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考点总结
知识点.环境地质
名词解释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泥石流(泥流型、泥石型、水石型):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崩塌与滑坡区别: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
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
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
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
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
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
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环境地质学权威复习资料
第一章1、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第二章1、地质环境:狭义上是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
广义上是由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下部组成的体系。
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2、地质环境的上限是地表或岩石圈的表层;3、对地质环境下限位置的确定,目前有多种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衡量,把下限定为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活动的能力所能达到的地壳深部;另一类则是从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适宜性来衡量,其下限达到与区域地壳稳定程度有关的地壳深部甚至地幔。
4、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进行着密切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
这种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常称为“地质作用”。
5、地质环境的作用: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②提供地质资源;③接纳人类排放的废物。
6、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7、地质资源,指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取决于贮藏量和更新速度)。
在现阶段,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①矿物资源;②能源资源;③建筑材料资源;④土地资源;⑤地下水资源;⑥地质景观资源;⑦地质空间资源等。
8、地质环境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弃物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地下水、土壤和岩石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9、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①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是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地形稳定性、地基稳定件、岩层性质以及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②原生地球化学背景:环境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地质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环境地质学 重点
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地质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环境地质学任务: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对策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地质环境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岩石圈之表层,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地质环境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6、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源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7、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8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9、崩塌定义: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10、滑坡: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2、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1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4、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15、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是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均衡状态,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直观上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最新环境地质学复习资料终结版
环境地质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环境地质学和地质环境概念,二者联系。
环境地质:应用地质数据和原理,解决人类占有或活动造成的问题(如:矿物的采取,腐败物容器的建造,地表侵蚀等的地质评价。
)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地质体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总和。
它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2.环境地质学内容、对象、主要分支学科。
内容:1.全球变化的研究2.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3.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4.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5.城市环境地质研究6.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7.医学环境地质研究8.生态环境地质研究9.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分支学科:1,环境水文地质学;2,环境工程地质学;3,环境地球化学;4,灾害地质学;5,城市环境地质学;6,矿山环境地质学;7,农业环境地质学等。
3.我国的地质环境变迁分为那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原生地质环境相对稳定阶段2.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地质环境问题孕育发展阶段3.80年代初-90年代末的地质环境急剧恶化阶段4.21世纪以来的地质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凸显阶段。
第二章1.如何评价地质环境的质量和地质环境的容量地质环境的容量:既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评价:可以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地质资源: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建筑材料资源;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地质空间资源等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价: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 2.原生地球化学背景3.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4.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5.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每题3分,10题,共30分)2. 选择题(每题4分,10题,共40分)3. 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4. 论述题(10分)《环境地质学》重点考察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环境地质学概念?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法(5)模型模拟和预测方法。
