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
2024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等。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章: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法。
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第二章:图形与几何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学习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掌握图形的变换和运动。
第三章:分数与小数分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
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
分小数互化及混合运算。
第四章:综合与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措施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实例和具体情境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提高数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采用互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课外拓展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作业与评价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亮点,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不足和错误,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改进和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023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3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比较-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数。
- 教学难点: 掌握自然数的大小比较。
2. 加法与减法- 教学重点: 加法与减法法则。
- 教学难点: 运算符的理解与运用。
3. 三角形与四边形-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 教学难点: 判断图形的类型。
4. 顺序与位置- 教学重点: 顺序和位置的概念。
- 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的认识。
5.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 教学重点: 时钟的认识与使用。
- 教学难点: 时钟上的时间刻度。
6.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教学重点: 数据的整理方法。
- 教学难点: 图形的绘制。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2. 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第一课: 数的认识与比较1. 导入新课: 通过用不同的物品来表示不同的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
2. 学习新知: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理解自然数的大小比较。
3. 练习巩固: 指导学生用自然数进行加减法运算,巩固数的认识和比较。
第二课: 加法与减法1. 导入新课: 利用故事情景引导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2. 学习新知: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法则,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练习巩固: 给学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第三课: 三角形与四边形1. 导入新课: 利用具体图形示例,引导学生分辨三角形和四边形。
2. 学习新知: 讲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自己绘制并分类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巩固概念和运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五篇)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五篇)第一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三年级一个班现有学生57人,男生32人,女生22人。
二班现有学生53人,男生30人,女生23人,他们均来自周边的自然村。
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青岛版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
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
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
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设定在本学期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课堂教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梳理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数的认识部分涉及整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数的运算部分涵盖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图形与几何部分主要涉及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空间观念的初步培养;概率与统计部分则通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的概率和统计知识。
三、教学方法设计我们将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我们将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1-4周)主要进行数的认识的教学;第二阶段(第5-8周)进行数的运算的教学;第三阶段(第9-12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第四阶段(第13-16周)进行概率与统计的教学。
在每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方式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课堂互动、作业批改、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学期末,我们将组织一次全面的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家长会、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六、教学资源利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课程目标本学期小学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数学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态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培养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根据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安排,本学期主要教学安排如下:单元/课题:数一数、摆一摆单元/课题: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单元/课题: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法和减法的估算单元/课题: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问题单元/课题:找规律、综合练习与评价三、教学安排由于本学期课程较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计划按照如下方式安排教学:第X至第X周:完成数一数、摆一摆单元教学任务。
第X至第X 周:完成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单元教学任务。
第X至第X周:完成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法和减法的估算单元教学任务。
第X至第X周:完成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解决问题单元教学任务。
第X至第X周:完成找规律、综合练习与评价单元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促进思维碰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千以内数的读写。
2.数数、识数。
3.千以内数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千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0,让学生体会千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3.教学讲解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千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二、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运算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教学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三、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识别和画角的能力。
【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和分类。
2.角的识别和画法。
3.角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角的识别和画法,让学生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角的识别和画法练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测量角度等。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5篇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5篇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篇1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 掌握0-100以及相应的数的大小比较。
3.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符进行计算。
5. 了解几何形体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辨认。
教学内容:1. 数字读法与写法- 数字的读法:0-10,11-19,20-99,100。
- 数字的写法:0-10,11-19,20-99。
2. 数的大小比较- 0-100的大小比较。
3.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加法:加法符号(+),加法的概念和符号的应用。
- 减法:减法符号(-),减法的概念和符号的应用。
4. 简单数学运算- 0-10之间的数的加减法计算。
5. 几何图形的辨认- 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介绍概念、方法和应用。
2. 练习和巩固: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4. 分组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实践和应用: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2. 教具:数学工具、图形模型、游戏道具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进行批改和评价。
2. 实地观察:通过教师的实地观察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3. 小组合作:评价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和成果。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6篇)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第一周:数字和数的学习- 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 学习用竖式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认识数字系统中的个、十、百的概念和用法。
