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左臂疼痛)上肢痹证医案

合集下载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9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9

性与继发性等)的确切关系仍不清楚[4]。

神经核内活性异常神经元的分布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神经元机制可能相同。

推测基底节-丘脑-皮质回路的神经元活性改变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不自主运动,可能的机制是颞叶对影响整个运动回路神经元功能级联的神经元信号编码发生错误;另一种观点认为是G p i、ST N及Vop/V i m等部位的有关神经元群发生无抑制的过度同步化。

从而诱发整个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相应的活性改变,导致收稿日期:2008-04-08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疑难病症。

不自主运动[5]。

参考文献[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221.[2] Tr ostM.Dyst onia update[J].Curr Op in Neur ol,2003,16(4):495-500.[3] Hashi m ot o T.Neur onal activity in the gl obus pallidus in p ri m ary dyst o2nia and off2peri oddyst onia[J].J Neur ol,2000,247(Supp l5):49-52.[4] Zhuang P,L i Y,HallettM.Neur Onal activity in the basal ganglia andthalamus in patients with dyst onia[J].Clin Neur ophysi ol,2004,115(11):2542-2557.[5] Volkmann J,Benecke R.Deep brain sti m ulati on f or dyst onia:patientselecti on and evaluati on[J].Mov D is ord,2002,17(Supp l3):112-115.・壶天漫笔・83・火神派名家医案选(9)张存悌1,吕海婴2(11沈阳市大东区医院,辽宁沈阳110042,21青岛科技大学校医院,山东青岛266042)关键词:曾辅民;医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3-0455-02 431黎某,男,50岁。

中医火神派案例赏析——张存悌

中医火神派案例赏析——张存悌

火神派案例赏析一、“火神派”述略 ---张存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名医辈出,各显身手。

1929年秋,上海一巨贾,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某名医断为“误投辛燥,法在不救”。

名医祝味菊力排众议,全力承揽,“具结”担保,果断采用附、桂、麻、姜之剂,不数日而愈。

当时沪上医界为之轰动,不仅赞其医术,更佩服其“具结”担保之勇气。

陆渊雷谓“君(祝味菊)心思敏锐,又自幼专力治医,造诣非予所及。

”徐相任称他为“国医中不羁才是也”。

名医章次公也大为叹服,自谓:“此后一逢先生则奉手承教,俯首无辞。

”考陆、章诸公皆为沪上医硕,自视颇高,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语,足见对祝味菊钦佩之情。

祝味菊(1884—1951),以善用附子著称,人誉“祝附子”,是近代中医史上一个著名流派——“火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借其轶事开头,谈谈火神派。

所谓火神派,是因为该派风格独特,以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著称,屡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代有传人,发扬光大,历百余年而不衰,至今犹有余韵。

中医史上有金元四大家,有经方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等,千百年来,它们各树一帜,各呈异彩,汇聚而成中医学的丰富源流。

鲜为人知的是,在清代末年,四川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火神派。

以笔者看来,其理论之精妙,用药特色之鲜明,影响之大都不下于上面各家医派,堪称中医宝库里的明珠,实有发掘之必要。

各位同仁若有兴趣或有相关资料,万望不吝赐教。

医史证明,凡能创造一家学派者,必有领军人物和几个代表人物,还要有一定的理论著述与相当的临床实践(医案)。

这几条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形成气候,更无以造成影响。

按此标准衡量,火神派可谓条条具备。

其领军人物是郑寿全。

郑寿全(1804—1901),字钦安,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誉满全川,《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

以善用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实医林一代雄杰。

火神派痹证医案6

火神派痹证医案6

火神派痹证医案6膝关节肿痛1.李某,女,57岁,农民。

2006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右膝关节肿痛数年余,曾多种方法治疗时好时坏,近来又有加剧趋势。

现症见:右膝关节肿痛、发凉,白天行走困难,活动后肿胀加重,畏寒肢冷,腰背酸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证属肾阳亏损,阴寒凝滞,关节经脉闭阻。

治宜温肾扶阳,散寒通络。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生麻黄30g,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细辛10g,熟地100g 水煎服,日一剂。

