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精选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1 、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4、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5、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6、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7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8、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9、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10、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二、判断题(10分)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
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人因工程学试卷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如果信号是60dB,噪音是40dB,那么信噪比就是()dB。
A、20B、100C、1.5D、24002、下述哪种类型属于听力损伤()。
A、疲劳B、不适应C、不舒适感D、噪声性耳聋3、在作业空间设计过程中,安全距离指的是()。
A、设备之间的距离B、作业者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C、设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D、作业者所能达到的距离4、整体作业空间设计主要考虑()。
A、环境B、生产特点C、设备D、人5、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①三磷酸腺苷(ATP)②磷酸原(ATP-CP)系统③乳酸能系统④有氧氧化系统6、精密度要求高而又要求仔细的作业,宜采用()作业。
A、立姿B、坐-立姿C、坐姿D、卧姿7、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宜采用()作业。
A、立姿B、坐-立姿C、坐姿D、卧姿8、人体进行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包括()。
A、力量、耐力和思维B、血液循环、呼吸和饮食C、力量、耐力和能量代谢D、思维、血液循环和耐力9、人体的指、腕、肘、肩关节作依次活动时,肩关节力量最(),但准确性最()。
A、大,低B、小,高C、大,高D、小,低10、下图表示人体立姿时的推力,在失状面内()度时的推力最大。
A、0B、180C、90D、7511、较瘦弱的工人相对较强壮的工人具有相对()的耐力,A、较小B、较大C、不变D、接近12、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气流速度D、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13、人体神经系统是由()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A. 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B.脑和心脏C. 全身的血管D.脑和淋巴14、重复次数多的轻负荷()。
A.不会造成人体累积损伤疾病B. 和人体累积损伤疾病无关C.也会造成人体累积损伤疾病D.可能造成人体其他疾病15、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A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B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C 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D 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考试题型: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S)总复习题一、人因工程学概述(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
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
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
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一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研究人机界面设计;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2)
1、劳动强度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2、反应时间:一般说来,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
3、人机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两个系统构成的,且能完成指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4、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为作业空间。
5、人体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个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体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中,(开窗式)刻度盘优于其他形式。
7、从开始该项作业起,机体各器官适应该作业需要的现象叫做(始动调节)。
8、以能量消耗的相对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的典型代表是(日本能率协会的RMR)。
9、由于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声级)。
1、各感觉器官对其感受信号变化的感觉,不仅取决信号变化的绝对量,还取决于信号变化的相对增量( Y )。
2、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N )。
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Y )。
4、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N )。
5、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直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N )。
6、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的评价(Y)。
7、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力功能的生理过程(N)。
8、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N )。
9、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N )。
10、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N )。
1、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人因工程》考试题
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4.人对20 Hz~20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和中。
8.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9.坐眼高是指到的距离。
10.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和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示人在不同的、和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和。
16.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要求:①、②、③。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的_冷热程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的_干湿程度__叫做湿度。