第二周: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认识整数的概念,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规则。
-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算。
-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比较。
第三周:简便计算方法- 学习快速计算的方法,如用9的加减法、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运算等。
- 认识四舍五入和近似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 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便计算练习。
第四周:数的进位和退位- 认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规则。
- 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和退位计算。
- 进行进位和退位的练习题。
第五周:长度的学习- 认识长度的概念,学习常用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等的关系。
- 进行长度的测量练习,学习使用尺子和软尺进行准确测量。
- 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
第六周:容量的学习- 认识容量的概念,学习常用容量单位如升、毫升的关系。
- 进行容量的测量练习,学习使用杯子、容量壶进行准确测量。
- 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容量问题。
第七周:质量的学习- 认识质量的概念,学习常用质量单位如千克、克的关系。
- 进行质量的测量练习,学习使用天平进行准确测量。
- 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质量问题。
第八周:二维图形的认识- 认识平面图形的概念,如圆、三角形、四边形等。
- 学习识别和绘制一些简单的二维图形。
- 进行一些二维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练习。
第九周:二维图形的属性- 认识二维图形的边和角的概念。
- 学习识别和比较二维图形的边和角的数量、长度和大小。
- 进行一些二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的练习。
第十周:空间与立体图形- 认识空间的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点。
- 学习识别和绘制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
- 进行一些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练习。
以上是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设定对于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理解和应用长度、重量、时间等基本单位。
培养基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和数学文化素养。
强调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规划整数与小数: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小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
度量衡:长度单位的转换与测量。
重量单位的转换与感知。
时间单位的认读与简单计算。
几何初步: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特征。
简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方向与位置的初步认识。
数据处理:数据的简单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与制作。
三、教学方法选择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直观式教学:利用教具、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游戏化教学: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教学评价策略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表现进行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阶段性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表。
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分配得当,既不过于紧凑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过于松散导致教学进度滞后。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数的认识与比大小;2. 数的组成与拆分;3.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 金钱的认识与计算;5.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6. 空间的认识与几何图形。
教学计划:第一周:1. 数的认识与比大小- 学生通过观察物品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并掌握数字的顺序;-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小贴纸贴出不同数量的物品;- 进行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能够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第二周:1. 数的组成与拆分- 引导学生认识数的结构,通过图形和物品进行数的组成与拆分的活动;-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小贴纸贴出指定数字的组成;- 进行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拆分,如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组。
第三周:1.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手指操作、实物演示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进行练习题,巩固加减法的运算。
第四周:1. 金钱的认识与计算-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金钱的使用;- 通过实物演示和游戏进行金钱的计算和比较;-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金钱的计算和购物游戏。
第五周:1.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 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指针和表示时间的数字;- 通过实物演示和游戏进行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时间的计算和组织日常活动的安排。
第六周:1. 空间的认识与几何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形状、边数和角数;- 通过实物演示和游戏进行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组合;-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几何图形的识别和组合拼图。
第七周:1. 复习和测试- 对前面几周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
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困生辅导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是在二年级教学的基础上,以《标准》为依据,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实验教科书的主线,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选择有用的信息。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在具体问题的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
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能用简单的组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乐趣。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和自信心。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树立团体意识。
三、教学措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6篇)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6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篇1第二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图片)涂色部分是多少?出示分数,学生涂色二、讲授新课1、成年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2、成年人上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一下吗?4、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分子——分数线8分母5、成年人下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你能说一说,写一写吗?6、成年人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三、练习1、自主练习2:看分数,涂颜色2、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辨对错说一说对不对,为什么?3、自主练习4:先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中交流。
)4、自主练习5:写出下面的分数5、自主练习6:先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填空。
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3分子——分数线8分母:分数的比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巩固与理解。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第四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简单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单的的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分数,认读2、2/7是什么意思?3、举例说一个分数。
二、新授: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出示问题1: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小组内交流)汇报:3/8+4/8=7/8全班交流算法:(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篇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0-100之间的认读、读写、比较、大小排序等基本数学概念。
2.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3. 学会使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和作图。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字与算法1. 学习0-100的认读。
2. 学习数字的读写。
3. 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4.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第二单元:数量与运算1. 学习数量的概念。
2.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3. 学习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进一步运算。
第三单元:积与商1.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2.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 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第四单元:长度和重量1. 学习长度和重量的基本概念。
2. 学习测量长度和重量的方法。
3. 学习解决与长度和重量相关的问题。
第五单元:容量和时间1. 学习容量和时间的基本概念。
2. 学习测量容量和时间的方法。
3. 学习解决与容量和时间相关的问题。
