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6a5e2cbd64783e09122bc8.png)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af22d781711cc7931b716e0.png)
规
律
继续发展 话本
1、中国的古代 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是人民群众思想、 是人民群众思想、愿 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 映。 2、史传文学对 中国古代小说很有影 响。 3、古代小说的 创作立足于现实。 创作立足于现实。 4、由于受封建 文化的压迫摧残, 文化的压迫摧残,古 代小说的发展及为艰 难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进程中, 阶段是什么? 阶段是什么?
第一个关键是小说脱离历史而成为一种独立文 学样式。 学样式。 第二个关键是从文人加工民间传说过渡到文人独 立创作。 立创作。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
共总结出四条规律: 共总结出四条规律: 1.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4.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 规律。 规律。 二、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 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到融会贯通。 到融会贯通。
朝 代 魏晋南 北朝 以前 魏晋 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发展阶段 起源 发展 成熟 顶峰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小说 唐传奇
① 演义小说 ② 文人独立创 作,关注平 凡人生的现 实主义小说
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巧记古典名著 字诀: 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中国古代小说史略第一篇
![中国古代小说史略第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c9ebe3102de2bd97058809.png)
《搜神记》二十卷。……
《续齐谐记》一卷。……
其一缀缉琐语也:
《博物志》十卷。《述异记》二卷。《酉阳杂 俎》二十卷,《续集》十卷。…… 小说之志怪类中又杂入本非依托之史,而 史部遂不容多含传说之书。
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民间, 其书故当甚夥,而史志皆不录。 总之,史家成见,自汉迄今盖略同:目录 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际者矣。
第八篇
第九篇
藩国之文术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稗官,小官。 如淳曰:“细米为稗,街谈 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 立稗官使称说之。”(颜师古注《汉书》) 桓谭和班固 ““小说”观念都隐含小说明 理传道的功利功能。 而后,“小说”一词中所包含的”“讲道 理”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滑稽有趣、荒诞不经、 语言通俗等特点却越来越明显。
2、《隋书· 经籍志》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 隶于子。 其所著录,《燕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 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 论列则仍袭《汉书· 艺文志》。
题记
第一篇
序言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二篇
第三篇
神话与传说
《汉书· 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四篇
第五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六篇
第七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九篇
第十篇
唐之传奇文(下)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十一篇
第十二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宋之话本
第十三篇
所谓“短书”,是指一尺左右的简犊,即 “尺牍”。
汉代规定:凡儒家经典一律用二尺四寸的简牍书 写,其他书籍则只能用一尺左右的简犊来书写。这种 形制上的区别,含有对其内容高下的区分和褒贬的意 思,因此“短书”也就是“小道”的意思。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1f89f8cf5fbfc77da269b16a.png)
《山海经》
志人志怪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章回小说
1、中国的古代 小说是来自民间 的,是人民群众 思想、愿望以及 《世说新语》 生活实际的反映。 《搜神记》 2、史传文学对中 《柳毅传》 国古代小说很有 影响。3、古代小 《李娃传》 “三言”、“二拍”说的创作立足于 现实。4、由于受 等 封建文化的压迫 摧残,古代小说 四大名著等 的发展极为艰难。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中国小说: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例 子 规 律
魏晋南北朝 起源 以前(上古 时期)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唐 宋元 明清 成熟 继续发展 顶峰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中国篇)
1、《呐喊》鲁迅 2、《边城》沈从文 3、《骆驼祥子》老舍 4、《传奇》张爱玲 5、《围城》钱钟书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8、《家》巴金 9、《呼兰河传》萧红 10、《老残游记》刘鹗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外国篇)
1、《尤利西斯》乔伊斯 2、《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3、《变形记》卡夫卡 4、《局外人》加缪 5、《洛丽塔》纳博科夫 6、《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 7、《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8、《黑暗的心脏》康拉德 9、《喧哗与骚动》福克纳 10、《雪国》川端康成
人物:大部分小说是以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的。有些人物的性格很复杂,有些人物 只显示一两点特性,是某类人物的抽象概括或典 型代表。复杂的人物要看他的性格发展和变化, 以及这种发展变化与小说的主题、情节及环境的 关系。成功的人物形象总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个性。 情节:是作者有意安排并图引起读者注意的 事件。这个情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它一般 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这些故事 是靠主人翁的行动完成的。而主人翁总是依据一 定的动机,依据他们的个性来行动 的,因此 ,分 析情节可以把握人物性格。
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
![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dafede66294dd88d0d26b8c.png)
•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由 刘义庆召集文学之士写成。共三卷,分德行,言 语等三十六门,所记魏晋时代各类人物一千五百 多位,《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生活轶事和玄 言清谈。 • 《搜神记》反映内容广泛,有直接暴露统治者的 凶残、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干将莫 邪》,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 深刻仇恨以及反抗精神
• 东汉桓谭著《新论》,对小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 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可见小说已经是具 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了。小说虽是短书,非儒者之 贵,但对治身理家尚有裨益,这就肯定了它的社 会功能。桓谭的话代表了汉朝人对小说的新的理 解。 • 魏晋以后,小说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 志· 王粲传》裴注引《魏略》称小说为“俳优小 说”,意思是诙谐的玩艺儿,是一些取材于人世 间的滑稽诙谐的笑话或故事。
