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红楼春趣》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红楼春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小说的细节,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投影仪,教案,PPT,课件。
3.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教师出示《红楼梦》的相关图片,导入课题,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等。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
•分组讨论,了解并分享各自的阅读理解。
2. 第二课时•继续讨论课文内容,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在PPT上展示对《红楼梦》中某一段落的解读和感悟。
•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第三课时•学生就《红楼梦》中的经典句子进行朗读,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背后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红楼梦》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下一步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和多角度解读教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升整体素质。
以上是本文对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红楼春趣》教案的详细讲解,请按照教案内容进行教学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精品。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学教案、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相应的习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技巧欠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故事情节。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4.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写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写作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阅读材料。
3.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
通过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共计2课时)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共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包含了五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和课外阅读。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表达自己对新奇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准备好发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大自然美景。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碧绿”、“涟漪”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花木兰》的故事阅读和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故事《花木兰》的理解和整理。
2.学会使用课文中的生字和句子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课文《花木兰》复印件。
2.故事《花木兰》的相关图片或PPT。
3.教学反馈及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
1. 开场暖身
•让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花木兰》,然后和同桌分享自己的理解。
2. 教学活动
1.教学重点讲解:针对课文中的生字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确保学生
理解。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花木兰》中的主要事件
和情节,并按照顺序展示给全班。
3.操练和表达:让学生复述《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并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进行表达。
3. 课堂小结
•概括课文内容,强调重点,让学生复述故事。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花木兰》的习题。
2.背诵本节课的重点句子和生字。
七、评价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表达方面多多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朇此文档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
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组共有五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冬阳。
童年。
骆驼队》、《童年的发现》;两篇阅读课文:《祖父的院子》、《儿童诗两首》。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诗词大意,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安排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
五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篇2教材内容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的`一些表达方式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措施及手段教学用时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部编小学语文五下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五下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解读1.内容解读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普通单元,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专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为孩子们呈现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魅力。
连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构成了本单元的五个教学内容。
体现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课程体系。
即在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进而通过略读实践内化方法,最后走向多篇及整本书的课外阅读。
《草船借箭》集中渲染诸葛亮的“神”,他能知天气、识人心,巧妙地利用各方因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造”了十万支箭;《景阳冈》表现了武松的智勇双全,尤其是“智”斗老虎的场面描写,扣人心弦,凸显了武松的“智慧”;《猴王出世》讲述孙悟空出生的经过,以及找到“新天地”时的喜悦,生动地描绘了机智活泼、勇于挑战的“美猴王”的形象;《红楼春趣》则描写了“众人”放风筝的场景,显示了各人的不同性格,再以“贾宝玉”为主线串联全文,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2. 要素解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和表达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指向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习作训练要素中,读后感重在“感”,学生既可以介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某一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引用文中的原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可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名著中的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核心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学习写读后感。
(二)常规目标1. 认识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2.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3.能主持关于“怎么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
部编版五下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新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及《红楼春趣》4篇课文。
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分别展现了“四大名著”的精彩情节。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充分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更多名著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建议及课时安排。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共计2课时)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共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共计2课时。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历史”,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名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杨氏之子》和《对韵歌》。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上的文化和名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和《对韵歌》,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和《对韵歌》,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答法、情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学习《杨氏之子》(15分钟)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b.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理解情况。
c.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d.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习《对韵歌》(10分钟)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b.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理解情况。
c.学生跟读、背诵课文。
4.实践活动(10分钟)a.学生分角色扮演历史人物,进行情景剧表演。
b.学生展示自己的历史故事演讲。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关注和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到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义,培养学生友善、守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汇和短语。
3.理解课文中情感色彩浓厚的段落,并能够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互助、关心他人的情感。
2.提高学生守纪守法、尊敬师长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关注和培养。
2.提高学生守纪守法、尊敬师长的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友善、守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学生用品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相关词汇和短语(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并进行拓展和举例说明。
3. 集体活动1: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庭美德或社会公德,进行讨论并设计一个小活动来宣传这个美德。
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
4. 课文阅读和理解(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并回答问题。
然后整理学生的答案,进行课堂讨论。
5. 集体活动2: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表演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其他小组则扮演观众,观看并评价表演。
6.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15分钟)通过一个情境案例,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说课稿、习作指导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完整说课稿、习作指导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英雄打虎》、《猴王出世》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神话传说,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有所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理解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文本。
3.讲解: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5.朗读展示:学生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采用关键词、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语文5下第2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语文5下单元集体备课第2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安排了4课。
《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第一课:《草船借箭》学习目标:1.通过抓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抓住对“借”与“骗”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句段,朗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时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课文讲述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第二课:《武松打虎》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指导学生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部分。
体会武松勇敢无畏、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勇有谋、机智敏捷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深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勇敢无畏、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有勇有谋、机智敏捷、豪迈倔强。
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讲传》第23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课文先讲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接着讲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然后讲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最后讲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第三课:《猴王出世》课文主要内容:《西游记之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第一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古诗、现代文、语文实践活动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通过阅读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3.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理解和运用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
3.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
3.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语文园地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旨和结构,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语文的魅力。
部编版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稿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并整理喜欢的剧本资料。