教学活动安排:1. 利用图片、实物、游戏等教具,直观地教授数字的认读、读写、比较、排序等基本数学概念。
2. 运用故事、情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3. 利用数学游戏、实际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5. 制定练习册、作业本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综合性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2. 定期进行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4. 进行期末考试或大作业,检查学生对全部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备注:该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情况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认识和书写从0到9的数字,并能正确念出数字的名字。
2023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3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能够轻松运用1-100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运算;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逆运算的概念;3. 能够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运算;4. 能够理解利用数轴进行数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 数的加减法运算;2. 逆运算的理解和应用;3.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运算;2. 利用数轴进行数的比较。
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认识数(1课时)1. 教师呈现一些整数,让学生观察数的特征,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数。
2. 利用工具材料,让学生参与分类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数。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比较、排序等。
第二课:数的加法(2课时)1. 呈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进行加法运算。
2. 利用图表、数轴等工具,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的加法运算。
3. 进行有趣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课:数的减法(2课时)1. 呈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进行减法运算。
2. 利用图表、数轴等工具,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的减法运算。
3. 进行有趣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课:逆运算(1课时)1.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逆运算的概念和作用。
2. 利用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逆运算的实际操作及应用。
第五课: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3课时)1. 通过实际问题和图表,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2. 利用数轴和图表,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运算。
3. 进行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第六课:数的比较(1课时)1. 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大小概念,利用数轴进行数的比较。
2. 进行比较活动,让学生练习数的大小比较。
五、教学方法:1. 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互相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及时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拆分和合并、数的顺序、数的表达等。
4.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绘制能力,包括直线、曲线、平行线和垂直线、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5.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认知与运算(4周)1. 数的概念、认读与表达2. 数的比较与排序3. 数的拆分与组合4. 数的加减法运算第二单元:空间与几何(3周)1. 直线和曲线2. 平行线和垂直线3. 正方形和长方形4. 三角形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统计(3周)1. 数据的收集2. 按照规律进行排序3.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四单元:应用题解决(4周)1. 简单的应用题解决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示范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完成课堂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数的认知与运算1. 数的概念、认读与表达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读和表达方法。
2. 数的比较与排序教师讲授:通过比较图形大小和排序的练习,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3. 数的拆分与组合实践探究:通过实际物品的拆分和组合,让学生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4. 数的加减法运算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具体目标如下:基础知识掌握:确保学生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
逻辑思维培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学习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认真听讲等。
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与运算课时1-3:整数的读法、写法和比较大小。
课时4-6: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课时7-9: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第二单元:长度单位与测量课时10-12:长度单位的认识,如米、厘米。
课时13-15: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单元:时间和日期课时16-18:时间单位的认识,如小时、分钟、秒。
课时19-21:日期和日历的认识,如年、月、日。
第四单元:图形初步课时22-24:平面图形的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课时25-27:图形的拼组和分割。
第五单元:应用题课时28-30:简单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课时31-3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旅行等。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期中/期末测试:全面评估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辅资料:相关习题集、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源:教学视频、动画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完成第一单元的教学。
第3-4周:完成第二单元的教学。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推荐10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推荐10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计划第1篇一、学情分析:我所教班级是三年级1班,现有学生62人。
本学期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智力好,具备良好的习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学生学习知识较扎实,能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能力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十一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知识领域:(1)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的认识和24时计时法,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加减计算,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线和角,平行与相交。
(3)统计与概率:条形统计图。
这部分教学内容联系了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其他领域的了解。
同时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并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应用价值。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计算。
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比较小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学生的分析初三学生使用新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
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学期中,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潜在学生的个体辅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1、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小时、分钟和秒;3、一万以内加减;4、对时代的认识;5、多位数乘一位数;6、对分数的初步了解;7、长方形和正方形;8、计量:毫米、分米、千米、吨;9、数学广角集(重叠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10、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
因此,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享受、学习和学习。
三,教学重点一万以内的数字加减,多位数乘以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对小时、分钟和秒的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公里、矩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会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了解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格子纸上画矩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会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
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a)知识和技能1、会写。
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第一单元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2和单元4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
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
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
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
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二)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积极性高。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