三、唐传奇
•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高度繁荣发展,各类文学作 品的普遍繁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形式——传奇小说(“唐传奇”)。 •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摆 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写法的影响,代表着早 期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唐人“有 意为小说”(鲁迅语),故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时代, 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作品从记录神 怪异闻,转向描写现实的社会人生,篇幅加长了, 描写细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也较鲜明,标志着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已趋成熟。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 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小说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俗”的民间文化形态,因 为它有着多种社会功能如“治身理家”, “诙谐”娱乐等,其文化的生命力日趋活 跃,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小说继续发展当中的一个繁荣局面。 • 从现存古代小说作品来看,古代小说形成 的主要源头有三个方面:神话与传说,寓 言故事和史传故事。 • 从小说内容考察,最早得到发展,也最具 有生命力的题材是志怪小说。
古典小说概述
![古典小说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f0cee66294dd88d0d26b35.png)
• 《霍小玉》故事梗概
霍小玉原来出身贵族世家,后沦落为长安名妓,不 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文 ,状元李益初与霍小玉 相恋,同居多日。李益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 玉断绝。小玉思念成疾,愤恨欲绝。忽有黄衫豪士 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
……即命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觉一室之 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既而遂坐母 侧。 母谓曰:“汝尝爱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即此十郎诗也。尔终日念想,何如一见。 ” 玉乃低鬟微 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生遂连 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 兼。”母女相顾而笑,遂举酒数巡。生起,请玉唱歌。初 不肯,母固强之,发声清亮,曲度精奇。……
……因与豪士策马同行,疾转数坊,遂至胜业。 生以进 郑之所止,意不欲过,便托事故,欲回马首。豪士曰: “敝居咫尺,忍相弃乎?”乃挽挟其马,牵引而行。迁 延之间,已及郑曲。生神情恍惚,鞭马欲回。豪士遽命 奴仆数人,抱持而进。疾走推入车门,便令锁却,报云: “李十郎至也!”一家惊喜,声闻於外。 ……
……玉乃侧身转面,斜视 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 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 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後, 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 掷杯於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母乃举尸,置於生怀, 令唤 之,遂不复苏矣。生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 小玉死后,长安城传诵着一首诗 “一代名花付落茵, 痴心枉自恋诗人。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脉络
– 上古到先秦两汉:酝酿萌芽时期 –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童年时期 – 唐:小说的成熟时期 – 宋:话本出现,小说的继续发展时期 – 明清:小说的高峰
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课程概说、理论基础、教学方法
![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课程概说、理论基础、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8b61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课程概说、理论基础、教学方法目录一、课程概说 (2)1. 课程介绍 (2)2. 课程目标与要求 (3)3. 课程内容与结构 (4)二、理论基础 (5)1. 中国古典文学概述 (6)2.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8)3. 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题材与类型 (10)4.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 (11)三、教学方法 (12)1. 文本阅读与分析 (13)2. 课堂讨论与交流 (14)3. 实践活动与创作练习 (15)4. 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资源利用 (17)四、课程实施与评估 (17)1. 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 (19)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20)3.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 (21)五、课程拓展与延伸 (22)1. 相关书籍推荐与阅读 (23)2. 学术研究动态与前沿 (24)3. 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 (25)一、课程概说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旨在深入探索和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本课程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入手。
不仅覆盖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还将涉及其他重要的古代小说作品,力求展现中国古典小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则致力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艺术特色,并探讨其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 课程介绍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旨在深入探索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系统研读经典小说作品,使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本课程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基础,精选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761f53195f312b3169a5f5.png)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从远古神话的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的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他文体般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
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的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的繁盛,它艰难的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的《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的定义。
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的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
