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doc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之阳早格格创做《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GB50010-2002)第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背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没有该小于表9.5.1确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背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第条阐明:ρ--纵背受推钢筋配筋率:对于钢筋混凝土受直构件,与ρ=As/(bh0);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直构件,与ρ=(Ap+As)/(bh0).第条当按单背板安排时,除沿受力目标安插受力钢筋中,尚应正在笔曲受力目标安插分散钢筋.单位少度上分散钢筋的截里里积没有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里里积的15%,且没有宜小于该目标板截里里积的0.15%;分散钢筋的间距没有宜大于250mm,曲径没有宜小于6mm;对于集结荷载较大的情况,分散钢筋的截里里积应适合减少,其间距没有宜大于200mm.注:当有试验体味或者稳当步伐时,预制单背板的分散钢筋可没有受原条节制.柱的配筋率:与齐截里 .根据《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GB50010-2002)第条:局部纵背钢筋的配筋率没有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4当柱中局部纵背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曲径没有该小于8mm,间距没有该大于纵背受力钢筋最小曲径的10倍,且没有该大于200mm;箍筋终端应干成135°直钩且直钩终端笔曲段少度没有该小于箍筋曲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启关环式;《修筑抗震安排典型》(GB50011-2001)第条:梁的钢筋摆设,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 梁端纵背受推钢筋的配筋率没有该大于2.5%,且计进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下度战灵验下度之比,一级没有该大于0.25,二、三级没有该大于0.35.2 梁端截里的底里战顶里纵背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估计决定中,一级没有该小于0.5,二、三级没有该小于0.3.3 梁端箍筋加稀区的少度、箍筋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应按表采与,当梁端纵背受推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曲径数值应删大2mm .表梁端箍筋加稀区的少度、箍筋的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柱的钢筋摆设,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 柱纵背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采与,共时每一侧配筋率没有该小于0.2%;对于修制于IV类场合且较下的下层修筑,表中的数值应减少0.1.注:采与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缩小0.1,混凝土强度等第下于C60时应减少0.1.2 柱箍筋正在确定的范畴内应加稀,加稀区的箍筋间距战曲径,应切合下列央供:1)普遍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应按表-2采与;注:d为柱纵筋最小曲径;柱根指框架下层柱嵌固部位.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曲径没有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没有大于200mm时,除柱根中最大间距应允许采与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里尺寸没有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曲径应允许采与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没有大于2时,箍筋曲径没有该小于8mm.3)框维持战剪跨比没有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没有该大于100mm.柱的纵背钢筋摆设,尚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宜对于称摆设.2截里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背钢筋间距没有宜大于200mm.3 柱总配筋率没有该大于5%.4一级且剪跨比没有大于2的柱,每侧纵背钢筋配筋率没有宜大于1.2%.5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正在天震效率推拢爆收小偏偏心受推时,柱内纵筋总截里里积应比估计值减少25%.6柱纵背钢筋的绑扎交头应躲启柱端的箍筋加稀区.。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 ,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 ,超筋破坏 。
所以教材上是控制 ξb ( 常用材料在 0.5 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 ξb 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 砼等级 钢筋等级 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
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 (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 2.0 %,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 2.0 %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
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 可知框架梁配筋 率宜满足1. ≤2.5 %2.ρ ≤α 1ζbfc/fy ρ =( As'-As ) /bho ξ b =0.35 (二、三级框架)=0.25 (一级框架) 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______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5% 吗?抗震规范中 ,强规6.3.3条: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 ,二、三级不应大于 0.35 。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不 应小于 0.3 。
高规中 6.3.2 条也有强制规定。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0 引言配筋率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核心的概念, 配筋率与其它参数紧密关联, 为了加强学习效果, 这个笔记简要总结了配筋率的定义与计算逻辑.1 截面配筋率截面配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化为百分数表达)。
