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诗两首》
七上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上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内容:
1.《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四首诗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诗两首—金色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一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初一上册教案诗两首 学案
诗两首学案课题:《郭沫若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人:朱继坤审核人:宋新蕊时间:学习要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给加点字注音:飘渺(piāo miǎo)甚(shèn)笼罩(lǒng zhào)鲛人(jiāo)2.解释词语:⑴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⑵陈列:安放,摆放。
⑶定然:一定的样子。
⑷珍奇:珍贵稀有⑸不甚:不很。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检查导入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检查预习。
3.介绍作者和背景(学生介绍,老师适当补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四川乐山人。
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
)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
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 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2. 听读视频朗读,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要求。
3. 朗读指导(1)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 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中两位作家及代表作品。
2.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诵读这两首诗。
4.抓住诗歌的意象赏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展示图片,感悟母爱。
由此导入课文。
二、学生打开学案,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三、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四、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扫除字词障碍:谁来解释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2、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3、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原文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原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七年级人教版语文《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原文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 诗两首
诗两首泰戈尔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与学生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分组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2.熟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方法:美读法赏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嗅xiù匿nì祷dǎo 衍yǎn(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学生介绍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三)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教师作朗读技巧提示(多媒体显示),学生结合教师提示体悟本诗的朗读技巧: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
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
如《金色花》中妈妈责怪的语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诗两首》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内容,对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有初步的认识。
2.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艺术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提高朗读水平。
4.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积累一定数量的诗词词汇,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项任务:
1.诗歌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诗歌的填空练习,巩固对诗歌字词的记忆。
2.诗词鉴赏:让学生从给定的几首诗中,选择一首进行鉴赏,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3.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诗两首》的风格,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完成以下课堂练习,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故事导入法,为学生讲述《诗两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的诗人往往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首诗,它们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2.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提高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情感营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感悟诗歌之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两首》,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在课后,请你们继续阅读诗词,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诗两首》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
《诗两首》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诗两首》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教学思路]本文的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深爱。
《纸船》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诗人以纸船为题,赋予纸船以特别的含义,寄托了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
在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进步感悟诗的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才能。
由“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开展学生的个性,又开展合作精神,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泉,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美妙的感情。
我们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怎样向母亲表达你的爱意呢?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母爱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久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深情地颂扬过母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两首诗:中国女作家冰心的《纸船》,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出示目的1、把握诗文基调,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才能;背诵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2、自主、合作、探究地进展学习。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才能。
三、知识积累以下知识主要让学生在预习中作好积累笔记,课堂上老师以检阅的方式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1、字词积累大家预习了吗?看看这些字词你解决了没有?字:嗅摩衍匿祷词:匿笑祷告读一读,讲一讲。
2、作家作品知识积累:关于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___年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学案二七郭沫若诗两首【学习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3、领略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学习重点】讲清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学习难点】对联想和想象的区分。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写于19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静夜》最初发表于1922年8月18日上海《时世新报· 学灯》,原题《静夜吟》。
3、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而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为联想,其表达方式主要有:横向性联想、纵向性联想、对立性联想。
作为想象,其表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想象、膨胀式想象、突破式想象联想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联想可以丰富想象的内容,促进想象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环境场面描写更充分发挥衬托人物、烘托气氛的作用。
想象则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合理的想象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的。
想象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提高鉴赏能力,丰富知识,接受美的陶冶,受到教育和启迪。
【自主学习】1、指导、训练朗读,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并试着划分两首诗的节奏和重音。
(这两首诗在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缓。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灯笼()笼罩()漏出()鲛人()3、填空。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缥缈()笼罩()鲛人()疏星()灯笼()隔()2.积累词语:缥缈:笼罩:疏星:鲛人:陈列:二、理解探究: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的故事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谈谈《静夜》中作者表现出的理想、愿望和情绪。
三、合作释疑:总结两首诗,看看写景和想象有什么样的联系?四、课内精读:天上的街市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5.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6.从下面词组中选出一组,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像,编一个合理且生动的小故事。
(1)汉堡小蚂蚁红背包(2)月亮古树蜻蜓五、拓展延伸:教你唱咯咯咯①今天这课上的,俩字儿:郁闷!②三分钟!就剩最后的三分钟!按照安全好的,由姜雨涵作小结,谈收获,这课就结束了,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呀!偏偏这个时候,这个李冒儿,今天又举了手,我就知道他要坏事,可当着那么多听课老师的面,我又不能不点他。
果然,他大咧咧地站起来,说什么黄鼠狼是有害动物。
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黄鼠狼吃田鼠和玉米虫,是有益动物,我要他再读读课文,他直着脖子说:“黄鼠狼偷人类的鸡吃,是有名的‘偷鸡婆’,它就是有害动物!”我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当然,有那么多老师看着,我是不能扒他的皮的。
我只好咬咬牙说:“你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等下课以后我们再单独探讨,你看怎么样?”他眼角扫了扫后面听课的老师,脸憋得通红,坐下去了。
好在姜雨涵的小结说得特别流畅,甜甜的嗓音把所有人都陶醉了。
③下课后,我把李冒儿盯了足足三分钟,盯得他脸紫红,头低下去,才算完。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通用17篇)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课件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事物想到 联想与想象回首页课外拓展: 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
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 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 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 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 泪“。
6.为什么作者会感到“海雾模糊”?