(6)环境地质评价(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3.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2)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其评定好坏的条件有: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3)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4)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是准确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是环境地质学的核心问题。
4. 环境地质作用?是指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1)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地质作用,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形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河流和洪水1. 侵蚀基准面与河流的平衡剖面侵蚀基准面,对大多数河流而言,是河流所流入的水体的表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河流在泥沙的侵蚀和沉积之间趋于一种平衡或均衡,这时一条河流从河源至河口的纵剖面呈现一种独特的凹形,称为河流平衡剖面,代表河流已发育成熟。
环境地质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环境地质学1、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2、2、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①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以及因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配不均匀,其丰度和赋存状态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地方病)等。
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大型工程和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等3、研究内容:一切与人类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都属于环境地质学的研究范畴。
全球变化的研究(基础性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重要内容)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城市环境地质研究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医学环境地质研究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4、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5、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方法(5)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6)环境地质评价方法(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传统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由已知推未知,通过已有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条件、机制和环境地质作用的研究,类比预测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问题。
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研究,探索地质环境的变化。
如水土流失;地方病(地甲病、氟中毒)系统分析法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总体上对地质环境的各个方面(大气、水、生物、岩石因及各种资源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等)和各种问题(污染、洪水、干旱、地震、塌陷等)进行综合研究,同时着重于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环境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环境地质制图方法环境地质问题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和综合性。
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
绪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研究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包括:①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②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地质学基础及社会学问题;③如何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四个科学问题(1)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2)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3)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4)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总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1.环境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地质环境是一种空间概念,在实际应用时常加前后缀,如××地区地质环境调查,以说明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观察对象的地质学色彩,调查意指对这个特定空间实体和现象的描述、刻画;环境地质用于学科的定名,如环境地质学,它将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质学本质,或指某些环境问题的地质学机理分析,既包括自然地质作用,也包括人为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本质。
简言之,地质环境可以理解为研究的对象,环境地质则是对这个对象的分析研究过程。
地质环境系统:根据地质环境系统的尺度层次,将人类地质环境分为全球地质环境和局域地质环境。
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大圈层构成。
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称外三圈,地壳、地幔、地核称内三圈。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①以系统的方式存在②开放性③层次性④演化特性⑤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组成要素:地质环境系统位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叠置的地球浅表层,其内部有空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它们代表了地质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
时空结构:P18(了解)2.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1)影响因素种类、个数的改变;(2)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改变;(3)作用强度速率的改变;(4)影响因素排列次序的变化。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1)稳定阶段(2)失稳阶段(3)稳定态重建阶段3.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1)按地质作用的类型分类:原生地质环境问题,次生地质环境问题;(2)按地质作用的驱动力来源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3)按地质过程的动力学形式分类:突发的,渐进发生的。
环境地质学总结2
10
2.3 地质循环
在地球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各种物理、化学和 生物化学过程创造、维持、毁灭、重建了地球 表层的物质,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 础,这些过程被统称为地质循环(Geologic cycle)。地质循环是由多个次循环组成,包 括:
构造循环(Tectonic cycle), 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 岩石循环(Rock cycle)和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
聚敛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板块俯 冲,碰撞;
转换边界(Transform boundary),滑动,越 过,剪切,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列斯断 层(San Andreas Fault)就是巨大的太平洋板 块与北美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17
2010-9-8
Y.D.,Chen
要很长时间研究积累。
2010-9-8
Y.D.,Chen
GUT
5
地质学定性描述快速发展到更多的定量研究
数学应用更广,参数趋于定量化;
各种模型都有了长足发展,如仿真、数值化、概念、 物理模型等
实验手段科学化,实验设备先进化;
探测地球内部变化及地球运行轨迹的应用装置更为 先进;