3剂。

同时用白芷100g,加白酒点燃热后外敷关节,1——2/a。

复诊:水煎服药,加上外敷白芷粉,全身微微汗出,右膝关节疼痛大减,肿消,原方再进3剂,以强化治疗效果。

按语:膝关节肿痛中老人非常多见,一般方法难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年高体弱,肾阳亏损,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寒凝滞之所,阴寒闭阻经脉,“不通则痛”。

方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重用熟地以平调肾中之阴阳,加之重用麻黄宣通凝滞,结合外用热敷,内外合治,加强了局部的温通作用,故而临床疗效显著。

㈣.长期腰痛1.李某,女,36岁,农民。

2006年10月6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腰痛病史10年余,经常习惯性腰扭伤,腰部发凉,经过B超、CT等多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经常是弯腰后不能立起,慢慢活动后才能伸展,曾应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每次电热疗后一时好转,停后又病如初。

现症见;腰背酸痛,不能过度活动腰部,弯腰后不能立即伸展,腰背部发凉,畏寒肢冷,天冷或冬季腰痛加剧,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

证属少阴阳虚,治宜温肾壮阳,强腰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麻黄10g,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细辛10g,炙甘草10g 杜仲10g,牛膝10g,肾四味各30g(仙灵脾、枸杞、菟丝子、补骨脂)水煎服,日一剂。

3剂。

复诊:服药后,自感腰背部有类似理疗后的温热感,腰痛减轻大半,全身轻松,要求再服,又进3剂,腰背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又加服2剂,隔日服1剂。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三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三

按:肾结石治疗,一般不离海金砂、金钱草之类利水通淋之品,平心而论,效果平平。吴氏未用此类套方套药,专从阴寒湿盛着眼,投以大剂附、姜,竞使结石排出,不治石,而治人,确实才高识妙。
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宋××,女,36岁。成都市某厂工人。体质素弱,常患感冒。1977年5月,发现颈部左侧有一包块,约2×3厘米,触之稍硬,随吞咽活动,无痛感。自觉心累,无其他明显症状。曾注射、口服消炎药,后服中药,均不效。经××医学院附院诊断为“甲状腺左叶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未允。同年7月初求诊:左侧颈部出现包块已两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入夜难寐,手足清冷,恶寒,头昏。舌暗淡,苔淡黄而腻。此为瘿病,其证在少阴,兼太阳之表,法宜扶正驱邪,温经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主之: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辽细辛6克桂枝10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上方服三剂后,包块开始变软,心累乏力略有好转。药证相符,重剂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三味加倍,再服三剂。包块明显变小,舌质稍转淡红,苔黄腻减。又以初诊方续进十剂,包块逐渐消失。(《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服药11剂后,经尿道相继排出结石4粒。x线复查,原来大如蚕豆者己不复见,此乃温化之功也。继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00克干姜50克狗脊10克苡仁30克桂枝30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北细辛6克甘草6克。前后服药数十剂,腰痛己不发作,于1959年1月恢复工作。x线复查,结石仅剩一粒。再以上方加减,最后一粒结石亦随尿排出,彻底治愈。(《吴佩衡医案》)
鼻衄--秦x,男,64岁。素多痰湿,咳嗽多年。昨因咳嗽气急上气,忽然鼻血不止,注射止血针剂未止。1933年7月11日延吴氏急诊:面色惨淡,鼻衄不止,冷汗淋漓,沉迷无神,气息低弱呈奄奄一息状。舌淡夹青而少血色,脉芤虚欲散,二、三至而一止。辨为气虚不能摄血,阳虚不能守阴,复因咳嗽挣破血络而衄。病势颇危,有阳气外脱之势,急宜扶阳收纳,若能血汗均止,尚有生机,以参附汤加味急救:附片30克高丽参10克炮黑姜6克甘草3克大枣2枚(烧黑存性)。服一剂则效,衄减,神气转佳,再剂血汗均己得止。原方加口芪24克,附片增为60克,连服2剂,唇舌色已红润,脉来和缓有神,继续调理而愈。(《吴佩衡医案》)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8

火神派名家医案选8

・壶天漫笔・82・火神派名家医案选(8)张存悌1,吕海婴2(11沈阳市大东区医院,辽宁沈阳110042;21青岛科技大学校医院,山东青岛266042)关键词:曾辅民;医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2-0276-02收稿日期:2008-09-17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疑难病症。

