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移动通信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方面。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移动通信的实际应用和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1. 信号传输移动通信中,信号传输是实现通信的基础。

信号传输主要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三个过程。

信号的产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模拟信号发生器等设备完成。

调制过程将产生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解调过程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号。

2. 信道编码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移动通信中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主要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卷积码、纠错码等。

三、实验内容1. 信号传输实验通过实验设备产生信号,并进行调制和解调操作。

观察信号的变化和传输效果,了解调制解调的原理和过程。

2. 信道编码实验使用信道编码器对信号进行编码,然后进行传输和解码。

观察编码前后信号的差异,了解信道编码的作用和效果。

3. 通信质量测试通过实验设备进行通信质量测试,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误码率等指标的测量。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通信质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测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信号传输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号强度、信道干扰、调制方式等。

合理选择调制方式和增强信号强度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2. 信道编码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采用适当的信道编码方式,可以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

3. 通信质量测试是评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信号强度、信噪比和误码率等指标的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通信质量问题。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1. 简介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探索移动通信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

移动通信是指在不受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方式、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SIM卡、方式和电脑组成实验平台,通过调试和实验,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实验目的-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搭建;- 学习使用SIM卡进行移动通信。

3. 实验内容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SIM卡- 方式- 电脑实验步骤:1. 将SIM卡插入方式;2. 打开方式的设置菜单,找到移动网络设置,并将方式连接到移动网络;3. 在电脑上安装移动通信调试软件;4. 连接方式和电脑,确保二者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5. 打开移动通信调试软件,选择方式SIM卡,并进行一系列测试和调试。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并使用SIM卡进行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方式的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数据传输速度等指标,并将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方式可以成功连接到移动网络,并且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信号强度较高。

5.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移动通信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方式能够稳定连接到移动网络,并且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这是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的,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会受到距离的限制。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成功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和调试。

实验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系统在现实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开展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状态下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它采用无线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移动通信的场景,理解移动通信原理,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所需材料- 方式实验平台- 移动通信模拟器软件实验步骤步骤一:设定信号传输参数1. 打开移动通信模拟器软件。

2.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设定所需的信号传输参数,包括频率、速度等。

步骤二:建立通信连接1. 在模拟器中,选择一台方式作为发送方,另一台方式作为接收方。

2. 发送方方式输入要发送的信息,并发送按钮。

3. 接收方方式接收到信息后,显示在屏幕上。

步骤三:观察信号传输过程1. 在模拟器中,打开信号传输监测界面。

2. 观察信号的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发送、接收、解码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移动通信的场景,并完成了信息的传输。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并对信号进行解码。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对移动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移动通信的场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移动通信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迟,这对于实时通信是一个挑战。

我们还发现,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X,年。

-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X,年。

以上是对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的报告,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实验为我们今后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移动通信认知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认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如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编码技术等。

4. 理解移动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实验设备1. 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2. 台式计算机一台3. 移动通信教材及参考资料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模拟通信到第二代数字通信,再到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2)阐述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编码技术等。

(3)分析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CDMA、TDMA、OFDM等。

2.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1)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基站、移动台、交换中心、传输网络等。

(2)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展示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3.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介绍多址技术,如FDMA、TDMA、CDMA等。

(2)阐述调制技术,如AM、FM、PM、QAM等。

(3)分析编码技术,如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

4. 移动通信应用(1)介绍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手机通信、无线宽带接入、物联网等。

(2)分析移动通信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3)探讨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实验步骤1. 理论学习(1)阅读移动通信教材,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3)学习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和功能。

2. 实验操作(1)根据实验指导书,搭建移动通信实验平台。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2)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3)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掌握了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搭建了移动通信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操作,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记录了实验数据。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1. 引言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移动通信实验平台进行相关实验。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3. 实验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由方式、基站和核心网组成。

方式设备,通过无线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

基站作为信号转发器,负责将方式发出的信号传输到核心网中。

核心网则负责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路由转发,最终实现通信的连接。

移动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涉及到多个技术,包括调制解调、码分多址技术、多天线技术等。

其中,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码分多址技术则用于实现多用户之间的信号分离和复用。

