编有文号的正是公文均应在标题中准确标明文种。
4.如何确定文种?一是根据行文方向,二是根据行文内容。
公文按行文方向可以分为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的上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的下行文;向不相隶属机关行文的平行文。
不同的行文方向有规定使用的不同文种。
如上行文的文种有“请示”、“报告”;平行文的文种有“函”;下行文的文种有“命令、决定、批复”;行文方向确定后还要根据行文内容,如行文方向是上行文,公文内容是请求指示或批准,用“请示”:是汇报情况或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用“报告”;是列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意见”。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8354d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00.png)
公文基本常识以下是 6 条关于“公文基本常识”的内容:1. 你知道吗,公文的格式就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得整整齐齐!比如通知,那可是有特定要求的。
就像你参加重要活动,总不能随便穿吧?公文的标题要醒目,就像给它戴上一顶合适的帽子,清楚地告诉别人这是什么事儿。
然后内容呢,得条理清晰,把事情说明白,不能含含糊糊的呀。
这难道不重要吗?2. 公文的语言啊,那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它要准确无误,就像走钢丝不能有一丝偏差!比如说报告,用词必须精准,不能有歧义。
难道能像咱们平时聊天那样随便说吗?“准确”这两个字在公文里可是超级重要的,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大麻烦呢,你说是不是?3. 嘿呀,公文的行文规则就跟交通规则一样!一辆车在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安全行驶,公文也是如此啊。
比如不能越级行文,这就好比你不能直接跳过中间步骤去做后面的事。
你想啊,如果都不按规则来,那不就乱套了吗?所以说,得好好遵守行文规则呀,这多关键呐!4. 公文的种类可不少,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花园!命令、决定、通告等等。
每种都有它独特的用处和特点。
好比决定是个果断的决策大师,通告就是个广而告之的大喇叭。
你想想,要是用错了种类,那不就好比在错误的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多不合适呀,是不是得搞清楚它们呀?5. 哇哦,公文的办理过程那可真是个精细活!从起草到印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得小心翼翼。
你看起草,得字斟句酌吧;审核,得严格把关吧。
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呀,难道不是得认真对待吗?6. 哎呀呀,公文的印章可不是随便盖的哟!它就像给公文盖个权威的戳儿。
比如在一些重要文件上,印章就是一种保证。
没有合适的印章,就像一件物品没有了身份证明。
你说印章重要不重要呢?可不能小瞧了它哦!我的观点结论是:公文基本常识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才能把公文处理得妥妥当当。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bfa14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c.png)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由机关、组织或企事业单位发出,用于传达文件、意见、决策、通知等事项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和约束力,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二、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署名和附件等部分。
1·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内容,并突出重点。
标题应置于文件正文前,采用居中、加粗的方式呈现。
2·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最主要的内容部分,通常按照章节划分,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正文应采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3·落款:公文的落款是出文机关全称,包括单位名称、日期和文号。
落款应置于正文之后,左对齐呈现。
4·署名:公文的署名一般由文稿负责人签字,签字后需注明姓名和职务。
署名应置于落款之下,左对齐呈现。
5·附件:公文的附件是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文件、资料等内容。
附件应在公文正文结束之后明确注明,并按顺序列出。
三、公文的格式公文应注意以下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边距设置为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2·字体和字号:正文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标题和落款可以使用黑体,字号适当增大。
3·行距和段距:●正文行距设置为1·5倍,段前和段后距离设置为0·5行。
●标题和落款行距可以适当增大,使之与正文相比更加醒目。
4·对齐方式:●标题和落款采用居中对齐方式。
●正文采用两端对齐方式,确保左右边界对齐。
5·缩进和分段:●正文段落首行缩进为2个字符。
●不同的章节内容应分段,以增加段落间的空白。
四、常用的章节内容1·引言:简要介绍文件的缘由、目的和要求,可以包括文件的背景信息和重要性说明。
2·正文:根据文件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各个章节,以逻辑性和条理性为原则进行组织。
3·结论:对文件的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决策或处理意见。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9500116edb6f1aff001faf.png)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1、公文的基本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它的这一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①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②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③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④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公文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②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公文可以代表机关发言,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
③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公文的特定效用是指公文的现实效用,是公文制发机关的法定地位所赋予的。
④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公文有规范的体式,这是公文同图书、情报资料、通讯报道以至于一般文章相区别的又一显著特点。
⑤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公文在形成过程中,要经过规定的程序逐层、逐级审核,并给制发机关最高领导或最高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后印发、执行。
3、机关公文的作用:机关公文的作用在于它是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和管理政务,机关之间相互进行联系以及机关内部处理工作事务的一种工具。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领导与指导作用。
②行为规范作用。
③传递信息作用。
④公务联系作用。
⑤凭据记载作用。
4、我国现行党政机关公文的常用种类:任何事物都有自已的名称,公文作为实施管理的一种工具,也有自己的名称。
一份公文的名称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的。
我国现行党委机关的常用公文主要有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我国现行国家机关的常用公文主要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5、正式公包括的一般项目:党政机关公文一般由版头、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横隔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抄送机关和印制版记等16个部分组成。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9eb621914791711cd79170d.png)
发文函号与标题间空两行
关于………………的函
单位: …………………………………… ……………………………………… ………………………………………。 特此函告。 落款 年 月 日
特定结尾语还有“特此函询”、“请即 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 等。
3、会议纪要
XXXXXXXXXX上有 什么错误?