这个定义其实有些模糊不清, 直接使用计算参数定义更清晰一些, 即配筋率是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As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0的比值. 其中b是截面宽度, h0是截面的有效高度, 用ρ表示。
2 最小配筋率他条件均相同(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与截面尺寸)而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的梁将发生不同的破坏形态,破坏形态不同的梁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不同,通常是超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最大,适筋梁次之,少筋梁最小,但超筋梁与少筋梁的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不允许采用,而适筋梁具有较好的延性,提倡使用。
当配筋率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弯矩等于受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
当梁的配筋率由逐渐减小,梁的工作特性也从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向素混凝土结构过渡,所以,可按采用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在破坏时,正截面承载力等于同样截面尺寸、同样材料的素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标准值的原则确定。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2%, 如下表所示。
最小配筋率取0.2%和按钢筋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计算的最大值, 为防止出现少筋梁状况, 计算的截面配筋率必须大于最小配筋率.3 最大配筋率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4 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01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功能与取值
拉钢筋数量可能已经少到 截 面 的 受 弯 承 载 力 ./ 小 于 截面开裂弯 矩 .*-的 地 步。 在 这 类 构 件 中,若 由 温 度 或其它在设计中未予考虑的作用所引起的附加弯矩使
构件中实际作用 的 弯 矩 . 超 过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截 面 开 裂 弯 矩 .*-, 截面受拉区就 将 开 裂,并 将 把 原 来 由 受 拉 区 混 凝 土 承
一、非抗震结构中受弯、偏心受拉及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受拉纵筋的最小配筋率
(F确定梁 类 构 件 受 拉 纵 向 钢 筋 最 小 配 筋 率 的 理 论模型
在结构设计中,以梁类受弯构件为 例,大 部 分 构 件 都能根据作用内力大小,选择合适的截 面 尺 寸,确 定 其 受拉钢筋 数 量,使 梁 处 于“适 筋”状 态。 但 也 有 一 部 分 构件作用弯矩 较 小,但 从 构 造 角 度 或 因 建 筑 设 计 需 要 而选用了较大的截面,这时,按受弯承载 力 计 算 出 的 受
构件和受拉构件是可以接受的。
我 们 认 为,若 要 从 以 一 定 的 概 率 防 止 出 现“ 少 筋
梁”失效方式的角度考虑问题,则根据我 国 对 材 料 强 度
离散性的统计结果,梁类构件和偏拉、轴 拉 构 件 一 侧 受
构梁类构件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值。从大的格局
看,各国最小 配 筋 率 取 值 方 案 可 以 分 为 两 类。 一 类 是
抗震与非抗震最小配筋率取值完全相同的规范。在这
类规范中,为了保证抗震需要,非抗震最 小 配 筋 率 必 然
取值很高。采 用 这 类 方 案 的 有 美 国 1*23’.—/( 规 范 和新西 兰 56-3’/’ 规 范。 这 两 国 规 范 均 取 用 类 似 于 式(&)的 !!"#表 达 形 式 ,且 两 本 规 范 的 !!"#取 值 相 同 ,区 别 仅 在 于 美 国 规 范 给 出 了 !!"#的 取 值 下 限 ,新 西 兰 规 范则未设取值下限。另一类规范则对抗震和非抗震情
配筋率的计算(取自标准图集)
1.7 配 筋 率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注:1.表中不带括号的数据为按HRB335类钢筋y f =300N/mm 2计算;表中带括号的数据为RRB400类钢筋y f =360N/mm 2计算; 2.本表是表1-77的具体化。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1. 引言混凝土板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在建筑和土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在板的构造中加入钢筋,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是指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钢筋的最大比例。
本文将对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
2. 混凝土板的配筋原理混凝土板的配筋原理是基于弯曲理论进行设计的。
当混凝土板承受弯矩时,板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
为了增加板的强度和抗弯能力,需要在受拉区域加入钢筋,以承担拉应力。
钢筋能够吸收混凝土板的拉力,并增加板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步骤 1:确定混凝土板的截面尺寸和荷载在进行最大配筋率的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板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
截面尺寸包括板的厚度、宽度和长度,荷载包括中心荷载和边界荷载等。
步骤 2:计算混凝土板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根据混凝土板的截面尺寸,可以计算出其截面面积和惯性矩。
截面面积决定了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惯性矩决定了板的抗弯能力。
步骤 3:计算混凝土板的抗弯承载力根据混凝土板的截面面积、惯性矩和钢筋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板的抗弯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是指混凝土板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力矩。
步骤 4:确定最大配筋率的限制条件最大配筋率的计算需要考虑钢筋的限制条件,包括钢筋的最小间距、最大间距、层间距等。
这些限制条件是为了确保板的施工质量和承载能力。
步骤 5:计算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根据上述步骤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
最大配筋率决定了板的钢筋比例,即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板截面面积的比值。
4. 影响混凝土板最大配筋率的因素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材料强度限制混凝土板的最大配筋率受到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限制。
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决定了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如果材料的强度较低,则最大配筋率也会相应降低。
