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胆结石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胆结石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胆结石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需与胆管癌、胰腺炎等鉴别,结合病 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典型图像特征
肝内胆管内出现强回声团块,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较大结石可引起胆管扩张。
鉴别诊断
需与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癌等鉴别,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04
胆结石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
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指导患者康复及随访观察
胆结石超声诊断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康复。
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结石复发或新发病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 治疗。
05
胆结石超声诊断注意事项与局 限性探讨
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操作技巧等
检查前准备
在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干扰。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 便更好地判断病情。
综上所述,胆结石超声诊断需要注意检查前准备和操 作技巧,同时需要注意设备的依赖性和操作者的经验 水平。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胆结石超声 诊断发展趋势预测
总结
胆结石超声诊断技术已逐渐成 熟,成为临床诊断胆结石的首 选方法。
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便捷、准 确等优点,为胆结石的早期发 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临床需求 的变化,胆结石超声诊断将不 断发展和完善。
展望
01
02
03
04
未来胆结石超声诊断将更加注 重细节和精准度,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型超声技术和成像方法的应 用将进一步拓展胆结石超声诊
断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将为胆结石超声诊断提供更

胆囊结石彩超表现

胆囊结石彩超表现

胆囊结石彩超表现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来说都是人们生活不规律造成的,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均衡,吃了太多的脂肪类食物以及油炸食品,患病的可能性就会增高,胆总管结石病人要注意先做检查,看一下胆总管结石的大小,然后再考虑后续的治疗工作,检查方面比较推荐病人做彩超,彩超图像比较精确,如果病人真的出现了结石,能够明显的看到胆管处出现阴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一、胆囊结石彩超图像特点(一)典型胆囊结石超声图像特点1、胆囊形态清晰,囊腔内有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团块。

2、强回声团块可随患者体位的改变而沿重力方向移动。

3、在强回声团块后方有与之相应的清晰声影,呈一条无回声暗带。

这是声束在通过结石的途径中反射、衰减和折射使能量丧失的结果。

一般在结石直径>0.3mm、超声束垂直射于结石表面时,即可形成声影。

同时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是超声诊断典型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二)不典型结石的声像图特点(1)胆囊泥沙状结石:显示清晰的近侧胆囊壁轮廓,远侧胆囊壁则因多量结石堆聚以至明显增厚和粗糙,回声增强,后方伴有声影。

变换体位,胆囊后壁强光带随重力方向移动并且形态有改变,可散开呈细小点状回声或堆积成团。

(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的液性暗区消失,仅在胆囊区见一半圆形或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有相应宽度的声影。

(3)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表现为典型胆囊结石图像,但结石位于颈部,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也可表现为胆囊颈部囊腔被结石充满而不显示,呈团块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4)无声影的疏松结石:表现为囊内中等回声团块,无声影,随体位移动。

此型结石需与凝血块、蛔虫残体、脓液、淤积胆汁、炎症坏死组织等鉴别。

后者均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且体位改变时移动缓慢,可出现漂浮状或分层征。

二、彩超检查胆囊结石的优势胆囊结石b超具有无痛苦、无创伤、操作方法简便、能多次重复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及出结果迅速等优点。

尤其对胆囊疾病,其诊断符合率较高,一般直径0.3cm的结石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即使是0.1cm的结石也可以见到光点,其准确率可达95%左右。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

胆结石超声诊断要点1.引言1.1 概述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固体结晶,由胆色素、胆固醇和钙盐等组成。

它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甚至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

胆结石超声诊断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已成为胆结石诊疗中的常用工具。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声波信号,可以获取胆囊和胆管的影像,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胆结石。

本文将详细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包括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以及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关键要点。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胆结石的超声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文章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超声诊断技术,提高胆结石的诊断效果。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原理和方法,为临床胆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相关因素。

随后,我们将讨论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图像的形成原理。

最后,我们将重点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包括超声图像的解读和诊断判断的注意事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和治疗胆结石,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病痛。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原理和应用要点,相信读者能够通过本文深入了解胆结石超声诊断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

最后,本文将总结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给读者带来实际的价值和启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要点:1. 引言: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胆结石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正文:- 胆结石的定义和病因:介绍胆结石的定义,以及导致胆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一些人在超声体检发现自己得了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但是自己却毫无临床症状,也搞不清楚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在超声表现的区别,超声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来来诊断疾病的,带着总总疑惑,下面,我们将通过专业的超声知识及超声原理,来回答这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什么是超声波?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组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来生成图像,以诊断人体器官和疾病。