××县重建税务所办公楼的请示报告
××地区税务局、城建局、国士局、物资局:
我厅所属的××区、××区、××区三个税务
所,因受灾被洪水淹毁,现决定重建三个区税务 所办公楼三栋,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用作办 公室和职工宿舍,共需资金50万元,扩征土地3亩, 钢材×吨,水泥×吨。 特此报告。
参加人员: 人名,单位+人名、人名,…………… …………………… 记 录: ……
落款(章) 2013年5月 日
空
分送:与会各单位 -2-
行 )
(二)常用公文写作常识
1.通知
通知适用于传达上级单位指示,部署安排工作,任免和聘用干部, 批转、转发和印发文件,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 周知或执行的事项等。 通知的种类主要有:批转性通知、传达或部署性通知、事务性通 知(如活动安排、会议通知、人事任免)等。
关于…………的请示
主送机关: 根据……………………………………… …………………………………………… ……………………………………………… ………………………………………………… ………………………………………………… ………………………………………………… ………………………………………………… ………………………………………………… ………………………………………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e660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f.png)
公文基本常识一、什么是公文?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发出,目的在于传达命令、通告、决策、决议、议定、公示、报告、请示、批复等内容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是组织内部和外部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基本要素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内容,形式上一般采用大字号加粗居中显示。
2. 发文机关:公文必须明确发文机关的名称、级别及其,以确保发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4. :公文的是公文核心部分,应该清晰明确地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要求和决策。
5. 签发人:公文必须有相应级别的签发人签署,一般在发文机关名称的正下方。
6. 盖章:公文必须加盖发文机关的公章,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7. :公文的是对公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可以包括相关法规、政策文件等的引用或解释。
三、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该突出公文的主题和要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 前言:公文的前言部分可以包括发文目的、背景、重要性等内容的介绍,以便读者对公文内容有所了解。
3. :公文的是核心部分,应该明确公文的要求、决策或通知内容,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4. 附件:公文附件是对的补充,可以包括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决策依据等,以支持公文内容的有效传达。
四、公文的撰写要点1. 规范性:公文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要求,语言规范、格式正确、内容准确。
2. 简明扼要:公文应该用简练明了的文字表达,避免使用长句和生僻词汇,确保读者易于理解。
3. 结构严谨:公文应该按照标题、前言、、附件的顺序组织,内部内容之间应该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层次分明:公文的应该遵循在前言中所阐述的要求、决策或通知的逻辑层次,以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
5. 细节准确: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日期、地质等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6. 美观整洁:公文的排版应该整齐清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以提高阅读体验和专业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
1.概述
公文是机关和组织机构用于传达决策、命令、通知等事务性文书的一种书面形式。
公文具有规范、严谨、正式的特点,是行政机关和组织机构进行内外部沟通和协调工作的重要工具。
本文档将介绍公文的基本常识,包括公文的定义、类型、结构以及撰写要求等内容。
2.公文类型
2.1 命令: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文书,用于下达命令或规定事项的执行要求。
2.2 通知:用于向特定对象或广大群体传达信息、通知事项或政策文件。
2.3 决议:用于会议或者组织机构就某一事项进行决策并公开宣布结果。
2.4 请示:用于向上级提出请示、汇报或请求指示、授权等事项。
2.5 通告:用于公布重要事项、政策变化、规章制度等内容。
3.公文结构
3.1 标题:包括机关名称、文件字号、文件标题等。
3.2 主题陈述:对公文的目的、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3.3 正文:详细阐述公文的内容、要求、决定等。
3.4 结尾:总结公文的要点,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措施。
3.5 签署:公文需要有相关负责人签署,以确保公文的正式性
和权威性。
4.公文撰写要求
4.1 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言清楚表达公文的内容,避免冗长
和花哨的修辞。
4.2 准确规范: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确保公文的准
确性和规范性。
4.3 层次分明:合理划分段落和标题,使公文的结构清晰,易
于阅读和理解。
4.4 科学布局:根据公文的内容和用途,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
顺序和篇幅。
4.5 规范格式:采用规定的公文格式和版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要求。
5.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5.2 公文写作指南:详细介绍公文的写作要求、规范和技巧。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公文:指机关和组织机构用于传达决策、命令、通知等事务性文书的一种书面形式。
6.2 命令: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文书,用于下达命令或规定事项的执行要求。
6.3 通知:用于向特定对象或广大群体传达信息、通知事项或政策文件。
6.4 决议:用于会议或组织机构就某一事项进行决策并公开宣布结果。
6.5 请示:用于向上级提出请示、汇报或请求指示、授权等事项。
6.6 通告:用于公布重要事项、政策变化、规章制度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