梁、柱最配筋率控制范围
梁、柱配筋率控制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
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
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试题学习)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超筋破坏。
所以教材上是控制ξb(常用材料在0.5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ξb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砼等级钢筋等级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
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2.0%,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2.0%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
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可知框架梁配筋率宜满足1.≤2.5%2.ρ≤α1ζbfc/fy ρ=(As'-As)/bhoξb=0.35(二、三级框架)=0.25(一级框架)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______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5%吗?抗震规范中,强规6.3.3条: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高规中6.3.2条也有强制规定。
注意文中”且计入受压钢筋的。
“,这里关键一个“且”字,故“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
为什么要限制受压构件的最大最小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最大及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受压构件全部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6%,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全部纵筋的配筋率不宜超过5%。
∙最小配筋率(参考ACI 318M-05)
柱的设计方法是将混凝土和钢筋各自承担的荷载相叠加,因此有必要限定最小配筋量,保证只有钢筋混凝土柱采用这种设计方法。
,钢筋可以抵抗弯矩——不论计算显示是否存在弯矩,并减小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收缩和徐变。
试验表明,在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混凝土将荷载转移给钢筋,导致钢筋应力增长,配筋率越小,应力增长幅度越大。
如果配筋率较低,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中的应力增长会超出其屈服强度。
因此为防止构件内的钢筋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发生屈服,有必要限制受压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最大配筋率(参考三校合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从经济、施工(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浇注)及受力性能等方面考虑,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5%,因为配筋率过大容易产生粘结裂缝,特别是突然卸载时混凝土易被拉裂。
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受压构件,突然卸载后,构件回弹。
由于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大部分不可恢复,故当荷载为零时,会使柱内钢筋受压而混凝土受拉。
若配筋率过大,可能使混凝土拉裂,若钢筋和混凝土间粘结良好,甚至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纵向裂缝,这中裂缝时很危险的。
因此,有必要限制最大配筋率。
注:本见解由新浪微博张亚旭提供,特作此声明。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规范)作者:MR⼀QI⼀、⾮抗震梁、板、柱纵筋(%):《混凝⼟结构设计规范》《混凝⼟结构设计规范》8.5.11、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百分率(%)受⼒类型最⼩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强度等级500MPa0.50强度等级400MPa0.55强度等级300、335MPa0.60⼀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构件、轴⼼受拉构件⼀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0.178)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配筋百分率,当采⽤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 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强度等级400 MPa、500 MPa的筋时,其最⼩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0.15和45ft/fy中的较⼤值;3偏⼼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侧纵向钢筋考虑;4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受拉构件和⼩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积计算;5 受弯构件、⼤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积扣除受压翼缘⾯积(bf'-b)hf'后的截⾯⾯积计算;6 当钢筋沿构件截⾯周边布置时,“⼀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向两个对边中⼀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7 括号内数值为混凝⼟强度C30,钢筋采⽤HRB400。
(有括号中数值可观察到,C30,HRB400的最⼩配筋率不由材料强度控制)。
2、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率对于梁跨中:x≤§b·h0 §b由混凝⼟规范6.2节具体计算公式计算得来。
(C≤50,HRB400时,计算的§b为0.518 )将上式带⼊混凝⼟基本计算公式α1·fc·b·x=fy·As中,可得到混凝⼟的最⼤配筋率公式:α1·fc·b·§b·h0=fy·As,maxρmax=As,max/ b·h0=(§b·α1·fc)/ fy (公式1)(C30,HRB400时,计算的ρmax为2.06﹪《详见⼤学教材》)重要说明:以上计算公式按照单筋矩形截⾯推导,但实际⼯程中的梁上部⼀般有架⽴钢筋(抗震时有通长筋或者通长筋+架⽴筋),此时从理论上来说最⼤配筋率的计算按照双筋矩形截⾯推导更加合理,但计算较复杂,且对超筋控制更松。
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第 1 7期
甘 肃科 技
Ga u Sce c nd Te h l g ns i n e a c noo y
2 Ⅳ0 7 8 .1 01 Sp 2 2 e.