多天线技术则通过利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传输速率。

4. 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移动通信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 搭建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包括方式、基站和核心网。

2. 通过方式向基站发送测试信号,并记录信号的传输情况。

3. 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信号的强度、传输速率等指标。

4.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5.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信号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符合无线信号传输的特性。

2. 在不同的传输距离下,信号传输速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3. 移动通信系统在高噪声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能较强。

6.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移动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7. 参考文献1. ,. 移动通信技术导论. 电子出版社,2023.2. 王六. 移动通信实验教程. 科学出版社,2023.。

移动通讯技术实训报告

移动通讯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掌握移动通讯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们选择了移动通讯技术作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和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目标1. 掌握移动通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 熟悉移动通讯网络的架构和组成;3. 了解移动通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信号传输方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2)调制解调技术:调幅、调频、调相;(3)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4)编码技术:纠错编码、扩频技术。

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无线接入网:基站、移动交换中心;(2)核心网:交换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3)支撑网:短信中心、计费中心、网管中心。

3. 移动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1)基站设备:天馈线、RRU、BBU;(2)移动交换设备:MSC、SGSN、GGSN;(3)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

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4G网络建设与应用;(2)5G网络技术展望;(3)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掌握移动通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进行移动通讯设备操作、调试、维护等实验;3. 案例分析: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移动通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 项目实践:参与移动通讯网络规划、优化等实际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掌握了移动通讯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规范和实际应用;2. 实际操作方面:熟练掌握了移动通讯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等技能;3. 团队协作方面: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意识。

六、总结本次移动通讯技术实训,使我们对移动通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基于中兴SDR流一平台采用基带射频分离的架构。
2.ZXSDR,B8200.TL200具有大容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支持多种标准,平滑演进,设计紧凑、部署方便,全IP架构的特点。
硬件结构:
ZXSDR、B8200、TL200包括的主要单板/模块有:控制&时钟板(CC)基带处理板(BPL)、网络交换板(Ps)现场警板及扩展板(SA/SE)快()风模(AM)。
2.正确掌握并给BBU设备连接电源方式。
3.学习掌握BBU设备数据输线,DEBVG,BBU与GPS的连接方式。
4.掌握RRV设备的安装电原接入以及天线与RRU的连接。
5.掌握LMT配置方法,数据配置以及参数含义。
6.熟悉EMS的操作的使用方法,掌握在EMS配置一个模拟基站的过程和参数。
二、实验器材
从“ ZXSDLVBDX”进入TP-LTE真软件
六、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最终结论及感受
通过本次实验完成对4K高清场景(5G)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可以考到提供高清视频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对5G网络规划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无人驾驶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能够应用于安全驾驶、协同驾驶以及汽车活动安全等领域,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对智能电网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能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网的建设等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了解5G对于生活中的作用,对于4K高清场景(5G)无人驾驶、智能电网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5G通信网络的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2.分别配置“Phylayer Port”,“Ethernet Link”,“IP layer Config”和“Itf VmBts”四个部分属性。
(八)后台网关操作
1.进入EMS客户端,点击" Net Numen Client",创建并启动网元代理;

移动通信原理的实验报告范文

移动通信原理的实验报告范文

移动通信原理的实验报告范文移动通信原理的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2、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时间、同步保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

二、实验内容1、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和锁定状态。

2、观察数字环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的关系。

3、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一台一台四、实验步骤1、安装好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按下开关POWER301、POWER302、POWER401和POWER40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301、LED302、LED401和LED402发光,CDMA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均开始工作。

3、发射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扩频”均拨下,“编码”拨上,接收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跟踪”均拨下,“调制信号输入”和“解码”拨上。

