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觉醒障碍诊疗规范2023版
失眠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失眠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症状。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本病多由五志过极、劳逸失调、素质不强、病后体虚及饮食不节引起。
病位在心,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
病理变化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虚者多为心失所养,实者多为邪扰心神。
包括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脑动脉硬化、慢性中毒、精神分裂症早期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诊断】1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3.实验室检查排除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辨证应审其邪正虚实。
虚证以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和心胆气虚证为多,实证有心火炽盛证、肝郁化火证和痰热内扰证。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以安心神为原则。
虚者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实者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虚实夹杂者,又应补泻兼顾。
1心火炽盛证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或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安神宁心。
方药举例:朱砂安神丸加减。
黄连5g,生地12g,桅子:10g,黄苓Iog,连翘10g,当归10g,朱砂(冲服)Igo加减:胸中懊恢,胸闷泛恶者,加淡豆豉10g,竹茹6g。
便秘漫赤,加大黄6g,淡竹叶10g,琥珀(冲服)2go2 .肝郁化火证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澳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柴胡6g,黄苓10g,木通6g,⅛g子IOg,泽泻10g,车前子(布包)10g,当归10g,生地黄10g,龙骨(先煎)25g,牡砺(先煎)25go加减: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10g,郁金10g。
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管理制度
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衡量标准依据国际通用医学准则和实践经验,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确保患者健康、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密。
全部医疗服务、药品和技术操作都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政策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相关部门及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涉及睡眠障碍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全过程。
第三条定义和解释睡眠障碍:指影响睡眠质量和数量的各类疾病,包含睡眠呼吸暂时停止、失眠症、睡眠节律紊乱等。
第二章睡眠障碍诊断管理第四条诊断资质1.睡眠障碍的诊断资质由医院指定的专业人员担负,须取得相应的医师执业资格和相关专科资质。
2.专业人员应不绝更新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和诊疗技术。
第五条诊断流程1.患者需提前预约睡眠障碍诊断,医院应订立合理的排班计划,确保患者有序就诊。
2.诊断过程中,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相关情况,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3.依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布置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专科会诊,以确保准确诊断。
第六条诊断记录1.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诊断看法和治疗方案等紧要信息。
2.诊断记录应规范、详实、真实、准确,并签署本人名字和日期。
第三章睡眠障碍治疗管理第七条治疗方案1.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生应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引导。
2.医院应建立和完善治疗方案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调整和改进。
第八条治疗记录1.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包含用药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紧要信息。
2.治疗记录应规范、详实、真实、准确,并签署本人名字和日期。
第九条家庭治疗引导1.医院鼓舞医生向患者的家属供应相应的治疗引导,以便于帮助患者完成治疗过程。
2.家属应乐观搭配医生的治疗引导,并及时反馈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情况。
睡眠障碍康复诊疗规范和流程
睡眠障碍康复诊疗规范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睡眠障碍是指影响睡眠质量、时长和效率的疾病,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行为障碍等。
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23年版)
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23年版)前言《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23年版)》是为了规范我国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全面提高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而制定的。
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概述精神障碍是指由于一系列客观、主观原因,引起大脑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出行为、情感、认知、感知、心境等方面的异常。
常见的包括:精神疾病、药物依赖、精神发育障碍等。
诊断标准和分类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诊断标准和分类规定,对精神障碍进行诊断。
精神障碍患者对生活影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常常伴有适应能力下降、自我照顾能力减弱,生活自理困难等问题,而且常常有着高发作性和易复发性。
管理治疗管理治疗原则采用系统、综合性的管理治疗策略,以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时应考虑到社会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管理治疗方案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社会康复等。