2、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3、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演绎故事。
高标要求
通过自己的演绎形象,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习作2》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三、教学第三题
(诵读和积累)
1、阅读四大名著,关注语言特点。
2.理解词语“喜不自胜、齿序排班”等的意思。
3.搜集王维的资料。
4.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大意。
高标要求
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快乐读书吧》
1.认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关注古典名著的智慧的光芒。
基本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四、品位语言初步感受人物特点
2.学生要去感受先人的哲思、人物的精彩和想象的魅力,品味人生百态。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知识正迁移,保证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螺旋式上升与可持续性发展同步进行。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共计2课时)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共计2课时)一、课程背景1.1 教学内容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伟大的诗人李白展开,通过学生们对李白的诗歌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李白的情感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李白的代表作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安排2.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李白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介绍 - 教学重点:学习李白的代表作品,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
-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李白的形象,引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 引入: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学习:逐首解读李白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4. 总结: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评价。
2.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李白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 教学重点: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 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 欣赏:选取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
3. 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李白风格的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情感。
4. 展示: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李白的理解和诗歌创作。
3. 诗歌展示: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古诗十九首》、《小石潭记》、《马说》和《伯牙绝弦》。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诗文,又有现代文,涉及到的人物、故事和景物描写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对于古诗文和现代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一些深奥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深奥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气,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3.理解: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4.鉴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分析课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单词和句型- 生活场景对话- 阅读理解二、教学目标1. 能准确使用本单元中的核心词汇和句型;2. 能在生活场景中进行简单对话;3. 能理解并解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核心词汇和句型;2. 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相关对话;3. 理解和解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呈现,引导学生研究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并进行巩固训练。
2. 组织学生进行带有指导提问的对话练,巩固所学句型。
第二课时1. 向学生展示与生活场景相关的情境对话,引导学生模仿对话并进行练。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对话表演,展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 分发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
2. 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并解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辅材料2. 词卡和图片3. 生活场景图片和情境对话手稿4. 阅读材料和相关问题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和对话表演评价2. 口头回答问题的评估3.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的评估七、教学反思本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并能在生活场景中进行简单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呈现、对话练习和阅读理解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然而,下一步我们可以继续改进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案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出示课件4】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7)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出示课件14】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2)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主要包括了对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科学”,通过学习《月球之谜》、《太阳》、《鲸》等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本单元的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科学小实验或者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顾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科学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二单元集体备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展示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我将从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活动群设计、课例介绍三个方面进行展示。
第一部分教材解读
首先是单元教材的解读。
由本单元导语页左上角的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
”我们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这四句话对应着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是一个名著导读单元。
导语页右下角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第1条“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指向于阅读要素,第2条学习写读后感,立足于写作要素的实践。
根据单元导语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的故事,《景阳冈》描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猴王出世》重点描写了石猴问世以及被拜为美猴王的故事。
《红楼春趣》主要介绍了宝玉等人放风筝的一个经过,充满了趣味。
在学习这几篇文章的过程当中,渗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同时课本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进一步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的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四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编排,先是根据名著改写了现代文,然后到原著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
下面介绍一下单元双主题,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体现和落实。
《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进行改写的。
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在解决课后题的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阅读古典名著要说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人物言行,分析人物特点。
课文链接提供了《三国演义》的原著片段,要求学生读一读,找出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片段。
此内容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说出阅读感受,产生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由于原著中的一些词语难以理解,在这里初步涉及理解词语的方法,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但重点在于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景阳冈这一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讯记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刻画了他豪放、勇武、机敏的性格特征。
选编本文目的在于:初步学会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人物的性格,感受名著的魅力。
课后题理解“棒梢”、“筛酒”等难以理解的词语的含义,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测。
第二题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与《草船借箭》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来介绍有所不同,本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第三题学生复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意在以表演的形式来
讲述故事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武松这一形象的感受。
第四题意在多元、立体的感受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武松特点的语句,再分析人物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文章,引言部分提出了阅读本课的要求,以及主要解决的问题,1.遇到不明白的语句,猜测大致的意思 2.石猴是怎么出世的?是怎么成为猴王的?鼓励学生运用前两课的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自主阅读,猜测词义,抓住重点内容并能够讲清楚,说明白。
《红楼春趣》要求学生 1.大致读懂课文。
2.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分析宝玉的人物形象。
要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宝玉的内容,据此交流对他的印象。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怎么表演课本剧”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表演前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在集体讨论中学会倾听,尊重大家共同的决定。
第二部分是口语交际的重点内容,也是语文要素的落实环节。
通过人物身份、性格的分析,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习作部分教学目标在于 1.能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这是一个学习的输入过程,而读后感的写作是学生阅读名著后的感悟的输出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将所学所悟进一步的内化吸收。
语文园地分为三部分的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借助资料,结合电影、电视剧等。
词句段运用分为三部分内容:
1.能说出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大致意思。
2.能回顾、总结猜测古典名著中语句意思的方法。
3.能根据古典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猜测所写的人物,并能说出理由。
“日积月累”板块出示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中所展现的夜间春山的宁静优美,感受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情。
“快乐读书吧”以《西游记》为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第二部分单元活动群设计
第三部分课例展示,以《草船借箭》为例
教学目标:
I.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教学重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1、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诸葛亮足智
多谋、神机妙算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流程:
活动一:经典歌曲引“三国”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出《三国演义》和《草船借箭》。
介绍《三国演义》和《草船借箭》的背景资料。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
小说描写了汉末魏、蜀、吴三国的社会斗争和社会生活,故事起源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
背景: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东吴的孙权,为了稳定局势,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
刘备于是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活动二:故事内容我知道
学生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有“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习基础,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逐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是谁去草船借箭?又是谁让他去借箭?进而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和语句,说说为什么诸葛亮要草船借箭,他是怎样一步步实施草船借箭
的,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从而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故事情节梳理清楚。
活动三:人物形象我来评
在这里主要分析诸葛亮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诸葛亮?,点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
学生通过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从而分析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体现在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三个方面。
在知人心环节,概括出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特点。
在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后,出示课后第二题,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军令状,这样就更容易一些了。
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周瑜的人物形象特点。
活动四:三国故事我知道
出示阅读链接,鼓励学生阅读原著,了解内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段落。
通过学生讲述精彩绝伦的三国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等,进一步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阅读《三国演义》。
我的展示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