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经口及经鼻留置胃管的观察
新生儿留置胃管
![新生儿留置胃管](https://img.taocdn.com/s3/m/cab7a892eff9aef8951e0611.png)
• 经口插管不涉及鼻腔仅对咽部有轻微刺激, 由于新生儿生理性吸吮和吞咽反射,感觉口 腔中有异物时即产生主动的吞咽动作,经口 腔至胃的通道直径远超过鼻腔至胃的通道直 径,不易损伤黏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经 口腔插管留置的效果明显优于经鼻插管留置 ,因此新生儿应尽量采用经口腔插管。可是 ,由于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好,唾液分泌少
• 经口腔插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插胃管比较, 口腔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性插管成 功率高,黏膜损伤小,对患儿影响小。 常规的从鼻腔插胃管对新生儿的鼻腔环境造 成了一定的不良效果。由于新生儿鼻腔短小 ,鼻腔粘膜娇嫩,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易 引起鼻腔粘膜损伤、出血,造成患儿痛苦。 经鼻腔插管时,由于生理因素影响,新生儿
• 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观察
•
留置胃管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插管
的入口处与固定是否牢固,患儿无意识的躁
动等。由于经口腔插入胃管且长期留置胃管
更换的周期是7d[7],给口腔粘膜带来感染
的机会,所以精心护理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动作轻柔
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注意观察口腔是否出现
注意事项
• 1.胃管消毒后用温开水将管外湿润,可直接 插入食管(忌用油类润滑剂)。
• 2.必须肯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进行鼻饲。 • 3.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喂入量必须严格遵医
嘱。 • 4.奶及水的温度要适宜,不得过冷或过热。 • 5. 如须经胃管给药时,则药物必须研细用温
早产儿经口微量喂养与鼻胃管喂养的临床研究
![早产儿经口微量喂养与鼻胃管喂养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4d42305a8102d276a22f2b.png)
早地开始喂养 。但喂养方法不 当极易 引起一 系列喂养并发症 , 极大 降低存活率。因此 , 尽可能尽早给予早产儿经肠 道喂养 已经被 临床 医生广为接受 。微量喂养可刺激 胃肠道激素分泌 , 促进 胃肠道发育 ,
加速 胃肠道功 能成熟 , 目的不在 于通过 胃肠道 给予营养 物质 , 而是 尽早形成代谢的独立性。
量 O5 1 /sd 每天 增加 O5gk , 足量 30sk ・ , .- . g ・, 0 k . /s 至 . /g d 液体 摄 入
等 )。同时各种消化 酶不足 , 【 l 1 胆酸分泌较 少 , 对脂 肪的消化 吸收较 差, 在喂养不 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 肠炎 。而合理早 期微量
喂养组(1 + .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 3 . 46), 7 P OO ) 22两组 喂养 中相关并发 症发生情况 经 口微量 喂养组腹胀 、呕吐 、 .
在 胃J( 次给奶前 都要检查 ) 做好标 记 , 括插 入的长度 和 日 q每 , 并 包
期, 胃管每 3 d更换 1次。喂养开始时间及加奶 幅度 同奶瓶组 , 17 欠/
定。 随机分成经 口 量喂养组 和鼻 胃管喂养组各 2 例。 口微量喂 微 5 经
养组男 1 , l 例 , 4例 女 1 胎龄 2 — 6 , 8 3 周 平均 3 . , 3 7周 出生体重( 8 ~ 90
2 5 ), 均 1 6g 鼻 胃管 喂养组男 l 例 , l 例 , 10 g平 80 ; 4 女 1 胎龄 2 3 8~ 5 周, 平均 3 .周 , 3 9 出生体重 (0 0 2 2 ) , 均 17 g 15 ~ 0 5 g平 8 0 。两组性别 、 胎
喂养较为关键。早期喂养不仅可防止低 血糖 、 高胆红素血症 , 减少 自 身蛋 白分解 , 更重要 的是 缩短生 理性体重下 降 的时 间 , 促进 胃肠 道 成熟1 2 1 。要促进早产儿对肠道营养的耐受性 , 应在最初 7 h内尽可能 2
新生儿留置胃管
![新生儿留置胃管](https://img.taocdn.com/s3/m/3c7071695727a5e9856a6197.png)
精品PPT
插胃管是新生儿病房常见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早产儿、低 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证,由于新生儿 没有主动配合的意识、能力,造成新生儿插胃管时有一定的难 度,留置胃管期间也会容易滑脱,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为了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及防呛咳、窒息等。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道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但是,长期留置 胃管易对口腔、鼻、食道、和胃粘膜造成损伤,引起一些并发 症,如炎症、水肿、出血、溃疡等,使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 ,
精品PPT
经口插管不涉及鼻腔仅对咽部有轻微刺激,由于新生儿生理性 吸吮和吞咽反射,感觉口腔中有异物时即产生主动的吞咽动作, 经口腔至胃的通道直径远超过鼻腔至胃的通道直径,不易损伤 黏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经口腔插管留置的效果明显优于经 鼻插管留置,因此新生儿应尽量采用经口腔插管。可是,由于 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好,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加之口 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留置胃管增加了黏膜损伤的机会,改 变了呼吸道的环境,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同时留置胃管后 造成呼吸道狭窄,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松弛,胃呈水平,上述均使初生新 生儿容易发生呕吐。在插胃管或者留置胃管期间要密切观察患 儿是否出现呕吐,而呕吐物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和(或)吸入 性肺炎。
精品PPT
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观察 留置胃管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插管的入口处与固定是否