平衡—非平衡体系的边界条件、压力、受力极限等 概念在模拟、评价、管理环境系统中越来越重要。
塑性:一旦外力作用消失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到 初始状态;
脆性:如果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形而是立 刻破碎.
2010-9-8
Y.D.,Chen
GUT
33
2010-9-8
Y.D.,Chen
GUT
34
2010-9-8
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整理
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报:地震预报是对未来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地震前兆是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异常现象。
第六讲
滑坡
滑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滑移的现象和过程。
第七讲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中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洪水和土石滑体之间的暂时性流体。
泥石型:这是由浆体和石块共同组成的特殊流体,固体成分从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粘土粉砂到几米至10~20米的大漂砾。
泥流型:是指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以细粒泥石流为主要固体成分的泥质流。泥流中粘粒含量大于石质山区的泥石流。泥流含少量碎石、岩屑,粘度大,呈稠泥状,结构比泥石流更为明显。
滞后:当某一信号输入时刻与其响应的初始时刻存在时间差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延迟:某一输入信号所产生响应历时是长期的,将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延迟现象。
叠加效应:不同时刻的输入所形成的多个延迟过程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加,这称为叠加效应。
协同作用:任何一种输入表面上可能被视为物理作用,其实是物理的、化学的乃至生物方面的全方位冲击。而且其中任一状态的变化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其它状态,构成互为因果、连锁式的动力学过程,这种现象称为协同作用。
7、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损失严重的原因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有关,包括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和人文背景。即:新构造运动活跃、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特殊的气候条件、人口过多,资源不足。所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只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部分因素。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复习资料一.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方法4.环境地质制图方法5.环境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6.环境地质评价方法7.现代化学地质方法二.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的内涵: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和现象。
2.地质环境的特征:(1)地质环境的容量(某个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2)地质环境的质量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3)地质环境的相容性三.环境地质作用1.自然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以及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2.人为地质作用(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质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四.土壤与土地资源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土地的基本特征:(1)土地的固定性(2)土地的不可替代性(3)土地面积的有限性(4)土地资源的可更新性(5)土地随时间的变化性(6)土地用途的广泛性五.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现状:全球水土流失相当严峻,据统计,全球每年有750×108t 的耕地表土流失,其中美国每年流失40×108t,前苏联约23×108t,印度约66×108t,中国约50×108t。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中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每年约16×108t进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2)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植被覆盖度、水文、降水和土壤结构等。
人为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加速陆地开垦、毁林毁草开荒、滥砍乱发、耕地的不合理利用。
(3)水体流失的危害:①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粮食生产②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③流域下游泥沙淤积,影响调洪、灌溉和航运④污染水体2.土地沙质荒漠化: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非沙漠地区出现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过程。
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整理
这种说法欠妥,系统的演化应强调整体性。演化是针对系统整体而言的,是系统整体结构、功能随时间的推移有别于先前的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是系统内部质的改变。
6、延迟效应是指输入与其响应存在时间差的现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当某一信号输入时刻与其响应的初始时刻存在时间差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某一输入信号所产生响应历时是长期的,将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延迟现象。
2、地质环境实体系统的边界可有可无,因为不同的研究者考虑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区域大小也不同。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地质环境作为一个实体系统应该明确规定其边界,既然是系统必然有边界。地质环境是开放系统,其边界是确定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能交换的界面,若不明确规定边界,就无法说清楚相关的物质和作用究竟属于地质环境内部成分的周转运动还是该系统外界的输入。但边界的位置不一定要达成统一的见解,因为根据系统圈化的相对性原则,即使是面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由于研究目的或学科视角的差异,所形成的概念系统及其边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变化可以指系统内部也可指外部环境,即可针对系统整体也可针对某一局部甚至某一个点,可以指量的改变也可以指质的改变。
宏观:系统的整体发生了改变(时、空尺度较大)
微观:系统内部的某一局部地区发生局部或微小的变化
信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建立联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发送信息的手段,信号的种类越多,变化规律越复杂,能传送的信息越多。
海岸升降: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岸变迁: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侵、海退则是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具有三维空间的含义三者均反映了海陆位置的相对变化。
环境地质学总结(西西整理版)
注意:“※”为自添加的内容;“&”为标记为了解的内容;“≠”为标题有争议第一章大陆地形单元:• 山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正地形• 丘陵: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 平原:相对高差低于100米的平坦地区• 高原:海拔大于600米,表面较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广阔地区• 盆地: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央地形低平或呈丘陵状的地区,外形似盆状的地形• 裂谷:伸延上千公里,宽仅30~50km的线形低地,两壁或一壁多为断崖海底地形单元:• 大陆架(陆棚):海面以下~200米深的海底平原。
