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淀一模现代文阅读讲评
2015海淀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校正完美排版打印版真Word版
2015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5.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年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2015.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海淀一模作文“万花筒”解析作文
2015海淀一模作文“万花筒”解析作文精选作文:2015海淀一模作文“万花筒”解析作文【作文原题】春花秋月、冬雪夏蝉,那是四季轮回流转的万花筒;高山草甸、大海荒漠,那是自然异彩纷呈的万花筒;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那是人生五味杂陈的万花筒。
在美丽的万花筒里,简单的元素汇聚成万千风景,让人口味,使人陶醉,令人深思。
请你以“万花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看导语,貌似写什么都行,自然风景万物,生活苦乐悲欢,简直无所不包。
留神别忘了,作文题目叫“万花筒”,你的文章若只写了一种色彩,恐怕会前景不妙。
既然是“万花筒”,自然色彩纷呈,五味杂陈,因此,这篇作文比较适合用片断组合的内容来表现。
导语很厚道,借鉴其所指方向,同一地方的四季变幻,不同风景的魅力各异,情感经历的起落变化,都是很好的选材。
当然,除此之外,你生活的组成板块(如家庭、校园等),你的丰富爱好与兴趣(如读书、音乐、绘画等),甚至是同一爱好中的种种滋味(如爱读书,会欣赏红楼之美,三国之智,水浒之义,西游之奇)。
方向与结构确定下来,选材不难,最重要就是展示丰富性嘛!本文的难点在哪里?我想,在于定位“内核”,理清“顺序”。
下面我举具体的例子,方便说明。
比如我写一篇风景题材的文章,其中包括:大连看海的壮阔无垠,登临华山的雄奇险峻,还有内蒙古草原的勃勃生机,这便是我所感受的天地之大美。
这当中,”壮阔“”雄奇“”生机“便是每一个风景的内核,最终连结成丰富的天地之美。
比如再写一篇生活题材的文章,我写身为宣传委员的苦乐滋味,既有筹备班会时自己的全情投入,又有艺术节时同学们的支持参与,当然,也有付出热情却遭遇抵触的尴尬伤痛,这就是生活!于是,“汗水“”友情“”伤痛“便是每段情节的内核,这便是自己真挚而不断成长的青春。
每段情节内核的关键词,很灵活,但一定应该有代表性,并且是不同的。
几个关键词合力形成全文的关键词,如同我上面两篇选材的核心:天地之美,青春。
这就是全文的内核。
2015海淀一模作文2讲评资料
四类卷 (24—0分)
以24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补充练习3:
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
补充练习4: 成熟的挨次
补充练习5: 孔子彩票 考试节与考试劫
谈谈升格
道之所存,“诗”之所存也 46分
《师说》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而对于那 场以“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主题的诗
歌朗读会,我想化用《师说》为: 道之所存,“诗”之所存也。
亦诗亦生活。
原来,诗也可以很生活。 [分论点1] 看看这则诗会的消息,我仿佛可以听到保 洁大妈嘶哑的嗓音将一句句生活琐事朗读 得稚拙而好玩。从来只适合男低音缓缓吟 出额诗句沾上了尘土中汗水的咸涩;沾上 了办公室油墨的芳香,沾上了雨后泥土的 腥甜……诗人从高耸的宝塔上走了下来, 拉起你的手走到了生活中去。
②2023年12月,《诗刊》杂志社、中国人民 大学文学院和凤凰网读书频道联合举办了一场以 “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主题的诗歌朗读会,农 妇、理发师、快递员、私企员工、煤矿工人,是 这场朗读会的主角。他们朗读自己的作品,表达 对诗歌的宠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补充练习2: 添加“有人说……”
补充练习3: 教小学三年级语文的胡教师,在判学生作文时,他看到了一
篇题为“我爱家乡的西瓜树”的作文,作者小雪在文中描述了自 己家楼下的西瓜树,以及自己是怎样呵护它,希望它快快长大陪 自己玩玩耍的故事。
这无疑是一篇缺乏相关常识的作文,但是胡教师还是给了 24分〔总分值30分〕,他说:“作为 持的现状彻底相反,其实打从人类文 化史发轫之初,这种纯靠有节奏之语 言所构成的素朴文学样式,就呈现为 最易挂上嘴边的、最不要求简洁创作 条件的和最难以被剥夺的艺术形式, 而且正由于此,也就必定呈现为最原 始、最直接和最群众的艺术形式。
2015北京高考海淀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海淀一模语文试题分析及训练后指导意见此次海淀一模语文试题可以说是大胆创新又新而不怪,这几天社会上是好评如潮。
试题体现了高考试题改革的大方向,以2014年高考试题为模本又有所创新。
总的说来,有四大特点。
一.加大了阅读量。
这体现在第一大题,文本共三大段文字,2800字,这个量是很大了,而以前只是一段文字加一段链接,字数只是此次的一半。
从全卷来看,文本的阅读总量达到6080字,加上试题则接近8000字。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读得快而准,不然则无法答题。
