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园林理水艺术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动态与静态: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动态水体如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静态水体如水平如镜的水面,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水声美: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泉滴潭池,流水潺潺,或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平和舒畅,或情绪激昂。

映射美: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掩、隔、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

掩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破是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水的功能:水的功能多种多样,它可赏、可游、可乐、可用,而且人的亲水性促使了园林总是“无水不园”。

在造园时,不能忽视人对水体的需求。

为使园林更具有活力,应充分发挥园林水体的功能。

庭院理水手法:“曲水流觞”,意与境俱在!

庭院理水手法:“曲水流觞”,意与境俱在!

庭院理水手法:“曲水流觞”,意与境俱在!
“曲水流觞”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凡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曲水流觞”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和程式之一,其景观意趣和造景理法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园林的特点,有着悠远的演变历程。

同时,曲水流觞也更加完善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其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园林景观的演绎变化,并且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进一步地传承和发展。

从园林设计角度来讲,“曲水流觞”指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园林景观设置形式,比如庭院中的杯流景观和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的溪流所设的曲水景观,设计者从曲水流觞的形与意中汲取灵感,无论是将“曲水”水形从平面到立体进行演化,亦或是赋予其文化意义,使其成为文化载体,都是一种突破传统、匠心独运的方式。

从空间应用角度来讲,“曲水流觞”的设计灵活多变。

应用于广场空间,能活跃广场氛围,提升视觉引导性;应用于道路空间,借蜿蜒曲折的道路,体现空间趣味性;应用于会客空间,让人感受传统文化熏陶,体验曲水吟诗之乐;应用于花境空间,营造移步异景,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之感;应用于枯山水空间,恍若九曲山河,如梦如醉;这些无一不展现了曲水流觞的新面貌。

“曲水流觞”将古典文化和园林设计相结合,不仅有它独特的美感,更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

园林设计者在借鉴与继承中寻求突破,使得这种形式的园林手法蓬勃发展,让人在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欣赏到“曲水流觞”的艺术魅力。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理水手法无处不在,滋养着古典文化根基,也闭衬着
古人智慧的精华。

而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运用“大器小用”的手法,依循自然,不营造复杂的水景,而是以小的技巧构建出有着非凡空间美感的水景。

从古老的图式来看,古代很多园林都以田园风格为主,突出原始大自然。

他们
提倡自然升华,并以境界线条形式介绍不同区域,从而营造出和谐、精雅、清新的自然特质。

根据不同的性质,营造出了各种巧妙而细腻的水景,如有螭影碧浪,亦或以湖塘分割空间,构建着微妙的空间意境。

理水手法更是无可挑剔:从“入水漫衍”的运用,到如“明潭深幽”的建构;从“遥窥水岸”的安排,到如“浮浮荷歌”的特质,都有巧妙的表现。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可谓维系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象征着古人尊
重自然、凝练人文理念的精神客观特点。

具有节约水资源的特点,更是显露出古代文明精神处处体现的功能美学审美意识的彰显。

《园林理水艺术》

《园林理水艺术》

水是构成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种,也是最活跃的一种。

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水与其它园林要素一起,富有变化和创新,赋园林于生机。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处理有明显不同,水体的变化,既创造了园林意境,又提高了造园艺术水平。

一、水的作用水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导向作用。

又叫引导作用,一个景区内各个景点以水面、水系相连接,游人顺着水的方向欣赏美丽的景色。

(二)分隔作用。

为避免单调,不使游客产生平淡的感觉,常用水体分隔成不同情趣的观赏空间,拉长观赏路线,丰富观赏层次和内容。

(三)点缀作用。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点缀使景色更加迷人和多姿多彩。

(四)倒影作用。

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底及壁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倒影。

当水面波动时,会出现扭曲的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倒影,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和景物构图完美性。

(五)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可作为池岸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从而产生天空及远景的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

(六)连接作用。

水面可以连接众多景点,产生整体感,使散落的景点统一起来。

(七)综合作用。

利用整体的小环境设计手法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二、水与山石水与山石相结合在园林设计中创造的景观,宁静、朴素、简洁,自成一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与山石相映成趣,成为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

"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

"人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更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水面依山而建,水根据山石的变化而变化,山水相依,水石交融,形成了动人的水景。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开合聚放”作者:王轶(武汉市园林设施服务站)摘要:简要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景所起到的作用与地位,通过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在水景上运用的“开合聚放”的形式和手法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自然之美、山水之美。

关键词:园林理水;水景;开合聚放我们常说“山水园林”,在园林景观中有山有水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景观意境和特点,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三大要素,园林景观中的主要景色也主要由它们来构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园林景观中只要有了水,一切景观都活了起来,可以说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这足以说明水景在园林中所占的地位。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所说的“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

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

水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灵魂,在中国造园中,素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

水变化不定的形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园林景观空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

许多古典庭院以水为主题,如苏州网师园、沧浪亭、拙政园等。

水景丰富了庭院景观,改善了庭院生态环境,并为水生花卉提供了生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庭院意境。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园林景观;改善环境,调节小环境中的气候;提供生活用水;提供生产用水;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需的环境;交通运输;汇集、排泄天然雨水;防护、隔离;创造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防灾用水。