超声波诊断具有简单、无创、准确、实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子宫等各种脏器的检查。

超声波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没有放射线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成像技术。

具体来讲,超声波诊断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图像信息。

在超声波诊断中,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在患者身体表面,探头会向人体内部发出高频的超声波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不同的组织(比如皮肤、肌肉、骨骼、器官等)并反射回来。

探头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后,会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图像。

超声波诊断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以诊断各种疾病和异常,如肿瘤、囊肿、流血、血栓、肝脏脂肪变性等。

超声波诊断广泛应用于妇科、产科、心脏、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种领域。

并且,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实时的手术指导工具,为医生的手术操作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什么?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都是胆囊的常见疾病,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病症。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结石,其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

一般而言,胆囊结石不会引起症状,但如果结石移动或堵塞胆总管,就会导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

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并且对于无症状的病人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有症状的病人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则是指在胆囊黏膜表面上形成的肿瘤样病变,通常为良性的。

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增大并破裂,导致疼痛、发热、感染等症状。

胆囊炎及胆结石的超声诊断

胆囊炎及胆结石的超声诊断

胆囊炎及胆结石的超声诊断胆囊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往往病症比较急,通常是指发生于胆囊黏膜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大多数是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胆汁排出不畅等原因造成的,由于疾病的轻重不同,临床上的严重程度也是不一样,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并伴随并经常有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而胆嚢结石,主要是由于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而生成的结石,胆结石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或背部疼痛,以及饱胀、恶心、嗳气、呃逆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患者在临床上症状是比较相似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两种疾病的区别在于性质、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不同。

其中胆囊炎是由于炎症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临床上以消炎药物治疗为主,而胆结石是由于结石引起,表现为疼痛,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准的上升,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对身体健康的不够重视,再加上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酗酒人群的增多,导致胆囊炎与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该病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健康。

本文主要针对胆囊炎与胆结石的概念、两者分别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超声诊断展开讨论。

1胆囊炎与胆结石的概念?胆囊炎与胆结石都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胆部疾病,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引起的炎症,而胆结石是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

最大的区别在于,胆囊结石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病,多数是在胆囊炎的刺激反复发作情况下,逐渐形成了胆囊结石。

胆囊是人体的一个器官,若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卫生以及食物过分油腻等,都会导致胆囊发炎的情况出现,常见的原因有结石、肿瘤等,最具特征的体征是右上腹部腹肌紧张、压痛。

胆结石也被称为胆石症,一般是因为胆道堵塞、感染导致的,由于色素、钙盐或者胆固醇的沉积,形成结石,可发生在胆囊、胆管和肝管内,随着胆汁的流动,结石有时还可以卡在胆囊颈部或十二指肠乳头处,引起右上腹痛,右后背的疼痛,吃饭后的饱涨感不适,而患者是否出现症状,主要取决于结石是否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和感染,其次是结石本身对胆囊黏膜的机械刺激作用。

胆结石二维超声表现

胆结石二维超声表现

胆结石二维超声表现
按化学成分同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等。

1.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
典型胆囊结石有3 个特征:①胆囊腔无回声区内的强回声;②强回声后方伴有“干净”的声影;③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不典型胆赛结石声像图
(1)充满型胆囊结石:正常胆囊内的无回声液性暗区消失,表现为胆囊前壁出现长弧形或半月形的回声带,后方伴宽阔声影,胆囊后壁及其后方结构均不能显示,失去了正常胆囊的声像图表现。

由浅深分别可见高回声的胆囊壁一与胆囊壁走行一致的强回声带,即充满囊腔的结石一边界清晰的宽大声构成囊壁一结石一声影三联征,即“WES”征。

(2) 沙型结石:胆囊内见直径较小,宛如泥沙堆积的细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后方吉影浅淡或无声影。

