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文化普及阅读课

合集下载

磁州窑文化融入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磁州窑文化融入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磁州窑文化融入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磁州窑文化源起古老的磁山陶器文化,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闻名,蕴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精神。

本文立足邯郸,以大班幼儿经验为导向,将地方文化特色磁州窑融入幼儿园,使其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整合、渗透,依靠教育教学活动、自主区域活动、班级环境创设的途径,开展“磁州韵,家乡情”主题活动。

凭借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幼儿在认识瓷器、制作瓷器、保护瓷器过程中激发对磁州窑活动的探究兴趣,增进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和提升其艺术审美的感受性,实现磁州窑文化传承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双向发展。

标签:幼儿园班本课程磁州窑文化一、磁州窑文化概述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磁州窑,地处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的彭城镇一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窑,也是古代北方最大的民间民窑,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佳誉[1]。

磁州窑文化源起古老的磁山陶器文化,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闻名,其特点是黑白颜色对比强烈,瓷画绘制典雅醒目,烧陶制瓷技艺丰富。

磁州窑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用于瓷画[2],其独树一帜的绘画技法和长盛不衰的烧制技艺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磁州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责任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磁州窑文化主题脉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3]。

教师依托邯郸本土文化资源与园所实际教育教学,在传承民间文化和把握课程园本化趋势基础上,将磁州窑文化引进幼儿园,运用弹性的教学方法与幼儿园语言、社会、健康等五大领域紧密整合。

教师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基于大班幼儿所获“爱家乡”活动的前期经验,经多次教学研讨,最终确定以“磁州韵,家乡情”为主题活动核心。

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我知道的磁州窑”、“如何制作磁州窑”、“我们保护磁州窑”三部分,并按照“初步了解产生兴趣——亲子共查分享资料——实地参观制作瓷器——谈话分享制瓷流程——共同商讨保护古窑”的基本思路有序开展班级主题活动。

磁州窑中“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中“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中“黑与白的艺术”作者:余兰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2期摘要: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它的特点是装饰品种五彩缤纷,极为丰富,其中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民间陶瓷艺术之花。

本文以从瓷器的色彩搭配、纹样题材、组织形态等方面对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的装饰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出了对磁州窑白地黑绘陶瓷艺术的创新运用与发展传承。

关键词: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56-01一、磁州窑的概述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坐落着一座驰名中外的古代民间瓷窑,这就是因古代地属磁州而故名的磁州窑。

磁州窑是宋代以来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地区不但有滏阳河、漳河丰富的水资源,而且煤炭和烧瓷的原料也极其丰富,为陶瓷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磁州窑瓷器中白地黑绘纹饰的装饰特点白地黑绘花是磁州窑特有的装饰方法,其装饰特点是用单色画成,多以生动的笔法和黑色剪影轮廓的形式表现物象。

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与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的最具民族特色的陶瓷装饰艺术语言,它不但具有写意水墨画豪放、潇洒、自如的艺术特征,同时结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图形纹样和构图形式,形成别具韵味的装饰风格。

(一)白地黑绘纹饰色彩搭配上黑白分明磁州窑的白地黑花装饰手法采用黑白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以剪影和白描的装饰手法为主要的艺术特征,色泽一致,无重叠,形成了简朴、素雅的黑白装饰艺术风格。

白地黑绘装饰靠描绘形态的宽窄、粗细、疏密、大小及点、线、面的穿插组合关系来求得黑白灰的色调变化,将单色釉瓷器发展到了彩瓷装饰阶段,更重要的是它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画法和图案装饰法。

(二)白地黑绘纹饰在纹样题材上丰富多彩磁州窑器物的装饰纹样,开始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依据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间群众爱好由画师按器形大小随时而定的,装饰纹样多取材于民间,来自于生活,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花卉纹饰、飞禽走兽纹饰、鱼草纹饰、婴戏纹饰、人物山水纹饰、文字图案纹饰、珍珠地纹饰、抽象形纹饰、浮雕纹饰等。

窑火初起———北朝与隋唐五代磁州窑赏析

窑火初起———北朝与隋唐五代磁州窑赏析

窑火初起———北朝与隋唐五代磁州窑赏析磁州窑从北朝开始创烧,宋金时期逐渐发展为我国北方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民窑体系,且1500年来窑火不断,成为中国陶瓷烧造史上不多见的奇迹。

古磁州境内的漳河、滏阳河流域,人口众多,为磁州窑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也提供了市场和便利的水运交通,同时,太行山东麓山前丘陵地区的地质构造,为瓷窑的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煤炭资源和瓷土资源。

