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陈嘉庚办学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陈嘉庚办学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一、教学目标: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有主 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 1、2 难点:目标 1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讲《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祸补天》其中的一则神话故事,引 入课文。 (二)学字学词。 用各种方式读课文中的生字。 引导展示,总结识字方法。 组词练习,指导 纠正。 (三)看图画,讲故事,明词义。 出示有关人道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图片(音像资 料), 组织学生观看。 小组内讲一讲 4 个神话故事(课前应准备好) 引导学生将传说和现代科技对比,说一说,你想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词语, 读出韵律美。 (四)指导书写。 (五)拓展学生学习。 小组交流课外看过的神话故事或去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一)切入举偶 1、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 们,大 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2、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 吗?"千 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二)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 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 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 "稼"是第四 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 懂的地 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拓展实践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用怎 样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呢?结合自 己的实际谈一谈,写一写。
14 陈嘉庚办学_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4 陈嘉庚办学板块:教学设计—课件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9自然段。
①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②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远在异乡的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
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自奉菲薄。
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
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
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
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
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爱国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14 陈嘉庚办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八十九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14 陈嘉庚办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八十九第1题【填空题】给加横线字注音赚取______ 双鬓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诚信______ 积蓄______ 耽误______欺侮______ 兴隆______ 简朴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解释。
Ⅰ隆:①盛大;②兴盛;③深厚,程度深;④凸出。
隆冬______ 隆重______ 兴隆______Ⅱ范:①模子;②模范,好榜样;③范围;④限制。
师范______ 范畴______ 防范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连连有关学习的歇后语。
闭着眼睛进学堂______ 能者为师孔子搬家______不认输(书)学问无大小______先苦后甜十年寒窗中状元______尽是输(书)【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连续不断。
______②指乘船到很远很远的外国去。
______③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______④指拖延了时间。
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______:简单、朴素。
______:兴旺昌盛。
______:形容接连不断。
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兴xīng______ xìng______厦xià______ shà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读课文《陈嘉庚办学》,说说为什么陈嘉庚办学最着急?【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读课文《陈嘉庚办学》回答陈嘉庚在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时,他回到家中又怎样对妻子说?【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熟悉②关闭【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修改病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陈嘉庚办学》
……
陈嘉庚为什么要办这么多学校呢?
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 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这是陈嘉庚办学的思想动力,也是他 创业打拼的动力。
校门
教 学 楼
图 书 馆
饭堂
全景
陈 嘉 庚 先 生
看到这么美丽的厦门大学,面对这位可亲可 敬老人的画像 :
作为一个小学生,你 想对他说什么呢?
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 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
由于村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连私 塾都办不下去了。
• 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 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 怎么行呢?
——“很着急”表现了陈嘉庚看到家乡的现 状后焦虑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陈嘉庚焦 虑的心情。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 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办学 上,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 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陈嘉庚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着对孩子们的关 爱,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拼命地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从这些 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回到家里,他拿出所有积蓄。
——说明他为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毫无保留地献
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 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 音乐。”
——写出了陈嘉庚对孩子的爱和对未来充满信心。
看 插 图 , 谈 谈 你 看 后 的 感 受
课后作业: 搜集一些名人的爱国故事, 讲给同学或父母听。
学习生字
袖 涉 隆 赚 范 欺
陈嘉庚办学,二经二 姜美岩
14.陈嘉庚办学二经二校姜美岩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叙述陈嘉庚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因贫穷连私塾也办不下去。
他深为家乡的孩子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
表达了一名华侨的深切爱国之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能记文中生字词;继续渗透体会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陈嘉庚的心理、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陈嘉庚办学的原因以及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振兴,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抓住陈嘉庚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回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嘉庚办学》,提笔即是练字时,即使写不好,也要拿出态度,写的工整,干净。
(板书课题)2、上节课学过的生词都掌握了吗?请拿出生字本,听清四个词语后,再一起写在本子上。
(小班长提示大家书写习惯)3、(ppt)对照屏幕,(远涉重洋兴隆犹豫欺侮)自批后改。
结合课题,看看这些词语能帮助大家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吗?(1)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远涉重洋心念家乡)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中心句: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4、陈嘉庚涉足罐头业,橡胶业,1925年时资产总值已达到12021元,在南洋算得上是一位实力雄厚的华侨大实业家。
他想到办学,而且一办就是六十几年,一投就是上亿美元,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办的呢?在当时,办学是为了赚钱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陈嘉庚,了解这位华侨领袖。
二、深入感悟文本,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怀。
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1)思考:陈嘉庚一定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让你感受到什么?(提示:关注描写陈嘉庚语言,行为,神情,心理的语句。
)师巡视,关注同学批注的内容和符号,有了想发伙伴之间要交流补充。
陈嘉庚办学教案
陈嘉庚办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理解他办学的初衷和艰辛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陈嘉庚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努力学习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陈嘉庚办学的事迹和其爱国精神的体现。
2、教学难点理解陈嘉庚办学的时代背景和深远意义,以及如何将其爱国精神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问:“你们知道陈嘉庚是谁吗?他为什么要办学?”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陈嘉庚的生平介绍简单介绍陈嘉庚的出生背景、早年经历以及他在海外的创业历程,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环境和为后来办学所奠定的经济基础。
2、陈嘉庚办学的初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陈嘉庚办学的原因。
当时的中国,教育资源匮乏,国民素质普遍较低,陈嘉庚深感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决心倾资办学,培养人才,以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3、陈嘉庚办学的艰辛历程详细讲述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例如,资金短缺、师资不足、校舍建设困难等,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陆续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多所学校。
4、陈嘉庚办学的特色和成就介绍陈嘉庚办学的特色,如注重实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等。
同时,列举陈嘉庚办学所取得的成就,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陈嘉庚办学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2、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四)课堂总结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陈嘉庚办学的重要意义和爱国精神的价值,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陈嘉庚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嘉庚办学》精品ppt课件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 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3)行动方面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 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 的音乐。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 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 办学校。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他 是怎样成为企业家的?