牢固,患儿无意识的躁动等。由于经口腔插入胃管且长期留置 胃管更换的周期是7d[7],给口腔粘膜带来感染的机会,所以精 心护理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 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注意观察口腔是否出现粘膜磨损、 鹅口疮等,每班交接班要细致查看胶布固定情况,是否有松脱, 胶布潮湿应及时更换,避免胃管脱出,尽量减少患儿不必要的 插管痛苦。观察组有2例发生脱管,但并未出现呕吐、吸入经口腔插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插胃管比较,口腔胃管插入时不 涉及鼻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对患儿影响小。 常规的从鼻腔插胃管对新生儿的鼻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效 果。由于新生儿鼻腔短小,鼻腔粘膜娇嫩,按照传统的操作方 法,易引起鼻腔粘膜损伤、出血,造成患儿痛苦。经鼻腔插管 时,由于生理因素影响,新生儿不会配合做吞咽动作,增加了 插管难度,经鼻插管胃管易盘在咽喉部[6],使鼻咽部血管粘膜 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并结痂,使原已狭小的鼻腔更加狭 窄甚至闭塞,进而使机体氧气的吸入量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 阻,较大程度影响患儿的呼吸,严重者可导致出现呼吸暂停。
新生儿经鼻胃管留置长度的测量与分析
![新生儿经鼻胃管留置长度的测量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9763ee6529647d26285205.png)
参 考 文 献 [1] Scalzo AJ,Tominack RL,Thompson MW.Malposition of pediatric
系 :胃管插入长度 与体质量呈正相关 (r=0.602,P<0.叭 ),而与 身长 、头围之 间无相关性 (r==0.367,0.233,P均>0.05)。 2.2 胃管插入长度与体质量间的线性 回归分 析 :胃管插入长 度与体 质量 的 回归方程 :Y=19.698+0.O02X,回归模型的假设 检 验 结 果 显 示 :F=10.472,P=O.002(P<O.05),所 以建 立 的 回 归 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 论
按 照研 究对象的纳入 和排 除标 准共纳入 70例 .其 中经 影像 科医师鉴定 胃管前端 不在 胃体部 的有 12例 (17%),故 剔 除 ,实际病 例数 为 58例 ,其 中男性 36例 (62%),女性 22 例 (38%);37周 ≤出生胎 龄<38周 25例 (43%),38周 ≤胎 龄<39周 23例 (40%),39周 ≤胎龄<40周 1O例 (17%)。 1.2 研 究方法 :插入 胃管长度测量方法采用 自鼻尖经耳垂至剑 突的距离 。插入 胃管前测量并记录患儿身长 、体质量 、头围。胃 管插入后经影像科确定 胃管前端在 胃内的位 置.其中胃管前端 到达 胃体部为位置合适 ,未达到或超过胃体部为位置不合适。 1.3 观察指标 :观察 胃管插入长度 、患儿 胃管插入前的身长 、 体 质量和头围 1.4 评 价 方法 :本研 究 中 ,胃管 插 入 长度 的测 量 、胃管 的插 入 以 及患儿身长 、体质量和头围的测量均 由新生JLkb科同一名护士 完成 。胃管前端在 胃内位置的确定则由影像科一位 医师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 资料 采用%描述 ,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和线性 回归分析 以 R 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 身长 、体 质量 、头 围分别 与 胃管插入 长度之 间的关
早产儿不同途径留置胃管的效果分析
![早产儿不同途径留置胃管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434de4aeaad1f346933f9f.png)
早产儿不同途径留置胃管的 效果分析
韩敏
(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扬州 22 52 00)
【摘 要】 目 的 比 较 早产 儿 经 口 和经 鼻 留 置 胃管 的 效 果。方 法 将需 置胃管的 早产儿 随机分 为经鼻 组和经 口组 , 比较两 种方法 的成功 率及其对 呼吸 功能的 影响 及其他 影响 。 结果 经 口留置 胃管因不涉及鼻腔, 易于操作, 对患儿影响较 小。结论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更为合适。
护理 与临 床
①加强心理护理: 脑梗 死患者共 同特点是感 情脆弱, 易悲 观失望。正确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是做好心理护理的 前提, 护理人员从提高自身素质、服务质量入手 , 应以热情周到 的服务 态度, 与患 者沟通 交流, 使患 者感到 心情 愉快、精 神振 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心理护理可 有效地控制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老年性脑梗死为一种临床常 见疾病, 患者求治心切, 对治疗期望值要求高 , 护理人员要以高 度负责的态度, 予以关心体 贴。护士 要多与患者 交流, 采取尊 重、关 心、同情 、疏导、鼓励、抚慰等方 法做好患者 的心理护 理, 消除其孤独、焦虑、消极等不良心理因素, 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良好的护理, 能使患者摆脱药物所无法医治的痛苦, 得到全身心康复。②严密观察病情: 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 自觉 症状不明显, 不能仅仅依靠 主诉来发 现身体变化 , 护 士必须通 过认真、仔细、严密的观察, 及早发现病 情变化, 否则 容易延误 病 情。重 点 观 察 血 压、脉 搏 、呼 吸 、瞳孔 和 意 识 变 化 情 况 。③护 理 上的特点: 对老年性脑梗死疾病要早诊断、早治 疗, 并积极做好 各项护理措施的落 实, 严密监 测生命体征 和预防并 发症的发 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0b98647c850ad02de804120.png)
1 . 2 固定方法
对照组经 口插管成功后 , 采用传统 的固定 方
法, 即用一条胶布交叉缠绕在 胃管上 , 妥善固定 于患儿 口角 一
侧皮肤上 ; 观察组 经 口插管 成功 后, 用长约 1 0 c m 的棉线在 胃
管近 口唇处缠绕 3~ 4次 , 每缠一 次打一个 结 , 最后 一次 打一 个死结 , 将棉线的两端拉平 , 用3 M透 明敷贴将 胃管 固定于上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采用传统的 胃管 固定方法 , 胃管两侧 的胶布被 胃管支起 ,
与皮肤之间有空隙 , 降低 了固定 的牢 固性 。新生儿贲 门较宽 , 且括约肌不够发达 , 在哭 闹或吸气 时, 贲 门呈开放状 态 , 而 幽 门括约肌又较 发达 , 使 新生儿 易溢 乳或 呕 吐 , 奶 汁或 呕吐 物易打湿胶布使胶布失去黏性 , 致 胃管脱落 。 采用 3 M透 明敷贴配合棉 线 固定法 , 可 明显延长 胃管 留 置时间 , 有效减少 胃管脱落 , 减轻 了临床护士工作量和患儿 的 痛苦 , 此方法具有临床实用实 践与研 究2 0 1 4年 第 1 1 卷 第3 期
