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了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某个城市的高温程度是根据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指标来综合衡量。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当日最高温≥32℃,相对湿度达到80%时,人体会感到闷热难耐。下表为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和体感温度前五位排行表。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海口在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是( )

A.临海,夜晚气温高

B.纬度低,极限高温数值大

C.临海,相对湿度大

D.纬度低,≥35 ℃的日数多

4.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距海近,大风天数多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③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④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6.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

降水相态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时为雪。近地层温度(1000百帕以下)在1~2℃时,并且750百帕附近有高于2℃的暖温层时,降水相态为雨,若低于2℃则为雨夹雪或雪。下图示意我国大致在113°E上的四城市2017年2月21日8时温度及温度平流垂直剖面。据此完成7~9题。

7.导致四城市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8.此时,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 )

9.降水相态最可能为雨夹雪的城市是( )

云瀑是指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由于重力等因素跌落,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山东某研学小组寒假去四川西部的牛背山等地野外考察,观赏到壮观的云瀑景色,当云瀑消散时,他们还发现“人居半山中、一派桃红柳绿”的田园景象。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白云倾泻成瀑”有关的是( )

11.云瀑比水瀑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12.据材料推断,“人居半山中”的原因主要是( )

下图为北京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完成13~14题。

13.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

A.13日13—15时

C.14日3—5时

D.14日6—8时

14.该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县1月主要受( )

16.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

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

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

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

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

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

1~2.1.C 2.A 解析第1题,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

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③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第2题,南亚地区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不是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3~4.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某个城市高温程度的衡量指标有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海口纬度低,日最高温≥35℃日数多是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D正确;夜晚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体感温度,不影响高温程度,A、C错误;海口临海,受海洋影响明显,夏季极限高温数值不大,B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体感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夜晚气温也高;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带来充足湿润气流,相对湿度大。这是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的原因,②③正确。大风会让人感到凉爽,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①④错误。

5~6.5.A 6.C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无霜期等值线没有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也没有随距海远近而变化,且呈现闭合状态;结合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这里安第斯山脉南北纵贯。由此推断图示区域无霜期的长短与海拔高低密切相关。第6题,若甲地终年盛行干热风,其无霜期应更长,而不是更短,故A错,该地纬度较低,西风影响不大,故B 错,甲地距海近,无霜期短,主要是受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强,故C正确,气温日较差较大,无霜期不一定短,故D错。

7~9.7.A 8.B 9.C 解析第7题,四城市大致在113°E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宜昌、南阳、郑州、太原,纬度逐渐增加,造成年均温减小,A正确。季风环流条件相同,均位于第三阶梯,地形差别不大;都不临海,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C、D错误。第8题,此时是2月21日8时的温度及温度平流垂直剖面,M到N区间等温线较密集,温差大,N所在一侧温度高于M,说明N为暖气团,M为冷气团,2月为冬季,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冷锋过境,B正确。南阳位于南阳盆地,海拔不是导致温度垂直变化大的原因,A错误。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大,天气变化大,云量较多,C错误。地面辐射减弱会导致底层气温较高,不会造成图中所示的气温的垂直变化,D错误。第9题,“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