课文中还提到,他时时刻刻想 念着自己的故乡?在哪个自然段中, 读一读。
阅读质疑
自读3—9自然段,陈嘉庚到 底是怎样为家乡办学的?
(1)办学原因 (心理描写) 当看到私塾办不下去的时候,
陈嘉庚的表现是……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
(2)具体做法 (语言方面)
抗日战争爆发,他四方奔走, 团结广大南洋华侨,筹赈救亡,到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陈
嘉
庚
办
学
初读思考:
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 怎么办学的? 陈嘉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侨涉耽赚范 欺侮袖隆镇 犹豫欺侮
理解词语意思:
华侨: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
耽误:延误了时间。 简朴:简单,朴素。
“拼命地工作”目的是什么?从“源源 不断地寄回家乡”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
他常常对人们说: “要想让祖国立 足世界,不受外 国欺侮,必须从 兴办教育开始。”
1921年,他又用 自己的全部积蓄,创 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 学——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
陈嘉庚办学
杰出华侨领袖 著名实业家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 袖和著名实业家。他积极推动提倡 教育工作。大力兴办学校,振兴教 育,享有“倾家兴学”的美誉。 1907年至1947年的40年内先后创 办道南、爱同、崇福、崇本等小学, 华侨中学、南洋师范及南侨女中。 1913年至1920年前后,在他的家乡 集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师范、 集美中学、集美幼稚园、集美水产 和集美商科等学校,统称为集美学 村。1921年单独创办著名的厦门大 学,并财政上支助厦门大学达16年 之久。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陈嘉庚办学的故事和背景;2.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教学难点: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与引导1.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陈嘉庚办学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陈嘉庚办学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导入问题:提问学生对陈嘉庚办学有何了解,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阅读与理解1.分发教材: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一本教材。
2.阅读指导:给学生发放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
3.分组阅读: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组阅读,相互交流和讨论。
4.整体阅读:请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各自的阅读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词语理解与归纳概括1.词语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归纳概括: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记录在黑板上。
讨论与分享1.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
2.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强调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反思,在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
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中的陈嘉庚办学文章,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写成一篇短文。
2.查找陈嘉庚办学相关的资料,并写一份简短的介绍。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陈嘉庚办学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陈嘉庚办学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归纳概括文章。
但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出较为被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促进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版四下14《陈嘉庚办学》2
《陈嘉庚办学》做批注感悟主旨微课案例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陈嘉庚办学》。
微课目标:通过品读文中重点语句,边读边联系实际做批注,使学生向陈嘉庚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和感悟能力。
微课内容:当我们细读一篇课文时,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感悟到很多,我们可以用做批注的方法将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到表达的情感。
含义: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格式:写的时候少则可以是一个字,多则可以是一段话。
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自己心中的感受就行。
方法:做批注时,最好要联系实际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和文中的人物、景物相比较,可以回忆过去,可以畅想未来。
或赞美,或批评,或抒情等。
下面以《陈嘉庚办学》为例,具体说一说怎样做批注。
课件: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那个年代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长大了什么也干不了,祖国能富强吗?现在我们在多么好的学校里学习,温馨、舒适!我们多幸福呀!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学好本领,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让祖国更富强。
这正是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和理念。
课件: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为了创业吃了很多苦,可是他要把全部的积蓄捐献给祖国,心里想的都是祖国,只要祖国富强,做什么都愿意。
多么伟大!多么崇高!我们生活在发达的国家里,衣食无忧。
有的同学整天奢侈浪费,碌碌无为,这样做对得起谁呢?今后,我们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伸出热情的双手。
特别是多给灾区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帮助灾区的人们渡过难关。
这正是课文的写作目的。
课件: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陈嘉庚办学》读后感1《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事,赞扬了他热爱祖国,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品质。
他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其中,陈嘉庚对妻子说的“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这句话使我感悟最深。
他与妻子的对话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
陈嘉庚真无愧为“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2《陈嘉庚办学》讲述了华侨陈嘉庚到海外学习做生意,凭着他辛勤的劳作和诚信赚了很多钱,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了教育工作,并在自己的家乡集美镇办起了许多学校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陈嘉庚无私奉献和爱国精神深深打动了。
陈嘉庚远涉重洋,辛辛苦苦才积攒的钱,可他没有拿着钱去大吃大喝,而在家乡办起了学校。
因为他坚信,孩子是祖国的春天,要想让祖国立足于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作为一名实业家,他的这种远见,他这种为家乡教育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人敬佩。
陈嘉庚是为了让孩子--这些“祖国的未来”读上书,义无反顾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来建学校。
陈嘉庚办学的事鼓舞我们,现在的好环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成果。