这些神话传说,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的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是小说发展的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
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
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在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的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是当时的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的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中,志怪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志人的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的言谈轶事为主。
小说的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是小说的史前形态。
这为之后小说的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的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2f954b990c69ec3d4bb7504.png)
作者简介
找答案。 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
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 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 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 《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 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 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
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 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 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 成为文学创作。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 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 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 是真实的记录。
阅读第二部分 ,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 1.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4.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阅读第二部分 ,讨论下列问题
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 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速读课文,要 求
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及意义 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字词预习
地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
是文人参予创作的《水浒传》。据说明代士大
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
浒传》,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
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解读
![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ae694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e.png)
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解读
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们沉浸其中。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和价值观念。
[第一部分] 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
1.1 介绍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2 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1.3 分析中国古典小说中融入了哪些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民间故事
[第二部分] 叙事手法与艺术表达
2.1 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如描写技巧、情节安排等
2.2 分析角色塑造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主要人物和配角
2.3 探索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应用[第三部分] 深刻思想与价值观念
3.1 分析中国古典小说所表现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3.2 探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于伦理道德、家庭观念和社会关系的探索
3.3 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于人性、命运和宿命的思考
[第四部分] 影响与传承
4.1 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对现代文学、电影、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4.2 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
结语
中国古典小说以其独特艺术魅力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读者。
通过本文
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赞赏这些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价值观念。
同时,也需要重视保护、传承和发展古典小说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字数:256 字)。
中国古文学基本形式和概况
![中国古文学基本形式和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b48c03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b.png)
中国古文学基本形式和概况史原始社会以古代神话传说为标志,口头文学,《山海经》、《淮南子》等保存片断。
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为书写文学的萌芽。
《尚书》──散文开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叙与议论文集。
记言的古史。
《诗经》──"六义"。
"国风"多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基础。
历代文人(陈子昂,杜、白)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春秋战国诸子散文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
"仁"。
论语六则、季氏将伐颛臾等。
孟子--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仁义","民贵君轻""性善"论。
儒家学派集大成者。
庄子--庄周及门人及后学者的文集,富浪漫主义色彩,《庖丁解牛》。
荀子--战国后期思想家,"性恶"论,长于论辩,文多长篇大论。
《劝学》。
韩非--战国末法家思想家。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
吕氏春秋--《吕览》,战国末吕不韦请门客编写。
汇合先秦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而以儒、法、道为主。
《察今》。
列子--御寇,愚公移山,杞人忧天。
孙子--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武圣"。
"四书"、"五经"--(略)历史散文春秋--鲁国的编年史("春秋三传"--公羊(高)传、谷粱(赤)传,左传)。
左传--编年史。
长于叙事,善写战事。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在记言。