271杜某,女,54岁。

心烦,情绪低落,叹息不止。

胸闷,整夜不眠,时有汗。

神差,手足麻木颤抖,舌淡、脉数大。

2周前因受刺激后而现此症。

症属阳气虚极,心阳危急之症。

用桂枝甘草汤加味处之。

又防其奔豚发作,加山茱萸以防脱,可谓大包围了:桂枝50g,炙甘草50g,龙骨30g,牡蛎30g,茯苓40g,五味子15g,山茱萸30g,大枣15g,4剂。

药后稍有好转,守方加大剂量。

以心为主,加附片补肾使肾水化阴上济于心,免得大剂量桂枝伤及心阳。

为防脱用茯苓五味收敛肺气,使肝肺升降不失控。

处方:桂枝50g,炙甘草50g,山萸肉40g,附片(先煎)100g,龙骨30g,牡蛎30g,茯苓30g,五味20g,大枣20g,4剂。

药后,心烦、失眠、多汗陆续好转,精神食欲转佳,舌淡,脉大无力明显改变。

守方:桂枝100g,炙甘草60g,枣皮50g,茯苓50g,大枣20g,附片(先煎)100g,4剂。

2个月后随访药尽而愈。

28.马某,男,25岁。

眼痛,自述遇寒冷则眼痛。

据遇寒而痛,当属阳气不足,用桂枝甘草汤补阳,取桂枝温肝,生姜散寒,升麻升提阳气。

药用:桂枝30g,炙甘草30g,生姜20g,升麻4g,2剂。

药后无效,当改弦易辙!细问不是遇寒而痛,而是风吹则痛,则与恶风者无异,舌淡,脉沉细。

改投调和营卫试之。

加当归配桂芍意在从肝血治之,药后已愈。

处方: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炙甘草30g,大枣20g,当归30g,3剂。

291邓某,女,84岁。

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3. 《古方新用》 :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 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附注
麻黄白术汤(《三因》卷五)、麻黄白术散(《袖珍》卷一)。
感谢观看

主治
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饮食无味,苔白腻,脉浮紧者。
名家论述
1. 《张氏医通》 :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以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 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2. 《成方便读》 :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 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 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麻黄加术汤
中药方剂
01 异名
03 用法 05 名家论述
目录
02 组成 04 主治 06 附注
麻黄加术汤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用于外感寒湿,恶寒发热等病症。
异名
麻黄白术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70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用法
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火神派痹证医案9!

火神派痹证医案9!

火神派痹证医案9!左侧颈椎病于某,男,50岁,干部。

1978年11月5日就诊。

患者于1年前左侧颈、肩部疼痛,每遇阴雨天或受寒则加重,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但均未能愈。

3天前因过劳,又值天气骤寒,疼痛大发,除肩、颈部外,并向左前臂及拇指放射,昼轻夜重,痛楚不堪,服用消炎镇痛剂无效,夜间需用杜冷丁1针,方能止痛3——4小时。

X线报告:“左侧颈椎病”。

现症见:面色晦暗,口渴喜冷饮,但饮而不多,溲黄便秘,不思饮食,患肢厥冷,颈部经热敷后较轻快,舌淡苔黄而不干,脉弦滑、略有数象。

证属阴寒内盛为本,痛痹日久,渐至血瘀,伴有瘀而化火之象,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稍佐清热利湿,方用乌头汤加减。

处方:麻黄5g,白芍20g,甘草10g,川乌5g,附子15g鸡血藤30g,当归15g,桂枝15g,黄柏10g,防已15g水煎服,日一剂。

2剂。

二诊:服药1剂后,当夜酣睡一夜,其痛若失,又服1剂,前症稍有反复,询问小便清长,大便通下1次。

视舌苔转白,中心罩黄,脉弦而弱,已无数象。

乃于原方中加淫羊藿15g、续断10g、熟地20g,黄柏减为5g。

三诊.上方连服5剂,疼痛明显减轻,以后遇劳虽偶有发作,但程度甚轻,且服此方1——2剂即愈。

按语:本例患者痛痹日久,渐致血瘀,此次因操劳而爆发,兼有郁而化火之象,证虽寒热错杂,实以寒滞血瘀为本,故用乌、附、桂、麻以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并用养血活血之品以散血瘀,少佐黄柏、防已以清热利湿,药证相投,故效若桴鼓。

