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2023年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案:2023年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一、背景和概述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评价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引入,旨在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方案旨在规范2023年中学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确保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评价目标和原则1.评价目标:(1)全面评价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
(2)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其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和能力。
(3)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评价原则:(1)科学性:评价过程和标准应基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评价能够准确反映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2)公正性:评价过程应公正、公平、透明,确保所有中学教师都有机会接受评价并获得公正的评价结果。
(3)有效性:评价结果应具有指导性,为中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建议,并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三、评价内容和标准1.评价内容:(1)教学设计: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设置、教材选用、教具应用等。
(2)教学实施: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
(3)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实施的评价和思考,对个别学生的诊断和帮助。
2.评价标准:(1)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教师的课程设计是否完整、合理、科学。
(2)教学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是否良好。
(3)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积极的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评价程序和工具1.评价程序:(1)教师自评:中学教师应自觉进行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过程性评价方案
6.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开展同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六、评价流程
1.制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确保评价工作有序进行。
2.收集评价信息:通过观察、作业、测验等多种途径,收集评价信息。
二、评价原则
1.公平性:确保评价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2.科学性: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3.动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评价策略,以促进学生持续进步。
4.导向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激发学生潜能。
4.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内部营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的评价氛围,降低评价过程中的功利性。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参考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反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5.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过程性评价相关制度,确保评价工作的合规性。
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评价理念、方法、技能等方面的素养。
3.完善评价工具:开发适应不同学科、课程的评价工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过程性评价方案
第1篇
过程性评价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其评价体系亦需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注重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已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有其特殊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它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我校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研究后,初步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不断提高教师能力为保证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开始实施,我们就要求教师把对学生评价看成教与学的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评价作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开展评价,尊重、信任、爱护、宽容学生,关注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
我们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多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方式。
1、我们给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档案袋的内容包括:“采蜜卡”(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智慧卡”(创新设计和想法建议)、专题研究论文、科技作品照片以及小红花、小星星(平时在校获得的奖励)等资料,档案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装入材料,除上述材料外,学生还可以把参加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认为该装的都装进档案袋,这些都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既让学生通过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感觉,又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参考。
除此之外,我们在每次专题研究结束后,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浅析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涵义 (一)评价的涵义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中最基本的一 面,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是对 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 的学习进程和变化作出价值判断, 评价的重点应该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在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 不足,鼓励其将思维过程外化,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 己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整个计划和方法,为后继 学习做好准备。 (二)过程性评价的涵义 过程性评价是指评价者(老师、同学、自己)经常 对学生学习知识情况、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 主动性、学习动机、结果及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等 进行评定,并将评价的结果及时的反映给学生,以便 学生及早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不断进步。 过程性评 价的目的是及时的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 促使学 生对学习的进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 找到有效 地学习方式,促进学业的完成。 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 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 认为凡是有价值的 学习结果都应得到肯定的评价,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是落实到实践的基础, 评价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过程性评价进行分析,介绍什么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特点、和功能。 提倡使用过程性评价的同时也要认识其存在的不足,应正确的对待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评价 价值 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1)05-0102-02
[4]单志艳著:如何进行教育评价[M].北京:华语教 学出版社,2007.
[5]王兴斌编著:新课程学生评价[M].北京:开明出 版社,2004.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什么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的表现。
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等,及时地对学⽣的学习质量⽔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较学⽣之间的态度和⾏为表现。
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相互进⾏⽐较,从⽽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对学习的过程进⾏积极地反思和总结,⽽不是最终给学⽣下⼀个结论。
⾼中如何进⾏过程性评价⼀、如何理解过程性评价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评价得到⼤⼒提倡。
然⽽,过程性评价到底指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引起了实践层⾯的混乱。
事实上,理解过程性评价有多个⾓度。
(⼀)评价的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纷繁复杂的评价归纳为三种,即⽬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标取向的评价。
曾⼏何时,“⽬标测试”与“排名”是学校与⽼师的宠⼉。
除了测验与排名,⽼师与学⽣之间、⽼师与家长甚⾄家长与⼦⼥之间似乎都找不到别的更有讨论价值的话题。
其实,“⽬标测试”与“排名”都是⽬标取向评价的具体体现,它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标相对照的过程,这⼀理论的主要代表⼈物是泰勒。
⽬标取向的评价以“⾃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
因⽽这种评价的基本⽅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法,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具理性”⽀配的,其核⼼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的⾏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的价值,对于⼈的⾼级⼼理过程⽽⾔它的作⽤⾮常有限”2.过程取向的评价。
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及实施路径-
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及实施路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都普遍重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认识的误区,往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这影响了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果。
下文就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过程性评价的内涵特征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一、目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评价内容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实训,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过多注重对其书本知识传授方面的考察,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和培训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