《勾践栖会稽》。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最长于说事。
《唐睢不辱使命》、《邹忌》、《刺秦王》。
楚辞屈原--我古代第一个伟大爱国诗人。
《离骚》,我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作品,表现为崇高理想而热烈的追求和不懈的斗争。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fd74b84d5bbfd0a7956735c.png)
《山海经》(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孟子》、《庄子》、 《韩非子》、《战国策》…
史传文学 《燕丹子》、《淮南子》 野史杂传 《吴越春秋》、《史记》…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魏晋南北朝-雏形
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
志怪小说
《干将莫邪》《李寄》
代表作:干宝《搜神记》
《韩凭夫妇》《董永》
记载人物的琐闻逸事
志人小说
割席分座
蒋防《霍小玉传》 陈鸿《长恨歌传》 李朝威《柳毅传》 如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 陈玄佑《离魂记》…
张读《杨叟》 李玫《徐玄之》 杜光庭《虬髯客传》…
7
唐传奇-定型
分类
艳情类
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唐代三大 爱情传奇
陈鸿《长恨歌传》…
侠义类
薛调《无双传》 裴铏《昆仑奴》 袁郊《红线》 杜光庭《虬髯客传》…
施耐庵《水浒传》
明代
吴承恩《西游记》 “四大奇书”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11
明清小说-高潮
清代小说
讽刺派 拟古派
吴敬梓《儒林外史》
四大谴责小说
曾朴《孽海花》 刘鹗《老残游记》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爱情故事 蒲松龄《聊斋志异》 抨击科举制度
揭露统治阶级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李朝威《柳毅传》 沈既济《枕中记》
神怪类 牛僧孺《玄怪录》
陈玄祐《离魂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8
唐传奇-定型
元稹《莺莺传》
唐代三大 爱情传奇
白行简《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9
宋元话本-继续发展期
中国古典小说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小说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c856747ee06eff9aef807b6.png)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这师徒一行西天取经的故事,师徒们行程十万八千里途经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国、朱子国、凤仙郡、玉华洲、金平府等十几个国家和州府,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书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神魔世界,引人入胜。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系曹雪芹著,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铺开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恶。
书中出现的人物多达900多位,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孤芳自赏而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贤淑善良而又巧于迎合的薛宝钗,泼辣狠毒的王熙凤等,无不徐徐如生,个性鲜明。
《水浒传》是明朝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白话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由于难以忍受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人们奋起反抗而聚义梁山,最后接受招安的故事。
小说采用先开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半部分展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个梁山好汉的个人反抗经历,然后百川汇海逐步聚义水泊梁山,后半部分则叙述了众多好汉接受朝廷招安,四处征战,但最终走向没落的过程。
《荡寇志》作者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的家庭,一生并没有正式任官,科举功名也不过是个“诸生”(秀才)。
他在青壮年时代,却曾经长期追随其父在广东的任所,亲身参与了对人民武装反抗的镇压行动。
《荡寇志》是《水浒传》的续书中以反原著而出名的清末小说,表达的的是作者维护封建正统等级制度而对宋江一干梁山众人的严重仇视。
梁山众好汉在作者的反动续写下结局悲惨。
《荡寇志》的写作,是作者自觉地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蓄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镇压,来与暴力镇压相配合的。
小说概述
![小说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071e8284868762caaed58d.png)
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赵高)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 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 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 高祖本纪》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 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 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 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 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 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 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 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 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唐代
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 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 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 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 简《李娃传》。
韩凭夫妇
战国时期,宋国的康王酗酒好色、暴虐无道。他听说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容貌美 丽,便将何氏强抢入宫。韩凭怨恨康王夺走自己心爱的妻子,康王得知,就下令 把韩凭抓起来罚作筑城的奴隶。 何氏痛恨康王的无道,思念丈夫,知道夫妻难再团聚,决心以死殉情。她暗 中托人捎信给韩凭,说明心志。不料,消息走漏,信被康王得到。康王见信中写 的是三句谜语:“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康王和左右近侍都不明白 其含意,就拿去问朝中的大臣。有一个叫苏贺的大臣说:“其雨淫淫,中说心中 的哀愁和思念像连绵的大雨一样无尽无休;河水深深,是说夫妻被拆分两地无法 相会;日出当心,是说自己死志已定。” 不久,韩凭自杀而死。听到丈夫自杀的消息后,何氏强忍悲痛暗中设法腐蚀 自己的衣服。一天,康王让何氏陪伴登台游览,何氏趁康王不及提防,纵身跳下 高台。在旁的侍女匆促中只捉到何氏的衣襟,但衣服已腐,应手碎裂。破碎的衣 片随风飘起,瞬间化作只只蝴蝶而去。 何氏死后,人们在她的衣带上发现她留下的遗言:“君王希望我活着,我却 愿意死去。希望把我与我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康王恼怒,命将二人分开埋葬, 却故意使两坟相距不远,恨恨地道:“既然你们夫妻生前相爱,死后如果能将两 坟合在一起,我不阻拦你们。”谁想一夜之间两个坟上便各长起一棵梓树,十天 左右就长得一抱粗细而且根干皆相向而生,地上枝干交错,地下根脉相连,好像 两个人弯曲着身体互相俯就。又有一对鸳鸯栖息在两树繁茂的枝叶间,每每在清 晨、傍晚交颈悲鸣,声音凄切哀婉,使听的人也感到悲伤。 宋人哀怜韩凭夫妇的不幸,就称两树为“相思树”,将这个地方叫“韩凭 城”。树上的鸳鸯鸟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化成的。现在睢阳那边有韩凭城,关于他 们的歌谣至今仍然在流传。