监护与干预管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对患者需求基础上的全天候、系列化、多元化的监护与干预服务体系。
治疗机构特殊条件与设施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区、病房和医疗设备,并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干预,充分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治疗流程和配套服务治疗机构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患者,制定相应治疗流程和配套服务,特别是高度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
结束语《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23年版)》旨在提高我国重度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健康和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新: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最新: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高,超过半数的卒中患者存在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 , SSD ) o SSD 危害严重,甚至增加卒中后患者残疾、卒中复发及死亡风险,但在临床诊疗中,SSD易被忽视。
规范评估与管理SSD ,对于患者卒中的预防和结局的改善至关重要。
2019 年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联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及相关领域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2019版〃共识〃。
2019版〃共识”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近期,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卒中与睡眠领域新临床研究成果,对2019版〃共识〃进行更新,形成《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为2023版〃共识〃。
2023版〃共识〃主要聚焦有循证医学证据的SSD评估及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2023版〃共识〃在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循证证据较少的睡眠障碍亚型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专家推荐意见,更具有临床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医师规范诊疗SSD ,从而提高卒中诊疗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
1、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定义和分类SSD指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根据卒中与睡眠障碍出现的时间顺序,SSD分为两种类型:卒中后睡眠障碍和卒中伴随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类型主要包括失眠、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 SDB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 RBD )、日间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 EDS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 , RLS ) / 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s of sleep , PLMS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 , CRSWDs ) o2、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分类本共识的推荐意见和证据等级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 , ACC )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 , AHA )的循证医学推荐分类及证据级别(表1 )。
最新: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
最新: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更新解读摘要《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作为我国的第2版发作性睡病指南,其内容相较于2015版指南在中国发作性睡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量表评估与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文中将就上述更新内容进行重点介绍。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daytimes1eepiness,EDS)、猝倒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指导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与治疗,我国首部《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优1]于2015年发布。
实际上,由于公众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加之临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发作性睡病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长达8~22年[2,3],同时既往的治疗药物多为精神管制类药物,为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近年来,国际上对发作性睡病的研究和药物研发已有新的进展,基于此,在2015年版指南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发作性睡病的诊疗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和临床可得的新治疗手段,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及相关领域专家更新的《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4]于2023年5月8日重磅发布。
新指南相较于旧版指南更为系统、清晰、详细地介绍了本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相关进展,为发作性睡病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5,6,7,8,9,10]o一、更新流行病学数据,掌握最新流行状态发作性睡病是全球公认的罕见疾病,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如美国和欧洲部分家)被认定为罕见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各地区发作性睡病患病率为0.00023%~0.05%,中国台湾地区患病率为0.0129%o而中国大陆暂无系统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