2.评价标准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为教师设定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统一指标,而忽视了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同要求,考评过程中也没有做到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的差异。
3.评价方式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多地注重教师期末总评时的量化结果,而没有关注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质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缺乏发展性的评价。
4.评价过程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往往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努力程度和发展进步情况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过程的缺失使得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因此,学校需要对传统的这种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引进“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教学评价一般分为预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和范式,是教学评价领域的重要环节。
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建构主义哲学、过程哲学和学习(教学)心理学。
这些理论认为,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终极结果都是由一个个的过程链发展而成的。
教学过程论也认为,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师教学是一个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解疑答难和辅导实训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考察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只考察其结果。
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案
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案一、评价的目的与理念(一)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它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
(二)判断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到原因,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通过学习评价,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电子商务学习方面长处的过程中,体验电子商务学习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电子商务学习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四)学生自我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态度、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补短。
二、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应与评价指标相结合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尤其是需要与学习领域的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课程标准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能主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扎实,经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2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3 .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4 .能对学习方式方法加以评价,并能改造和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1 .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2 .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改革的办法;3 .在各种环境中,能与他人合作确立学习目标并实现目标;4 .有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有创造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诚实、公正的品格;2 .能通过所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3 .尊重他人,了解自己,理解并学会赞赏他人;4 .对学习与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过程性评价应如何组织与实施
过程性评价应如何组织与实施作者:郑明达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05期从评价的作用来说,过程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引起师生对教与学过程的关注,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要组织好过程性评价,首先,必须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这三种评价形式各自的作用,即实施它们的目的和价值,提高对评价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做好过程性评价;其次,必须研究行之有效的评价组织策略与方法,提高评价的效率。
学生自评—反省学生自评是过程性评价组织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其承载的作用是,不断提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认知能力,反思自身的学习策略、方法、态度等。
其核心关键词是反省。
通过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发挥监督、导向作用。
反省是一种智慧。
在学生自评的组织上,我们应该着力营造一定的氛围,建立一定的机制,采用适当的技术,促进学生这种智慧的生成。
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的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参照事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学习结果(如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这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且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我们主张让学生的自评成为一种习惯。
第一,评价应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
如某教师将课堂活动分成三个小的活动,每个小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完成情况给出一颗星(还要努力)、二颗星(基本完成)、三颗星(完成)的评价。
第二,评价应在阶段性内容学习结束后集中组织。
阶段性学习内容一般指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如小学阶段指法训练、画图等;初中阶段Excel、PowerPoint等;高中阶段文本加工、信息集成等。
一般来说,学习阶段的划分以7~8课时为宜。
组织自评时,一方面应进行阶段内学习内容的测试,为提高自评效率,可通过测试系统完成。
另一方面应组织学生对阶段内形成的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作业(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撰写自评小结,侧重对自己在阶段性学习中的表现及收获进行客观描述,如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结果是否满意等,并对下阶段的学习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朱筱新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测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
即在完成全部或部分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即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死记硬背”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是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简单、机械的记忆,为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要实现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
自2007年以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也出现一些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应用。
高考的这一变化,也为各学校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要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过程,完成对一个知识或问题的认知。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要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学生则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迁移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独立完成认知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体系由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过程性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两个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是指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动态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4.激励与发展:以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评价内容
1.德育: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
2.智育:学科知识掌握、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等。
3.体育:体质健康、运动技能、体育精神等。
4.美育:主要包括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表现能力等。
5.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
四、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实践活动、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综合素质展示、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社会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和支持。
4.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九、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七、评价结果运用
1.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学生档案。
2.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3.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4.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和家长,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4.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增进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科学课的过程性评价
科学课的过程性评价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性课程。
科学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这种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性的,这就需要一种学科性的特色评价——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较好地解决科学课的学习评价问题。
过程性学习评价是指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操作技能、科学思考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性评价活动。