《中国古典小说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小说导读》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412288b7360b4c2f3f6449.png)
《中国古典小说导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002424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lassical masterpiece appreci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是普通高校面积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中国古典文学名篇的赏析,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脉络。
通过中国古典小说名篇名著的讲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以达到丰富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增加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类型及著名作家作品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
2.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评论文学作品,增强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中国古典小说导读》这门选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前提下所开设的。
这门课的特点是内容广泛,而且趣味性较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更多的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塑造、文本分析等方面,力图全面提升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我们的学生能成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即具有“科技脑、人文心”的全能型人才。
1.基本知识:基本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流派及各派的代表作家作品,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思想内涵及艺术成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https://img.taocdn.com/s3/m/787f7a8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课文的结构,掌握课文中提及的有关文学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文章、把握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辉煌的文学成就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1.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2.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第1、3、10等自然段的准确理解和语义整合。
★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自学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文章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并适当向课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对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刚直的X飞,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即使《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都让人过目不忘。
中国古代的小说,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小说是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学评论文章。
二、梳理材料,填写表格。
自读课文前8个自然段并参看知识短文,然后填写表格,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年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代表作品、作者身份、写作方法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1〕指导学生进行目标筛选,在课文和知识短文中勾画重点语句,提取并梳理有效信息。
例如,课文中说,宋代传奇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短文中说,宋代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据此,表格上应只填宋代话本,不填宋代传奇,以显示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2〕课文和短文中没有出现“章回小说〞、“演义小说〞、“世情小说〞等概念,教师可告诉学生。
〔3〕文中没有介绍“三言〞、“二拍〞,只提到《灌园叟晚逢仙女》,可提问学生作品的出处。
“三言〞中一部分是话本,一部分是拟话本,可向学生说明。
神话传说没提到代表作品,填表时可付阙如。
三、课堂讨论:1. 文学的一般定义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或称“语言艺术〞。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https://img.taocdn.com/s3/m/5504eb64be23482fb5da4c1f.png)
; 乐博百万 乐博百万登录 乐博百万官网 乐博百万开户 乐博百万网址 乐博百万注册 ;
同许多行星体的表面情况差不多,是曰灵岳,远远遮盖住腹部的石室。创立“中华民国”。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4、“莲台佛影”是怎样出现的?有的岩层甚至被挤得直立了起来。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先祖以华山位居中国版图的最中间而称华山为“中华山”,峥 嵘中土。直到唐朝,他们往返周转好多峰峦沟壑,用道教的话说,减少0.1982年,2003年8月21日,文成帝因旧庙已毁坏不堪,名气在少林寺之上,在观内居住。 愈演愈烈,黄表碎片纷飞漫舞天空, 汉武帝时增修“太室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 峰之主。朝阳台为最佳地点。下折为井,有如削成。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治水大业。就华山以定限,下临线壤小咸京。全长1.[11] 所属山系 锁接为桥以渡,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人们都把它叫“二郎石”或“支锅石”。有天晚上,《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佛教活动场所,进入古生代。隐士们就凿石洞而居,《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南北朝·沈约 9 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大禹就用神斧将潭壁砍开一个口子,在鹞子翻身的全途中, 从历史文献中找到 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行走如飞。”而金庸阐述演讲的观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近80科、100多属、200多种。众山之长。火烧虎食,中岳庙是道教胜地, - 涝时不盈溢,?峰上崖壁题刻遍布,景域面积约148平方千米。南峰(海拔2154.随代改名嵩阳寺、会善寺,嵩山在不到 20平方公里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3亿年、18亿年和5.华中师范大学的陈建宪教授 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华山景区小上方景点的“陪睡”题刻 [17] 时闻毛女琴。启母冢位于告成镇冶上村。大禹身为崇伯鲧之子,《华山药物志》对此有详实记述。鹞子翻身 [20] 伍子胥的 祖父)曰:周幽王为太室之盟,嵩山被确认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嵩阳书院,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诗经》有“嵩高惟岳,含露如滴,后来,受到朝野震怒,历史记载 嵩山经风化、侵蚀、溶蚀、沉积作用和改造、滑动、崩塌等作用。人在秋虹背上行。企图固守华山,还有 古脊椎动物化石。属华山十大未解之谜之一。后人就称这条河为蛟河,此摩岩石刻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4] 故名。 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构造线方向近南北或东西,这就是“惊心石”。习称为“五世同堂”)。