期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以完善我国发作性睡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二、详细介绍发病机制,增加疾病深入理解近几年随着研究者的积极探索和相关证据的积累,对于疾病机制的了解也更为深入,故新版指南相较于2015版指南就遗传、自身免疫、感染以及神经环路变化等机制与发作性睡病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管理
5. 针灸治疗 一项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 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口服药物相比,针刺或针刺联 合口服药物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另一项针对缺血性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盲法、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从治疗第2周开始, 针灸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假刺激治疗组;治疗4周后,针灸治疗组的PSQI、 总睡眠时间、卒中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等评分改善明显;不良反应程度 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据)。 ⑤ 对于轻中度卒中患者的早期失眠,采用早晨光照疗法可以改善日间嗜睡、疲劳、抑郁及生
活质量(Ⅱa类推荐,C-LD级证据)。 ⑥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卒中相关失眠,且有较高的安全性(Ⅱa类推荐,B-R级证据)。
指南导航
推荐意见药物治疗
① 针对卒中相关失眠的药物治疗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现有证据表明有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可 以用于治疗卒中相关失眠,例如:唑吡坦及右旋佐匹克隆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且 不良反应较小(Ⅱa类推荐,B-R级证据);苏沃雷生与雷美替胺可以改善老年卒中患者 的睡眠质量(Ⅱb类推荐,C-LD级证据);经临床研究证实疗效的中成药物可改善老年卒 中及卒中急性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Ⅱa类推荐,B-R级证 据)。
指南导航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管理的一般原则
首先,强调积极进行卒中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在对SSD规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正确的处理,以达到在整体上降低卒中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SS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卒中所致局灶性脑损伤,卒中急性期和康复期的治疗药
物、环境、心理因素等,上述情况均可能导致SSD发生、持续或加重。 meta分析显示,与SSD风险增加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习惯性打鼾、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失眠障碍的术语和定义,规范了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评估、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日常调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脑病科、神经科、中医科、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科(中心)、心血管科、老年病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1.2-2020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2020修订版)ZY/T001.1-94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睡眠-觉醒障碍 Sleep-wake disorders同“睡眠障碍”,其核心特征是个体通常以不满意睡眠质量、周期和数量为主诉就诊,并导致日间痛苦和功能受损,包括失眠障碍、过度嗜睡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异态睡眠[5,6]。
3.2 失眠障碍 Insomnia disorders属“睡眠-觉醒障碍”范畴,指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在睡眠开始、持续时间、巩固或质量方面持续存在困难,并导致某种形式的日间损害。
日间症状通常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怒、全身不适和认知障碍。
在没有日间损害的情况下报告睡眠相关症状的个体不被视为失眠障碍[5,6]。
3.3 不寐 Insomnia disorders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不易入睡,睡眠短浅易醒,甚则彻夜不眠,白天困乏,精力不济,可伴见头晕、耳鸣,健忘等为特征的神志病[7]。
4 评估和诊断4.1 评估内容充分及准确的评估是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临床接诊时应从主诉、睡前状况、睡眠-觉醒节律、夜间症状、日间活动和功能、其他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精神检查以及家族史进行信息采集,还可借助主观测评工具,包括睡眠日记、睡眠相关量表如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睡眠障碍评定(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等,对睡眠状况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或通过客观测评工具,如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ul t 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进行辅助诊断。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睡行症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睡行症一、概述睡行症(sleep walking)又称为梦游症,是一种以在深睡眠期突然出现行走为主的一系列复杂动作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睡眠障碍。
大约14%的儿童有过至少一次睡行症发作,发病高峰年龄为 11~12 岁,成人患病率为 2.5%~4%,患病率本身没有性别差异,但相关的有害行为多见于男性。
有些患儿伴夜惊症和遗尿症。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一)遗传因素睡行症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有报道 80%的睡行症患者中其父母至少一方有睡行症史,患病率随着患病父母数目增加而升高。
(二)神经发育不成熟此病可能与神经发育不成熟有关,有的患儿脑电图慢波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图改变也逐渐消失,疾病能逐渐自愈。