新生 儿经 口留置 胃管 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
卫
摘 要
群
目的 : 探讨新生儿经 1 5留置 胃管 2种 固定方法 的效果。方法 : 将8 0例新生儿随机等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 用 3 M透明敷贴
吸暂停 的发生率 』 , 临床主张选 择经 口留置 胃管 。采 用传统
的经 口置 胃管固定方法因新生儿 口腔分泌物多 , 难 以固定 , 经
明、 贴合紧密 、 防水性好 、 不易脱 落 , 配合 棉线 固定 法 , 既可 以增加 两端 棉线 的拉力 , 又可 以减少 粘贴 的缝 隙 , 增加 黏合 面, 从而使 胃管固定更加牢 固, 同时采用上唇 中部 固定法使敷 贴固定 在上唇与鼻孔之 间的皮肤上不 易打湿 。其 次 , 口腔 内
两种新生儿胃管留置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两种新生儿胃管留置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d339d876a20029bd642d59.png)
现代医院 2008年 11月第 8卷第 11斯 专 业 技 术 篇 Modem Hospital Nov 2008 Vol 8 No 11
高龄 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加 人工 晶体 植入术的护理
植翠明 卢素芬 叶卫平 黄思建 吴素虹
NURSING ON PHACOEM USIFICAIT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 PLANTATlON PERFORM ED IN CATARACT PATIENTS ELDER THAN 90 YEARS
Ⅳ umei
【摘 要 】 目的 探讨新 生儿的 胃管 留置适 宜方式。方法 将 留置 胃管的新生儿 随机 分成 2组 ,观察 组 42例采用经 口插 管方式 ,对照组 4O例采 用经鼻插 管方式。 比较 2种插 管方式的 1次插 管成功率 、相 关并 发疰。结果 观察组 、对照组在 1次插 管成功 率、相 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存 在显著性统计 学差异 ,P<O.01。 结论 新生儿经 口插 管并 留置 比经鼻插 管留置效果好 ,一 次成功率高 ,并发症 少。
2 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 、插管 过程相关 并发症 的 比较 情况见
表 1。从表 1可见经 口留置 胃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 比经鼻 留 置 胃管的成功率要 高 ,相 关并发症 发生率 比经鼻 留置 胃管 组低 ,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从表 2可见经 口留置 胃管组比经鼻 留置 胃管 的胃管保留时间长 ,有显著统计学差 异 (P<0.05)。
谭秀梅 :佛山市顺德陈村医院插管成功率与并发症的比较 n(% )
3 护理 3.1 物 品 的 准 备 留置 胃 管 前 除 了 准 备 插 胃管 常 用 物 品 外 ,还必须备好氧气及吸引器。 3.2 操作者动作轻柔 ,技 术娴熟 ,切忌粗 暴 ,遇有 阻力感 时勿硬插 ,以免损 伤粘膜组 织。患儿取侧 卧位或 头偏 向一 侧 ,防 止 呕 吐物 误 吸 引 起 窒 息 ,经 口 留 置 胃 管 后 固定 一 侧 口角 ,以 防脱 出 。 3.3 有缺氧及呼吸困难者在 吸氧的 同时进行插管。绝对 的 禁止从鼻腔插管 ,胃管必须妥善固定 ,防止脱 出,必要时对患 儿进行适 当的约束 。 3.4 每次喂奶前均应抽 吸 ,证 明管在 胃内。注入奶液及药 物的注意事项 :经胃管 注入奶液及 药物时 ,应 事先加 温至适 宜 温 度 。每 次 注 入 前 应 轻 轻 抽 吸 ,证 实 胃管 在 胃 内 ,每 次 注 入 的 速 度 宜慢 ,时 间不 少 于 5—10 min。每 注 入 奶液 后 ,用 少 许温开水冲洗 胃管 以免阻塞。鼻饲用物每次用后要消毒 。 3.5 危重新生儿 胃肠蠕动慢且 弱 ,易出现 胃内残 留奶和腹 胀 I2],为 防止 出现不耐受 情况 ,在每 次喂奶前 要抽 吸 胃内 是否有残奶 ,如有则将 残奶 注 回胃内 ,如残奶 超过 喂奶量 的一半 ,应将总 量减去 残 留量 ,则 是 当次喂人 量。鼻饲 时 应遵循 由少至多 ,逐渐增 加的原则 。 3.6 无 论 经 鼻 或 经 口 留置 胃 管 ,插 管过 程 患 儿 均 较 易 发 生 恶心或呕吐 ,故 留置 胃管 应尽量在患儿 空腹时进行 ,避 免呕 吐物吸入 ,引起窒 息或 吸人性肺 炎。每次 注奶 前应 抽 吸 胃 管 ,如有潴 留应将潴 留奶 液抽 出,并适 当减 少注 入量。鼻饲 后将患儿头肩部垫高 ,取 斜坡卧位或右 侧斜坡 卧位 ,借 重力 和坡度 防止奶液反流 ,一旦出现反流应及 时吸净气道 内的反
新生儿留置胃管评分标准
![新生儿留置胃管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f8f2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d.png)
新生儿留置胃管评分标准
新生儿留置胃管的评分标准通常涉及到评估新生儿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指标,以确保胃管的留置和喂养过程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用于评估新生儿留置胃管的一般性标准:
1.胃内容物引流:评估通过留置的胃管引流的颜色、量和性状,以确保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异常的颜色或量可能提示肠道问题。
2.腹部肿胀和不适:观察新生儿腹部是否有异常肿胀或不适感。
这有助于评估肠道内是否存在气体积聚或其他问题。
3.体重变化:监测新生儿的体重,确保胃管喂养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而不引起异常的体重增长或减少。
4.呕吐: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呕吐迹象,这可能与胃管位置或喂养速率有关。
5.呼吸和心率: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确保没有因为胃管引起的呼吸困难或心率异常。
6.护理相关的问题:检查胃管留置部位是否有任何红肿、渗出或其他护理相关的问题。
7.家长和护理人员的反馈:了解家长和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喂养和留置过程的感觉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根据医院、医生和患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新生儿留置胃管的过程中,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监测和
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患者家长应该随时向医护人员汇报任何不寻常的情况或症状。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的护理观察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的护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6e49415fc4ffe473368ab9c.png)