二.注重中华传统文化。
体现在第一大题和第三大题。
第一大题谈清明节,第三大题谈宣纸。
其中又谈到了寒食节上巳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考了二十四节气。
现代文阅读部分两大题48分全部考中华传统文化,看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考查较之2014年北京高考题又深入了一步。
第13题考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三大名著的内容评价,和去年高考只考人物相比明显有深度。
四.题型创新。
第6题从一组材料找结论,第9题解释词语,第23题考实词词义,这些都很新,新在注重实词的理解。
还有,从全卷看,选择题少了,简答题多了,此次共9道选择题,和以前15道相比少了很多。
这有助于学生答题时发挥能力,避免答题时由于选错而不得分的情况发生。
题型变化大的是文言文阅读题,以前是四道选择题,一道延伸题,现在只剩一道选择题,余者皆为简答题。
以上谈的是最主要的变化,其余部分也有许多可圈点之处。
微写作,虽说是常规的三选一题型,但是第一题在春光正好的四月给同学发邀约春游的帖子,就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清明节敬仰先贤也很贴近生活。
写作题第一题是有关宣纸的,与大阅读内容有关,这对写作文应有所帮助。
写作第二题和近期女诗人余秀华的事迹有关,余秀华的事和诗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学生应有所了解,对此事应有看法,所以出了这有关草根诗人的作文题,学生应有话可说。
2015北京高考一模海淀语文1-5题讲评
5.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 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材料二内容简要作答(6分)
[例9] 6分 清明时节,气温攀升,大气环流转变, 冷空气减弱,暖空气北上,冷暖空气相 持就造就了清明的多雨。清明的文化符 号仅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从生理上, 雨影响了人的激素分泌进而使人忧郁不 悦;从心理上,悲凉之人看雨使赋予它 一层悲凉,而冰凉的雨滴又加剧了悲凉。 清明多雨,因而清明雨便成了这样独特 的物象。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 语句。(3分)
[例2] 1分
含有比喻色彩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 份。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 语句。(3分)
[例3] 3分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 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 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传统节日。
5.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 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材料二内容简要作答(6分)
[例6] 4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温上升至12° 以上,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开始冬到 春的转变,冷暖空气在四月初的江 南、华南上空相持、交锋,因此, 清明时节多雨。阴雨连绵时促神经 兴奋的激素分泌减少,使人不悦, 清明的文化符号只有添土追思和扫 墓。
[例4] 2分
势均力敌、往来频繁、相持
因为清明时节,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减 没有解释 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活跃北上, 冷暖空气在江南、华南上空交锋,从而 产生产生降雨,此乃地理规律。“清明 之雨”从生理层面使人忧郁、不悦,心 理层面充满悲意,清明时心怀悲戚地看 待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 ,因而人们 习惯借清明雨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
2015海淀区高三一模作文讲评
4号文
朴中见华 一类下 朴实与华丽绚烂似乎就是互斥事件,无法同时存在, 就像你无法在土房中找到故宫的华美,无法在鸡窝中找到 凤凰的羽毛。但你如何否定朴实的人可能拥有高尚绚丽的 品质呢?又如何否定轻薄的宣纸承载文化厚重呢?是的, 我们无法否定,因为朴实与华丽绚烂真真切切地会存在于 一体。 泰戈尔曾说“生于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悲寂。” 绚烂与悲寂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其实也这样 存在于万物之中。残败的落花也许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但 它从来都是花朵,从来都是绚烂,而我们却只见枯败,为 何?因为我们从不曾用完整的眼光看待事物,或说我们从 不曾用心去看待事物的全貌,只见表面,未见内涵,是那 愚蠢的“盲人”,把“象”看作“墙壁”看作“蛇”。
