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练含解析
2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 1.练高考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2018·新课标Ⅲ卷)13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下图为春季T4分))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1(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2)T 8分)(分)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3)预测分))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4(4)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答案】(1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3(2)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3(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的概念、成因、天气变化和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题。
7、6,读图,回答第百帕):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02为北半球某日4图·北京卷)2018(.6.据图推断.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平洋洋面生成台风D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热带太.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7 .小满.冬至A B .立秋DC.夏至6.B7.A 【答案】【解析】:精准分析该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气压中心的形成。
考点定位:【试题点评】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 思路点拨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提升练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原创)图甲为某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PQ为锋线,图乙为图甲中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从C到D的气压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2.关于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向和风速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吹东北风,风速较③④两地快B.③④两地均吹偏南风,风速较①②两地慢C.②③两地间风向一致D.③地与②地风向不同,但风速相同解析第1题,同一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地球自转线速度快,则据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与山地的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故A、B项错误;根据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可知,该处锋面系统是南侧气团主动向北侧气团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属于冷锋天气系统,主要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即锋线南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第2题,结合上题判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等压线分布信息可知,①②两地风向是偏西风,故A项错误;③④两地吹偏南风,①②两地间气压梯度力比③④两地间大,风力大,故B项正确;②③两地位于锋线两侧,且②地更接近锋线,则两地风向不同,且风速②地大于③地,故C、D项错误。
答案 1.C 2.B读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4.图中④地的风( )A.可能发展成为台风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5.图中⑤地盛行风挟带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解析第3题,①地气流顺时针辐散,位于北半球,应为高压中心,气压最高。
高考地理仿真押题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下面图1、图2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正值北半球(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15日9时与13日9时相比(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公园绿地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知,城市中心丙地气温较中心附近乙地温度低,说明丙地的比热容较大。
结合选择项可推知丙处功能区最可能是公园绿地。
第4题,决定梨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由图示信息知,乙地温度最高,为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重庆5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6.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B.昆明、长沙、上海、青岛C.昆明、重庆、长沙、台北D.台北、长沙、重庆、昆明读“北半球某四地1月气候和7月气候相对海洋性、大陆性比较示意图”,回答7~8题。
7.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8.④地1月、7月气候特点不同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地形影响 B.海陆位置C.洋流 D.季风影响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9~10题。
9.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就是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露珠,地面湿润D.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10.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风性质差异B.洋流成因差异大C.地面植被差异大D.盛行风向差异大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含解析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题号考点中难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1、2、3 4、5、6大气环流7、8常见天气系统14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12 9、10、11、1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18·山东济宁一模)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
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长。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
图1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
据此回答1~3题:1.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①降温最快②相对湿度大③气温最低④风速较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A.正南B.东南C.正北D.西南3.在冰雾出现时,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A.14时前后、20时前后B.10时前后、15时前后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D.正午前后、日落前后解析:1.B 2.D 3.D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
所以冰雾形成于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故B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冰雾出现频率在13时~20时比较低,此时间段应是草苫掀开时间,此时太阳主要位于西南方位,为了获得较好的采光条件,日光温室前屋朝向西南效果比较好。
第3题,读图可得日落前后至次日正午前后冰雾出现频率比较高,说明此时间段气温较低,需盖上草苫;正午前后至日落前后冰雾出现频率很低,说明气温较高,应掀起草苫。
(2018·宁夏银川质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
②④正确,选C。
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选B。
(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完成3~4题。
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 14.7 14.2 14.1 13.6 13.4 12.8 12.3 12.1 12.0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预测演练)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4.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A.5:30—6:30
B.8:30—9:30
C.13:30—14:30 D.17:30—18:30
解析 据上题分析结合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变化曲线图可知:图中 8: 30—9:30 是风速距平由负距平向正距平变化,因此此时为陆风转湖风的时刻; 17:30—18:30 是风速距平由正距平向负距平变化,因此此时为湖风转陆风的时 刻,故本题选 B。
C.⑥至⑦ 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时间间隔相同的相邻两点的距离越远,表明气球漂移的速度越快,即气球受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③点与④点相距最远,故 A 项正确。(2)首先根 据乙图的经纬网,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心为南极点。然后根据图甲中 ⑦和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4.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应用体验 (2016·浙江省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读我国 4 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 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 1—2 题。