如有用于制胎的大青土,有用于黑绘颜料的“斑花石”(贫铁矿),有用于白釉原料和黑釉原料的“釉土”(原生黄土),还有用于粉饰胎体的白化妆士(白碱)。

正是这些有利条件成就了磁州窑的千年窑火。

磁州窑创烧于北朝,当时的主要窑场有位于都城“邺城”东南城墙外古漳河北堤岸的曹村窑(东魏—北周)以及漳河流域的贾壁窑(北齐-隋末)和滏阳河流域的临水窑(北齐—明)。

从磁县北朝墓葬出土的大量青瓷器皿看,这些窑口出产的青瓷主要为宫廷生活实用器和皇家墓葬的明器。

曹村窑在汉魏时就开始烧制灰陶。

东魏时期主要烧制褐釉陶器,以瓷土为胎,因窑火温度低,胎质为陶,然后施釉,以铅为助融剂,采用二次烧成。

因釉中含氧化铁成分较重,釉呈褐色。

北齐时期,开始烧制青瓷。

青瓷和褐釉陶主要区别在于坯胎的烧成温度上。

青瓷坯胎烧成温度高,胎质已瓷化。

烧成后同样施铅釉二次烧成。

后来还使用一种石灰釉,稀释性较差,釉质较粘稠,施釉不及底,且有釉滴,釉色发青。

这个时期,釉料一般直接施在坯胎上,但也有少量的器物开始使用化妆土。

如北齐高润墓出土了两种样式的青瓷钵,一种是无化妆土为贾壁窑烧制,另一种有化妆土则为临水窑烧制。

其中最具特征的是青瓷罐等器物上的仰、覆莲花装饰,反映了东魏北齐时期高度繁荣的佛教文化。

(见图1、图2)从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褐釉陶器和青瓷器看,北朝陶瓷多为实用性器物,如罐、壶、盘、碗、瓶、烛台、砚台等;也有一些是仿实用性的明器。

其装饰工艺主要是运用雕塑和刻划技法,如仰莲器盖、龙柄鸡首壶(图3)、虎子(图4)等都是兼用了雕塑与刻划的工艺。

磁州窑源流概说

磁州窑源流概说

磁州窑源流概说作者:周云祥蔡全法来源:《理财·收藏版》2022年第09期磁州窑是我国著名的瓷窑遗址之一,它烧造源远流长,影响之大,分布之广,都是我国其他民窑所不能比拟的。

在磁州窑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其产品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方法,也兼烧单色釉瓷器和丰富多彩的其他品种。

尤其是白、黑两釉色或白釉与其他彩釉、剔花、划花等装饰手法的巧妙结合与运用,不仅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也是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和贡献。

这一创造不仅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智慧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灿烂的艺术珍品,还有力地促进了民间窑业及釉下彩的兴旺与发展。

磁州窑以地处古代磁州而得名,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

烧造历史宋代文献缺乏记载,明初文献始有提及,但又过于简略。

此后记载日多,则评价颇不公允,反映不出该窑的本来面貌和实际烧造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北省、故宫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和邯郸陶瓷研究所对磁州窑址的调查与发现,才使世人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窑址的年代,据观台窑址发掘报告,上限年代不会超过宋元丰年间,下限则定为元代。

说明磁州窑主要烧造于宋、金、元三时期。

这一民窑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继承传统,博采众窑之长而逐步形成的。

但它的源头在哪里,是受了哪些窑的影响,又影响了哪些窑口,则是学界研究磁州窑极为重视的课题。

磁州窑的产品以观台窑品种最丰富。

单色釉瓷器有白釉、黑釉和白釉划花、白釉剔花。

彩釉品种有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釉绿彩和低温铜釉三彩等12种之多。

从这些品种看,该窑是以白瓷為主的窑址。

在烧白瓷的基础上兼烧黑釉品种,并将两者结合,又运用划花、剔花等技法,增强了黑白釉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又促进了对其他彩釉装饰方法的应用。

白瓷也自然成为磁州窑溯源的首要品种。

白瓷的烧造,从产生到发展,主要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陶瓷历史文化(68):磁州窑—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窑㈣磁州窑成就①

陶瓷历史文化(68):磁州窑—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窑㈣磁州窑成就①

陶瓷历史文化(68):磁州窑—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窑㈣磁州窑成就①磁州窑作为著名的民窑,对中外陶瓷历史的影响之大,与中国北方民间生活及民间艺术文化联系之密切,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的,不讲磁州窑,不足以彻底讲清楚中国陶瓷文化。