在园林景观营建中常见的水景形式按水的状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

静态水景一般在园林中以片状汇聚的水面,如湖、池等表现。

动态水景是以流动的水为主体,形式上主要有流水、落水和喷水三种,利用水姿、水色、水声来增强其活力和动感、令人振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是独立发展的一套系统,它着重强调对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姓名:学号:班级:水是园林之血脉,园林无水不活。

以下从理水方面比较同时期的意大利的埃斯特庄园和中国的寄畅园。

埃斯特庄园充分利用台地优势,将各种理水手法运用得堪称绝妙。

分为以下五个方式:1.喷泉。

埃斯特庄园中规划了大小喷泉五百余个,为了增强喷泉的装饰效果,还将水池中的喷泉改造为底座,形成雕塑喷泉。

2.水池。

在庄园中的三个矩形鱼池便是采用这种方式。

开阔的水面不仅给人以凉爽之感,而且倒映在水池中的绿树红花、宫殿廊柱或戏水的水鸟等,都构成了绝美的景色。

3.瀑布。

埃斯特庄园中的瀑布多以叠瀑形式出现。

不仅增加了水的动态美,而且跌水下泄的水花、怒吼、鸣响都会给人以震撼。

4.水剧场。

综合运用喷泉、瀑布、水池的理水方式,是意大利人的一种独创。

埃斯特庄园的水剧场以半圆形壁龛为背景,以成组的喷泉为主,以瀑布为辅,水池为舞台,通过喷射的水流的下跌的水体组合,形成气势恢宏的景象,宛如交响乐一般。

5.水风琴。

以楼房为背景,占地面积大,气势雄伟,从下往上看,宛如一座大自然的水风琴。

这一建筑构思新颖,技艺精湛。

当泉水涌下时,犹如琴声叮咚,委实悦耳动听。

不同于西方国家园林以围绕主轴线依次展开,中国的理水方式和造园手法一样自然犹如天作。

寄畅园的水源自天下第二泉。

寄畅园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集中用水和分散用水相结合,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散处多以曲折取胜,聚处多以开阔见长。

南北长向的锦汇漪经过多次分割和收放,通过大小对比和节奏变化,丰富了池水的层次,提升了池水的意趣。

在理水过程中,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必须加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处理好水体与地形及周围建筑的关系。

寄畅园的景色,主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的,山影、云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

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先月榭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在立面上,池岸的高低曲折,临水建筑的前后错落,桥面和栏杆的横向划分,花木的婆娑树冠,都起到了组织空间的作用,使锦汇漪一个水面,包含了无数的层次,错落有致,次第展开,形成了意犹未尽,深邃不知穷尽的艺术效果。

园林理水艺术

园林理水艺术

采用狭长如带的水 体,环绕山脚深入 幽谷,以衬山势之 深。
水体形状的处理应依据园林的规则式 和自然式的风格具体来定。
规则式:水体形状多 为几何状,水岸为垂 直砌筑驳岸,如方形、 矩形、三角形。
自然式:水体形状多 呈自然曲线,水岸也 多为自然驳岸。
法国勒诺特园林
苏州园林
自然式水体
水体的类型根据其形状将分为:
规则式水池:在城市造景中主要突出静的主题 及旨趣,可就地势低洼处,以人工凿,也可在 重要位置作主景挖掘,有强调园景色彩的效果。 可设计为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或曲线、 曲直线结合的几何形组合。
自然式水池:其指模仿大自然 中的天然水池,强调水际的变 化,有着一种天然野趣的意味, 设计上多为自然或半自然式。 其特点是平面曲折有致,宽窄 不一。
流动 之美·
流杯亭
水的重要特征就是 “活”,“动”, 即活泼流动,视听 结合,给人以美的 享受
集 中 式
整个园以 水面为中 心
园林水体的布局形式 分散式:将水
面分割并分散成 若干小块和条状 彼此明通或暗通, 形成各自独立的 小空间,空间之 间进行实隔或虚 隔
水面集中 于园的一 侧
整个园以水面为中心
平岛: 平岛 岛上不堆山,以高 山水面的平地为准,地形可有缓 坡的起伏变化。面积较大的平岛 可安排群众性活动,不设桥的平 岛上可设建筑,形成垂直构图中 心或主景
在许多大型的园林水体中都设有岛 屿,岛的布局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中设岛 忌讳居中、 整形,一 般多设于 水面的一 侧或重心 处;
主要为一下几个要点
水的艺术 园林水体的布局形式 水的景观类型
水体景观构筑物的类型
洁净 之美
水的艺术 观

中国园林理水文化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与“承”

中国园林理水文化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与“承”

2、引发观众联想,提升艺术价 值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往往给观众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观众可以通过留白 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这种共鸣和情感投射,可以使观众更 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画面,提升画面的艺术价值。
3、体现中国哲学的审美追求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审美追求。在中国哲学中,“虚实相 生”、“无中生有”、“道法自然”等思想都与留白有着密切的。留白不仅是 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精神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 宝。其中,“留白”技法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点,体现了画家的深邃思考 和精湛技艺。留白并非简单的空白,而是画中景物的陪衬和延伸,是画面的有 机组成部分。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法 的艺术价值
1、营造意境,增强画面感染力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往往与画中的山、水、树、石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一 种虚实相生的画面效果。这种虚实相生的画面,可以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增 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留白还可以为画面营 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山水之美。
二、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法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空间布局中的留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引导 游客的视线和行动轨迹,增强园林的层次感和深度。留白在园林景观的空间布 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道路设计中,可以通过留白来营造出曲径通幽、 深邃静谧的氛围;在绿化设计中,可以通过留白来创造出空灵、通透的视觉效 果。
谢谢观看
2、植物配置中的留白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理水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理水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理⽔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博⼤精深,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帜。