(3) 胆囊颈部结石:位于胆囊颈管内的强回声,容易漏诊,多合并胆囊肿大和胆泥形成,横断面可见“靶环”征,有胆汁衬托时易显示。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泥沙样结石
均质高~等回声 随体位变化而缓慢移动 后方伴声影
二、胆管结石
(一)肝内胆管结石
1. 肝内出现强回声团, 后方伴声影
2. 与胆管走行一致的条状排列,胆管扩张
(二)肝外胆管结石
总胆管内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
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 长径>9cm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4mm 绝大部分病例有伴结石
如成虫进入胆囊,有时可见囊腔内也漂浮着絮状等回声
(4)本型代表相当晚 期的胆囊癌,为Nevin 氏Ⅳ、Ⅴ期或TNM分 期中的第Ⅳ期。
(3)肿瘤内部回声粗杂 混乱,高、低回声相间, 其中夹有斑状或块状强 回声
(4)本型代表相当晚期 的胆囊癌,为Nevin氏 Ⅳ、Ⅴ期或TNM分期中 的第Ⅳ期。
其他的声像学表现:
1. 50%-8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及囊壁增厚等慢性胆囊炎。
总胆管呈球形或纺锤形扩张,直径可超过3cm,甚至10cm以上。有些 病例仅表现为轻度梭形扩张或肝外胆管全程均匀扩张,缺乏囊性特点。 管腔内含大量无回声胆汁,部分病例沉积不均质的等—高回声的胆泥。
如合并癌变,可有 不规整的团块紧贴管壁, 回声特点与胆泥相似, 容易被忽视。
常合并结石,为强回 声伴后方声影。
二、慢性胆囊炎
1.胆囊腔缩小 (1)依病变程度不同,囊腔大小可从无明显改变到萎 缩成如拇指头大小。 (2)炎症反复发作者胆囊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成团, 分界不清,超声扫查难以描绘出胆囊的轮廓和真实大小。 (3)如胆囊慢性穿孔与消化管发生内瘘,则无回声的 液性胆囊腔消失,回声杂乱并含气体回声,几乎不能和 胃肠道鉴别。
②双凸面曲线状强回声伴变化不定的声影 ③不规则集合状强回声伴有声影。声影区内一般都比 较干净,但如果钙化严重也会产生多重反射

超声专家教你看胆囊结石

超声专家教你看胆囊结石

超声专家教你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是指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可合并胆囊炎,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通常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多见。

胆囊结石患者可无不适症状,或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厌油腻等症状。

当胆囊结石嵌顿或合并急性胆囊炎时,可出现胆绞痛,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后背,可骤然发作又骤然消失,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可伴发热、白细胞升高或轻度黄疸等。

First01典型的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图1),同时具备上述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图1 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胆囊腔内强回声团,后伴声影,改变体位可以移动second02不典型的胆囊结石(1)充满型结石:胆囊腔的无回声区消失或胆囊正常轮廓消失,胆囊区可见一条局限性弧形或半月状强回声带,边界清晰或模糊,其后伴有较宽声影,胆囊后壁不显示。

增厚的胆囊前壁呈弱回声包绕强回声的结石,其后方伴有声影,简称囊壁(wall)-结石(echo)-声影(shadow)三合征(WES征)(图2)。

图2 胆囊充满型结石声像图表现为 WES 征,即胆囊壁-结石-声影(2)泥沙型结石:多为胆色素,质地松软,呈泥沙样,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外形多正常,胆囊腔内泥沙样或碎小结石沉积在胆囊后壁呈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变形,当颗粒小而少时,仅表现为胆囊后壁粗糙呈锯齿状,回声增强,伴弱声影,此时应改变体位多切面观察以鉴别(图3)。

图3 泥沙型结石声像图胆囊腔内可见沿后壁堆积的高回声带,后伴声影(3)胆囊颈部结石:位于胆囊颈管内,有胆汁衬托时容易发现,横切面表现为“靶环”征;无胆汁衬托时容易漏诊,尤其是嵌顿时结石紧贴囊壁,强回声团显示不清,但颈部后方声影可显示(图4)。

嵌顿时多合并胆囊肿大和胆泥形成,因此,在发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观察颈部有无结石,可采用左侧卧位,使肝脏及胆囊向右前移位,胆囊颈部拉长,便于从右肋缘下借助肝窗扫查胆囊及颈部,也有利于结石向体部方向移动。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课件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课件