27. 我国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的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示。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人因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人因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人因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哪些因素之间的关系?A. 环境B. 机器C. 环境和机器D. 以上都是2.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人体测量学的研究内容?A. 人体尺寸B. 人体力量C. 人体反应时间D. 人体心理状态3. 在设计工作场所时,以下哪项不是考虑的因素?A. 照明B. 噪声C. 空气质量D. 员工的个人爱好4.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视觉工效学,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显示器的亮度应适中B. 显示器的对比度应适中C. 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越好D. 显示器的字体大小应适合阅读5.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听觉工效学,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应控制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B. 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声中C. 应使用耳机来提高工作效率D. 应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减少听觉疲劳####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及其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2. 描述人体工程学在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给出至少两个设计原则。
3. 阐述在人机交互设计中,如何通过人因工程学提高用户体验。
4. 讨论在高风险工作环境中,人因工程学如何帮助减少事故和提高安全性。
####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假设你是一名人因工程师,被要求评估一个工厂的生产线。
生产线上的工人经常抱怨工作强度大,且易疲劳。
请描述你会采取哪些步骤来评估和改善这种情况。
2. 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正在开发一个新的用户界面。
他们希望你能提供一些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指导原则,以确保界面既美观又实用。
请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原则,并解释它们如何帮助提高用户满意度。
#### 四、论述题(20分)请论述在现代工作环境中,人因工程学如何帮助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并给出至少两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试卷一、填空题(10分)=1 、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2、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3、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4、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5、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6、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7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8、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9、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10、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二、判断题(10分)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
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人因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人因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经验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2.科学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3.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4.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5.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6.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7.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高度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8.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9.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10.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扶手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1.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椅面高度设计”主要的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2.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座深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3.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火车卧铺净空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高C.坐姿大腿厚D.小腿加足高14.是指为了消除高度恐惧感、空间压抑感等心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人因工程学考试题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题,每章出三个题:选择,概念,问答。
概念题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定义?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第二章,心理修正量的定义?为了克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等心理感受,或者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在产品最小功能尺寸附加一项增量。
第三章,氧债的定义?从事体力作业的过程中,氧需量随着劳动强度的加大而增加,但人的摄氧能力却又一定的限度。
因此,当氧需量超过最大摄氧量时,人体能量的供应依赖于能源物质的无氧分解。
第四章,群体动力理论的定义?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关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章,掩蔽效应的定义?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被称为掩蔽效应。
第六章,操作显示比?就是操纵器和显示器移动量之比,即C/D。
第七章,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立姿状态下,他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
第八章,逐次动作?一系列不同目标的定位动作加起来就是逐次动作。
第九章,坐姿低台式控制台?满足操作者坐着监视其前方固定的或移动的目标对象,而又必须根据对象物的变化观察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器时的控制台。
第十章,不舒适区?作业环境的某种条件偏离了舒适指标的正常值,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此种环境下,会使人疲劳或影响功效。
第十一章,自我控制?它是目标实施中的主要控制形式,通过责任者自我检查、自行纠偏达到目标的有效实施。
问答题第一章,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人体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在工业工程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3.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工作场所设计得合理与否,将对人的工作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4.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人因工程学所研究的效率,不仅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在短期内有效地完成,而且是指在长期内不存在对健康有害的影响,并使事故危险性缩小到最低限度。