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力量,我们现在要好好的努力学习,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待,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陈嘉庚办学》读后感3他是一个爱孩子、爱教育、爱家乡和爱祖国的'人;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花费在了去新加坡挣钱,救助家乡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身上;他十七岁就远涉重洋到自己老年时还在为那些孩子们付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陈嘉庚爷爷!当我看到课文最后一个字时,我闭上了眼睛,感觉似乎陈嘉庚爷爷就在我的面前真诚地笑着:“我用我的一生换取了无数儿童的未来,难道不值得吗?”这时的我想说,人的一生可以过的默默无闻,也可以活得轰轰烈烈,可以轻于鸿毛,也可以重于泰山。
小学语文《陈嘉庚办学》教案
小学语文《陈嘉庚办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陈嘉庚的办学事迹,认识他无私奉献、爱国爱校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提炼文章主旨,提高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嘉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学习陈嘉庚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视频。
4. 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或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陈嘉庚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
b. 简介陈嘉庚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b. 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a. 讲解生字词,注意发音、书写和用法。
b.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陈嘉庚的办学精神。
4. 课堂练习a.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5. 分组讨论a.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陈嘉庚的精神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b.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陈嘉庚生平及其办学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意图;
3.学习园地的意义和作用;
4.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了解陈嘉庚先生及其办学思想;
2.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深入阐释文章主题;
2.辨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及技巧。
四、教学方法
1.演讲教学法;
2.课堂讨论法;
3.讲解发问法;
4.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
通过简单的导入,引出本篇议论文的主题和作者意图。
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入:
1.你们知道什么是园地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2.你们对陈嘉庚有没有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
2.阅读环节
1.教师带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了解作者意图;
2.学生自行阅读全文,根据前面导入环节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根据文章内容及结构,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3.讲解环节
1.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2.解读文章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
4.实践环节
1.自学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撰写一篇与园地相关的议论文;
2.将写作结果进行互评、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陈嘉庚先生及其办学思想,掌握了议论文的
写作方法及技巧,同时也了解到园地对于人文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总结、反思,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公开课活动记录
出示句子:“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读一读,认真体会带点的词,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朗读全文,感受陈嘉庚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
或者孩子们都懂但只有三分钟热度那我也要把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我自己领悟到的思想传授给他们因为我知道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公开课活动记录
备课时间: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
授课人:兰丽琼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听课人数:7人
记录人:覃春菊
课题:14.陈嘉庚办学
课堂活动记录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认真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些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①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
②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才得来的?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9自然段。
教学本课,教师主要从课题入手,首先让学生读题后发散思维,自己提问题。(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是怎样说的?他是怎样做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嘉庚崇高的爱国精神。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引导,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为具体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图文结合地学习课文。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抓重点的段落、语句进行学习。而教师本身要始终以情动人,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陈嘉庚先生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而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你想对陈嘉庚说点什么呢?”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特别活跃,说得十分动情。我不知道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否真的懂得这种深刻的爱国情感。所以本节课我说的过多,但是,我想哪怕他们中间只有少数人懂;或者孩子们都懂,但只有三分钟热度,那我也要把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我自己领悟到的思想,传授给他们……因为,我知道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作为教师,也不能单单只教孩子说文解字,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有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思想!尤其具有最基本的——我认为最应该具有的美德:那就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以及感恩可爱而伟大的祖国!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
《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水平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和心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有缘千里来相会,缘分让我和大家相聚在这间教室里。