那为什么现在才讲?因为没有铺垫讲不好。

长期以来,磁州窑虽蓬勃发展、生机勃勃、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作为一个纯粹的北方民窑,其产品不被贵族、士大夫阶层重视,不被历朝历代收藏界青睐,甚至很少被文献所提及。

即使被提及,也是带着有色眼镜,贬多褒少、极不公允。

所以讲磁州窑没有很好的铺垫是很突兀的、很难讲清楚的。

在讲完越窑、邢窑、汝窑、钧窑、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建窑等历史名窑之后,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现在,我就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磁州窑,给大家作一个交代。

四磁州窑的成就(上)前面提到过,历史上磁州窑的文献记载很少,即便有也大多评价不公、认识不清。

事实上,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磁州窑成就之一——扎根民间为百姓,得以致远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证实,磁州窑是我国所有古代瓷窑中,生命力最顽强、延续时间最长的瓷窑之一,至今还窑火不断,什么原因?很多专家、学者总结有诸多原因。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磁州窑作为纯粹的民窑,自初创以来,就一直扎根民间以服务当地、服务百姓为主,并持续保持这一定位。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缠枝牡丹纹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很多收藏界人士,总喜欢动辄给一些窑口冠以“官窑”头衔,或者总想找些蛛丝马迹来跟官窑扯上关系,如邢窑、定窑、汝窑等等,其用意是什么?始作俑者的目的不外乎为提升手中藏品的市场价值,是铜臭味在作怪,而跟风者大多源于不加考证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之前的文章,对此有过讲述。

北宋磁州窑白地褐彩梅花点纹长颈瓶高21.4、口径8.9、腹径12.8、底径7.1cm 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藏事实上,瓷器自诞生起,在生活用器方面,主要以仿青铜器、金银器为主,初期的质量还相当粗糙,并不为上层社会尤其皇族器重并首先使用,除明器外其主要使用人群是中下层人士或民间百姓。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传承中华磁州窑火感悟彭城古镇底蕴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传承中华磁州窑火感悟彭城古镇底蕴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磁州窑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学会欣赏磁州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磁州窑的历史与发展2. 磁州窑的技艺与特点3. 彭城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4. 陶瓷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磁州窑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学会欣赏磁州窑作品。

2. 教学难点:磁州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彭城古镇底蕴的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陶瓷作品实物或图片、调查表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绘画工具、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磁州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授新课介绍磁州窑的历史、发展及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讲解磁州窑的技艺与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作品。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了解彭城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磁州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调查表、绘画作品等,分享对磁州窑及彭城古镇底蕴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磁州窑的历史、发展及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2. 磁州窑的技艺与特点3. 彭城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磁州窑作品,展示对磁州窑技艺的理解与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磁州窑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彭城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概况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花开,磁州窑瓷器上的别样“芬芳”

花开,磁州窑瓷器上的别样“芬芳”

55乡音文化长廊 文藏故事XIANGYIN2023-04春回大地,到处春花烂漫。

这个花季,在磁县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我却邂逅了另一种“春色”——磁州窑瓷器上那些“花儿”,历经千百年沧桑,雍容仍在,独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芬芳”。

黑与白,瓷器发展史上的纪元“我画了一辈子的画儿,还不及磁州窑这几笔”——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晚年看到磁州窑遗珍后,生发出如此感慨。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

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

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

火与土的结晶,黑与白的竞演,独具特色的磁州窑艺术突破了当时(宋、金时期)主流瓷窑的产品,均为单一色釉的局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装饰风格,开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为元代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黑与白,奠定青花瓷的基础作为民间瓷窑,千百年来,磁州窑瓷器与平民百姓朝夕相处,成为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

它的生产,既不受官府的约束,也不因王朝的灭亡更替而停烧,只为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要。

与官窑瓷器不同,它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艺术风格淳厚质朴,制作工艺粗犷豪放。

磁州窑匠师们,乐于面向生活,造型或装饰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产品也多是日常生活必需的盘、碗、罐、瓶、盆、盒、枕之类的用具。

以简练的笔法、流畅的线条、自由奔放的思想,画出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画面。

北宋时,磁州窑与当时五大窑系——汝、官、钧、哥、定窑并驾齐驱,在中国陶瓷界的影响举足轻重。

磁州窑“黑与白的艺术”更重要的丰功伟绩是,它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画法和图案装饰法,生动地将花卉、人物、鸟兽、虫鱼、山水风景等自然景物描绘在瓷器上,并且结合运用诗词与书法手段,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瓷器的装饰技法。