肝 外 胆 管 上 段
PPT学习交流
17
第三节 胆囊结石
1、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原因复杂,中年女性多见。 2、常合并胆囊炎且互为因果(可寒战、高热)。 3、可单发、可多发,亦可呈泥沙样。 4、主要临床症状:右上腹不适、隐痛及消化不良,并
放射至右肩背部,胆绞痛,黄疸等。
PPT学习交流
18
5、结石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佳,特殊情况可用线阵或扇形 探头。频率一般3.0-5.0MHz,适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PPT学习交流
10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PPT学习交流
11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 胆固醇性:胆固醇含量达70%以上,结石较大,可达数厘米, 常单发,圆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因其含钙少,故X线不显影, 又因其比重小,常漂浮在胆汁中。
☆色素性:主要成分是胆红素钙,胆固醇含量低于25%,呈泥沙样 或颗粒状,常多发,X线平片不显影。
☆混合性:含以上两种成分及钙盐,常多发,一般较小,表面光 滑呈多面体,因其含钙较多,故X线透不过。
药物性结石是指由某些药物导致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 而引起胆绞痛症状。
※致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种: 雌激素 头孢曲松 非甾体类抗炎药 潘生丁(双嘧达莫) 全胃肠外营养药(PTN)
PPT学习交流
33
※如头孢曲松钠引起胆囊结石
形成条件—结石易发人群、大剂量使用
形成机理—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以原型排除体外,其中40%经胆汁 和胃肠排泄。胆酸池内胆固醇处于高饱和状态,用药后药物与胆 酸结合,致胆酸池失衡,胆固醇容易形成胆学习交流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PPT医学课件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PPT医学课件

2、探头以凸阵探头为佳,特殊情况可用线阵或扇形 探头。频率一般3.0-5.0MHz,适当调节聚焦范围和增益, 灵活应用彩色多普勒。
3、病人常规体位---仰卧位、左前斜位 二、基本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 右肋间斜切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如下图: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面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纵切面
因此,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要了解患者 病史,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如 果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建议 其近期复查。
谢谢大家!
单发结石, 满月型
彩色表现
(二)非典型胆囊结石表现:
◆充满性结石:腔内无回声液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 强回声,胆囊腔被声影取代,后壁不显影,若伴胆囊壁 增厚,则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即 “WES”征。
◆泥沙样结石:胆囊最低位置分布强回声带,后方伴较宽 声影。
◆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见单发或多发的数 毫米强回声及后方见 “彗尾征”,不随体 位移动。
第一节 胆囊解剖
1、胆囊的位置---梨形
囊状器官,位于肝脏脏面的
胆囊窝内,即肝尾叶及肝4、 5段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和 胆囊壁上的腹膜返折连接固 定于胆囊床。 偶可见变异胆
囊。
2、胆囊的大小—胆囊的大小可随储存胆汁 的多少而改变,一般长约5-10cm,宽约2.55cm,壁厚平均约1.9mm,容量为40-60ml。
3、胆囊的分部---胆囊分为低、体、颈(有 哈德曼袋)三部分。胆囊底钝圆形,是胆 囊较膨大的游离部分,胆囊体为胆囊的中 间部分,胆囊颈是胆囊体与胆囊管的结合 部,由粗变细,多呈“S”形弯曲。颈部近 端的袋状膨大结构,称哈德曼袋。
4、胆囊的作用
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内黏膜皱襞形成螺旋瓣 (Heister瓣),可调节胆汁的出入,但此并没 有真正的瓣膜功能。使胆囊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有利于胆汁在胆囊内的储存及浓缩。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有胆囊体积改变、胆囊壁变化、胆囊内部回声变化等。

若患有胆囊结石,建议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耽误病情。

1、胆囊体积改变:胆囊结石导致胆囊颈部梗阻,引起胆囊中胆汁滞留,可导致胆囊体积增大。

充满型胆囊结石导致胆囊萎缩时,胆囊体积可缩小;
2、胆囊壁变化:结石对胆囊壁反复刺激,胆囊壁会出现毛糙、水肿、增厚等现象;
3、胆囊内部回声变化:主要表现为胆囊腔内出现单发或者多发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尾影。

非充满型胆囊结石的患者体位改变时,强回声光团的位置会发生相应变化。

胆结石被漏诊?你需要知道的这些情况

胆结石被漏诊?你需要知道的这些情况

胆结石被漏诊?你需要知道的这些情况今天,我们来聊聊不同成分胆结石的特点和不典型胆结石的声像图表现。

在上一个系列里我们知道了胆结石分典型结石和不典型结石两大类,并且说了典型的声像图特点和诊断标准,今天我们来讲讲胆囊不典型结石。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典型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和诊断。