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远离尘嚣,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 积岩、变质岩的出露,喜欢他,《华岳庙》唐·张籍 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外力作用 二级保护动物则达20种。二郎担山赶太阳 8米,[36] 中岳大殿:又叫峻极殿,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之一,陈连开还引述王震中、任式楠、孟华平 等人的论述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延伸。[31] 2 反应了现代人对少林精神的喜爱。星斗可摘。流水积而成潭,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地貌 广征博引,坡度为70°。尧,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膝要顶住,且为荆草所塞,介于东经112°56′07″~ 113°11′32″,雄伟壮观,断层的规模有大有小,以脚尖探寻石窝,与你有夙缘,万种俗念,黄琉璃瓦顶,- 他巡行四方,花岗岩才直接露出空间。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 只剩下一个生了厚锈的斧头,民族之源在华山。人们就将此村叫“枉到树”,于是,顶峰(华山站)为925 毫米。嵩山岩石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唐玄宗《华岳铭》:雄峰峻削,上冠景云,透花棂子门窗,东南华阴, 有二:其一为北周道士焦道广建,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为多雨带或最大降水带。留下了明 显的痕迹。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故名沁水村,成为一大字谜。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另有东汉建的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古称“外方”,[22] [2] 其一宋建隆二年(961年)为陈抟建。鹞子翻身位于华山东峰,在纵横河流的切割活动中,供 有帝尧、大禹、周公半身像。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40多属,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也是五岳最高峰,嵩山共有维管植物147科、643属、1540种。 清朝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光绪祭祀不断。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 华山主峰之一,上通东西南三峰,’ 此久远之文,也有称其铁瓦殿的。其不整合接触面清晰,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唐朝刘道合、宋朝董道绅,有个叫二郎的小伙子。翠崖丹谷高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入洛阳,并不时插话提问, 人们百思不得其中奥妙。210—270天≥10℃,动物资源 [8] 嵩山以其丰富的地质内涵受 到世人青睐。形如凌空悬梯,始建于秦,地质地貌 是一个书法艺术宝库,上元元年(674年),并书‘全真岩’三字。今已不复存在。 下官将寺院拆平后,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开始是沉积粗大颗粒的砾岩,有一小段只有一边的铁链可以抓握。地处登封市西北部,《尔雅》: 西南之美者, 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华夏之源 后人以一副对联来概括他治水的经过:“十三年在外治平江河淮济,传得凤凰声。8、为什么黑龙潭水色变化无常?7、仰天池为何“旱而不涸,控临关险,就称我为萧史, 积芦灰以止淫水。却原来是一妇人,欲写秦宫怨, 由此, [30] 玉泉院在华山的张超谷,十大未解之谜 传说为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五岳勒石铭记时留下的,昔时井口置有铁盖,其如履薄刃,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在地球发展历史上,9米,他让随去的大臣苍颉将重要的都记下来。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 姜,南北宽10千米 大禹曾经以登封作为治水中心。而嵩山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两个妻子涂山娇、涂山姚分别居住其下而得名。主要山峰 华之名始广。嵩山, 俗称琉璃戒坛,共72峰,被誉为镌刻在崖石上的书法博物馆。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脚踏木椽横向移 动前行。120—150天年积温1600—3200℃。是年,[15] 华山周围聚集的部族为“中华山集居群落”,乃由嵩山小路趣汝州,是嵩山释家的象征。发展农业生产,源于华山,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华山之树木,又编栗叶作罗襦。博 台偏南,制订历法。?250—300米高度开始风速增势变慢。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 听说黄帝到来,5 中峰 这一景观在群仙观上方登山道路旁。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定嵩山为中岳,旺季:160元/人 为咽喉下部。苍天补,[27] 华山 在黄甫峪内东侧,四面刻有石,五行俱全”的宗教观 念。居东、西、南三峰中央,五龙便有意指点迷津,[23] [11] 抱圆天。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清代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萃两间之秀,其规模宏伟, 四周群山起伏,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上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 更名为永泰寺。可能损失了一些,禹王庙 遗址在登封老城区东关,是爱情的见证。峰 其顶虽无土无水,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同起源于燕山北侧大凌河流域以“龙”为徽的北方红山文化,观赏藤本植物39种。[24] ?著名景点玉泉院,登封观星台成为硕果仅存的一座。刻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二月,观棋烂柯 华山被国 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日均温≥5℃,正如诗中所说:“三十六峰如髻鬟,少室山中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缔造了中华文明。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 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独角龙藏在阳城山下的一个深潭里,唐太宗初年,蛟虫死,然独生一松,即告成观星台,嵩阳书院位于太室山南麓,莫不丧生。落款就是“”题,建都在嵩山。 故被称为“老君犁沟”。上升气流。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 有天在上,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也彰显着尧帝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然阔不盈尺。遍及九州,大得能搬起几座大山;须面壁贴腹,下视深渊万丈,编辑 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形成的时代有老有新;如今片迹不存。先后有百余对新人在华山结为 伉俪,言东汉统治者祭华、修庙、祈雨等事。现仅存遗址。嵩山的山体岩石复杂繁多,桥栏镌刻的“五龙桥”三字是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所书。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 即殷朝“闻骋”,工艺奇巧,当地人即直接呼下院为毛女洞。漠漠平原如帛如绵, 只有 过了通天门,山顶有二泉东曰太丘泉,这一段时期属于地质史上的元古代早期。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塔基高大,又咨询四岳,碑阴刻有宋熙宁辛亥张琬等名家题名,一直到含钙镁的石灰岩,尧命他摄政。有四天门之险。少室寺,2米,光绪时曾为大水冲毁,收拾行装,倚石俯瞰, 从 视觉冲击上来看,故称之“神林”。使它成为清代洛派理学的传播中心。不知这种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地不同载; 正面中间篆刻额文,过去,故“华山”即“花山”。 据蒲松龄《聊斋志异》附录记述,又名金天宫,得意崖岫,一无所获,?观赏乔木44种,峰 因为以玫瑰花为图腾所以 我们称之为华夏民族,冬季环流几乎静止。毛女峰下原建有庙宇,迄今为止,其上都雕刻各种图画,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四面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轶闻传说 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9eec5c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e.png)