1.温室内、外的气温( A.阴天时大致相同 C.晴天时相差不大
) 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 (1)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画图观察两
个重要时间点(6 点和 12 点前后)的气温变化,并注意月初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命题点二大气运动教师用书
命题点二大气运动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2 (2023·湖南高考)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1)~(3)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B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C )A.7日20∶00 B.8日20∶00C.9日20∶00 D.10日20∶00【命题解读】本题组以某区域经历较强大气污染期间气象要素的变化设置考查情境,重点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科学探究与逻辑推理能力,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 精归纳1.图解大气运动的内在联系2.图解风力、风向的影响因素3.抓住主要因素分析区域的降水状况(1)大气运动对降水的影响①热力环流与降水形式对降水的影响城市风城市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形成雨岛效应山谷风盆地和谷地地区,在夜晚,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夜雨湖陆风白天,湖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形式对降水的影响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信风带一般少雨;大陆东岸地区多雨西风带多雨极地东风带少雨(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5)天气系统与降水①受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讲)(含解析)
专题 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知识点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海陆分布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 ℃等温线大致经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_大气的运动规律专题训练
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
下图示意a、b、c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锋面逆温出现的原因是 ( )。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B.b锋面的逆温层气温垂直变化不大C.c锋面出现逆温层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解析第1题,锋面的下部为冷气团,上部为暖气团,所以在锋区的垂直方向上,气温是随海拔的升高而上升的。
第2题,由图可知,b锋面的逆温层的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答案 1.C 2.B(2013·新课标Ⅰ,4)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下图,完成第3题。
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
该区域位于45°N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B(2013·江苏地理,25~26)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4.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成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 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
故选C。
答案:C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b<cB.d>e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线气压值高于c 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
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1~2题。
1.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A.190米B.260米C.330米D.400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8个小时B.8时逆温层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C.该地逆温形成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D.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地分别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气压统计后绘制的图像,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可能是( )A.反气旋锋面B.气旋高压脊C.反气旋低压槽D.气旋锋面4.如果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持续增强,则甲地可能出现( )A.暴雨B.干旱C.寒潮D.雾霾5.如果影响乙地的天气系统表现为大风、降温等特点,则该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是( )A.向东北移动B.向东南移动C.向西北移动D.向西南移动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的一天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
他们根据考察资料绘制了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但老师发现他们绘制的①②③④四个信息中,只有③是正确的。
读图,完成6~7题。
6.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最可能是( )A.8:30~9:30 B.11:00~12:00C.14:00~15:00 D.22:00~23:007.甲、乙、丙、丁四地中,夜雨最多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 ℃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B.纬度C.海拔D.气压9.“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B.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露点是指在固定气压下,大气中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规律 正确把握练习 专题检测(二) 大气运动规律 含解析
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6年某季节,L市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向水库投放了9 600万个直径约为10 cm 的黑色塑料球,使水库表面完全被黑球覆盖(如图)。
完成1~2题。
1.推断L市投放黑色塑料球的季节及原因()A.春季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C.秋季受西风影响,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D.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水库泥沙含量多2.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A.水库中藻类的数量减少B.水库水质显著上升C.水库地区的水循环活跃D.水库水温明显下降解析:1.B 2.A第1题,从左图中可知L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投放黑色塑料球可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第2题,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水中藻类因失去光照而减少。
水库中水质不可能显著上升,对水库地区的水循环影响不大,水温不会明显下降。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C.冷锋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气流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3.A 4.D第3题,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
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
故A正确。
第4题,观察图中信息,该气流来自大西洋低纬海区,经亚马孙平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性质湿热;该气流两种路径均位于低纬地区,对热带地区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而是沿阻塞路径影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故此时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pptx课件
D.全天阴雨,空气湿度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蒸散发量指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是地球表 面水分耗散的主要形式,甲、乙、丙三地中,甲的蒸散发量明显大于乙、丙 两地,说明甲处是水面,而对于乙地和丙地,乙地的蒸散发量大于丙地,说明 乙地还有植被的蒸腾作用,因此乙地是草地,丙地是裸地。D正确,A、B、C 错误。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自然条件下,小时蒸散发量与空气温度和净辐射呈显 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空气温度越高,净辐射量越大,则小时蒸散发量越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3时后,乙地和丙地的小时蒸散发量有明显的下降,说 明此时净辐射量下降,此时有阴雨天气出现,C正确,B错误;全天阴雨或晴天, 则甲、乙、丙小时蒸散发量应大致与净辐射量变化一致,空气湿度通过读 图无法分析得出,A、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广东高三春季开学考试)蒸散发量指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是地 球表面水分耗散的主要形式。自然条件下,小时蒸散发量与空气温度和净 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某亚高山草甸区在6月某日三 种不同覆被情况下的小时蒸散发量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河北唐山高三期末)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 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气象状况分布图。据此 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可 能出现锋面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出现大雾天 气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专题突破练二 大气运动规律