一、声像图表现1. 我们知道典型的胆囊结石的三大特征是:(1) 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团,(2) 后方有声影,变换体位时,(3) 强回声向低位方向移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不典型结石的声像图表现:2.不典型胆结石(1)充满性结石:我们首先来看看不典型结充满性结石,充满性结石因为胆囊腔里被结石充填,里面的无回声液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强回声,胆囊腔被声影取代,胆囊后壁不显影;如果有胆囊壁增厚,出现“WES”征, 代表(wal、echo、shadow),就是增厚的囊壁(wal),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echo)和结石后方的声影( shadow)];如图1、图2.图1图2(2)泥沙样结石:接下来我们看看泥沙样结石,这种结石比较细小,没有明显的形状,沉积在胆囊最低的位置,根据结石的量可以没有声影或者后方出现较宽的轻度声影或强回声带。

改变体位的时候可以看见胆囊内结石“流动”。

如图3-图5.图3图4图5(3)胆囊壁内结石:下面我们来看看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可以看见单发或多发的数毫米强回声,后方可见“彗尾征”,不随体位移动。

如图6、图7.图6图7(4)胆囊颈部结石胆囊颈部结石。

当结石与颈部紧密接触,其间无胆汁衬托,强回声减弱,声影混淆,易漏诊。

需多切面观察,易坎顿引起梗阻。

如图8图8(5)胆囊术后胆囊管扩张伴结石我们来看不典型结石的最后一种,胆囊术后胆囊管扩张伴结石。

胆囊切除后,残存的胆管膨大,结石再生。

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胆囊窝内可见一类圆形无回声,一般囊腔很小,腔内见强回声,伴声影。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胆囊切除术后的早期通常可在胆囊窝内可见类圆形的无回声,这是胆囊床水肿或局限性积液所致,多在随访1个月内消失。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有哪些?胆囊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良性胆囊疾病,胆绞痛是最明显、也是最突出的症状,超声检查方式是首选,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该疾病多发于成年人,40岁之后发病率更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西北部地区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可能和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联系。

1 胆囊结石类型可以将胆囊结石氛围无症状胆囊结石和有症状胆囊结石,国外学者将其划分为了胆固醇结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胆色素结石(pigment stones),前者是最常见的胆囊结石类型,颜色多为黄绿色;后者的颜色更深,结石也更小。

2 胆囊结石病因与诱发因素引起胆囊结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只要是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的,都会增加发病几率。

具体病因如下:(1)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2)胆汁中胆色素含量过高;(3)胆囊无法完全排空;(4)其它诱发因素。

以下情况会增加患上胆囊结石的几率: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人群;40岁以上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孕妇;长期营养不良,或是采用肠外营养补充的人群;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而且习惯久坐;本身就患有肝脏疾病,比如脂肪肝、肝硬化等;饮食习惯不良,以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为主的人群。

3 胆囊结石症状患病初期基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偶然体检中发现的,如果胆囊结石引起了胆囊炎症,会出现上腹部不适,很多患者会误认为是胃痛,盲目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耽误最佳诊疗时机。

一般来说,单纯的胆囊结石症状并不明显,大多都是在合并炎症之后出现疼痛感,部分情况下可触摸到胆囊。

(1)典型症状。

胆绞痛是胆囊结石的特异症状,但是也只会出现在少部分患者中,引起疼痛的主要原理如下:患者进食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之后,睡觉、平躺、翻身时体位发生改变,结石卡在胆囊颈部,造成胆囊管的急性梗阻。

在这种情况下,胆囊内部压力迅速增高,胆汁无法顺利排出,从而造成绞痛;(2)伴随症状。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分析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分析

胆囊结石超声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出现漏诊、误诊的原因。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经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胆囊结石进行分型,其中,典型胆囊结石91例(65.0%)、充满型胆囊结石25例(17.8%)、多发性胆囊结石16例(11.4%)、泥沙样胆囊结石8例(5.7%);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14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胆囊结石136例,4例患者为非胆囊结石,误诊1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97.1%。

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

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较高,是临床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在诊断中要注意不典型结石的诊断,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

关键词:胆囊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漏诊胆囊结石是严重的肝胆外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生活、饮食、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多种因素导致胆囊内部及胆管产生结石。

患者患病后,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刺痛、肩背痛、发热、寒颤等症状,同时患者病情严重时,人体皮肤变黄,眼睛也逐渐变黄,并伴有严重的心绞痛。