初学刻章,三舅爷叫我挑一块石头,青田石在手中 挑挑拣拣,那细腻的纹路令我爱不释手,青色是苍天一 样的清朗,黄色像大地一样浑浊,青田石的青色黄色融 合在一起,仿佛有一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般天地 初开的厚重。 用细白的生宣仔细写好了方正的篆字,又将那漂亮 的白纸反转过来,描摹着倒映的文字,写一张反字出来, 刻章之前将裁成三寸宽三寸长的反字纸紧紧蒙在磨好的 石头上,沾水,包上十几层厚宣用力往木桌板上一压, 只听“咚”的一声,过了一会儿,字就压好了。反字是 用不稀释的浓墨写的,沾水即印在了青田石最漂亮的平 面上,仿佛青色与黄色的浑浊中有了远古蒙昧的墨字, 点亮了整个青田的世界。
轻中有重之人,抒发高尚的节操,令后世所钦 佩。东晋诗人陶渊明,厌倦官场世俗,归隐于田园。 他不擅长农事,时常不处在一个富足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人看起来并不伟大。但是陶渊明的真正的品 质在心中,他以诗歌的形式诉说着对于田园的热爱, 以超凡脱俗的品质彰显人性的光辉。他看似平淡的 志趣,恰恰是千万百姓对于清明盛世的希望的真实 写照。也许你可以说陶渊明并不是一个成功之人, 但是那仅对于外表,他的内心深处,好似隐藏在牡 蛎中的珍珠,虽不可轻易显现,但若深刻剖析,便 会发现他的人生价值远超物质层面的富足。因此, 轻中有重之人,往往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令人仰 慕。
2015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15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2015.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
(共22分)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共10分)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甲,老是不肯放晴。
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
“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
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乙。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
自古咏杏诗颇多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ā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
B.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 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á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2015海淀区高三语文一模讲评
18、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3分) 从古至今赞美英雄的作品不可胜数,在作家笔下 英雄人物各具风采:屈原诗中的将士“诚既勇兮又 终刚强兮不可凌 以武,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_”,堪称 鬼雄;苏轼笔下的一世之雄曹操“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______________”英武豪迈,雄姿英发的周瑜“谈 樯橹灰飞烟灭 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风神潇洒。
审题:归纳观点瞻前顾后,从文本中找答案 Nhomakorabea•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 ,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 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 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 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 食一节。 •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 “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 答案:“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 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 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 “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 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 清明合在一起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3题。