《人因工程》试题及答案
工程学院《人因工程》课程期中考试试卷2013—2014 学年第2学期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D )。
P17A 调查法B 实验法C 测量法D 工作分析2、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 A )。
P46A.准确 B不准确 C 一样3、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 C )。
A 黑和白B 白和黑C 墨绿和白D 深蓝和白4、选择下列哪种形式的仪表误读率最低( D )。
P204A 圆形B 水平直线形C 竖直弧形D 开窗式5、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
A 神经兴奋性提高B 人体机能增强C 代谢率提高D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6、以下哪种表盘的设计最合理( B )A BC D7、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
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 A )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材质 B.宽度 C.长度 D.形状8、作业人员观测仪表盘是,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观察效果优劣依次为( A )A 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B 右上限左上限右下限左下限C 左下限右下限左上限右上限D 左上限左下限右上限右下限9、人体测量的主要统计指标( C )。
A.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 B.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变换系数C.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D.样本值、公差、百分位数10、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像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D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 B.50 C.80 D.9911、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幅度的作业,宜采用( A )作业。
A 立姿B 坐-立姿C 坐姿D 卧姿12、站姿作业工作台高度应以( B )尺寸为依据设计。
A 站姿眼高B 站姿肘高C 站姿肩高D 站姿腰高13、在作业环境中的光源,( C )是最理想的。
人因工程学 期末考试 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1. 造成人为失误的缘故可分成哪大类?而落低人为失误的办法有那三大项?2. 怎么从治理操纵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损害?3. 啥是反应时刻?怎么操纵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刻?4. 日子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
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
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别脚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双眼干涩、躯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落低。
为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缘故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 人因工程学要紧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9. 普通事情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10. 怎么举行工作房间的群彩调节?11. 眩光的危害及操纵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13.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14.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啥?15. 啥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17.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办法?18.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具车偶尔办公场所的群彩环境,讲明其特点和别脚之处。
19. 请提出怎么才干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办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20. 试比较感受与知觉。
21. 简述感受与知觉的区不与联系。
22.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23. 哪些事情下适合采纳立位操作24.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25. 哪些事情下适合采纳坐姿操作26.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27. 简述噪声的操纵办法。
28.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29.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30. 简述系统的功能。
31. 功能分配的普通原则是啥32.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33. 信号装置有啥作用34.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35.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刻之间的关系。
人因工程学试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综合检测卷3
人因工程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C.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A.ADP-CP系列B.氧债系列C.需氧系列D.乳化系列3.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一般以下述哪个指标表征疲劳的程度()A.融合度B.闪变度C.频闪融合变化率D.日间或周间变化率4.下列不属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是()A.习惯B.错觉C.躲险行动D.情绪5.根据人体动态特点,动态人体测量的内容不包括()A.人体部位运动过程测量B.动作范围大小测量C.形体变化测量 D.体型特征测量6.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气流速度D.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7.人在体力劳动时的可耐受度和人体核心温度有关,核心温度取决与()A.一定作业负荷条件下的环境温度B.环境温度C.作业负荷 D.热疲劳8.要想使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A.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B.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C.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D.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9.导致视觉疲劳是因为以下原因()造成的。
A.工作面周围和中心的照度值相同B.工作面周围的亮度稍暗,而工作面中心的亮度比较突出C.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D.受注视物体的亮度比较亮10.为使必要的静态施力能保持较长时间而不致疲劳,最好使其保持在人体最大肌力的()。
A.15%~20%B.10%~15%C.15%~20% D.20%~25%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肌肉的基本机能是将转变为机械位能或动能。
这种转变是靠骨骼肌所具有的生理特性——实现的。