据资料统计,我国胆囊结石的患病人数占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总数的49.2 %,而且逐年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1]。

在临床治疗中,胆囊结石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避免胆囊结石在恶化后形成胆囊癌。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够确切的诊断肝胆疾病,为胆囊结石的确诊以及尽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经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其中男64例,女76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1.2±6.4)岁。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摘要】胆囊结石是最常见胆道系疾病,是急腹症的常见原因。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 通常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其中以胆固醇结仃和混合性结石较多见。

胆固醇结石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常单发,直径较大,0・5〜5cm;混合性结石由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常多发,颗粒较小,相互堆积;单纯胆色素结石多呈泥沙样,较为少见。

胆囊结石常合并胆囊炎并互为因果,最终可导致胆囊缩小,粪壁增厚,腔内可充满结石。

【关键词】胆囊结石;超声:诊断胆骐结石患者多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慢性胆妻炎症状。

也有不少胆骐结石患者始终无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时发现°当胆囊结石嵌顿或合并急性胆囊炎时,可岀现上腹剑突下或右上腹绞痛、发热、白细胞升髙等。

胆囊结石还可合并急性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内痿和胆囊癌等。

1超声表现1.1典型表现如图IA・图2,胆麥腔内岀现形态稳泄的强回声团: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淸晰的声影:改变体位强回声团向重力方向移动(图3)o1.2非典型表现①胆囊充满型结石(图4):胆囊无回声暗区消失,胆囊区可见一恒泄的弧形强光带,后方伴较宽的声影,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显示不淸。

后期合并慢性胆粪炎,可形成特征性的“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具有较髙的诊断价值。

此型胆囊结石由于胆囊无液性暗区显示,检查中可能疏忽而致漏诊。

②胆奏颈部结石:当结右嵌顿于胆麥颈部时,缺少胆汁的衬托,其强回声可不明显,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

但颈部结石未嵌顿时,可利用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或胸膝卧位,使结石向胆囊体、底部移动,提髙检出率(图2) o图4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轮廓模糊,胆囊腔内无回声暗区消失,胆囊区可见一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宽带状声影(左侧为纵切而,右侧为横切而),呈〃囊壁结石一声影三合征〃1.3胆囊泥沙样结石(图5)泥沙样或粗大颗粒状中等高回声沉积在胆粪腔内,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缓慢移动,CDFI显示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查

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查

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查胆绞痛是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可突然发作又突然消失,疼痛开始于右上腹部,放射至后背和右肩胛下角,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部分病人疼痛发作伴发高烧和轻度黄疸,即夏科三联征。

疼痛间歇期有厌油食、腹胀、消化不良、上腹部烧灼感,呕吐等症状。

查体可见右上腹部有压痛,有时可扪到充满结石的胆囊。

口服胆囊造影剂X线检查可显示胆囊内结石。

如病人肝功和肠道吸收功能正常,应用双剂量口服造影剂后,胆囊未显影,可确认胆囊功能丧失。

十二指肠引流检查,胆囊胆汁中可有胆沙或胆固醇结晶。

2 超声检查2.1 典型的胆囊结石的三大主要征象2.1.1 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液性胆汁与胆石之间形成很大的声阻差界面,这是产生强回声的基础。

由于结石的形状、结构和种类不同,其回声形态亦有差异。

较大而孤立分布的结石,多呈新月状、半圆形强回声块,有的称之为“贝壳征”。

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则形成一片强回声带,难以分辨各个结石。

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楚、明亮稳定,并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断层中得到证实。

2.1.2 伴有声影结石强回声后方的一条无回声暗带即是声影。

这是声束在通过结石的途径中,反射、衰减和折射使能量丧失的结果。

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内部无多重反射的回声,称之为“干净”的“声影”,可与胃肠气体形成的声影鉴别。

有时结石强回声不明显,而声影显著。

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对小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

2.1.3 改变体位时,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多数胆石的比重大于胆汁,仰卧时沉积于胆囊后壁。

变动体位时迅速移动,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同时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是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2.2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分型Ⅰ型(典型结石):胆囊的形态显示完整,具有上述胆囊结石的三大主征:即有明显的强回声团或斑;清晰的声影;强回声团随改变体位移动。

Ⅱ型(填满型):胆囊内充满结石,位于胆囊腔的正常胆囊液性透声腔消失,胆囊轮廓的前壁呈弧形或半圆形中等或强回声带,其后有较宽的声影带,致使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完全不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胆结石超声诊断
今天我们来聊聊胆结石的超声表现和典型结石的诊断方法。