21 0 2年 9月
新 旧《 混凝 土 结构 设计 规 范》 于 关 钢 筋 混 凝 土构 件 最 小 配 筋 率 的规 定
取值 没有 变化。对 于板 类受 弯构件 ( 包括 悬臂 不
板) 的受 拉 钢 筋 , 当采 用 强 度 等 级 40 a50 a 0 MP 、0 MP 的钢 筋 时 , 最 小 配 筋 百 分 率 应 允度等级为 C 0及 以上 时, 6 应按表 中规 定增大 0 1 .。
强度 的 4 0 / 钢 筋 , 度 得不 到 发 挥 。故 对 此 0 N mm 强
大小 , 择合 适 的截 面尺 寸 , 定受 拉钢 筋 的数量 使 选 确 之 成 为适筋 梁 。配筋 率 少于最 小 配筋率 的 梁称 为少
筋 梁 , 种梁 一 旦受 拉 区混凝 土开 裂 , 这 裂缝 截面 的拉 力转 由钢筋 承 担 , 由于钢 筋配 置得 过少 , 其拉 应力 很 快超 过 屈服 强 度而 进 入 强 化 阶段 , 成 整 个 构 件 发 造 生撕 裂 , 至钢 筋发 生拉 断现 象 , 种破 坏没 有 明显 甚 这 的预 兆 , 是脆 性 破坏 。为 了防止这 种现象 的发生 , 钢 筋 混凝 土规 范 明确 规 定 : 筋 混凝 土构 件 的纵 向受 钢
周 美川
( 甘肃省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0 5 ) 30 0 摘 要: 分析对 比了新规 范《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B 0 1 G 50 0—2 1 0 0与旧规范 G 50 0— o 2关 于最小 配筋 率有 B0 1 20
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小配筋率文献综述
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文献综述摘要:1999年我国部分专家提出了“应大幅度提高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的建议,其中证明我国可靠度过低的主要论据之一是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筋最小配筋率与国外规范相比取值过低。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受拉和受压纵筋最小配筋率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研究,对各国规范有关规定作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概括介绍有关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最小配筋率、受弯构件1.规范的规定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02 (以下简称《规范》)第9.5.1规定:受弯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 )为01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并说明受弯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即按矩形截面的全面积计算)。
1.2 《规范》第9.5.2条规定: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3 《规范》第11.3.6规定: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 )2 非抗震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及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的研究匀质弹性材料梁加载时,其变形规律符合平截面假定(平截面在梁弯屈后仍保持平面),由于材料性能符合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受压区和受拉区的应力分布图形都是三角形。
此外,梁的挠度与弯矩也将保持线性关系。
钢筋混凝土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所组成,且混凝土是非弹性、非匀质材料,抗拉强度又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因而其受力性能有很大不同。
研究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首先要进行梁加载试验。
素混凝土梁用作受弯构件是不能胜任的,因为它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相比只是很小一部分。
所以,这种梁早在受压侧混凝土的强度得到充分利用之前,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受拉一侧即先行破坏。
因此,钢筋应布置在受拉侧尽可能靠近最外受拉纤维处,但要符合钢筋的适当防火和防腐蚀的要求。
(完整版)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超筋破坏。
所以教材上是控制ξb(常用材料在0.5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ξb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砼等级钢筋等级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
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2。
0%,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2。
0%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 ,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
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可知框架梁配筋率宜满足1.≤2.5%2。
ρ≤α1ζbfc/fy ρ=(As'—As)/bhoξb=0。
35(二、三级框架)=0.25(一级框架)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______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
5%吗?抗震规范中,强规6.3。
3条: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
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 0。
25,二、三级不应大于 0。
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
5,二、三级不应小于 0.3。
高规中6.3.2条也有强制规定。
注意文中”且计入受压钢筋的.。
.。
.“,这里关键一个“且”字,故“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而应加上“且”后面的话,才是充分必要条件。
各种最小配筋率