3魅力陶艺世界

3魅力陶艺世界

活动目标
? 1、了解磁州窑典型陶器。 ? 2、学习传统制陶方法:拉坯成形法。 ? 3、了解磁州窑装饰绘画技法。 ? 4、了解磁州窑电窑烧陶方法。
活动准备
? 致家长的一封信
?
学精髓、乐作陶
——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题、筹划
? 一、激发学习兴趣,为开题做准备。
? 二、科学系统分工,制定小组计划。
? 磁州窑文化博大精深,我和学生提练精髓,重点学 习,确定“认 ---练---画---烧”四个环节,科学系 统地学习整个制陶过程。
? 不足:知识结构上比较散,缺乏系统性;研究地不够深 入,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指导?这 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活动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感谢各位领导、同仁指导!
定中心 定中心 直筒形练习
? (三)装饰绘画组
? 陶器装饰绘画的内容有哪些? ? 怎样对陶器进行装饰绘画?
? (四)电窑烧制组
? 电窑的工作原理有所认识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 (一)典型陶器组
参观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
峰峰电视台采访
? 着手分类 ? 重点指导
? 梅瓶、瓷枕、四系瓶、龙纹瓷器
? (二)拉坯成形组
? 典型陶器组、装饰绘画组 ? 拉坯成形组、电窑烧制组
? (一)典型陶器组 ? 质疑讨论
? (二)拉坯成形组 ? 计划(原)
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内容 查找资料,开展学习,熟记步骤
实践练习 学会直筒 学会球形
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 计划(改)
内容 开展学习,牢记步骤,谨记注意事项
老师正在教授拉坯成形法
? (三)装饰绘画组
安际衡先生为学生介绍古代磁州窑陶器装饰绘画风格

走进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感受黑与白的艺术魅力

走进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感受黑与白的艺术魅力

⾛进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感受⿊与⽩的艺术魅⼒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类窑,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所⽣产的瓷器被称为⿊与⽩的艺术;它创造性地将中国书画艺术,⽣动绘制在瓷器上,开创了中国书法绘画装饰瓷器的新篇章;它⾃北朝创烧,于宋、⾦、元时期达到⿍盛,经明、清⾄今,历经千年⽽不衰;它传播⼴泛、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形成了中国古代北⽅最⼤的民窑体系;它,就是中国北⽅民窑的杰出代表——磁州窑。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话说磁州窑》栏⽬,带你⼀起⾛进磁州窑,了解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著名的民间瓷窑,拥有1500年历史。

它和当时的定窑、邢窑、井陉窑并称为河北的四⼤名窑。

经过长期的⽣产演变,形成了“⽩地⿊花(褐彩)”的独特装饰艺术,在古代陶瓷史上独树⼀帜。

磁州窑的技术还影响到了朝鲜、泰国、越南、⽇本等东南亚国家,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为了弘扬磁州窑⽂化,2010年起磁县决定举办国际磁州窑论坛,每两年举办⼀次,以此推动磁州窑⽂化的传承和研究,为磁州窑⽂化传承发展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

到⽬前为⽌,磁州窑国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2010年10⽉25⽇,“⾸届国际磁州窑论坛”在河北磁县召开。

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收藏爱好者集聚⼀堂,共叙磁州窑⽂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韩国、美国、意⼤利及国内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2012年10⽉23⽇–25⽇,第⼆届国际磁州窑论坛举办,来⾃国内外古陶瓷、⽂史、科技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百余⼈参加,全⽅位、多学科、多层次的推进磁州窑及诸窑场装饰艺术的传播和影响之研究。

在中国瓷器历史上,“⽩地⿊花”的磁州窑占有重要地位。

瓷器上的图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能给今天的⼈们什么启⽰?2014年10⽉23⽇,第三届国际磁州窑论坛在磁县开幕,来⾃国内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磁州窑装饰题材研究”这⼀主题进⾏了专题研讨。

2016年9⽉19⽇,第四届国际磁州窑论坛在邯郸磁县隆重开幕,论坛邀请了来⾃⼤陆、台湾、新加坡等国内外研讨古陶瓷、⽂史、⽂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近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磁州窑丰富的⽂化内涵和亘古不变的艺术魅⼒。