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
古往今来的小说野史不少于数百上千种, 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世人都 称它们为奇书,人人乐于得到并且阅读它们。 对此,我不敢苟同。 野史小说是史书的分支,喜好阅读野史小 说的人可以在史学方面有进益;所以那些写野 史小说的人一定要赞扬美好的(人事),贬斥 邪恶的(人事),使读者浏览后有所警戒恐惧, 希望风气习俗、人心能维持不坏啊!《西游记》 虚妄离奇,有人评论说它是谈说义理的书,所 说的“意马心猿”(白龙马、孙悟空)、“金 公木母”(孙悟空、猪八戒),大致表达的是
2015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练习2015.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海淀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校正-完美排版-打印版-真Word版
2015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5.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届海淀一模微写作讲评综述
微写作阅卷标准【阅卷原则】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下完成交际任务,不强调、不拘囿于一种表达方式,强调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求最佳表达效果。
【赋分标准】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超过字数不扣分。
第一题语境:微信朋友圈;邀约朋友去踏青访春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具体操作:1.主体内容第一部分:先描写春光的美好,然后发出邀请——大家出去踏青访春。
然后可以谈访春的益处、必要性等,若能结合游春文化谈更好。
第二部分:说清出游的时间、集合地点、出行方式,以及访春地点等事项。
此项不做硬性要求,只要有邀约语句即可。
2.语言表达既然是邀约,那就包含邀请和约定,应写出“组织者”的身份。
表达方式上可运用描写、叙述、说明。
既是微信朋友圈,语气可自然活泼些。
热情洋溢,描绘春光,盛情邀约,以尽情谊。
3.表达效果让朋友们感受到你的热情,跃跃欲试,有踏青访春的冲动。
【标杆文】5分或6分描写欠充分,多写感受四月,告别冬日的寒冷,拥抱春季的阳光。
走出城市,我们将感受到微风拂过面颊,春光笼罩身躯。
在这片温和柔美的环境中,呼吸都变得轻快起来。
伴着归来的鸟儿的欢声笑语,望着路边婀娜多姿的柳枝,让我们一起踏青,拜访春天吧!感受下夏天没有的温和,看一看春天没有的绿色,挥手冬天的萧瑟,一起留住春天的美好吧!7分符合要求,但少特色正是一年好景时,看海棠深深浅浅的花瓣正从绿叶中探着头大张望,闻丁香小小的朵儿也溢出浓雅的香气,闭上眼仿佛阳光都翻出美丽的彩虹在跳跃,这都在告诉我们春来了,本周日一同去北海公园一赏春色可好?快来吧,让我们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希望与你同去。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此春光不踏青游玩,岂不可惜?8分描写较充分,表达较有特点朋友,你可曾感受到屋外的春光对你的呼唤?看,桃花已在枝头绽放,那细腻的花瓣胜似上等的丝绸;看,西府海棠白里透红,明而不艳,哀而不伤,虽无香却已然令人心醉神迷;看,漫山的绿草也已发芽,如同一床温柔的被子盖在大地身上。
2015年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卷和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2015.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海淀高三一模语文(带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2015.4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5年海淀中考一模语文答案
1加入中考语文群:独家相关资料共享2015小升初语文群: 285117865 2017中考语文群(初一):367168244 2016中考语文群(初二):320428331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 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5一、基础.运用(共22分)1.(1)B (2分) (2)C (2分) (3)C (2分) (4)D (2分) (5)A (2分) 2 . C (2分)3.(1) D (2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4. 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② 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1分,意思对即可)③关羽(1分)④罗贯中(1分)⑤白(1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 C (2分)6.(1)完成 (1分) (2)称为(叫,叫做)(1分)7.(1)用纸条给它做标记。
(2分)(2)天下的书籍(于是)就多了起来。