各种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抗震等级梁中位置支座跨中一级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二级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三、四级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框架角柱、框支柱1.2 1,0 0,9 0,8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上面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上面数值增加0.1。
规范上不是有么?框架梁的最小配筋率取大值一级支座0.4 ,80ft/fy 跨中0.3 ,65ft/fy二级支座0.3 ,65ft/fy 跨中0.25,55ft/fy三、四级支座0.25,55ft/fy 跨中0.2 ,45ft/fy带边框的剪力墙连梁最小配筋率同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
基础哪,尤其是独立基础是多少啊怎么算最小配筋率?谢谢!现行规范上没有最小配筋率的明确规定,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扩展基础底版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100~200。
最大配筋率当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达到相应于混凝土即将破坏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以ρmax (ρ=As/bh0)表示。
框架梁配筋率超过多少是超筋了再举个例子,某框架梁,三跨,300x800,梁底受拉钢筋6根圆25,梁上侧靠近柱子的部分8根圆25,是否超筋了,如何调整如果不考虑抗震要求的话,所谓框架梁超筋和梁的配筋率没有直接联系。
你给的是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与超筋无关。
所谓梁超筋,是指不论如何加大配筋量,都不能够提高粱的承载力,因为梁受压区的混凝土已经压碎了。
最小配筋要求(强烈推荐)
梁设计要求一、强条(“不应”)第10.2.1条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第10.2.6条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边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此处,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第10.2.10条梁中箍筋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10.2.10的规定,当V>0.7f t bh0+0.05N p0时,箍筋的配筋率ρsv(ρsv=A sv/(b s))尚不应小于0.24f t/f yv;2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此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同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第10.2.11条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 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选用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结构安全度的要求逐渐提高,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确保建筑物安全并带来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现行设计规范对结构的最小配筋率分析探讨。
《建筑施工》于1979年创刊,其内容套萃精英、博采众长,凸现中华建筑施工之大成,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近期又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双效"科技期刊。
杂志向以实用著称,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材料、饰面装潢和工程质量事故防治经验:报道国内重点工程中"高"、"大"、"深"、"重"的施工新技术以及科学实验新成果:主要栏目有:"地基基础"、"结构施工"、"装饰技术"、"建筑机械"、"工程质量与安全"、"建筑经济与管理"等,可供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基建、科研、建设监理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及专业人员参考应用。
现行的国家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把HRB400钢筋确定为钢筋砼结构的主导用筋。
其后冶金企业研制开发的符合国情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的新型号筋。
HRB500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高低温、耐疲劳和可加工性能好的优点,符合砼结构对建筑用筋性能指标的主要内容要求。
HRB500钢筋在建筑行业中己得到广泛使用,会促进其它相关建筑材料的发展提高,因此而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砼梁的主筋纵向筋配筋率是保证安全使用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配筋率的变化不仅使梁的受弯承载力产生变化,而且会使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发生质的变化。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摘要:1.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概念2.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3.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应用案例4.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调整方法正文:一、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概念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裂缝和变形要求,所设置的钢筋面积与构件有效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它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用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根据构件的类型和受力情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计算方法: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一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