坡度一般小于0.1°•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倾斜明显变陡的地带,平均坡度为4.3°• 大陆基: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平缓地带,平均深度约3700米• 海沟:海底的带状深渊• 岛弧:呈弧形延伸很长的火山列岛• 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海山和海岭• 洋中脊第二章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Si、Al、Fe、Ca、Na、K、Mg、H等九种元素。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造岩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长石、石英。
矿物的分类(1)自然元素矿物(Au, Cu, C)(2)硫化物矿物(FeS, PbS)(3)氧化物和氢氧化物(SiO2 , Fe2O3)(4)卤化物类矿物(CaF, NaCl)(5)含氧盐类矿物(硅酸盐CaAl2Si2O8 ,碳酸盐、硫酸盐)※岩浆岩: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岩浆岩分类:{ 按产状分{火山岩(喷出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按成份分{ 超基性岩:SiO2 <45%,如橄榄岩、金伯利岩基性岩:SiO2 :45~52%,如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SiO2 :52~66%,如闪长岩、安山岩酸性岩:SiO2 >66%,如花岗岩、流纹岩结晶顺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越往左越先结晶)※沉积岩:由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形成阶段:{ 风化作用阶段: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产物:碎屑、胶体溶液、真溶液)搬运作用阶段:机械、化学、生物沉积作用阶段:机械、化学、生物固结成岩阶段:压实、胶结、重结晶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①化学成分:氧化物成分高,Fe2O3含量高。
环境地质学重点
环境地质学1.环境地质学:是指研究与人类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问题的科学。
2.地质环境:系指与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有相互影响的地质体及地质作用的总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土地功能:土地具有的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功能。
4.环境水文地质作用:指地下水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由水化学、水动力学、水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作用。
分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露天矿的复垦与利用;废石堆、尾矿池复垦;地面塌陷和废弃矿井整治;矿山“三废”的综合利用。
6.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起源于高温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分水热能、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岩浆热能。
7.人类聚居: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人类生活环境。
8.地质灾害:是不良地质作用的结果。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害,以及对人居环境造成较强烈破坏的地质作用。
9.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城市地质空间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程度。
10.地质资源:主要指地球资源中的非生物资源,包括地球表面的冰川、水、海洋等地球非生物资源,以及油气、地下水、固体矿产等地下资源。
11.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1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3.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14.环境地质问题:通常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15.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的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地质条件。
一般包括自然地质条件、生态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性进行客观评估。
环境地质学(考点)
环境地质学一,二章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地球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地球的环境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地质环境容量指某个特定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的最大潜能。
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的,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评定。
(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是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岩石性质、地质灾害情况等。
(2)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球上人类都处在一定的地球化学场作用下。
一定数量的钙、镁、钾、钠、碳、氮、氧、磷等元素及某些微量元素,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发育所必需的。
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过低均会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环境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地质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地质环境脆弱的地区,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很差,工程经济活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是环境状况恶化。
例如,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华北平原,农田水利活动不当,很容易使土壤盐渍化加剧。
(4)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现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
天然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考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干扰。
其中,最主要的使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工程-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地质学重点
1.环境地质学定义、任务、研究内容(了解)(P1)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2.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容量(P11)3.环境地质作用(认为、自然)(P13)4.水资源特征(P40)5.水环境问题(P46、47)(了解)6.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方式(P54)水污染定义: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源特征①悬浮物质含量高:最高可达30000mg/L ,而生活污水一般在200~500mg/L 。
②需氧量高:有机物一般难于降解,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
一般COD 为400~10000mg/L ,BOD 为200~5000mg/L (生活污水BOD 为210~600mg/L)。
③pH 值变化幅度大:一般在5~11,甚至在2~13之间。
④温度较高:排入水体可引起热污染。
⑤易燃:常含有低燃点的发热液体,如汽油、苯、甲醇,酒精等。
⑥多种多样的有害成分:如硫化物、氰化物、汞、镉、砷等。
城市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征①含氮、磷、硫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化;②含有机物质多:主要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它们大多呈胶体状态。
在厌气细菌作用下,易产生恶臭物质,如H2S 等;③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④含有多种微生物:每毫升污水中可含几百万个细菌,病原菌也多。
一般生活污水,相当混浊,温度约高于自然水温1~2°C ,pH 值在7以上(软水区为6.5~7.5,硬水区为7.5~8.5),BOD 为100~700mg/L 。
农业污染源污染特征①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如我国农村牛圈所排污水COD 可高达4300mg/L ,是生活污水的几十倍。
环境地质学复习总结