磁州窑

磁州窑
同时,在我们的汉语文字中,同样有一个与陶瓷相关的特殊现象,那就是自唐代以来,“瓷器”也可以写做“磁器”,查遍当代所有的汉语词典,这并不是什么错别字,而是陶瓷称谓的两种互相通用的书写方式。
明初的一位学者谢肇制在他的专著《五杂俎》中说:“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成习,谓之磁器。”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提到“磁州窑”的史料,并且明确告诉我们“瓷器”可以写成“磁器”的缘由。《辞源》上也说:“磁器本为磁州窑所出的瓷器,后也以瓷器为磁器。”如今日本和韩国文字中的汉字,仍然在使用“磁器”来书写陶瓷。
从此,坐落在冀南豫北这片冈峦起伏山地间的座座馒头状建筑,以及在这些建筑中摇曳燃烧了一千五百多年之久的熊熊烈焰,第一次有了由外国人命名的本早该属于自己的名分——磁州窑! 我们不知是该庆幸,还是叹息!

同样令我们感叹的是,又是一个外国人——英国的维利阿姆夫人第一个将磁州窑的艺术风格归纳为十四个方面;还有一个外国人——日本学者长谷部乐尔第一个写出了研究磁州窑的专著——《宋代的磁州窑》及《磁州窑》。公元一九八一年,又有一群外国人——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四国的陶瓷专家,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第一次举办了《磁州窑国际讨论会》。稍后,土耳其、斯里兰卡、日本分别举办了“中国磁州窑陶瓷展”,日本的北海道、大阪等地还成立了磁州窑研究会。
那批陶器数量之大,器物之精美,令人类哗然瞠目。世界各地的古董商、陶瓷研究者闻风而外国的收藏家们,更是一掷千金,不惜一切代价地疯狂抢购。大批精美的文物陶器因此流传到了世界各地,致使世界各国著名的博物馆中,均收藏有这次出土的瓷器。英国大英博物馆陈列着两件精美的瓷枕,维多利亚阿尔贝特美术馆陈列着铁锈花大梅瓶,美国密特罗鲍里埃美术馆陈列着白地刻划花、黑地刻划花瓷瓶,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陈列的珍品更是应有尽有,而日本人抢购的精品为世界各国之最,达上万件之众。

磁州窑文化价值

磁州窑文化价值

磁州窑文化价值磁州窑是我国北方大窑,它用黑釉绘画而成,具有古拙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时代特征鲜明,弥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惹人喜爱。

磁州窑已成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历史上对磁州窑有极大的评价,但对其文化价值尚缺乏全面理解。

日前,我专程赴位于河北邯郸市的磁州窑遗址考察。

古都邯郸,曾是中原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荣富饶。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装饰艺术以黑白对比鲜明为特点,其独树一帜的烧制技术,对我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上曾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

邯郸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也是世界陶瓷文化最壮丽的一处遗存,现代仍跻身全国八大瓷区之列。

千年炉火未中断磁州窑千年炉火从未中断,千年文化流传有序,实为奇迹。

磁州窑创烧于北齐,一直到今天仍在烧制,从未间断,这是十分罕见的。

它面向大众,品种繁多,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新境界。

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

宋初磁州窑遗址发现纯属偶然,它是著名考古学者陈万里先生1951年在观台的旧渡口等候渡河时发现的。

这位老前辈对河边的一大片完好无损的窑址勘察后,发布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消息:这是当前尚存的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磁州窑观台窑址。

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在观台镇和彭城镇两地,古窑场多达200多个,在方圆百里之内,古窑遗址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层层叠叠,蔚为大观。

馒头窑炉是外表用废匣钵装土后垒起来的,像一串串铜钱,既是废物利用,又起到装饰效果,古朴而美观,让人不得不敬佩古人的创造力。

因为开发建设,大量的“馒头窑”被拆毁,如今这里已剩下不多了。

我们走进元代馒头窑,可见到当年的炉膛,烧红的炉壁、灰白的残渣和散乱的元代黑花白釉瓷片,有些瓷片上清晰地写着“酒”等文字。

磁州窑: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学术研究)

磁州窑: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学术研究)

磁州窑: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学术研究)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阅读提示它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所生产的瓷器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创造性地将中国毛笔书画,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开创了我国瓷器书法绘画装饰的新篇章。

它自北朝创烧,于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经明清至今,历千年而不衰。

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形成了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

它,就是中国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磁州窑。

在邯郸峰峰矿区彭城镇滏阳西路上,有一座特别的建筑——朱门、灰瓦、青砖,古香古色,造型朴素而不失别致。

门楣上鎏金的“中国磁州窑”几个大字和旁边的标识,让人轻易就能认出,这里是大名鼎鼎的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内,有元代、明代、民国窑址各一座,老作坊三间。

