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合集下载

1.1《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1《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思维特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并通过直观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他们在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还需要逐步培养。
(3)行为习惯: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他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有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提醒。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水沸腾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沸腾的短文或报告,内容包括水沸腾的概念、条件、原理、影响因素、应用和安全知识等,要求字数在500字左右。
(2)请学生进行一个水沸腾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报告,字数在300字左右。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学生在二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水的基本性质,如水的形态变化、水的密度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能力方面: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技能支持。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
(3)素质方面:三年级学生在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1.1《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科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授课时间节次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教科版

第2课水沸腾了(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不停地给水加热会怎样1.布置任务: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或画一画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小结: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面会产生“白气〞,杯中会冒气泡,最后水会沸腾。

探索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过渡: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观察哪些方面的现象?(预设:温度的变化;产生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声音的大小;……)2.提问:要完成给水加热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预设:需要烧杯、酒精灯……)如何给水加热呢?(预设:用酒精灯给装水的烧杯加热。

)3.展示: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

(1)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2)器材作用:烧杯——盛水;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三脚架——固定烧杯;酒精灯——加热。

4.播放:播放微视频和图片,介绍酒精灯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1)酒精灯的结构:灯壶、灯芯、灯芯管和灯帽。

(2)酒精灯的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热物体。

(3)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

5.讲解:出示温度计,讲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提示:边讲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持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5第五题。

五、路路利用实验探究了水沸腾时发生的变化,请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_产生。

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沸腾过程以及沸腾的条件。

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水的沸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水的沸腾过程和沸腾的条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水的沸腾规律,并能够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条件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条件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水的沸腾过程和沸腾条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发现沸腾条件和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沸腾过程和条件。

3.表达法:学生能够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水的沸腾过程和沸腾条件。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热水、温度计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沸腾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水沸腾的过程是怎样的吗?沸腾有哪些条件呢?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水的沸腾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并用温度计记录沸腾前后的温度。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现象,总结水的沸腾条件和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沸腾后会变成蒸汽呢?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的沸腾过程和沸腾条件。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沸腾了》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在本课之前,学习了水的蒸发,而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应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只具备初步的观察和探究能力,缺乏科学的思维和习惯;大多数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沸腾现象不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上升、有气泡以及声音等,对该过程缺乏具体认知;三年级学生很多不会的字还只能写拼音,文字表达能力弱,对现象的描述能力弱。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沸腾与蒸发的不同。

2.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思维:理解水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探究实践: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3.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理解并展示水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聚焦课题(预设4分钟)1.端起一杯水,提问:同学们,如果将这杯水放在阳台上,过一两天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预设:杯子里的水会减少,水会蒸发。

)那么如果我们不停的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预设:水会烧开)2.教师提问:同学们烧过水吗?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呢?(预设:温度升高、有声音、有气泡、有白气......)3.水烧开的时候,也就是水沸腾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实验观察一下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吧!板书课题:《水沸腾了》二、直播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13分钟)1.教师介绍展示实验器材:这是我们实验要用的仪器,大家认识它们吗?①电热水壶;②数字温度计;③秒表;④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7课。

本单元以“水”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各种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沸腾了》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水的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对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往往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奠定基础。

同时,这一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聚焦:通过提出“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水的沸腾。

2.探索: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预测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活动二,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和特点。

3.研讨: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特点,总结水沸腾的条件。

4.拓展:让学生思考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2.理解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温度保持不变。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

2.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

3.能基于证据和推理,对水沸腾的原因进行解释。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水的沸腾现象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和创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水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烧开水、煮饭等。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发明了蒸汽机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水沸腾了》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等过程,深入理解水沸腾现象及其原理;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概念;3.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养成合作、分享、尊重实证的科学精神;4.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以上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观察和分析沸腾过程中的气泡变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气泡在沸腾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大小、上升速度等,分析其变化原因,从而理解气泡与水沸腾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沸腾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水烧开时的情况?”(例如:水是如何从平静变得冒泡沸腾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沸腾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水沸腾的现象及其特点。学生需要掌握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包括水温逐渐升高、气泡产生及变化等,并认识到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
举例:讲解水加热过程中,水温上升、气泡由小变大的现象,强调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
(2)掌握水沸腾的条件。学生需要了解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沸点),并且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此外,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也需要调整。实验操作环节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小组未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明白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2.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的产生原因,并能简单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2. 实验探究:观察水沸腾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冷水、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提问学生观察过水的沸腾现象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出今天的主题。