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
3.板:混凝土截面b·ho 的最小配筋率为0.15%。
4.梁: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混凝土截面b·ho 的0.2%。
5.柱:全截面钢筋最小配筋率为柱截面面积的0.5%。
三、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应用案例假设一个梁的混凝土截面尺寸为b=200mm,h=600mm,根据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
即:受拉钢筋面积= 0.2% × 200mm × 600mm = 24000mm这意味着在设计该梁的受拉钢筋时,其面积应不小于24000mm,以确保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四、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调整方法当计算所需配筋小于最小配筋率时,应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
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应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如荷载取值、计算过程等。
如果计算无误,则应考虑是否构件的截面选取过大,是否有可能减小构件尺寸。
如果建筑上不允许更改构件尺寸,那就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
总之,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参数。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2.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3.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应用实例
4.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调整方法
正文
一、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了满足受力、裂缝和变形要求,所需的钢筋面积与构件有效面积之比。
它是一个反映配筋数量的参数,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受力类型(受拉或受压)和构件类型(如板、梁、柱等)来确定的。
其中,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为:a(s)/bh(0),式中:a(s) 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 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三、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应用实例
以板为例,其最小配筋率为 0.15%,即钢筋截面积占混凝土截面面积的 0.15%。
梁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 0.2%,柱的全截面钢筋最小配筋率为 0.5%。
这些规定在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详细说明。
四、构造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调整方法
当计算所需配筋小于最小配筋率时,应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应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如荷载取值、计算过程等。
如果计算无误,则应考虑是否构件的截面选取过大,是否有可能减小构件尺寸。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
1 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与最小配筋率,规范、规程及有关构造手册中均以做出明确规定,但合理配筋率要根据设计师的设计历练、扎实的结构知识、丰富的经验、构件的受力特性以及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思维等来确定。
1.混凝土构件配筋首先满足受力、裂缝、变形要求;2.受弯构件如板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25-0.5%之间,钢筋直径在Φ8-Φ12之间,钢筋间距在100-200mm之间,配筋率较小时对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不利,配筋率较大不经济。
混凝土板厚在构造手册中有规定,板配筋优化的空间很大,根据跨度、荷载布置情况,应多做比较,才能找到平衡点。
3.梁构件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1.2%之间,梁配筋主要取决于梁高合理性及荷载大小,若依据建筑空间需要做宽扁梁,计算配筋会偏大。
但造价不要由结构专业去主导,应结合其他专业综合分析考虑。
4.柱、剪力墙属受压或偏心受压构件,其配筋一般有构造控制,在满足最小配筋率基础上,适当提高配筋率,钢筋间距最好控制在200mm以下,能更好约束混凝土、控制裂缝。
注意:受力柱钢筋直径在16-25之间,市场供应充足,施工便于用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连接与焊接造价相差不多,施工简单,节约钢筋。
5.构造需要截面较大构件,如地下室外墙,在满足最小配筋率基础上,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以上,钢筋间距150mm以下,严格控制裂缝,满足防水需要。
6.基础等以冲切、抗剪控制的混凝土构件,满足受力及最小配筋率即可。
7.建筑构造装饰性混凝土构件,配筋率在满足受力需求上,一般不控制最小配筋率,但做好拉结,确保安全。
8.柱的体积配箍率,从抗震角度,取值应保守些,应高于规范中的限值,对约束混凝土,提高抗倒塌能力有益处,也能够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
最大配筋率是提示你不要超筋,最小配筋率是构造要求,合理配筋率是控制截面设计的依据之一。
下面是框架梁的配筋率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高规下表6.3.2-1规定的数值;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高规下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
总黄酮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
简介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酮受到空前的重视。
类黄酮参与了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的磷酸化、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氧化还原作用、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达。