今天有那么多听课老师坐在后面,在上课过程中,我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勇敢展示自我,给到场的评委老师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看到同学们这么热情,老师特别高兴,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想不想听?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同学们,大家刚才欣赏的歌曲是《我的中国心》,是啊,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根与根相连,心与心相通,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位历史名人,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9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陈嘉庚办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陈嘉庚是谁呢?老师在电脑百度里找到了他的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哪位同学愿意洪亮的读给大家听?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
他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
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
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
民国3年创办集美小学,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
1933年外国财团准备把他的企业收为附庸,条件是要他停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
他听后气愤地说“企业亏损能够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在北京逝世。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陈嘉庚办学》(3)
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 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三、四题。
答案 答案
一、
远 涉(shè) 私(sī)塾 赚(zhuàn)钱 兴(xīng)办 三、诚信:诚实、讲信用。 四、可以从陈嘉庚的言行来谈感想或者从 他的精神来说感动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 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 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 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 开始.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 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这些钱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 的呀!怎么能就这样都用掉呢?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 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陈嘉庚,原名陈甲庚, 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 (现属厦门市集美区)的一个华侨世家。祖父陈簪聚(1795年- 1856年)一生中并未出洋,仅在集美社“俭朴自守,勤谨克家,处于 海泻,耕渔自给”。陈簪聚育有三子,长名缨忠,次名缨斟(1836年 -1876年),三名杞柏(即陈嘉庚父亲,字缨如松)。此兄弟三人, 都曾到南洋星洲经商。缨斟少壮时曾在叻(新加坡旧简称,下同)开 设米铺。陈嘉庚父亲出生年月无记载,推断应在鸦片战争之后,1909 年逝世于集美。陈杞柏何时出洋尚不可知,其与孙厝孙夫人结婚应在 19世纪70年代初期,1874年生陈嘉庚,1889年生陈敬贤。 至于陈杞柏南渡后如何在叻创立顺安米店,如何累集资本而创业的问 题,因资料缺乏,难以详悉,据学者推断,陈杞柏幼年来叻在其兄长 的米店工作,从勤俭中累集资金,因而在19世纪70年代创立顺安。 除经营米业以外,长袖善舞的陈杞柏还兼营地产,办理硕莪厂,开辟 黄梨园数百顷,创办黄梨厂以制成品外销欧美各国。1900年是陈杞柏 实业的顶峰,其各业各产等资产共40余万元(叻币)。陈杞柏实业上 的成功为陈嘉庚后来自己独自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基础。
陈嘉庚课件
他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说的?
他是怎么做的?
他是怎么想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学,那怎么 行呢?
他是怎么说的?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 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 了,可就再也补补回来了!”
他是怎么做的?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 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 赏美妙的音乐。
“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 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 耽误了,可就再也补补回来了!” 这两句朴实的语言体现了陈嘉庚了什么感情? 朴实的语言包含着对孩子们的关爱, 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14 陈嘉庚办学
授课人:王志发
读一读,拼一拼
dān 耽误 lóng 隆 重 xià 厦门 qiáo 华侨 shú 私塾 zhuàn 赚 钱 xiù 领袖 zhèn 城镇 fàn 师范 shè 远涉重洋 yóu yù 犹豫 qī wǔ 欺侮
讲的是( 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 )回 到故乡( 福建同安县集美镇 )发现 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 ( )他 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 为家乡出资办学 日( ),而他自己一直 过着( 俭朴 )生活.
校门
教学楼
图书馆
全景图
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 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 办教育开始。”
这句话体现了陈嘉庚什么感情?
体现了他热爱祖国,重 视教育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陈嘉庚办学
热爱祖国 中国心
兴办教育 立足世界
总结课文,拓展提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 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小学 生要向陈嘉庚学习,热爱家乡, 心系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好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徐智慧 班级________ 小组 ________ 姓名_______
14、《陈嘉庚办学》
【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认读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3、我通过学习课文,弄清陈嘉庚办学的原因,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情。
【预习自学】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为黑体字标注拼音,认读并听写下列词语
陈嘉庚 领 袖 远涉重洋 兴 隆 城 镇 犹 豫
赚 钱 师 范 欺 侮 华 侨 耽 误
2、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简述课文内容。
3、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概述段意。
4、摘抄文中四字成语及优美句子。
【讨论合作】
1、当看到私塾办不下去的时候,陈嘉庚的表现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朗读陈嘉庚与妻子的对话,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陈嘉庚“拼命地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这句话的?
【展示提升】
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
【当堂达标】
1.填入恰当的词语
( )地聆听( )的音乐( )的劳作
( )地劝说( )地走着( )的经营
2.造句:
一边……一边:
仿佛:
3.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创办厦门大学的是( ),他最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是(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