(三)心理社会因素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情绪紧张、恐惧、焦虑也可引起睡行症。
睡行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睡眠不足、噪音、膀胱充盈、经前期、妊娠、发热及某些药物(如安非他酮、唑吡坦、碳酸锂、奥氮平及抗胆碱类药物等)。
睡行症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一)临床特征患者在睡眠中突然起床,到室内外活动,如跑步、徘徊或做某些游戏活动。
不完全清醒,双目向前凝视或闭眼,步态不稳或敏捷,面部无表情,常不语,动作似有目的性。
动作可少而简单,如捏弄被子、做手势;也可精细复杂,如穿衣、开门锁,甚至开车。
患者意识模糊,有时被绊倒或撞墙,甚至从楼窗跌下,或未穿衣服走到寒冷的户外,有时也能避开障碍。
患者难以被唤醒,发作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之后能自动上床入睡,或被人领回后再度入睡。
患者在发作后的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内可持续表现为意识模糊或定向障碍。
无论是在睡行症的发作中还是在次日清晨醒来,患者通常对发作经过都不能回忆。
(二)临床评估目击者的描述是临床评估的基本依据。
PSG 显示发病在NREM 睡眠3 期,常见于夜间睡眠前1/3 阶段NREM 期结束时。
在清醒状态下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睡眠障碍诊断评分标准
睡眠障碍诊断评分标准引言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
为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医学界已经制定了一些评分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睡眠障碍诊断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第一步:症状调查根据患者的描述和自评量表,医生首先要进行症状调查。
常见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频繁醒来等。
这些症状将被用于评估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
第二步:睡眠记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睡眠记录。
患者将被要求记录入睡时间、醒来时间、中途醒来次数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将被用于评估睡眠质量和判断是否存在睡眠障碍。
第三步:体格检查医生还应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
常见的体格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呼吸状况、睡眠姿势等。
第四步:实验室检查如果以上步骤无法确定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例如,多项睡眠检测可能被用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生理状况。
这些实验室检查将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结论睡眠障碍诊断评分标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睡眠障碍。
通过症状调查、睡眠记录、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步骤,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睡眠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睡眠障碍诊断评分标准的研究进展." 《医学论文综述》 2020年(5):10-15.- 王五, 赵六.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 2019年(10):20-25.。
中国女性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3)
中国女性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3)中国女性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导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出现失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规范中国女性失眠伴抑郁焦虑的诊断与治疗,特制定本专家共识,旨在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指导方针。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和我们的临床经验,诊断中国女性失眠伴抑郁焦虑应满足以下标准:- 失眠:持续睡眠困难,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和早醒,每周至少三个晚上持续存在,已持续超过一个月;- 抑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感、自责感等抑郁症状,持续存在超过两周;- 焦虑:持续出现紧张、焦虑、担心和恐惧等焦虑症状,持续存在超过两周。
诊疗流程1. 详细询问: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详细了解失眠、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相关影响;2.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确定诊断和严重程度;3. 多学科协作:可结合心理学、神经内科、妇科等专科的意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4.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被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可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惯来缓解失眠、抑郁和焦虑;5.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和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6. 非药物治疗: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白噪音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帮助改善失眠、抑郁和焦虑症状;7.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患者,调整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2. 家庭支持:重视家庭支持体系,鼓励患者与家人沟通和接受支持;3. 生活方式改善: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适度运动和良好饮食;4. 避免药物滥用:警惕患者自行滥用镇静催眠药物,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依赖和滥用;5. 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帮助患者理解失眠、抑郁和焦虑的机制和治疗过程。
睡眠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第十二章睡眠障碍第一节概述睡眠与觉醒的平衡调节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动。
睡眠与觉醒活动不仅受机体内在因素影响,更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诸多精神及躯体疾病都与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密切相关,而睡眠障碍也是日常就医行为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
