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鲁肃、吕蒙在不同阶段的认识及态度。

4、理解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示。

重点、难点:

1、理解、欣赏吕蒙如何以长风破浪的精神努力学习,飞速进步,并领悟读书“使人明智”的作用。

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

3、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岂( )邪( )孰( )更( )遂( )宏( )筹( )

2、填空题。

《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文中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方法是 (原文回答)。

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3)课文以什么为主线?思路如何?

4)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什么?

5)吕蒙的读书态度是怎样的?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来吗?

6)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的经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有何体会?

二、课堂导学

1、情景导入。

2、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出处。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其中“孙权劝学”这一历史故事就是节选自这部书。这部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本文写的是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文武才干有了很大提高的故事。以“对话”为主线,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的特点。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一事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劝人要有方;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给人留有自我发展的空间;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2)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涉及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其他人对这

位主要人物的态度如何?

《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但当涉猎(2)见往事耳(3)自以为大有所益

(4)蒙乃始就学(5)及鲁肃过寻阳(6)卿今者才略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填空:

(1)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_________”是不对的;继而现身说法,说明“读书”能够“_________”;最后指出“_________”,劝导吕蒙“_________”。

(2)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的故事,向读者说明了_________,

也说明了_________。

二、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蒙乃始就学。 6.不及鲁肃三分之一也。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说明了什么?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反映了什么?

3、吕蒙接受劝告,读书学习,其结果如何?

4、文章结尾写“孤复信梦卿必能有进”,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领会本文虽文字不多,但艺术精湛,对偶、用典等手法信手拈来,多处运用,但毫无雕琢之感的写作特色。

4、理解本文的主旨。

重点、难点:

1、借助想象,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从中得到教益。

3、学习一些描写手法的运用。

预习导学基础展示(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岂()但()涉猎()孰()遂()

过程方法探究(对下列句子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自以为大有所益。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0、既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讲课前先让学生看《三国演义》中与本文相关的情节,让学生比较一下,课文和电视对吕蒙的评价有何不同。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想象,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从中得到教益。(3)学习一些描写手法的运用。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的意思。体会全文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学生交流自己

的看法: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课文以“结友”为结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明确:鲁肃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他的才略所折服,文章以“结友”为结既可以看作鲁肃赏识吕蒙,也可以看作是吕蒙的骄傲,主旨是:人的才干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的。知错就改大有益处。

3、品读课文,集体探究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是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写谁?是怎样刻画的?

(2)在文中画出有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蒙!”)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中“吴下阿蒙”的意思。“吴

下阿蒙”后来单独成句,用来比喻。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1)本文主要是运用对话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先考虑如何断句,然后注意说话的口吻,再体会写人的方法。(2)有借代修辞手

法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吴下阿蒙”的意思是指昔日的阿蒙,这里指吕蒙。后来单独成句,用来比喻当初什么都不懂,现在却变为世外高人。属身份明显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本文虽短但容量大,刻画了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语言精练、传神;运用了成语典故。我们应向吕蒙学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妙处。学生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其他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明确: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的事以及鲁肃与吕蒙结友的事。文章以对话为主线,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结友”为结既可看作鲁肃赏识吕蒙,也可看作是吕蒙的骄傲,主旨是:人的才干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的知错就改大有益处。三、点拨讲解:文章虽短但容量大,刻画了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语言精练、传神;运用了成语典故。

《孙权劝学》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

2、了解本文的文体特点,写作特色。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运用的比喻、反问、侧面描写等手法。

3、理解本文读书重在学习的道理,认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本文的语言特点及写作特色。

2、翻译文言句子,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岂( )孰( )涉猎( )才美( )劝学(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②自以为大有所益益:③及鲁肃过寻阳过:④肃遂拜蒙母遂:

3、解释多义词“乃”“以”在下面各句中的意思。

蒙乃始就学乃:②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4、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是北宋家的,他是著名的家、家。本文写的是的故事。

孙权,三国时吴国皇帝,字,以善于用人,善于劝谏而著称。他的劝谏多以,为辞,令被劝谏者,从而。

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答:本文的写作特点可概括为:①人物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富于个性。

②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③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初中物理导学案汽化液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相关公式。

3、能够应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定义。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水蒸发、水沸腾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知识讲解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吸热过程,具有致冷作用;沸腾是吸热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3、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4、知识应用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题。

2、思考生活中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理。

3、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更多应用。

构建学案导学模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案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学案导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从确定主题、编写引言、整理信息、构建模型、撰写正文及总结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学案导学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学案导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这

种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案导学模式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要构建学案导学模式,首先需要对相关理念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具体而言,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和资源,学生则依据这些活动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案导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学案导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自主学习:学案导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任务导向:学案导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如阅读教材、完成练习、进行探究等,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教师引导:学案导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学习资源和活动,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要成功构建学案导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以下是一些建议:

1、深入了解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案。

2、合理设计任务: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设计任务,确保任务难度适中、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3、提供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学习资源、解答疑难问题等。

4、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学案内容和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

学案导学模式在各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阅读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其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前途和价值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投入到学案导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中来,不断完善和创新这种教学策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