此时系统的信码速率为1Kbit/s,扩频码速率为100Kbit/s。

将“第一路”连接,“第二路”断开,这时发射机发射的是第一路信号。

将拨码开关“GOLD3置位”拨为与“GOLD1置位”一致。

4、根据实验四中步骤8~11的方法,调节“捕获”和“跟踪”旋钮,使接收机与发送机GOLD码完全一致。

5、根据实验五中步骤6~7的方法,调节“频率调节”旋钮,恢复出相干载波。

6、用示波器双踪同时观察“整形前”和“整形电平”,并将双通道置于直流耦合,零电平、电压设为一致。

调节“整形”旋钮,使整形电平置于“整形前”波形上部凸出部分。

用示波器观察“整形后”的波形,并与“整形前”比较,如完全相同,则整形电平调节正确。

7、用示波器观察接收机“BS”信号,该点即为接收机恢复出的位同步信号,将其与发射机的“S1-BS”进行比较。

8、改变系统的信码速率,按“发射机复位”和“接收机复位”键,通过与发射机的“S1-BS”对比观察“BS”信号的变化。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新月异。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和特点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实验箱2、频谱分析仪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三、实验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和传输链路等部分组成。

移动台是用户终端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通信网络,传输链路则负责信息的传输。

2、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等。

常用的传播模型有自由空间传播模型、OkumuraHata 模型等。

3、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变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按照实验设备的说明书,连接好移动通信实验箱、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等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信号发射与接收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作为发射信号。

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将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和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使用天线接收信号,经过解调、滤波等处理后,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路径损耗测量在不同的距离上测量接收信号的强度,计算路径损耗,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

4、多径衰落观察通过改变实验环境中的障碍物和反射物,观察接收信号的多径衰落现象,分析其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5、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分别采用 ASK、FSK 和 PSK 等调制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测量误码率等性能指标,比较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路径损耗测量数据记录在不同距离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并绘制路径损耗曲线。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班级:专业:姓名:学号:班内序号:一、实验目的........................................................................................................................... .. (2)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2)2、网管操作实验 (2)二、实验设备........................................................................................................................... .. (3)三、实验内容........................................................................................................................... .. (3)1、TD_SCDMA系统认识 (3)2、硬件认知........................................................................................................................... ..32.1移动通信设备......................................................3 2.2 RNC设备认知.............................................................................................................4 2.3 Node B设备(基站设备).......................................................................................6 2.4 LMT-B软件................................................................................................................7 2.5通过OMT创建基站 (8)四、实验总结........................................................................................................................... (17)一、实验目的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1.1 RNC设备观察实验 a)了解机柜结构b)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c)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 1.2 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a)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b)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c)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2、网管操作实验a)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b)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二、实验设备TD‐SCDMA 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电脑三、实验内容1、TD_SCDMA系统认识全称是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英文对应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5G软件仿真实验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5G软件仿真实验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5G软件仿真实验(1)实验名称5G软件仿真实验(2)实验目的通过5G软件仿真实验,将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进行可视化操作,应用于教学场景,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通信过程,深化对通信具体实现的是何功能的理解。

(3)实验器材信雅达5G仿真实训操作平台(4)实验原理5G仿真通过对Maassive MIMO的波束赋形进行建模,导入波束的方向图,计算相关的路损,计算出最小路径的波束,模拟5G的波束,所以5G的仿真相对4G 对地图和运算精度要求更高,仿真运算量更大。

5G终端分为NSA终端和SA终端,其中NSA终端一般为1T4R,SA终端为2T4R,单端口的发射功率为23dBm另外;5G在3.1.5GH2频段是TDD制式,需要配置上下行时隙。

(5)实验内容一、网络规划环节1、该环节完成容量规划计算工作,一共有4个必填项目,频谱效率,每个扇区的下行容量,扇区数量和站点数量。

2、网络规划步骤完成之后需要选择“保存”按钮,不选择保存结果将无法进行后续的任务操作,保存数据后无法进行修改。

二、工勘测量环节1、该阶段两部分步骤工勘测量和拓扑配置,工勘测量部分根据任务的要求选择对应的4K高清视频场景、无人车场景和智能电网场景。

2、选择正确的站点才能跳转到工勘报表的页面;根据勘察完成工勘报表的内容。

三、设备安装环节安装环节三个部分1、安装前准备,选择安装所涉及的工具,并保存结果,需要选择最少8个工具。

2、安装前开箱,选择正确的箱子完成开箱操作,丢弃破损、变形的箱子,完成货物清点。

3、设备安装,分为机房安装部分和铁塔安装部分,铁塔安装部分完成AAU 设备的安装和设备连接线安装,机房安装部分完成BBU设备的安装和设备连接线安装。

机房安装环节1、选择机柜安装BBU和电源模块,选择BBU机柜,安装机柜板卡和接地线。

2、选择交换板,完成传输光纤连接和GPS连接。

3、选择电源板,完成电源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板卡和机柜的电源分配模块对应的位置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移动通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性能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接入等重要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移动通信领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实验箱、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计算机等。