3.1 疼痛:通过我们观察,95%以上的病人,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有不能耐受的疼痛,尤其在手术后前3天为重,由于疼痛,患者不愿深吸气,不愿咳嗽排痰,表现为呼吸浅快,两肺可闻及痰鸣音,病人往往焦躁、情绪不稳,为了使病人疼痛得到缓解和消失,我们的护理防范措施:①报告医生使用镇痛剂缓解疼痛。
②嘱病人咳嗽排痰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导致疼痛。
③告诉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性,缓解病人焦躁不安情绪,并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3.2 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与疼痛、胸部损伤、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缩有关,为防止气体交换受损,可采用以下护理措施:①采取以上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疼痛;②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③协助病人坐起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液;④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肺受压萎缩;⑤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3.3 保持引流通畅,我们采用了以下护理措施:①观察引流情况,并做好记录,每2小时1次,观察引流管是否密闭。
②每2小时挤压胸腔引流管1次(由胸腔端向引流瓶端的方向挤压)[2]。
③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水封瓶内引流管的水柱波动范围减小或消失,要查找原因,告知医生,确定引流管是否通畅,必要时行X线检查,更换引流管。
3.4 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我们采取了下列护理措施:①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近端夹闭;②保持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下60~100cm,防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出现逆行感染;③插管周围保持干燥,勤换药;④闭式引流管固定应牢固,避免脱出发生开放性气胸,经常检查引流管密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⑤协助患者坐起,鼓励咳痰,防止肺部感染;⑥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我们护理的319例患者中,有2例胸腔感染,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所致,由于发现及时,胸腔闭式引流通畅,通过禁食、静脉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未再手术而治愈。
综上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常见而且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护理工作十分艰巨,若有不慎,将会有诸多护理问题发生,只要我们的护理工作严谨周密,护理措施得当,不仅能让病人早日康复,而且各种护理问题将会降低到最低限。
儿童放置胃管途径的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分析(1)(精)
![儿童放置胃管途径的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分析(1)(精)](https://img.taocdn.com/s3/m/0d24faf4e009581b6bd9eb87.png)
儿童放置胃管途径的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分析(1)】目的为临床工作中合理选择胃管放置途径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4年7~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ICU住院的51例放置胃管的患儿进行了观察,对不同置管途径的相关资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经口放置胃管和经鼻放置在年龄、置管过程中对患儿的黏膜损伤方面、脱出原因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而在平均置管时间、首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呛咳和保留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新生儿和小婴儿经口放置胃管更合适,1岁以上的患儿更适合于经鼻放置胃管。
【关键词】儿童;胃管;途径放置胃管是小儿内外科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自己进食、危重和手术后患儿的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洗胃等。
由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结构、对刺激的反射等都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所以儿童常用的放置胃管途径除经鼻放置外还有经口放置。
笔者对2004年7~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ICU病房住院的51例放置胃管的患儿进行了观察,对不同置管途径的相关资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合理选择胃管放置途径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4年7~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ICU住院需放置胃管的患儿共51例,男38例,占74.5%;女13例,占25.5%;新生儿11例,0~1岁21例,1~6岁9例,6~14岁10例;经口放置胃管31例(经口组),经鼻放置胃管20例(经鼻组)。
1.2操作方法根据患儿年龄选择8~12号胃管。
经口放置的长度为鼻尖至剑突的距离[1],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将胃管自口角插入,固定于嘴角下;经鼻放置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2],采用快速插胃管法[3],即以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后,沿鼻道置入,当胃管到达咽部患儿不做吞咽动作、憋住气或在患儿哭声末屏气时,术者快速将胃管送入胃内。
插入后将胃管用胶布缠绕1周后固定于鼻根部,再向上反折,固定于额头。