2.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3.采用两个距离很近的针状物同时刺激皮肤表面,当两个刺激点间的距离小到刚刚使被试者感到是一点时的距离,称为。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70dB(A) 26、语言10干扰级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h,,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70kg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连续作业7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当RMR=4JF ,试问能量耗消量是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是多少?3、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呼出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为:O2=15 .33%,CO2=5.23%,取样气量为5I/min,已知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组成为:O2=20.93%,C O2=0.03%,N2=79.04%,氧热价为20KJ/I。
试求受试者的能量消耗。
4、若基础代谢量为4.7kJ/min,维持体位增加的代谢量为5.6 kJ/min, 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为18kJ/min。
试求RMR值。
5、为测定某作业的劳动强度等级,测得作业者在作业时间的耗O2量为1.3I/min,CO2的产生量为1.05I/min;安静时的耗O2量为0.24I/min,CO2的产生量为0.19I/min。
求该项作业的相对代谢率。
6、某机加工作业,每班工作8h,经统计在工作日中的工作内容、延续时间和呼气量如表所示,试按GB3869-83确定其劳动强度等级。
作业内容延续时间(min) 呼气量(I/min •m2)搬运零件120 20安装零件60 7.5卸下零件60 7.5加工零件180 6休息60 47、1. 8h工作制中,作业开始前和作业结束前各用0.5h进行准备和整理工作地,中午还有1h的午饭时间。
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为32KJ/min,安静时的能量消耗为6KJ/min。
试分析该工作班至少还应安排几次休息?8、某作业日作业制度时间为480min,要求净作业时间为450 min。
现测得作业者在作业进耗O2量为1.29I/min,C O2的排出量为1.045I/min;安静时的耗O2量为0.245I/min,CO2的排出量为0.194I/min。
试问该作业的劳动时间安排得是否合理。
9、为什么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10、某一10 m2的工作间,均分成10个方格,在各正方格中心测到照度值为:175、125、115、100、115、345、360、255、400、400 lx。
试求照度的均匀度,并予以评价。
11、在车间某处分别测量4个噪声源的声压级为80dB、85dB、91dB和84dB,问总的声压级是多少?12、某车床运转时,在相距1m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5dB;该车床停车时,在同距离测得的背景声为75dB。
试求车床产生的声压级。
13、机器型号相同,单独一台运行时测得的声压级为65dB,几台同时运行时测得的声压级为72dB。
试问开动运行的机器共有几台?14某车间噪声的响度级为105眆,经吸声处理后,响度级降为78眆。
试问响度降低了多少?15、测量某车间的噪声,有4h中心声级为85dB(A),有3h中心声级为95dB(A)。
试计算一天内的等效连续声级是多少?16、对某噪声环境进行降噪处理,治理噪声前后倍频程声压级的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试求治理前后噪声的总响度降低了多少?17、某市中心测得声级A的变化如表所示,已知其统计特征符合正态分布。
试求等效连续声级。
18、某车间二甲苯浓度为60mg/m2,二甲苯的分子量为106试将其换算成体积浓度。
19、已知某车间空气中NH3(氨)的浓度为26ppm,NH3的分子量为17。
试问相当于多少质量、体积混合浓度?20、车间温度为28℃,大气压为750mmHg,采样空气为50l。
试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21、车间温度20℃,大气压745mmHg,采样空气体积为30l,测出甲醇为1.2mg,甲醇的分子量为32。
试用mg/m3和ppm表示甲醇浓度。
22、某车间内共存CO、SO2和NH3三种毒物,测出CO的浓度为20mg/m3,SO2的浓度为7mg/m3,NH3的浓度为16mg/m3。
试问该车间内有毒物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23、对题22所述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后,使CO的浓度隆至12mg/m3,SO2隆至4 mg/m3。
试问NH3的浓度至少降到多少,才能使车间内共存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达到卫生标准?24、某煤气发生炉车间,工人在8h内与CO接触的情况是:4.5h在炉前工作,平均浓度为16ppm;分析化验0.5h,平均浓度为12ppm;0.5h做其它工作,平均浓度为8ppm;0.5h为休息时间,平均浓度为3ppm。
CO分子量为28。
试问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25、某车间内产生余热量为95000KJ/h,余湿量为140kg/h,散发CO气体600mg/min,送风为未经处理的室外空气。
要求夏季车间内工作地点的温度不超过32℃,相对温度不超过70%。
试求全面通风换气量。
已知该地区夏季通风计算温度为28℃,相对温度为60%,由焓-湿图查得车间外部空气含湿量为14.3g/kg干空气,车间内气温为32℃,相对温度为70%时,含湿量为21.2g/kg干空气。
28℃时的空气容重为1.173kg/m3。
车间外部空气中CO含量忽略不计。
26、某车间内同时散发出三种刺激性气体,散发量分别为SO3=5mg/s,SO2=20mg/s,H2SO4=6mg/s,送风空气中不含上述三种气体,试求全面通风换气量。
27、用图说明典型作业能力动态变化规律。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8、怎样才能提高作业能力降低疲劳?29、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哪些主要影响?30、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有哪些主要影响?31、相对视敏函数与人的主观视觉效果有什么联系?32、眩光是怎样产生的?都有什么样的眩光?眩光效应有何危害?33、为什么对亮度分布提出要求?亮度分布不均匀或过分均匀会产生什么问题?34、什么是色彩的基本特性?怎样建立标准色调?35、颜料色混合与色光的混合有什么不同?其基色分别是哪些?36、简述孟塞尔表色体第是怎样表示的?37、简述色彩对人的生理机能的影响。
38、基础代谢率为105KJ/(m2·h),能量代谢率为599 KJ/(m2·h);若能量代谢率降到231 KJ/(m2·h)时,试评价二者的劳动强度。
39、当基础代谢率为126 KJ/(m2·h),相对代谢率RMR=4时,若作业者的身高为1.75m,体重为75kg,连续工作2h。
试问该项的实际劳动率休息率各为多少?40、若基础代谢率为105 KJ/(m2·h),能量代谢量为2010 KJ,连续工作2h,作业者身高为1.75 m,体重75kg。
试问此时的休息率和实际劳动率以及休息次数各为多少?41、某车间有6台机床,每台机床单独开动时的声压级为:80、85、91、94、98、102dB。
试求6台机床同时开动时的声压级为多少?42、在车间内测得一机床的声压级为102dB,停车后测得的声压级为96dB。
试求机床运行时本身的噪声为多少?43、某噪声源治理前后倍频程声压级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试求:①治理前的总响度;②治理前的总响度级;③总响度下降幅度。
44、某车间在一个工作日的8h内,对一操作岗位进行噪声测量,其结果如表所示。
试求等效连续声级。
45、测量某车间的噪声,有4h中心声级为85 dB(A),3h95 dB(A),1h100dB(A)。
试计算一天内的等效连续声级是多少?46、某车间噪声8h内,有81 dB(A)暴露2h,8 dB(A)暴露3h,91 dB(A)和100 dB(A)暴露1.5h。
试求等效连续声级是多少?47、东北地区18—60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3mm,标准差σ=56.6mm。
试求椅面最大高度是多少?48、根据我国各地区人体尺寸的均值和标准差,18—60岁男性和女性身高最高的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男1693mm,标准差σ=56.6mm,女1586mm,σ=51.8mm。
最矮的是西南地区,男1647mm,标准差σ=56.7mm;女1546mm,标准差σ=53.9mm。
试求:(1)汽车驾驶员座椅高度可调范围;(2)踏板蹬至极位置后,保持膝部屈曲130°--150°时,靠背-踏板的距离。
49、工作台前方设置一按纽开关,如图所示:可按钮距台边s=790mm,它适合于10%的人群使用。
已知人的臂长为733mm, σ=45mm。
拟改为适合90%的人群使用,试问改变后s为何值?50、行员驾驶飞机着陆时观察仪表,对眼睛的运动规律进行实验,其中5个主要仪表的眼睛转移频率如图所示。
试问如何改进仪表的布局?51、由两人临控的控制系统,如图所示: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其中两个操作者的可靠度分别为R H1=0.99,R H2=0.98,机器与显示器的联合可靠度为R M=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