移动通信实验箱是核心设备,集成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能够模拟不同的通信场景和参数设置。

三、实验原理(一)信号传输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电磁波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携带了信息。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二)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三)信道编码为了提高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信道编码。

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有卷积码、Turbo 码等。

信道编码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四)多址接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个用户需要同时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

多址接入技术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常见的多址接入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信号传输特性测试1、连接实验设备,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的发射模块将信号发送出去,在不同距离和障碍物条件下,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信号幅度和波形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信号传输的衰减特性和障碍物对信号的影响。

(二)调制解调实验1、在实验箱中设置不同的调制方式(如 AM、FM、PM),输入一个数字或模拟信号。

2、观察调制后的信号频谱和波形,分析调制方式对信号频谱和带宽的影响。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通信信息传递到移动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移动通信原理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 学习和熟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3. 分析和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实验内容1.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如基站、移动终端、调制解调器等。

3. 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4. 分析实验结果,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四、实验步骤1. 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如基站、移动终端、调制解调器等。

3. 搭建实验环境,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4. 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分析实验结果,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模拟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观察到了一些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如信号干扰、信道容量限制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六、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并掌握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技术。

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也认识到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日后的研究和改进奠定了基础。

七、参考文献1.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张旭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

2.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李文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

3. 《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王新华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1]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1]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和理解移动通信原理,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并在实际的实验中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搭建和测试。

实验器材移动方式终端(方式)电脑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实验原理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和声音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方式终端、基站和交换网组成。

移动方式终端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基站主要负责将移动方式终端发送的信号转发到交换网中,交换网则进行信号的路由和处理。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多址技术来实现多用户通信的能力。

多址技术将频率、时隙和码分用于多用户的通信,使得多个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频率进行通信而不互相干扰。

实验中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CDMA(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即码分多址技术。

CDMA技术通过给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码片序列,使得多用户可以在同一个频段进行通信,而无需频率的划分和复用。

实验步骤1. ,将移动方式终端和电脑连接起来,确保电脑可以识别到移动方式终端。

2. 打开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控制界面,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参数包括基站的频率、码片等信息。

3. 在移动方式终端上登录到移动通信系统,并设置相关的用户参数。

用户参数包括方式号码等信息。

4. 开始进行通信测试。

可以发送短信、拨打方式等方式进行测试。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信号质量和通信质量等指标评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我们成功地搭建了移动通信系统,并进行了相关的通信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信号质量和通信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移动通信原理和CDMA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和测试过程使我们更加熟悉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的设置。

我们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移动方式、无线网络等领域。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1. 引言
本次实验以移动通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

2. 实验目的
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实验步骤
3.1 基础知识准备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准备。

包括移动通信的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准备
准备实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基站等。

3.3 实验过程和数据采集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3.4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探讨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

4.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1:
实验数据2:
实验数据3: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
1:
2:
3:
6. 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验证了移动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 . 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2] , 赵六.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前景[J]. 电信科技,2023,10(2):12-18.。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移动通信原理的实验学习,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与方法。

2. 实验原理移动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通信。

它主要涉及无线信号的传输和调制解调技术、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和无线传播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模拟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到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目标终端设备。

3. 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搭建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包括模拟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的连接。

2. 配置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的通信参数,确保双方能够正常通信。

3. 进行实验,观察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移动通信原理的有效性。

5.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和讨论。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并完成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实验数据表明,在合适的通信参数配置下,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移动通信原理的几个重要结论: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对信号的传输有较大影响,合理的信道参数配置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调制解调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进行传输。