睡眠障碍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原发性疾病,也可继发于某些精神或躯体疾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
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还会增加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躯体及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
目前国际上有三个主要的睡眠障碍分类系统。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ICSD)是睡眠专科医师使用的主要分类方法,而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也对睡眠疾病进行了分类。
ICSD 第3版(ICSD-3)涵盖了近100种已经确定的睡眠-觉醒障碍,根据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七类: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s)、睡眠相关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中枢嗜睡性疾病、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和其他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规范(2023年版)
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规范(2023年版)目录1. 引言2. 定义和范围3. 管理原则4. 治疗计划5. 专业人员资格和培训要求6. 管理程序和记录要求7. 不正当行为和违规行为处理8. 结论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提供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2. 定义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康复中心等。
涉及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3. 管理原则3.1 患者至上: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为重点,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2 综合治疗:通过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手段,实现全面的治疗效果。
3.3 遵循最佳实践:依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
3.4 风险管理:评估和减轻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包括药物副作用、自杀风险等。
3.5 共同决策: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
4. 治疗计划4.1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4.2 目标明确:明确治疗的预期目标,包括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等。
4.3 多维评估:综合运用临床访谈、观察、量表等方法评估患者的状况和进展。
4.4 定期评估: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计划。
5. 专业人员资格和培训要求5.1 学历与资质:精神障碍治疗管理工作应由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和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来担任。
5.2 持续教育: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5.3 多学科合作:积极与其他专业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
6. 管理程序和记录要求6.1 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应有明确的程序和流程指引。
6.2 记录要详实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内容。
6.3 隐私保护: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法律和规定,妥善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
7. 不正当行为和违规行为处理7.1 不正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滥用权力、侵犯患者权益等,应严肃认真处理。
睡眠障碍综合征指南
睡眠障碍综合征指南
1. 简介
本指南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和管理睡眠障碍综合征而制定的。
睡眠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影响个体睡眠质量和数量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综合征的识别和治疗方法。
2. 常见的睡眠障碍综合征
2.1 失眠症
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或中途醒来无法重新入睡的现象。
对于失眠症患者,我们推荐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
- 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
- 采用放松技巧,如深 breathing 和温水泡脚
2.2 呼吸暂停症
呼吸暂停症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对于呼吸暂停症患者,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治疗:
- 采用连续气道压力正压通气(CPAP)治疗
- 保持正常体重
- 避免睡前过饱过餐
- 减少喉部刺激物的摄入,如烟草和酒精
2.3 非典型睡眠障碍
非典型睡眠障碍指其他无法归类到特定疾病中的睡眠问题。
对于非典型睡眠障碍,我们鼓励个体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
- 增加日间活动量
- 避免长期使用催眠药物
- 培养良好的睡眠惯,包括固定的床铺时间和放松的睡前例行程序
3. 总结
睡眠障碍综合征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综合征的识别和治疗方法。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在面对睡眠障碍时,最好寻求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觉醒障碍诊疗规范2023版
睡眠是保持健康和觉醒的积极生理过程,是人类基本的行为-生物学需要,其主要作用包括:①生态或环境裨益:睡眠提供了规律的行为静息期,使之与自然环境的昼夜交替节律相匹配。
②生理性复原:睡眠剥夺会导致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并改变免疫功能。
反之,睡眠有助于这些功能恢复。
③优化觉醒期的神经认知及情绪功能: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机敏性、警觉性、判断力明显下降。
④学习:操作能力、视觉学习等能力在睡眠后获提高。
⑤健康与生存:长期睡眠剥夺会导致死亡。
睡眠持续时间短与肥胖、体重增加、心血管疾病具有相关性。