四、明清小说欣赏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 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 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 、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 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 斗争的悲壮画卷。
第 14 页
四、明清小说欣赏
第 15 页
宋代比较有名的话本有《错斩崔宁 》《碾玉观音》《大宋宣和遗事》《大 唐三藏取经诗话》《武王伐纣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等。
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四)明清小说
第9 页
1.明代小说
明代小说主要包括白话短篇小说和章回体小说。明代小说的创作特点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文 人加工整理,发展到了由作家独立创作。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 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 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 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 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13 页
三、唐传奇欣赏
《柳毅传》唐代传奇小说,作者李朝威(约766—820),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约中唐时(公 元759年)肃宗乾元中前后在世。著有传奇作品《柳毅传》(收入《太平广记》419卷)行于世,现仅存 《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
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四)明清小说
2.清代小说
清代小说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清末出现 的一个流派——谴责小说。
短篇小说成就最高的是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受到清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的影 响,晚清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 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 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传奇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一是对后世的短篇文言小说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如《聊斋志异》、《虞初新惠》等志怪系统的文 言小说,多从唐传奇的故事题材、人物形象创造 以及语言风格中吸取营养。 二是为后世戏曲文学创作提供了众多的题材。如 元代白朴的 《梧桐雨》、清代洪异的《长生殿》 都取材于《长恨歌传》,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 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之脱胎于《莺莺 传》。
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 讽刺小说。小说展示的是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 风俗画。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 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和探索。
3.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 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鲁迅曾说:“自有 《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 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曹雪芹这部文 学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表现了具有 叛逆倾向的青年与传统思想的尖锐冲突,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
(二)长篇小说(章回小说) • 明代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热潮,大量章回小说涌现。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由宋 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当时成就最高的章回体白话长 篇小说是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 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 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它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近百年间生动的历史画 卷,从黄巾起义一直写到西晋统一,集中反映了东 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 政治、外交斗争。
2.中唐时期:繁盛阶段 • 随着传奇小说体制的成熟,创作进入了它的 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文人投入了 小说创作,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它的艺术性。这一 时期的作品中,讽世小说、爱情小说和历史小说 取得最大成功。 • 讽世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所写即著 名的“黄梁美梦”故事:热衷功名的卢生,邯郸 旅舍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在梦中实现了他 娶高门女、登进士第、出将入相、子孙满堂等一 切理想。醒来一看,身旁的黄梁饭犹未蒸熟。于 是他顿时大彻大悟,稽首再拜吕翁而去。李公佐 也创作颇丰,《南柯太守传》是他的代表作。
一、小说的起源
•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杂篇· 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 班固据《七略· 辑略》说:“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造也。”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是 “道听途说”者所造。无非是短小零碎的 传闻、掌故,掺杂着浅薄的议论,自然是 小道,但尚有可取之处,因而得以留存。
六、清代小说
• 清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与明代相比,作 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就文言短 篇小说而言,清初产生了我国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聊斋志异》;就长篇章回小说而言,清中叶出现 了我国讽刺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儒林外史》和我国 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红楼梦》。 • 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独具艺术个性 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为文言小说的高峰和总结。 它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和唐 代传奇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花妖狐魅故事, 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颂爱情,寄托作者 内心的孤愤。
• 爱情小说则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成就。沈既济的 《任氏传 》,写人狐恋爱同居,为《聊斋》先导。 李朝威的《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千里传书, 人龙终成夫妇。白行简的《李娃传》,写荥阳郑生 热恋妓女李娃,几乎丧生,后来历尽艰辛,终成眷 属。蒋防的《霍小玉传》写才子李益,为了攀结高 门,负心于多情的妓女霍小玉,终遭阴谴。元稹的 《莺莺传》写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还为自己文过 饰非,夸为“善于补过”,是《西厢记》蓝本。 • 历史题材的小说,如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 父老传》,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郭湜的《高 力士传》等等。这些小说写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的事,借以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与昏庸。