(2分) 8.(1)字印活(字活,字模活)(1分) (2)印刷活(备版活、字印数目活)(1分) (3)学者艰于传录 (1分)(4)人皆惮其工费(板木工匠,所费甚多;功力不及,数载难成)(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共16分) 9. 答案示例:(1)将军战功卓著,步步晋升,升任200师师长,身先士卒,治军有方。
(治军有方) (2)将军率200师奉命镇守昆仑关,与日军苦战,赢得胜利。
(昆仑关大捷)(3)将军指挥军队在同古顽强阻击数倍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同古城安如磐石。
(誓死守卫同古)(4)将军欲率余部突出日军封锁线回国,途中不幸受伤牺牲。
(以身殉国)2加入中考语文群:独家相关资料共享2015小升初语文群: 285117865 2017中考语文群(初一):367168244 2016中考语文群(初二):320428331 (共4分。
每空1分,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
) 10. 答案示例:第⑨段通过记叙将军的遗书,将军给子女命名,将军善待妻子;不仅揭示出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而且也可见出他对家人的牵挂和爱;使将军形象更为丰满感人。
2015届海淀区语文一模作文讲评(一)
2015届海淀区语文一模作文讲评(一)②2014年12月,《诗刊》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凤凰网读书频道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农妇、理发师、快递员、私企员工、煤矿工人,是这场朗诵会的主角。
他们朗诵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平凡的诗人诗歌朗诵会不仅以“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题,而且其主角是做着普通工作的平凡人,这若是叫那些强调诗歌“高贵性”的评论家得知,岂不要尖刻地品评一番?确实,诗歌由于其“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艺术形式而对文字的洗练有严苛的要求。
往往诗歌的主题也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甚至超越现实的。
如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瑰奇诡谲的幻想,这是一些伟大的诗歌的特征,但若以此作为诗歌的目的,那未免本末倒置。
诗歌从不是谋取伟大的手段,而是将心中无法掩抑的激情向外传递的途径,无论这份激情是来自于睡梦中命运三女神向我展露了她神秘的微笑,还是送牛奶时惊险地接住了三个牛奶瓶。
我在俄罗斯时曾恰逢普希金诞辰纪念,小小的公园里聚着各种各样的人。
大多数是做着平凡工作的邻近居民,本以为会大量涌现的专职文艺工作者倒是寥寥。
这些人平时鲜有共通点,每人都不过是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过生活,而把他们聚集到这座普希金像下的,仅仅是他们对诗歌的热爱而已。
随着钟声敲响,朗诵也如序进行,诗有长有短,内容从赞颂自然到今天的早餐,朗诵的声音或急或缓,无论是怎样的诗,怎样的人,唯一不变的是从声带的震颤深处迸发的情感,它跨过依宿文字的稿纸,透过朗诵者诚挚的目光,拂过寒冷在众人面颊上晕染的浅红,直击我的心脏,这份感性的冲动在我心中膨胀,促使我张开口唇试图将热情组织成章。
在被灼烧的意识中我不禁自问,普通人从普通的生活中孕育而生的热爱,也能有如此的份量吗?被称为热爱的这份感情,其产生、膨胀与宣泄难道还需要资格吗?被君主纵横捭阖的英姿所感染而写下《罗兰之歌》,与被孩子摇晃着向前迈步的姿态所感动而写成尽是白话的诗,纵然世人可以赞颂前者为史诗而批评后者为拙作,但从两者均是由对生命、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动所激发的感情表达这一点来看,又有谁能崇拜前者而蔑视后者呢?这场朗诵会亦是如此,诗歌本身就是从生活中生出的热情与感悟的表达,能有如此多的普通人在此向世间倾诉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触,不是一件幸事吗?当他们朗诵的一刻,他们都是诗人。
2015海淀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校正-完美排版-打印版-真Word版-推荐下载
2015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5.4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
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
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
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
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
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
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
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
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