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b3a43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3.png)
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留置胃管法是将胃管经口或鼻腔插入胃内的方法,主要应用需要管饲、胃肠减压、洗胃等患者。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声音嘶哑、插管困难、呃逆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鼻、咽、食道黏膜损伤1.原因(1)操作时动作粗暴。
(2)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出胃管损伤鼻、咽及食道黏膜。
(3)患者不配合、插管困难、反复插管导致鼻、咽及食道黏膜损伤。
(4)因长时间停留胃管压迫、刺激黏膜而引起口、鼻黏膜糜烂及食道炎。
2.临床表现患者感咽部不适、疼痛、吞咽障碍,难以忍受,有时可见鼻腔流出血性液。
3.预防(1)操作前可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与配合。
(2)置管动作要轻巧、缓慢,应注意避开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
(3)对长期停留胃管者,宜选用质地软、管径小的聚氯酯或硅胶胃管,可减少胃管对黏膜的损伤。
(4)可选用导丝辅助置管法,必要时可嘱患者饮少量温开水以助胃管顺利插入。
(5)长期停留胃管者,每日用石蜡油滴鼻及做口腔护理二次,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6)长期管饲者,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晚上拔出,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避免长时间压迫、刺激鼻黏膜。
4.处理流程出现鼻、咽、食道黏膜损伤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发生鼻腔黏膜损伤,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眼药膏;如伴有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如发生咽部黏膜损伤者,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发生食道黏膜损伤出血,可给予止血、制酸、保护黏膜药物)→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二)声音嘶哑1.原因(1)胃管质地较硬,在下插胃管过程中损伤喉返神经。
(2)置管过程中患者咳嗽、说话、不配合致使胃管移动引起对喉头局部摩擦。
(3)胃管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喉头水肿,压迫喉返神经造成声带麻痹。
2.临床表现置管后或留胃管期间患者感觉咽喉疼痛、发音困难。
新生儿留置胃管
![新生儿留置胃管](https://img.taocdn.com/s3/m/3c7071695727a5e9856a6197.png)
经口腔插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插胃管比较,口腔胃管插入时不 涉及鼻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对患儿影响小。 常规的从鼻腔插胃管对新生儿的鼻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效 果。由于新生儿鼻腔短小,鼻腔粘膜娇嫩,按照传统的操作方 法,易引起鼻腔粘膜损伤、出血,造成患儿痛苦。经鼻腔插管 时,由于生理因素影响,新生儿不会配合做吞咽动作,增加了 插管难度,经鼻插管胃管易盘在咽喉部[6],使鼻咽部血管粘膜 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并结痂,使原已狭小的鼻腔更加狭 窄甚至闭塞,进而使机体氧气的吸入量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 阻,较大程度影响患儿的呼吸,严重者可导致出现呼吸暂停。
精品PPT
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松弛,胃呈水平,上述均使初生新 生儿容易发生呕吐。在插胃管或者留置胃管期间要密切观察患 儿是否出现呕吐,而呕吐物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和(或)吸入 性肺炎。
精品PPT
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观察 留置胃管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插管的入口处与固定是否
牢固,患儿无意识的躁动等。由于经口腔插入胃管且长期留置 胃管更换的周期是7d[7],给口腔粘膜带来感染的机会,所以精 心护理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 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注意观察口腔是否出现粘膜磨损、 鹅口疮等,每班交接班要细致查看胶布固定情况,是否有松脱, 胶布潮湿应及时更换,避免胃管脱出,尽量减少患儿不必要的 插管痛苦。观察组有2例发生脱管,但并未出现呕吐、吸入、 炎症等,给予重插胃管处理。
精品PPT
经口腔插胃管,首先测量插入胃管的长度(即患儿发际至剑突 之间的距离)一般为胃管所指刻度15~25cm之间,用石蜡油润 滑胃管前端,患儿取侧卧位,操作者用镊子钳取胃管从患儿口 腔轻柔的插入,当胃管插入至5~7cm时,助手迅速用棉签蘸少 许糖水放入患儿口腔中,使患儿产生吞咽动作[1]的研究显示口 中含糖水吞咽比单纯吞咽动作容易,患儿能更好的与操作者配 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当插至胃管所指刻度18c m时,接5m l 注射器抽吸胃液证实在胃内[2,3]妥善固定。同时注意观察患儿 的面色、呼吸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新生儿两种置胃管方法的对比
![新生儿两种置胃管方法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fa55ce6102de2bd9605889f.png)
新生儿置胃管是治疗新生儿 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特别是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需要洗胃时。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 儿吸吮力和吞咽能 力低, 不能自行吸 吮母乳或 进奶量少, 不能 供给足够的能量 以满足机体 的需要, 除 静脉内全营 养液供养 外, 留 置胃管成了补充能 量和热量的 重要途径 , 因此 留置胃管 在新生儿护理中尤为重要。另外 , 还有一些危重患儿如新生儿 硬肿、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 儿缺血缺氧 性脑病等 也常常需置 胃管。为寻找一种既能减少 对患儿的刺激, 尽量减轻患儿的痛 苦, 又 能达到治疗 目的的方 法, 对我院 2004 年 10 月 - 2006 年 7 月住 院的 48 例需放置 胃管的新生儿进行 常规经鼻置管和经 口置管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4 统计学 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采 用统计学方法进 行分 析: 对 2 组患儿插管时间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 t 检验; 2 组患儿 一次成功率及插管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 χ2 检验。
