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的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组与YL-1型一次性穿刺针穿刺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CT扫描及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YL-1颅内穿刺术,观察术后24h FAM、ADL评分,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YL-1颅内穿刺组术后24h FAM评分、ADL比例明显高于延后开颅组(P<0.05);YL-1颅内穿刺组死亡3/102(2.94%),早期开颅组术后死亡12 /58(20.68%),延后术后死亡16 /52(30.76%),死亡率,早期组与延后组均高于YL-1颅内穿刺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微创YL-1颅内穿刺手术治疗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标签: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YL-1型穿刺术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手术仍然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手段[1]。本研究为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性,开颅手术和YL-1型颅内穿刺,本研究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及脑外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2例,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患者医院分成两组,并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及脑外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155例,女57例,年龄35~65岁之间,分成微创YL-1型颅内穿刺实验组和常规开颅手术组。YL-1型颅内穿刺组102例,极早期(6h)手术58例,早期手术44例;常规开颅手术110例,超早期、早期开颅手术58例,延后手术52例。收治标准:诊断具有明确的脑出血症状并符合手术治疗的特点,入院头颅CT中线位>1cm,幕上血肿量>31mL,无其他严重伴随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YL-1型颅内穿刺组操作方法依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2],依据CT扫描结果选取血肿最大部位作为穿刺点,同时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在CT指引下判断最佳进针深度及角度,针刺体送入血肿中心,将穿刺针固定在颅骨上,并设置一根引流管连接在测孔,方便引流抽吸
的血肿,同时可以往血肿内注入生理盐水,再用针型血肿粉碎器粉碎部分血肿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引流,术后根据病情发展及引流液颜色、量决定复查CT时间和冲洗次数[3]。
1.2.2 常规开颅手术组在患者全身麻醉条件下,在患者气管插管下单侧颞部或额颞部切一个马蹄形手术切口,在大脑非功能区打开皮层,并安置吸引器清除血肿,冲洗血肿部位,如果手术过程中,脑血压偏高,应该在手术前打开骨瓣以降低血压,同时在硬膜外添加一根引流管,引流冲洗的血肿,手术过程中应据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手术结束后1~3d 可以拔掉引流管。
1.3 疗效评定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意识状态、神经功能恢复情况。(1)短期疗效:在患者手术结束后1个月,依照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进行评分[4]评定;(2)远期疗效:手术结束后6个月依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存活病例)进行(ADL)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频数、百分比)、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短期疗效
术后1个月FAM评分YL-1颅内穿刺组为(9.44±2.47),早期开颅组为(13.50±2.23),延后开颅组为(16.67±2.28),两组间同一时期术后FAM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间不同时期及同一组内不同时期术后FAM评分差异有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组别FAM(术后1个月)
YL-1颅内穿刺组(早期)9.44±2.47①
开颅组(早期)13.50±2.23②
开颅组(延后期)16.67±2.28③
注:YL-1颅内穿刺组(早期)与开颅组(早期)比较,①t=2.323,P=0.012;开颅组(早期)与晚期比较,②t=1.637,P=0.034;YL-1颅内穿刺组(早期)与开颅组(晚期)比较,③t=3.526,P=0.007
2.2 远期疗效
2.2.1 术后6个月ADL神经功能恢复评定结果存活数=(①+②+③+④+⑤)。YL-1颅内穿刺组死亡3/102(2.94%);开颅组早期术后死亡12/58(20.68%),
延后死亡16 /52(30.76%)。YL-1颅内穿刺组、早期开颅组与延后开颅组比较,死亡率明显要低(P<0.05);YL-1颅内穿刺组比早期开颅组死亡率要显著低(P <0.05)。见表2。
2.2.2 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评定结果预后不良的比率YL-1颅内穿刺组(4.90%)和早期开颅组(24.56%)明显低于延后开颅组(44.23%),P=0.01;而YL-1颅内穿刺组与早期开颅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4和P=0.00)。见表3。
表3 术后标准化ADL神经功能评定比例[n(%)]
项目优良①+②良③+④差⑤+死亡
YL-1颅内穿(早)(n=102)43(42.15)54(52.94)5(4.90)
开颅组(早期)(n=58)16(28.07)28(49.12)14(24.56)开颅组(延后期)(n=52)8(16.38)21(40.39)23(44.23)
注:YL-1颅内穿刺组(早期)与开颅组(早期)比较,①t=6.246,P=0.016;开颅组(早期)与晚期比较,②t=7.231,P=0.045;YL-1颅内穿刺组(早期)与开颅组(晚期)比较,③t=7.942,P=0.005
3 讨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我过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病因复杂,血压过高导致的脑出血具有速度快、症状急、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恶性肿瘤,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5]。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急性脑出血疾病中20%~30%属于高血压脑出血[6]。有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后致残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神经损伤,出血后,血肿快占有一定空间体积,挤压周围神经组织,导致血肿快周围缺血并形成半暗带遗迹局部颅内压升高[7]。据文献报道,脑出血后最初6h,血肿块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的挤压损伤是可恢复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清除血肿快,慢慢就会演变成进行性损伤,甚至演变成不可恢复性损伤。因此,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后,应及时送医并依据诊断结果早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块,不仅可以阻止周围神经阻止的损伤,还可以保护和改善血肿周围受挤压的神经功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11]。
3.1 手术时间的选择
有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出现肿大、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的时间比较早,一般都在6~7h左右,在6h内,脑组织损伤如果得到改善,病理损伤是可以恢复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超早期YL-1颅内穿刺和早期开颅术后及神经功能恢复(FAM)优于延后期开颅(P<0.05),YL-1颅内穿刺组(早期)与开颅组(早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开颅组(早期)与晚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说明早期进行手术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