无线传播模型的建立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预测信号的传播效果和覆盖范围。

5. 实验与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移动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际搭建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并进行,我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实验指导老师的帮助,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移动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在无线环境下进行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相关技术。

2. 实验目的掌握移动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配置和调试移动通信网络设备3. 实验设备与材料移动通信实验设备电脑数据线移动通信网络模拟软件4. 实验内容1. 搭建移动通信网络实验环境2. 配置移动通信网络设备3. 进行移动通信网络测试4. 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5. 实验步骤5.1 搭建移动通信网络实验环境在实验室内搭建移动通信网络实验环境,包括基站、接入网、核心网等设备,并连接电源和数据线。

5.2 配置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使用电脑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并通过网络配置工具进行设备的初始化和参数配置。

5.3 进行移动通信网络测试在配置完成后,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包括信号传输、数据传输等。

5.4 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

6.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移动通信网络正常工作,信号传输和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一些瓶颈,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网络配置。

7.本实验通过搭建移动通信网络实验环境和进行实验测试,深入了解了移动通信原理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较好的信号传输和数据传输性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8.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移动通信原理和网络配置技术。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移动通信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1]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某某出版社,2008.[2] 无线通信技术导论,某某出版社,2010.致谢感谢实验室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和鼓励!。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移动通信期末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特性等方面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 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本实验通过观察移动通信设备,了解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了解其外观、按键、屏幕等组成部分;(2)观察GSM基站,了解其外观、天线、设备室等组成部分;(3)分析GSM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理解其基本功能。

2. 信号调制解调实验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软件,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验证调制解调效果;(3)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如QAM、GMSK)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移动通信信道建模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白噪声信道的特性,了解其产生原因和影响;(2)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白噪声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信噪比的变化;(3)研究多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了解其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4.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内容如下:(1)使用OFDM仿真软件,模拟OFDM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其性能;(2)研究DSSS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抗干扰能力;(3)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的系统性能,评估系统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通过观察GSM手机和基站,我们了解了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GSM手机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显示屏等部分组成,基站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移动通信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实验报告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传递了信息和推动了社会发展。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所参与的一次移动通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S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GSM系统由移动台(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和网络子系统(Network Subsystem,NSS)组成。

移动台包括手机和SIM卡,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NSS包括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和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搭建实验环境。

我们使用了一台计算机作为MSC,通过连接BSC和BTS来模拟GSM系统。

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配置网络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首先,我们测试了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操作,我们验证了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着,我们对通信系统进行了负载测试。

通过增加并发用户数和通信量,我们测试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量。

同时,我们还对通信质量进行了评估,包括信号强度、通话质量等指标。

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改进建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量与并发用户数和通信量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TD-LTE硬件配置(1)实验名称TD-LTE硬件配置(2)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认识和了解通信网络和设备。

2、使用模拟现网的TD-LTE硬件平台和维护操作网络管理平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设备之中各个网元设备的工作配置原理,熟练掌握无线网络信令流程,理解无线网络对接数据的含义特征,提高学生对现网设备的安装、维护能力,提高学生对无线网络的开局能力。

(3)实验器材客户端、服务端、CCS2000U用户端程序、ZXSDR B8200 TL200设备物理接口、协议接口。

(4)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ZXSDR B8200 TL200是一款支持多频段、多制式的基带单元,可同时支持GSM、UMTS及LTE等多种制式。

仅需进行软件配置和少量的硬件改动,即可将ZXSDR B8200 TL200配置为GERAN基站、UTRAN基站、LTE基站或者GUL多模基站。

ZXSDR B8200 TL200的软件结构分为SDR平台软件层、LTE适应软件层和LTE应用层。

SDR平台软件层:主要实现BSP、OSS和BRS的功能。

LTE 适应软件层:主要实现OAM和DBS的功能。

LTE应用层:实现LTE协议功能,包括控制面子系统、用户面子系统、调度器子系统、基带处理子系统等功能模块。

通过数据配置完成对两个E-UTRAN TDD小区的建立互通。

(5)实验方法1、进入WIN 2008操作系统。

数据配置前,首先打开网管服务器;2、创建子网,填写相关信息;3、创建网元,填写相关信息;4、运营商配置,填写相关运营商信息;5、填写PLMN信息,添加BBU侧设备(说明:各单板放置的位置要和实验室机柜中所用的BBU一致);6、配置RRU,在机架图上点击图标添加RRU机架和单板,右键设备,点击添加RRU,会弹出RRU类型选择框,选中类型即可。