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
一、科学课教育评价的缺失,影响着科学学科的发展科学学科的学习评价长期以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什么这样说:一是科学学科基本上没有各种学业检测,二是在科学课课堂上也基本上没有过程性的学习质量监控。
这种缺失造成学科教育效益下降,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对科学教育出现一些不理解,甚至不支持的现象。
反映在:1、课外观察探究活动有相当多的家长不支持,如养蚕活动等;2、科技活动有不少班主任不支持;3、由于缺少学习评价,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活动表现较为散漫、随意,特别是在课堂纪律、学习兴趣方面反映的较为明显等。
综上所述,如果不能做好学习评价,那么就不能很好地监控课堂;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也就谈不上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影响科学学科的发展。
二、过程性学习评价的主要特征:1、关注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活动的开展伴随着科学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从课前准备、探究式学习中的问题提出到问题的解决、校外课外的观察、实验活动等等;同时也关注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不同于学业评价:传统的学业评价目标指向重要的知识概念的掌握,这种做法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被忽视,评价导向的积极作用被削弱。
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经验学习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活动都可得到评价,不管这些学习活动是否在预定的教学目标范围内。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朱筱新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测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
即在完成全部或部分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即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死记硬背”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是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简单、机械的记忆,为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要实现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
自2007年以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也出现一些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应用。
高考的这一变化,也为各学校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要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过程,完成对一个知识或问题的认知。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要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学生则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迁移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独立完成认知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体系由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过程性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两个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是指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动态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第一部分:背景和目标一、背景过程性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教师教学过程的方法,能够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了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目标1. 建立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3. 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励和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部分:评价指标与方法一、评价指标1. 教学准备:包括教案的设计、教材的研究和备课的认真程度;2.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3. 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学生表现的综合评价;4. 教师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二、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听课记录等方式,直接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评价;3. 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评价和提升;4.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交流和评价,促进共同进步和专业发展。
第三部分:评价程序和时间安排一、评价程序1. 教师提交教学计划和教案;2. 完成教学过程观察和评价;3. 进行学生评价;4. 教师进行自我评价;5. 进行同行评价;6. 综合评价并给出评价意见。
二、时间安排1. 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和教案,提交相关文件,时间为每学期的开学前一周;2. 教学过程观察阶段:教师的教学过程观察和评价,时间为每学期的第4-6周;3. 学生评价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间为每学期的第7周;4. 自我评价阶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时间为每学期的第8周;5. 同行评价阶段: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和交流,时间为每学期的第9-10周;6. 综合评价阶段: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给出评价意见,时间为每学期的第11-12周;第四部分:实施措施一、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1. 设立过程性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评价标准、组织评价过程和综合评价意见;2. 建立评价记录和档案,记录评价过程和结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知识分享
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编号: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具有促进、鉴定和选拔的功能。
过去的评价过于注重评价的鉴别和选拔功能,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障碍。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师生发展,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无论是学生、教师、学校还是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关注在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因此,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之中进行的,用于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长处、缺陷及发展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一、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原则1、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
自评、互评和师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检查的重要依据。
教师在学生出勤、学习态度、听课、纪律、笔记、作业、活动探究、技能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采用教师评定、学生互评和自我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自我评价,尊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2、激励性评价与管理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学习评价重在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进一步实践、想象和创造。
激励和维持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评价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有些学生对空洞的理论感觉头痛,动手操作、创造就是一支兴奋剂,他们的成功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激励他们去想象、实践,去分享下次成功的喜悦,当他们感觉要用所学知识时,再也不感觉乏味,学习也轻松了。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
评价中要尽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和等级,要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允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案,对学习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重视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数学二上过程性评价方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过程性评价方案教师的评价既可以从宏观上对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作出评价,也可以从微观上评价个别学生的数学学习。
由于教师主要是凭借他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际接受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运用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作出综合评价,所以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着眼全局性、客观性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释与说明学生数学学习中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
例如,某学生在一次测验中得了65分,与其平时的表现相比,再结合这次测验的性质,一般地,教师就可以较公正地对该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作出一个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依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人文性原则:要把学生看作能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自我发展的潜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导向性原则:在学生的评价出现问题和偏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地指导。
主体性原则: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共评的运行机制。
3、全面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长期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应给予学生多次机会,使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5、适时性原则:应重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要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组织与管理: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特制定了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考试与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主要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口算能力评价内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评价目的:检验学生10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正确率和口算速度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评价方法:每人发一张口算纸,时间为2分钟(教师把握),小组合作,一生口算,剩下3人验证,记录员记下读的题数和正确的题数。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精品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朱筱新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测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