答:因白云茫茫如海,即为云海;在月光下的云海朦胧不
清,如雾一般,故为海雾。诗人再由”海”产生了联想,引出海
中的神话故事。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7.作者看着天河,想到了一个什么神话传说? 答: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己当时 的处境,不禁流下了眼泪。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哀伤、无奈、惆 怅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 心。 答:“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8.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 什么感情呢?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小节的开头一句“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 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的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 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 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象着会有鲛人 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流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象。第一 节的景物描写,是想象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象,第一 节的景便没有了活力,没有生气。 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 象?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 河岸边跤人对月流珠的情形。写实想象月光白云松林疏星天河 海雾 鲛人流珠忧伤思乡 突出了夜晚的“静”. 小结诗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背诵古诗文一、《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好,能看到最细微的事物,遇见细小的东西,肯定认真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晚上,蚊群发出像打雷似的叫声,私下心里把它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然就会出现千百只鹤,果真是鹤。
抬头看着它们,脖子因此僵硬。
有留蚊子在素帐中,渐渐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因为看到这种景象,不禁愉快地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花台子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我的身子,让身体和花台平齐,认真观察,聚精会神,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突出的局部当作丘陵,低陷的局部当作山沟,神智在境地中巡游,感到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到两只虫在草间相斗,认真观看,兴致正浓厚,突然有一只极大的兽,拔山倒树地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伸,就把两只虫给吃了,我那时年纪还小,正出神不禁“啊〞的尖叫起来,等到神智恢复了,捉虾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一书。
二、《论语》十则“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三、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学生:了解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和传说,有条件查一下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二、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想像过程(板书):街灯}→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明星4、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全班带着感情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两首》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创作方法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首诗歌的文本和图片。
使用诗歌鉴赏软件,帮助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
提供诗歌创作模板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创作诗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础知识(5分钟)第二步:分析第一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15分钟)第三步:分析第二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诗歌(15分钟)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10分钟)第五步:总结诗歌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5分钟)3.2 时间安排第一步:5分钟第二步:15分钟第三步:15分钟第四步:10分钟第五步: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对诗歌的分析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4.2 教学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来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诗歌鉴赏软件诗歌创作模板和参考资料5.2 参考资料王朝闻. 诗歌鉴赏[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杨洪基. 诗歌创作与欣赏[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活动一:诗歌知识问答,让学生测试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5分钟)活动二:诗歌鉴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10分钟)活动三:诗歌创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互相评价(10分钟)6.2 教学目的活动一:测试学生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并背诵《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郭沫若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深入理解郭沫若的诗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的生平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郭沫若吗?谁知道他的诗歌特点?2.熟读诗歌学生自读《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析诗歌意境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
4.探讨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修辞手法的魅力。
5.感悟情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6.诗歌背诵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情感。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拓展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星空”为主题的诗歌。
四、作业布置1.背诵《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
2.写一篇关于郭沫若诗歌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郭沫若诗歌的意境。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讨论,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但在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吃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附:教学资源1.郭沫若生平简介及照片。
2.《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的朗读音频。
3.诗歌意境相关的图片素材。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一下《天上的街市》中的画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诗中的星星就像街上的灯火,那么这样的比喻给你什么感觉?”教师继续引导:“是的,这就是诗歌的意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4课《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标准化教学课件
5.诗人为什么不重点写那条已经选择 的路,而把那条未选择的路作为重点来写?
人生本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因为人生短 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选择其一,其他 许多条路只能放弃。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正是 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对未选择的 怀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对未选择的路发出 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一定 要慎重选择,独立选择。
合作探究
1.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2.学习这首诗后,有同学提出:普希金这 首诗的“格调”确实是够高的,但这让我怀 疑:他写这首诗是否缺乏对苦难的体验,空 唱高调,“饱汉不知饿汉之饥”?