由于有2个RRU故需要增加2次(说明:RRU的类型必须与实际的硬件设备保持一致);7.、时钟配置(默认配置即可);8、光纤配置,是配置光接口板和RRU的拓扑关系(说明:2个RRU需要增加2条光纤);9、物理层端口配置(说明:以太网方式配置参数直接手动改成1000);10、以太网链路层配置;11、IP层配置;12、带宽配置;13、SCTP配置;14、业务与DSCP映射配置;15、静态路由配置;16、OMCB通道配置;17、创建无线网络;18、配置基带资源(说明:此处要配置2条基带资源,两次配置基带资源,若参考功率超出范围,要降低,不能都设为19.9);19、S1AP配置;20、E-UTRAN TDD小区配置(说明:本网元有2个射频单元(2个RRU),需要再创建一个小区);21、数据配置完成;22、测试网管与BBU是否建立连接,数据同步;23、验证数据配置是否正确,小区是否起来。

(6)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最终结论及感受在TD-LTE硬件配置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不同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具体来说,我们测试了不同的工作频段、通信带宽、天线配置、调制解调模式和信道编解码参数对通信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这些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优化原则。

通过TD-LTE硬件配置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通信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深入理解了TD-LTE网络的硬件配置原理和性能优化策略。

由于不同业务和应用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测试和调整不同配置参数,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和变化。

在这个实验中,我认识到现代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

尤其是TD-LTE这样的新型网络技术,实现了无线通信的高速和可靠性,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信方案。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我深刻感受到实验技术的复杂和精妙之处,同时也体验到了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通信技术水平,创新和应用新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二:TD-LTE软件仿真(1)实验名称TD-LTE软件仿真(2)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知实际工程中设备安装选择的常用机框及主设备各板卡的安装位置。

2.正确掌握并给BBU设备连接电源;学习并掌握BBU设备数据传输线的连接方法;学习并掌握DEBUG线的连接方法;掌握BBU是怎样与GPS相连接的。

3.掌握RRU设备的安装 RRU设备的电源接入以及天线与RRU的连接掌握LMT配置方法,以及数据配置。

各参数含义。

4.熟悉EMS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在EMS上配置一个模板基站的过程和参数。

(3)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oracle vm virtualbox、仿真软件ZXSDLVBOX(4)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缩写。

3GPP标准化组织最初制定LTE标准时,定位为3G技术的演进升级。

后来,LTE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预期,LTE的后续演进版本Release10/11(即LTE-A)被确定为4G 标准。

LTE根据双工方式不同,分为LTE-TDD和LTE-FDD两种制式。

(5)实验方法一、机柜的安装及设备板卡安装1.进入仿真软件虚拟机双击桌面图标。

2.启动虚拟机,点击下图中的“启动”。

3.双击虚拟机桌面图标“ZXSDLVBOX”进入我们的TD-LTE仿真软件。

4.输入TD-LTE仿真软件ID号码“0000”点击“Login”。

5:进入如下图界面。

“eNodeB Commissioning”是对eNodeB 进行调试“Column Modular。

6.单击“eNodeB Commissioning”选择配置的模式。

7.选择无线标准。

“Radio Standard Plan”选择无线标准“TDD”。

8.单击右侧下拉菜单,选择“数据备份与恢复”。

9.单击“Restoration”选择恢复空数据。

10.增加BBU机架,点击右侧“New Create Cabinrt”新增BBU机架以及场景。

11.单击机架上面的“小手”标志进入机架。

12.新增的BBU机架里面我们需要增加BBU类型“ZXSDR BS8200”增加电缆桥架:“Cable tray”增加电源模块“DCPD4”增加方式直接拉拽至机架里面增加好后的机架。