以“万物与吾⼀体”的意境营造,采取“乘物以游⼼”的⽅式,集建筑、⼭⽔、诗画、雕刻等诸多变现形式为⼀体,让⼈们从⼤⾃然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由。

只⼭⽔寥寥⼏物,⽆不使⼈感到“咫尺之内,便觉万⾥之遥”。

中国传统园林理⽔艺术是对⾃然⼭⽔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各类⽔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绝对体量接近⾃然,⽽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各类⽔的形态特征的刻画,主要在于⽔体源流,⽔情的动、静,⽔⾯的聚、分,符合⾃然规律,在于岸线、岛屿、矶滩等细节的处理和背景环境的衬托。

运⽤这些⼿法来构成风景⾯貌,做到“⼩中见⼤”、“以少胜多”。

这种理⽔的原则,对现代城市公园,仍然具有其借鉴的艺术价值和节约⽤地的经济意义。

作为中国造园的传统⼿法之⼀,理⽔之法有四:1“疏源之去由,察⽔之来历”;2 ⽔有三远,动静交呈;3 以⽔为⼼,随曲合⽅;4“深柳疏芦之意境,堤岛洲滩之真如” 。

“疏源之去由,察⽔之来历”⼭不让⼟,⽔不择流。

⽔⽆源必旱,不流则腐,不通则为死⽔。

源源不断之⽔才具有⽣机。

⽔有三远,动静交呈⽔之三远为阔远、深远和迷远。

阔远关乎聚散。

所谓“聚则辽阔,散则潆洄。

”深远关乎景深的厚度与层次,迷远则指⽔景布置若⼊迷津,由于⼭林交叠屏障⽽很难料定前⾯⽔的状况,其意境往往在“⼭穷⽔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动静交呈”指尽可能兼有流动的⽔景和静⽌的⽔景。

以⽔为⼼,随曲合⽅以⽔为⼼,说明⼀般⼭⽔的结构是以⼭环绕⽔,⽔在园中的布局位置多为⼼部。

“随曲合⽅”是指随⾃然地形、地貌的地宜和结合⼈⼯建筑布置来探索⽔体的平⾯和空间造型。

与建筑相衔接的⽔池或湖⾯往往先“合⽅”,以后再随地形加以曲折变化。

⽔⽆定形,落地成形。

但⼈有能动性,可以在“⼈与天调”理念的指导下,随遇⽽安地理⽔之形。

深柳疏芦之意境,堤岛洲滩之真如⽔景空间划分与组合的⼿段主要是:筑堤、布岛、留洲和露滩。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

第38卷第3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 38 No. 3 2018年9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0182018-06-05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郭蕾(河南省工人文化宫,河南 郑州 450000:S 731.9:B:1003-2630(2018)03-0050-03“园林无水则不活”、“无水不成园”,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理水,即是通过对水系进行整理,梳理,配以山石、植物等造景元素来塑造园林景点的一种方法手段,崇尚“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于自然。

1 古典园林理水意义观形—“形”指的是水的轮廓形状。

水是流动的、无形的,它的形状取决于河岸的形状,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意在通过塑造有形的河岸达到塑造无形的水面,在园林创作的过程中模仿自然界中宽阔的湖面、潺潺的溪流、蜿蜒的湖岸、汩汩的泉水、幽深的山谷,或是令人豁然开朗、或是令人心情平和、或是令人神秘向往、或是令人精神愉悦,通过各种水的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无锡的鼋头渚公园素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公园的水景,化无形为有形,令人过目难忘。

赏色—水是无色的,但是水能够真实的映射出其他物体的形态、颜色,水面中天空、建筑物、花木的倒影,水中鱼儿嬉戏的身影,微风吹起的波光粼粼、山涧溅起的水花、特定环境下出现的彩虹和水雾,都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别有一番趣味。

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中的倒影,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的水池中,尾尾金鱼,诉着佛教无碍于世义,意愿解脱之意,令人虔诚向往。