2 结果 见表 1~3。
表 1 2 组患儿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一次成功率( %)
经口组
24
22( 91.67)
胃管送入。经鼻组: 按殷磊主编的《基础护理学》[1]昏迷患者插管 法进行, 插管长度 为发际到剑突 的距离, 插管前 应使患儿 头向 后仰, 当胃管插入咽喉部时, 将患者头部托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 柄, 缓慢插入胃管至预定的长度。
1.3 观察指 标 ① 观察插管的一次 成功率及插管所 需要 的时间; ②观察插 管过程中患儿有无 恶心、呕吐、黏膜 损伤、发 绀 、呼 吸 困 难 、呛 咳等 不 良 反 应 。
管饲饮食(鼻胃、口胃管)护理
![管饲饮食(鼻胃、口胃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6d8dc55022aaea998f0ff3.png)
管饲饮食(鼻胃、口胃管)护理一、管饲饮食的定义:将导管通过从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肠道,给患者提供食物、药物、水、营养液的方法。
二、目的:为危重、昏迷、消化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意经口进食、早产儿患者,提供营养液素,提高机体抵抗力,修复组织,促进康复。
药物代替不了食物。
吃了东西才能有力气跟疾病斗争。
三、禁忌症:食管梗阻、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
三、心理准备:了解管饲的目的、操作过程和操作过程患者出现的反应,理解并配合。
备温开水、品牌桶装或袋装牛奶粉、卫生纸等。
四、操作过程:(1)留置胃管长度:成人发际到剑突45~55cm一般在55cm(个体有差异),小孩为发际到剑突(或肚脐)。
(2)配合:患者请听从操作者做吞咽动作、深呼吸。
插管过程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
如遇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应重插。
昏迷病人因不能配合,一次性插管成功很困难。
五、管饲饮食注意事项:1、每次饲食前必须确认胃管在胃内:插入长度无变化,抽到胃液。
2、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用少量的温开水冲管。
3、查胃潴留(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患者呕吐宿舍,伴有上腹饱胀、疼痛,进食4小时后还能抽出以前摄入的食物。
功能性胃潴留多为胃张力缺乏,应与器质性胃潴留区别。
4、畅通呼吸道:危重患者先为病人翻身叩背,呼吸道通畅再饲食。
5、体位:抬高床头30°(或半卧位),食后>30分钟换体位,防反流。
5、操作者洗净双手,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注意无菌操作。
牛奶要现配现用,勿与水果同喂(产生凝块),食物放置<4小时。
6、注饲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7、食物保持在38~40°,也勿过冷,包括水果(果汁里加温开水)。
8、注食刚开始原则:开始先注食温开水,从少量、单品种开始,如牛奶、米汤,患者适应1到2天(根据病情),患者耐受后稳定供食。
8、饲食量:成人≥200ml,一般不超过300ml,消瘦体质、需要增加营养、消化功能好的可以增加到400ml,间隔时间≥2小时,每天总量1000-2000ml(小孩酌减),23:00以后一般不饲食(让胃肠道休息),或遵医嘱。
新生儿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研究进展
![新生儿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f39c1c856a561253d36fcc.png)
新生儿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研究进展作者:李润曹晓宽罗锋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摘要】: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目前临床中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有多种,如体表标志测量法、体重公式计算法、身长公式计算法等,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常用于<32周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全或因疾病、治疗原因不能奶瓶喂养者,危重、手术后胃肠内营养支持,洗胃、胃肠减压等。
教科书上成人胃管置入长度采用“前额正中发际—剑突,耳垂—鼻尖—剑突[1]”测量法,但新生儿胃管置入长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临床中便沿用成人的测量方法。
但临床上,按此测量方法留置的胃管,要么未达到胃体内而抽不出胃液,需要再增加胃管插入长度;要么插入过长后进入空肠。
这些测量方法X线定位不准确性达55%[2,3]。
胃管插入长度不准确,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呼吸暂停[4]、穿孔[5,6]等。
由于新生儿与成人相比,在生理解剖结构、消化道长度、身体各部位比例和对刺激的反射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成人胃管置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并不适合新生儿。
目前临床中新生儿胃管插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本文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体表标志测量法1.1 鼻尖-耳垂-剑突前额发际-剑突金汉珍等[7]主编的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中规定,新生儿鼻饲的胃管置入长度为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
鼻尖至耳垂至剑突,这是教科书上成人的胃管长度测量方法。
陈蓓[8]研究显示,早产儿的耳廓发育差,刚出生时大多头面部水肿,按此方法测量的胃管长度多有误差。
Freeman[9]等应用鼻尖—耳垂—剑突的胃管测量方法对80例新生儿进行了研究,通过X 线片发现胃管留置位置不合适率在20%以上。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cbcf17c281e53a5802ffa0.png)
J u n l fQii a e ia le , 0 8, 12 No 3 o r a qh rM dc lColge 2 0 Vo. 9。 . o
新 生 儿 经 口留置 胃管 并 发 症 的 观察 及 护 理
许 献 丹 罗伟 帜
4 1 目前有 专 家 认 为 鼻 阻 力 升 高 有 可 能 导致 气 道 .