它们对健康的好处有:( 1 )抗炎症( 2 )抗过敏( 3 )抑制细菌( 4 )抑制寄生虫( 5 )抑制病毒( 6 )防治肝病(7 )防治血管疾病(8 )防治血管栓塞(9 )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10 )抗肿瘤(11 )抗化学毒物等。
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抗脂肪氧化、抗衰老。
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银杏类黄酮等的药理和营养性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类黄酮既是药理因子,又是重要的营养因子为一种新发现的营养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效。
目前,很多著名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都是类黄酮。
例如,茶叶提取物和银杏提取物。
葛根总黄酮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也已有多年,其防治动脉硬化、治偏瘫、防止大脑萎缩、降血脂、降血压、防治糖尿病、突发性耳聋乃至醒酒等不乏数例较多的临床报告。
从法国松树皮和葡萄籽中提取的总黄酮" 碧萝藏"-- (英文称PYCNOGENOL )在欧洲以不同的商品名实际行销应用25 年之久,并被美国FDA 认可为食用黄酮类营养保健品,所报告的保健作用相当广泛,内用称之为" 类维生素" 或抗自由基营养素,外用称之为" 皮肤维生素"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碧萝藏的抗氧化作用比VE 强50 倍,比VC 强20 倍,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对皮肤的保健、年轻化及血管的健康抗炎作用特别显著。
在欧洲碧萝藏已作为保健药物,在美国作为膳食补充品(相当于我国的保健食品),风行一时。
随着对生物总黄酮与人类营养关系研究的深入,不远的将来可能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必需的微营养素或者是必需的食物因子。
性状:片剂。
功能主治与用法用量功能主治:本品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高血压症状(颈项强痛)、治疗心绞痛及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片含总黄酮60mg,每次5片,1日3次。
不良反应与注意不良反应和注意:目前,暂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洛伐他丁【中文名称】:洛伐他丁【英文名称】:Lovastatin【化学名称】:(S)-2-甲基丁酸-(1S,3S,7S,8S,8aR)-1,2,3,7,8,8a-六氢-3,7-二甲基-8-[2-(2R,4R)-4-羟基-6氧代-2-四氢吡喃基]-乙基]-1-萘酯【化学结构式】:洛伐他丁结构式【作用与用途】洛伐他丁胃肠吸收后,很快水解成开环羟酸,为催化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
亦可中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血浆甘油三酯。
可有效降低无并发症及良好控制的糖尿病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包括了胰岛素依赖性及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般始服剂量为每日20mg,晚餐时1次顿服,轻度至中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可以从10mg开始服用。
最大量可至每日80mg。
【注意事项】①病人既往有肝脏病史者应慎用本药,活动性肝脏病者禁用。
②副反应多为短暂性的:胃肠胀气、腹泻、便秘、恶心、消化不良、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失眠等。
③洛伐他丁与香豆素抗凝剂同时使用时,部分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使用抗凝剂的病人,洛伐他丁治疗前后均应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并按使用香豆素抗凝剂时推荐的间期监测。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
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用药注意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
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
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
红曲米天然降压降脂食品——红曲米红曲红曲米又称红曲、红米,主要以籼稻、粳稻、糯米等稻米为原料,用红曲霉菌发酵而成,为棕红色或紫红色米粒。
红曲米是中国独特的传统食品,其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
早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红曲的功效:营养丰富、无毒无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功效。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远藤章教授从红曲霉菌的次生级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物质莫纳可林K(Monacolin-k )或称洛伐他汀,(Lovastatin),引起医学界对红曲米的关注。
1985 年,美国科学家Goldstein 和Brown 进一步找出了Monacolin-k 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机理,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红曲也由此名声大噪。
红曲米的医疗保健功效如下:1.降压降脂:研究表明,红曲米中所含的Monacolin-K 能有效地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的作用,降低人体胆固醇合成,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贮存;加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与代谢,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肝脏内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促进脂质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降血糖:远藤章教授等人曾直接以红曲菌的培养物做饲料进行动物试验,除确定含有红曲物的饲料可以有效地使兔子的血清胆固醇降低18%~25%以上外,又发现所有试验兔子在食入饲料之后的0.5 小时内血糖降低23%~33%,而在 1 小时之后的血糖量比对照组下降了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