本例仅用乌头5g、附子15g,与群药同煎,剂量虽然不大,但亦能使此等非度冷丁不能止痛的爆发病例,疼痛基本缓解,可见乌、附只要临床辨证准确,应用得法,确能散寒通络、逐瘀活血而收效甚捷。

㈣.肘关节炎(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蔡某,女,40岁。

1983年7月12日就诊。

患者体质素虚,居住潮湿,腰膝时有疼痛已2年余。

此次左肘关节疼痛已5个多月。

初因感寒而起,疼痛逐渐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治,服用中西药而疗效不显。

2.1麻黄加术汤加减,及治疗坐骨神经痛,太阳寒湿痹证

2.1麻黄加术汤加减,及治疗坐骨神经痛,太阳寒湿痹证

2.1麻黄加术汤加减,及治疗坐骨神经痛,太阳寒湿痹证【病症,病机】麻黄加术汤主治风寒湿引起的肌肉、关节、筋脉疼痛,药物剂量:若病变证机以湿为主,其治可加大白术、杏仁用量;若病变证机以寒为主,其治可加大麻黄、桂枝用量。

【医案助读】坐骨神经痛杨某,男,56岁。

有5年坐骨神经痛病史,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

刻诊:左髋肌肉疼痛,牵引腿后侧至膝关节,遇寒湿加重,无汗,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略腻,脉略沉。

辨为太阳寒湿痹证,给予麻黄加术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2g,杏仁15g,炙甘草10g,细辛10g,生川乌10g,生姜2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

二诊:疼痛减轻,又以前方治疗20余剂,疼痛解除。

随访1年,未再复发。

用方点拨:根据疼痛因寒湿加重辨为寒湿,因无汗辨为实证,以此辨为太阳寒湿痹证。

方中用麻黄加术汤散寒除湿止痛,加生川乌逐寒除湿止痛,细辛温阳通经止痛,生姜既助川乌细辛散寒止痛,又制约生川乌细辛毒性。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散寒除湿,通阳止痛功效。

【中医辨证】太阳寒湿痹证:身体疼痛剧烈烦扰不宁,无汗,遇寒湿加剧,或关节疼痛,舌淡,苔薄,脉浮或紧。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麻黄加术汤,以主治风寒湿表实证为基础方,以主治皮肤瘙痒寒湿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寒湿乘营卫失调而侵袭,阻滞筋脉骨节气血运行,以此而演变为寒湿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病机的判断):根据肌肉关节疼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紧或浮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衷中参西】合理运用麻黄加术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运动疾病,还是治疗泌尿疾病,或是治疗神经疾病等,都必须符合麻黄加术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证选用麻黄加术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泌尿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过敏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

【中医治法】解表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西用】具有抗炎、抗菌、抗风湿、解热、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火神派痹证医案3

火神派痹证医案3

火神派痹证医案3腰椎间盘突出症高某,男,40岁,市民。

1992年2月17日初诊。

患者平素遇劳或是天气变化时,腰部及右下肢酸楚疼痛已年余,曾外地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因气候寒冷加之劳累过度,腰腿痛突然加重,几次欲结束生命未得逞。

曾经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均未取效。

现症见:患者不能转侧翻身,右下肢腰臀部至足阵发放射样疼痛,如锥刺似刀割,不红不肿,痛苦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弱。

证属风寒湿痹,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活络,佐以祛风除湿。

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

处方:川乌头60g,附子60g,干姜60g?,甘草30g白芍60g麻黄15g,桂枝30g,细辛10g,鸡血藤30g,独活15g羌活15g,川牛膝30g,木瓜30g,续断15g,淫羊藿15g以上前4味药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的药再煎2次,混合后滤出药液,每天分3次服,4个小时1次。

3剂。

二诊(2月21日):服上方药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亦能自动翻身活动,右下肢阵发性放射疼痛减少。

病重药轻,上方加温肾壮阳药:鹿角霜15g、葫芦巴15g、补骨脂15g、杜仲15g,余药同上,3剂,服法同上。

三诊(2月25日):疼痛各症进一步地好转,已能够坐起吃饭,大小便能下床自已解决,病人喜出望外。

以后在上方基础上略有增减,共服30剂,病愈。

按语:患者为风寒湿痹,陈氏善用温热药为一炉火,姜桂附三把火一齐上阵,仍显病重力单,加重用川乌,并合祛风除湿之品,可谓一派火热之剂,病人连服30剂,病才得以治愈,足见风寒湿杂合为痹之难以祛除,非火神派之特色用药,如此之证在短时间是很难治愈的。