而在距此几公里外彭城镇富田村的南山坡上,是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

遗址内,两座完整的元代馒头窑,数座明、清、民国时期的馒头窑被保存至今。

在彭城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磁州窑窑址有数十处。

而在彭城镇数米深到数十米深不等的地下,更是有数以百计的古窑址在沉睡。

这些窑址,无不彰显着磁州窑——这个延续千年老窑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磁州窑真正为人们所熟知,却不过百年时间上世纪初的彭城老建筑(资料片)重现人间:巨鹿古镇的惊人发现“虽然磁州窑历史悠久,但因其民窑的身份,历史上关于它的记载不多,长期以来,人们都没能认识磁州窑,直到上世纪初巨鹿古城的那次出土……”磁州窑艺术文化研究会会长郭光华的一番话,把记者拉回到90多年前。

1918年,巨鹿县遇到罕见的大旱,当地人掘井自救,意外挖出了被埋在地下6米、已淹没长达810年的宋代城邑——巨鹿古城。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古城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白地黑花的古代瓷器。

惊人的发现让欣喜若狂的人们忘了挖井的初衷,一时间奔走相告。

然而,这个足以载入中国陶瓷史册的事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却演变成了一场文化灾难。

“巨鹿出土大量精美瓷器的消息不久就传遍各地,一时间,国内各地的古董商云集巨鹿,大量购买这些瓷器并运到京城,销往欧美等地区,获取巨额利润。

谈宋代磁州窑_弓场纪知

谈宋代磁州窑_弓场纪知

谈 宋 代 磁 州 窑(日)弓场纪知刘志国译一在中国陶瓷史中,磁州窑的窑址与制作风格是最难确定的。

磁州窑乃是以北宋、金代为主要时期华北一带民窑系陶瓷的总称。

过去曾被称为“巨鹿”或“巨鹿陶瓷”,不知何时被称为磁州窑。

从严格意义上讲磁州窑指的是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的窑场。

但据解放后中国详细的窑场考察结果向人们明确指出:磁州窑陶瓷产品不仅在河北省,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省等其它广阔地域均烧制过同样的产品。

因此可以说磁州窑非常难以确定其作品与窑址。

磁州窑制品确实丰富多样。

如白釉、白地剔花、白地刻花、白地黑剔花、白地黑花(或称白地铁锈花)、黑釉、绿釉、三彩、翠蓝釉、宋红绿彩等各种制作风格,均包括在磁州窑范围。

长谷部乐尔先生认为:应对磁州窑给出一定的轮廓,即磁州窑是“中国北部民窑烧制的民间日用陶瓷器,将含铁成份的灰色胎体挂上白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成的陶瓷制品。

”他尤其谈到了要注意“釉下施白化妆土”这一点。

不施白化妆土的黑釉系列制品与磁州窑是有区别的。

胎体上施白化妆土在北朝或北朝之前就已出现。

观察北朝、隋朝灰釉及青瓷,它们也多半在含有铁成份的胎体上施白化妆土后,再施透明釉烧成。

而且唐三彩及唐白瓷中也出现过许多胎体上挂白化妆土的产品。

可以说中国北部陶瓷史上胎体施白化妆土是为弥补含铁多胎体而必然进行的技法。

那么在这种意义上讲,磁州窑始烧时间不会早于北朝、隋及唐代。

最早定在唐末、五代或五代—北宋时期比较妥当。

现在河北省彭城镇尚保留有烧制磁州窑产品的特异性窑炉。

这是一种窑顶呈圆形的称之为馒头窑的窑炉。

与中国南部龙窑相比,它属于平窑形式。

火焰延烧较短,但在短时间可烧到极高温度。

它并不适合于烧制青瓷与白瓷。

笔者虽未能详加测量,窑床直径约为10m左右。

代表磁州窑风格的产品可以首推白釉陶瓷。

在胎体上作白化妆并几乎全部遮盖胎体,上面再施透明釉。

白釉系列陶瓷构成了磁州窑的基础,在白釉上再以线刻划纹样、或剔花。

还有以铁颜料绘出花鸟及忍冬纹饰的。

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

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

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大力扶持道教,使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王重阳及弟子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道,南方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两大派别。

道教的盛行,对元代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文化上的疏离和文人地位的降低,文人们难以进入仕途,转而向道教寻求精神的慰藉,他们将与世无争、超凡绝世的隐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和最后归宿,致使许多有名的士人纷纷隐居名山学道,在创作上也寄情山水,作品中的人物一派仙风道骨,逍遥自在,皆身心安闲,不染世尘。