听声—水不仅至柔至美,而且溅水的音律也丰富了人们的听觉,古人说“何必钟与竹,山水有清音”,表达了对天籁般的水声的一种钟爱。

地势落差的激荡水花的声音、水拍河岸的拍岸声、潺潺溪流的汩汩水声,有时明快、有时咆哮、有时沉寂、有时沙沙作响,各种美妙的自然之声与鸟鸣混在一起,形成了天籁般的音乐,涤荡人的心灵,使人忘却了烦恼。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赏析
园林发展的成熟时期。此时期园
林中的水体面积已占园林的很大
比重,园林水景大多和城市供水
相结合,形成了完备的供水体系。水源选
·古典园林
Title 择除了地下泉水,还从园外通过沟渠人工河引来自然河流的活水。园内水景形态
多样,不仅有池、潭、湖泊,还有溪涧和瀑布等,水景开发也颇具创造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隋朝的西苑还有唐朝的华清宫。西苑以人工湖北海为中
suscipit
egestas.
将近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园主因地制宜,低则 挖池
高则堆山,亭台水榭皆临水
而建,用大面积的水面营造开朗的氛围。
·古典园林
Title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思想
1崇尚自然,人化自然,山水相依
• 道L家o思r想e在m古典ip园s林u中m体现d得o最l多o。r这s些it哲a学m思想e汇t,合起来便形 成了古c典o园n林s视e为ct自e己t回u归e自r然a的d精ip神家is园c。in所g以在e营lit造.园林时讲究 临摹自V然i山va水m并对u其s进e行t艺m术加a工g,n根a据. 园F林u选s址ce的场s地e特d征s,e低m则
·古典园林
Title 章华台和姑苏台的建立标志着上代囿与台的结合和进一步的发展,也成为后来的
秦汉宫苑的先型。章华台的山环水抱的模式是仿自舜帝陵,姑苏台依就自然山势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人工添加建筑水池等,这些做法跟后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在形式上已经非常接
近了。
抒情。
·古典园林
Title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去营造无限的意境,所以园中的景致大都
突出以小见大的效果。皇家园林一般水面体量巨大,但在很多理水细节仍然追求 小中见大的效果。

试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水技巧

试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水技巧

1、水景的设计
1、水景的设计
Villa d'Este中的水景设计非常独特,既有装饰性的喷泉和水池,也有功能 性的水道和灌溉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花园中心的Fontana dell'Omino喷泉,泉水从一位小牧羊女的雕像中喷涌而出,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形态各异的喷泉和水池,如Fountain of the Dragons喷泉 和Cascata del Drago瀑布等。
谢谢观看
三、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
本节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Villa d'Este(埃 斯特庄园),来深入探讨这个时期园林中水技巧的体现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
Villa d'Este是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由建筑师 Andrea da Fontanella设计建造。这座园林以其丰富的水景而闻名,包括喷泉、 水池、瀑布、溪流和水道等多种形态的水元素。
3、水景与建筑和植物的配合
3、水景与建筑和植物的配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艺术注重整体和谐与统一。在这个时期,水景与 建筑和植物的配合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师们通常会将水景与建筑物和植物景观巧 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美学效果。例如,在园林中设 置喷泉或水池时,会考虑其周围的建筑和植物景观,使整个园林看起来更加协调 和自然。

一、艺术赞助的普遍性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艺术 家们往往需要资金和资源来完成他们的作品,而赞助人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支 持。这种支持并不仅仅限于物质资源,还包括对艺术家们的认可和鼓励,从而激 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
二、赞助人的背景约束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水 成 景 的规 律 , 结 合 园林 地 貌 景 。 中 国古 典 园林 理 水 , 多数 为 湖 、
池、 泉、 溪、 潭 的静 态 水 景 。 可 以 做 到 静 中 有 动 。 园 林 理 水
式 。“ 中 和” 与“ 空无 ” 是 中 日古 典 园林 在 审美 观念 上 的差
“ j 誊誊 薯 喜 囊 鎏 _ 熏 ; 冀 置董
文化学研 究
_ l l l
浅 谈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理 水 艺 术
张 慧子
( 苏州大学 艺 术学 院 , 江苏 苏州 2 1 5 1 2 3 )
摘 要 :中国古典 园林理 水不仅理 法巧夺h _ r - , 而且 内涵非常 深邃 。本 文分析 古典 园林的理 水手 法和艺术特 征 , 阐述 中
异。 园林追 求 “ 中和 之美 ” , 这是 中 国传 统文 化使 然 。 孑 L 子讲
“ 过犹 不及 ” , 即不偏 不离 、 恰 到好 处 。中和之美 在 中国古典
是 对 自然 山水 特征 的概 括 、 提 炼 和再 现 。水 体 的动静 和 水 面 的 聚合 都符 合 自然 规律 , 创 造 出 源 于 自然 、 高 于 自然 的
水 面有 大有 小 , 对 于 小 面积 而 言理 水 手法 通 常会 采用 堆 积 山石 形 成 堤 岸 。 用绿 色水生植 物点缀 , 从 而 创 造 出 意 境 。这些 传 统理 水 手法 很 明晰 , 能够 创造 出水 石 合一 的艺 术效 果 。 中 国园林 理水 艺术 是伴 随园林 的产 生 而 出现 的 , 水 在 园林 艺术 中不断被赋 予文 化性造 型 , 使水 的形象 性 、 观 赏性 和哲理性 不断加强 。中国古 典园林理水 注重静态 美 , 即使体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工程研究Engineering research■ 李皓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发展历程,并从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源头设计、水体布局形式、水体形态特征、水体意境美的创造”详细解析其基本特征。

提出研究我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园林文化,为创作优秀的现代园林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水景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以自然山水园创作为特色,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象美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通常采用挖湖堆山的造园手法,创造丰富的自然山水空间形态。

而园林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要内容,具体任务是结合环境特色设计建造优美的水景空间。