(2023·湖南岳阳高三一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 之比,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下图为我国辽宁省某地地 表反照率的平均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了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
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
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①大气反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地面反射减弱④地面辐射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某个城市的高温程度是根据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指标来综合衡量。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当日最高温≥32℃,相对湿度达到80%时,人体会感到闷热难耐。
下表为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和体感温度前五位排行表。
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海口在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是( )A.临海,夜晚气温高B.纬度低,极限高温数值大C.临海,相对湿度大D.纬度低,≥35 ℃的日数多4.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距海近,大风天数多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③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④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
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6.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降水相态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时为雪。
近地层温度(1000百帕以下)在1~2℃时,并且750百帕附近有高于2℃的暖温层时,降水相态为雨,若低于2℃则为雨夹雪或雪。
下图示意我国大致在113°E上的四城市2017年2月21日8时温度及温度平流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7~9题。
7.导致四城市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8.此时,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 )9.降水相态最可能为雨夹雪的城市是( )云瀑是指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由于重力等因素跌落,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
山东某研学小组寒假去四川西部的牛背山等地野外考察,观赏到壮观的云瀑景色,当云瀑消散时,他们还发现“人居半山中、一派桃红柳绿”的田园景象。
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白云倾泻成瀑”有关的是( )11.云瀑比水瀑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12.据材料推断,“人居半山中”的原因主要是( )下图为北京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
读图,完成13~14题。
13.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13日13—15时C.14日3—5时D.14日6—8时14.该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
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
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县1月主要受( )16.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1~2.1.C 2.A 解析第1题,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③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第2题,南亚地区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不是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3~4.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某个城市高温程度的衡量指标有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海口纬度低,日最高温≥35℃日数多是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D正确;夜晚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体感温度,不影响高温程度,A、C错误;海口临海,受海洋影响明显,夏季极限高温数值不大,B错误。
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体感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夜晚气温也高;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带来充足湿润气流,相对湿度大。
这是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的原因,②③正确。
大风会让人感到凉爽,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①④错误。
5~6.5.A 6.C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无霜期等值线没有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也没有随距海远近而变化,且呈现闭合状态;结合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带,这里安第斯山脉南北纵贯。
由此推断图示区域无霜期的长短与海拔高低密切相关。
第6题,若甲地终年盛行干热风,其无霜期应更长,而不是更短,故A错,该地纬度较低,西风影响不大,故B 错,甲地距海近,无霜期短,主要是受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强,故C正确,气温日较差较大,无霜期不一定短,故D错。
7~9.7.A 8.B 9.C 解析第7题,四城市大致在113°E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宜昌、南阳、郑州、太原,纬度逐渐增加,造成年均温减小,A正确。
季风环流条件相同,均位于第三阶梯,地形差别不大;都不临海,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C、D错误。
第8题,此时是2月21日8时的温度及温度平流垂直剖面,M到N区间等温线较密集,温差大,N所在一侧温度高于M,说明N为暖气团,M为冷气团,2月为冬季,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冷锋过境,B正确。
南阳位于南阳盆地,海拔不是导致温度垂直变化大的原因,A错误。
M到N区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大,天气变化大,云量较多,C错误。
地面辐射减弱会导致底层气温较高,不会造成图中所示的气温的垂直变化,D错误。
第9题,“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时为雪”,沿700百帕画水平线,宜昌大于0℃,为雨;太原低于0℃,为雪。
南阳和郑州在700百帕以下有高于0℃,也有低于0℃的;南阳在750百帕附近有高于2℃的暖温层,降水相态为雨;郑州在750百帕附近有低于2℃的,则最可能为雨夹雪;C正确。
10~12.10.D 11.B 12.D 解析第10题,“云瀑是指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岭,由于重力等因素跌落,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说明“白云倾泻成瀑”是由下沉气流所致。
“海风”和“陆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A、B错误。
“谷风”是气流沿上坡上升所致,“山风”是气流沿坡下沉所致,C错误,D正确。
第11题,分析材料可知,云瀑是气流从高处往低处倾泻,或在峡谷之间流动,借风力以显示其“飞流直下”的气势。
由于云的状态变幻莫测,流云的运动没有疆界的限制,所以,“云瀑”比“水瀑”更加多姿多态,薄云飘移时轻逸飘洒,浓云汹涌时如天河倾泻,气势磅礴。
故B正确。
“出现在峡谷”“移动速度快”不能体现“壮观”的特点;分析材料可知,云瀑是气流沿山坡下沉所致,形成与冷暖气团无关,A、C、D错误。
第12题,四川属于亚热带,夏季炎热,半山腰处气候凉爽,有适宜的温度,D正确。
山地不利于储水,因此有充足的水源说法错误;半山腰处坡度大,因此地势平坦开阔说法错误;半山腰处海拔高,摩擦力小,因此风力较小说法错误。
A、B、C错误。
13~14.13.C 14.D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在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市气温下降,出现降水天气,应为冷锋过境。
图中14日3—5时,气温变化剧烈,出现降水天气,应是冷锋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
第14题,2月13日降水后,气温回升,惊蛰节气在3月5日前后,此次天气系统过程不会使故宫出现雪景,A错。
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小,不会提供充足水源,且此时气温较低,农作物还没有进入生长期,B错。
此次降水量级小,不会导致春汛现象,C错。
由于降水,道路湿滑,不利于快递行业及时投送,D对。
15~16.15.A 16.B 解析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1月份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A对。
锋面气旋影响下阴雨天气较多,且多发生在夏秋季节,B错。
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我国北方的影响主要在夏季,C错。
中纬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月受冬季风影响显著,D错。
第16题,“久晴大雾雨”,说明晴天后,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大,容易产生降水,“久雨大雾晴”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水汽含量减少,云层消散,天气转晴,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