代表元代艺术水准的元曲中,属于道教戏剧一类的至少有40种,约占元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

受当时道教文学作品的影响,在磁州窑的瓷枕上也出现了许多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大都以流行的道教故事为内容,画面生动,人物飘逸,场景奇特,亦真亦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张天师断案画枕张天师断案画枕张天师是对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及世袭教主的通称。

汉末时张陵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人称张天师。

元杂剧中有一批以反映道教神仙信仰、宣扬道教教理和修炼方术为内容的剧目,世人俗称为神仙道化戏。

这类戏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演述神仙断案的故事,从而宣传道教的天条戒律。

如著名的元杂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又名《张天师明断辰钩月》,就是描述道教张天师断案的故事。

剧情描写秀才陈世英赴京赶考,路过洛阳城时,探望在此任太守的叔叔。

时值八月十五,叔叔在院中摆下美酒佳肴款待侄儿。

酒宴散去,陈世英独自在书房的院中吟诗弹琴。

一曲瑶琴,感动了月亮中的桂花仙子,便下临凡世,两人饮酒言欢,依依不舍,临别时约定来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聚。

桂花仙子走后,陈世英苦思成疾,大病不起,多方求医,仍无疗效,以致错过了赶考的日期。

到了第二年的中秋节,陈世英盼望着与桂花仙子相会,病情日趋加重。

恰在这时,云游洛阳的天师道三十七代传人张道玄准备回龙虎山修行,特来向陈太守辞行。

张天师来到陈太守的府衙,感到有一股污浊之气,便问道:你府上是否有染病之人?陈太守直言相告,侄儿陈世英已患病卧床一年,久治不愈。

磁州窑烧制艺术特色

磁州窑烧制艺术特色

制作流程与技术
拉坯成型
采用传统轮制技术,将瓷泥拉 坯成型,形成各种器型。
雕刻装饰
在坯体半干时进行雕刻、划花 、剔花等装饰手法,增加器物 的艺术美感。
上釉装饰
根据不同器型和装饰需求,采 用不同的上釉方式,如浸釉、 喷釉、涂釉等。
彩绘装饰
在釉面上进行彩绘,磁州窑的 彩绘技法独特,多采用黑、白 、红等色彩,线条流畅、构图
磁州窑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烧制技艺和艺术风格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磁州窑的瓷器上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如吉祥图案、山水画、诗词等,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 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磁州窑的瓷器造型和装饰手法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瓷器的造型常常以仿生、仿自然为主 ,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装饰手法则以刻、划、剔、绘等多种方式为主,展现出中国传统 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
磁州窑的造型设计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既考虑了 使用功能,又注重造型的美观和艺术性,使得器物既具有 实用性又具有观赏价值。
地域特色
磁州窑的造型设计深受当地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具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 化传统。
装饰手法
白地黑绘
贴花
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手法是白地黑绘, 即在白色的瓷胎上用黑色的釉料进行 绘画,具有简洁明快、黑白对比鲜明 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技艺,磁州窑还注重在传统的基 础上进行创新,如引入新的装饰手法和材料 ,尝试新的烧成方式和技术,使得磁州窑的 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创新精神是磁州窑能够长久发展的关
键之一。
现代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州窑也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来提升其制作水平和效率。例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设计和制造陶瓷产品,减少手工制作的难度和误差。同时,引入现代化的烧成技术和设备,可以 更加高效地完成烧制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磁州窑八思巴文器物所反映的时代文化

磁州窑八思巴文器物所反映的时代文化

磁州窑八思巴文器物所反映的时代文化在形形色色的元代磁州窑产品中,有的带有比较特殊的纹饰八思巴文,八思巴文属于拼音文字,是元世祖忽必烈责成国师八思巴创制并颁行的官方文字。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元代磁州窑八思巴文四系瓶(图1),据说瓶上所写八思巴文的意思是“美酒”。

▲图1 这件元代磁州窑八思巴文四系瓶,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据说瓶上所写八思巴文的意思是“美酒”彭城磁州窑的元代地层也出土过八思巴文折沿盘(图2)等器物,从有关元代八思巴文典籍查找发现,这只盘上所写八思巴文读作“yang”,对应的汉语是“杨、羊、阳……”(图3)▲图 2▲图 3元代磁州窑在表面烧制单字的碗盘等器物一般属于普通商品,器物表面的文字属于一般作品,具有启蒙和传播文化的功能,不涉及具体个人,也不属于题铭标识,但是这类八思巴文器物很显然是为满足蒙古人的需求才生产出来的。