中国园林自古就有“无园不水”的说法,无论是北京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离不开水景的设计与建造。

因此,系统研究和整理我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园林的设计与建造,丰富古典园林创作理念,更好地为继承和弘扬传统园林文化、创作优秀的现代园林提供有益借鉴。

1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发展我国古典园林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萌芽于商周时期,在周代周文王筑“灵池、灵台、灵囿”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其中,灵池是规整的四方形人工水池,以“放养游鱼、观鱼赏景”为特色,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人工园林水景设施,为统治阶级提供了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

秦汉时期,中国古典园林以皇家宫苑建筑为主体,较明显体现了“建筑为主、山水为辅”的造园思想,水景建造数量不多,形态以皇家宫廷院落水池设计为主。

汉代著名的建章宫挖湖建造“太掖池”,并在池中修筑三座假山,分别命名为“蓬莱、瀛洲、方丈”象征着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的三座仙山,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最早的理水设计手法“一池三山”的思想。

魏晋时的中国古典园林,逐渐与田园诗、山水画融合,初步形成了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

这个时期的园林建造在摹拟、仿效自然的基础上,逐步融入当时文人士大夫生活的场景,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故事所体现的园林生活意趣。

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71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比较研究◎侯凤武 张媛摘要:本文以实例的方式着重对中西方传统园林的理水形态以及手法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理水的演变规律及造成差异性的本质。

希望现代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同时,学习西方理水中的科学方法,加入时代特色,能够对我国当代园林理水的营造起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理水;传统园林;比较一、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的发展脉络中国园林起源于囿、台和园圃。

台最初是以观天、通神为主要功能的,到春秋战国时期,离宫也称为台,游赏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秦汉时期的“兰池宫”开始挖池堆岛,是秦始皇对于仙境的追求,而后发展到汉代便有了一池三山的理水形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私家园林兴盛,理水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叠山置石,曲水流觞。

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理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山石结合。

明清时期的理水艺术已经具备非常完整的体系了,以水作全园的创作主体,山水结合,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体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圣林,园圃和乐园。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园林理水一开始以功能性为主,兼具一定的观赏性,后期开始逐渐变为观赏游乐型。

中世纪的园林理水多为中心设置喷泉,做装饰用。

伊斯兰园林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缺水的原因,少跌水和喷泉,以水渠和细水柱为主,且多用于划分空间。

意大利园林的水景设计以动水为主,结合其独特的台地园的地形,利用场地高差形成喷泉、跌水、水链等极具动势的水景,在空间中形成层次感。

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以静水为主,给人深远平静的氛围,达到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

二、中西方传统园林理水手法上的异同(一)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手法分析——以寄畅园为例(1)整体布局: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中,水是园林创作的主体,配合叠山置石,形成自然山水格局,水体的布局决定了整体园林的景观特征。

寄畅园中的山、水、建筑是以平行的形式展开的,站在建筑一侧任意的看过去,水都是画面中的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山水长卷,形成了“平行展开,隔水相望”的模式。

理水艺术

理水艺术

学院:农学院 班级:园林151班 姓名:贾永生 指导老师:杨梅花
理水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 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水 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 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 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 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 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 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
理水艺术
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 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设计中常用曲桥、沙 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 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一般构成安静的风景区, 形成"青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 香"的意境。 现代园林中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多以动态的水出现,如溪 流、喷泉、泻流、涌泉、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
3、园林之水,首在寻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无 源之水,必成死水。 为了让水流动,将水 的动态美展现出来, 引入江河的水,做为 源头,达到流动的特 点,同时也保持了清 洁度。
4、诗情画意,寓意哲理 “亲水”是本来人就有的 天性。中国又是一个诗的 国度,论水、画水之风, 甚为普遍。 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氛围如“曲水流觞” 是中国文人雅士所独有的 一种极具诗情画意与浪漫 情怀的游乐方式。
目 录
2
3
4
诗情画意,寓意哲理
5
非必丝与竹,山Leabharlann 有清音1、山水相依,崇尚自然
山水相依,构成园林,山 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水系与山体相互组成有机 整体,山的走势、水的脉 络相互穿插、渗透、融合, 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源 的水。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水面形状的曲折,水面的分离, 水面构筑岛屿,曲岸水口的设计 和依水而筑的桥梁、楼台、亭榭、 轩阁等建筑,都要力求达到“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标准,尽 量不露人功斧凿痕迹。否则,就 会产生东施效颦之感。须知, “自然着为上品之上”,这是评 价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赏析
2 讲究含蓄,小中见大,曲折通幽
含蓄在古典园林中表现为景致的藏和露,认 为景藏则深,露则浅,景致的塑造忌浅求藏 以达到意境深邃。
第十一页,共19页。
·古典园林
Title 水在古典园林中与周围的环境相互阻隔或连续,形成湖环山山抱湖,岛中岛或园
中院。水面通过建筑物、树木、湖石的遮掩,造成水面视觉不尽的幽深和含蓄,如建 筑物的临水一侧出挑架空,使观赏者看不到水岸,便能产生一种不见其边的神秘感。
第十页,共19页。
·古典园林
Title 水就像山的血脉,使园林中的假山有了栩栩生气。中国古典园林中总是将山石和水体相伴
相生,正所谓“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依山傍水成为效仿自然的重要园林设计手法。例如北京西 郊的清华园中北部的山水景色就是如此。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园林理水要师法自然,根据地形差异来巧妙设置山水布局,并因地制宜将园林空间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隋朝的西苑还有唐朝的华清宫。西苑以人工湖北海为中心布局,营造出
生动•美丽L的o水r乡e景m色。i华p清s池u泉m水丰d富o,l共o建r有s十i六t处a汤m泉浴e池t。,
在唐代,私家园林的水景则更凸显诗情画意的一面,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中
描述了庐c山o草n堂s的e选ct址e环t境u、e园r中a建d筑i等p方is面c,i草n堂g的e建l筑it风. 格V非iv常a质m朴,u陈s设 也很简单e,t堂m前设a有gn一个a平. 台F,u平sc台e的南s侧e设d置s有e一m个方s形e的d水池m。agna
suscipit egestas. 到了宋代,国家实力逊于盛唐,这个时期的皇家园林无论规模和气魄都不如唐朝,
但是宋代经济科学发达,园林设计更为精致细腻。这个时期的园林内容和形式以及整个园林