2. 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水的沸腾现象并解释沸腾的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幻灯片展示沸腾的过程,强调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超过这个温度水就会沸腾形成水蒸气。

3. 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a.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过程。

b.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一名实验员,其他组员负责观察和记录。

c. 实验员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d. 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实验员在加热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变化。

e. 学生观察并记录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水开始冒气泡、水面变热、水开始剧烈沸腾等。

f. 学生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g. 完成实验后,小组间可以进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4. 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让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变化,并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

讨论问题可以包括: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等等。

5. 深化拓展(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的沸腾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一些水沸腾相关的小实验或观察,如加盐、加糖等条件对水沸腾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水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三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水沸腾过程中水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等问题缺乏具体认识。

本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引领学生经历预测结果、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司空见惯”的沸腾现象中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这些器材的使用和组装是难点。

水的沸腾实验中涉及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水量和水温数据的读取、仪器摆放的方法等问题,内容较多。

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并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沸腾现象都较熟悉,一般都知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面会泛起大量的气泡,但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并不明确,对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大小的变化缺乏仔细观察。

上述问题的提出和对现象的质疑,容易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水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不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目的是使感兴趣的学生课下主动去了解。

学生学会选用较简单、安全的器材做实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相关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水沸腾的过程及其中的细节,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解释水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度计、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水沸腾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沸腾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的颜色变化等,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煮沸水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第2节《水沸腾了》,主要内容是介绍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培养他们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b. 掌握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b. 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对物质的状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观察和实验感兴趣,但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a. 教师出示一杯水,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水能变成气体的状态。

b. 引导学生回忆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c. 例如,教师可以问:“当我们把水放在火上加热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第二环节:实验观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准备一锅水和一个温度计。

b. 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水开始冒泡的温度。

c. 例如,学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学生会观察到水开始冒泡。

第三环节:理论解释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解释水沸腾的原因。

b.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说当水温达到100℃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快,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变弱,导致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c.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动画来说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水沸腾了教案+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水沸腾了教案+反思

2.水沸腾了【教学目标】1.知道水沸腾的现象,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以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经历水沸腾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水沸腾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加热水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水的沸腾和温度有关。

【教学准备】温度计、烧杯、三脚架、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塑料袋、漏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家中见过煮汤、烧开水吗?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学生汇报:见过。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冒白气,水会变烫。

3.你们还知道其他现象吗?4.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学习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是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2.实验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逐渐上升;水中出现小气泡;产生“白汽”。

总结:水在达到100℃时沸教科版新三上科学腾;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大量“白汽”。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1.学生思考:沸腾后的水和产生的“白汽”相比,有什么不同呢?2.学生自主实验:将塑料袋套在盛有沸腾水的烧杯上,观察到了什么现象?3.汇报研讨:我们看到袋子变大了,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扩大1600倍,最后水蒸气会变成小水珠。

【板书设计】水沸腾了水的温度变化趋势:水沸腾前,水温上升得先快后慢水沸腾后,水温保持在100℃不变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对于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难点:水沸腾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沸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水的沸腾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水沸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然后演示实验:将热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沸腾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水沸腾的过程,测量水的温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沸腾时会产生蒸汽?蒸汽有什么作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生活中水的沸腾现象,记录并思考其特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沸腾了》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沸腾了》优质教学设计

2、水沸腾了【学习目标】科学概念: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学习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实验材料】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三脚架、漏斗、塑料袋、夹子等【导学过程】一、聚焦1、小组讨论: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水烧开了都有些什么现象?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2、设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二、探索活动一、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上面这个问题的看法。

1、能看到冒汽泡吗?上面有白色的汽。

这种白色的汽是什么?2、能听到什么?3、能用手去摸吗?温度太高,容易烫伤,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4、水沸腾了温度究竟有多高?你知道怎样去测量吗?5、老师介绍温度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教师演示实验:(1)组装器材。

(2)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强调实验操作方法,特别是一边加热一边使用温度计测量的观察方法。

(4)安全提示。

2、学生分组实验:(1)阅读活动手册,熟悉观察记录表,了解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注意分工合作。