普希金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 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 作引起沙皇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曾两度将它流 放,但普希金始终不肯屈服。
1.齐读第一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读后找出能表达中心意思的诗句。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 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说说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虽然人生道路上会遭遇许多挫折、困难,但 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它。
3.男女生分组朗读,读出诗歌中蕴含的积 极乐观的情感。
品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这首诗就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他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 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走近弗罗斯特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美国诗 人。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他与大自然的贴近。 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 园式的思乡情调。《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 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
3.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 经脚印污染”的含义是什么?但我知道路径 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的意思 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星空》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1892——1979)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一生的主要作品有:写作背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
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这些诗收录在《星空》里。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天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上的街市思考以下问题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2、请你概括出诗人想象的内容及想象过程。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节是写想象的。
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街灯天上的美丽街市街市上陈列明星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讨论1、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地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中七夕才能相会一次了;“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2、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而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放弃希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第四课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 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 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 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 度?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 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 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 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 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 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①这是写给邻居小女孩的赠诗,是一首哲 理诗,但诗人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和一副教训人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娓娓 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 好像诗人在与你促膝谈心; ②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 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 的怀念”?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 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一、关于作者
普希金,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 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 “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 也享有盛誉。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 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 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 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 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 道理。而一般
青年人往往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美好的期待,往 往简单的认为一切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但人 生道路上不仅仅有鲜花,也有荆棘。现实生活 往往不尽人意,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诗两首》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诗两首》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诗两首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2.学习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象征手法。
三、教学难点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作者觉得生活会欺骗人的内涵。
2.《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3、诗歌的象征手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两首.ppt诗人简介:他是俄国诗人(1799~1837),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已的座右铭。
(二)朗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mp3 2.学生自由朗读,相信一定读得比录音更好。
3.请一位学生朗读。
要求:注意节奏停顿,初步读出感情。
方法:生读,其他同学点评,师指点。
4.全班齐读。
(三)赏析诗歌1.你读完诗歌后有和感受或想法? 2.生活怎么会欺骗人?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穿插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泊娃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茶,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探究主题1.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表达怎样的生活态度?明确:诗人通过对心爱的孩子的谆谆叮嘱,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现了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为什么“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生谈自己的理解。
3.师引用沈慕的话语:只要我们坚强地活下去,乐观地对待每一件事,坚持不懈,那他总将渡过去。
他将得到锻炼,获得经验,当他回想起来,是多么美好!——沈慕(五)再读诗歌(六)拓展延伸引汪国真的诗歌《假如你不够快乐》,全班齐读,简要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七)我来写诗其实呀,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重要的是路上的风景与看风景的心情。
只要做到这点,困难与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请你也来写一写。
假如,不要,不要!要需。
相信吧。
第二课时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一)导入新课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而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那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诗人简介: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
2.组读,齐读,范读。
3.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自由议论,交流看法。
教师适当引导。
教师最后总结发言。
教师:诗分四节。
第一节写诗人伫立思索何去何从。
站在林间交岔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显得无奈又无助。
这样,很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
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
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
第二节,诗人决定选择一条道路。
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路,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
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显得有些惆怅。
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
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
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
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三)研读诗歌1.作者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
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
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
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2.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明确: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3.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象征手法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
例子有:《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四)总结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愿大家在人生道路上慎重选择,并一路走好!第二篇: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学案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注音:缥缈()灯笼()笼罩()()2.释义:(1)缥缈:(2)定然:(3)珍奇:(4)甚:(5)闲游:(6)笼罩:(7)疏星(shū):鲛人(jiāo):★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二、指导学习研讨(一)导入(二)介绍郭沫若及时代背景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者。
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
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三)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注意朗读的节奏,标出朗读的重音(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请闭上眼睛用心听,想象诗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或画面?2.师生研讨,形成板书。
3.理解诗中联想与想像运用的作用。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
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像。
——艾青理解诗中联想的作用。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②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③那么“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这种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是联想。
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可以构成联想。
诗作开头这种由街灯到明星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好铺垫。
理解诗中想像运用的作用。
①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那么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三)读出诗的情感美。
.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找出来,用“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这一句式说一句话。
2.这首诗的语言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这一句式说话。
3.小结。
(四)、背诵《静夜》学案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继续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朗读训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一、导语:二、学习、研讨(一)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提示:这首诗和前一首的感情基调差不多,也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缓。
教师和学生互动互感,明确节拍和重音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二)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诵读并思考:.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2.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诗句?诗人是怎样展开联想与想象的?3.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读出诗歌的情感美。
诵读并思考:作者通过本诗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四)小结。
(五)全诗齐读这首诗。
(六)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拓展阅读。
比较两首诗在结构及写景上的相似之处。
.两首诗结构上的相似之处:2.两首诗写景上的相似之处: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2.用自己的话描述《静夜》里的想象世界。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象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六、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好的诗歌,请大家课外阅读〈星空〉,诗歌能让你更加领略生活的美好!六、布置作业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安义县石鼻中学刘敦榆【教学目的】1、体会诗歌想象力丰富的写作特点;2、通过美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3、通过背诵,积淀优秀文化,培养对诗歌的爱好;4、通过对诗歌的仿写、改写,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