第五章水景工程

第五章水景工程

第五章水景工程第五章水景工程水是环境空间艺术创作的一个要素。

西方俗语中曰:“水为庭园灵魂”,东方造园则“无水则不成园”,可见水在造景中的重要性。

在景观的营建中以水造景及水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节园林理水艺术理水,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现在泛指各类水景处理。

理水是为满足人们各种活动需要而创造的人为的水空间及其景观艺术工程,理水的发展主要是由理水的功能需求和理水工程技术革新而引起和推动的,它融合了人类的心血和智慧,以水的形、态、声、光、色、影的变化,创造各种形态的水景,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一、中国传统园林理水中国传统园林理水形成了其独到的理水章法1.引水入园,挖地成池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3.“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4.寄情山水,寓意人生哲理5.美化功能与实用功能相结合二、西方园林理水1.西方古代园林理水2.中世纪欧洲园林理水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理水4.法国古典园林理水5.英国风景式园林理水6.西方现代园林理水三、东西方园林水景比较东方园林崇尚自然,水面往往是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

在中国,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古典私家宅第园林,大多将水面作为必可不少的构图要素,凡条件具备,必引水入园。

西方园林大多规整,水景布置也采用整形式设计,笔直的水渠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各种喷泉随处可见,多处于庭园中心或正对主体建筑、公园入口等重要位置。

东西方园林陡极重视水的利用和水景的创造,但其处理手法不同,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渊源分野所致。

第二节水景设计一、水的形式和特性(一)水的形式水景设计中可将水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

(二)水的特性1.水的自然特性(1)水的可塑性(2)水的状态(3)水的音响(4)水的倒影2.水的设计特性(1)水本身透明特性(2)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呈现出环境的色彩,倒影的能力与水深、水底和壁岸的颜色深浅有关。

(3)急速流动的、喷涌的水因混入空气而呈现白沫,如混气式喷泉喷出的水柱就富含泡沫,而此时空气中最让容易出现彩虹。

西方理水方法

西方理水方法

西方园林在造园过程中对水的理解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对水的处理上一般都是采用豪放的大手笔,规整的几何分割以及明显的人工处理。

古罗马造园中水是以天井中的鱼池、列柱中庭中的鱼池及喷泉等规整的形式出现在园林中的。

列柱水池中庭用大理石或马赛克镶嵌且深入矩形水池一英尺或两英尺处。

用华丽的人工造景展示它的高贵。

中世纪西欧造园中对水的运用大体上为喷泉与浴池。

喷泉是中世纪庭院中的主要因素,成为庭院的中心装饰。

水通过尽可能多的手段引入到庭院之中,在庭园中建造各式的喷泉,喷泉溢出的水通过庭园内的沟渠导入水池。

在风格上经历了从罗马哥特式的华丽炫彩到文艺复兴的简约纯朴。

巴洛克时期还出现了形影别致的水剧场、水风琴等水景设施。

浴池也和喷泉一样无论在形式上还是风格上都以一种人造自然的规整展现在园林中。

印度伊斯兰的造园中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庭园中大量采用静水,并以一种几何图案为母体的潜水池把水储放起来。

用来装饰、沐浴、灌溉。

象泰姬陵中,在通往圆拱形天井的大门前以方形池泉为中心,用十字形为母形修建了一个庞大的水系,十字形的浅水渠把整个园林分割成了规整的四分园。

以此水系贯穿整个园林景观。

法国园林虽然受意大利园林的影响,但整体仍保留了16 世纪以来严格对称的布局,只是在布局与整体上更统一了。

凡尔赛宫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主轴线上建造的大水渠。

这是一个长达一英里规模宏大的水渠,从这个水渠中分出两条支流,又形成十字形水渠,流向北边特雷农宫和南边的动物园。

一些著名的喷泉如海神、农神、酒神、花神、阿波罗、丘比特、维纳斯以及山林水泽等华丽的雕塑喷泉,分别点缀在平行于主轴线的两条园路和垂直于主轴线的两条园路的交点上。

每一个喷泉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在制作上也是十分精致,充满了流水之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园林理水艺术摘要:中世纪有约1000年的历史,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对该时期的园林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通过分析中世纪的不同园林类型中的理水艺术以及水景表现形式,探讨其对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园林;理水;特点;形式;中世纪Medieval Water Art of GardensAbstract: The Middle Ages have about 1,000 years of history, its uniqu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o-cultura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arden in this period. Through analyzing the water art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arden in the Middle Ages and water 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design of scenic landscape.Keywords: garden; manage water; characteristics; form; the Middle Ages 水是生命之源,乐水亲水,近水而居是人的天性。