即在完成全部或部分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即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死记硬背”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是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简单、机械的记忆,为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要实现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
自2007 年以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也出现一些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应用。
高考的这一变化,也为各学校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要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过程,完成对一个知识或问题的认知。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要实现自主学习,- 可编辑-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学生则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迁移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独立完成认知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体系由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过程性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两个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是指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动态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科学过程性评价方案
科学过程性评价方案1.12.23.3六年级下册科学过程性评价方案,小学科学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
科学过程性评价方案2017-07-29 00:30:14 | #1楼西岗镇高庙小学科学过程性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二、基本原则1、全面性评价原则。
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体验的评价,尤其是在学习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
2、人文性评价原则。
评价不以测验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的氛围中组织评价。
3、发展性评价原则。
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的。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积极主动地发展。
4、多样性评价原则。
提倡多主体参与,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三、设计思路和策略根据《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确定小学科学学生学业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方式和评价内容。
1、关于评价的参与者。
学生、家长、教师都将参与评价,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四类。
以教师评为主,适当参考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家长评价。
2、关于评价的方式。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平时观察和期末检测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既重视结果,有重视过程。
评价采用等级制,“平时成绩”的评价以平时观察为依据,设“好”、“较好”、“需努力”三个等级,“期末成绩”的评定以期末检测为依据,成绩记录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3、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教师、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做出的对每位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的评价”。
二是教师组织学生收集一学期里所有的学习结果,如:学生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科学报告等);参与课前准备的情况记录;单元练习和课堂作业的成绩记录等;学期末,教师对每个学生情况的进行相应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
另一种观点认为&过程性评价就等于学校德育处 的学生档案表! 里面已经涵盖了学生的各种个人资 料!包括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等’!或者认为&过程性评 价的重点在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即教师应该对学生 的课堂表现随时给予一个等级(*%+%,%-)!由小组长 记录评价结果!模块结束后进行总评’.#(!这样的评价 观把过程性评价锁定在最终的评价结果上# 事实上!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 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和比较学习过程中学 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 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是以评价对象个体的自身状 况作为参照系!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 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 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 评价的类型#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对学生的 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 况! 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 而不是要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一"过程性评价是什么 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是评价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 现!对评价方案的设计"实施和结果解释具有直接的 导向功能!因此!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是保证过程 性评价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在实践层面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过程性评价的 理解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模糊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 为 &实施过程性评价就是要用计算机全程跟踪每个学 生每一节课的课堂表现’&!(!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 表现作出客观评价$ 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理论层面上 认为&过程性评价是基于过程性的观察为主的评价’!&)( 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表现$ 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过程 性评价的基本理念!而且严重地伤害和侵犯了学生的 权益$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 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否则 就是泛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 注重结果的评价! 更不是要纯粹地观察学生的表现$ 相反!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 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 价的一个重要内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 过程性评价确认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结 果和学习质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采用深层式的学习 方式$如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进行深层次的学 习$从而达到高水平的学习质量!
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策略实施方案
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策略实施方案唐山市丰润区光华道小学一、指导思想学生过程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手段,促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最终目标。
仅凭期中期末测试的一张试卷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极为片面的、不客观的。
在每次的期中期末测试后的学校质量分析会上教师们总在不断的提出:平时在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试卷成绩有的并不理想,而且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我们曾经多次静下心来思考分析原因:感觉到要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强化过程性的评价,将过程性的评价与结果性的评价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从而促使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多方互动,在关注成长过程的同时,共同收获成长的快乐。
我们正在努力尝试以下策略:二、评价策略1、显性成绩按照比例考核:随堂检测成绩+单元试卷测试成绩+期中试卷成绩+期末试卷测试成绩为100分,其中、随堂检测成绩占10%,单元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
2、隐性能力分项考核:分项考核有利于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语文的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与表达能力等,数学的基本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等应采用单项竞赛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测评要注意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根据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的采用方法。
3、层次性试卷促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在出期中期末测试卷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难易程度分为A、B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各自最大的发展。
选择B卷的也能得到满分,获得成功愉悦,树立起学习信心。
选择A卷的能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如果学生自己测验答卷觉得不满意,可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允许他们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测验,直到达标或获得满意的成绩为止。
4、综合评价要把显性成绩、隐性能力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加以整合。
三、各学科的评价内容的制定体现三维目标。
过程性评价实施是如何实施的
过程性评价实施是如何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韩骏根据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师范司及“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经认真研究,决定在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全面实施过程性评价,以准确反映各地培训动态,保证全国的培训质量,保证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经过培训确实得到提高。