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3分)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各段得分示例 • 6分:作者的“纸上思量”意为在书法上的思考: 作者认为书法艺术是一种精神上的倚重,借描写抚 琴更好地体现书法可以使人免于牵绊,享受孤独之 趣的精神作用,而且书法艺术估计清寒,不显妖娆, 以西晋“洛阳纸贵”表现除书法的纯朴使人寄予情 怀,从容安闲。相比现代,表达了作者对如今恪守 笔墨之道者稀少的担忧和不满,表达了作者多书法 艺术的敬重和热爱。 • • 6分:作者于全文贯穿始终的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敬 重和喜爱,同时对那些不恪守笔墨之道的人表达厌 恶与遗憾。作者认为书法艺术给人独立性带来了平 淡高雅又孤独的快乐。他使人深入精神世界,忘却 俗事。它使人安详平静,自然淳朴,以此对抗浮躁 的侵扰。
• (3)文章结构梳理 • ①-③段,面对雪白宣纸的郑重感(正面叙写, 对比突出) • ④段,挥毫书写成为“我”精神上的倚重,独 享快乐和自由(书法与抚琴比较) • ⑤⑥⑦段,素净洁白的纸,让人心性从容安闲 (以“洛阳纸贵”例说) • ⑧段,书法是庄重的、寂寞的,应该恪守笔墨 之道(“我”与“他人”对比) • ⑨段,宣纸信笺将成为一种记忆。(对比今天 的电子邮件) • ⑩段,照应开头,表达自己对书法的喜爱与敬 重。
• 7)评分细则: • ①琴师抚琴和书家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琴师 抚琴冲和疏淡映衬书家挥毫清旷飘逸)(1分) • ②以琴声随风而逝来反衬书法可以留存的魅力 (1分) • ③突出表现书法能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1 分) ,可以让书家忘怀俗事(1分)(书法成 为书法家精神上的倚重(1分),是独立、自 由、快乐的享受(1分))。 • 不在术语上赋分,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
• (4)文意理解的三个层面: • (1)抚琴与挥毫的相同:萧疏感,——琴声冲 和疏淡,笔底清旷飘逸,都有萧疏淡远的 韵味 • (2)抚琴与挥毫的不同:琴声随风而飘,笔 墨长久留存 • (3)同异比较的目的:说明琴师抚琴与书家 动笔在自弄自罢中,都在深入自己的精神世 界,忘怀俗事。(挥毫成为精神上的倚重, 让人享受孤独之趣。)
• 5分 • 对书法艺术的谨慎,下笔前的三思;是他精神 上的倚重,深入精神世界,享受孤独之趣;天 长日久,如这些纯朴之物,质朴浑成,使人从 容安闲;爱纸惜纸,态度庄重,内心清静,恪 守笔墨之道 ;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向往和追忆, 对书法的现状充满忧虑。 • 5分 • 作者认为书法是一种独立的,不受他人牵绊的 艺术,可尽享孤独之趣,作者对待书法十分庄 重,郑重,对纸也十分爱惜,动笔前静心凝神, 动笔时比随心动。作者认为笔墨纸砚的纯朴可 以感染书法家的心性气质,使人自然安详。对 于现今许多人不恪守笔墨之道、无敬畏之心感 到不满。
• 24.作者的“纸上思量”包含着他对书法艺 术的认识思考和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 容加以分析。(6分) • (1)考查方向:文意理解和文意概括 • (2)审题重点: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与思考 +对书法艺术的情感态度
• 24.作者的“纸上思量”包含着他对书法艺 术的认识思考和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 容加以分析。(6分) • (1)考查方向:文意理解和文意概括 • (2)审题重点: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与思考 +对书法艺术的情感态度
• (4)评分细则: • 认识思考:书法艺术是精神的倚重(1分), 让人心性从容安闲(1分),是寂寞之道 (孤独之趣)(1分);对浮华喧嚣的书法 现状,作者深怀忧虑或批评(1分)。
• 情感态度:敬重(敬畏),喜爱(珍惜, 爱惜)。(各1分,共2分)
• • • • •
(5)存在的问题 ①疏通文章的意识淡薄 ②答语空泛,不能依文整合答案 ③答题层次混乱 ④书写——错别字、潦草;表达——不规范
现代文《纸上思量》 23题、24题评分
• 23. 在文中④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琴 师抚琴?请简要作答。(4分) • (1)考查方向:文意的理解——局部理解 • (2)答题思路:着意描写琴师抚琴——服 务于把笔挥毫——以联想与比较,在同异中 突出书法艺术的美
• (3)答题区间: 成 •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 为 精 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 神 把玩古帖,独自书写。书法给予我的快乐就是这种 的 倚 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绊(pàn),也不必迁就 重 — 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滞、圆融 —孤 无痕。