(3)具体操作方法: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测试的变化,记录水沸腾的温度和时间。

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

(提示:袋子要先挤压掉空气)(4)将活动记录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三、研讨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1)我们看到了冒气泡吗?(2)水中、水面和水面上有哪些现象?(3)水的多少与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有什么关系?(4)沸腾后,我们听到了什么?2、水沸腾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1)加热后,水的温度不断地上升,达到()摄氏度时,开始沸腾。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

能够观察和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

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水沸腾的本质。

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水,提问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出课题。

2.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实验准备:组装实验装置,包括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操作: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烧杯中的水。

在加热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观察现象:随着水温的升高,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气泡由小变大,最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的水蒸气。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3.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但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4.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水温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

学生进行发言,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梳理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5.拓展与应用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沸腾的知识呢?学生举例回答,如煮食物、烧开水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水沸腾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水沸腾了”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水沸腾的过程,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沸腾的相关技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2.水沸腾了》。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水的性质以及温度对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水沸腾的过程及特点。
2.解释水沸腾的条件。
答案:水沸腾的条件包括达到沸点、继续加热、液体内部形成气泡、气泡上升并破裂。达到沸点是指水温达到100℃,这是水沸腾的前提条件;继续加热是指在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使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形成气泡;液体内部形成气泡是指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在液体内部形成气泡;气泡上升并破裂是指形成的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释放出蒸汽,完成沸腾过程。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沸腾了》教案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沸腾了》教案设计
猜想时说会冒泡,冒的泡是怎样的?有的同学说开始加热时冒的泡小,沸腾后冒的泡大。有的同学说沸腾前泡泡少,沸腾后泡泡多。还有其它变化吗?让我们再看一次视频资料,看看泡泡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加热的开始冒的泡小,数量少,泡泡上升的速度慢,沸腾后泡泡很大,数量很多,上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度很快。
我们再仔细看这张记录单,热气有什么变化?对加热的开始没有热气,水温度升高了,在壶口的上方有了热气,很少,水沸腾后,有大量的热气。
猜想中有的同学说水温会升高,想一想,水温会有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会不断升高。有的同学说,给水加热后,水温先会慢慢上升,高到一定温度就不再升高了。怎样才能知道水温会有变化呢?有的同学说用养生壶烧水,观察电子温度的显示。还有的同学说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的水,观察不同时段水的温度。这些想法很不错。
今天我们观察水沸腾了,水在沸腾时,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会迅速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你看这杯水,在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会怎样?对,会下降,如果不断地给它降温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请你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题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沸腾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在沸腾时,杯中的水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泡里面的水蒸气会迅速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沸腾。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四、拓展(预设3分钟)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吗?
设计意图:课堂中,学生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加热的水面上有“白汽”,许多学生会误以为这就是水蒸气,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巩固第一课学习的有关水蒸气的知识。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水温度变化趋势:水沸腾前,水温上升得先快后慢
水沸腾后,水温保持在100℃】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小学科学“物质科学”领域内容,涉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
学生对水的沸腾并不陌生,会有一定的感知,因此在实验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了谈话调查,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中,我并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感情。
【学情分析】
生活中,3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见过沸腾现象,但很少有仔细观察的,只有较为模糊的印象,例如: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水温度的变化等,缺少对该过程具体的认知。我对将要执教的三年级同学进行谈话调查,有90%的同学见过沸腾现象,在回答“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时,10%的学生不能作答;65%的同学生只能答出一个变化现象,20%的学生能答出两个变化现象,5%的学生能答出三个变化现象。学生提及水加热过程中变化现象情况如下图:
(预设:学生回答烧开水)
提问:你烧过开水吗?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冒白气,水会变烫等。)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水加热活动(预设20分钟)
活动一:预测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计、酒精灯使用
沸腾
水沸腾了给水加热
沸点
蒸发和沸腾区别




教学重点
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教学难点
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
教学
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导 入
情境导入,
聚焦问题。
1.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锅吧。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


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参考视频(可用其他微课、网络视频)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三、研讨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三、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拓展提高:几种液体的沸点
作业布置:魔术揭秘
我们常常演。锅里的油冒着热气沸腾着,这么烫的油,手不会烫伤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课有关知识解释原因。
课题
1-2水沸腾了
所授课时
1课时




科学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