13.配置BBU,双击机架里面的BS8200,进入BBU对BBU进行配置增加。

14.增加BBU的单板,需要增加我们的电源接入板:“PM”告警监控板:“SA”时钟控制板:“CC”业务板:“BPL”。

二、连接BBU电源模块1.对BBU进行电源接入,首先进行保护地线增加单击如下图机框左边“小手接地图标”这儿有5大类电缆1、传输电缆“Transmission cable”。

2.电源线和保护地线“Power cable and grounding cable”3、信号线缆“signal cable”4、馈线“Feeder”5、适配器“Adapter”。

电源线和保护地线“Power cable and grounding cable”的grounding cable线缆给BBU加电,双击BBU电源板“PM”进入PM电源线选择界面,选择“Power cable and grounding cable”第一类电源线“Power cable”-“BBU dedlcated Power cable 2”把电源线A端拖拽到PM单板电源口即可。

3.把PM板上的电源线加到DCPD4上,直接把BBU dedicated cable 2 的B端 B1蓝色线缆拖拽到DCPD4的-48V输出电源接口上,把B2黑色线缆拖拽到DCPD4的-48 RTM端。

4.把保护地线接到BBU机架机顶接地排上,双击机顶小手处,进入机顶接地地排。

5.把保护地线接到机顶地排上,直接选择“grounding cable”把B端拖拽到机顶接地排上即可。

6.给BBU机架DCPD4电源接入,选择“Power cable and grounding cable”-“Power cabie”里面的黑色和蓝色线,其中黑色接我们的-48VRTM 蓝色接-48V;进入直流电源机柜,接入我们的电源,接好后的-48V GND。

返回到BBU PM电源板,观察电源指示灯。

三、BBU传输线连接1.点击“CC”板,选择第一类“Transmission cable”的Ethernet cable 电缆A端插入CC板的ETH0,选择的网线另外一段插到传输模块,传输模块在我们的BBU机柜的旁边。

2.双击进入传输机柜,双击进入传输模块,传输机框上有2块接入单板,机框上面一块是光纤接入板,下面一块是10/100M以太网接入板,双击10/100以太网接入板,把B端拉拽连接。

四、DEBUG选择1条以太网线,A端连接CC板DEBUG口,另外一端连接到基站的本地维护终端:本地维护终端的位置,双击该位置进入本地维护终端,把以太网线的另外头B连接到本地维护终端,五、GPS安装1.进入我们的BBU 双击“CC”板选择馈线“Feeder”—GPS cable 选择GPS 跳线“GPS jumper(SMA-SMA)”把该线的A端拖拽到”CC”板的REF端口,另外的B端口通过我们机架上的“cable tray”转接GPS Ar ester;选择“Feeder”—GPS cable—4/1Feeder 线把A端连接到GPS Ar ester上的IN口B端接到我们的GPS天线上。

2.双击GPS天线,把刚刚4/1Feeder的B端接到GPS天线上,GPS天线与我们的“CC”板连接完成,“CC”板可以通过我们的GPS天线获取时钟基准。

六、RRU天线安装及电源连接1.进入BBU 机框选择BPL板选择“Transmission cable”—“OpticalFiber”第一组光纤把该光纤的A端拉拽到BPL的第一个光接口。

2.B端接到RRU 首先RRU所在的楼顶,选择”ZXSDR R8962 ”把他拖拽到天线抱杆上双击RRU 进入RRU连接RRU的保护地线。

3.连接RRU接入电源线选择“Power cable and grounding cable”-“Power cabie“里面的RRU专用线:R8962 dedlcated power cable”拉拽到RRU的PWR 口。

4.另外B端连接到我们室内的配电柜里面,48V 和-48V GND分别接好,接好保护地双击房顶的接地铜牌。

5.连接BBU BPL板到RRU 选择“Transmission cable”—“OpticalFiber”第一组光纤把该光纤的B端拉拽到RRU的OPT0口,RRU与天线连接选择2根“Feeder”—“Main Feeder”—2/1“Jumper (N-N)(1)”分别接到RRU的“ANT1”和“ANT2”另外的B端连接到我们的天线上,首先我们要增加我们的天线,选择如下图天线直接拖拽到我们的抱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