㈦.膝关节积液申某,男,54岁,农民。

1989年2月25日初诊。

患者在半年前曾确诊为:“膝关节积液”,开始服用中西药无显效,后又住院治疗半月余,病情无明显改善,病人实在受不了疼痛之苦,用杜冷丁只能缓解一时,最后院方准备作截肢手术,无奈之下,求诊于陈氏。

现症见:患者左膝关节肿大如杵,色明亮皮薄,不红不肿,疼痛如刀割,夜间更甚,不能屈伸,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沉弦滑。

麻黄加术汤‖手脚迟重,遍身酸痛案【第787期】

麻黄加术汤‖手脚迟重,遍身酸痛案【第787期】

麻黄加术汤‖手脚迟重,遍身酸痛案【第787期】
上期原医案
黄君,年三十余。

素因体肥多湿,现因受寒而发,医药杂投无效,改延余诊。

其症手脚迟重,遍身酸痛,口中淡,不欲食,懒言语,终日危坐。

诊脉右缓左紧,舌苔白腻,此《金匮》所谓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也。

遵经方以表达之,使寒湿悉从微汗而解。

处方:带节麻黄2.4克,桂枝2.1克,光杏仁4.5克,炙甘草1.5克,苍术3克。

连投2剂,诸症悉平而愈。

按语
本案寒湿证重,又体肥多湿,故以苍术易白术,加入麻黄汤内,以增发汗祛湿之力。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金匮要略·痙湿暍病脉证第二》: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痙,栝蒌桂枝汤主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点个在看,让朋友也看到!。

麻黄汤加味治疗肩周炎验案2则

麻黄汤加味治疗肩周炎验案2则

麻黄汤加味治疗肩周炎验案2则
秦玉珍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2(10)23
【摘要】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临床表现为手麻,头痛头晕,失眠,颈肩酸痛,恶心,心慌,乏力,肩关节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甚至肩关节不能上举。

中医属痹症范畴,分为风寒湿和风湿热两种。

笔者多年来运用麻黄汤加减治疗颈椎病20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

麻黄汤乃汉代张仲景所创,伤寒论中的辛温解表剂,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

此方为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方解有二:其一: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

其二: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

【总页数】1页(P86-86)
【作者】秦玉珍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榆县海头中心卫生院中医门诊,赣榆,222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2.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观察
3.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观察
4.厚朴麻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
5.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哮喘急性发作40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手记:麻黄妙治风湿疼痛

医案手记:麻黄妙治风湿疼痛

医案手记:麻黄妙治风湿疼痛偏方故事:写下这么个题目,可能有的同道认为是胡诌,谁不知麻黄的作用主要是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你又在那里故弄玄虚。

其实并非有意故弄玄虚,对于麻黄止痛的显著效果,我也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证才认识到的。

尤其是在治疗风湿痺痛中为我必用之药。

曾读到一篇文章谈到麻黄治疗坐骨神经疼痛效佳,引起了我的注意。

具体是哪本书上已记不清了,仅有笔记记载如下:“坐骨神经痛多为坐卧湿地,感受寒湿所致,沿足太阳经脉发病。

因此和太阳经气的不通有密切关系。

麻黄能疏通太阳经气”。

张锡纯谓麻黄“于全身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主治之大纲”。

但一般用量作用甚微,不足以除此沉疴,常须用至15-30克。

病人甄某,女,35岁。

右下肢后侧窜痛连及腰背,难以行走,兼头身困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前医以化瘀止痛,温阳通络方10余剂无效,且增纳呆腹胀。

综合脉证,考虑为寒湿痹阻,经络不通。

方予麻黄20克,附子15克,薏苡仁50克,白芍50克,木通15克,党参30克,甘草10克,水煎一小时,分服。

2剂后病减大半,复进3剂,病告痊愈。

后以麻黄15~30克,附子15~30克,白芍30~60克,薏苡仁30--60克,地鳖虫10克,甘草10克为基础,年高体弱者,加党参;腰膝沉重者,加防己、木通;咳则痛剧者,加桑白皮、杏仁。

久煎一小时。

治愈本病患者不下数十人。

但患者见舌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之象,则宜慎用。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的脑海里就留下麻黄能治痛的印象,因该文有论有案,所以深刻。