绪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主题研究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包括:①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②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地质学基础及社会学问题;③如何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四个科学问题(1)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2)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3)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4)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总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1.环境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地质环境是一种空间概念,在实际应用时常加前后缀,如××地区地质环境调查,以说明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观察对象的地质学色彩,调查意指对这个特定空间实体和现象的描述、刻画;环境地质用于学科的定名,如环境地质学,它将地质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质学本质,或指某些环境问题的地质学机理分析,既包括自然地质作用,也包括人为地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本质。
简言之,地质环境可以理解为研究的对象,环境地质则是对这个对象的分析研究过程。
地质环境系统:根据地质环境系统的尺度层次,将人类地质环境分为全球地质环境和局域地质环境。
全球地质环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大圈层构成。
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称外三圈,地壳、地幔、地核称内三圈。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①以系统的方式存在②开放性③层次性④演化特性⑤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组成要素:地质环境系统位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叠置的地球浅表层,其内部有空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它们代表了地质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
时空结构:P18(了解)2.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一般原理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1)影响因素种类、个数的改变;(2)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改变;(3)作用强度速率的改变;(4)影响因素排列次序的变化。
地质环境系统演化的几个阶段(1)稳定阶段(2)失稳阶段(3)稳定态重建阶段3.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地质属性的分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1)按地质作用的类型分类:原生地质环境问题,次生地质环境问题;(2)按地质作用的驱动力来源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3)按地质过程的动力学形式分类:突发的,渐进发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全球变化的研究;2.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3.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的研究;4.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5.城市环境地质研究;6.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7.医学环境地质的研究;8.生态环境的地质研究;9.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地质学的任务:是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 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方法5.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6.环境地质评价方法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层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层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客观实体,它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地质环境的容量: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地质环境的评价: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2.原生地球化学背景;3.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4.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5.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资源。
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是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地形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岩层性质以及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自然地质作用:是地质动力引起的,两种基本类型的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运动、地震以及变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以及成岩作用),推动着地壳的运动和发展。
人为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形地质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
协调人地关系时应掌握的规律:1.人地系统主从律:即人首先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人地之间存在着可观的主从关系。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顺应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因势利导,使自然演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人地系统反馈律:即人对地的能动作用,总会伴随地对人的反作用的规律。
3.人地关系递进律:即人类社会越是发展,对地球环境的控制能力越强、客观越高的规律。
4.人地适应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必须合乎地球体系;功能释放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自然规律,必须合乎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良好关系的基本规律。
人地关系的协调采取的手段:一方面要寻找适宜某项人类活动的最佳区位,即资源、生态、文化、技术和经济等各种人地关系的因子良好组合和理想匹配的空间区位;另一方面要进行系统环境组分和结构的调控,改变人地关系因子的特征和趋向,使其尽可能满足人类活动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章土地资源和地质环境土地: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
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湿地状况等自然要素,是由上述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
土地的基本特性:1.位臵的固定性(即每一块土地都具有固定的三维空间(长、宽、高)位臵和一定的外表形态);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
固定的);3.土地的不可代替性(土地的功能不能为其他物质所代替);4.土地资源的可更新性;5.土地随时间的变化性(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土地的性质和形态也发生同步变化);6.土地用途的广泛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牧业、林业、交通、城乡居民点以及军事活动中)。
土地流失:指地球陆地表层土壤、成土母质及岩石碎屑,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在堆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粮食生产;2.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3.流于下游泥沙淤积,影响调洪、灌溉和航运;4.污染水体土地沙质荒漠化: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非沙漠地区出现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环境退化过程。
沙质荒漠化的原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