阻 力升 高 , 响肺 功 能n 。 因新 生 儿 以鼻 呼 吸 为主 , 影 ] 鼻 腔 留 置 胃管 易造 成 鼻 腔 横 截 面 积 减少 , 阻 力升 鼻 高; 又鼻 腔 留置 胃管还会 造 成 局部 粘 膜 水肿 , 膜 分 粘 泌导 致气 道 阻力增 加 , 呼吸 功 能改 变 , 肺 功 能 易产 对 生不 利影 响 。所 以 , 用 经鼻 插 管 留 置 可 以 减 低 鼻 采
部 的刺激 , 奋迷 走神 经反 射 性地 引 起 呼 吸停 止 , 兴 心
1 2 插 管方 法 根 据 新 生 儿 出 天 数 选 择前 端带 侧 . 孔 的 6 号 优 质硅胶 胃管 , 管 长度为 1 ~ 1 m。 ~8 插 3 5c 用 石腊 油润 滑 胃管前 端 , 时 一手 插 管 , 手 托起 患 插 一 儿肩、 、 颈 枕部 , 稍后 仰 , 头 助手 持 压舌 板 轻 压舌 中下 段, 暴露 咽部 , 口腔 轻 缓 插 入 胃管 , 实 胃管 在 胃 从 证 内后 用胶 布妥 善 固定 在 下唇 下方 中部位 置 即可 。
新 生儿 经 口留置 胃管常 用 于各种 原 因导 致不 能
小 吸球 吸净 口腔 分 泌物 , 必要 时 应用 吸痰 机 , 病 情 待
自己进 食 和危重 患儿 的 胃肠 内营养 支 持 、 胃肠 减 压 、 洗 胃。 由于留 置 胃管会 引起 一 系 列 的并 发症 , 恶 如
早产儿经口管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经口管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91a5462e3f5727a5e962b7.png)
2005,26(3):238.
[3] 欧 阳 玲 .手术 治 疗 儿 童 难 治 性 癫 痫 的护  ̄ f-J].护 士进 修 杂 志 ,
2008 ,23(4):340—341.
(收 稿 日 期 :2009-12-30)
[1] 谭 启 富 ,孙 克 华 ,孙 康 健 .76例 颞 叶 癫 痫 手 术 治 疗 的 结 果 EJ]
早产儿经 口管饲 并发 症的观察 与护理
居 蓓 华 石 海 明 林 关玉
(浙 江省 嘉 兴 市 第 二 医 院 ,浙 江 嘉 兴 314000)
· 1006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0年 6月 第 25卷 第 11期
2 结 果 (表 1)
至 少 30 rain,喂 注 时 速 度 宜 慢 ,量 少 者 以 1 ml/min 速度 推注 ,量 多 者 推 注 速 度 不 小 于 15~ 20 r ain,避
摘 要 目 的 提 高 早 产 儿 经 口 留置 胃管 喂 养 的 安 全 性 与 有 效 性 。方 法 总 结 43例 早 产 儿 经 El置 胃管 喂 养 中
存 在 的并 发 症 ,提 出 防 范 与 护 理 对 策 。结 果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为 口唇 黏膜 干燥 ,恶 心 、呕 吐 ,脱 管 ,最 严 重 的并 发 症 为
护士进修 杂志 2010年 6月第 2 —鲞第 1 —塑
总 之 ,难 治 性 癫 痫 围 手 术 期 的 护 理 不 同 于 普 通 患 者 的 护 理 ,护 理 人 员 除 了要 掌 握 有 关 癫 痫 专 业 理 论 知 识 及 护 理 技 能 外 ,还 要 有 相 当 的 耐 心 与 爱 心 以及 社 会 责 任 感 ,这 在 整 个 护 理 过 程 中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侧卧位经上鼻孔留置胃管的方法观察
![侧卧位经上鼻孔留置胃管的方法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e302ed1d15abe23482f4dbf.png)
要 留置 胃管 的一般 患者 , 效果也 非 常显著 , 特报告 如
下。
以及根 本不 能配合 的患 者 , 次性 留置 成 功 的几 率 一
则 大大 下降 , 气管 切 开 的患 者 , 由于 气 管 敞开 , 以 所
留置 胃管是 临床上 给予鼻 饲药 物 、 物 、 食 胃肠减
压、 观察 胃液 的必 要 前期 步 骤 , 临 床上 , 在 需要 留置
对 照 组患 者 采 用传 统 的 留置 胃管 的方 法 , 次 一
性 成 功率 为 9 . , 6 5 观察 组患 者采 用 侧 卧位 经上 鼻
胃管 的患 者 , 往 是 高 热 、 往 昏迷 、 禁食 、 能 由 口进 不
1 . 2 P< O O ) O5 , .5 。
的方法来 留置 胃管 , 但我 们发 现在 患者气 管切 开 、 颈 项 强直 或完全 没有 吞咽功 能 的时候 采用这 样 的方法 来 留置 胃管 , 次性 留置 胃管成 功 的几率并 不高 , 一 自 20 0 5年 以来 , 们 探 讨 用 侧 卧 位 时 , 上 鼻 孔 留置 我 经
者, 患者 的下 颚根本 不 能靠 近胸 骨柄 , 如果 患者也 不
颈项 强直 , 完全 没有 吞咽 功能 的患者 2 0 , 中脑 0 例 其
出血 患 者 3 0例 , 炎 患 者 3 脑 5例 ,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蛛 3 5例 , 梗死 出血 7 脑 O例 , 随机 分为 2组 , 组 病人 在 2
病种 、 留置 胃管 特 殊情 况 、 情 、 病 性别 、 年龄 等 比较 ,
能吞 咽 , 传 统 留置 胃管 的方法 , 则 很难 成功 。采取 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经口及经鼻留置胃管的观察