在以后的临床中就有意去找机会验证。

结果一验就灵。

记得曾治一例六十多岁的男性患者,腰椎增生引起腰腿疼,走路蹒跚,一步一趋,甚是痛苦。

吃了很多祛风湿止痛和消炎痛一类的药无效,又做了推拿按摩也无济于事。

最后又打封闭针,略能好几天,还是疼痛。

于是经人介绍,找到了我,要求中医汤药治疗。

我一看是这病,凭着过去的经验认为没啥治的,小菜一碟。

于是开出了常用的独活寄生汤,五付,满以为,药到病除,病人高兴称谢。

感冒之后一身痛!张仲景神方——麻黄加术汤,上治头痛,下治脚痛,还可治全身痛

感冒之后一身痛!张仲景神方——麻黄加术汤,上治头痛,下治脚痛,还可治全身痛

感冒之后一身痛!张仲景神方——麻黄加术汤,上治头痛,下治脚痛,还可治全身痛有人忽患脚痛,痛到不能履地,疼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行走受限,出入家门都要人搀扶。

不是问:是不是痛风?而是问:是不是感冒了?答:感冒五六天了,没管。

看舌苔,明显的舌苔白厚。

思虑:表症才有身体疼痛之证,邪气入里不会有疼痛。

于是用《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原方。

当晚熬好药喝了一碗,睡前就可以走路,疼痛大减,可说是覆杯而愈,不由大赞中药之奇。

麻黄加术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炙) 杏仁6克白术12克(用量供参考)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沫后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本方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气,阳气痹阻,不通则痛之证。

前四味名麻黄汤,加白术一味,故得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讲:湿家,身烦疼,发其汗为宜。

身烦疼是寒湿痹阻于肌表的表现,寒痹肌表则无汗,阳气被遏。

故先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由于卫阳之气闭阻,所以又用上温经散寒,透入身体的桂枝,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

再配上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

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配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

麻黄汤去在表之寒邪,再用白术,既可随麻黄桂枝走表祛湿,又可以补中除内湿,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避免汗多劫夺体液而伤身。

在表寒湿邪气一去,营卫得通,疼痛自愈。

本病为寒湿之邪伤及肌表,表现为舌苔白而厚(白则为寒,厚为有湿),以及恶寒发热、头痛,甚至脚痛等症状。

寒湿留滞肌肉,所以还可表现为全身疼痛,烦扰不宁,治疗采用发表散寒湿之法。

方下有注意事项:湿病症见身体疼痛剧烈的,宜用麻黄汤发汗,切不可用熏蒸,热熨,艾灸等方法发汗。

(用方需辩证,方子建议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火神派痹证医案11

火神派痹证医案11

火神派痹证医案11仙灵脾散加葛根(肩周炎)付某,男,30岁,职工。

2006年10月1日就诊。

患者右肩背部疼痛2月余,右肩疼痛不能抬,项背部转动头部则疼痛,扭动后则疼痛加剧,曾做CT等检查确诊为颈椎椎间盘脱位、肩周炎,应用镇痛及局部麻醉等多种治疗方法,而病情仍然未见改善。

现症见:右肩部发冷,右上肢麻木,扭动颈部后右上肢麻木加剧,已影响到生活和睡眠,舌淡苔白腻滑,脉浮紧重按沉细。

证属夏季受寒(空调过度使用),血脉凝滞,闭阻经络,治宜温阳散寒,宣痹通络,方用仙灵脾散加葛根。

处方:仙灵脾30g,桂枝30g,威灵仙20g,苍耳子10g,川芎10g葛根30g水煎服,日一剂。

3剂。

二诊;服药后,所有症状消失。

三诊:患者间隔5天由于再次受寒(骑摩托车外出半天),病情又如以前疼痛。

原方有效,嘱病人病人一定要避风寒,同时仍用上方,加重桂枝45g、葛根60g,又服3剂,病愈。

随访:随访年余,病情无复发。

按语:年轻力壮,盛夏空调过度使用,冷风长时间固定一处吹,风寒之邪得以侵入,阻滞脉络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