参加培训的教师过程性评价合格,才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的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开展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体现了本次培训重视教学过程,强调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体验,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使学员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以体现。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辅相成,是本次培训点的特点之一。
项目办公室组织开发、免费供各地使用的《质量监测与过程性评价系统》具有下列特点:1、网络实施。
系统可以在局域网中运行,各培训点需将系统下载到本地服务器。
2、账户分级授权。
系统要求用户以真实姓名登录,用户分超级管理员、高级管理员、培训点管理员、教师和学员四种,下级用户只有得到上级用户的授权才能进入系统。
3、数据集中管理。
评价数据由教师和学员产生,管理员只能查看不能进行修改。
原始信息和评价数据最终汇总到项目办,由项目办与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实施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系统由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两个子系统组成。
质量监测子系统记录学员培训前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程度、学员对培训点和培训主讲教师的主观评价以及培训后的收获。
过程性评价子系统记录教师对每位学员、每个学习小组的评价分数、学员对小组内同伴及班内同伴的评价分数,经后台加权运算,教师和管理员可以即时查看每个学员的当前分数。
过程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计算公式是系统软件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结合各地培训的实际情况,能适用于多种培训模式,同时不给教师和学员增加太多的额外工作量。
经多次咨询专家,并经专家委员会审定,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如下表,分数计算采用了与最高分和小组平均分进行比较的相对分数,公式为:学员过程性评价的最后得分={[A×25%+B×25%+C×25%+D×25%] -D4+D5}×A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宗旨和实施
朱筱新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测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
即在完成全部或部分教学任务后,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即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要熟记每一个知识点。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死记硬背”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是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要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简单、机械的记忆,为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要实现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
自2007年以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的逐步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也出现一些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应用。
高考的这一变化,也为各学校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要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过程,完成对一个知识或问题的认知。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要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
件,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学生则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迁移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独立完成认知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体系
由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过程性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两个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是指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动态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其中,重点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指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跟踪、动态的评价,以及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其中,重点是对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的宗旨
过程性评价必须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观念,坚持多元化、个性化和客观、公正、发展、辩证的原则。
采用动态式的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估,旨在改变仅凭成绩作为考核、评价的唯一标准,发掘被评价对象的积极因素和潜能,引导被评价对象更多地关注和重视教学或学习的各个环节,完成预定的教学或学习目标,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评价应兼顾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对过程性的界定
所谓“过程性”,是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全过程。
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涵盖教学前的准备、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后的反思与改进等环节。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对学情的调查、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环节的处理、对学生的态度、教态与教学语言、引导和指导功能、师生的互动、问题的创设,答疑与解析、有无鼓励或激励措施等要素。
对学生而言,应涵盖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等环节。
主要包括:预习情况、学习态度、参与体验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程度、与教师的配合、认识和理解能力、质疑和解析能力、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学习质量等要素。
四、评价的主要环节和指标
教师教学:主要包括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逻辑关系等);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三维目标”的设定是否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资源是否齐全,课件、补充材料与教学组织的联系是否紧密;教学过程是否完整,设计意图和组织实施是否明确,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环节的处理和活动设计,是否体现学生主体;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教学活动目标是否正确,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能否操作,效果是否明显;能否有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学预案设计;课堂教学中有无鼓励和激励,学生能否获得成就感或荣誉感;质疑和解析是否妥当;处置课堂突发现象是否正确;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否自我诊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等。
学生学习:主要包括课前是否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否了解;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能否与教师互动,完成各种学习活动;参与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程度,是否自己完成分析、理解等认知活动;能否积极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观点;能否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积极探寻答案;能否与同学合作,尊重、理解或帮助同学;能否应用各种学习技能和方法,创新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对所学知识,能否实现理解记忆;能否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或调整;学习效果是否明显;与前一次评价相比,是否进步等。
五、评价的要点
教师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即考查在教学组织中,“三维目标”设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的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效果,即考查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分析教学重点的突破是否到位,教学难点的解决是否得法。
教学环节的处理:考查导入、讲授、置疑、解析、互动等教学环节或活动的设计意图,针对性和实施效果;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考查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及活动组织,是否符合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能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
学生主体:考查教学设计及活动组织是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吸引学生参与的内容、方式和实效;学生体验、感知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技能、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实效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及时通过鼓励、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荣誉感。
课堂互动:考查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师生、生生互动的设计及组织实施的实效。
教学资源:对教材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程度;补充材料的针对性和使用效果。
学生学习学习目标:学生是否经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是否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
参与程度:学生是否关注课堂教学,随教学进程积极思考;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否与教师、同学互动,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自主学习:自己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完成对一个问题的分析、理解等认知过程;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通过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进行解析。
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学习实践中;自己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学习;能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或调整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尊重教师、同学,能与同学合作;与同学互动中,积极发表自己见解或观点;尊重、理解其他同学的见解或观点;主动帮助同学,纠正错误。
学习效果:能否获得成就感;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命题测试);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六、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采用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可以分为周评、月评、学期总评三种方式。
评价的汇总,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7:3权重分配。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