水孕育生命,滋养生命,为大地带来活力,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由于自身的特性,水除了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实用功效外,还同样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人类的园林景观中,水艺术的塑造一直受到历代造园家的推崇,无论园林在大小风格、地域上如何不同,但都对水景的建造情有独钟。

在水体形态方面,中世纪园林之水体多显人工之美;在水体性格内涵方面,中世纪园林水体塑造讲究张扬,追求“玩趣”;在水体地位作用方面,中世纪园林水体是对建筑的映衬。

公元5世纪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1000余年被称为中世纪。

该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基督教会势力控制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圣经》成了解释自然现象、建立道德规范和控制灵魂上天入地的唯一经典,一切都是神所赋予的。

4 世纪时,罗马境内所有希腊、罗马的庙宇建筑、雕塑等都被毁掉,致使保留下来的中世纪园林少之又少。

1.中世纪园林中理水特点由于古罗马的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人们都趋于从宗教中寻求慰藉。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被称为国教,它的统治势力至高无上,渗透到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到园林的建设。

中世纪的西欧园林本文大致从4个代表国家来来概括总结其理水特点:罗马寺院园林、法国城堡园林、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及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在4种不同的园林类型中,水景的处理存在着惊人的相同之处,同时又各有特色。

1.1 罗马寺院园林在中世纪早期,罗马寺院庭园的发展存在着极为有利的社会背景,它的发展体现了在动荡岁月中人们对宗教的依赖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早的寺院是用作宗教活动的场所。

为了僧侣们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的需要,菜园、果园、药草园成为早期寺院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僧侣们习惯用鲜花装点教堂和祭坛等,便出现了花园。

于是,此时的罗马寺院庭园发展为以实用性为主,装饰性为辅的园林形式。

无论是满足实用性还是装饰性,水在寺院庭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寺院庭院的主要部分是中庭,中庭内仍是由十字形或交叉的道路将庭园分成四块,正中的道路交叉处为喷泉、水池或水井,水既可饮用,又是洗涤僧侣们有罪灵魂的象征。

四块园地上以草坪为主,点缀着果树和灌木、花卉等。

有的寺院在院长及高级僧侣的住房边还有私人使用的中庭。

此外,还有专设的果园、药草园及菜园等。

有些寺院庭园拥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在中庭设有较大的水池用以养鱼和灌溉,如罗马的圣保罗教堂。

由此可见,在中世纪的罗马寺院庭园中,水景具有极强的人工性,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实用性上出发,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宗教活动。

1.2 法国城堡园林城堡庭园一般是王宫贵族的庭院。

由于中世纪社会与战争因素,早期的城堡庭院主要以防御性为主,带有一些实用性的庭院,是在实用性基础上考虑美观和娱乐性的。

中世纪的城堡庭院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发展了装饰性和娱乐性的元素。

这一点,在11 世纪十字军东征之后,更加表露无疑。

“享乐”成为了该时期的主题,于是形成了一种游乐园类型的园林。

该时期的庭园布局虽然简单,但水景精巧别致,极具观赏性,并成为造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空间较为局促的庭园中,水景多以泉池形式出现,如13世纪的法国寓言长诗《玫瑰传奇》(Le Roman de la Rose)中的描写:草地中央有喷泉,水从铜狮口中吐出,落到圆形的水盆中……在较为宽敞的庭园中也设有大些的水池,放养鱼类和天鹅等。

在中世纪法国城堡庭园中,水景作为园林重要的造园元素,较罗马寺院庭园中的水景,其观赏性大大加强。

即便在面积较大的水池中放养生物,也是为了增强庭园的娱乐性。

1.3 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意大利园林在文艺复兴初期(中世纪末)流行美第奇式园林,中期台地园盛行,后期则流行巴洛克风格。

美第奇式园林依照山势建成多个台层,每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而建筑多位于最高层,风格还保留一些中世纪的痕迹。

意大利花园里,水是独立的造园要素。

由于花园造在山坡上,意大利花园里的水主要是动态的。

波阿索说:“水在干旱时可灌溉,也是庭院凉爽所不可缺的。

特别是流水,在庭院的装饰上起了重要作用。

惟有生动活泼的流水,才是生气勃勃的庭院的灵魂。

”奔流的水给花园带来了运动、光影的明灭闪烁和清冷冷的声音,它们生气勃勃,充满了生命感,像园林的血脉。

1.4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是由摩尔人创造的园林形式,又称摩尔式园林,其水平大大超过了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

摩尔文化的理水特点是更加强调水渠的灌溉作用,在伊斯兰的理水方式上融入了以彩色图案装饰的琉璃面砖和精美的大理石或铜铸的水盆。

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水的作用更加凸显。

因交叉或平行的运河、水渠布置园中,水量充沛,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形态各异的水景。