标签:早产儿;途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10月—2012年8月在我科收住的需留置胃管的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
经鼻留置胃管者8例(经鼻组),经口留置胃管者12例(经口组)。
男14例,女6例,胎龄28~36周,出生时体重1250~2100g,平均体重1750g。
1.2 操作方法:根据患儿胎龄及体重选择6~8号胃管。
经口留置的长度为鼻翼至剑突的距离[1],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将胃管从口角插入,用3M敷贴固定于嘴角下;经鼻留置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2],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后沿鼻道插入,插入后将胃管用胶布缠绕一周后固定于鼻唇沟上方。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插入过程中观察患儿有无呕吐、呛咳、口腔及鼻腔黏膜损伤(以是否有鼻出血或胃管上是否有血丝为准)。
1.3.2 观察两种置管方法的成功率。
1.3.3 观察插管时及留置胃管期间患儿有无相关并发症(紫绀加重、呼吸暂停、窒息等)。
2 护理
2.1置胃管前备齐抢救用物(吸痰器、婴儿复苏囊等),充分给氧,保证SpO2在90%以上。
插管时将患儿上半身抬高30°—50°,以防分泌物,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操作者动作轻柔,技术娴熟,切忌粗暴,有阻力感时切勿硬插,以免损伤黏膜及组织。
2.2 每次注奶前均应回抽胃管,证明胃管在胃内,注奶或注药后用温开水冲管并夹紧胃管在体外的一端,下次喂奶打开。
注奶速度宜缓慢,切忌过快,时间不少于15—20分/次。
拔管时反折末端,当管前端近咽喉部时应迅速拔出,以防管内液滴入气管内引起窒息。
2.3 防止喂养不耐受情况,如腹胀、胃内潴留、呕吐等。
每次喂奶前回抽胃液,观察胃内残留情况,并观察残留奶量大于进食奶量的1/2时,应停喂;若残留小于1/2,可从本次奶量中扣去残留量喂入,残留奶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不要弃去,重新注入胃内;若残留液小于1/5,可忽略不计。
2.4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每天三次用棉签蘸温开水擦拭口腔黏膜,湿润口唇,并注意贴胶布的部位皮肤有无破损、出血、过敏等,胃管每4d更换。
3 结果
12例经口留置胃管者均一次插管成功(100%),8例经鼻留置胃管者,6例一次插管成功(75%),2例插管不成功(25%),插管时有阻力,出现鼻腔黏膜出血症状。
经口与经鼻插管及期间患儿相关并发症。
经口组:恶心呕吐1例紫绀加重2例呼吸暂停1例窒息0例。
经鼻组:恶心呕吐2例紫绀加重4例呼吸暂停3例窒息1例。
4讨论
4.1 本结果提示,两组在置管过程中均出现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两种置管方法都会对咽部的喉上神经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
黏膜损伤方面,经鼻组有两例黏膜损伤,这主要与新生儿鼻腔狭窄,鼻粘膜血管丰富有关,特别是早产儿,不但黏膜柔嫩,而且管壁薄,粗硬的胃管极易戳破管壁造成出血[3]。
经口鼻置胃管可避免胃管对鼻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充血、水肿及呼吸不畅,还可避免留置过程中对鼻黏膜的压迫而导致的缺血坏死。
4.2 新生儿时期由于头面部发育不完善,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几乎没有下鼻道;鼻腔黏膜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伴有呼吸道炎症感染的患儿,黏膜充血肿胀,使鼻腔变得较为狭窄,甚至闭塞,所以胃管很难顺利通过鼻腔,造成插管失败。
反复插管导致机械性损伤,更易引起黏膜水肿、充血,致呼吸不畅,患儿烦躁、紫绀加重、窒息。
4.3 新生儿以经鼻呼吸为主,由于解剖特点,舌相对大,与软腭接触,闭合口咽部,喉的位置相对高,会厌与软腭较接近,易造成呼吸道阻塞,经鼻留置胃管势必会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升高[4]。
鼻腔留置胃管还会造成局部黏膜水肿,粘液分泌,加重气道阻塞。
特别是危重早产儿,本身呼吸功能不完善,当鼻气道阻力升高时,紫绀加重,更加重了脑缺氧,易导致呼吸暂停。
另外,鼻阻塞时适时的反应是改为经口呼吸,使患儿口腔黏膜干燥不适,而经口留置胃管时则避免了这些不利因素。
本组也证实经口组出现紫绀加重、呼吸暂停、窒息等并发症明显低于经鼻组。
因此我们认为,新生儿更适合经口留置胃管。
参考文献
[1] 徐润华,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08.
[2]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2.
[3] 陆小芳.留置胃管致黏膜损伤及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54.
[4] 应雪琼.经口与经鼻留置胃管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47—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