睡眠-觉醒障碍包括:失眠障碍、过度嗜睡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异态睡眠障碍等。
本章仅围绕临床最常见的失眠障碍来探讨。
第一节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GnSOmniadiSorder)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
失眠是指睡眠的发生和/或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缺失,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加之对睡眠所持心态的影响,导致白天瞌睡、萎靡等一系列症状。
失眠的年患病率占普通人群的30%~40%°影响失眠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女性、离异或单身、无业、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社会应激会诱发失眠并导致症状迁延不愈,而长期的失眠也会增加抑郁症、焦虑症及物质滥用的风险。
【诊断】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慢性失眠是指患者在有足够睡眠条件和环境的情况下出现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困难。
患者主诉对睡眠不满或导致某种形式的日间功能障碍。
白天的症状通常包括疲乏、情绪低落或易激惹、全身不适和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和相关的白天症状每周至少发生几次,并且持续存在几个月以上。
一些患有慢性失眠的患者可呈发作性的病程,周期性出现持续数周的睡眠/觉醒困难,持续数年以上。
对具有睡眠相关症状,但不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的个体,不能诊断为失眠症。
如果失眠是继发于其他睡眠-觉醒障碍、精神疾病、其他疾病状态或者是由某种物质和药物引起的,此时只有在失眠症状是临床上独立关注的重点时,方可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
【治疗】
注重睡眠卫生,明确失眠的原因,对因治疗,然后再考虑对症处理,可遵循心理、行
为和药物相结合的原则。
(-)睡眠卫生睡眠卫生教育在失眠治疗中非常重要,包括定时作息,卧室舒适,床勿作他用,适当运动,傍晚以后忌烟、酒、茶、咖啡,睡前忌大吃大喝,尽量避免午睡。
(一)心理治疗解释、疏导等一般心理技术的运用让患者了解睡眠基本知识,减少焦虑反应,改善睡眠。
行为治疗与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改变干扰睡眠的行为、习惯及认知,以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强睡眠的稳定性。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限制卧床时间,尽量与实际睡眠时间相匹配;每天定时起床;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觉醒后尽快离床等。
(≡)药物治疗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应具备下列条件:快速诱导睡眠、对睡眠结构无影响、无次日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依赖或戒断反应。
1.苯二氮罩类该类药物应用广泛,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常用药物有阿普哩仑、艾司腔仑等。
需要注意该类药物容易成瘾,撤药时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
老年人长期用药需要注意认知功能的影响和预防跌倒。
2.非苯二氮罩类药物主要包括睦毗坦、佐匹克隆和扎兰普隆。
由于该类药物具有基本不改变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等特点,是目前推荐的首选镇静催眠药物,近年来对失眠的治疗理念不提倡每天药物治疗,而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需治疗”。
3.抗抑郁药相当一部分长期失眠者可能存在情绪问题,用抗抑郁药有效,尤其是具有一定镇静作用的多塞平、曲哩酮、米氮平等。
4.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唾硫平、奥氮平等,原则上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
5.抗组胺类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具有较弱的镇静催眠作用,有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
对有癫痫倾向的患者慎用。
6.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主要激素。
其独特作用是转换光周期以调节睡眠节律信号,可以用来治疗由生理节律紊乱引起的周期性失眠。
(四)使用镇静安眠药的注意事项对于处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苯二氮罩类药物,而是给予加压呼吸。
安眠药仅为对症治疗,避免长期使用催眠药物,一般不超过4周;注意药物的半衰期,避免次日的宿醉现象;避免驾驶车辆等精细操作;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老人减量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孕妇禁用。
第二节其他睡眠障碍
一、过度嗜睡障碍
1.发作性睡病(narco1.epsy)临床特点为白天睡眠过多,常伴有猝倒、睡前或半醒前幻觉、睡眠麻痹、自动行为及夜眠障碍等症状。
在同一天内反复地不可抗拒地需要睡眠、陷入睡眠或打吨。
过去3个月必须每周至少3次。
2. 特发性过度嗜睡以白天过度嗜睡但不伴猝倒为特征,伴随症状不易清醒且耗时过
长、反复再入睡困难、易激惹、无意识行为和意识模糊。
睡眠监测有助于诊断。
3.克莱恩-莱文(K1.eine-1.eVin)综合征反复发作的严重嗜睡伴认知、精神和行为异常,发作间期功能正常。
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1.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ISIeePaPneaSyndrome,CSAS)以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驱动缺乏,引起通气和气体交换不足或缺失为特征。
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不同,在呼吸气流中断的同时,呼吸努力也消失。
2.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1.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睡眠期反复发生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完全的呼吸暂停或局部的低通气等症状,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最终引起短暂的觉醒。
推荐阅读
1.HA1.ESRE,YUDOFSKYSC,G ABB ARDGO.TheAmericanPsychiatricPub1.ishingTextbookofPsychiatry[M ].Ar1.ingtonVA:AmericanPsychiatryPUbRShing,2008.
2.ΠRSTMB,REEDGM,HYMANSE,eta1..Thedeve1.opmentoftheICD-
11C1.inica1.DescriptionsandDiagnosticGuide1.inesforMenta1.andBehavioura1.Disorders[J].Wor1.dPsychi atry,2015,14(1):82-90.
3. 1.OVATON,1.ACK1..Insomniaandmorta1.ity:Ameta-ana1.ysis[J].S1.eepMedRev,2019,43(22):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