如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Palace)中的狮子宫庭院,其中位于“十”字形的水渠交点上的狮子喷泉和柏木庭院中小巧精致的八角形盘式涌泉都体现了伊斯兰园林中对水的珍视。

而桃金娘宫庭院(Patio de los Arrayanes),一个如镜面般的矩形浅水池位于庭院中央,清晰地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辉煌的建筑。

其南北各设一小喷泉,与浅水池形成呼应。

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运河、水渠、水池、喷泉随处可见(见图1),水成为最有特点的造园元素,用水体分割和组织空间也成为该园林类型的主要手法。

可见,中世纪园林中,水的运用是十分谨慎的。

水景的形式往往是线形的,且十字交叉,这与水渠灌溉的形式有关,也与中世纪园林的“十”字形布局有关。

同时在交叉点处设置各种造型的喷泉也成为中世纪西欧园林的重要特征。

2. 中世纪园林水景主要表现形式中世纪欧洲园林中的水体运用形式主要是寺院园林中的喷泉、水池或水井,它们位于庭院中庭的正中位置,处在道路的交叉处,是洗涤僧侣们有罪灵魂的象征。

喷泉在中世纪庭园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庭园里的中心装饰物,因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有简朴的,也有华丽的,还有彩色的、镀金的。

喷泉的样式则如同建筑的变迁一样,经历了从罗马式到哥特式再到文艺复兴式的逐渐发展过程。

2.1 喷泉在中世纪庭院中,喷泉主要布置在轴线上或园路的交点上,是庭院的中心装饰物。

其形式及色彩也多种多样,有单纯的,有华丽的;有彩色的,有镀金的;等等。

其构思完全和建筑样式的变化一样,逐渐地由罗马式到哥德式到文艺复兴式。

到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更成为最重要的景观。

可以说,喷泉就是意大利式的象征。

如果说中世纪以前的喷泉是兼顾实用和装饰两方面的话,那么,到文艺复兴时期,则已是完全从装饰出发了。

为了提高装饰的效果,往往在喷泉上饰以雕像,或进行雕刻,建造所谓的雕塑喷泉(见图2)。

通常与雕塑结合,具有特定的寓意,大都是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而喷泉大体上则根据雕像来命名。

2.2 水壕沟中世纪庄园出于防御的目的,城堡建筑周围设有壕沟。

法国式园林保留了城堡周围的水壕沟,但水面提高了,还架有装饰性小桥,成为一种水景处理手法。

2.3 小瀑布小瀑布特指一系列小跌水,水流漫过岩石和砾石而下。

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

小瀑布经常被用作一种园林景观,通常利用天然水流和斜坡;一般选在溪流处,也有模仿天然形态,利用水泵造成人工水源的。

天然小瀑布的所在地,往往是选择花园位置的主要依据。

在园林建筑中,小瀑布常采用梯级的形式,例如印度伊斯兰园林中的游乐园,其中的水体比陵园更多,水景形式多样,多采用跌水形式。

2.3 水池或水渠园林引水、蓄水总是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沟渠和水池,喷泉与瀑布的景致也都需要它们的配合。

中世纪,欧洲园林中的水池、沟渠都呈规则几何形出现,水景也讲究以中心为对称分布,喷泉喷嘴的安装设计整齐有序。

在这个更讲究几何化,更强调规整对称的园林时代中,水渠往往构成了园林的纵横轴线,水池则不仅围绕轴线中心对称分布协助组景,还常常以宽阔、明静的形式来映称恢宏的建筑和蓝天白云,形成“水镜”效果。

水池的形状一般都呈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几何形状,处于庭院中心或正对主体建筑、公园入口等重要位置上。

在中世纪,园林中常建有浴池。

而在印度的陵园中,水体通常采用呈静止状态的镜面水池,反射天空和周边的环境。

水渠在中世纪运用的最好的就是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

西班牙最美的伊斯兰园林在格兰纳达。

格兰纳达最美的花园是建造于14世纪初的格内拉里弗,迄今仍保持其原有形态。

它是苏丹的夏宫,其内的设施略感凉爽,包括数个非同平常的园庭。

这些园庭有着不计其数的小水渠、喷泉和喷射水流。

3.中世纪园林中水景的影响日本建筑师祯文彦认为:历史和文化所曾有的各种形式,都可作为我们创作中想象力的源泉。

无论是来自乡土的或是更精炼的,更具风格的历史形式,均可以从中觉察到适合今日创作所用的建筑原型,面这些都能激发我们想象力。

中世纪过后的14~16 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随即影响整个西欧各国。

意大利文艺复兴有深厚的历史根源,是在吸收前人(包括中世纪)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结果。

虽然很多人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但我们并不能一味地否定中世纪的作用。

中世纪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虽然该时期社会发展缓慢,但园林却一直在向前发展,从未停止。

它的形成和特点都对以后的文艺复兴园林甚至整个欧洲园林的发展史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像其他艺术一样,园林从过去汲取灵感,通向未来。

园林史是一张由传统与革新交织的地毯。

庭园的构思是人们与环境,与当代文化关系的视觉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