胆囊结石的超声显示率在90%以上,诊断的价值较大,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在我们超声里能看到的胆结石,主要有两大类,典型结石和不典型结石,在今天的课程里,我们了解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和典型超声诊断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声像图表现。

一、声像图表现
结石的声像图表现主要有下面3点。

1. 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
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并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切面中得到证实。

结石的形状、结构和种类不同,强回声形态有所不同。

1)比较大又单独出现的结石,多呈半圆形、新月形或是圆形强回声团。

如图1、图2。

图1
图2
2)比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在胆囊后壁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成片强回声带,很难区分一个个结石。

如图3、图4
图3
图4
2.伴有声影
在结石强回声后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无回声暗带就是声影。

结石的声影根据结石的成分也有强弱的差别。

1)结石的结构致密,出现的声影边缘锐利,结石的后方出现无回声,我们说它是干净或者强声影。

如图5、图6.
图5
图6
2)结石的结构较为疏松,出现的声影边缘模糊,结石后方出现的声影不明显,我们说它是浅淡声影或者弱声影。

如图7。

图7
3)有时胆结石没有明显的形状或相互堆积,结石的强回声不明显,但是胆囊后方出现声影,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诊断更有帮助;如图8。

图8
3. 改变体位的时候结石根据依重力方向移动
大多数胆石的比重大于胆汁,患者仰卧的时候结石沉积于胆囊后壁。

变动体位时迅速向位置较低的方向移动,出现这种变化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发现“藏匿”的小结石。

根据胆结石出现位置的不同,胆结石的移动也有不同。

1)在胆囊内的结石,是单发,而且在胆囊腔内,有很好地移动度。

2)在胆囊内的结石,多发,在胆囊腔相互堆积,移动度就会弱一些。

3)在胆囊颈部的结石,如果嵌顿,那它可以不发生移动,这个时候如果结石声影不明显,鉴别诊断困难。

如图9。

图9
看完了声像图的表现,接下来我们看看诊断标准。

二、诊断标准:
如果我们在胆囊内同时看到具备以下三点特征,是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典型的胆囊结石三大主要征象:
1、胆囊腔内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边界清楚、明亮稳定,并能在两个垂直切面得到证实;
2、伴有声影,边缘锐利的“干净”声影;
3、改变体位时,沿重力方向移动。

超声诊断典型的胆结石并不难,但是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纠纷也很常见。

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在一家医院查有胆结石,在另外一家医院没有发现。

对于胆囊底部、颈部的结石,因为缺少胆汁的衬托,结石强回声不明显,只表现出胆囊肿大或者颈部声影,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可以采用变换体位,如坐立位、胸膝位等,来发现结石,避免漏诊。

2.患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入院手术,未见胆囊结石。

在使用过一些药物后会产生一些药物性结石,主要包括使用雌激
素:如避孕药,头孢曲松、非甾体类抗炎药、双嘧达莫、全胃肠外营养药。

最常见的就是使用头孢曲松后产生的,我们发现异常的时候,要注意询问患者最近的用药情况,如果有使用相关药物,要嘱咐患者,停药以后,至少一周以上复查,警惕药物性结石,后期消失,如图11、图12。

图11:头孢曲松钠后
图12:半月后复查
3.胆囊结石诊断不一样。

患者同时间,在一家医院诊断胆囊炎并结石,另一家诊断: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通常合并胆囊炎(90%)而且互为因果,我们在诊断胆结石的时候可以考虑胆囊炎的并存,但是主要还是观察胆囊壁和胆囊大小的情况鉴别,并不是百分百都有超声下的炎性改变。

其实上面这些情况,大多可以通过我们小心、仔细的检查和病人多沟通来解决。

典型胆结石的诊断并不难,但是要做好,除了技术,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急性疼痛期的病人。

四、总结
好了,上面我们已经胆囊超声的3大声像表现和诊断方法及结石的三大类型介绍给大家。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典型胆囊结石三大主要征象:
1、胆囊腔强回声团
2、伴有声影
3、改变体位时移动。

检查注意事项:
1. 检查胆结石时,注意变换体位,避免漏诊;
2. 注意询问用药史,避免药物性结石产生纠纷;
3. 注意胆囊炎通常合并胆结石,但不是百分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