现代医学虽然诊查详细,但对于这样的病因,却无法论证,多种治疗均无效果。

初诊之时,病人脉浮紧之象恰恰说明寒邪在表,而沉细表明已有正气亏损之表现。

病人呈现一派寒湿凝滞之象,方用仙灵脾散加葛根,方药对症,三剂而病减,又受风寒再度加剧,表明风寒入侵闭阻络脉之特点,故而二诊加重桂枝、葛根之剂量,再服而病愈,病后保暖,调摄好以避免复发。

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㈠.许某,女,62岁。

成都人。

2006年6月26日就诊(复诊)处方:制附片90g,白术15g,砂仁15g,松节15g,桂枝尖25g 茯苓20g,木瓜20g,淫羊藿25g,杜仲20g,炙甘草10g 生姜60g,干姜30g水煎服,日一剂。

6剂。

㈡.邓某,女,60岁。

成都人。

2006年6月26日就诊(复诊)处方:制附片60g,苍术15g,威灵仙15g,楠藤20g,桂枝尖30g 木瓜20g,小茴香20g,秦艽20g,朱茯神20g,独活15g 牛膝15g,刺五加15g,炙甘草5g,生姜50g水煎服,日一剂。

麻黄加术汤治周身疼痛案

麻黄加术汤治周身疼痛案

麻黄加术汤治周身疼痛案麻黄加术汤治周身疼痛案一例作者/精品班杜仲利(忠丽)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杜仲利中医门诊案例来源:《经方》精品班老学员作业交流群Z某,男,44岁,矿工。

2月22日来诊,主诉浑身疼痛不适,约5天左右。

患者诉约五天前开始出现全身疼痛,双肩、双肘关节尤为显著,伴有沉重感,自认为感冒,服用家中自备“速效感冒片”无效。

望:身高175左右,体壮,精力充沛。

舌红润,中后部白润偏腻苔。

闻:声音高亢有力。

问:除身疼痛以外无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明显呼吸道症状,既往曾有慢性膝关节疼痛史,食欲好,睡眠好,无论冬夏均骑摩托车上下班往返于家中与单位二十里路程。

切:脉浮紧有力。

处方:麻黄加术汤生麻黄12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一剂颗粒剂,饭后分三服。

嘱多喝热开水、微发汗,第二日复诊。

2月23日,早晨复诊诉“身上不疼了,没事了!”要求在巩固一下。

问药后是否出汗?答:上班劳动时微微汗出,其它时候未曾有汗。

问是否失眠。

答:抓药当天上午10点钟吃药一次,晚上下夜班零点回家吃药一次,药后即入睡,睡眠一如往常,未有失眠。

处:麻黄加术汤原方一剂加神曲10克,嘱分两日服完,不用再诊。

按语为此患者处麻黄加术汤主要依据两点:一是据经典条文方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篇,所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二是根据体质辩证,患者身材高大,骨骼粗壮,毛发浓密,皮肤粗糙,属典型麻黄人。

患者从事体力劳动,不分寒暑经常骑车行走,容易感寒伤湿,处麻黄汤加术汤发汗散寒除湿止痛,一剂症减。

患者脉搏有力,心功能良好,虽然夜睡服药但也能耐受,不曾失眠。

本想用麻黄汤,但考虑舌苔白腻,既往关节疼,所以用麻黄加术汤。

没有颈项腰背拘急故没用葛根汤。

脉搏有力精神好没有用麻附辛。

火神派痹证医案5

火神派痹证医案5

火神派痹证医案5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麻黄24g,附子18g,细辛9g先煮麻黄,去上沫,入余药,再煎,去渣,温服,3/a。

本方助阳解表。

主治太少两感证。

方解:郑钦安解释说:“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

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

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经而外交于太阳。

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

阴阳相交,邪自立解。

若执发汗以论此方,浅识此方也。

又曰温经散寒,温经者,温太阳之经;散寒者,散太阳之寒”(《医理真传.卷二》)。

注:在治腰痛应用中,郑钦安又说:“若此病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阳之外府,阻其少阴出外之气机,故腰痛作。

少阴与太阳,为一表一里,表病及里,邪留于阴阳交气之中,故流连不已。

今得附子壮太阳之阳,阳旺则寒邪立消。

更得麻、细二物,从阴出阳,而寒邪亦与之俱出。

阴阳两相鼓荡,故寒邪解而腰痛亦不作矣”(《医理真传.卷二》)。

在《医法圆通.卷四》中,郑钦安圆通应用有3个方面:1.治喷嚏不已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