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 独 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的 快 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 乐 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 比 有一种萧疏感,它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 较 抚 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 琴 雁》,清逸的琴声汩汩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 与 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 书 法 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 的 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 同 异 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 1分 • 因为作者想说明抚琴和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 都有一种萧疏感;当抚琴是弹奏古曲,另一边 书法家在静听静听凝神绝虑,然后填词舒怀, 笔底飘逸,琴音笔调都附着了萧疏淡远的韵味, 通过细节描写,更形象地表现出书法与抚琴的 萧疏感。
• 0分 • 因为琴师抚琴和书法动笔写的是一回事,作者 着意写,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书法家动笔有着特 殊的地方。 •
• 4分 • 认识思考:不惜纸之人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 家;书法给人的快乐在于不受牵绊的独立性;书法 是寂寞之道,当今的“书法表演”令人厌恶。情感 态度:作者对于书法心存郑重、敬意和喜爱。 • • • 3分 • 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思考:书法给予作者的快乐 是独立性的,享受孤独之趣;书法以及纯朴的纸墨 笔砚影响书法家的心性气质;书法艺术是需要怀有 庄重和敬重的态度去对待的。作者的“纸上思量” 包含着,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也富含着作者对 更高的书法境界的追求。
• 2分 • 作者认为书法应当儒雅安静,而现代人拿来作秀,丝毫 没了书写的意义,体会不到书法的神圣,曲解了专注的 用意。只有惜墨如金才会惜纸如金,才会尊重书法,体 会书法。 • 1分 • 作者以“纸上思量”为题,表明作者就宣纸和书法而发 出感慨,从作者铺开宣纸却又迟迟不下笔可以看出。同 时他认为书法是安静、纯朴、独立的,就如素净的白宣。 同时当书法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时,他是心痛的,因为 宣纸逐渐被蒙上尘埃,但他依旧是推崇宣纸和书法的清 雅。 • 0分 • 认识思考:①珍惜宣纸才能训练书法家的技巧与胆量② 刻画一个人的心性③随便轻率的书法,内心不清静,难 有高下。情感态度①书法艺术包含着一种慢节奏的生活 态度②纸上动作是一种怀旧和对过去的怀念。
• (5)存在问题
• ①丢失相关文字,如琴声随风而逝,书法 墨迹留存
• ②缺乏整体阅读感,因而不能对抚琴文字 表达的目的给予准确理解
参考答案
• 作者认为琴师抚琴和书家挥毫都有一种 萧疏感(琴师抚琴的冲和疏淡映衬书家挥 毫的清旷飘逸)(1分),以琴声随风而逝 来反衬书法可以留存的魅力(1分),突出 书法可以让书家忘怀俗事,深入自己的精 神世界(带给书法家自由独立而快乐的享 受、成为书法家精神上的倚重)(2分)。 (意思对即可)(4分)
• (8)各段得分示例 • 4分: • 写琴师抚琴萧疏清逸、冲和疏淡正衬书家的清旷飘逸、 萧疏淡远,突出书法书法令人深入精神世界,忘却俗事 的特点。琴声的随风而逝与墨迹的永久留存形成对比, 突出书法持久、永恒的美。以上两点突出了作者对书法 的喜爱和精神上的倚重。 • 4分 • 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都是在自弄自罢,深 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世,都有一种萧疏感,都附 有萧疏淡远的韵味;但琴声会随风而逝,而晕化的墨迹 却可长久地留存下来。 • 4分 • 作者 通过描写琴师抚琴时可以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 怀俗事正衬书法家动笔时的萧疏感,更加突出书法带给 作者的孤独之趣,后文把琴声只能随风逝去与书法家在 纸上的墨痕留存做对比,突出强调书法是可留存雅集的 所在。
• 3分 • 先借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填词类比,对白居易之 句作进一步解释,说明琴师与书法家在自弄自 罢中深入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享受免于俗事 的孤独之趣;又借琴师抚琴。所琴声随风儿时 的短暂,衬托书法家动笔后留存雅集的印迹, 抒发作者对书法的赞美之意。 • • 2分 • 因为书法和古琴都是质朴之物,琴师抚琴于书 法家动笔极为相似,都有萧疏淡远的韵味,但 是书法却更胜一筹,因为书法可以保留下来。
遵循阅读之道 深入文本细读 认真细致审题 规范到位表达
特别鸣谢!
• 刘燕立 燕飞
杨海威 周友琼 李丹丹 秦希平 苗欣 宋耀华 后晓东 杨兵 孙英 蒲玉 张玉玲 崔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