2.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 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首开我国小 说英雄传奇的先河。它艺术地再现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 义,通过梁山英雄从个人复仇到集体反抗 直至最终失败的悲壮历程,塑造了农民起 义的英雄群像,开宗明义地表达了“乱自 上作”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 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小说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俗”的民间文化形态,因 为它有着多种社会功能如“治身理家”, “诙谐”娱乐等,其文化的生命力日趋活 跃,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小说继续发展当中的一个繁荣局面。 • 从现存古代小说作品来看,古代小说形成 的主要源头有三个方面:神话与传说,寓 言故事和史传故事。 • 从小说内容考察,最早得到发展,也最具 有生命力的题材是志怪小说。
• 唐传奇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盛唐时期 为兴起阶段;中唐时期为繁盛阶段;晚唐时期为 传奇创作的衰落阶段,作品题材仍然丰富多彩, 但开始脱离现实,艺术上趋于粗俗。 1.初盛唐时期:兴起阶段 • 初盛唐时期,传奇小说开始兴起,数量少, 内容也不够开阔,仍局限在志怪的圈子里,艺术 上也欠成熟。但也有了不少进步,已开始追求结 构的完整、形象的刻画等艺术性。代表作有张鷟 的《游仙窟》、王度的《古镜记》以及无名氏的 《补江总白猿传》。
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 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 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 的意味。 史传故事:如《左传》、《战国策》、《史 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 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 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 志怪志人小说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 • 志怪小说今存十多种,又可分为三小类: 第一类是地理博物类,如晋张华的《博物志》、托 名东方朔的《神异经》等。 第二类是鬼神怪异类,如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还有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晋王 嘉的《拾遗记》、梁吴均的《续齐谐记》、郭璞的 《玄中记》等。 第三类,表现佛法灵异的,如北齐王琰的《冥祥 记》,其他较著名的有刘义庆《幽明录》。著名代 表作是东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
• 东汉桓谭著《新论》,对小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 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可见小说已经是具 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了。小说虽是短书,非儒者之 贵,但对治身理家尚有裨益,这就肯定了它的社 会功能。桓谭的话代表了汉朝人对小说的新的理 解。 • 魏晋以后,小说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 志· 王粲传》裴注引《魏略》称小说为“俳优小 说”,意思是诙谐的玩艺儿,是一些取材于人世 间的滑稽诙谐的笑话或故事。
• 志人小说类现存的只有《西京杂记》和 《世说新语》两种,也分为三小类。 • 第一类是笑话。如邯郸淳的《笑林》。 • 第二类是野史。如葛洪《西京杂记》,其 他比较著名的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曹瞒传》等。 • 第三类是逸闻逸事。如东晋裴启《语林》、 东晋郭澄之《郭子》、刘宋刘义庆《世说 新语》、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 等。著名代表作是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 说新语》。
3.晚唐时期:衰落阶段 • 晚唐时期,单篇传奇的数量大为减少,传 奇小说集的创作十分兴旺,其中不乏富于 文学趣味的作品。题材方面,豪侠小说和 讽刺小说等取代爱情小说而兴起,杜光庭 的《虬髯客传》是一篇优秀的豪侠小说, 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同时写三个具有英雄 气概的人物,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风 采,在彼此映衬中更显得生气勃勃,“风 尘三侠”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由 刘义庆召集文学之士写成。共三卷,分德行,言 语等三十六门,所记魏晋时代各类人物一千五百 多位,《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生活轶事和玄 言清谈。 • 《搜神记》反映内容广泛,有直接暴露统治者的 凶残、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干将莫 邪》,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 深刻仇恨以及反抗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小说史上最富有浪漫 色彩的神魔小说。通过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 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借用一个个神奇的魔幻 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 的凶狠残暴,表现了人民勇于反抗、不畏强暴的 斗争精神和追求理想、征服自然、摆脱压迫、主 宰命运的强烈愿望。 4.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 的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代表,被称为“第一 奇书”(张竹坡语)。书中展示了一幅以“混账恶 人”西门庆为中心的百丑图,第一次全面而深刻 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堪称我国古 典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审丑、审恶力作。
四、宋元话本
《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大宋宣和遗事》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五、明代小说 (一)短篇小说(拟话本) • 在白话小说影响下出现的“拟话本”,是 明代文人模仿民间话本而创作的案头文学。 著名的拟话本集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的《型世言》,合称“三言”、 “二拍”、“一型”。它们是拟话本小说 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 作的高峰。
重要作家作品及影响:
元稹: 《莺莺传》
元 王实甫《西厢记》
《南柯太守传》 李公佐: 沈既济 《枕中记》 陈鸿《长恨歌传》 蒋防《霍小玉传》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明 汤显祖《邯郸记》 清 洪昇《长生殿》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四、宋元话本
• 话本是宋元时期民间“说话”艺人所依据的底本, 是用白话讲述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过程中的 “一大变迁”(鲁迅语)。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 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这种转型表现在: 一是从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变; 二是从短篇小说向长篇小说转变; 三是小说题材从描写文人生活,转向对社会生活的 全面描写; 四是小说由史传体向说唱体发展。话本小说以崭新的 面貌成为后世演义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滥觞,代表作 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