2.治腰痛难于转侧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今见转侧难者,明是肾脏不温,阴寒滞于内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

3.治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身重夫周身浮肿,内冷身重者,盖以先天之阳衰于内,寒湿之邪即生于内,故见身重内冷。

寒湿太盛,则真气不藏,散于周身,无阳以运化,故又见浮肿。

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肾扶阳,祛阴逐寒,故治之二愈。

本方去细心加炙甘草,张仲景又名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样可以治太少两感,而症状轻微者,可考虑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辨证要点:舌质淡,苔白水滑,脉略浮重按沉细无力;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无力。

火神派应用举例:㈠.腰椎间盘突出加老年性骨质增生症唐某,女,70岁,农民。

2007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有老腰痛病史数十年,近1周突然加剧,双下肢疼痛剧烈,以左侧为甚,不能行走,腰椎CT报告:“椎间盘突出加老年性骨质增生症”。

麻黄加术汤治寒湿腰痛其效神速,倪海厦自身服药的体会

麻黄加术汤治寒湿腰痛其效神速,倪海厦自身服药的体会

麻黄加术汤治寒湿腰痛其效神速,倪海厦自身服药的体会一周前, 在俯身处理电瓶车上锁时突然起立, 骤感左腰疼痛, 难于移步. 左腰痛向左背下放射, 这样
左腰背一片疼痛, 痉挛, 拘急. 呈持续性. 左腰背如压了块大石头, 难释重荷. 一周来我带着痛楚, 坚
持上班, 操持生活琐事, 每活动躯体, 总要引起一阵腰背痛的加重. 在痛苦下我想到了麻黄加术汤.
于是我为自已开方:
生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生甘草10 苍术15 2剂. 药工将2剂药在一个口袋里. 中午下班将2剂一
起加水1200ml
煎煮40分钟, 吃过午餐后, 将所煎药服了一半, 此药口感不错, 甘甜可口, 一点不难吃, 然后照常躺
下午休. 药后不到半小时, 左腰背的疼痛, 板结, 拘急竟很快就消失, 腰背一片轻松, 实出乎我的意
料. 药后并末出汗. 下午2点我又如常日, 精神抖擞上班了.
休会: 麻黄加术汤为外感寒湿者设. 寒与湿合, 令人烦痛. 表实无汗. 此寒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
汗. 故选用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原是发汗的, 但为了使不发汗过多, 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以除湿
且缓麻黄发汗之力. 麻黄加术虽发汗而不多汗, 而术得麻黄, 可行表里之湿.
庳证往往是风寒湿三气杂合. 我之腰痛固定不移, 应属寒湿, 尽管湿症的其它表现不多. 但从病机寒
证往往夹湿. 因为人本一体, 表里同气, 寒客营卫, 营卫不利, 难免生湿. 麻黄, 麻黄加术汤功在发汗,
又不单在汗, 而可通九窍, 宣通脏腑之气, 这该是麻黄加术汤的止痛机理.
本文来源于读文学网,作者倪海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神派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左臂疼痛)上肢痹证医案
赵某,男,21岁。

左臂疼痛2月余,曾用西药镇痛及温阳除湿祛风等剂无效。

症见:左上肢举动困难,疼痛较剧,无红肿。

无汗,恶寒,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浮紧。

询其得病之由,因夜卧当风,风寒湿邪客于经络。

法当除湿祛风散寒为治,选用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苡甘汤加桑枝:
麻绒6 g,桂枝、杏仁各9 g,白术12 g,生薏苡仁15 g,甘草6 g,桑枝15 g。

连服2剂,得微汗,遂痊愈。

(戴丽三治案)
原按:臂痛一证,虽系小恙,治不得法则迁延难愈。

本证属中医痹证,痹者,不通之谓也。

遵仲景“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麻黄加术汤乃除湿祛风散寒之重剂,麻杏苡甘汤乃发汗利湿解表之轻剂,轻重合剂,善治风寒湿痹。

症虽恶寒乃表阳被遏,由脉浮紧可知,非少阴病之恶寒可此,故不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只用通阳化气的桂枝,俾卫阳振奋,则恶寒自罢。

是方之中尤妙在麻黄配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配麻黄善祛表里之湿,可达微汗而解,更加桑枝横达肢臂而通络。

方虽简而效验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