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危害:1.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2.土地质量降低,生物产量减少;3.阻断交通,毁坏建筑设施;4.污染环境。
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制定土地利用规划;2.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3.改造中低产田;4.防止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5.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土地优势。
第四章水资源和地质环境水资源:狭义上是指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是指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的水都可以称为水资源。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1.储量的有限性;2.补给的循环性(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运动和转换中,水的这种运动和转换构成水文循环);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水的分布决定于气候条件,其中降水最为重要);4.用途的不可替代性;我国水资源问题:1.淡水资源短缺;2.水体污染;3.河川径流量减少;4.地下水枯竭;5.水文循环发生变化。
水体污染:当浸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
水体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2.影响工农业生产;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体污染防治对策:1.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三废”排放量;2.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工业布局;3.重视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水资源管理。
海水入侵:是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上改变,引起海水或高矿化咸水向陆地淡水含水层迁移而发生水体侵入的过程和现象。
海水入侵的危害:1.供水井报废;2.水质恶化,地方病蔓延;3.影响工农业生产;4.生态环境恶化。
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1.合理开采地下淡水资源;2.人工回灌;3.阻隔水流;4.监测预测。
地面沉降:某一区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又称作地面下沉或地陷。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矿产资源:所有埋藏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了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矿物质聚集体。
矿产资源的特征:1.不均匀性(不同的矿产通常具有不同的地质形成条件);2.有限性(相对于人类短暂的历史,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蕴藏量也是有限的);3.相对性(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各种矿产资源又都具有相对性);4.生态性。
地下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下采掘开挖引起地面开裂与沉降;矿坑疏干排水造成地面塌陷、泉水断流及区域地下水下降;深井排水或注水诱发地震等。
1.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2.破坏水文地质环境(矿井突水、海水入侵、区域地下水下降);3.矿区山体开裂破坏;4.采矿诱发地震与岩爆(诱发构造型地震、诱发塌陷型地震、岩爆)第六章能源与地质资源能源:能为人类利用并可获得能量的资源。
能源的分类:1.按能源的生成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2.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按能源的利用历史和使用状况划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4.按能源使用方式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第七章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地质问题:1.地形地貌的改变;2.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库区水动力场的改变、库区水化学场的改变、库区水温度场的改变、库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3.水库变岸再造;4.水库淤积;5.水库浸没;6.水库诱发地震。
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地质问题:1.输水渠道阻塞天然径流问题;2.渠道稳定性问题;3.调水沿线土壤盐渍化和水质污染问题;4.对下游水文情势和航运影响;5.东线南水北调对长江河口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1. 城市地质灾害的多样性2. 城市地质灾害的复杂性3. 城市地质灾害的突变性4.灾害破坏的严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5. 城市地质灾害的持续性。
第八章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累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按不同的原则,地质灾害有多种分类方案:1.按空间分布状况:分为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2.按灾害的发生原因:分为自然动力类型、人为动力类型及复合动力类型3.按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不同:分为突发性和缓慢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特征: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4.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9.地质灾害人为成因的日驱显著性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的现象和过程。
滑坡: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完整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泥石流:是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湍流等运动状态,常发生于山区小流域。
岩溶地面塌陷:指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在外动力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地面变性破坏。
岩溶地面塌陷的预防:要避免或减少地面他显得产生,根本的办法是减少岩溶填充物和第四系松散土层被地下水侵蚀、搬运。
1.采、排水井设臵合理的过滤器装臵,避免或减少土粒进入井内被水带走2.采、排地下水时,避免采用打降深,以降低地下水流速和侵蚀搬运能力3.调整开采层位,封堵岩溶发育,并与覆盖层相连通的浅层水,开采深层地下水4.矿山疏干排水时,对地下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减小矿井外围地段地下水位下降幅度5.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合理开采地下水地裂缝的特征:1.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与延伸性2.地裂缝灾害的不均一性3.灾害的渐进性4.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地裂缝的防治措施:1.避让措施;2控制人为因素诱发作用。
第九章地质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地表环境中元素迁移的外在因素有哪些:1.环境的pH的值;2.氧化还原电位(Eh);3.络合作用;4.腐殖质;5.胶体吸附与元素迁移;6.气候条件;7.地质与地貌。
第十章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环境指数评价法;2.专家评价法;3.经济论评价法;4.模糊综合评价法。
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2.信息量法3.动态系统分析法4.网络法5.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预报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1.对整体环境地质质量的预测应在单向环境地质影响要素质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2.评价要素应具有预测意义,需要筛选那些随时间变化显著和对地质环境有明显影响的环境地质要素3.规划是未来的发展蓝图,用预测值与规划期望值作差值统计,可找出不适合发展的地区及其原因,以便对建设规划和工程措施作出超前调整布臵4.地质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变化的体系,具有内部诸因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内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更换、迁移和转化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