八思巴文磁州窑器物的出现,表明蒙古人已成为磁州窑的消费者,已经由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渐过上置瓷安家的定居生活。

磁州窑器物中还有一类是带有墨书题款(图4),这是瓷器售出后买家作为物权归属标识题写的,有的带有记事功能。

▲图 4这类墨书题款,不仅表明物权归属,同时也反映出买家对磁州窑的喜爱和珍视。

墨书题款的磁州窑商品中也有八思巴文出现(图5、6),这是一件元代磁州窑黑釉铁锈斑盏残片,出土于山东冠县的古代城市生活层,它的背面写满了八思巴文【根据比对,中间这个字读作“tang”(汤、坛、谈…)图7】;这个元代磁州窑白盘底足内墨书题铭是“liu”(柳、刘)(图8)。

▲图 5▲图 6▲图 7▲ 图 8在磁州窑表面墨书八思巴文题铭的现象表明已经有蒙古人成为了磁州窑产品的特定用户。

还有一类带有题款的磁州窑器物,这类题款是在生产过程中烧制上去的(图9),我们看:“至正二年六月初四日”,“申家窑”,“李仕安索”;还有彭城磁州窑窑址采集到的这只残盘(图10),它正面的“烟寺晚钟”属于作品内容,背面底足内烧制有一个“崔”字。

一部填补磁州窑研究空白的力作——读马玉杰《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

一部填补磁州窑研究空白的力作——读马玉杰《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

磁州窑被誉为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学界对磁州窑文化的关注,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河北钜鹿古城磁州窑瓷器的意外发现,随后东西方学者陆续开启了对磁州窑遗址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

百年来,磁州窑研究主要聚焦于考古学与陶瓷学方面的问题,关注点多在烧造技艺、器物审美及装饰图案的解读上,很少涉及磁州窑古窑场建筑的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马玉洁副教授最新撰著的《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下文简称《建筑文化》)一书,首次从建筑学的研究视角切入,对古磁州窑中心窑场之一——今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古磁州窑相关建筑遗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填补了磁州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建筑文化》作为2016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研究”项目的新成果,在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的资金支持下,于2020年11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一)。

该书分为“窑场及建筑文化”“居住建筑文化”“商贸建筑文化”“张家楼古磁州窑建筑文化”“庙宇与祭祀建筑”“磁州窑的建筑与传承活动”等六个章节,近25万字,插图305幅,系统而全面地探究了彭城古磁州窑建筑遗存,展现了陶瓷技艺与窑场建筑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挖掘了陶瓷生产背后的文化内涵,为陶瓷工业发展历程研究贡献了重要的一笔。

笔者曾受访于马老师的学术团队,基本了解他们的研究内容,也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尽管如此,初见此书仍觉耳目一新,通读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建筑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磁州窑建筑文化的心血结晶,体现了其丰厚的学术积累。

马玉洁老师自2016年起构建学术团队,正式展开对磁州窑建筑遗存的调查与研究。

她带领团队完成了“彭城窑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研究”“彭城镇磁州窑建筑美学与文化重建研究”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建筑文化》的成书是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结果,也包含着邯郸学者报效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州窑文化普及阅读课(六年级)
峰峰矿区进修学校苗文芹
一、指导目的:
1、结合当地“磁州窑文化”拓展学生阅读视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从报刊、书籍、网络上查找有关磁州窑资料整理出来,以备课上阅读交流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峰峰是著名的北方瓷都,有着源远流长“磁州窑文化”哪个同学了解有关知识的请举手。

看来很多同学都准备病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老师今天也和大家一起来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更多的关于磁州窑文化的一些文学作品。

(二)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到“磁州窑文化”的?
师:同学们,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到磁州窑文化的,又是通
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呢?(生回答:家长叙述、本地书籍、网络查询……)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磁州窑文化”的文学读物呢?(生谈)师:能不能把你看到的有关“磁州窑文化”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同时也会让你们做很多社会调查,了解我们乡土文化,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了解我们乡土文化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使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家乡,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在这次搜集阅读“磁州窑文化”作品过程中,你们一定对怎样读书收获更多,有了新的体会吧?(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中。

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这些新的书籍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写感受(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磁州窑的传说》,想知道里面有哪些精彩的有趣的内容吗,请打开老师发的资料,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然后把你的阅读感受跟大家分享。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

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

(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在深入了解“磁州窑文化”的基础上对平时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以这种方法为指导自学了《磁州窑的传说》这个神话故事,其实有关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同类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